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共和国空军投入巨额研究经费外,参与研制工作的巴基斯坦也投入了数十亿元经费。
    按照空军的“远期规划”,J…115服役之后,将在1之内陆续取代J…7、J…8、J…10与Q…5系列战斗机,成为共和国空军的主力中型战斗机。海航也准备用J…15取代J…7、J…8、J…10与Q…5,并且将J…15定为标准航母载机。算上巴基斯坦承诺采购的150,J…15的产量肯定在2200以上。如果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所收获,J…15的产量不会低于2500,或许能超过3000,成为产量仅次于F…35的第四代战斗机。
    只是,最先服役的不是空军型J…15,而是海军舰载型J-15。
    “共和国”号航母下水时,让J…10B与J…13B通场飞行,只是给那些受邀参加仪式的外国武官做做样子。只要J…15在
    :首飞,就能在2018年中期上舰。此时,“共和国”》服役前的海试工作。
    除了战斗机,其他机型的换代工作也已展开。
    下一代预警机与加油机地载机都是正在研制地“Y…14电动大型运输机,而Y…14又与上飞的大型干线客机有直接关系。
    全电动大型运输机的关键技术是“复合蓄电池整形技术”。
    与海军、陆军装备不同,飞机上的空间更加宝贵,对重量的限制更加严格。研制J…14的时候,为了鼓励设计人员尽量减轻重量,空军抛出了“每减轻1千克奖励1个月薪水”的诱饵,结果让J-1空重减轻了足足44千克!
    显然,“龙翔电池”不能像装在战舰上那样,随意装在飞机上。
    按照上飞提出的设计方案,必须将复合蓄电池整合到飞机的机翼与尾翼中,尽量利用飞机上的“无效空间”,避免侵占机舱内地“有效空间”。为了减轻重量,必须将复合蓄电池与承力结构整合。
    因为Y…14属于军用运输机,可以使用“龙翔电池”,所以研制难度稍微低一点。
    20166年底,第一架Y…14的原形机(也是唯一地原形机)首飞,在随后的试飞中创出了最大飞行高度12740,最大飞行速度970千米/小时、最小飞行速度210千米/小时,最大载重65,最大载重航程千米、载重2C时航程7500千米、空载航程1C500千米的飞行成绩。
    各项数据均达到了空军提出的要求。
    与海军面临的问题一样,Y…14想量产,必须解决成本问题。
    原形机只制造了一架,就是因为配备的34“龙翔电池”使其造价高达75亿元。别说共和国空军,恐怕连美国空军都无力购买比金子还贵地运机。
    复合蓄电池的产量与价格还对民航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为“龙翔电池”地产量一直上不去,所以纪佑国一直没有批准将复合蓄电池(从1级开始,每提高一级储能率提高3600千焦/千克。出能率为28800/千焦/千克的“龙翔电池”为8级复合蓄电池)投放民用市场,用在电动汽车上地为2级复合蓄电池,用在高端民用产品上的为3级复合蓄电池,只有部分外贸军品采用了复合蓄电池。
    虽然物理实验中心已经开发出了12级复合蓄电池,但是产量比性能更加重要。
    按照上飞地设计方案,在优化气动设计、采用民用标准的情况下,制造航程超过0000千米、载客超过300人、载重超过70的全电动大型干线飞机只需要6级复合蓄电池。问题是,6级复合蓄电池的价格也不便宜。
    毋庸置疑,全电动支线客机与干线客机将对航空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已经完成设计,正在制造第一架原形机的支线客机就给国际航空制造业与国际航空运输业带来了12级地震。
    按照上飞公布的数据,CZZ1型支线客机的吨千米运营费用仅仅只有元。按照、2500千米计算,一趟的飞行成本只有7000元(约和400美元),仅为B…737…800支线客机的35%,A…320…66C0型支线客机的33%。按照150,满座率80%计算,单程票价完全能够降低到1元以下!
