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在控制之中。”项铤辉朝电子军点了点头,中央的三维屏幕分成三个区域,一个区域显示一种信息。“这是毫米波雷达成相卫星、特种部队与前线侦察部队发回来的战术信息。特种部队已经控制了台北机场,空降兵也按时到达,正在进行作战部署。叛军没有发现机场出现的异常情况,或者说,机场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在就得看军情局提供地情报是否准确了。”
    “基可以肯定。”项铤辉开口地时候幕上出现了另外一幅照片“这是半小时前拍下来地。部署在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与普天间机场地两批运输机已经先后起飞。预计将在三点三十分与四点过到达台北国际机场。”
    “日军会会改变目地地?”
    “不会。情报已经得到证实。”
    王元庆与项铤辉都是一愣同时回头看去。
    李存勋快步走了过来。“消息已经得到证实。运载日军地不是运输机。是民航客机目地地正是台北国际机场。”
    “对,是民航客机。”项铤辉点了点头,证实了李存勋的说法。
    “情况与我们预料的相差不大。”李存勋一边说着,一边掏出香烟给王元庆与项铤辉各点上一根,才说道,“日军的运输机群将在四点之后起飞,用民航客机向台湾部署作战部队主要是为了保密。如果不是及时收到情报,恐怕我们都无法想到日军会这么做。按照日军的作战计划,前往台北国际机场的日军不会参加进攻桃园的作战行动主要任务就是看护核弹头,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引爆核弹头。台北国际机场距离城区只有几千米即便核弹头在地面引爆,都足以杀死数百万台北居民。日本要想绑架台北得增强核弹头的威胁。因此将核弹头部署在台北国际机场最为合适。”
    “你的意思是……”
    “日军参战部队将前往附近的军用机场。
    ”
    王元庆的眉头跳了几下,朝项铤辉看了过去。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项铤辉显得胸有成竹的样子“按照总参谋部的分工,由我负责战役的总体作战行动,具体指挥工作由裴承毅将军负责。”
    王元庆点了点头,朝站在旁边的裴承毅看了过去。
    自从在半岛战争中担任前线指挥官,指挥共和**队击败了美军与韩军之后,裴承毅名声大噪,成了共和国家喻户晓的“少年将军”。在此情况下,裴承毅不但出任了总参谋部作战处处长,还是总参谋部的“二号”人物。在项铤辉不太擅长指挥大规模作战行动的情况下,由裴承毅担任战役总指挥再合适不过了。
    “参战部队将在凌晨三点三十分之前到达战区。”裴承毅没有多罗嗦,尽量把战役部署说得简单明了,“解除核威胁之后,由空降153旅前往桃园机场,负责控制桃园机场。空降163旅前往宜兰机场,负责协助当地的台军守卫机场。空降173旅则负责攻打基隆南面的空军基地。为了防止日军在附近的其他机场备降,空军与海军航空兵将在空降兵出动的时候轰炸台湾北部地区的所有空军基地。轰炸以阻止为目的,只需要摧毁机场跑道,不需要轰炸其他基础设施。战役开始后,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扩大打击范围,轰炸台湾南部的空军基地。为此,空军与海航的预备队将在四点三十分之后升空待命,接到作战命令之后,能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完成打击任务。”
    “其他方面准备得怎
    ?”
