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二姑娘择婿记-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皆叫铁琏锁着手脚,连脖子上都像狗一样围着一只铁环。那些人像是极度疲惫一般俱伏在地上不肯起身,唯有一个仍还能发现些哀嚎来。
  内里还有几个穿暗红太监服的小太监在旁站着,这些不过孙原大小的孩子们,面上神情冷漠,有几个面上还带着些残忍的狰狞。
  这里的空气中皆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腐臭味道,叫人忍不住要作呕。
  贞书瞧着这人有些眼熟,往前侧身仔细要看,便见那人又抬头嚎叫一声,竟然是窦可鸣。她吓的两腿发软,转身就往楼梯口处狂奔。
  才转到楼梯内侧躲了,便见那两个小太监又跑了过来,一个责怨另一个道:“今日公公后面小楼上招待着宋姑娘,若叫宋姑娘听见这样的声音,怕公公就不让我们活了,快去将那窦五的牙打掉,嘴堵上好叫他住嘴。”
  另一个点头应着,两人小跑而过。
  贞书不敢再往前走,心狂跳着上了楼,又往二楼而去。二楼上不比地下室那样有密密的屋子。她进廊道走了不远,便见其中一处叫粗木围着的地方,所摆的正是方才一楼屋子里陈列的那些刑具,不同的是这些刑具上血迹斑斑,腥气冲天。再往远处还有生着的火盆,内里不知烧过什么东西,也是弥漫着一股臭气。
  饶是贞书对玉逸尘所做的差事早就准备,心里却还是对他有些生分起来。他那回穿着一身满是腥气的衣服,就是从这里出去时走的太急忘了换衣服,才叫她闻到的。
  她退了出来又往另一边走去,大约是去往小楼的位置上有一处屋子半开着门。玉逸尘与梅训,还另有两名男子在里面谈话。虽玉逸尘此时说话的声音非常刺耳,但贞书还是立刻就听出那是他的声音。
  他似是冷笑着道:“洒家既敢让你们来,就定能安全送你们出去。孙玉奇如今老了胆子越来越小了吗?”
  其中一名男子操着非常生硬的口音道:“不是我们胆子小,而是凉州那杜禹简直是个疯子,杀起人来不要命。他们如今也有大军在手,若半路赶来勤王,再与节度使将我们围歼在这五陵山内侧,怎么办?”
  玉逸尘道:“节度使不认为你们敢越五陵山而过,他的防备皆在庆州一带。而你们有洒家的信物,各边防皆可放行,来去只要迅速,节度使不及撤军围防,杜禹又远在凉州,又有何惧?”
  那口音生硬的男子又道:“历县虽富庶但总归不比京中,如今我们正值放牧季节,若不是大笔的财富,不值得冒险。不如咱们改作京师如何?京中有得是大把的银子钱财,女子也多的是,哈哈……”
  玉逸尘冷声道:“洒家如今管着京畿,看来你们是不想让洒家好过。”
  贞书轻声退了出来,下楼自一楼大厅推了两扇门进了廊道,又过廊道到了小楼,就见孙原正满头大汗的四处找她,见她进来才道:“宋姑娘方才去了那里?公公方才来过一回,小的言你正在洗澡。你可千万不敢告诉公公你去过前头,否则小的……”
  他指了指自己的脖子,满脸惊慌恐惧。贞书点了点头,迈步上了二楼,到了二楼卧室中,将玉逸尘装衣服的柜子一个个打开,将他所有的衣服一件件翻了出来扔了满地,一件件不停的翻找着。
  玉逸尘办完事匆匆自前楼下来,过大厅而推门到了廊道上,自一侧推门进去,不一会儿盥洗已毕换了另一件衣服出来,复推了这扇门进小楼,见孙原在一楼站着,问道:“宋姑娘可还在?”
  孙原不敢看他,低头应了声:“在。”
  玉逸尘满心欢喜上了二楼,见她不在阳台上,自到西屋去寻,见她不在西屋,又寻到东屋,一路寻到卧室中来,便见昏暗中贞书坐在满地衣服中,不知在做些什么。
  他踢开两件衣服走了过去,轻声叫道:“宋贞书?”

