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嫡女-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王氏当初是很看好冯霁的,丹书铁券的侯府世子,为人也不是那种纨绔子弟,前些日子她还去问过镇南侯夫人,没想到现实这么快就给了她一巴掌。


第三十二章 要选秀了
  尚家倒也欢喜; 说起来尚薇虽然是子爵的女儿,娘还是县主,可放在京里不够看了,尚将军现在也只是任虚职; 所以能够嫁入侯府; 也算很不错了。
  既然尚薇相邀; 玉彤在请示曲氏后带着玉佳一起过去,姐妹俩还是来京后第一次单独出门,尤其是玉佳东张西望的; 高兴的很; 反正有姐姐在身边她是什么都不怕的。
  “尚姐姐为人还算宽厚; 咱们夸她就行。”
  今天俩姐妹穿的衣服是一样的; 都是鸭蛋青颜色的滚边长裙; 外边裹着黑色带羊羔毛的大氅; 衣着普通,却丝毫不影响俩姐妹的容色。
  尚家今天有客过来; 尚薇带着玉彤姐妹跟一位贵妇请安; 口呼:“给舅母请安,这位是我在杭州的闺中密友,安平候府三房的姑娘; 今天她们是特地来看我的。”
  尚薇又对玉彤姐妹道:“这是我舅母信郡王妃。”
  玉彤连忙拉着玉佳一起行礼; 行礼如仪; 十分标准,就算是一向挑剔的福喜县主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更何况这俩姑娘生的跟花骨朵似的,这是真漂亮。尤其是小的那个,一抬眼那满脸的风情连她都看愣了,大的却鲜活可爱,俩姐妹相得益彰。
  在信郡王妃平生所见的人中,很少有这俩姐妹这样的容貌的,她等她们走了才问:“这俩姐妹关系倒是不错。”
  福喜县主笑道:“小的那个是庶出的,大的是嫡出的,我听我们微微讲她们家嫡庶相处的很好。”信郡王妃作为嫂子怎么会听不出福喜县主的话外之音。
  她跟这个小姑子打交道的时间久了,也颇为了解她,先前她还提过要把尚薇嫁回娘家,信郡王妃不大同意,所以就作罢。福喜县主恐怕以为她们家要找她的外甥女做儿媳妇才拒绝,所以讽刺她的妹妹。
  说起来她妹妹华氏也确实是做的难看一些,那么大的俩个儿子,穿的那么差,苛待庶子的消息让信郡王更加不同意娶玉珠进门,信郡王妃也有些难堪。
  现在小姑子指出来了,她淡笑道:“这才是兴旺之家。”
  再说玉彤进门后,尚薇又是指挥下人端茶送水,总归热情的很。
  “这几日忙昏了头,今天我舅母来,我娘才让我能够休息半日,正好你们过来,我们好好的在一处说说话。”
  “正是呢,我看姐姐都瘦了,虽说这个是人生大事,尚姐姐也要注意身体才是。”玉彤见她下颌都尖了,情知她肯定是很操劳的。
  提起人生大事,尚薇也不禁羞红了脸,同时想起玉彤跟冯霁还是表兄妹关系,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提起在杭州的事情。
  “梅冉前些日子也嫁了,你再也想不到她嫁给谁的?”