    虽然上飞开出的CZZ1基本型的单价高达87亿元,是B-737…800的1倍、A…320…600的177倍,但是对世界各国的航空公司来说,CZ…011型支线客机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航空公司考虑的不仅仅是采购价格,更重视营运费用与维护费用。
    在采用全电动推进的情况下,CZZ1不但在营运费用方面远低于竞争对手,维护费用也只有竞争对手的30%左右。
    按照一架支线客机飞行25年,总飞行时间80000小时计算,CZ…011的全寿开支仅为竞争对手的。
    对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航空公司来说,CZ…011简直成了“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正是如此,定型之前,CZZ1的正式订单与意向订单超过了2000!
    用波音公司总裁的话来说,CZ…C11的出现,将使波音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上飞提交给中央政府的报告中明确提到,如果能够提高复合蓄电池的产量,在CZZ1上使用6级复合蓄电池,性能将提高至少20%,即便将售价提高25%,性价比也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
    国务院相关部门也提交了一份报告。
    如果能够使6级与8级复合蓄电池产量提高1倍,使12级复合蓄电池量产,制造的全电动大型干线客机将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只要美国与欧洲无法在0年之内研制出足以与6级复合蓄电池媲美的相关产品,波音与空客必将破产。
    问题是,提高电池产量有这么容易吗?
    *****
    恳求月票,有票票的兄弟快砸吧,为第三努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四 军火帝国 第十八章 钢铁雄心(890爆,求月票)
      
    规模还是野心,陆军的装备更新计划均超过海军
    与复合蓄电池首先在汽车上得到应用一样,“龙翔电池”问世后首先被陆军“相中”。早在2013,陆军就制造了第一辆电动坦克。结果可想而知,这辆用Z99||改进而来的全电动坦克的造价高达亿元,差点让陆军后勤装备部“破产”。
    高昂的造价让陆军选择了与海军一样的方法:先进行试验。
    被名为“雷虎”的全电动坦克没有装备作战部队,也没有装备总参谋部下属的试验部队,而是提供给了陆军后勤装备部。
    随后几年间,“雷虎”数次“变身”。
    完成电动坦克的基础性能试验之后,工程师将“雷虎”大卸八块,在仅保留底盘与动力推进系统的情况下,改造出了“雷豹”全电动步兵战车。完成相关测试后,由将其改造成“雷象”全电动自行榴弹炮与“雷犀”全电动自行火箭炮。
    通过长达年的测试,陆军对全电动装备做了总结。
    在后勤装备部提交的总结报告中,最先提到的不是全电动装备的优越性能,而是全电动装备对陆军后勤保障系统全新要求。
    与空军、海军不同,陆军装备对后勤保障的要求更高。
    空军战机与海军战舰的主要动力来源仍然是使用矿物燃料的内燃机与外燃机(涡轮发动机),即便是“剑鱼”号潜艇,也不用考虑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补充电能。即便是配备了电动涡轮加速器地战机,也能在完成作战任务后回到基地补充电能。陆军地情况完全不一样,不管是坦克、还是步兵战车、自行火炮,都不能在完成作战任务后丢下阵地,返回后方营地补充电能。
    陆军要想全面换装全电动装备。首先就得解决战地“充电”问题。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小型聚变反应堆。
    与海军相比。陆军对聚变反应堆小型化地要求更高。至少能用运载机动式战略弹道导弹地重型卡车运输。最好做到能用Y…14类地战术运输机空运。也就是说。聚变反应堆地总重量必须控制在70以下。最好控制在50以下。
    为什么不考虑其他办法?