☆、86|杜禹

  贞书见他来了,举起那件绣着银丝花领的墨灰银丝绣花大氅,在他肩上按了说道:“你叫一声洒家我听听。”
  玉逸尘忽而脸色大变,问道:“你从那里听得的?”
  贞书追着反问:“为何你要自称洒家?因为你真的能断情灭性,空无*?”
  她将那大氅狠狠甩到玉逸尘身上道:“我徽县二十年无匪患,是因你而一夜之间化作焦土。那些北路上的亡魂可有人知道,是你将那些鞑子放进来的?”
  玉逸尘仍问:“你从那里听说的?”
  贞书道:“你在刘璋府上那夜,我就是在外面偷听你们说话,被你们追的那个人。”
  所以,刘文襄其实是屈色的,梅训杀错了人,那窗外偷听的人,其实正是他的小掌柜宋贞书。其实在送那幅画之前,他和她早就遇见过。只是彼此并未看到对方罢了。
  贞书见他站在那里不言不语,又问道:“如今你还要将那些鞑子引进来放到历县去,让他们将历县也烧光抢光,化成焦土,是也不是?”
  玉逸尘默然点头,半晌才轻声道:“当初在徽县,是我对不起你,但你是小女儿家,这些事情只装作不知道就行了。”
  贞书本还欲要劝他,见他不但不悔改反而要劝自己别管,气的指着玉逸尘鼻子道:“果然那老者说的没错,你不是人,你是魔鬼,魔鬼也当知不把外贼引来杀自己的亲人,来抢自己的国家,你连魔鬼都不如。”
  玉逸尘忽而冷笑了起来,盯住了贞书道:“我很久以前就对你说过,我是个坏人,而你说,恰好你也是。”
  贞书摇头道:“那不一样,你可以惩治反对你或者要伤害你的人,但你怎么能……”
  玉逸尘逼近一步道:“能怎么样?你以为我整日打打儒生的屁股,骂骂言官们折子,就能震慑住他们吗?”
  贞书道:“你不该伤害这个国家,和这国中手无寸铁的子民。”
  玉逸尘道:“是谁的国家,又是谁的子民,他们又与我何干?”
  贞书反问:“难道是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害你家破人亡,害你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她见他仍默然不语,复又劝道:“千万不要让那些鞑子进来,我们这里皆是些小脚跑不动路的女子,他们来了会像捉小鸡一样把她们捉走杀了或者取乐,那太可怕了,朝堂上的事我不管,可这引外贼的事你千万不要干了好吗?”
  玉逸尘冷笑道:“将女人的脚砸烂折断化成腐肉裹成小小的一团,叫她们永远走不得路而像小鸡一样被人捉走,这样的民族,活该被人□□。”
  贞书怒道:“那也不该是你。”
  她已经往外走着,玉逸尘却捉了她的手道:“早晚都会有战争,不过是早晚的事,这些软弱的人们早晚要学会怎么样逃跑才不会被抓住。如今强敌环伺,你以为这个国家还有退路吗?”
  贞书气的不知怎样才好,混身找寻着,将头上那把簪子抽下来扔到他怀中道:“还给你,若你真将鞑子引进来,我就不会与你成亲,我不会与一个魔鬼成亲。”
  言毕披头散发大步下了楼,玉逸尘几步追了上来,抓了她头发匆匆忙忙替她挽着,复将那簪子插了上去。贞书仍抽下来扔了往外走,他又将她拉住,抱在怀中道:“便是你不愿嫁给我,这簪子必要戴着,你曾答应过我,戴上了就不会取下来。”
  贞书将簪子拨了远远扔掉,恨恨道:“你可曾想过,若不是我曾在五陵山中堕车毁了名誉,现在我也死了,因为你放进来的鞑子而死了。我不会要你的簪子,亦不会要你的人,我不要你了!”
  言罢径自出门走了。
  玉逸尘在屋中站了不知多久,夜色渐渐侵没了他整个人在黑暗中。直到更声响起时他才幡然清醒,出来寻到了孙原怒问道:“为何她会过去?”
