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推行私有化?”
    “不是私有化,而市场经济体制。”
    叶致胜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这时,焦魃山来到了餐厅。叶致胜没多迟,立即起身告辞。
    等焦山收拾好碗筷,王元庆带着他去了书房。
    “你与大学生代表见过面了?”
    “下午见了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代表,准备过几天见其他大学的代表。”
    “大学生的态度怎么样?”
    “都很积极,还有不少代表主动提出参军服役。”
    “参军?”王元庆笑了笑,说道,“这是国防部的事情,大学生愿意为国效劳,我们不但要积极支持,还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
    ”
    “需要找叶部长谈谈吗?”
    “过几天再说吧,现在叶致胜不但要处理战争动员的事情,还要处理军工改革的事情。”
    焦魃山点了点头,说道:“等我见完大学生代表,再安排时间由你接见他们。”
    “这事好说,等我忙完重要工作再安排。记得,让中央与北京市的民政部门做好进京大学生的安置工作,不要搞出什么乱子来。还有,跟国安部与公安部通下气,如果有人想给我们制造麻烦,百万大学生就是最好的目标。”
    “我已经跟安全部门打了招呼,卫戍司令部也接到了消息。”
    王元庆皱了下眉头,没再多说什么。
    让民众表达爱国热忱不是坏事,但是不能把好事办成坏事!




第一章卷八 百年积怨 第八十三章 民族主义浪潮
      
    日夜间,全球新闻媒体分成两派,分别对两起重大事报道。
    以CNNN为代表的西方新闻媒体重点报道了共和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浪潮”。
    共和国民众的积极态度,不但让王元庆有点惊讶,也让西方新闻媒体十分震惊。
    大学生进京为前线将士祈福闹得轰轰烈烈,共和国民众的实际行动更加引人瞩目。
    24日下午,+彦博、李成文、王远山等上百名大陆商人与台湾商人齐聚苏州,在当天晚上举行的“民族兴亡募捐晚会”上,总共筹得捐款1666亿6万元。这笔捐款将全部捐献给共和国中央政府,专门用于战争开支!
    王元庆在晚饭收到消息,当时他也吓了一跳。
    虽然对消耗惊人的现代争来说,1多亿元最多供前线作战部队消耗一周,但是共和国商人的表现足以让任何一名领导人感到震惊。
    只不过,这仅是个开始。
    早在23日上午,就有网民在网络上起“爱国募捐”活动,喊出了“一人出一元,支持军队大步向前”的口号。
    24日上午,国内3家大型:站开通了募捐频道,在显眼位置设置募捐人名单,为网民提供募捐查询方式。
    不到12个小时。3大网站总共收余万网民地约5000亿捐款!
    一个叫“爱我中华”地网民捐了1。一叫“炎黄子孙9527”地网民捐了1。
    捐款不分多少。贵在爱国之心。
    网民地募捐行动给政府制造不了小地“麻烦”。仅在24日白天国各地地民政部门就接到了200多万个咨询电话。很多人在咨询网上募捐是否存在欺骗行为时。纷纷表示政府应该设立专门地募捐账户范管理募捐活动。
    也就是说。很多人愿意捐款。却不太信任民间募捐。
    正是如此西方媒体才高呼共和国抛起了“民族主义浪潮”。
    西方媒体大肆宣扬共和国的“民族主义”,目的无非是制造“中国威胁论”。虽然这一论调早已过时,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共和国能够在不发出任何警告的情况下轰炸日本的民用核设施有什么做不出来?
    在西方媒体的评论中,当拥有4口的共和国被民族主义情绪控制的话,遭罪的不仅仅是日本,而是整个世界。
    CNN邀请的特别评论员还大言不惭的提到和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吞并日本。
    不管这个论调的出发点是否正确,即发动战争的到底是日本、还是共和国,该论调本身就成立。共和国拥有大约6亿老龄人口,会吞并另外一个老龄化国家吗?再说了,日本遭到严重核污染,共和国会吞并一个“垃圾国家”吗?