    用内燃机或者外燃机发电。必须解决燃油运输问题。使电动装备地意义荡然无存;向前线部署裂变反应堆地风险太大。如果战损。相当于在自己后方扔了一枚原子弹;只有聚变反应堆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才能达到作战要求。
    聚变反应堆地小型化并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
    到20177年初,连用于航母地聚变反应堆都没研制成功,更何况装到载重卡车上的聚变反应堆?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陆军就没有必要全面推广电动装备。
    彭茂邦压下了全面发展电动装备的计划,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基础研究之中。与海军联合开发小型聚变反应堆,与空军联合开发高性能军用计算机,为物理实验中心提供数百亿研究经费,全面参与“国家战略防御计划”地相关工作。
    总参谋长并没放弃全面推广电动武器,只是采取了“曲线救国”政策。
    在彭茂邦的亲自推动下,陆军在新概念武器研究上走得最快,也走得最远。
    早在2014年,“雷虎”变身为“雷豹”之后,纪佑国还没批准第二阶段研究项目地时候,彭茂邦就亲自撰写了一份名为《展望未来陆军》的发展报告。严格说,这份报告是由总参谋部专门搞技术的高级参谋撰写的,只是署名时把彭茂邦的名字放到了最前面。
    在这份报告中,未来陆军与现代陆军完全不同。
    主战坦克的重量将从50到70降低到20吨以内,配备强劲地电力驱动设备,采用高强度合金装甲与电磁炮,具备主动与被动防御能力,是未来军事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结点。
    该报告面世地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将里面提到的“未来武器”当作“科幻作品”。
    仅仅过了3,很多“未来武器”所必须地新技术与新材料就陆续面世。
    高强度合金能使未来坦克具有无与伦比的防御能力,电磁炮将赋予未来坦克强大地毁伤能力,军事网络化将使未来坦克成为了理想的作战平台。
    除掉供电系统之外,关键还是一个:复合蓄电池的价格。
    与海空军相比,陆军更重视“价格”。
    纪佑国上台之后,军费一直向海军与空军倾斜,陆军所占比例年年降低。到2015年时,陆军在国防预算分到的份额仅仅只有,虽然仍是三军“老大”,但是除去人员津贴与装备维护费用之后,能够用于采购新装备的费用却是三军中最少的。
    与海空军相比,陆军的装备规模又是最大的。
    2015年底,
    20166年军费的时候,陆军提交了一份报告。
    按照军事改革的长远规划,未来中国陆军至少需要2500主战坦克、3700步兵战车、2700门自行火炮与火箭炮、轮式装甲车与2100C辆中小型军车。
    如果每辆主战坦克配备1200千克“龙翔电池”、步兵战车950千克、自行火炮与火箭炮11C0千克、轮式装甲车700千克、中小型军车550千克,总共需要25515“龙翔电池”。
    2015年,“龙翔电池”的总产量为780~:。即便不在其他地方使用“龙翔电池”,也需要33年才能让陆军完成换装计划!以实际情况计算,即便在某些次要装备上使用6级、甚至复合蓄电池,陆军也需要近30年的时间才能换掉所有老式装备。
    30年之后,陆军已经开始第二次更新换代了。
    以实际情况,别说为陆军全面换装,就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优先照顾陆军航空兵,“龙翔电池”地产量也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当时,“飞鹰”是陆军航空兵唯一地全电动直升机。
    虽然在试验部队的训练对对抗演练中,“飞鹰”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作战能力,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中,“飞鹰”的作战能力得到了正式,但是在20166年,彭茂邦只批准了一项全电动装备研制计划,即“飞鹰”的升级改进计划。
    改进也是针对航电系统,而不是针对动力系统。
    直到20166年底,彭茂邦才批准代号“风火轮”的新概念全电动坦克与代号“筋斗云”的新概念全电动步兵战车的研制计划。
    与“雷虎”、“雷豹”相比,“风火轮”与“筋斗云”增添了对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因为相关计划还在审批之中,所以潘云生提供给纪佑国的文件中只做了非常简单地介绍。
    “风火轮”的试验目标是将战斗重量控制在25以内,用高强度合金做装甲,采用由12级复合蓄电池供电的轨道电磁炮,最大公路速度超过00千米/小时、最大越野速度超过50千米/小时,一次充满电最大公路行程750千米、最大越野行程300千米。
    非常高的指标,比所有在役与国外在研地主战坦克都要先进。
    “筋斗云”是“风火轮”的“搭档”,机动性能相差不大,只是换装了威力小得多地电磁炮(电热炮为备选主战武器)、增添了重型反坦克导弹,要求搭载至少8全副武装的步兵,并且具备为步兵提供弹药保障的能力。
    看完相关报告,纪佑国都在怀疑陆军的研制计划能否取得成功。
    作为陆军的独立兵种,陆军航空兵也在20166年提出了新概念电动装备的研制计划。