  玉彤起了好奇心,连忙追问。
  尚薇一笑:“土地包。”
  一听到土地包,玉彤就止不住的笑,这个土地包是杭州城的首富之子,生的矮矮胖胖的,脾气特别好,梅冉每次都瞧不起人家,没想到最后却是嫁给了他。
  玉彤便道:“这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了。”
  门口听到一阵脚步声,却见进来的是一位穿着大红袍子的姑娘,脖子上挂着金麒麟的项圈,她进门就笑起来。
  “尚表姐,让我好找,我以为你去北阁那边了。”
  那姑娘嘟着嘴,看起来性子有些娇蛮。正常的姑娘看到有外人都会客客气气的进门,然后自报家门,再互相问好,这才是正常的流程。
  尚薇也不同她计较,与玉彤道:“这是我表妹,信郡王之女,赵凌。”
  一般只有出嫁才有封号,所以即便她现在是信郡王的嫡女,也只能称一句赵三姑娘,不过王女自然不同。
  玉彤行了平礼,玉佳也照做不误。
  尚薇拿了蔷薇花露出来给大家喝:“这点子还是孙姐姐和我一起采的,也就剩半瓶了,今天我们一起饮了。”
  玉彤一边赞叹好喝一边对身后的栀子道:“把我带来的东西送给尚姐姐看看。”
  原来竟然是造景之物,仿杭州园林建造,以前尚薇就说过恨不得把西湖景致全都尽收眼底,玉彤早有准备一些小景致,这个就是玉彤亲手画出来后,让张钊寻了能工巧匠做出来的,实在是精妙非凡。
  便是玉佳看了也想要,尚薇更不用提了,她握住玉彤的手道:“难为妹妹记得我的喜好,这是我们那次去园子里玩,妹妹还让人打了杏儿,大家伙子本来以为好吃的,就是围着这个石桌上吃的,结果全都酸掉了牙。”
  提起这个玉彤也想笑。
  她眨了眨眼睛:“我还有东西要给尚姐姐,别一下都谢完了。”
  玉佳也跟姐姐助威:“是啊,尚姐姐,我姐还有好东西给你。”
  原来是一本书,里边大多是画,画的是她们及时行乐图,就是那个时候大家一起出去踏青的图。里边很多都是以尚薇为主人公的,玉彤和玉佳有的场面也在,尚薇是又高兴,又欣喜,恨不得当时就把所有的图看遍了。
  最有玉彤跟玉佳俩姐妹把各自做好的荷包送给她,都是寓意特别好的什么喜鹊踏梅、鸳鸯戏水这样的。
  虽说都不是什么大价钱的,可在尚薇看来却是她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这么用心,这么精致,这也承载了她少女时期的一幕幕。
  玉佳趁玉彤说话的时候就把玉彤后边放下来的长发编辫子,要玉彤说,玉佳可能是最爱编辫子的一个小姑娘了。
  她们热热闹闹的,赵凌却有些委屈:“尚表姐,你都不跟我说话了。”
  尚薇满脸歉意:“哎哟,对不住了,我一高兴就忘记了,都是我招待不周。”
  赵凌脸上这才好看点。
  谈到胭脂水粉上赵凌就成了主讲人,而且还颇有心得,玉彤听的津津有味,玉佳本来就乖巧,倒是比她姐姐看上去还要捧场。
  姑娘家很快就熟悉了,赵凌除了有些架子外其她的也还好,不似有些人躲躲藏藏的,像五房的玉诗就是那种,人看着倒是不错,可就是有什么东西都是前言不搭后语,用玉佳的话说,整个一撒谎精。
  不过,在玉彤看来,谁还没点小秘密。只要她整个人是好的,她也不想去探究人家的私事。
  很快就到了要分开的时候,尚薇实在是舍不得玉彤,玉佳便在一旁劝道:“日后相见说不定更容易,尚姐姐何必纠结于一时。”
  这话是说以后成了亲戚,见面肯定比现在容易,这深意尚薇也听懂了。不过,她执意把玉彤姐妹送到门口才离开。
  信郡王妃见状问赵凌:“你今儿看起来还挺开心的。”
  赵凌笑道:“那是,您说同是安平候出身,怎么差距那么大呢?您看三房的玉彤跟玉佳人就不错。”
  本来母妃就疼玉珠,若是她真的进门了,她嫁出去后肯定成了外人。既然这样,还不如不遗余力的让玉珠做不成哥哥的妻子。
  信郡王妃笑骂她:“你呀。”
  赵群在外边接她们回去,见赵凌这样高兴,便道:“有何喜事?你和母妃笑成这样。”
  赵凌眼睛一转,“我今儿交了几个新朋友,所以高兴的很。”她这个哥哥是名副其实的温厚性子,从来都是与人为善,这么好的哥哥凭什么便宜玉珠那个丫头。
  **
  回到家,却没见到曲氏,玉彤有些奇怪的问留守在家的王妈妈。
  “妈妈,怎地没有看到我娘啊?”