  孙原道:“公公息怒,小的只是走开了一会会儿而已,宋姑娘就往前边去了。”
  其实是天热人困乏,又玉逸尘不在,他好好睡了个午觉,一醒来却断送了自己的下半生。
  玉逸尘扬了扬手道:“自己去找梅训,叫他给你个舒服点的了断法子。”
  贞书出了玉府急冲冲往前走着,忽而胸中痛感欲甚手撑了颗树站住,还未张嘴,一口热流已然喷涌而去。她见地上满是黑紫的血块,自己也被吓坏了,颤抖着手抽了帕子出来拭过嘴角,觉得胸中舒服了许多,这才又匆匆往前赶去。
  过御街不远就是杜国公府。贞书到了国公府西门房上报备过,便站在院外等着。
  不一会儿窦明鸾的丫环冷绿到了门上,见是贞书,忙招了手道:“宋二姑娘快进来。”
  贞书进了国公府,就听冷绿又笑道:“我们姑娘如今寄住他府,每日愁眉叹气不止,正好等着姑娘来宽慰。”
  贞书笑笑,随着冷绿过了条长长的夹巷拐了个弯,便见一处小院。
  窦明鸾已在门上站着,见了贞书强撑了笑颜问道:“你怎么来啦?”
  贞书扶了墙道:“快,快写信叫杜禹回来。”
  窦明鸾有些不解,扶了贞书道:“你若不舒服,咱们屋子里说话。”
  贞书摆手:“我只说这一句话就走。你写信叫杜禹回来。”
  窦明鸾道:“其实前番我就写过信了,如今还没有收到回信。”
  贞书道:“那不够,你此番写信就这样问他。是你的娘子重要,还是杜国公重要,是你的娘子重要,还是凉州与京城的失合重要。他一个大男人,既然做错了事,只要勇于认错。大不了一个头点地,难道他就这样怕死不肯回来吗?”
  窦明鸾皱了眉头道:“为何你这样激动?”
  好像比她自己还要激动的样子。
  贞书忽而醒悟若再多说,只怕要叫窦明鸾连想到玉逸尘那里去。她虽恨玉逸尘勾结外夷滥杀无辜,却又不想叫窦明鸾将此事报到杜国公等人那里,叫杜国公即刻就抓了玉逸尘的把柄治他的死罪。
  她心中千难万难,张了张嘴道:“我只是觉得你太苦了些,这样寄人篱下,倒不如叫他回来早做他家媳妇,名正言顺的住着多好。”
  窦明鸾红了脸抿了唇笑道:“多谢你。你们姐妹几个,倒是唯你待人最真诚,可惜我们见的太少。”
  贞书摆摆手,力拒了窦明鸾的挽留出了国公府,一人在街上塌肩拉背走着,心道:我亦不过一个平凡女子,手无缚鸡之力,亦无法阻挡玉逸尘所引来的铁骑。如今唯盼杜禹能来缓急,但若他杜禹不来,我心亦能坦然。
  谁叫我爱那个男人,不能阻止他,便陪他下地狱又如何?
  窦明鸾送贞书出了门,见贞书走远了,回头拉了冷绿道:“快,快去找国公爷。只怕如今事情有些不好。”
  宋贞书与玉逸尘要成亲的事情,如今沸沸洋洋满京城皆知。她不可能平白无顾送这样一句话进来。
  窦明鸾想起原来有一回贞书进北顺侯府时对她说过的那番话,以及后来父亲窦天瑞的一些怀疑,此时一并归作一处,急急便去告知了杜国公。
  贞书兴冲冲而去,怏怏而归,苏氏与贞秀几个皆在挤眉弄眼。又天太闷热小楼里不通风,她下了楼到装裱铺门前盛凉,见对面不知何时多了个流浪的老人在那里啃着些干饼,心内有些不忍,自屋内取了些凉水来给他,又自怀中掏了一把铜板,问那老汉道:“老者是何方人氏?”
  这老者虽在流浪却还有礼有节,拱手还揖道:“老汉我是庆州人氏,如今那里鞑子天天烧杀抢掠呆不得了,一路流浪到京城来。”
  贞书心中黯然,忍不住咳着抽了方帕子出来盛了,见满帕子黑血,悄悄掩了问那老者道:“那您的家人了?”
