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数。可以想见,部队对这些如同玩具一样的东西,也绝对不会信心十足。但凡稍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晓,凭借这些算是歪门邪道的东西是不能换来胜利的。
战苏联七十五节:孤军奋战:朱可夫
至于游击队的反坦克手段就更是不值一提了,他们的进攻手段充满了原始性质。可是要小看了他们,同样会付出代价!在大后方,剿灭南斯拉夫、白俄罗斯、波兰东部残存的游击队时,坦克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充当移动火力平台,随时支援精锐步兵作战。对那些死性不改一心想赶走德国人的苏军残余进行扫庭犁穴式的清扫!游击队员们面临着在火力和机动性方面都占有极大优势的坦克的步步逼近,拿不出有效的对策。在绝望中,他们只好跟坦克进行交手战。人们躺在壕沟或堑壕内,等坦克快要开到他们身体上方时,他们突然跳出来,爬到坦克顶部,对着观察孔向车**击,或者用撬杠撬开乘员舱口盖板或火炮发射孔的护板,然后向里面射击,或者是向发动机舱内倾注汽油,然后点燃。正是在这样的战斗中,“莫洛托夫鸡尾酒”炸弹才得以发挥了作用。这种炸弹内装的是汽油(或其它挥发油)、水和黄磷的混合物,同时还附有一块胶皮,胶皮和挥发油作用后可以生成一种粘性胶体。这种混合体装在一个玻璃瓶子内,在投掷之前,应当首先用力摇动瓶子,抛掷出去的玻璃瓶撞到目标硬质表面以后,瓶壳破碎,流出的黄磷在空气中自燃,挥发油即随之而猛烈燃烧。0。5l左右的燃油并不会对坦克造成多大破坏,但汽油在燃烧时所发出的浓烟,很快就会被坦克上的抽风机吸入坦克乘员舱内,进入舱内的滚滚浓烟通常都能在乘员中引起巨大惊慌,以致不得不迅速停止操作并仓忙跳出车外。后方用的都是国防军替换下来的三号,四号坦克,大多采用汽油发动机驱动。因此,只要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炸弹投掷的数量比较多,坦克上的油箱就可以被点着。“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炸弹”,无论是在携带时还是投掷时,都有很大的危险性。
所以游击队员们发明了另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武器,其实就是用于反坦克的一种炸药包。其实,它只不过是一个布袋子,袋内装着用于一次爆炸所使用的炸药,同时还安装着一个燃烧时间很短的引信和一个拉发开关。在对坦克进行攻击时,炸药包携带手必须冲到坦克跟前,拔出引信保险销,然后,将炸药包扔到发动机盖板上,或者扔到车体下面,其结果,无论是对于坦克还是对于投掷者自己,通常都有致命效果。
类似的能有效对付坦克的小玩意还有很多,这不过是苏军战争智慧的集体体现。人在逆境中总是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更何况是以“不可以常理度之”的老毛子呢?这些战士们自发的反坦克战术探究热潮影响了整个部队,很多人都在追求步兵反坦克作战更好的武器,在这个时候美国人及时提供了更好的“巴祖卡”的改进产品。第二代的巴祖卡用的是更好的改进技术。更轻的铝合金发射管,更锐利的钨合金穿甲弹,与第一代相比穿甲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对付坦克的正面装甲虽然是稍显不足,攻击侧后面部位却是相当凑合。英国人也比较仗义,他们提供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是一种超口径弹药。利用门罗效应制造的枪榴弹。他们发展这种武器好几年了,早在战争开始之初的1938年就有了这种武器,这几年不断改进,不断在实战中检验,武器的性能提高了不少。现在他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独有的武器供给苏联,就是要毛子们以千万计的步兵能发挥最大的效能,把德国战车拖垮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
邱胖子和罗瘸子的如意算盘打的是叮当作响,他们把自己手里合用的反坦克武器不遗余力的支援老毛子,就是想拿着他们当炮灰。尽一切可能消耗德军,消耗毛子自己本身。以便战后能够有能力控制他们,重新把握世界局势,执掌牛耳。
在德军坦克部队强有力的打击下,包围圈内的朱可夫集群40余万大军覆灭在即,可惜斯大林等一众苏联领导人此刻尚且不知。与德军进攻的速度相比,他们的反应速度是慢了一拍。中央集团军群的大部队始终没有异动,只是在白起的授意下个别装甲部队在做着迷惑苏军的机动,做出一副试图在图拉北部地区突击莫斯科的假象,让强大的苏军进攻图拉的北翼罗克索夫斯基集群不敢全力进攻,不得不留下一部分力量防止德国人突然进攻。
包围圈内的步兵们在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对付德军装甲车辆,想要夺取战场主动权,逃出生天。包围圈外的苏军却还在做着春秋大梦,等待着南北两路苏军合围的好消息!
