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东石参加过两次阵地防御战,而且在五老阻击战中还担任战地军官。虽然他并不认为空降兵天生就是打防御战的高手,但是他的防御作战经验证明,空降兵确实是打防御战的行家里手。
部署好防线后。李东石按照惯例。到每支战斗部队的阵地上逛了一趟。
官兵的斗志很高昂,士气也很旺盛。食物饮水都不是问题,轻伤员还额外分到了一份营养晚餐。最大的问题是,几乎所有官兵都疲惫不堪,阵地上到处都能看到烟头,各营炊事班准备得最多的不是夜宵。而是黑咖啡与浓茶。从打手 日夜间开始战斗准备算起,全旅官兵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经历了白天的激烈战斗。再强壮的人也会累爬下。
这个问题,李东石也无能为力,他能做的,只是默许官兵在战个上小酣一阵。
事实上,李东石也很疲惫。只是他没有表现出来。在官兵的心目中。旅长就是最强悍的,而且永远不会叫苦喊累的战士。
回到指挥部,李东石在坑道外抽了根烟。
听到从坑道里传来的笑声。李东石的眉头跳了几下。不用多说。又是那两个女军医在逗参谋开心。
吸了几口冰凉的夜风,李东石才钻进了坑道。
第一章第一百零九章 持续消耗战
旅长好!”见到李东与,开始环有说有笑的几名参谍身
李东石随意点了集头,转身朝专门为他开挖的地下室走去,根本没有注意到章春艳与聂容华身上的变化。
老李!”章春艳叫住了漫不经心的李东石。
虽然才认识打手 “娘子军”早就不把李东石当旅长了。实际上,她俩也不是李东石手下的兵。
李东石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眼章春艳,随即就愣住了。
“老李,你觉得怎么样?”聂容华故意摆了个姿势。
“你们”你们这是干嘛?”
看着两个女军医身上崭新的迷彩战斗服。系在胸口的大红花,特意梳理过的短发,还有手上的山东快板。李东石一下就后悔了。早知道她们把战斗当儿戏,当初说什么都不回带她们上飞机。
“老李,你怎么了?”
“你们”你们简直是乱弹琴。”李东石长出口气,扫了眼站在一旁的几个参谋。接触到旅长的目光,参谋都低下了头。目光回到两个女军医身上后,李东石克制住怒火,压低嗓门,说道:“章春艳、聂容华同志,这里不是歌剧院,更不是乡坝子上的民间戏舞台,而是炮火连天的战场”。
“李东石同志,你”
李东石没有理会神色激动的章春艳。对负责勤务的参谋说道:“让警卫替章春艳与聂容华收拾行李,天亮前还有一次空运,到时候让警卫送她们上飞机。”
“旅长,其实她们也是
“她们什么?你们这几个毛头小子就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别忘了自己的身份,更别忘了外面的战友”。
勤务参谋立即低下了头。
打手 李东石同志,你凭什么赶我们走?。章春艳立即忍不住了。“你凭什么说张参谋想在我们面前表演?”
李东石皱了皱眉头,觉得与女人吵架有失身份。
“老李,你误会我们了。”聂容华拉了下冲动的章春艳。说道,打手 艳想帮帮忙,准备到阵地上给大家表演山东快板。本来不应该来打扰大家的,只是我跟小艳已经很久没有练过了,所以请张参谋帮我们看看。如果还行。我们就去阵地上给战士们表演,让战士们能够打起精神来。”
李东石一下愣住了,意识到开始过于武断。
“如果你不同意的话,我们现在就回医院。”
“不,是我误解你们了。”李东石不是那种放不下面子的人张,叫两名警卫,你带她们去
开始还低着头的勤务参谋立即点头。
聂容华拉了下还有点不服气的章春艳,跟着勤务参谋离开了指挥部。
“除了执勤的,你们也抓紧时间休息一阵吧李东石看了眼其他几个参谋,才转身走进了属于他的私人空间。
虽然万分疲惫。但是李东石怎么都睡不着。
也就在这个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印度陆军参谋长古吉拉德向兰契附近驻足不前的印军作战部队第二次下达死命令,要求各部队必须在天亮前到达兰契,并且发起进攻。
虽然在白天损失了旺四多官兵。但是古吉拉德没有别的选择。
第三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从加尔各答出发,正在想兰契东南方向上的贾接谢德布尔挺进,预计在3天之内就能到达。如果一切顺利,第三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将在天后,也就是名日凌晨到达兰契。
如果在平常,三天时间已经很漫长了。
古吉拉德并不觉愕时间非常充足。因为钉在兰契的是空降防旅。
要知道,当初空降打手 绍旅在2个美军陆战师面前坚持了好几天。印军的战斗力有美军陆战师那么强大吗?更何况,当时美军还拥有制空权,能够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除了兵力,印军什么都没有。
