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嫡女-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围内找到很好的,却生生的被她作没了,以后想再找这样家世的,恐怕也难了。
  罢了,张钊叹了一口气,复而又对曲氏道:“玉柔还得麻烦你帮忙了。”
  曲氏淡笑道:“你这是哪里的话,我也是她娘,还真的能看她没着落了。”
  此事暂且告一段落,冒姨娘母女安静下来了,曲氏也有空带玉彤姐妹去唐家庄子上玩了。
  经常不出门子的人对外面的世界更加向往,尤其是像玉彤这样的官家千金,寻常不怎么出门。陪曲氏出门做客也是从这个门直接到那个门,现在的宅子也都是大同小异的,看戏陪长辈说话,说完话再坐马车回来,这样的日子实在是无聊透顶。
  好不容易可以去庄子上透透气,玉彤特意带了自己喜欢的几本书,又想起唐晏最爱吃她们家的点心所以又让王妈妈去厨房让他们做两匣子糕点带上。
  夏桔用大包袱包了几身玉彤的衣裳以及常用的梳篦面脂,姑娘家出门要带的东西不少,姑娘可以记不起来,可她们做丫头的必须得面面俱到了,要不然就不称职,当然,能做上大丫头这个位置的人那也是不一般。
  玉彤这里收拾好了,再去曲氏那里汇合,玉佳跟夏姨娘早就过来在这里等着,夏姨娘不能跟着去,只希望恭敬一些让曲氏也能多照顾一下玉佳。
  “姐,过来这里坐,娘那里还在清点东西。”
  玉彤摆摆手:“我先进去看看娘,也不知道我这里的东西有没有带齐,你先坐在这里等我出来吧。”
  夏姨娘见她年纪这么小就说话滴水不漏,心中一动,还好自己没像冒姨娘那样,若不然不仅是三爷不喜欢她们母女,就连三太太这里也没她们母女站着的余地了。
  “娘。”玉彤进了里间见曲氏用明纸做成签子,把带过去的东西一件件让大丫头栀子登记在册,不疾不徐的。
  曲氏把她搂在怀里,玉彤跟曲氏母女二人很亲近,在曲氏失去长子成哥儿的那段时间,就是玉彤贴心的陪在她身边度过那段最伤心的时候。她从小就跟旁的姑娘不一样,即便是玉佳这么乖巧的姑娘,也有要东西要不到会哭的时候,可玉彤却很体贴大人,从来不提什么无理的要求,这样就让曲氏更心疼女儿了。
  一心疼就想对自己闺女好,曲氏自己是庶女出身,她从小就羡慕嫡出的姐妹们,正好自己的女儿是嫡出,曲氏让女儿受最好的教育,读书识字还要请教养嬷嬷,以后女儿肯定会比自己那个时候要好太多了。
  “彤儿,栀子写完了我们就走,你最近怎么不跟冷小姐玩了?”
  冷小姐是益州知府的女儿,益州知府也是张钊的上司,刚来益州的时候玉彤跟冷小姐在一起玩过几次,后来就渐渐走远,反而跟唐通判的女儿关系很好。
  玉彤摇摇头:“她年纪不大心却实在是虚荣的很,对人的标准也不一样,上次还公然呵斥您,这样的人我若是跟她来往,才让人家笑话呢!”