德国人坦克两百里大突击之所以没有暴露行踪,主要是因为德军特战部队、伞兵部队强有力的封锁。千千万万像是林格与舍瓦这样的组合控制了战场之外,苏军小股侦察部队的渗透侦查没有空间可以发挥,他们的信息因此相当的闭塞。又因为空中德国空军坚持不让任何的苏军飞机飞跃德军战线,电子部队也时时刻刻不停息的干扰了苏军的无线电通讯,苏军的联系手段只剩下用通讯兵穿越好几个战场进行原始的通信,结果九死一生的他们伤亡十分惨重,很多命令、信息都不能即使传递,这种局面极大的限制了苏军的协同作战,这种局面一时半会还是得不到缓解。毕竟毛子们没福气拥有像小希同志那种神一样的传令兵!
斯大林也有感觉,他也知道局势不好。可他不能说出来,他还在幻想着人数不少的苏军能反败为胜,通过拼死苦战扭转不利局势。哪怕这四十多万大军都死光光了也要把德军第六集团军给消耗一个七七八八,他的想法实在是太好,而现实又是这样的残酷。两者之间巨大的反差就连斯大林这样的人物也不想接受,还是自欺欺人的按照不切实际的想法来安慰自己。
白起知道眼下的局势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连日来苏军不眠不休的作战,没能力突破防线,没机会打破僵局。更可怕的是这种局面只限于包围圈内的人知晓,包围圈外的苏军不是远隔百里,就是茫然无知。毕竟40余万军队被30万夹缝中困守孤城的敌军牢牢地牵制住,还被一夜之间出现的几万人截断后路。这种事情是匪夷所思的,大大违背了军事常识。每个人的心里都此都是一个判断,就是不可能!所以没人想到这里,没人想到朱可夫的处境其实已经是岌岌可危!
这样的局面正好在不经意间造成了苏军被包围部队的孤军奋战的局面,他们在短期内是没有机会得到外部支援的。除非能够有苏联空军的飞机碰巧飞到他们这里,带着他们的消息再飞出去!这在德国空军、防空部队重重封锁之下实在是很难做到,所以也没人想到这一节。相反,包围圈内的人们一直认为自己本身的实力够强大,德国人没有什么过硬的牙口吃得下自己。除了朱可夫能够对大局有清醒的认识之外,大部分指战员,战士都是浑然不知的。他们只是知道自己的后方遭到了德军坦克部队的突然袭击,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预备队就能击溃这些袭击者。根本就不用担心。
战苏联七十六节:拼命的毛子
白起手中的诸多将官早就忍不住想要杀出去了!就连古德里安这个老家伙也有一点忍不住了。这两周多的战斗,总是苏联老毛子不断地进攻,六集依托着稳固的工事防守。虽然大量杀伤了毛子兵,却总有一种憋屈的感觉。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表现出了求战的愿望,盖因总是这样被压着打总是不符合德军精锐部队的光荣传统。自打他们开始战斗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呢?
防御的利器,六集已经拥有不少。在图拉近郊规模宏大的野战机场里面有足够把莫斯科夷为平地的火器!剩余的100门远程火箭炮“龙卷风系统”在大妈的哺育下又储存了足够多的弹药,可以实行一次大规模的战斗。每一门155毫米重炮都预装好了15个基数的弹药,就等着前线战友的召唤了!其余的用弹药大户就剩下120毫米高射速迫击炮和88毫米高平炮了,属于陆军的这些重火力是六集能否获胜的筹码,万万大意不得。要是因为弹药不足而浪费了战士的牺牲,以白起的一贯作风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有人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朱可夫40余万残兵败将在古德里安和里希特霍芬的联手打击下吃了大亏!毛子们第一次见识到这般密集准确的炮火,第一次品尝到无处不在的讨厌至极的攻击机。他们应该是属于粹不及防之下被德军打了一个突然袭击。本来就摇摇欲坠的防线又遇到德军那迅猛的插进后背,爆了菊花的那一招,两百公里坦克突袭的打击变成了致命的杀着!
