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嫡女-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不仅自己穿的素净,不吃荤腥,连身边的人也是如此约束。春樱跟夏桔俩个作为大丫头更是以身作则,黄莺和紫鸢也不敢这个时候犯忌讳。
对于她们的表现,玉彤拿了自己的私房钱给她们,“也委屈大家了。”
众丫头连道应该的。
其实玉佳平时比她大方,玉彤每次打赏都是重赏,平时按份例拿就行,要不然把胃养坏了,做事可就不认真了。
本来曲氏没有打算这么快就回京城的,没想到出了这个意外,曲氏只好把冒姨娘也叫上,帮女儿一起恶补一下关于侯府的事情。
这个时候就很有必要让玉佳也过来听了,不过玉佳不像玉彤平时就喜欢听一些家长里短,她是听了一炷香的功夫就开始打瞌睡。
玉彤还要时不时问上一句:“按道理我们跟五房境遇一样,也不知道五房跟我们关系如何?”
冒姨娘尴尬道:“五爷倒是个和气人。”
那就是这个五婶应该不怎么样了,玉彤心道。
冒姨娘是不好说什么,那个五太太岂止是不怎么样,简直就是个二百五,当年还要传闻说她把五爷拉到床上成了事让五爷负责,所以才能嫁到侯府,要不然就凭一个护军校尉的女儿,怎么能嫁进她们侯府?
这话跟未出阁的姑娘不好说什么,冒姨娘又继续介绍各房子女,不过她也很久没回去,虽然打听到一点消息,可还不算灵通。
玉彤抹了抹汗,继续记吧!
**
这次走的十分匆忙,还好玉彤的乳母王妈妈是个非常能干的妇人,连一针一线都帮玉彤装的好好的。
玉彤看到自己最爱把玩的珠子就在手边,一把抱住王妈妈:“还是妈妈疼我,我还在想若是锁在柜子里,就不用再拿出来了。”
王妈妈被她这一抱,感觉心都化了:“彤姐儿喜欢的东西,妈妈都帮你一样样归置的好好的。”
船上的日子极为无聊,就连张瑰都没热闹看,天天被张钊关在船上读书。还好有玉佳过来跟玉彤说话,打发无聊的日子。
就像现在玉佳抱着书过来要跟玉彤一起看书,其实她最爱听姐姐讲了,每次一本书拿过来就让玉彤跟她说。
“姐,你说说后来桃花夫人的结局哎,其实人生的太漂亮也不好,如果她长的丑一点,就不会被楚王看上了。”
玉彤冷笑:“楚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怪不到女人身上,都是男人作怪。息夫人如果真的不想跟楚王大不了找个机会跟楚王同归于尽,怕什么,如果是我谁让我过不好,我也不会让她过好。”
姐姐一直这样猛,玉佳还是很羡慕姐姐的勇气的:“若她跟姐姐这样,也不会如此了。”
“好啦,好啦,小丫头不要惆怅了。我这里有热乎乎的枣泥糕,你最爱吃这个了,就在我这里吃吧,下午我们就不吃饭了。”玉彤喜欢跟玉佳一起吃饭,因为玉佳吃食物都是跟猫儿食一样,所以跟玉佳一起吃饭,玉彤可以少吃点顺便减肥。
玉佳吃的满嘴都是,玉彤亲手拿了帕子帮她擦嘴:“你呀,都这么大了,还吃的满嘴都是,可别让别人笑话。”其实玉彤也很喜欢玉佳的性子,娇憨随和,不像自己不是太好说话的人,虽然知道怎么讨好别人,却又懒得去做,或者是看心情做。
“反正都有姐姐照顾我,我才不怕。”玉佳撅嘴道。
对于要去侯府玉佳心里惴惴的,她平时就爱跟姐姐一起做针线说话,还有打秋千什么的。而礼教森严的侯府对她来说实在是既害怕又陌生,她也怕姐姐去了侯府之后,那里姐妹太多,万一姐姐不跟她好了,她怎么办?