  别看玉彤平时在家笑眯眯的,却不代表她脾气好,冷小姐是益州知府的小女儿,故而生的十分娇宠。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她们家是侯门,所以特意跟自己打好关系,还要跟自己拜姐妹什么的。
  后来知道自己家只是庶出的,立马就在自己面前摆大小姐架子,这也就罢了,偏偏因为曲氏碰到冷小姐当街毒打侍女,上前劝了几句,曲氏被她一个晚辈骂庶出种子多管闲事,当时就冷着脸离开了。
  玉彤知道后就基本不跟冷小姐来往了,她道:“见微知著,冷小姐现在这样的性子,足可见冷家的家教怎么样。”
  “我的儿,你说的都对。”曲氏也是个宠孩子的,同时也确实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
  曲氏平时冷冷清清的,就是笑也是淡笑一下,现在这么肉麻玉彤还有点不习惯。正好栀子登记完了,曲氏才牵着玉彤一起出去。
  王妈妈跟玉彤和玉佳一人戴了一顶帷帽,本朝礼教比前朝要严格许多,女子若被登徒子看了去,指不定在背后被人家说成什么,到时候影响的还是自己。
  因为玉彤是官家千金,所以随行都有官府特制的马车,一般宵小看到也不敢打坏主意。这年头,说乱也乱,说不乱也不乱。
  唐家山庄在栖凤山上,有二十亩地大,庄子不大里面修的很精巧。进了二门,里面就有一条宽阔的大道,绕过假山往前边走,可以看到潺潺溪流汩汩流动,唐夫人站在门口迎接她,挨着她站着的是一身紫绡翠纹裙的姑娘,她鹅蛋脸儿,方下巴,眉毛粗而黑,皮肤白里透红,头上插着云脚珍珠卷须簪 ,是个健康活泼的姑娘,此时正对着她挤眉弄眼。
  唐夫人指着唐晏跟玉彤道:“你们俩姐妹这几日苦夏没走动,怕是忍不住了吧,快去一起说说话。”
  说罢又对玉佳招手:“哎哟,这姑娘生的真俊,伯母头次见你,把这个珊瑚手钏送给你玩吧。”
  玉佳还是头次见外人对她这么好,又看曲氏点头,才收下又腼腆道谢。
  一听唐夫人那么一说,唐晏早就拉着玉彤去了庄子上荡秋千,俩人虽说在荡秋千,却也是说知心话。唐晏虽说比玉彤大四岁,可她性子憨直爽朗,许多事情总觉得要跟玉彤说说才觉得事情了结了。前几天天气太热没出门,现在看到玉彤就巴巴的说了起来。
  “我哥哥都二十的人了,就因为定了娃娃亲,所以要五年后才能娶亲,前几天我们家去那姑娘家里打听过了,说她是个病罐子,我娘心里急着呢!”
  “也不能这么说,谁还没个头痛脑热的,说不准过几天就好了。”玉彤劝道。
  她知道唐家结这门亲事也是无奈,唐晏的父亲家境贫寒,她母亲是落魄的官家小姐,她父亲能读书全靠唐晏的母亲的嫁妆。读书不仅仅要钱,而且也要门路,所以唐通判就投在国子监祭酒史大人的名下。
  而唐晏的兄长素有才名,十岁的时候就打算下场,所以史家看中了她兄长,便许了唐家大哥跟史家姑娘的亲事。可当时定亲的时候才知道史姑娘才刚生下来,唐大哥足足比人家大了十岁,现在那姑娘也不过只比玉彤大一岁,还是个小姑娘呢?
  唐家家风不错,所以唐夫人只有一儿一女,他们家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传宗接代全在儿媳妇身上,一听说史家姑娘身体不好,可不就急了吗?
  显然唐晏对她们家的事情更感兴趣,她用手肘拐了一下玉彤:“你们家的那个怎么敢拒亲?我本来还想找你去玩,我娘说你们家正忙着,所以我就没去。”


第四章 
  听到这个玉彤就叹了一口气:“本来爹娘也是为她好,当时问了冒姨娘的意见,那俩母女都不反对,后来又来那么一出,爹娘都生气的很。”而且据她了解,得罪了地头蛇,本来还想在益州再多做几年的张钊,可能打算申请调动。
  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益州不如江浙富庶,可盐田无数,要不然这里山路崎岖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张钊到益州已经要满三年了,按照正常官员调动,要不然就往上升要不然就平调,因为张钊在益州也做了不少实事,而冷知府并不得人心,还因为老婆孩子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张钊当时的想法是留在益州。
  由此特意选的钟家少爷,钟家是益州有名的盐商,他亲姐姐又是广平侯的三儿媳,最重要的是他姐夫现在在禁卫军,是个很能说得上话的人。结这样的亲家,且不说张钊在益州能顺利许多,就是庶女也有出头的一天,这样好的事情偏偏被不懂事的女儿给破坏了,张钊还要担心钟家的报复,留在益州是断不可能的了。