死亡不可怕,毛子出来就不缺少英雄式的人物。关键时刻他们敢于拼了老命去阻挡德军坦克,怀抱炸药包试图与德军同归于尽的举动层出不穷!这需要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一般人哪敢这样做哪!德军在看多了苏军这样的英勇壮举之后逐渐了解了那些抱着炸药包炸坦克的毛子兵实际上一开始就不打算活着回去!他们是决心与德军坦克同归于尽的!虽然浑身是刺的坦克跑得飞快,可就有这么极为有限的两位英雄成功的炸毁了德国人的坦克,尊敬勇士的德军在敬佩之余把被炸坏的坦克拆除核心设备之后作为了苏军英雄的纪念碑!寥寥几句俄语表达了德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追击准备逃跑的苏军是六集的首要任务,北部战线交给伞兵就行了。德国空军一分为二,四分之三去支援伞兵作战,陆航团也效仿空军的做法同时支援两条战线。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军团日夜兼程试图突袭罗克索夫斯基的部队,把他吓得不得不收缩防线,放慢了进攻的步伐。六集之中除了分离出去施行圆月弯刀的装甲兵力,还有好多机动部队闲置着。在苏军进攻部队与抄后路兜底的中央集团军群三个机械化师交火的时候,他们发动了追击的步伐!这种作战方式几乎是巴巴罗萨那时候的翻版。苏军狼狈逃窜,德军机械化部队紧追不舍,试图全歼他们!只不过这一次德军面对的是苏军精锐,是苏联最好的将军朱可夫指挥的部队!人人都有拼死之志的苏军殿后部队是不会很轻易的让德军追击部队过去的。他们装备着很多反坦克手雷、炸药包、莫洛托夫鸡尾酒等有效但是极其危险的近战武器,准备与德军进行惨烈的肉搏战!
楞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有了把生命做武器的意志力,就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德军面对的就是这种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境界中的毛子们,同样是两万人,同样是想拼命,同样是伤亡惨重,兵力十去其六!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进攻的两万人得到了德军主动放弃的阵地,但还是在德军弹性防御的制肘之中。防守的两万人打退了德军数十次进攻,击毁了德军不下百辆的装甲车辆,其中至少有十多辆豹三坦克!
伤亡惨重的苏军防守部队完成了任务,把德军主力阻挡在阵地之外。德国人不得不放下轻视之心,很多机动部队开始进行大范围的迂回,试图绕过这道钢铁一样的防线。这样一来就争取了时间,那一端的苏军就能从容的发动再一次猛烈地进攻了!困兽之斗最为猛烈,德军不得不极尽所能与其周旋,要不然的话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好不容易紧紧咬住的猎物就会挣脱,万一龙归大海,虎放南山就很难在逮到了。
狼藉一片的战场上,德国守军退却之后站稳了脚跟。他们清点弹药、兵力、从奔流不息的后勤车队哪里得到了支援。转眼之间一条坚固的防线又建立起来。毛子们面对的又将是一次极为惨烈的战斗!
朱可夫的命令是进攻、进攻、不停地进攻!白起的命令是在机动中组织防御,利用德军强大的机动能力打击敌军。逐渐消耗他们的力量,最后组织反突击歼灭敌军主力。
仗着车轮子的速度快,德国人又在一处早就寻摸好的有利地形修筑了阵地。苏军的车载迫击炮现在是他们唯一的重火力,是步兵们在进攻中可以得到的唯一的支援。就这还是被德国人压制的翻不过神来,总是打一炮换一个地方,免得被德国人准确的变态的炮火给炸毁了。伤亡不大的德军机动部队严格的按照白起制定的计划行事,一步一步有条不紊。至少战场局势、主动权还是德军控制着。毛子想要逃出生天难免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转瞬之间,刚刚布置好的阵地就迎来了考验!苏军又一个两万人的进攻梯队逼近了他们。散兵队形奔跑的毛子们是苏军精锐,他们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利用地形掩护奔跑跃进,两两掩护走进了德军的火力控制区域!刹那间德军大小武器一齐开火,高速飞行的子弹、炮弹、榴弹等大小杀器呼啸着撕裂空气,向着毛子们招呼过去!这场面绝对是震撼的,绝对是残酷的!