    裴承毅没有开口,因为元首的这个问题是提给李存勋的。
    “已经准备妥当。”李存勋抽了两口烟,说道,“战役开始后,还将对台湾全岛实施压制式电子干扰,阻断叛军的通信联络。几个与我们合作的台湾社团已经做好准备,将在四点三十分切断岛内有线通信设施。”
    王元庆点了点头,只是神色仍然不太满意。
    “针对日本的网络信息战将在四点三十分达到**,由军情局控制的上千名黑客将同时袭击日本的政府网络与军事网络,确保在战役初期阻断日本的网络通信。其他方面,由总参谋部负责。”
    听到这话,项铤苦笑了一下,说道:“空天作战部队已经做好准备,部署在东北与东南的反卫星作战部队将在战役开始后展开行动,首先攻击日本的军事通信卫星与军事侦察卫星,确保日本高层无法在战役初期掌握战场局势。”
    “这些年国家在电子信息部队与天军投入巨额经费。在此之前人能够证明信息网络战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基础通信设施,也没有国家在战争中打击过对手的太空设施。网络战与太空战理论是否正确,只有战争才能证明。”王元庆看了眼身边的几名军人,说道“不管用什么方法,必须确保我们的作战计划顺利实施,战役开始后不但要消除日本的核威胁,还要沉痛打击日本,让全世界都知道,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们掌握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放心吧,几个时后就见真章了。”
    王元庆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总参谋部忙着进行部署的时候,号C02的夜尘正在赶往台北国际机场的途中。
    虽然夜尘不是军人,更不上战士,但是他非常清楚管在什么时代,情报永远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实际上和国与美国推行的信息网络战,正是情报战的延伸。只是不管在任何时候人发明的技术永远都无法取代人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换句话说,再先进的技术都需要由人去实施。
    成服郭铭前往桃园之后尘留在了台北。
    随着各社团展开行动,夜尘一直充当军情局与台湾社团的联络人,向台湾社团下达各种命令,并且保护社团龙头的家人离开台湾。
    前往台北国际机场之前,夜尘向台湾社团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
    虽然通过压制式电子干扰能够使叛军的无线通信网络瘫痪,但是却不会对叛军的有线通信系统产生影响。要想切断叛军的通信网络,必须让社团发挥作用。万幸的是,岛内的军事通信设施不算发达,很多铺设了几十年的线路早就在军情局的掌握之中,而最近几年架设的光纤通信网络又与民用网络连在一起,很容易遭到破坏。
    更重要的是,各大社团均有在台军服役过的退役军人,其中不乏一些参与了军事通信网络建设工作的技术军官。依靠这些人提供的情报,社团有足够的把握破坏岛内的军事通信网络。
    到达机场,夜尘亮明身份,找到了闵瑞麟与窦维新。
    “作战计划非常简单。”夜尘带来了最后一份作战计划。将作战计划用不同的方式,分几次传递,主要就是为了保密,毕竟再先进的通信网络、再复杂的通信密码都有可能被敌人截获与破译。“第一批日军到达之后,由我与空降部队的官兵‘招待’,切忌不要打草惊蛇。等到第二批日军到达的时候,用辐射探测设备确认飞机上是否有核弹头。如果有,按照作战计划采取行动,由空降部队直接摧毁客机。如果没有,按照备用计划行动,先让日军进入机场,等待下一步指示。”
    “有没有危险?”
    “什么危险?你是说,核弹头会不会被引爆?”夜尘淡淡一笑,说道,“核弹头有隔热护罩,能够承受住再返大气层时产生的数千摄氏度的高温;核弹头采用了加固设计,能够承受住数万个G的加速度,一般爆炸对其没有任何影响;核弹头还有放辐射屏障,能够屏蔽几乎所有电磁辐射。当然,最好派一部分人准备好消防设施。摧毁日军乘坐的客机之后,必须尽快找到核弹头。只有找到核弹头,才算真正解除了核威胁!”
    窦维新点了点头,仍然有点忐忑不安的样子。
    “放心吧,要死我也会陪你们一块完蛋。”夜尘看了眼少校空降兵,“我不想死,我也不希望任何共和国的军人做无谓牺牲,更不想让数百万同胞成为疯子的牺牲品。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核弹头不会被引爆,所以大家尽可放手去干!”