只是,古吉拉德并未绝望。
印军不是没有希望打下兰契。只是需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根据美国军事顾问提出的建议,必须持续不断的投入进攻兵力,消转空降囫旅的作战物资。只要能够赶在中国陆军的增援部队到达兰契之前拼光空降打手 毖旅与印军拼刺刀,印军就能打下兰契。
美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代价太大毛
作为孤悬敌后的空降兵,空降打手 绍旅投送了3批物资,但是其中大部分物资都用在了兰契城区的战斗中,剩余的战斗物资肯定不多。更重要的是,现代战争对物资的需求量非常大。空降防旅已经不是五老战役时的空降囫旅。拥有不差的装甲兵,还有不少的火炮。打起来,物资消耗速度肯定比五老战役快得多。只要印军一直对兰契保持压力。让空降田旅大量消耗作战物资,而且消耗速度超过空投补给速度,就能耗光空降防旅的物资。没有作战物资”论贸旅。
为此,印苇必须尽可能多的向兰契增援作战部队。
剩余的4万兵力肯定不够,当初2个美军陆战师的兵力超过了4万。都没有能够打下空降打手 毖旅驻守的五老。
问题是。美国军事顾问没有给增兵提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只是说越多越好。
什么才叫越多越好?
摆在古吉拉德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等待第三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到达。二走出动原本向兰契集结,后来向波卡罗钢城的动员部队。
古吉拉德没有把希望押在某一支部队上,而是准备拼尽全力。
当4万被炸得焦头烂额的印军官兵再次向兰契开进的时候。在波卡罗钢城完成组建工作的3个预备师踏上了前往兰契的征程。
虽然预备师的官兵都是再服役军人。但是作为临时组建部队,其装备水平甚至比不上二线部队,3个师的4万多名官兵只能靠两条腿赶往兰契。从波卡罗钢城到兰契的路程大约为的千米,全副武装步兵的平均行军速度大概为每小时6千米。也就是说,3个预备师最快能在个半小时后到达兰契。如果印军选择夜间行军,中途没有遇到阻挠,将在旧日半夜到达兰契。如果考虑到实际情况。则最快也只能在占日天亮前到达兰契。
新的问题是,前面的4万印军能否在兰契坚持到旧日天亮?
古吉拉德并不乐观。
4万步兵轮番猛攻兰契。很有可能在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拼光最后一个人,或者因为伤亡过于惨重而崩溃。
必须尽快增派第二支部队!
新的问题是,集结动员兵力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组建几十个预备师,只能分批次的投入作战力量,如此一来。根本无法对空降防旅形成压力,就算能够消耗空降!绍旅的作战物资也会牺牲成千上万的印度军人。
古吉拉德有别的选择吗?没有!
兰契必将变成印度军人的绞肉机。
只是,古吉拉德不会坐以待毙。
确定第二批增援力量,个预备师能在旧日傍晚出发后,古吉拉德向波卡罗钢城的守军下达了一道命令:提前招募适龄人员,必须在打手 8日之前增加占斤,预备师。
也就是说,动员大约力万非退役军人,组建占个战斗力更差的师。
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古吉拉德要的是军人。而印度最不缺的就是人。
与其他地方相比,波卡罗钢城作为印度的钢铁工业与军事工业重镇之一不但不缺乏用来武装军人的枪支当地有印度最大的枪械生产基地与储备仓库。也不缺乏用来组建作战部队的适龄人员没来得及跟随钢铁厂南迁的钢铁工人就有占万。
打到这个地步,印军也只能拼“人命。了。
古吉拉德的部署没有任何秘密可言。3个预备师还没有离开波卡罗钢城,裴承毅就收到了战场侦察力量发来的消息。
3个预备师,算不了什么,只是印军的举动很反常。
虽然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印军首先动员的是退役军人,但是裴承毅很清楚,那些放下武器、离开军营好几年的退役军人不可能在报道之后立即恢复往日雄风,需要接受最低限度的刮练,掌握新式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最基本的战术要领,唤醒沉睡已久的军人灵魂。
印度的第一阶段战争动员最快都要到8月力日才能到个。
现在才8月日凌晨,即便预备师完成了组建与集结,也没有战斗力。
印军急着派上没有战斗力的预备师。难道打算让几万名很有可能成为战争后期中流砥柱的军人去送死?