    当然|多西方人不会看事实说法。
    共和国确实轰炸了日本的民用核设施,共和国确实在战争爆发后占据上风。在西方人看来就是共和国发起战争的证据,也是共和国打算吞并日本的证据。
    王元庆并不重视西方新闻媒体的评论因为歪曲事实的舆论不可能改变事实。
    但是王元庆不得不考虑国内稳定。
    权衡利弊之后,王元庆给主管民政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蒋辕打了电话各级部门做好民政工作,积极引导国民的爱国热忱,控制好各地物价,防止因战争对国内经济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王元庆明确要求蒋辕尽快下达中央文件,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告诉全国民众,中央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战争,不希望因为战争导致国民生活质量降低。
    换句话说,王元庆不鼓励民众的自发性战争募捐。
    对于已经募捐的款项,或者确实有人要募捐,王元庆也没有办法。毕竟民众有决定如何使用财富的权力,不能因此剥夺民众对自身财产的支配权。
    只是很多事情连王元庆都预料不到。
    在蒋辕~到中央电视台接受采访、号召民众以积极工作、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式为前线将士提供支援,不鼓励民众用生产生活必须资金进行募捐之后,国内的募捐活动不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愈演愈烈。
    到1底,各方募捐款项超过了15000!
    民意可疏不可挡,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让新闻媒体积极报道社会各界募捐情况。
    捐款不分多少,爱国不分老幼!
    自发募捐的民众中,有白发苍苍、曾经在1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与朝鲜战争的老战士,有拖家带口、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中年劳动者,有朝气蓬勃、还未完成大学学业的年轻人,有稚气为消、穿着校服的少年,甚至还有很多儿童捐出了零花钱!
    记者分别对这些年龄段的民众进行了采
    一位1C7岁的老人在捐出积攒年的积蓄后对记者说道,“年轻的时候,我拿起刀枪参加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老了,走不动了,只能出点钱,为我的曾孙、为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多买几条枪,多买几颗子弹,让他们替我教训日本鬼子!”
    后来,记者才知道,这位老人的5个曾孙都在军队服役,其中2人已经上了前线!
    一位带着还在上小学的女儿参加募捐的IT技术人员在捐出了刚刚领到的工资后,对记者说道,“读大学的时候,就一直是仇日愤青,曾经发誓不买一件日本商品。当年网络上流行买一件日本产品就为日本军队提供了多少颗子弹的说法,现在终于能够用我的一点微薄收入为共和国的军人多买几颗子弹,帮助他们战胜狗日的!”
    这位父亲捐款之后,年仅岁的女孩捐出了积攒1年的零花钱共2232元。
    后来,记者才知,这位父亲读大学的时候次参加“反日示威游行”。
    一位在读大学生捐出了5000,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道“这是我在暑假做家教攒的下学期的生活费,战争打响了,我就等着国家下达征兵令到时候参军服役,扛枪去打狗日的。”
    后来,记者才道,这位大学生已经办了休学手续且到民政部门填了参军志愿。
    还有一位父亲带着上中学的儿到南京市政府开设的募捐点捐出了00万元,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这位父亲只说道,“如果战争晚打两年,就让我家小子参军服役,扛枪上战场狠教训日本鬼子!”
    后来,记者才知道父亲与儿子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人。
    捐款是绝大部分共和国公支援国家的主要办法,但是对另外一批人来说则只是一种办法。
    到1底,在民政部与武装部登记了参志愿的公民超过1500万!
    其中刚满参军年龄的16岁少年,也有即将超过参军年龄的岁中年,当然绝大部分要求参军的都是18岁到24岁之间的年轻人。
    为了这件事,叶致胜多次找到王元庆,提出提前招募军人。
    王元庆没有同意叶致胜的建议,原因很简单,现代战争不是靠人多取胜。
    现代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与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只是经济与科技实力的在战争中的具体表现。换句话说,在工厂里工作的工人,在科研机构工作的科学家,在设计院工作的工程师,乃至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对战争做出的贡献并不亚于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军人。
    共和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达到巅峰,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力,没必要招募太多的军人。
    最重要的是,王元庆不打算肆意扩大战争规模,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即便立即招募年轻人服役,光训练就得花上好几个月,到时候战争是个什么样子还说不准呢。就算需要招募更多的军人,首先考虑的也不是毫无经验的社会人员,而是5年内的退役军人。退役军人能够很快适应军队生活,培训量小得多,能够及时投入战斗。按照国防部的统计结果,能够招募的退役军人在50到60万之间。只要将这些人员招募上来,别说击败日本,就算占领日本也绰绰有余。
    从共和国公民对带战争的态度来看,西方新闻媒体的“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西方新闻媒体极力“丑化”共和国的时候,以共和国国家电视台、国际电视台,以及半岛电视台等为首的众多新闻媒体则在大肆报道于24日夜间再次打响的战斗。
    休整一个白天后,共和国空军调整了兵力部署,日本空军也缓过气来。
    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战争准备非常充分。
    虽然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共和国空军几乎摧毁了日本空军所有的大型基地,但是在24日夜间,日本空军仍然有数百架战斗机升空作战,与共和国空军争夺制空权。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报告,日本在和平时期修建了大量野战机场与地下军事设施。
    毋庸置,日本一直在为战争做准备!