  玉彤本来是不太清楚这些的,还好她的大丫头春樱是魏妈妈的侄女,她又是曲氏的亲女儿,魏妈妈对她不算防备,稍微透露两句给春樱,玉彤就知道了。
  当时玉彤穿越过来的时候,家里并不像现在这样,她出生在云南的一个逼仄的官署里面,那个时候她就睡在曲氏房间的一个小隔间,没少听到曲氏跟张钊因为钱的事情一商量就是一晚上。
  那个时候曲氏穿的衣裳据魏妈妈抱怨,都是穿的旧衣服,这在侯府是要被嘲笑的,可没钱就成了张钊夫妻的难事。后来是张钊做了点实事,又跟上官送了不少好处才升到六品。张钊发狠的做了几年,俩个儿子都折在时疫中,可见他用了多大劲才升了益州知州。
  此后家庭才稍微富裕一点,玉彤也能做个名副其实的官家小姐,可她知道这些都是父母以及哥哥们牺牲了许多换来的,所以她特别讨厌玉柔也是觉得她实在是不懂事,你若跟冒姨娘不同意,曲氏也不会直接定亲,可她们先是假意同意,又蓄意破坏,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真的是想坏张钊的前途。
  玉彤正在这边担忧,却道曲氏也正在跟唐夫人商量张玉柔的婚事,她道:“家中丑事想必你也有耳闻吧。”
  唐夫人心里明镜似的,她一向跟曲氏关系很好,也颇为同情她,所有她也跟着皱眉:“我也就听说了一点,想来你家那个大女儿也确实不大懂事。”
  “谁说不是呢,她年纪也大了,这么大的姑娘还没出门子,我们大人也跟着着急。”曲氏假意抱怨一句,又与她道:“你先前说的林家怎么样?他们家的二少爷现在是在读书吧?”
  林家也是益州的大户,也是益州的士绅,他家有嫡庶两个儿子,嫡子过继到长房,庶子留在家里支撑门户。林家长房在荆州府做通判,二房在家里管着祭田和家族生意,在益州衙门做个九品的照磨,家境十分殷实。
  女儿家的终身大事很重要,所以曲氏虽然不喜欢张玉柔,可也不想拿她的终身大事做筏子,又唐大人管着林家二爷,唐夫人对他们也多有了解,故而有此一问。
  这倒是好事,唐夫人一想,便把脑海中对林家二房的印象说了一下:“是在读书,学问还不错,比不上你们家瑰儿那么天资聪颖,却也是书院里排得上名号的,虽说是庶出,可二房家里只有他一个,也是当继承人养着的。就有一点不如意的地方……”
  “哦,是什么?”曲氏问道。
  唐夫人摇头:“他生母还在,而且还颇受宠爱。”
  曲氏挑眉:“这也算不得什么,妾侍再厉害也翻不过正室去。”曲氏的娘就是妾,而且还是颇受宠爱的妾,就是因为不知尊卑就赶去姑子庙,不到两年就死了,这凡事有头有脸的人家,正房跟妾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见曲氏都这么说了,唐夫人一口应承下来,“冷家过几天要办喜宴,到时候我们再见面也无妨。”
  曲氏这才放心。
  **
  再说玉彤跟唐晏彼此说了些家中的事情,觉得没什么意思,俩人在庄子上闲逛起来。编花环,吃果子,要不就是俩人一起背书,总之俩人志趣相投,性格都是直爽的人,逛起来没完没了,若不是唐夫人派人来叫,恐怕这俩人也想不起来要回去。
  唐夫人把饭桌摆在荷塘边上,偶有一丝微风吹过来,荷花在风中慢慢摇曳起来,姑娘们凑在一起吃莲子米。
  这种剥莲蓬的活儿是万万不能让小姐们动手的,万一把小姐的指甲给劈了,罪过可就大了。
  干吃也没意思,玉彤就提议跟她一起背诗,其实玉彤已经把全唐诗都被背过了,现在正在读中庸,不过她知道唐晏的水平,所以有意选择一些简单的。
  俩人已荷为题,玉彤先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唐晏接着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俩人你追我赶背了不少诗句,两位母亲也十分高兴,尤其是曲氏就更高兴了,她看女儿一点磕绊都没有,似乎是唐晏在背上一首的时候,她就已经想好下一首了,比之唐晏更要流利跟自信许多。
  最终还是唐晏输了,给她的惩罚就是画一幅荷花图送给玉彤。
  都知道唐晏诗书不精,却很擅长做画,所以玉彤有这样的要求,还跟唐晏道:“日后就拿你跟我送的画做花样子。”
  曲氏看着她们说说笑笑的便跟唐夫人道:“看到她们我都年轻了好几岁。”
  晚上曲氏带着玉彤睡,玉佳则跟唐晏一起讨厌针线,看的出来,性子娇憨的玉佳很喜欢唐晏,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家人以外对她那么有善意的人,所以格外想跟唐家的人亲近。
  山庄上晚上很凉快,即便是不放冰,也舒爽的很,玉彤穿着寝衣爬上床,看曲氏在身边就觉得很温暖,情不自禁的笑起来了。
  曲氏就拍拍她的头:“今天是玩傻了吗?对着娘笑什么?”