  王妈妈却道:“都是五太太闹的,说是只让大房的玉琪去选秀不公平,可不,三皇子妃便跟贵妃娘娘提了一提,已经开恩了,我们府的姑娘有四个名额。四房的人主动不去,所以大太太说各房嫡出的要参加选秀。”
  “现下三皇子妃特意请了四个嬷嬷过去,让我们太太去挑了,只是这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姑娘先歇下吧。”
  王妈妈虽然心里在抱怨,可是看的出来很高兴,连带着春樱这么喜行不怒于色的人都感觉晕乎乎的。
  夏桔更是带着些隐秘的神情问王妈妈:“您说以后咱们姑娘是不是要有大造化了?”
  王妈妈差点没大笑,憋着一口气缓缓道:“当然是。”
  通常选秀看家世门第,相貌,规矩,这几样除了家世不显外,其相貌规矩自家姑娘都是顶尖的,一朝姑娘成了人上人,她们这些在身边伺候的人可是鸡犬升天了。
  可对于玉彤来说,这并不是她想要的,跟祝嬷嬷学的规矩已经深入在她的脑海里了,即便祝嬷嬷现在已经回曲家了,玉彤都不能忘,也不能告诉丫头们说她不想选秀。
  只能等第二天见到曲氏的时候,留下来说自己心里的想法。曲氏摸了摸她的头:“你四婶出了损招,说玉凤身子骨儿弱,要去青云庵做女修士才行。这下我们每房出一位人才好。”
  “玉凤身子骨儿不好?那以后要是说亲?”玉彤不由问道,这个年代娶妻都是为了传宗接代,身子骨儿不好以后怎么说亲啊?
  曲氏嗤笑:“所以说是损招。”


第三十三章 
  被曲氏说出损招的王氏可不觉得自己有错; 她还得意的跟玉凤道:“让她们折腾去,你就好好的去闺学读书。”并且她心中还想,反正她们还说不定给皇上做小老婆去,一入宫门深似海; 她们做爹娘的想看一眼都不成。
  玉凤白嫩的小手勾住王氏的脖子:“还是娘疼我。”
  玉涵就在一边打趣:“现在才知道娘疼你。”
  王氏又看了大女儿一眼; 心里难受的不是滋味; 那样好的亲事却被人活生生的抢走了。她也抱住大女儿,“娘一定要让你们下半生都快活。”
  四房的人觉得选秀不好,避如蛇蝎; 而长房的玉屏却不这么想; 她本来就是侯爷庶出; 生母还颇受宠爱; 只因为庶出的这个身份总是让她低人一等; 早就想拥有机会把姐妹们都踩在脚底下。
  她的神情显得有几分狰狞; 苏姨娘把丫头全都遣出去,再拉她:“姑娘这是怎么了?若有不顺心的只管跟姨娘讲就是。”
  苏姨娘也只有玉屏一个女儿; 也许玉屏在李氏面前不尴不尬; 可在苏姨娘这里绝对是中心地位。
  “姨娘,玉琪那丫头以前就瞧不起人,若她真的飞黄腾达了; 我就要一辈子被她压下了。”玉屏哭诉道。
  苏姨娘也跟着着急:“若是其她的也就罢了; 偏偏这个事情姨娘也插不上嘴啊!”
  这就是为妾者的悲哀; 无论你再受宠,男人有正经事还是会跟正房讲。苏姨娘只是宠妾; 平时生活质量要求高一点侯爷也乐意,可越了雷池,那就成了不敬。苏姨娘能够得宠多年,自有在这个宅子里生存下去的一套。
  她看玉屏一脸的不服输,沉下脸来:“姑娘如今大了,姨娘我又是这样的身份,论理我不该说姑娘。可若是姑娘老想着争强斗胜的,我也少不得劝姑娘一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姑娘天天比,日日比,能比的完吗?”