三三两两的毛子们顿时遇到了一股钢铁洪流的冲击,很多人被击中,拖着残肢爬行,鲜血染红了身下那一片冻土地!更多的然在德军枪炮响起的那一刻立即就伏低了身子,紧紧地贴在地面上不敢露头。
灼热的子弹不断地收割掉战士的生命,四散纷飞的弹片择人而噬。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高效杀人武器在自相残杀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战斗在继续,死亡在继续!脚下的路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一个生命的流逝,苏军用尸体扑救的逃亡之路满是悲凉与落寞。苏军持续不断的进攻已经有36个小时之久,对面德军早就轮换了好几次。饶是这样也累得不行不行的了,长时间操纵武器不断的杀人,即使训练有素的战斗武器的心理素质也是吃不消的!他们手中的枪炮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已有很多次。与之相对应的是苏军的进攻退了又来,来了又退。只不过枪管凉了还能用,死去的人却不能再爬起来!
(昨天断网了,小区网线不稳定啊!)
战苏联七十七节:一个缺口
毛子们顽强的战斗并非毫无效果,最起码他们成功的逼迫德军后退了两公里。五波攻击梯队共10万人反复冲击,终于用热血沸腾的青春生命打通了一条逃亡之路!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德军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不得不说,苏军完成了一个奇迹!他们单纯依靠步兵,用不怕死、大无畏的精神打出了一次堪称奇迹的进攻,打出了苏联红军的无敌军魂!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胜利是苏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换来的,10万人分成五波轮番冲击,不眠不休无休无止,终于压迫德军后撤,主动让出一条宽约2000米的缺口。苏军后续部队看到终于打开了局面,顿时就如打了鸡血一般上蹿下跳的急着跑路。朱可夫听闻此讯息,心里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但是旋即又紧张起来。毕竟打破德军包围网的战斗任务只是走出了第一步,真正的战斗远未开始!这未免不是德国鬼子的阴谋诡计,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实际情况不出朱可夫的预料,德军的主动后撤并让开一条路是早有预谋的。他们是在慢慢地消耗苏军的实力,小刀子放血不疼,时间长了才知道危害。他们在缺口两端的部队收缩防线,依托少许工事用机动火力载具组成了一条刺猬一般的防线,能防能攻,可进可退。基本上杜绝了毛子们试图通过这个不大的缺口向德军防线纵深迂回的机会。
这样一来,这个不大不小的缺口就成为德军为毛子们准备好的一条死亡之路!在苏军大量重武器被摧毁的前提下,以步兵为主力伤亡攻击部队想要通过层层设防的刺猬阵地是不能想象的!
这样的布置虽然扩大了毛子的进攻正面,却减轻了防线所承受的压力,分散了毛子的打击力量。然而,毛子们自然也有应对策略。他们避开缺口一端的火力打击,紧挨着火力相对较弱的一端发起了进攻。黑压压的步兵穿着土黄色的军装铺天盖地而来,队形很分散,步伐坚定有力且快速无比!他们知道这是拼命的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他们拼死突击,旨在为后续部队创造突围的机会。所剩不多的坦克,机动车辆也夹杂在步兵中间为他们提供不怎么坚强的依靠。一如既往的战术,一如既往的一往无前,不怕牺牲!老毛子的战斗从来都是这样的,他们漠视生命如草芥,不管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生命都不值一晒。毋牺牲不胜利是他们每个人的信条!
这样的民族风格造就了粗犷的像是大山一样的俄罗斯人,他们前赴后继在恶劣的条件下战斗,最终取得了世界上幅员最广阔的国土。打起仗来不计较生死,这样的部队是可怕的。因为他们手中的任何武器都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使是德军的炮火密集的像是雨点一样,各种轻武器准确又致命的咆哮不止。却是难以抵挡打出了气势的老毛子们,他们在原野上留下了成片的尸体,同样也给德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前线德军在拼了老命一心逃跑的老毛子打击下减员严重,五万人马的机动部队已经是不足四万人了!
大部分人都是受了伤,苏军50毫米轻迫击炮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他们的三人炮组在步兵的掩护下躲藏在单兵掩体中偷施冷箭!给德军机动部队造成了很难应对的损失,再加上苏军步兵不要命的打法,德军2000人阵亡,8000余受伤也不足为奇了!