  玉彤就道:“不是啊娘,女儿好久没跟您一起睡了。”
  曲氏心中一软,想说女儿的话就停在了嘴边:“天天见着娘,还想娘啊……”曲国公府嫡女庶女一大堆,庶出的女儿尤其多,她直到十三岁被嫡母看重才有了自己的院子,所以自己成了母亲后当然要给女儿最好的待遇,所以给了玉彤专门做了一个绣楼。
  “呵呵,女儿就是很想娘啊!”玉彤才不管呢?别看曲氏平时寡言少语,人也淡淡的,可她对自己是真的好。
  “既然想娘就要为了娘好好学规矩,我已经派人回你外祖母家请教养嬷嬷,都是宫中出来的,规矩那是一等一的好,你跟着他们学保证不会错的。”
  曲氏这话让玉彤本来高兴的脸皱成了包子,她也知道这年头规矩是头等重要的,可她也不想要一个容嬷嬷啊!不过最让玉彤觉得奇怪的是曲氏是庶出,怎么还能请动这样的嬷嬷,她一好奇还真的问出来了:“娘,您不是说舅母家里也有表姐妹吗?怎么会同意给嬷嬷给我们。”
  她说的舅母是曲氏的长兄曲国公之妻冯氏,冯氏有一子冯恒,冯恒的女儿也差不多六七岁了,正是要教规矩的好年龄,冯氏如何舍得?
  曲氏暗叹女儿的观察能力,仿佛察觉也不能把她当成无知儿童看待,便正色道:“你外祖母发话了谁还能说什么不成?”看女儿不解,她又解释道:“你外祖母虽是我的嫡母,对我还是很好的,上次她老人家身体不舒服,也是我跟你爹特意在云南找了一年才找到偏方治了她的病,要不然我也不能提出这个要求,再者那供奉的嬷嬷是我们家出钱,你外祖母肯定同意啊!”