第十九章
官船行驶的很快,及至山东,张钊安排人靠岸补充物资,却不让女眷下船。他跟张瑰带着人购置了一些生活用品就上船了,其实不让女眷下船,主要还是因为俩个女儿长的太出色了,小时候玉彤长的没有玉佳那么漂亮,可现在的玉彤跟玉佳如江东的大小乔一样,两个女儿虽然自己没什么感觉,可看在他们大人眼里,却是心惊的很。
自古红颜多薄命,像他的妻子曲氏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婚事诸多波折,玉彤越发出挑,玉佳更是天生丽质,若是没他这个父亲护住,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张瑰看着他爹发呆,喊道:“爹,时辰不早了,咱们去舱里休息吧。”
“哎,好好。瑰儿啊,你以后可要好好读书,好好保护你妹妹们。”
这话说的张瑰一愣,他还没来得及细想,已经被人喊住了。
张瑰记性极好,已经喊了出来:“梁总兵。”
梁玖欠身:“我已经不是总兵了,现在在山东任指挥使,你们这是要上京吗?可否帮我带一个人回去?”
张瑰好奇的看了一眼梁玖身后的人,俨然是个年轻的公子,约莫十四五岁与自己同龄,脸看起来很冷,一袭褐色锦袍,头上用墨绿色的玉带束起头发,人倒是懂礼,就是看起来不大好接触。
多带一个人来说对张家没什么负担,张钊爽快的同意了,不过因为这位公子就带了一位书童,曲氏见状特意挑了家仆过去伺候。
曲氏暗中问张钊:“这位公子是什么来头啊?你说梁玖都对他恭恭敬敬的,我挑过去的人是不是太少了?”
张钊却道:“这位是信郡王的公子,在家排行第六,是二嫂的外甥。你只当普通子侄看待就是,太过火了人家还以为我们要巴结他们。”
曲氏一想也觉得很有道理,“行,我就把他当成普通亲戚看待。”
因为张钊在山东买了不少米面,所以玉彤终于可以吃她喜欢的皮蛋瘦肉粥了,曲氏看她吃的开心,也极为高兴:“在船上怎么都不方便,你看你都瘦了,好歹有点你喜欢吃的东西,不如多用一些。”
“唔,好,娘,这个小菜也好吃,您多吃点。”玉彤夹了一筷子腌笋给曲氏。
看女儿这么贴心,曲氏就着她这一筷子多喝了一碗粥,魏妈妈过来道:“太太,那位客人发了高烧,这可怎么办啊?”
船已经开了,就没办法再往别处开,这位客人又实在尊贵,曲氏便道:“我们带的丸药你看可有伤风或者治高烧不退的?”
魏妈妈便道:“便是有,前几日夏姨娘跟九小姐也吃的快没了。”玉佳跟她姨娘一样身子骨儿弱,平时没事还吃着方子,更遑论是坐船,天天把药当饭在吃。
玉彤道:“之前有一次我生病,孙姐姐赠了专门退烧的药丸,说是独门秘药,可我还没有尝过,不知道能不能拿出来用?”
孙家的药是很好的,孙紫薇能够游走于上流社会全靠她家的各种方子,玉彤毕竟算跟孙紫薇关系处的还算不错的人,所以她也很大方的给了玉彤一些秘药。
曲氏喜道:“我先让个下人尝尝,如果没事再拿过去。”
孙家的药当然是好药,曲氏让张瑰拿过去给客人服下,那位信郡王府的六爷亲自来谢。他相貌生的极好,说话来又很有礼貌,声音十分温柔:“多谢张三太太的药,本来就已经够麻烦您了,现在又让您操心。”
“你们爷们出门毕竟没有我们女人心细,这也是举手之劳,谁家里还不会带点伤风药不是?”曲氏不欲把女儿的名声说出去。
赵群轻咳一声,声音略带点少年人的稚气:“还是让您费心了。”
年长的妇人都喜欢这样知礼相貌又好的少年,曲氏见他这样客气,意欲留他吃饭:“今天要不留下来吃饭吧,我这里做了腌笋炒肉也算是个开胃菜,你大病初愈总得有点胃口才行,你看呢?”