  “姨娘……”玉屏平时就非常亲近苏姨娘,而且苏姨娘对她永远都是有求必应,没有像这次这样疾言厉色,她不禁委屈起来。
  苏姨娘也心疼女儿,不过她更在乎女儿的终身大事:“我已经跟太太说了,守完孝就跟你说门好亲事,太太也不是那等刻薄人,若你真的闹起来了,回头路都没有了。”
  她甚至有些悲哀的样子:“姨娘没跟你生个兄弟,你只有乖一点,靠自己才行。平时你老说陶心湄如何?难不成你就没想想你自己的。”
  是啊,饶是陶心湄那般姿色,那样的相貌,又向来会来事,李二多爱她啊,为了她就敢冷落玉琪,可是结果呢?陶心湄被送回去了,上次她悄悄的去问人,说陶心湄嫁到凉山还是什么山区地方,可能一辈子要跨入京城都很难了。
  而玉琪呢?她凭什么那么好。
  愤怒几乎已经冲昏了她的头脑,以至于心里想什么竟然就说了出来。
  苏姨娘连忙上去捂她的嘴:“姑娘还请慎言。”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再不好她也要慢慢的教,苏姨娘几乎压低了声音,以两人可以听到的声音跟她道:“就玉琪那个性子,你觉着她能装多久?”
  别人不了解玉琪,玉屏跟她从小是死对头,怎么会不了解她?玉琪从小就是个目下无尘的主,自以为嫡出就能打败一切了,论读书,写字甚至于与人交往,她都不如人。现在能够这般安静,不过是为了选秀罢了。
  苏姨娘接着道:“你说咱们四房参加选秀的人中,谁生的最美?”
  玉屏脱口而出:“玉彤。”
  苏姨娘又笑道:“谁的规矩最好?”
  玉屏难以抉择:“按理说玉彤的应该最好,不过最近玉诗常常去康大学士府上,我看跟旁人不一般。”
  “也就是说玉琪除了身份之外,既没有玉彤那样的容貌,也没有玉诗这样的规矩,她虽是嫡女,也只是嫡次女罢了,况且她去杭州的事情虽然对外宣称说是去散心,可了解门路的人也知道了。她这次选秀,恐怕丢人的是她自己。”
  好说歹说才劝住自己的这个女儿。
  只有真正要参与选秀的人那种心情别人无法理解,像玉彤就觉得一旦下了决定就要好好准备,玉珠迷茫着,玉诗是已经进入状态了,而玉琪则是胜券在握。四个姑娘都有别样的风采,她们现在站在大房的厅里,各自的母亲坐在一边喝茶。
  李氏做了个请的动作:“各位弟妹,昨儿嬷嬷已经定好了,今天就各自回房去学便是,我只有一条,大家不管平时如何,可都姓张,若是闹的不好看了,大家都跟着不好。”
  分给玉彤的是从重华宫出来的云嬷嬷,重华宫是幼时皇子住的地方,而从云嬷嬷本人的样子看起来是个细心干净的人。而不似玉诗的嬷嬷,从储秀宫出来的,精明能干的,一开口就能震着人。
  可曲氏的想法并不一样,四个嬷嬷中,玉琪的嬷嬷是三皇妃亲自为玉琪求的,人家的心一开始就在玉琪身上。玉珠跟玉诗的嬷嬷俱是储秀宫出来的,曲氏知道这个地方是管小宫女的地方,甚至秀女初选也在这里,可曲氏却不想要,她的女儿并不是无能之辈,岂能让一个嬷嬷左右,再者玉彤跟周贵妃身边的嬷嬷学了好几年了,规矩上她是不用担心的。
  女人最重要的还是子嗣问题,凭玉彤的容貌心计得宠那是一定的,可没个孩子也不行,就这样,曲氏一眼就看中了云嬷嬷。
  云嬷嬷在重华宫照顾皇子的,必然是经验丰富,见惯阴私之事,又懂怎么照顾小孩,简直一举两得。
  她们在观察云嬷嬷的时候,云嬷嬷也一样打量花厅里站的四位姑娘,宫里的人都是人精子,一眼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打头的那位是侯爷的亲闺女,三皇子妃的妹妹,只要没什么大错,前程跑不了。其次是位容貌特别出挑的姑娘,其父只是知府,眼神清明,并不畏缩,规矩非常好,几乎跟宫里的人没什么两样,这位姑娘保不住有大造化。再看下一位姑娘,据说是二房的寡母养大的,傻乎乎的样子,入选可能性不大。最小的一位又太端着了,太重规矩了。
  又听到自己被分配给那位容貌出挑的姑娘,云嬷嬷总算松了一口气。
  嬷嬷们的住处都是在一起的,统一由公中出钱,三房虽然没有五房那样俭省,可家底并不厚,所以这样一来省了一大笔钱。
  云嬷嬷没有要求看针线什么的,她先是在玉彤房里略坐了一下,收拾的倒是不错。书忒多了,案几上还有写的字画的画,虽说她不大认字,可是这学识绝对也是不错的。
  “姑娘平日爱做什么?”