    重点不是武装直升机,而是重型运输直升机。
    相对而言,重型运输直升机地意义比武装直升机还要重大。
    在纪佑国提出的军事改革中,未来陆军地主要作战任务不是打大规模会战,而是应对各种突发性武装冲突与局部战争。随着三军联合作战初具规模,陆军对自身火力、防护的要求正在降低,对机动性地要求急剧上升。
    战略机动性需要与空军、海军合作。陆军能够做的就是提高部队地战术机动性。
    快速突击能力是陆军战术机动性的主要体现,而快速突击就得依靠以运直升机为主的战术空运能力。
    一支具备强大快速反应能力的陆军肯定拥有数量庞大的运输直升机。
    美军的运输直升机超过2300,俄罗斯拥有1700运输直升机,法国拥有,英国拥有,连日本都拥有500多架运输直升机,而第四次印巴战争结束时,共和国的运输直升机不到。比起庞大的总兵力相比,陆军航空兵明显偏弱。
    发展陆军航空兵的关键仍然是复合蓄电池的产能与价格。
    陆军航空兵的发展报告提到,如果要建立空中突击旅,至少需要采购400运输直升机,加上其他部队,陆军航空兵总共需要采购2100架运输直升机。如果全部为全电动运直升机,至少需要15000~:“龙翔电池”。
    由此可见,复合蓄电池的产量与价格成为了国防建设的瓶颈。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也对共和国正在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看完三军报告,纪佑国不得不承认,几项新技术给共和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共和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继续求月票,差第三票了,兄弟们努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四 军火帝国 第十九章 安全基石(一更求月票)
      
    三军发展规划之外,潘云生还送来了一份由国防总参谋部、军情局联合撰写的《国家战略防御发展规划》。  首发与军种发展规划相比,这份报告不但更加重要,也更加“高端”。
    “国家战略防御”不是什么新概念,美苏冷战期间就已诞生。
    战略防御的关键思想就是以各种手段拦截敌国的战略弹道导弹等战略武器,为本土提供绝对安全。
    世人所知的“星球大战”计划,就是典型的“国家战略防御”计划。
    冷战结束后,克林顿上台执政,将里根时期的“星球大战”计划降级为“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与“战区导弹防御计划”,分别衍生出NMD与TMD。小布什执政期间,TMD被排除在“国家战略防御”之外,全力发展NMDD,推出众多新概念武器,比如ABL(机载战术激光武器系统)。
    2C纪末,共和国也启动了“国家战略防御”计划。
    在纪佑国上台之前,“国家战略防御”主要集中在战术领域,并不具备真正的战略防御能力。
    20111年,纪佑国采纳彭茂邦的建议,将“国家战略防御”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用远程防空系统覆盖各大主要城市与战略要地,初步具备拦截射程在1500千米以内的战术弹道导弹的作战能力,为各大主要城市与战略要地提供最基本的战略防御。
    到20177年初,该阶段的任务基本上完成。
    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西安、沈阳等主要大城市。以及战略指挥中心、战略武器储备仓库、战略反击部队驻地部署了以“红旗”系列远程防空导弹为主地反导防空系统。
    显然。第一阶段地防御标准并不高。
    如果按照西方国家地标准。第二阶段规划地目标才称得上是“国家战略防御”。
    按照最初制定地计划。第二阶段除了将第一阶段地拦截弹道导弹地能力从1500千米提高到2500千米(主要就是针对印度地“烈火”系列弹道导弹)之外。还将在东北、西南两个方向上部署能够拦截射程超过5000千米地战略弹道导弹地陆基反导系统。2015年。总参谋部对规划内容做了调整。增加了空基与海基导弹拦截系统。
    小小改动。使第二阶段战略防御规划发生了本质性地变化。
    空基导弹拦截系统地性质类似于美国地ABL。即以机载高能激光器拦截处于助推上升段地弹道导弹。在国境外完成防御作战。海基导弹拦截系统最初仍然以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导弹为主。到2016年底改为以舰载高能激光器为主。
    两种拦截系统的核心都是“高能激光器”。
    看上去,这与美国地ABL确实非常相似。实际上,两者有本质区别。
    ABL的核心是高能化学激光器,而共和国的GLZ的核心是高能电力激光器。
    第四次印巴战争后,纪佑国亲自做出批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加快高能电力激光器地研制进度,力争在3年之内完成第一台样机。实际上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负责该项目的西安某研究所就造出了第一台样机。
    高能电力激光器的关键设备有三个,一是12级复合蓄电池,二是超高电流脉冲发生器,三是高精度光学透镜。
    如果说“龙翔电池”是复合蓄电池中的精品,那么12级复合蓄电池就是凤毛麟角。
    从20133年,复合蓄电池投产,到2016年底,12级复合蓄电池仅产出不到150千克!