显然不可能。
不用细想,裴承毅就猜出了印军的意图。
印军在别的方面拼不过共和国陆军。在人力方面却远远超过共和国陆军。
用持续不断的人力投入。拖垮钉在兰契的空降打手 绍旅,在包围东部集团军群感的天罗地网上撕开一道裂口,让更加宝贵的第三集团军逃出
天。
想明白后,裴承毅就放心了。
如果由人数决定战斗力,印度就是世界上第一大军事强国。
人力不但不是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军队崩溃。
让几万名无知的军人前往兰契不是问题。可是要让几万名军人在名知道是送死的情况下还要不顾一切、前仆后继的去送死,那就是个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不可否认,某些印度人会为国尽忠,会为了国家献出生命。
在一个拥有口亿人口的国家中。绝对有这样的“英雄”而且数量不少。
问题是,绝不是每一个印度军人都心甘情愿的去死。而且是毫无价值的去送死。
如果不愿意去送死的印度军人占了多数,那么印军向兰契投入的军队越多,败得就越惨。
让参谋把消息发给空降打手 绍旅之后。裴承毅就从背辽冉兰契方向上的情况。 虽然裴承毅没有概个预备师放在眼里,但是李东石却不得不提高警惕。
卑军增知万,等于舰队的炮火打击白费了。
让参谋把各营营长叫来之后。李东石通报了情况。
“第一支印军预计在天亮后到达。”李东石先从烟盒里抽出一根香烟,然后把烟盒递给了坐在旁边的张志棋。让抽烟的营长自便。“总兵力在四万左右,分成五支部队,其中规模最大的在东北方向上,大约有一万二千人。第二支印军预计在明天天亮,也就是十五日天亮之后到达。前线指挥部已经安排了打击行动,两竭尽全力阻击。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弹药不够充足。虽然前线指挥部答应及时向我们空投作战物资,但是各位都很清楚。战斗打起来之后,物资的消耗速度非常快。在没有绝对必要的情况下,我不赞成在防御阵地上与敌人拼刺刀。另外一个问题是,印军肯定会从好几个方向上发起进攻。我们的作战压力非常大,各部队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都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时间。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想出鞘决办法。”
说完,李东石敲了敲桌子,表示大家可以自由发言。
“敌人太多,只能收缩防线。减少正面兵力投入,留出更多的预备队。让各个营能够轮番休整,提高持续作战能力。”
“防区本来就很小,再收缩防线。兵力密度过大,部队动不起来,肯定很难打。
“我也不赞成收缩防线,虽然即将到达的印军是二线部队与预备师。但是第一集团军几天之后就将到达,到时候印军就有重型火炮了。如果我们现在收缩防线,而印军的进攻又持续不断的话,我们不大可能在第一集团军到达之前扩大防御范围。兵力密度太大,几次密集炮击就能导致惨重伤亡,代价太大了。”
“如果不收缩防线,几个战斗营都得到前线上去,前几天没问题,等到印军第一集团军到达,我们还是守不住。”
听到几个营长讨论,李东石看了眼一直没有开口的张志棋。
“前几天最重要,守住了,士气绝不是问题,只要把潜能逼迫出来。再坚持几天都不成问题张志棋灭掉烟头,说道,“死守太被动。我们已经不是以前的空降兵,与印军的二流部队,甚至是主力部队相比。我们的装甲力量都不算差。就算数量少了一点,在有限的范围内仍然能够获得优势。我的看法是。绝不死守,学刀军的打法,依托兰契防御阵地,在外围与印军打机动防御战
“打机动防御战,歼灭四万印军。需要多少物资?”