  听到这里,玉彤十分感动,母亲这是拿这样的人情就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教养嬷嬷,明明可以有更好的机会让曲国公府承了这个人情,可曲氏为了自己这么做,足以让玉彤那点想偷懒的心思不翼而飞。
  “娘,女儿一定会好好学规矩,不让您丢脸的。”玉彤连忙跟曲氏保证。
  曲氏笑道:“娘就希望你以后能过的好,至少比娘要好。”
  做父母的大抵如此,总是希望孩子们能过的更好。
  曲氏永远也忘不了当她看到长子冰冷的尸体时候的悲痛,如果她们夫妻在京里的话,成哥儿根本就不会死,那是她的第一个孩子,聪明伶俐,十分孝顺,她都想过要替他找个什么姑娘配他,可惜他竟然去了。所以她不希望女儿跟她一样,太艰辛了,这么多年居无定所,连买个什么大件都不敢买就怕丈夫职位调动,那些东西又带不走,只能丢掉。


第五章 
  因为白天舟车劳顿,又跟唐晏说了不少话,转眼就睡了,早上醒来天已经是大亮,春樱连忙伺候她起床。
  她今天又与在家穿的不一样,虽然跟唐家关系很是不错,可毕竟不在家里,她指了一套蝶戏水仙裙衫,大人们也都喜欢小姑娘们穿的鲜亮一些,就是曲氏这样清冷的人,见女儿穿这一套也是看着高兴。
  唐夫人正在正堂等她们,曲氏看玉佳气色倒好,便跟唐夫人道:“晏姐儿真是个大姐姐,照顾我们玉佳也是极好的。”
  其实曲氏对于玉柔跟玉佳都一样,那就是极力忽视,衣食住行都是按照份例来,就是嫁妆也早商量好,俩个庶女都是四十八抬,算是极丰厚了。就是京里四五品官儿的女儿出嫁,能有个三十六抬就不错了。曲氏这样公府的女儿,也差不多这样了,她物质上是满足了庶女,着人教导庶女们也就抓女红跟认得几个字。
  对亲生女儿却完全不一样,不仅仅亲自挑选仆人,请西席,甚至把名贵的如首饰全都存起来要给她做嫁妆,这种事情玉彤心里也是有数的。
  大面子上对玉佳算不错了,就是唐夫人也觉得她是个宽厚人。
  玉佳连忙站起来跟曲氏和玉彤请安,玉彤过去扶起她:“昨儿睡的可好?我们今天要去跳绳,你还有精神吗?”
  古代大户人家的女眷都要求静,那就是最好坐着一天都不动,玉彤不以为然,虽说她平时在外面是淑女,可长久坐着对身体不好,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很好的,也因为如此玉彤的身体很好,极少生病。
  “姨娘在家不让我跳绳上次看姐姐跳我就想试试,再者我昨儿睡的很早,今儿可是有使不完的劲儿。”玉佳平时在家常年被夏姨娘看着做针线,很少有那么有活力的时候,因此见姐姐提议,迫不及待的同意了。
  早点吃完,几人就寻了一处空地就让俩个差不多个头的丫头甩绳子,玉彤第一个冲进去的,唐晏见了也跳了进去,就是玉佳想进去却不敢。玉彤见状,从跳绳中出来,鼓励妹妹:“你就眼睛一闭冲进去,跳起来就好啦。”
  “姐,我还是有点怕。”
  “不怕,我看着你了,这绳子也是草绳做的,即使打在身上也不疼,况且甩绳的丫头们也是机灵的,必不会甩到你的。”
  鼓励了好几句,玉佳才冲进去,刚开始绊了一下,没想到越跳越顺,都舍不得出来了。玉彤也进去跟妹妹对着跳,俩人满头大汗才跟唐晏一起去净身。
  唐家庄子上有专门的澡堂,三哥姑娘都穿着肚兜进去泡澡,猛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有些不好意思。唐晏看到玉彤的胸前,特意凑过来道:“你那里怎么比我的还大?”
  “呸,不理你了。”玉彤的生活水平特别好,曲氏按照她记忆中曲国公府嫡出小姐的养法,每日都有牛乳或者羊乳,玉彤发育的还是很好的。
  “哎哎,别不理我,过几天就要乞巧了,我娘说跟去年一样要比针线的,就是彩头不知道是什么?”
  玉彤却道:“横竖我的针线一般,我姐姐跟我妹妹的针线都比我好,我也不指望那个,就是凑个数罢了。”
  玉佳一听,哪里听得姐姐这样自贬:“我看姐姐做的针线就很好,上次那个鲤鱼戏莲爹爹都夸好呢?”