  老汉摆手道:“不提也罢,皆已丧生,如今举家只剩我一人,也不知能活到几时。”
  贞书听了鼻子发酸,又给了他一把铜钱才回了小楼。自这夜起,她又发起烧来,在床上足足躺了半月有余,这半月中,贞玉被放了出来抱走了囡囡,贞媛来信说也生了个女儿在坐月子。她睡的昏昏沉沉连饭都不肯吃,苏氏本没伺候过病人又不肯伺候她,贞秀又因她而断了婚事越发不肯理她。一日能替她端三碗饭的就只有贞怡一个。
  后来苏氏见贞书总是咳血不能尽好,认定是宋岸嵘一脚踢坏了落下痨病,寻思着不如到玉逸尘府中打问一下,若他还愿意娶就娶走算了。宋岸嵘听了大怒道:“便是死也要死在这家中,死也不能嫁给那个太监。”
  七八月的天气,她总在床上躺着,咳起来地动山摇混身骨头都要拆散了一般,喉间粘血总不能净,混身起了一层又一层的疹子,却连挠一下的力气都没有。
  不知是谁请的,每日总有个郎中好歹上来瞧她一眼捉个脉,继而开个方子给她。也不知过了多少日子,约是进入八月天渐渐凉了下来,贞书才渐渐能吃几口饭,身体也慢慢好了起来。只是仍咳血不尽,每日都要灌浓浓的三大碗药汤下去。
  这日她正端了个碗在外间坐着,就见贞秀捂着嘴上了楼,哭了半晌才道:“童奇生订婚了。”
  贞书好奇问道:“与谁?”
  贞秀道:“听闻是枢密使家的女儿,今年十八了,因长的太丑一直没嫁出去。”
  贞书喝完了药擦了嘴才道:“那他也算所求有得。”
  贞秀忽而跪下道:“二姐姐,你得帮我个忙。”
  贞书惊问道:“何事?”
  贞秀哭了半天才道:“我前番送过他一只肚兜儿,谁知他竟转手送给了醉人间的一个妓子。那肚兜上有我的闺名,若叫那妓子穿了接客,岂不是将我折侮尽了?”
  贞书叫她气的咳了半天才怨道:“那你为何要将自己的肚兜给他?况且,你也不会写字,肚兜上怎么会有名字?”
  贞秀道:“是贞媛书了我自己描来绣的。你进过醉人间的,千万可得去帮我要来。”
  贞书在床上躺的太久,也想出去走走,遂答应贞秀道:“明早我替你要去。”
  晚间苏氏上得楼来,似笑非笑问贞书道:“那太监多久了也未来提亲,这亲事怕是黄了吧?”
  贞书答道:“黄了。”
  她那夜披头散发形样可怖的回了家,连宋岸嵘也松了口气,丢脸丢人都不要紧,只要她不嫁给太监,就全当是发了回疯闹了回笑话罢了。

☆、87|勤王

  听贞书这样答,苏氏才又道:“要我说黄了好,苏姑奶奶真是神一样的人,你都瞒着我的时候,她就知道你与那太监有勾扯,就我是个死人,一丝儿了不知道。如今她认识一个应天府的府尹,端滴一表人材,因夫人痨病快死了要个续弦,只要模样儿不捡名声不看脚形的。我欲要答应了去,你看如何?。”
  贞书病还没好,不愿叫她再生心思,一口回绝了道:“我这辈子再不会提嫁字,你也莫要再为我操心。”
  苏氏如今叫这几个女儿折磨的没脾气,叹道:“大好的前程你不要,我又能怎样。路在我铺,走还是需要你们自己,若一个二个皆这样,我也懒得管了。”
  次日一早,贞书早起穿好衣服下了楼,问贞秀道:“如今几月里?”
  贞秀道:“你竟是睡昏了,明天就是八月十八,什么日子。”
  贞书长长叹气,她在床上将近睡了两个月,名声起了又渐落,婚事差点成了最后又没了,如今也仍是一无所有。她绾高了头发与贞秀两个出门到了醉人间,自己到那龟公面前拱了手道:“两位,我们须得上楼去找位楼上的姑娘,还请行个方便。”
  这两人是见过贞书的,以为仍是书画生意上的事情,况贞书如今名声太大,他们也放了十二分的尊重出来,伸手请了道:“宋小掌柜里边请。”
  贞书带着贞秀上了楼,直到了那自己曾去过的妓子房门口,敲开了门好言问道:“姑娘,你可曾收过童奇生送的一方肚兜?”