“是啊,我们的物资恐怕连一天都坚持不了。”
张志棋长出了口与,朝李东石看了过去。
“张志棋说得有道理,只是我也认为物资太少了,支撑不了反击行动。”李东石点上了第二根香烟,说道。“只不过,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我军的任务是守住兰契,而不是歼灭多少印军。不可否认。四万印军,以及第二批四万印军。确实能够耗光我们的所有作战物资。甚至使空投补给都无法弥补。但是我们的任务不是歼灭两股印军。而是击溃。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控制反击规模,以击溃印军为目的。”
听李东石说完,开始还持反对意见的两个营长不再发表意见了。
“旅长说得没错,以击溃印军为目的,来回冲击几次就够了,不会消耗太多物资。”
“还得抓住核心,打掉印军的指挥机构。到时候再多的印军也是散兵游勇,对我们没有多大威胁。”
“最好打出气势,让印军认为会被我军行灭,打掉印军的斗志与士气
见到营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李东石又敲了敲桌子,说道:“既然大家都不反对,就这么定了。今天晚上不会有战斗,除了警戒人员之外,各营官兵抓紧时间休息,五点三十分吃早饭,天亮前做好战斗准备。”
“旅长,具体任务是什么?”
“你说呢?”李东石看了明营营长,笑着说道,“明天一早,我再向各营下达作战任务。没别的事。就开到这吧,大家赶紧回去养神。”
送走几个营长后,李东石没有闲下来。
因为战术行动不在前线指挥部的控制范围之外,前线指挥部也不可能提前料到空降田旅占领兰契之后会遇到什么麻烦,所以制订战术行动的任务由各作战部队承担,李东石必须在天亮之前拿出行动计划。
跟着李东石熬夜的还有旅部的所有参谋军官。
旅部参谋不需要上前线作战,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旅长指挥战斗。
三点刃分,炊事员送来早饭的时候。李东石才确定了最后一份作战命令。
让参谋把作战任务下达给各个战斗营之后,李东石端着饭盒。叫上两名警卫,再次前往各部队的防区。
在战斗开始之前给士兵打气。最能提高士兵的斗志!
第一章第一百一十章 克敌之长
阀酶腿过最艰苦的第夭。当大阳再次升起,印军的外境并晒晒照好转。
战场西北方向上,到达达尔彭加的出军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休整4个小时后,丛军分兵3路:第粥机械化步兵旅一部向西北的锡达莫里挺进,完成对比哈尔邦西北部与北方邦东北部地区的战略大迂回,虽然该部仅有3个战斗营,但是得到部署在尼泊尔境内的弥军的炮火支援后,进攻打得异常顺利;第奶机械化步兵旅的其余部队掉转方向,分头攻打北面的默图伯尼与东面的琴恰尔布尔、尼尔马利等地,扫荡盘踞在达尔彰加与焦格伯尼之间的残存印军,打通前往尼泊尔的第二条铁路交通线;出军的主力,也就是第凹打手 装甲突击旅与第驼机械化步兵旅折向东南,全力攻打穆扎法尔布尔,为进军巴特那、挺进瓦拉纳西做准备。因为达尔彭加与三路进攻部队的最终目的地均不到劲千米,所以出军将第据炮兵旅与第砌后勤旅留在了达尔彭加。
虽然落军的名声远不如同为战略反应军的刀军、甚至比不上南猛的战的刀军,但是战役的第一天,落军的突击行动不但证明了自身的实力,也证明了战略反应军的快速奔袭能力。如果由重装甲军执行同样的任务,肯定无法在日夜间到达达尔彭加,并且在休整4个小时后再次上路。别的不说,在执行战术突击任务时,重装甲军每次停下,光后勤补给工作就得花上8个小时。
出军在西北方向上的迅猛突击,起到了很大的吓阻作用。
不管印军怎么看待这支名不见经传的部队,当出军在旧多个小时内突破印军的4道防线、强渡骆河流、一口气冲到达尔彰加的时候。正在围攻达尔彭加、妄图歼灭空突旧兼的印军地面部队立即全线崩溃,逃得快的撤回了穆扎法尔布尔,动作慢的当了战俘。仅次一战。落军就抓获了旦四多名印军官兵。
虽然印军很快发现到达达尔彭加的出军是一支规模比刀军小得多的战略反应军主要走出军有2个机械化步兵旅,而且没有携带多少作战物资快速突击最多只能携带一个基数的弹药与满足全军官兵3天生活需求的物资,但是印军没有反攻出军的打算,因为出军到达达尔彭加之后,首先就得打通前往尼泊尔的铁路线。只要囤积在尼泊尔境内的作战物资运抵达尔彰加的补给问题就将得到解决,就算集中周边所有印军,也无法打下达尔彭加。
更重要的是,出军的行动使裴承毅的战役部署彻底明朗化。
出动空降部队包括空中突击部队,在东线战场外围打下几颗钉子,只是围困印军东部集团军群的第一步。因为空降部队的战术机动能力较差,而且兵力有限,所以要想合围印军东部集团军群,必须尽快打通地面通道。以空降部队攻占的战略要地为支撑,由地面部队构建的防线为屏障,完成包围行动。随着出军从达尔彭加出发,很快就能打下穆扎法尔布尔,然后南下攻打巴特那、向西挺进支援困守瓦拉纳西的空降打手 乃旅,堵住印军向西撤退的路线。
只要出军到达瓦拉纳西,印军就得调整撤退方向。
有能力阻止出军前往瓦拉纳西吗?