  唐晏用手撑着下巴看俩姐妹这样要好,羡慕道:“我要是有个姐妹就好了。”
  姑娘们洗完澡又重新换上衣裳,都拉着手去见各自的娘,吃罢中饭才准备回府。曲氏跟唐夫人都是当家夫人,府里没个掌事的人万一办差了事可不好。又曲氏也惦记丈夫吃食办差如何,唐夫人则想起儿子要去京城赶考要准备一些什么。
  这一趟最高兴的要属玉佳了,不仅跟外面的姐姐相处的极好,又玩的很尽兴,不似以前被夏姨娘拘在屋子里做针线,活似坐牢一样。
  她们回来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了,曲氏进门的时候,夏姨娘早就候在那里了。张钊看到曲氏尤其高兴:“我还打算去接你们,没想到回来的倒是快。”
  “家里一大摊子事情,不回来作甚?”曲氏嗔了一眼张钊。
  她本身就生的十分好,平时常常冷着脸,如今露出几分娇态,倒叫张钊围着她转,都不理会玉彤跟玉佳俩姐妹了。
  玉彤是乐见父母这么恩爱的,夏姨娘心里惦记女儿,女儿不在身边她饭都吃不香了,现在见曲氏跟张钊自顾说话,也各自散了。
  说起来张钊虽有妾侍,但冒姨娘跟夏姨娘如今活似摆设了,曲氏跟他敦伦一番,夫妻俩人各自满足。
  玉彤第二天再去见曲氏的时候已经看到玉柔在那里伺候了,冒姨娘也越发用心,她本来是丫头出身,以前不过是仗着老太太身边的人轻狂了一些,现今她又不受宠,年老色衰,见前几日曲氏宁愿带玉佳出去也不叫玉柔,便知道曲氏心里恼怒,所以现在伏低做小,希望曲氏看在她恭顺的面子上能够帮玉柔挑一门亲事。她也知道如果现在还不嫁出去,以后年纪越大就越不好嫁了。
  玉柔见玉彤进来,也赶紧上来拉她的手:“七妹妹好。娘这里让人做了你最爱的辣油宽面,卤子选的是牛肉,快过来坐下吃吧。”
  她还是头次见玉柔这么客气,心里诧异,面上却跟以往一样:“三姐也好,我就知道娘这里准有好吃的。”
  不一会儿夏姨娘也带着玉佳过来了,曲氏见人来齐了,便宣布:“玉柔年纪也不小了,管家一事就要学起来,我打算让玉柔替我管家,这几日玉柔就先搬到后罩房来,也好就近跟我请教。”
  再也想不到这样的好事,冒姨娘哭着感谢曲氏的恩德:“以前是奴婢猪油蒙了心,以后一定为三奶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玉柔心里十分复杂,以前小时候她还在侯府的时候知道三房地位低,姨娘在老太太面前又着实得脸,她又有亲弟弟,所以对这个经常冷着脸的太太不喜欢。后来弟弟也死了,姨娘又不得宠,可太太份例不少分毫,就是自己犯了那样大的错误,太太还愿意教自己,她心里跟冒姨娘一样,都十分感激。
  她跟冒姨娘俩人至此对曲氏恭敬非常,玉柔生的十分秀丽,也不是个笨人,曲氏教她也真心,玉柔逢人就说嫡母的好话,让曲氏贤名远播。
  这天曲氏就要带玉柔跟玉彤到冷家做客,玉柔着意打扮了一番,把新做的桃花云雾烟罗衫穿上,头上梳了个百合髻,在髻边上插了一根水晶扇形簪。
  玉彤啧啧称赞:“姐姐这样一打扮,真是美丽的很。”
  玉柔脸一红:“你这丫头,惯会骗人,什么好看不好看的,都是娘让我这样打扮的。”
  玉彤知道她不好意思就不再说了。
  因为玉柔最近住在正院,所以跟玉彤关系倒好似许多了,尤其是玉柔还挺喜欢玉彤的脾气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当着你的面这么说你,背后也是这么说你,表里如一的人。这样的人初时觉得有些咄咄逼人,相处几天后便会觉得更愿意跟她亲近。
  三人一起上马车后,曲氏着意吩咐玉柔:“今日不管听到什么不好听的话都得忍着,不管别人怎么看你,你自己都得如常。”又跟玉彤道:“你也帮衬着你姐姐。”
  玉柔跟玉彤一起应是。
  无论在家里闹成什么样,在外必须团结。
  冷家今天的二少爷娶亲,来庆贺的都是益州有头有脸的人物,张钊是益州的二把手,作为下属,曲氏带着俩个女儿到的时间不早也不晚。
  唐家也是一样,俩家夫人携手进去,俩家的姑娘也一起进门。