赵群只好同意,又陪着曲氏说话,所以玉彤一进门就看到这个场景,连忙往外间避出去了。赵群心中不禁又满意了几分,张家三房倒还算是懂规矩。
张瑰跟张钊陪赵群吃饭,曲氏则在一旁帮赵群夹菜,玉彤和玉佳便各自在房里用餐。虽说要茹素,可谁的身子都抵挡不住,连玉彤吃的青菜都是用油过了一遍的,像玉佳这么清瘦的人完全茹素,估计过不了三天就要被风刮跑了。
玉彤吃完饭,睡不着觉,便把自己之前看到的沿河的景象画了出来,玉佳看到姐姐在画,便在一边看着,丝毫不觉得枯燥。玉彤看她乖乖的样子,便让夏桔拿了一盒糖给她:“这是陈皮糖,能化咳清热的,你拿着吃。”
玉佳知道姐姐这里的陈皮糖不多,便不肯要:“姐姐这里拢共也就两盒罢了,全给我做什么?”
“糖容易化,姐姐也吃不完。”
见玉彤这样说了,玉佳才肯收下,心道,姐姐有好处总是想着我,我以后若是得了什么好东西,也定要跟姐姐给才是。
曲氏这边也是一片和谐,张瑰跟赵群年龄相仿,俩人也都是读书明理之人,很能说到一起去。赵群又很懂礼貌,让张钊看到也觉得这个人不错。
身为皇家宗室,在曲氏看来如尚薇之母福喜县主那般骄矜也不为过,而赵群这般谦虚低调的皇室子弟才让人打从内心里佩服。
可她们不知道她们此番小小的善意,却让她们回到侯府就碰到了一些麻烦。
此时赵群用完了餐,便回到自己舱里,他的书童端了一杯茶过来:“张家的人倒是用心,送了好几包茶叶过来,小的想着虽然没您平时爱喝的大红袍,这蒙顶的味道也不错,您要不要尝尝?”
赵群不置可否的点头,他的心根本不在茶上,随意喝了几口,把书童打发下去,这才从他枕边的一个不起呀的锦囊里拿出一张纸,嘴边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
第二十章 侯府
船过了河北就很近了,王妈妈本就是侯府家生子,她还有家人在侯府,对于此番回去能和亲人相聚,她也十分高兴。
曲氏带着玉彤一起清点带回去的见面礼,像杭州的丝绸业很发达,绢扇很多漂亮的,也不是很贵。再来有太湖买的珍珠,曲氏让首饰铺子打了不少珍珠的首饰,看起来华贵,其实花费不是很多。
还有布匹一类的,也是拉了小半船,再有补品,特产等等。魏妈妈带着人正在把礼物一件件包起来,某处何种身份送什么礼,这个学问很大。
玉彤在一旁跃跃欲试,也帮着魏妈妈操持,让曲氏轻松了许多。
有这么贴心的女儿忙前忙后,曲氏不知道轻松了多少,就是张钊看在眼里还颇为吃醋:“彤姐儿如今眼里只有你这个娘了。”
曲氏得意洋洋的看了他一眼,直把张钊逗的心痒痒的。
到了通州口岸,安平侯府早已派人在此候着,来的人是侯府的二管事张全。见着张钊眼圈都红了:“小的给三爷请安,咱们老太爷还剩最后一口气拖着,就盼着三爷回去,这天南地北的竟没能赶上见老太爷的最后一面。”
张钊也连道:“身为人子,我实在是不孝啊!”
彼此囫囵说了几句话,张全见带来的马车不够,只好在通州雇了车把东西拉回去。张钊把管事曲忠留下来照看,又让人把赵群主仆安置在马车上,张瑰接了母亲妹妹们在前方马车,因为没戴帷帽,张瑰不敢让她们多待。
倒是赵群的小厮平安多看了张家这对姐妹花几眼,这相貌跟通身的气派,完全不输侯府的人,甚至这两位的相貌比侯府的姑娘还要好。
其实玉彤跟玉佳是很想逛逛的,以前玉彤年纪小还能经常出门,现在她跟玉佳一样也是天天被关在家里,实在是闷的很。
不过,这个时候只作哀泣状就行,玉彤掐了一下玉佳,玉佳心领神会。
曲氏整个人已经是战斗状态,这是张家三房时隔十三年后重回侯府,她们这一房虽是庶出,早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了,她跟张钊是庶出不假,她们或许可以受到轻慢不假,可自己这么好的一对儿女怎么能让人忽视?