    当天晚上,共和国空军除了继续轰炸日本本土、将打击对象扩大到军事工业设施与重工业设施之外,还出动海军航空兵的岸基作战飞机对包括那霸港、普天间机场、嘉手纳空军基地在内的,位于琉球群岛上的日本军事基地进行了全面轰炸。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双方都拼尽全力。
    半夜,王元庆被焦魃山从床上叫了起来,在元首卫队的护送下离开元首府,前往战略指挥中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章卷八 百年积怨 第八十四章 战略截击部队
    海上空,J14C战斗机调头转向,启动主动电子干::向来袭敌机。
    领队长机飞行员正是共和国共军头号王牌梅乐弛上校。
    虽然在J14C上飞了2年,但是坐在采用“虚拟现实控制技术”的座舱内,梅乐弛仍然觉得很虚幻。与J14A相比,J14C主要改进电子设备,提供给战略截击部队的J14C,准确的说是J-1d2型战斗机则截然不同,算得上是一种全新的战斗机。因为产量有限、总共不到30架,也为了保密需要,所以空军将J14Cmd2型战斗机归入J14C系列,没有给予单独编号。
    作为一种“全新”的战斗机,J14Cmd2型战斗机除了采用J14C的气动外形之外,其他方面与J14C完全不同。机体大量采用高强度轻质复合材料,不但增强了结构强度,还减轻了质量;动力系统更换成“涡轮火箭复合发动机”,最大军用推力提升25%,使用火箭发动机时能将推力短暂提高150%,极限使用高度达到35米;改进蒙皮结构,在高温驻点处增设隔热层,使战机的最大速度超马赫;弹舱延米,可以装载射程更远的对空弹药;电子系统全面升级,增加了大量远程探测设备;最主要的改进之处还是战机的飞控系统,即所谓的“人机界面”。
    作为首种采用“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战斗机,“虚拟现实控制技术”在J14Cmd2实现。利用连接在飞行员头盔上的120C多个微型神经电流感应器组成的“神经网络感应系统”,飞行员可以在不使用手脚的情况下完成基本操作。换句话说,飞行员通过大脑思维向战斗机的中央计算机下达飞行指令。因为还是第一代产品,无法通过神经网络感应系统控制战斗机完成高难度飞行动作,所以飞行员还得手脚并用。通过飞行服上的“肢体活动传感器系统”,飞行员不需要使用操纵杆、油门杆、方向舵等控制设备,直接活动肢体能达到同样的控制效果。同样因为还是第一代产品,保险系数不是很高,所以J4Cmd2型战斗机上配备了备用控制系统。
    先进的控制系只是让战斗机明白飞行员的意图,还得让飞行员掌握外面的情况。
    利用安装在战斗机四周12台“多功能传感器”、飞行员头盔上的“虚拟三维立体眼镜”、以及安装在座舱内的“虚拟三维激光投影系统”,能够让飞行员身临其境的掌握周围的情况甚至可以直接将火控雷达搜集到的战场信息以虚拟化方式显示在飞行员面前。因为采用了“多层混合显示技术”,所以不用担心虚拟场景会让飞行员头昏目眩,只需要调整各个显示层面的亮度与对比度,就能让飞行员看到座舱内的仪器仪。
    总体来说,J14Cmd2就用高技术武装起来的高性能战斗机。
    3年间和国空军省吃俭用,用“挤膏”的方式从军费里挖出了一笔资金,采购了24架J14Cmd2型战斗机部配属给“战略截击部队”。
    所谓“战略截击部队”,就专门对付战略轰炸机与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防空部队!