别说古吉拉德不抱任何希望,就连美国军事顾冉都不抱任何希望。
出军不是空降部队,而是装甲突击部队。随着从尼泊尔的贾纳克布尔到达尔彭加的铁路线通车,落军留在后面的后勤旅能够为前线部队提供充足的作战物资,而部署在巴特那附近的都是二线部队与预备部队,不但严重缺乏装甲力量,士气也很涣散。虽然印军可以采取袭扰战术、也就是偷袭出军后勤保障线,达到拖延出军进军速度的目的,但是裴承毅同样可以用部署在达尔彭加的空突心旅对付印军的袭扰部队,保护丑军的后勤保障线,支持出军向瓦拉纳西进军。虽然空中突击旅的地面进攻能力不如装甲突击部队,但是空中突击旅最适合用来对付小股袭扰部队。
挡不住出军,印军就无法西进。
如此一来,即便第三集团军顺利到达兰契,并且歼灭了盘踞在兰契的空降打手 旅,古吉拉德也不得不为碧万印军官兵另谋出路。
也就在这个时候,史塔克提醒了古吉拉德。
如果按照古吉拉德的想法,在无法向西突围的情况下,第三集团军到达贾姆谢德布尔之后转向南下,在奥里萨邦个于西孟加拉邦西南,首府为布里内斯瓦尔北部地区建立防线,阻止中国军队南下攻占孟加拉湾沿岸地区。
古吉拉德的调整看似合理,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是第三集团军能否顺利南下?贾姆谢德布尔距离海岸线不到功千米,而第三集团军的行军路线全在沿海地区,也就是在中国舰队的炮火打击范围之内。如果第三集团军在贾姆谢德布尔转向南下,裴承毅肯定会姆鲤作战计划,集中打击力量。让第二集团军在行军涂中全焊脚没六
其次是在奥里萨邦北部地区建立防线有没有意义?虽然在西孟加拉邦与恰尔肯德邦沦陷之后,奥里萨邦成为保护印度南部地区的重要战略防御屏障,但是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兰契,地面部队可以绕过奥里萨邦,从西面的切蒂斯格尔邦南下。即便从内陆进军会增大后勤保障的难度,在获得了印度的铁路交通线之后,后勤保障产生的影响并不突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算中国军队不打算从内陆进军,选择相对较为容易的沿海地区向南进军,在舰队的支援下,能够轻易击溃进军路线上包括退守奥里萨邦的第三集团军在内的所有印军。不管出现哪中情况,第三集团军退守奥里萨邦的意义都不大。
针对存在的问题,史塔克提出了继续猛攻兰契的建议。
虽然打到这个时候,看上去攻打兰契的意义已经不明显了,因为兰契是第三集团军向西撤退的必经地点,既然第三集团军不再向西撤退,就没有必要攻打兰契,但是从整个战役的角度看,兰契仍然是必争之地。
用史塔克的话来说,只有在兰契拖住中国军队的主力作战部队,才能为建立新的战略防线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为了说明问题,史塔克拿出了足够多的证据。
是裴承毅手里还有足够多的预备队,包括尚未出现在战场上的空降打手 绍旅有足够的信心,也不是见死不救,而是另有安排。也就说裴承毅预感到第三集团军会在贾姆谢德布尔转向南下,才留下足够的预备队。只要战局有变,裴承毅就能迅速做出调整,阻击南下的第三集团军。
二是空降囫旅与空降打手 乃旅之间有很大的空隙,整条防线并不严密。裴承毅没有动用预备队填补防线上的漏洞,除了与兵力不够有关之外,还与他的整个战役目的有关。让空降绍旅攻打兰契是非常冒险的决策,裴承毅甘愿冒险,表明他的战役目的是歼灭整个东部集团军群。而不仅仅是取得东线战争的胜利。这样一来,第三集团军是重点打击对象,裴承毅绝不会让第三集团军逃走。
三是裴承毅的整个战争计划,或者说是东线战争在整场战争中的地位。摆出歼灭东部集团军群的架势后,裴承毅肯定会在战役结束之后调整重点,接下来就会集中兵力攻打新德里。如此一来,裴承毅肯定要从东线战场上抽调兵力,而且是抽调主力。为了确保东线战争的胜利果实不打折扣,他肯定会在东线战役结束之前,稳住东线战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占领范围,建立缓冲区。