  曲氏今天送的是一对玉如意,算是很出彩了。冷夫人是个细眉细眼的中年妇人,平时常常笑着,一笑眼睛就眯着了,今天也是一样。
  玉柔暗自挺直了胸膛,一幅淡然处之的模样,玉彤就更是笑着进去了,唐晏先跟唐夫人后边走,再跟张家姐妹汇合。冷小姐见着张家的人又不是很高兴,不过,她倒是没像以前那样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再看过去,发现冷小姐身边立着一位规矩很好的妈妈,冷夫人见大家都在看冷小姐旁边的人,倒也直白:“这是我们请的供奉,是康王府出来的,专门教小女规矩的。”
  谁都知道冷知府的长女在康王府做侧室,听说还生了个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很是得宠。冷知府原本不过是京中一个普通的文书,因女儿进宫做了女官后进了王府做侍妾,现下更是已经请封了侧妃,所以康王才帮他谋了这么好的一个职位,故而冷家的人很有底气,自认是皇亲国戚。
  众人都十分羡慕,看大家的神情,冷小姐十分矜持的笑了笑,玉彤觉得她确实跟以前不大一样了。她还招呼女孩子们一起坐下喝茶,唐夫人赞叹道:“果真是康王府出来的人,真会□□人,看我家这个,再看看冷小姐,那真是地下天上之分之分。”


第六章 
  此时,又有一些官夫人进来,领头的是照磨夫人林二太太,曲氏对玉柔使了个眼色,后者挺直了腰杆,还略微有些紧张。玉彤则陪在她的身边坐下,她们心里都有同一个目标,这次的事情可一定要成。
  唐夫人已经把林二太太请过来了,这个场合,也只能谈些喜气事。曲氏跟唐夫人品级相当,都是熟人,说起场面话那是相当娴熟。林二太太则是新拉过来的,不过对于儿子的婚事也是心里有数,她们对于钟家的事情也略有耳闻,但实情还不算特别清楚,所以现在重要是看玉柔的品性。
  相貌自然是不错,今天来喝喜酒,衣裳穿的对,也没抢主人家风头。林夫人暗自评估着张玉柔,看她对嫡母十分恭敬,对妹妹也相当照顾。
  席上有位夫人说起林二太太的庶子:“你们家的布又出了新花样,说是你儿子做出来,真是读书赚钱样样来得。”
  林二太太谦虚道:“都是瞎胡闹,比起你家的小子就差远了。”
  唐夫人在一旁接话:“要是读书还要数张家的儿子最厉害,小小年纪就是童生了,若是今年下场说不准还考个秀才回来?”
  林二太太心中一动,再次看向曲氏,只见曲氏淡笑一下:“他还小,你也别太抬举他了。”
  听这位张夫人说话,又觉得她十分谦虚,林二太太心中也肯了几分。再次听曲氏说起自己长女:“你们看我今儿穿的鞋还是她跟我做的,原本都说生儿子好,我看女儿也孝顺的很。”
  得了,只要尊敬嫡母,以后进门也不会偏向庶母,就比很多人都好了。
  在别人婚宴上促成婚事也有吉祥之意,林二太太回家后也找街坊邻居打听了一下,除了钟家的人有些不高兴外,其他人倒也都觉得好,关键是儿子跟丈夫也同意。
  “再也想不到她们家看不上钟家,竟然想跟我们家结亲的。”林二爷还颇有些自得,并跟林二太太道:“知州大人今天还找我去喝茶了?果真是侯门之子,两榜进士,我看其言谈举止比冷大人要好多了。”
  林二太太想法也跟丈夫一样,“张夫人虽不似唐夫人那样的和气,可是修养极佳,对庶子女也很好。”
  林二爷现在虽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可他家资颇丰,整个益州城的布匹生意都是他们家在做,而且良田百顷,他的兄长也在荆州府这样富庶的地方做通判,庶子学问也非常不错,看起来虽一般,可是实际条件比大多数人还要好。
  曲氏又单独带玉柔出去过一次,回来的时候俩人都是满脸喜意,玉彤觉得这是是成了,她也松了一口气。
  玉柔跟冒姨娘也凑在一起高兴,冒姨娘喜极而泣:“再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的,定了日子就好,你见过那个林二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