    用章忠宪在“战略截击部;”成立时地讲话来说。“战略截击部队”是共和国地最后防线。是关系到民族存亡地作战力量。
    是如此空军才不顾紧张地军费。购买了24单价达到125亿元地先进战斗机!
    仅24J14Cmd2。就花掉了空军大约月地军费!
    有了先进地战斗机。还得有优秀地飞行员。
    梅乐弛等一批原本应该转入指挥岗位地“王牌飞行员”被派往“战略截击部队”。继续在一线作战。
    能够继续在蓝天上飞翔。梅乐弛不但没有为丢掉晋升机会烦恼很高兴。
    只是新式战斗机的独特操控方法让他很不适应。最初1年半,2共和国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都在熟悉J14md2的“脾气”。如果不是这些飞行员技高人胆大怕1年半的训练期就将摔掉好几架。
    从2C27年初开始,“战略截击部队”正式执行战备巡逻任务。
    1架J-1d2能够携带8枚截击导弹击8个目标,拦截成功率不低于90%。因为“战略截击部队”主要对付“漏网之鱼”其前面还有数道拦截系统,所以只需要战斗机就能完成一个战略方向上的截击任务,24战斗机能够在2个战略方向上执行24不间断的战斗巡逻任务。
    梅乐弛所在中队负责共和国东部方向上的战略警备任务。
    从接到命令,到转向前往截击,总共只用了1秒。
    战斗机很快就将飞行高度提升到25000米以上,将飞行速度提高到3马赫左右。
    由预警机、无人侦察机、战场指挥机等联合作战力量发来的战场信息栩栩如生的显示在飞行员面前,刚刚从大隅海峡方向进入东海上空、正在向西飞行的1
    得分外醒目,虚拟场景左侧显示出了敌机的基本
    JF“梦幻”战斗机。
    确实很“梦幻”,只不过是日本人的“梦幻”。
    半岛战争爆发前,为了拉拢日本,美国与日本秘密签署“军事技术合作协议”,由CIA向日本提供了大量先进军事技术,其中就包括当初被“猛禽”斩下马的YF23战斗机。对日本来说,这根本算不上“礼物”。虽然YF23的基础技术比YF22先进一些,但是没有进入工程实施阶段,很多技术都不成熟。在F22已经无法应付空中威胁的时候,YF23又能怎么样?
    拿到技术,日本放弃了仿制的想法,而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JF4型战斗机。
    JF4的性能并不怎,甚至比不上从美国引进的F22B战斗机。半岛战争后日本全面加强军事建设,知道美国是靠不住的盟友,所以格外重视自研自制工作,JF就此上马,并且在短短2年内完成了所有设计工作C27年初开始量产。
    2年能够搞出什么好的战机?
    JF4B的性能比JF有提高,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主要是时间仓促,日本空军急于获得能够顶替F15与F2的先进战斗机,加强以F22B为主的制空力量,对抗大海西面的共和国。
    虽然技术不怎么样是日本空将JF当做宝贝,在战争爆发前生产了200多架。
    原因很简单,JF4B是日本唯能够携带战术核武器的作战飞机!
    不管是F15还是F22础技术都在美国手里,在美国不愿意提供火控系统原代码的情况下,日本无法将这2战斗机发展成核武器运载平台。F2系列战斗机也是由日本与美国联合研制的,火控系统原代码仍然掌握在美国手中国不松口,F2就只能作为普通战斗机使用。
    没有战略轰炸机的情况下,日本要想拥有“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能力,必须拥有一种航程足够远、载弹量足够大、能够执行核打击任务的战斗机。JF以其最大2200千米的作战半径、11千克的载弹量、以及日本自行开发的火控系统,成为日本空中战略打击力量的理想选择。
    12JF最多能够携带枚空射巡航导弹!
    梅乐弛等飞行员没有选择余地,必须在日本战斗机发射导弹之前将其击落!
    万幸的是是战斗机,不是轰炸机只能携带射程不超过600千米的中程巡航导弹,必须到东海中部上空才能发射导弹击上海等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如果是H这类的战略轰炸机,完全可以在琉球群岛以东海域发射导弹!