从通州到京城虽说很近,坐马车也差不多坐了三个多时辰,玉佳早已脸色发白,玉彤拿了薄荷油帮她在太阳穴上慢慢揉,才让她缓解不少。
“玉佳,你可舒服点儿了?”玉彤担忧道,这丫头向来身子骨就不好,好容易将养的不错了,到底不能跟她这样健康的姑娘比。
玉佳轻轻摇头:“姐姐,我没事。”
她这个样子实在是惹人怜爱,又这么懂事,玉彤只好道:“你靠在姐姐身上歪歪,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到了。”
曲氏也坐在一边假寐,这个时候是没有几个姨娘说话的份的,所以冒姨娘跟夏姨娘在后面的马车上。自从到了杭州后,夏姨娘住后院,玉佳功课繁忙,母女俩人见面的时间少了,反而是玉佳和曲氏相处的更多。又有玉彤跟玉佳整天形影不离的,夏姨娘跟玉彤的感情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她此时只能伏低做小盼着曲氏能够看在她一贯安分守己的份上,能够多接触女儿。
安平候府在内城灯笼街,占地面积很广,玉彤下了马车后,已有轿夫在门口等着。张瑰跟张钊走另外的方向,玉彤上了轿子后,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她抿了抿唇,又整理了一下衣服。因在孝期,她们穿的衣裳身上半点花纹都没有,只是简单的素白色的布衣,玉彤头上也只戴了一根银簪。
到二门处,又有人上前扶玉彤下轿,玉彤脸上似祝嬷嬷说的那般,带点笑影,却又不是咧嘴大笑,暗中给了扶她的那个婆子一个荷包。
玉彤见她穿的鸭蛋青的褙子,雪白的里衣,嘴角微微翘起,似乎还是个颇为得脸的婆子,所以在那婆子扶着她的时候,说了一句“劳驾”。
换了另一顶暖轿,只见那轿子是猩红色的,坐进去竟然十分宽大,坐下来脚边还摆着六角形的香炉,里面似乎是安息香,让人闻着就十分舒坦。
这次倒是快了些,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轿子已经停下来了,曲氏站在前边等玉彤和玉佳,玉彤牵着妹妹的手一起进去。
她们所在的地方门口有一幅大大的匾额写的是宁远堂,玉彤心道,这便是老太太朱氏所在的地方了。只她这一处,便比玉彤所见的院子还要精巧。此时已经是隆冬时节,院子里竟然还要溪水潺潺,俨然是一处花园一样,院角处有个用白色的琉璃瓦盖的小屋子,有狗儿在那里窜来窜去,未曾想竟然是狗屋。
扶着曲氏的是个形容十分俏丽的大丫头,她穿着湖蓝色马面裙,上边是褐色的交领衣裳,弯眉杏眼,行事干练,却又老成。
玉彤思绪转回来,又听曲氏在问那个丫头:“老太太身子可舒坦?”