德军也是在拼了老命的阻止苏军逃亡,他们在等待坦克部队从苏军乱军之中杀出来的好消息。可是没有步兵支持的装甲部队能否凿穿苏军身后的防线还真是很难说,他们能否在战斗中全身而退还得看自己的造化了。600余辆坦克和400余辆其他装甲车辆组成的“圆月弯刀”早就陷入了停顿之中,不是苏军太厉害,而是白起的命令就是这样!白起不想让自己进攻能力最强的拳头部队过于疲劳,要是因为他们的疏忽导致苏军翻盘就太不妙了!他们此时此刻正在休整,很多连续作战24小时以上的车组成员正在抓紧时间休息!炮火连天的战场上难得有片刻安宁,必须要趁机补充弹药,养足精力!此时要依靠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志愿的5万余(还剩4万余)机动部队撑一会,之后就是六集圆月弯刀出鞘,饱饮敌血的时刻!
渐渐地德军机动部队已经是力不从心了,面对毛子们不计伤亡的猛冲任何正常人都是很难承受的,来自苏军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临时组成的阵地已经是一退再退,就要接近白起制定的临界点。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现在就要成为一句空话,空间被压缩到了极限,眼看毛子的进攻狂潮就要压上来的时候他们的大后方突然间被一串串拖着长尾巴的武器袭击了!
火箭弹如期而至,把行军中的毛子们打的七零八落的,队形早就是不成章法!苏军步兵只好在原野中散乱的行军,连建制都被这密集的大杀器给搅乱了!白起得到了阻击部队伤亡惨重的消息,他很生气!他认为是因为德军的恋战导致了部队的伤亡太大,殊不知德军以一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毛子至少六万余人!这还是在面对面的搏杀中创造的!苏军剩余40万军队中的精锐大部分已经丧失在这一次阻击战中。
面对这样大的伤亡,看到这微不足道的战果,朱可夫实在是很无奈。他没想到德军的战斗力居然变得如此强悍,小小三个机械化师就能抵挡苏军十万精锐步兵的轮番冲锋,而且有24个小时之多。虽然苏军的进攻正面不大,火力也不是很密集。可也是十万人一起冲锋啊,光是这巨大无边的声势就能把人给吓傻了!
好在德军阵地已经有了松动的迹象,只要苏军再加一把力德军就要狼狈逃窜了。不然的话苏军步兵一旦冲锋岛他们中间,被全歼就是早晚的事了。德国人的战斗风格朱可夫很熟悉,他们善于运动战,相对的不擅长阵地战。英勇的苏联红军只要连续发起几个冲锋就能拿下阵地,逐退他们!
战苏联七十八节:换将如换刀
话是这么说,想是这么想,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德军表现出来的强大的阵地战能力令人震惊。他们把机动作战与阵地战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行进中发射出密集的炮火,有力的阻碍了苏军的进攻。
他们总是能够随时呼唤来有效地空中火力,德军的飞机能力很强,总是根据德军地面部队的要求做到完美的攻击。每当德国空军攻击机的呼啸声响起,俄国老毛子就不断地诅咒,咒骂这些高来高去,散播死亡的机械怪物。他们保守此种武器的蹂躏,巴不得苏联的天空上再也不要出现这些该死的恶魔!正是因为德军有空中保障,才能够不忌惮苏联红军的重火力攻击。苏军赖以制胜的大炮兵主义从此被压制,德军阵地的防守任务就变得简单多了!
战局开始向着德军有力的一方发展,契机就是从德国空军牢牢地把持制空权开始。德国人依仗制空权,一再的扩大现有战场优势,他们正在逐渐的把优势转化为胜势!
从天空到地面,德军的坦克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下正在完成一种新战术的演变。他们新的三板斧,飞机、大炮、坦克越来越熟练。一般来说抵挡不住这三招的军队就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飞机的种类在白起到来之后化繁为简,集中多功能、实用性很好的飞机彻底让德国空军旧貌换新颜,从此一步步稳固的走在了世界上最强空军的道路上。如果现在再进行一次海狮战役的话,那么胜利者可想而知再也不会是约翰牛了!
目前为止尝到德军威力的只有一个苏联而已,英国人虽然在北非战役的时候就保守德国空军的欺辱。但那个时候德国陆军的新式武器还没有全面列装,仅有5个师的伞兵部队用新式步兵武器训练了三个月。开罗之战的一夜无眠来得快去得快,英国人浑似没有品尝到被虐待的滋味战斗就已经结束。一点都不像现在的老毛子,一点不落的饱受德军各种武器的虐待!以至于毛子们一听到德军某种武器的声音就知道该骂谁!