    进入冲刺阶段14Bmd2将飞行速度提高到了赫。
    启动火控雷达之后,火控数据迅速显示在屏幕上,战斗机各锁定了8个目标,准备一次发射所有截击导弹。
    2点23分,领队长机率先发射导弹。
    不到半分钟,战略截击机发射了32枚射程高达400米的高超音速截击导弹。
    发射完导弹,截击机群开始降低飞行速度与飞行高度。
    12携带核巡航导弹的JF4B战斗机还在向济州岛南部的导弹发射点前进,日本战斗机的飞行员并不知道大祸即将临头。
    32枚导弹全程以1赫以上的速度飞行,从35000米高度俯冲而下。
    对于最大速度只有2马赫的JF来说,根本不可能避开导弹。JF上的导弹告警机发出警报时,导弹距离日本战斗机仅有20千米,而导弹只需要6秒就能飞完20千米,日本战斗机飞行员根本来不及进行规避!
    目标一个接一个的从虚拟屏幕上消失,梅乐弛没有半点兴奋的感觉。
    技术越先进,战斗就越轻松。
    梅乐弛参军服役的时候,共和国空军还在提倡“格斗制胜论”,短短0多年,共和国空军放弃了格斗战术,超视距空战与超远程拦截成为主要空战战术。
    随着最后一个目标被击落,J14Cmd2型战斗机转向返航。
    不远处,另外J-md2型战斗机已经到达截击巡逻空域,接替返航的战斗机,继续执行战略截击巡逻任务。
    成功拦截日本“战略攻击机群”的消息很快传回总参谋部与战略指挥中心。
    裴承毅没有耽搁任何时间,立即按照预先制订的方案,命令海航派出配备有辐射探测仪的远程巡逻机前往日本战斗机被击落的海域上空,搜集辐射数据,确认日本战斗机是否携带了核弹头。
    战斗没有悬念,可是摆在王元庆面前的局势却发生了变化。
    日本再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共和国该怎么办?




第一章卷八 百年积怨 第八十五章 战略封锁
    到战略指挥中心后,李存勋直接去了元首的房间。 见到王元庆正在与总参谋长通电话,李存勋自觉拉了张椅子过来,坐在元首身后。
    “也就是说,刚刚被击落的日本战斗机携带了核弹头?”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但是没有足够证据。战斗机坠落地点的水深只有五百米,打捞难度不是很大,只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无法开展打捞工作。
    除此之外,坠落地点在东海中线日本一侧,是日本专属经济区,远离我国领海。”
    王元庆微微皱眉头,对屏幕上的项铤辉说道:“这代表什么?”
    “我们不能就此认定日本备对我们发动核攻击。”
    “难道还有二种可能?”
    项铤淡淡一笑,裴承毅出现在屏幕上,说道:“战斗机不是弹道导弹,导弹的飞行弹道是相对固定的,发射后就很难变更,而战斗机的飞行航向是可变的,因此我们不能就此认定日本准备向我们投掷核弹头。如果事情闹大了,日本可以说被我们击落的战斗机正在执行战略警戒巡逻任务,或者正在前往冲绳岛的空军基地。虽然我们主动截击并没错,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我国遭到了第二次核攻击。”
    王庆点了点头,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日本到底还有多少核弹头?”
    “这个。也许应该问军情局地李局长。他我们清楚。”
    王元庆皱了下眉头。看到铤辉地目光后。才发现李存勋坐在身后。
    “好吧。暂时说到这。危险解除后。我离开战略指挥中心。有新地消息即通报。”
    通话结束。王元庆让焦魃山关了通信设备。
    没等元首开口。李存勋说道:“我们也刚刚收到消息。日本确实发动了核反击。只是参与行动地战斗机被我们地截击战斗机击落了。日本肯定有不少地战术核弹头。因为日本国内地局势非常混乱。所以恐怕连日本首相都不知道日本还有多少战术核弹头。我们不得不做最坏地打算。”
    “什么是最坏地打算?”