“回三太太的话,我们老太太虽则哀思过度,又想想几位爷们,不敢再哀思下去,如今身子骨儿倒也硬朗,就是一直担忧三爷跟您,见天儿的打发张全在通州候着,好容易等着您跟三爷回来,便让奴婢过来接您。”
曲氏用帕子揉了揉眼睛:“难为老太太总是想起我们,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我跟三爷也是想在老太太身边尽孝,这下可好了。”
玉彤跟玉佳目不斜视的走着,湘竹啧啧称奇,三房当年走的时候她也才几岁,是个小丫头。因三房常年不在家,家中提起三房的都很少,只知道三爷会做官,不到四十就已经是杭州知府了。
再看三爷的这俩个女儿,大的那个生的明艳大方,一颦一笑竟让人看呆了去。小的那个更是倾国倾城,恐怕是二姑太太家的那个陶表小姐也比不得,偏俩人规矩这样的好,没有小地方来的畏缩。
第二十一章 众人
未进内室,已听到里面传来的一个女声不知道在说什么,湘竹已然在前面掀了帘子进来,玉彤只觉得一股热气夹杂着脂粉香味迎面扑来。
正上方坐着的是一位系着金色抹额镶宝玉的老妇人,她头发盘了老年人特有的圆发髻,慈眉善目的,一看就透着一股和气。玉彤并不敢多看,已经随着母亲曲氏跪下磕头,磕头这种行大礼并不是常做的,只是她们三房久未回来,所以行此大礼。
“给老太太磕头了。”曲氏眼含泪水,哭的竟是不能自已。
老太太也用帕子揉了揉眼睛,似乎在擦泪水:“老三媳妇,你们可算是回来了,行了,快起来吧。”
又有一妇人连忙上前扶起曲氏,语气中透着亲热:“三弟妹快些起来,娘知道你们的孝心,今儿特意吩咐大家为你们接风。”
“又要劳烦大嫂操心了。”曲氏顺势起来。
原来这就是侯夫人李氏啊,这位看起来比红光满面的老太太还要显得苍老几分,玉彤曾经就听曲氏提起,说李氏是个很合格的宗妇,家里前前后后这么多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操心。
李氏微微一笑:“三弟妹还是这样客气,快来这里坐下,老太太还有话跟你说,再者你们走了这么些年,家中许多人怕是认不得了。”
却见身边又有一妇人道:“三弟妹快来坐。”
说话的这位妇人喊自己娘为弟妹,应该是二伯母华氏,她看上去神情严肃,因她是守寡之人,看起来暮色沉沉。据说二伯母与自己的娘年龄相仿,可看上去曲氏正是如水蜜桃般多汁可口,而华氏却跟蔫了的老茄子一样。
曲氏上前跟她问好:“二嫂别来无恙?”
华氏点头。
李氏见曲氏坐下,便又跟身边一年轻夫人道:“朴哥儿媳妇,你去把你妹妹们都带来。”
这应该是世子夫人小朱氏,她生的十分秀美,又恭谨非常,她听了李氏的话,连个盹儿都没打就立马带着下人往外去喊人了。
曲氏坐定后又见王氏跟蒋氏都不在,便跟李氏问道:“四弟妹和五弟妹呢?”
李氏些微有些尴尬:“老四家的回娘家了,平西伯夫人身体不舒服。老五她们还没到家,估摸着这几日也是快了。”
要李氏说平西伯也太娇惯女儿一些了,四弟妹也是几十岁的人,还跟小姑娘似的动不动就回娘家,连面子都不顾着了。此时的李氏是很同情王氏的嫂子的,也是四十多的人了还只是世子夫人,还得时不时的接待这个时不时出状况的小姑子。
有了对比李氏也觉得自己高兴了一点了。
老太太不喜欢王氏却很喜欢小儿子张榭,在外人面前要打些掩护:“她母亲入冬就得了咳疾,她也是孝顺。”
曲氏当然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只是她更明白自家丈夫只是庶出,本来就不会在老太太这里讨什么好,说不定这个接风宴都是大嫂李氏张罗起来的,毕竟李氏现在可是名正言顺的侯夫人,老太太死了丈夫,可就没以前那么值钱了?
于是她一笑:“四弟妹是出了名的孝顺,这个谁都知道的。”
李氏心里暗自觉得好笑,四房的人不地道,老太太还帮着遮掩。
曲氏当年不过是知道些王氏的丑事就差点被暗下杀手,此外更是在平西伯家干涉下硬生生的调到云南那里去,也为此三房折了两个儿子,曲氏这样沉得住气,那可不是一般人的心境。
老太太年纪大了,便想着花团锦簇,和和睦睦的,却不曾想到被伤害过的人怎么会这么快遗忘?