  玉彤笑道:“左不过是念几本书,做做针线罢了。”
  “姑娘是个才女,我虽不认得字,那画却是画的极好的。”云嬷嬷先恭维一番。
  “看您说的,什么才女,不过是平时做的玩。我们姑娘家又不似男子可以随时出门去,我总想把自己看过的景画出来,平时没事的时候看看,心里也是舒坦的。”
  云嬷嬷心道,这姑娘是个健谈的,而且头头是道。她也放心了一点,若是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那才难受,能够进宫的得到宠爱的,可不是只有相貌才行。
  “姑娘平时爱吃什么?”
  玉彤以为她是让自己戒口,连忙道:“平时爱吃辣的,不过最近不怎么吃了。”
  云嬷嬷并不在意:“这倒是没什么,只是我想问姑娘若真的去了那地方,所以的东西都是凭份例来分。宫中小答应的一个月白面才两斤,就是鸡鸭也不过五只,姑娘能忍受吗?”
  岂料玉彤一笑:“就跟我爹当初做官一样,六七品的官连官衙都要跟别人分,升了五品才有自己的官衙,什么样的品级才有什么样的份例,这是应该的,若我一直都是只拿这样的份例,只能说我不称职无能罢了。”
  好气魄,云嬷嬷暗赞一声。
  什么不争就是争,不要不争就活脱脱的被人甩在后面了。
  **
  闺学重开,玉彤还要准备入学测试,还要帮玉佳一起复习,忙到不行。玉佳这些日子不像之前那么粘着玉彤,不过能跟玉彤在一起还是特别好。她忽然意识到如果姐姐进宫,她就一个人了,这种感受她又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跟姐姐相处。
  “傻丫头,这一段背下来了没有,怎么发起呆来了?”玉彤看玉佳走神,笑着喊道。
  玉佳这才回过神,不好意思的吐舌头。
  第二天俩人相携去闺学,玉涵非常有大姐姐的样子,帮俩人默背。
  “玉珠没来吗?”玉彤疑惑道。
  玉琪“嘘”,示意她小声点,然后才解惑:“玉珠昨儿被那个嬷嬷说了几句,眼睛都哭肿了,所以今儿才不来的。”
  这个玉珠什么都好,就是承受能力太差,这样可不行啊?


第三十四章 
  玉凤和玉涵俩姐妹是不爱说闲话的; 跟家中姐妹也不大亲密,玉涵还稍微好一点,玉凤却是从未听说过她跟谁关系好的。
  其实王氏的俩个女儿都生的不大像她,玉涵已经开始上前给夫子请安了; 看的出来这位白夫子很喜欢玉涵。
  玉涵跟白夫子介绍道:“闺学新进了三位; 都是我们张家的姊妹; 我三伯和五叔家的女公子。”
  白夫子是个四十岁上下的女子,身形消瘦,颇有些不苟言笑; 看到玉彤也就淡淡的瞥了她一眼。其实考的也不难; 写大字跟小字; 再默一篇劝学赋就行。
  三人皆过关了; 下午学习乐器课的时候; 玉彤弹琴已经超出水准; 玉诗心中有些惊讶,不是说玉彤是穷乡僻壤长大的吗?怎么样样不俗。
  除了头一天上闺学上足了一天; 她们这些需要选秀的人往后都要上半天; 玉佳就要一个人去闺学。玉彤鼓励她:“你平日都只跟姐姐玩,现在你也长大了要多跟大家走动,不管她们好不好; 你要学会如何跟她们相处。”
  玉佳看姐姐这么忙还要抽出时间安慰她; 她立刻就不怕了:“我知道的姐姐。”
  看她鼓起胸膛; 一幅镇定的模样,玉彤也就放了心。
  云嬷嬷教导玉彤的方法十分特别; 那就是闻药味,辨药,见玉彤疑惑,她便笑道:“咱们是负责小皇子的起居的,宫里的药都是常备的,若是拿错了,咱们做奴婢的没有闻出来,药不对症了是要掉脑袋的。”
  她这么一说,玉彤就懂了。皇子们万一有什么人陷害投毒啥的,身边的人没发现,这些人全部都要连坐。