    为了加快高能电力激光器的研制进度,15C千克12级复合蓄电池全部提供给了研究单位。
    虽然在采用新工艺之后,12级复合蓄电池的产量提高了几倍,但是在物理实验中心没有找到更加有效的生产方法之前,12级复合蓄电池仍然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产品”。
    相对而言,后面两项关键设备地研制工作就要简单得多了。
    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解决12复合蓄电池产量不够的办法,即在载机上配备大功率发电机,及时为复合蓄电池充电。这样的话,按照总参谋部提出的战术标准,即在一次充满电至少拦截5个目标地情况下,一架载机只需要120千克12级复合蓄电池。
    2C177年初,纪佑国差点批准项目进入到工程试验阶段。
    结果,在1月初的三次仿实战测试中,配备了150千克12级复合蓄电池地高能电力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没能达到摧毁目标所需地1瓦!
    总结原因后,工程师发现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有问题!
    美国地ABL摧毁一个目标所需的化学燃料不止50克,至少在150千克以上!
    根据
    出的数据,工程师最终算出,要想摧毁导弹类目标,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至少要达到30兆瓦。即便通过增加复合蓄电池的使用量,也至少得采用16级复合蓄电池。
    当时,根本生产不出16级复合蓄电池。
    物理实验中心在实验室内制造的最高级别的复合蓄电池只有1!
    暂停工程试验工作后,纪佑国在1月底下达新的指示,加快更高级别复合蓄电池的研发进度,争取尽快拿出16级复合蓄电池的样品,为投产做好准备。
    科学研究由领导人的意志决定。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物理实验中心最快能在20177年底得到16级复合蓄电池,能在20199年底投入工业生产就非常不错了。
    在此情况下,总参谋部让海基拦截系统回到了原来的研制方向上。
    16级复合蓄电池造不出来,空基的没戏,海基地高能激光拦截系统照样没戏。
    受到第二阶段研制进度的推迟,按照军事改革规划,从总参谋部手里接过“国家战略防御”计划的国防部调整了第三阶段的目标。
    按照原计划,第三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天基拦截系统”为核心的全面战略防御系统。为此,在2015年底以军情局的名义发射了一颗代号“风云113“侦察卫星”。在这颗卫星上安装了一台小功率激光器,用来测试激光在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偏转与受到的干扰。
    调整之后,第三阶段的目标分别在“三减”与“三加”两个阶段逐步完成。
    “三减”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完善陆基与海基“大气层外动能拦截系统”,争取在2025年之前分别在东北、东南、西南与西北四个战略方向上各部署50“陆基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导弹”,在8防空巡洋舰上各部署16枚“海基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导弹”,初步具备全方位的“国家战略防御”能力。
    “三加”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在第二阶段地成果上,建立“天基能量武器拦截系统”。20117年,投入物理实验中心等研究单位的相关研究经费增加一倍,今后1内每年研究经费递增25%,力争在2027年之前完成所有相关研究,使16级或更高级别的复合蓄电池实现量产,在高能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电磁武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按照该规划,到2030年前后,共和国将具备真正的“国家战略防御”能力。
    很明显,这份由国防部主导地报告不但更加客观务实,还对原总参谋部制订的发展规划做了调整,加入了更多的新概念武器。
    如果“三加”阶段的所有目的都能达到,其最终成果肯定会超过原计划。
    与三军发展规划一样,“国家战略防御规划”的主要瓶颈问题仍然是复合蓄电池。
    看完这份报告,纪佑国也是感触颇多。
    第四次印巴战争时,纪佑国在最后关头顶住军方的压力,做出暂不收回藏南地区的决定,关键原因就是共和国没有能力抵抗印度的战略打击。
    虽然共和国有绝对地实力将印度打回石器时代,甚至让印度半岛变成“无人区”,但是共和国不能与印度“同归于尽”。哪怕仅仅只有几座城市遭到核武器袭击,共和国的发展都将遭到致命打击。在“老龄化”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发展陷入停顿,只会使共和国的未来一片黑暗。
    设想,如果共和国能够将印度的战略导弹挡在国门之外,纪佑国会手软吗?