玉彤听了耷拉着眼睛,不发一言,她至今还能想起大哥张成,笑起来十分温软可爱的样子,每次出门还会跟她带一根糖葫芦,这么好的哥哥那么大了,竟然就去了。
屋子里面一阵沉默,直到世子夫人小朱氏带了几个姑娘进门,这才重新热闹起来。老太太仿佛这个时候才看到玉彤跟玉佳,她心中一惊,这俩位姑娘可着实漂亮,小的就那位一对狐狸眼,小小年纪就能让她身后的丫头竟然微微有些失神,大的那位更是不得了,一看规矩就非常好,站在那里站了很久竟然身形一点没变,容貌上也十分出挑。
端看她们两位不过是穿着普通的孝服,就这么美,也不知道老三会打算把他这俩个女儿献给怎么样的人家?
“七妹妹,可算见到你了。”玉琪高兴上前握住玉彤的手,她回到家后情况并没有跟姐妹们把关系弄好,以前全是在面子上,现在看着都是私底下暗潮汹涌。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她可不想三房的姐妹被别人笼络过去。
华氏笑着拉过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姑娘对玉彤道:“这是你八妹妹。”
据说八妹张玉珠跟玉彤同龄,玉彤见她眸色温和,眼神单纯,倒是有些好感,连忙上前与她一起行礼。玉佳便跟在姐姐后面一同行礼,她们这俩姐妹注定是走到哪里都要惹人注意的。
又见一位高挑的姑娘,穿着紫色的小袄,看上去颇有些心不在焉,也匆匆跟玉彤行礼。小朱氏也在一旁介绍:“这是五丫头,玉屏。”
原来就是她跟玉琪打擂台的玉屏,并且成功的让玉琪被“流放”,玉彤也只能打起几分精神。
再看玉琪身边站着一个美人,她年纪应该也不小了,约莫十四岁左右,全身搭配的很精致,很大胆的把葱绿色跟水蓝色搭在一起,看似不搭,却被她那么一配,更是平添几分娇媚,但看在玉彤眼中,却觉得有些轻佻。
她身边站的那位姑娘就低调多了,相貌很是普通,衣服穿的也朴素的很。
小朱氏便跟玉彤道:“这是你陶表姐和汪表妹。”
玉彤连忙又行礼,李氏一幅很喜欢玉彤的样子:“哎哟,这就是彤丫头吧,长的可真俊,也不知道三弟妹把这姑娘是怎么养的?”
说罢还让荣妈妈拿了礼物给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且拿着玩。”
华氏也拿了东西过来,玉彤都一一接过,如此折腾了许久才坐上饭桌吃饭。
老太太坐主位,姑娘们按照长幼坐在一起,又李氏跟华氏曲氏等人在一边布菜。
第二十二章 老哥被惦记了
食不言寝不语,玉彤拿出祝嬷嬷魔鬼训练的功夫,愣是把一顿饭吃的优雅非凡。姑娘家肚子都不大,即便再好的山珍海味,对于她们来说也不是吃不到的东西,大伙儿吃完饭漱了口,这才聚在一起说话。
玉屏倒是一幅大姐姐的样子:“听说七妹妹也在念书,我们闺学开春就要进了,我这里的书都做了笔记,若妹妹需要的话,我让丫头给你送过去。”
“倒也使得。”玉彤不置可否。
却见玉琪冷哼一声:“五姐平时最是用功了,若七妹妹拿了你的书去,看的时间长了五姐岂不是着急。横竖我以前在杭州也是跟七妹妹一起读书的,七妹妹对我的字也熟悉一些。”
李氏心道不好。
果然玉屏轻笑:“看六妹说的这话,我知道你对我的误解多,我是最大方不过的人了,再者上次学测那些东西我也尽过了关,给七妹学不是正好?”