  那姑娘是玉逸尘的眼线,只是呆在这楼里却不认得贞书,自脖颈上往下摸了道:“不但收了,正戴着了。”
  贞秀急的大哭了起来。贞书伸了手道:“那就请解下来,那上面还绣着我妹妹的名字,姑娘戴着怕不合适。”
  那妓子回头哎了一声道:“你家夫人打上门来了。”
  童奇生只穿件裤子走了出来,见了贞书两眼放火,冷笑道:“你们如今越来越不要脸,这些地方都敢来。若明日你们在这里挂牌,我必会来照应一番。”
  贞书也不理童奇生,指了妓子道:“快把肚兜给我扯下来。”
  那妓子捂了衣衫道:“便是我解了,我戴过的你妹妹仍愿意戴吗?”
  贞秀在一旁哭着不肯回话,她在家里嘴尖刻薄,到了外面却胆小的恨不得钻到鼠洞里去一样。那妓子本就穿的单薄,贞书觑着她不注意,一把自她脖子上扯了那肚兜带子就给撕了下来,那妓子还尖叫着,贞书已将肚兜递给了贞秀,问道:“是不是这条?”
  贞秀拿着肚兜搓了几搓道:“是。”
  贞书才要走,又叫贞秀扯住了道:“还有个盒子,内里装着些首饰,那首饰我不要了,盒子须得她还我。”
  这妓子十分生气,转身进屋不知在那里掏弄着恨恨骂道:“就这些东西,我还不稀罕了,那里有送了人还上门来巴巴儿讨的?”
  言罢远远的扔了个盒子出来咣啷啷滚着。
  贞书也不敢再多站,怕那妓子喊闹起来,捡了盒子抓了贞秀就走。忽而脑后一紧,回头却是童奇生扯着她领子上的衣服。贞书气的一肘子捣了过去道:“快将我放开。”
  童奇生毕竟男子力大些,将贞书整个儿扯在怀中才在她耳边轻声道:“你等着,早晚有一天,我要把渭河边那晚的事找回来。”
  他才一说完猛然松手,贞书使力太过差点扑到地上去,还好叫贞秀扶了,回头骂了声死人,两个才下了醉仙楼。童奇生站在后面放声大笑。
  贞秀扶着贞书下了楼就撇开了她,将那肚兜撕烂扔到了一处堆垃圾的地方,抱了盒子回了后院小楼,关上自己卧室的房门不知在里头做些什么。
  章瑞在外间与宋岸嵘同坐着哀声叹气。贞书如今渐渐放下了铺子里的事,遂也不打招呼,径自回了二楼。她见贞秀内里下了门门,只得与苏氏在外间同坐,不一会儿就见那细脚伶仃的苏姑奶奶笑嘻嘻的上得楼来,抓住贞书一通夸赞,末了才坐下端了茶来喝,边喝边道:“要说如今朝堂风云变幻也是够快,那玉逸尘如今只怕好日子不多了。”
  她是巡城御史,自然知道贞书要和玉逸尘成婚的事,但是两人最后掰了的事情贞书没有吐过口,想必如今知道的人很少。
  她见贞书起身要走,忙拽了贞书手叫她坐下了才道:“原本京中人人都怕玉逸尘,他霸着皇帝又生性阴毒,谁不怕他几分?但是前番不知那里来的一股鞑子进了不远处的历县地界抢掠,叫杜国公府那外逃的前世子杜禹带人给围歼了。杜禹本是逃狱到的凉州,如今回来也不进城,只负荆在城外等皇帝的责令,可见其诚心是有的。若杜禹与杜国公里应外合,他玉逸尘还能闹得起什么风浪来?”