  玉彤还是颇有兴趣的,关键是她身边还有云嬷嬷一直监督她,所以她学的越发起劲。而且她规矩都很好,云嬷嬷需要做的就是告诉她宫中宜忌,以及自己的看家本领。
  一时间四位受过训练的姑娘明显都有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玉诗的变化最大,以前还会露出一些孤拐小脾气,现在脸上无论何时都挂着笑容,轻言细语,温柔有礼,连头上稀疏头发都浓密了许多。
  其次是玉琪,她变得内敛许多,御下也和缓许多。
  至于玉珠也变得不再那么散漫,当然要数玉彤最为如鱼得水,因此她特别感谢曲氏的先见之明,从小把基础打的牢固了,不似现学现卖这样。
  上巳节到了,姑娘们才可以轻松一些,因为这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李氏安排大家一起出去玩乐,五房的蒋氏直接拒绝了,说是要去礼佛,也顺便把玉诗留下。玉琪和玉彤对视一眼,都十分清楚玉诗实际上是要学规矩。
  四房的王氏要帮玉涵相看相公,所以带着一家子回了平西伯府。华氏要等张玉晴回来,所以玉珠也没有去。
  真正出去的也只有玉琪和玉彤还有汪淑儿和玉佳。玉彤和汪淑儿坐同一辆马车,她见汪淑儿一心盯着书看,便开玩笑道:“你也要仔细眼睛,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合该好好玩耍才是。”
  且料汪淑儿十分认真道:“先生要考我这个的,我肯定要看。”
  玉彤明白其实整个闺学,学的最认真的人就是汪淑儿,白夫子虽然素来很喜欢张玉涵的为人,可玉涵本人的心思还是在俗事上,不如汪淑儿这么纯粹。
  她夸奖道:“我真是羡慕你能这么专心,我常常三心二意,我娘都经常说我。”
  当然汪淑儿无意跟她寒暄,敷衍的笑了一下,春嬷嬷见自家的姑娘这样就有些担心。
  她赔着笑脸跟玉彤道:“七姑娘别见怪,我们家的姑娘常常都是这样,只要有书在手里,那是谁都不想理会的,就连平时我们喊的再大声,她也听不到,不是故意这样的。”
  玉彤笑道:“都是姐妹,我还不知道淑儿的为人不是。”
  因安平侯府四位姑娘都要参选的消息,下人们都说这位三房的姑娘以后前程远大,要知道当今也才四十岁,正是壮年,若这位真的进宫了,那不就是娘娘了吗?万一因为自家姑娘憨头憨脑的得罪了玉彤姑娘,那可怎么是好哦!
  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全京城的人都出动了,马车走走停停的好不难受,玉彤让栀子带的橘皮香囊分给大家。
  “大家放鼻子前面,可以缓解晕车和恶心。”
  春嬷嬷又赞道:“七姑娘真是细心。”
  好容易才到春合苑,即便出去踏青,也不能随意出去。春合苑是镇海候府的一个园子,里面不仅仅有奇珍异兽,还有亭台楼阁,即便是玉琪这样见过世面的人也觉得很值得一看了。
  叶韶已经备好茶水等着她们了,她是姑姑张蕊姝的掌上明珠,众姐妹也不敢让她多等,就是玉琪也要多说两句辛苦她的话。
  叶韶甩甩头:“节日下出游的人多,这也没什么。”
  玉彤对姑姑张蕊姝印象一般,倒是对诏安郡主印象很好,于是跟叶韶问起她:“怎么不见表嫂过来?”
  “她今日身子不大舒服。”想起多病多灾的嫂子,叶韶心里也觉得烦闷,尤其是这个嫂子跟个瓷人儿似的,明明她才是镇海候府的小姐,却要处处让着嫂子。
  玉彤跟玉琪又连忙多问了几句才住嘴。
  叶韶似笑非笑的看着玉琪和玉彤:“我听说你们越发出息了,如今都有嬷嬷在身边,我是不喜欢那些人的,我娘也怕我受苦呢!”