白起的计划进展顺利,只有昨夜被苏军杀伤万余人的战斗出乎他的意料。按照他的意图,德军的伤亡一定要控制在百分之一之下,结果居然被苏军打了一个五分之一!这样的伤亡率是白起不能接受的,这一支军队白起要使用很多年的,可不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消耗完毕。这样的话把整个德国的年轻一代都搭进去也是入不敷出。所以他很愤怒的提出要把中央集团军群领军元帅克鲁格送上军事法庭,把带领5万德军在前线作战的将军----卡尔-魏森贝格尔陆军步兵上将绳之以法,一枪毙之。以慰问两千余阵亡德军的在天之灵!他的提议把克鲁格和古德里安吓了一大跳,远在出山大营的曼施坦因也很受惊!伤亡是很大,可临阵斩将也是太过分!他们纷纷提议让倒霉的卡尔戴罪立功,找回场子。可是白起的怒火不轻易兴起,一旦发火后果就很严重。他甚至提出自己可以代替没用的卡尔去带兵!(他就叫卡尔*沃尔夫!)即使自己算是门外汉也不会让弟兄们蒙受如此惨重的伤亡!
克鲁格当然不甘于接受这种待遇,他据理力争,指出卡尔-魏森贝格尔面对的是十万名玩命的苏军精锐,以一对二杀伤六万敌军,自己死两千伤八千不算多!但是白起关心的是自己的兵死多少,而不是敌人的兵有多少!因为白起安排任务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要先保护好士兵的安全,在这个基础上保证任务的完成!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完成任务。两者之间的要点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白起强调的是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在自己安全的时候出招打击敌人,一个新时期的德军指挥管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否则的话就是对士兵的生命不负责任!所以这次这个在克鲁格,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人看起来不算严重的伤亡率必须要被全军重视起来!必须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让各级指挥机构都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这一次阻击战例与开罗之战和古德里安四百里突袭图拉的战斗相对比,把士兵的伤亡率具体化的作了规定,制定了一个标准。从而起到保护士兵生命的作用。
不出预料的克鲁格被免职,仅仅因为一万名士兵的伤亡就罢免了一名元帅!这种例子是从来没有过的,克鲁格与远在法国的龙德施泰特元帅调换了位置,去享受号称“黄油前线”的幸福生活去了!这意味着这位元帅将要在构筑工事与不值防务、训练士兵的日常事务中终日劳碌了。龙德施泰特是一位享誉全军的元帅,在他的麾下诞生了德军总司令——曼施坦因等许许多多德军名将。他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他在西线的时候,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地的抵抗组织被有效遏制。有他在东线最大的集团军坐镇,白起、古德里安、莫德尔等能征善战之辈就可以全力进攻而不必担心后方了。
相对的德军传统步兵元帅---克鲁格在军事业务上一点都不次于龙德施泰特。他一向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元帅,这一次被白起借机调来西线也不是一件坏事。西线的防御工事有他的拾遗补漏就能更加坚固。
4万余人的德军且战且走,对苏军不遗余力的进攻采取了最大限度的遏制战术,并不再是拼了老命的与苏军对着死掐!他们的机动火力全都派上了大用场,照样把苏军打的伤亡惨重,死尸狼藉!
因为天上德国空军变得更加的密集,一种从未见过的飞机也加入到对苏军的攻击序列中。这就是陆航大队的武装直升机,它们不仅仅是直接攻击还兼着为远程火箭炮指引目标,在德军远程火力、空军攻击机、陆航大队。机动阻击兵力的联合打击下苏军顿时陷入了一个四下交织的火网,处处被动挨打,处处被德军揍得鼻青脸肿!
苏军费尽心力终于打开的缺口,不经意间又被德军堵死。进攻部队被压制在缺口一端的阵地上,根本就抬不起头来!他们都是战斗经验很丰富的老兵,在九死一生的战斗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在他们意外的感觉到这些经验居然不管用了!20毫米榴弹总是凌空爆炸,迫击炮火力密集的像是雨点,唯一有点声音的火箭炮一炸就是一大片,根本就来不及跑路!再加上从来没见过的嗡嗡叫的飞机,居然能够匪夷所思的急停急转,还能停在空中一动不动!飞机上可怕的机炮一响就是一条长龙,火箭弹一旦开火就是一片火海,真是躲都没处躲,藏也没法藏!恨不能钻进地里去,做一个能土遁的土行孙!
战苏联:七十九节:老朱跑了
朱可夫总是不管士兵的伤亡,他只要结果!现在也不得不综合考虑他手里的力量是不是流失的太快了!只是因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