却没想到玉彤道:“知道五姐的好意,只是不知道学到哪里了?我如今已经读到孟子了。”
玉琪撑不住就笑了,玉屏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侯府虽然有权有势,可是要开小灶很难,不似玉彤请的西席是一对一的,而且玉彤还有父兄经常考问学问,再加上前世的经验,与考秀才的男子读的书差不多,进度比玉屏她们是快太多了。
陶心湄拉了汪淑儿过来,“玉彤妹妹,没想到你的学问这么大,且瞧淑儿这些天正在做学问,尚且有许多不懂的,只我是个没用的,若是可以,你跟她指教一二。”
一句学问那么大,让玉彤听了有些心里不自在,不过陶心湄跟汪淑儿俩人不过是依附侯府过活,她跟她们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而且除了在侯府的时间,以后说不准都不会见面。当下玉彤便道:“我也是个半桶水晃荡的人,说什么指教不指教,要来找我顽,随时都奉陪。”
说完竟不再做声,玉琪暗赞说的好,她之所以跟玉彤处的来也是因为玉彤这种脾气,不会一味的附和你,很有自己的性格,颇有些说一不二的样子,却又是个意见一定绝对不甩任何人的人,人却十分正直。
“是啊,陶表姐。七妹才回来,你不得让她多休息啊!”玉琪得意的挽着玉彤的手。
李氏这才放下心来,女儿一向冲动执拗,不是不聪明,就是老是放在一些小地方。你看彤丫头就根本不搭茬,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两位表小姐,在这府中如浮萍一番,不过是客人罢了。对待客人就要客气有礼,正好还全了自家的名声,跟她们计较反而失了自己的身份。
至于陶心湄这样的人,李氏心里只有一句话,别把大伙儿都当傻子。
二房的张玉珠却是个老好人,她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岔开话题:“我那儿有我姨母送过来的窝丝糖,昨儿才送过来的,我见那样多,我也吃不完,所以想着请姊妹们过去品茶吃糖。”
华氏见自己女儿出来打圆场,不禁有几分得意,看那李氏平生样样比人强,唯独这个小女儿却是个不中用的。她的女儿却这么宽宏大量,想及此华氏不由得挑眉。
略说了几句话,老太太又让张钊跟张瑰进来说话,女眷们大多是长辈,要么就是亲戚家的姐妹,暂时还不用避开。
世子张朴带着张钊跟张瑰进来,张钊毕竟是官场中人,在老太太跟前哭的跟稚童一番,做出了十足的孺慕之情。
老太太却觉得腻味,谁都知道老三不是她生的,也不是在她身边长大的,可老三比老五会做戏,要不然怎么会让他读书读出来,最多管一下家中庶务,一辈子出不了头。
“好了,老三,你也不怕这一家大大小小的人笑你。”
张钊便道:“老太太说的是。”
转眼又跟老太太介绍张瑰:“这是我家这个不成器的,瑰儿,快叫祖母。”
端看张瑰的两位妹妹都这么出挑,更惶论是他,芝兰玉树般的站在那儿。老太太一看就喜欢上了:“这孩子生的可真好,读书读的如何了?”
张瑰不以为意:“孙儿读书不成,如今刚过院试。”他倒是真的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毕竟他的目标是博学宏词科,此时不过是个小秀才,他并不放在眼里。
老太太却很惊喜:“你们家可真是出读书种子。”
陶心湄更是眼睛发光的多看了张瑰几眼。
这里毕竟是内院,老太太让他们父子说了几句话就下去了,她自己也疲乏了。李氏让小朱氏伺候老太太入睡,又出来跟曲氏道:“你们那院子我暂时先让下人收拾出来了,若是有不如意的地方,你尽管找我便是。”
“我还要多谢大嫂帮我们的忙,省了我多少事情啊!”曲氏这声谢谢倒是真的,李氏不管私底下如何,可作为宗妇她很合格。
玉彤跟玉佳分的院子很大,比在杭州府还大,张瑰却搬到前院去了,据说他的院子跟二房的人隔得很近,这点曲氏不大满意。
那里靠近街边,时常有人来往,读书总是要清静一些的,倒是张瑰劝住了曲氏:“其实儿子读书也不在乎这些的,难不成一定要在清静的环境才能读书。”
玉彤则带着下人收拾自己的院子,别看小小的院子,在现代相当于一个四室一厅那么大了,而且前院还非常宽阔。王妈妈指挥下人们你来我往,顺便把字画,花瓶,书籍,首饰一样样的都收拾好。
“外边就用浅紫色的毛毡子,里边的帘子用那幅水晶的。”
玉彤时不时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