分析了对手的意图之后,还得弄清楚印军的目的。
不管怎么打,印军的首要目的是守住新德里,只有在新德里守不住的情况下,才应该把重点转向南部地区。守住新德里的关键条件是尽快完成战争动员,组建更多的军队,在西线战场上挫败中国军队。
也就是说,东部集团军群的首要任务是为战争动员争取时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猛攻兰契,迫使裴承毅源源不断的向兰契增派作战力量,消耗他手里的预备队,让他无法在战役后期扩大占领范围,必须在东线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之后留下几支主力部队,防止耳军发起反击,从而削弱其在西线战场上的投入,让他无法集中主力攻打新德里。
按照史塔克的说法,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算牺牲了第三集团军也是值得的。
要不要为了整场战争牺牲第三集团军?
别说古吉拉德拿不定主意,就连鲁拉贾帕尼都犹豫不决。
虽然第三集团军不是印军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但是在整个东部战场上,第三集团军是唯一能够指望的主力部队。丢掉第三集团军,即便能在力日完成第一阶段战略动员,增添打手 凶多个预备师,把半数以上的预备师留在东线,印军也很难在西孟加拉邦以南地区建立新的战略防线。到时候,就算裴承毅把主力都派往西线,只要在东线留下到2个军,就能沿海岸线向南推进,扫荡整个孟加拉湾沿岸地区。
不得不说,古吉拉德与鲁拉贾帕尼的担忧不无道理。
丢掉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等于丢掉半个印度。从长远考虑,只要孟加拉湾沿岸地区沦陷,印度半岛南部地区的宽大侧面就暴露在了中国军队面前。到时候别说向南转移工业,印度政府能够在南方站稳脚跟都是个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史塔克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在紧靠西孟加拉邦的前沿地区建立战略防线显然不现实,即便第三集团军毫发未损的撤离战场,也无法在靠近中国军队的地方站稳脚跟。最好的办法是继续收缩防线,与中国军队拉开距离,在纳尔默达河与默哈纳迪河建立战略防线,并且在两条河流的哩鳞地区,也就是焦这格布尔高原东南、切蒂斯格尔邦的忧联鄂家公园集结重兵,防止中国军队从两条防线的结合处突破,然后沿两条分别汇入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印度中部地区最大的河流部署防御阵地,依靠河流形成的天然屏障阻挡中国军队。
史塔克没有忘记说明猛攻兰契的重要性。
因为兰契距离甘哈国家公园不到劲千米,所以只要中国军队在兰契站稳脚跟,就会向南推进,在默哈纳迫河南岸建立桥头堡,为接下来向南进军打下基础。如此一来,必须在兰契拖住中国军队,至少让中国军队暂时无法把兰契当作前进基地。要到达这个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猛攻兰契,使中国军队没有喘息的机会。
史塔克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后,鲁拉贾帕尼采纳了美国军事顾问的建议。
实际上,提出建议的不是史塔克,而是远在地球另外一端的杜奇威。
作为裴承毅的老对手,杜奇威太了解这位中国陆军的少壮派将领了。半岛战争中,裴承毅就在杜奇威面前展示了其超人一等的大纵深进攻能力,特别是在东部战场上,中国陆军行灭美国海军陆战队之后,一口气将战线向南推进了数百千米,等美军喘过气来,中国陆军已经越过三八线,使美军失去了翻本的机会。
以杜奇威对裴承毅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