    李存勋点燃香烟,长出口气,说道:“根据我们在战前掌握的日本核武库的数据日本至少拥有两百枚核弹头,其中战略核弹头在一百二十枚左右,战术核弹头在八十枚左右。虽然绝大部分战术核弹头的当量都在一万吨以下,部分甚至不到五千吨,但是其威胁仍然不可小觑。”
    王元庆没有否认这一点,核弹头就是核弹头,当量再小都不是常规弹头。
    “首轮战略轰炸摧毁了多座核武器仓库,肯定有部分战术核弹头被毁。问题是,轰炸地点受到严重污染日本情报部门都无法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战术核弹头被毁。我们收到的情报是,没有被摧毁的战术核弹头不会超过二十枚,但是日本政府已经组织人员前往被毁的核武器仓库,也许能够找到部分没有被炸毁的弹头。”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神色很是惑。
    “军情局的技术人员已经到达台北国际机场,对日本的核弹头进行了全面检查。”李存勋抽了两口烟,说道,“虽然日本核弹头的小型化工作还不是很彻底,同等爆炸当量弹头的质量在我国的五倍以上,但是日本核弹头的安全防护非常周到抵抗猛烈撞击与数千摄氏度的高温。轰炸不可能摧毁所有核弹头,肯定有部分核弹头没有受到损伤者只受到轻微损伤。”
    “也就是说,还有修复可能?”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这就是我们最担心的地方。消息已经发给总参谋部与空军司令部,必要的时候还得对日本的核武器基地进行补充轰炸。现在只有一点可以确认,日本的所有战略投送工具均被摧毁只剩下了战术运载平台。”
    “如此说来,我们还得提防日本的核袭击。”
    “被动防御无法确保绝对安全须主动进攻。”
    王元庆冷冷一笑,说道:“我马上去总参谋部与项铤辉商量这件事情。军情局抓紧搜集相关情报,尽快搞清楚日本剩余战术核弹头的数量。”
    李存勋没有多说什么些都是军情局的份内职责。
    战略威胁警报解除后,王元庆没有返回元首府,而是去了总参谋部。
    得知元首的来意,项铤辉让裴承毅向参谋交代了工作,一起去了总参谋长的办公室。
    “我们刚刚收到军情局的消息,空军正在调整打击行动,如果有必要,可以对日本的核设进行持续打击,或者专门安排作战力量。”项铤辉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李存勋说得没错,被动防御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必须主动出击。日本国内的情况恐怕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复杂,就
    局有内线,也很难及时搞到确切消息。如果无法通毁日本的核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防御圈,提前对日本进行战略封锁。”
    “有这个必要吗?”王元庆似乎料到项铤辉会这么说。
    项铤辉点了点头,看了眼坐在旁边的裴承毅。
    裴承毅将带来的地图铺在了茶几上。按照项铤辉的要求,总参谋长的办公室没有太多的电子仪器,除了办公必须的计算机之外,其他都保持20年前的特色。
    在地图上画出一条曲折的线条后,裴承毅说道:“现在,我们的防御圈只能推进到日本海南部到东海东部一线,战略预警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如果日本还有几枚弹道导弹,战略预警时间还将缩短到五分钟以内。在此情况下,不但承担战略防御任务的作战部队必须长期保持最高出动强度,还无法从根本上确保共和国与朝鲜半岛的战略安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防御圈扩大到西太平洋,向东延伸至少一千千米,把战略预警时间延长到二十分钟,使战略防御部队的作战强度降低百分之五十,才能保持长久作战能力。”
    王元庆微微点点头,说道:“这么做,难度有多大?”
    “首先得夺取制海权。”项铤接过话题,说道,“必须尽快歼灭日本舰队,完成对日本的战略封锁。然后还得攻占冲绳岛,至少占领琉球群岛内的某个大型岛屿,向前沿部署空中作战力量,协助舰队作战。”
    “也就是说,须打登陆战役?”
    项铤点了点头,说道:“提前开始登陆战役,夺取进入西太平洋的跳板。”
    王庆沉思了一阵,朝裴承毅看了过去。
    “正在拟定作战计划,有难度,但是有办解决。”裴承毅不像项铤辉那么自信,显得更加客观,“大体上,空军与海军必须联合行动。战役开始后,仍然由空军在北面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牵制日本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向台湾部署海军的岸基航空兵,增强支援力量的配制,使远程制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延伸到两千到两千五百千米,为前出的航母战斗群提供空中掩护。空军与海航在台湾部署远程战略航空兵,必要的时候承担主要打击任务。主力仍然是海军航母战斗群,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