    “就这样吧,我们赶紧部署。”闵瑞麟没多罗嗦。
    会不会引爆核弹头,夜尘也没有多少把握,只是以当时的情况,没有别的办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章卷八 百年积怨 第五十四章 解除威胁
      
    1黄子孙来说,2027年1C月23日是需要永远记住~
    对1亿万大和子民来说,2027年123日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对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70多亿人来说,2027年23日是改变世界历史的一天。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足以改变整个世界。
    凌晨3点30,运载余名日本陆军官兵的B-787“梦幻”大型民航客机降落在了台北国际机场。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与美酒、也不是热情洋溢的台湾叛军,而是上百支冷冰冰的枪口与缴械投降的残酷事实。
    虽然部分日军兵用单兵通信系统发出了信号,但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客机降落的时候,控制台际机场的空降兵启动了电子干扰设备,机场内的所有无线电波都遭到了压制性干扰。因为仅仅持续了1C来分钟,所以没有引起外界注意。当那些滞留在机场的旅客还在抱怨手机无法使用的时候,空降兵就收缴了日军的单兵通信系统,解除了电子干扰,使通信恢复正常。
    按照夜尘的咐,空降兵还上演了一出“闹剧”。
    因为军情局早就收到消息,日本家安全局向台北派遣了几名间谍,并且让这些间谍混杂在滞留人群之中,到台北国际机场确认日军到达情况,所以空降兵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派出几十名穿着台军军服的官兵到机场上转了一圈,发出了日军第一批部队安全到达台北国际机场的信号。
    当那些日本间谍发出“安”信号时,多名日军官兵已经做了俘虏。
    凌晨四点第二批军乘坐8大型民航客机到达台北国际机场。
    因为兵力有限。为了安全起见以降兵放弃“文斗”。选择“武斗”。
    利用辐射探测仪确定核弹头装在第3架客机里面之后。闵瑞麟让通信军官引导客机前往比较空旷地仓库区。随后空降兵发动突然袭击。用机关炮、反坦克导弹发起攻击。大约900日军还未来得及离开客机。就葬身火海了第一批阵亡人员。
    猛烈地爆炸打破了夜间地平静。腾起地火光照亮了整个台北市。
    按照作战计划。闵瑞麟一面下令封锁机场面以机场守军地名义向叛军司令部发出机场遭到不明身份武装份子袭击地消息。
    因为爆炸发生在平常不停放客机地仓库区。所以直到这个时候日本间谍都未反应过来。
    不可否认,肯定出大事了,但是到底出的是什么事日本情报机构根本搞不清楚。
    机场上,夜尘赶到客机爆炸地点的时候,李东石率领的空降兵正在清理现场。
    到处都是被航空燃油烧焦的残肢断臂,甚至连军装上的金属佩饰都被高温融化了。根据第一批日军穿着台军军服来看,第二批到达的日军穿的也是台军军服。显然,日本希望这两批部队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到达台北国际机场核弹头安装在控制塔台,或者其他比较高的地方。虽然没有搞到日军人员名单是夜尘相信,在第二批日军中至少有上百名技术官兵至有一些日本的核武器专家。
    真要烧死了几个核武器专家,那也赚了!
    “上尉况怎么样了?”
    李东石回过头来,看了眼穿着台军少校军服的夜尘。虽然并不认识夜尘,但是李东石一眼就看出他不是军人。
    “我是军情局派来协助你们的高级间谍。”
    李东石点了点头,说道:“已经找到核弹头,第一批人员已经进去了。只是现场温度太高,恐怕得花点时间。”
    夜尘皱了皱眉头,看了眼手表。
    17分,已经过去15了!
    “李哥……”穿着石棉隔热服的张志跑了过来,“不行,燃料还未烧光,里面温度太高了,得再等一会。”
    “找到核弹头了?”
    张志看了眼夜尘,似乎不太信任这个陌生人。
    “他是自己人。”李东石说了一句。
    “找到了,完好无损,只是外壳严重变形。我们用辐射计测量过,没有发现放射性泄露。”
    “有多大?”
    “一米多长,大约半米粗,重三百到五百千克。”
    夜尘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尽快把弹头搬出来,就算用肩扛手抬,都得在四点二十五分之前完成工作。”
    “不可能,里面……”
    李东石瞪了眼张志,让中尉闭上了嘴。
    “后方正在等我们的消息。”夜尘知道必须说服这些空降兵,“确认核弹头已经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后,其他作战行动才会开始。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如果我们这里耽搁时间,整个作战行动都将受到影响。”
    “没问
    带人进去。”李东石没多罗嗦,拿起了放在消防车衣。
    “李哥……”
    “叫几个不怕死的兄弟跟我进去!”