    第四次印巴战争后,纪佑国不遗余力的推进“国家战略防御规划”,就是希望尽快建立足以抵抗除美俄之外所有国家地战略打击的防御系统,让共和国不再受到“流氓国家”地要挟。
    现在看来,别说在赵润东任期内,恐怕在纪佑国在有生之年内都难以实现了。
    纪佑国不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不然也不会在2010年之后等待5。
    只是,想到未来地严峻局势,纪佑国根本无法安心。
    全球性金融危机必然演变成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从根本上讲,经济危机是由分配不平衡、消费跟不上生产、产品大量“富余”导致地。解决经济危机的最有效办法不是政府的政策、也不是民间力量,而是战争。
    一场大规模战争能够消耗掉全世界所有“消耗”不了的物资。
    当经济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谁也无法阻止战争的到来,在经济危机中表现最好的共和国,将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
    无法有效保卫本土,共和国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吗?
    *****
    求月票,月中了,有票的兄弟砸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四 军火帝国 第二十章 最佳科学顾问(二更求月票)
      
    年初六,纪小吉回到了北京。
    女儿难得回来一次,纪佑国不但推掉了上午的所有工作,还安排王元庆去“逛菜市场”,准备回家做两道“拿手好菜”。
    11点30,军情局的同志准时将纪小吉送到家。
    “爸、妈,我回来了。”
    “快进来!”秦傲霜在门边守了半个小时了。
    一边将行李递给母亲,纪小吉一边朝客厅打量了一番。
    “妈,爸还在忙?”
    “忙?是啊,正在厨房里忙呢。”
    “厨房!?”纪小吉明显不相信母亲的话。
    “来了,来了,刚刚起锅的糖醋排骨!”
    见到系着围腰。忙得满头大汗地父亲端着菜盘从厨房里跑出来。纪小吉一下就瞪大了眼睛。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纪小吉笑着走了过去。“爸。你什么时候学会下厨了?”
    “学会下厨?你看看。这是什么话?”纪佑国拍了拍手。说道。“你还小地时候。你妈天天在医院忙。都是我给你做饭。难道你忘记了?”
    “对哦。好像有这么回事。”
    “听你爸说。每次加班。我都先把饭菜弄好。他只是热一热。”秦傲霜笑着走了过来。
    “老秦。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小吉5岁生日那次。你赶上做手术。我在家忙了一整天。弄了一大桌菜出来。你就不记得了?”
    “就那一次。”
    “还有……”
    “爸、妈,你们不饿吗?”纪小吉笑着摇了摇头,“你们不饿,我可饿了。”
    “对,先吃饭。”
    “吃完再收拾你。”
    纪佑国没跟老婆多计较,到厨房把还在忙的王元庆叫了出来。
    “小王,这几个菜不是你弄的吧?”见到王元庆,纪小吉似乎明白了什么。
    “当然不是,都是元首做的。”王元庆明白该怎么说,“我只是洗菜切菜,别的都与我无关。”
    “不会吧,我爸什么时候能做出这样的菜了?”纪小吉拿起筷子在菜盘上敲了敲,“爸,坦白从宽,老实说,真是你做的?”
    “如果你没忘记5岁那年吃的糖醋排骨,尝尝就知道了。”
    纪小吉点了点头,夹起了一块糖醋排骨。
    “小王,你别客气。”秦傲霜端起了饭碗,“都让你忙了一个上午了。老纪也真是地,自己不工作不说,还耽搁了小王大半天。”
    “秦姨,这是应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