  原来杜禹真来勤王了,才叫历县免遭荼毒。贞书心中长松口气,心道必是窦明鸾给杜禹写了信,他才来的。只是若真是如此,杜禹在凉州本就领兵,再杜国公是护*节度使,两厢夹攻,玉逸尘只怕真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见贞书怏怏低了头,苏姑奶奶才又道:“所以那玉逸尘如何能嫁得?只怕才嫁给他就要下大狱,反而是王府尹,原本是个副职,如今周府尹因牵连在北顺侯府一案中叫玉逸尘给革了,他便顶了上来,又家里夫人眼看不行了,进门就得府尹夫人做,再好没有的。”
  她总忘不了作媒的老本行。贞书苦笑着摇头,借口下了小楼,无所事事在东市上逛着,就听前面忽而有人惊呼道:“快去瞧快去瞧,杜禹进城了。”
  另一人道:“听闻他十分英武,带着十几个人将一股鞑子在历县境内尽数歼尽,可是如此?”
  另一人点头道:“虎父无犬子,他父亲是护*节度使,他怎么可能会弱?”
  阔别京城两年多的杜禹,此时一身短□□衫一双草鞋,背上负着粗粗一捆荆条,绑腿打到小腿上,面色古铜胡子乱炸,一眼看过去沧桑无比。
  但毕竟做了回英雄,夹道欢迎的人们一阵又一阵热情的欢呼叫他十分受用,若不是李旭成一再交待要他夹着尾巴做人,他此时巴不得扬了双手好回应这些曾经将他唾弃为猪狗不如的人们。
  前后御林军长矛相抵着将杜禹押到了东华门外,杜武身后一群武官相拥,正在门外等着。见了杜禹回来,他伸手从随从手中夺了早已准备好的棒子,上前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而且专拣能看得见得地方,将杜禹一张脸打成了猪头,两只手打的又红又肿,直到将根腕粗的棒子生生打断才住了手,指了东华门道:“自己滚进去受死!”
  杜禹两年多不见老爹,乍见之下,见自己别时还一身英气的国公爹如今也两鬓有了白发,不用说,肯定也是因他而生。此时心中有些惭愧,受完了打才道:“爹,您都长白发了,可是管不住自己又置了妾室?”
  他本是想说是不是太操心儿子,话到嘴边又觉得太过肉麻于是改了词,等话一出口又恨不得自打两嘴巴,杜武更甚,拣了那短掉的棒子就要冲过来,还好叫手下给拦住了。
  垂拱殿东殿中,李旭泽在宽敞的大殿中来回踱着步子,听得外面梅福喊宣,这才退到大案后坐了,伸了双手在案上放着,见一个混身风尘黑衣鼻青脸肿满脸长须的高个汉子缓步进来跪了,自称是杜禹鄞见,才确定这果真就是杜禹,伸了手道:“快起来!”
  杜禹那里敢起来,杜武跟进来跪了鄞见过,才道:“老臣恨子不争,先其打了一顿,望陛下勿怪!”
  但如果他自己不打,交道宦官手中,不打死也得打废。杜武终不过是爱子心切。
  李旭泽张了嘴仰着头怔了许久才道:“国公打的太狠了些!”
  他回头,见玉逸尘不知何时退到了后殿,又问道:“当初大夏河程家堡子那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帝便是因为那件事情而死,这里头又牵着他从小带到大的玉逸尘,他不得不问个清楚。
  杜武先掏了封书信,恭恭敬敬呈至眉心,下首伺候的孙五接过来置到衬了红锦的漆盘上恭奉上去,李旭泽接过来皱了眉头看着。他本就是个反应迟钝的人,坐到这下面如有火烤的龙椅上之后更加言缓行慢起来。
  不止下面杜武心里打着鼓,纱帘后的玉逸尘心中亦敲起了鼓。如果他猜的没错,这信该是平王写的。徐秀抓到杜禹时并没有搜到这封信,那说明至少在历县之前,这信应该在杜禹身上,历县之后,信才转到了杜武手中。
  “所以说,二弟也担保你没有拿金矿图?”李旭泽难得跟朝臣说话能有这样快的语速:“那你告诉朕,金矿图到底去了那里?”
  杜禹四扫着没有玉逸尘的影子,但想起杜武差人千言万语的交待,伏首道:“回圣上,当是被孙玉奇的人夺走了!”