  她这话一出,玉琪和玉彤都有几分不自在,她们都是要参加选秀的人,心里自然有自己的抱负,即便再难以忍受也要忍下来。这就像那种春运买火车票,她跟玉琪天天盯着电脑狂刷,然后有个人在你们身边云淡风轻的说我坐高铁商务座,我妈不忍心让我跟你们那样受苦,你们干嘛要那么辛苦呢?
  玉琪推了推她:“哟,我们可不像你,前程已定。”
  叶韶自小就定亲了,定的是康王世子,康王是皇帝长子,世子今年十五岁,已经过了定礼,就等来年成亲了。也就是说叶韶是实打实的世子妃,而且是宫中指婚的。
  玉琪因为亲姐姐已经是皇子妃了,自身条件一般,好不容易静下心来,被叶韶这么一说又有些心烦意乱的。
  “什么定不定的?”张蕊姝走了过来。
  叶韶轻笑:“我们闹着玩呢。”
  张蕊姝指了指外边:“老窝在这里没什么意思,你表哥正好过来了,让他带你们出去转转。”
  姐妹们都起身,汪淑儿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玉彤不欲理她,只牵好玉佳,俩人一起边走边说话,也不往张蕊姝那儿凑过去。
  表哥叶锦深正站在月亮门前,他满目含笑,神情温和。这是张蕊姝最心爱的儿子,她转过头让叶锦深带着玉琪他们逛园子。
  玉琪跟叶锦深还熟悉一点,不过她也知道叶韶最不喜欢别人在她哥哥面前出头,所以她选择跟玉彤姐妹走在一处。
  “几位表妹之前还没有来过这园子吧?那是仿黄果树瀑布做的小瀑布,虽说差的太远,倒也是那个意境。”
  他不似姑姑张蕊姝那般厉害,也不像镇南候世子冯霁那样深不可测,玉彤觉得他确实是个宽厚的兄长似的人物。
  玉佳听的很入迷,缠着玉彤跟她画瀑布,玉彤点了点她的额头,转身却看到叶表哥看了玉佳好几眼,她再看过去,叶表哥又跟叶韶不知道在说什么,玉彤以为自己眼花了。
  **
  娘家对于王氏来说才是真正的家,有疼爱她的爹娘和哥嫂,她不用受婆婆的气,妯娌的挤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王氏的嫂子也姓冯,是镇南候的亲妹妹,她也生了一儿一女。王二太太对待婆婆很是孝顺,小姑子回来也安排的最好的房间,现下听王氏在抱怨安平候府,她也跟着听,时不时附和几句。
  “少爷过来请安了。”有小丫头进来道。
  听到这句话,王二太太才眼睛一亮:“快请少爷进来。”
  平西伯继夫人也对小丫头道:“都是自家人,让他进来便是,这孩子读书读的迂腐了,还在我这里弄鬼。”
  王霆是个清秀的少年,继承了王家人的好相貌,满身的书香气。与出身行伍的祖父与父亲都不一样,她一进来,王二太太想多问几句,就立马被王氏拉了过去。
  “霆儿你这是打学里回来的吗?”
  王霆一边回答,一边偷偷看王氏身旁坐着的少女,她今日穿着一身玉兰湖纱百褶裙,就那么俏生生的坐在那里,王霆只觉得自己呼吸都不顺畅了。
  “是,姑姑。”
  王二太太连忙问道:“霆儿吃了晚饭没有?我让丫头……”
  “好啦,你让霆儿先坐下来歇歇吧。”平西伯继夫人小梁氏发话了。
  自己的儿子却要照顾小姑子的面子,王二太太却不敢说什么,谁让她婆婆把快四十岁的小姑子还当小女孩看待。
  王霆素来跟王氏十分亲厚,他先坐在王氏旁边,再跟王氏道:“姑姑这次过来多住些日子,正好姑父来我也好请教他一些学问。”


第三十五章 玉佳愿意吗?
  天色稍晚; 安平侯府的一众人才准备回府,回程玉彤就跟玉佳和汪淑儿坐在一起,汪淑儿还是那幅书呆模样。玉佳拉着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