  这个答案倒还忠恳,也对得上昨夜他和玉逸尘的推测。李旭泽点点头道:“回来就很好,国公很想你,历县也多亏了你。”
  杜武与杜禹齐齐伏首谢过,又听李旭泽言道:“既然回来了,待朕考虑考虑,给你个差事做。”
  杜武忙又叩首道:“老臣以为,他本是待罪之身,蒙圣上不发落已是天恩,那敢再让他担负朝任?”
  李旭泽有些疲倦,挥了挥手道:“下来再议吧!”
  杜武和杜禹这才恭退而出。李旭泽回望了帷幕,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道:“看二弟的来信,果然那金矿图不是杜禹抢走了,这几年咱们冤了他。”
  玉逸尘自帷幕后转了出来,恭身道:“是奴婢失职!”
  李旭泽摆手:“也不能全怪你。本是个简单的事情,他拖拖缠缠两年多不肯到京解释清楚,又一直不肯放杜禹回来,他也有错。”
  “所以,也许正如我们所猜测……”玉逸尘仍是恭立着,抬头望着李旭泽缓言道:“平王是想要将西北的边防与北方的边防连成铁甲一块,好御外敌。”
  李旭泽将这绕口的一段话在脑中回味了许久,又将平王,杜武两人放在一起考量了许久,亦望向玉逸尘,见他似首肯般微微点着头,长叹道:“朕终是不敢往这一处想。”
  还是应上了玉逸尘前段时间的猜测,如果护*节度使都投诚了平王,那他这个皇帝可不是想换就换?
  而他们对杜武一击不中,再击就难了。
  李旭泽闷叹一声,问玉逸尘道:“那你说,这杜禹怎么办?”
  玉逸尘警惕了两年,各关城戒备着不叫放杜禹回来,谁知他竟如凭空而出般一夜就到了历县。如今他已经回来了,这层纸也就捅破了,再送他回去也没有意义,留在京中却是个麻烦,因为他现在成了个英雄,而平凡的百姓们最喜欢的就是英雄。
  “奴婢以为,不如给他个小差事先做着。”玉逸尘亦在考量,语速却不减慢:“应天府就很好,他本就是从那里出去的。”
  如今应天府也是他的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监视着要方便许多。
  李旭泽道:“好,由你安排。”
  第二天,头一夜不肯回家又叫杜武一通暴揍的杜禹,在一间小客栈中裹挟了一夜又成了应天府一名普通的巡街,因其抗匪有功,府尹特意派他一匹长毛瘦马,叫他整日骑着巡街。
  回到昨日的东市上,贞书望了眼如潮水般往御街涌去的人群,默默转身回了装裱铺。两年多前杜禹还是从喊骂的逃犯,意欲□□继母的罪人,如今竟成了英雄大摇大摆回京来了。她苦笑着摇头,心道那家伙可确实是个能骗的,也不知是不是窦明鸾的书信起了作用,才将他从凉州唤回。
  只不知这会玉逸尘能不能对付得了他。她不希望玉逸尘败,但也恨他干的那些事,左思右想为难长叹,心道自己不如出京去看一趟贞媛,贞媛自生了孩子,自己还未曾去看过。
  她闷闷往回走着,又怕苏姑奶奶还未在家里聒噪,遂仍在外一游荡着,见夜渐黑了便在街边吃了一碗汤圆,继续又游荡着,直到月亮都升起来了,才往装裱铺走去。
  她远远瞧见铺子门板上了一半,内里灯还亮着。心内有些怀疑担心,往前几步赶了进去,就见宋岸嵘两眼紧闭趴在地上。贞书心中一沉,忙拍了宋岸嵘脸叫道:“爹!爹你醒醒。”
  她将宋岸嵘扶了起来,掀了他眼皮见眼珠子都不会看人了,忙的又大喊道:“赵叔!”
  有个学徒自内间跑了出来道:“小掌柜,我师父去刘家庄了。”
  贞书呼了两个学徒来将宋岸嵘抬了起来放到二楼上他卧室中,又忙唤了个学徒去请了郎中来诊脉,那郎中诊了半晌也只能说个叫风惊了,并开了几味汤药叫抓了来熬。贞书打发个学徒抓了药来,自己蹲在天井里熬好了忙又端上来吹着给宋岸嵘喂,谁知这边进去那边出来,根本喂不进去。
  如今赵和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