    张志咬了咬牙,叫来了正在一旁喘气的几名战士。
    夜尘也没闲着,李东石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再次冲进客机的残骸时,他拿出了带来的通信设备,架好了录象设备,连上了军情局的卫星通信网络。
    大约5钟后,李石等8空降兵把烧得漆黑,外壳完全变形的核弹头抬了出来。
    看了眼几个累得满头大的军人,夜尘没多说什么。多年的间谍生涯让他相信一个道理,不管是谁,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上尉,把匕首我用一下。
    ”
    李东石刚刚接过矿泉水瓶,看了尘一眼将在半岛战场上缴获的美军军用匕首拔了出来,递给了军情局间谍。
    “不错嘛美国货,还是高度陶瓷复合材料做的。”
    “那还用得着说,这是李哥在战场上……”
    李东石踢了下张志,让手下闭嘴。
    夜尘淡淡一笑,用锋利的匕首划开弹头的外壳露出了里面的强化蒙皮。找到仪器检修点之后,夜尘动作麻利的拆开了检修窗口,露出了里面的电路板。
    李东石与张志等人围了过来。
    “狗日的电子技术不是很发达吗怎么还在用这么落后的电路板?”
    “这是军用电子设备。”夜尘回头看了眼喋喋不休的中尉军官,“与民用电子设备、以及单兵电子设备不同,核武器的电子设备不需要太快的运算速度,要的是绝对的可靠性因为会设计得更加简单、更加牢固,以免在使用中出问题。”
    张志吐了吐舌头,没再发表高论。
    “上尉,把摄像机递给我,谢了。”
    李东石立即把架在一旁的摄像机拿了过来,递给了夜尘。
    “各位开一点,不想成为军情局的名人别进入摄像范围。”
    几个空降兵都跳开了。
    “需要帮你照明吗?”
    夜尘看了眼李东石,笑着说道:“没必要是低感光摄像机,间谍的专用产品算在完全漆黑的夜间都能拍得非常清楚。”
    李东石苦笑了一下,觉得有点自作多情。
    夜尘没再理会空降兵,迅速接上通信设备,将摄像机拍下的录象发了回去。
    “抽烟吗?”传输信息时,夜尘掏出了香烟,“美国货,我可是千里迢迢带过来的,就剩下这一包了。”
    几个空降兵都围了过来,各要了一根。
    众人点上烟的时候,夜尘将无线耳机与贴片式麦克风分别别在了耳朵与脖子上。
    “明白……是……”
    听到夜尘与后方通信,李东石等得了好处的空降兵自觉退开两步。
    “是……明白……弹头怎么处理?”夜尘抽了口烟,朝李东石点了点头,“明白……知道了,按照计划行动。”
    李东石丢掉了刚抽两口的香烟,美国货并不见得适合每个人的口味。
    “已经确认,这是日本的核弹头。”
    “这么简单?”
    夜尘淡淡一笑。很多时候,他觉得没有必要向这些不太懂技术的空降兵详细讲解。用来拍摄核弹头的摄像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像机”,而是综合了辐射探测与内部扫描功能的多用途摄像机。也就是说,夜尘发回去的不仅仅是核弹头的外表图像,还有核弹头的辐射信息与内部结构图像。依靠这些信息,军情局的技术人员就能确定放在夜尘面前的是不是真正的核弹头。
    “现在怎么办?”李东石也没多罗嗦。
    “按计划行动。”夜尘看了眼手表,“刚刚四点二十五分,与预定的时间完全吻合。上尉,从现在开始,在军情局前来接手之前,由你负责核弹头的安全,没有我或者军情局的直接命令,谁也不能靠近核弹头,更不能带走核弹头,明白吗?”
    李东石点了点头,说道:“怎么确认来的人是军情局的人?”
    “到时候我会与你联系。”
    张志迟了一下,问道:“老兄,你能确定那里面没有装定时装置,或者类似的引爆器吗?”
    夜尘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你认为核弹头是路边炸弹?不但有密码,而且是两套密码,没有密码谁也无法启动核弹头。放心吧,不会引爆的。”
    张志迟了一下,朝李东石看了过去。
    “我会看好弹头。”李东石胆子大得多,“直接交给军情局,是吧?”
    夜尘点了点头,将如何保管核弹头的方法告诉李东石之后,才离开仓库区,返回机场控制中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章卷八 百年积怨 第五十五章 外太空作战
      
    认核威胁已经解除,王元庆命令军情局尽快派遣核台北,将核弹头运回大陆军事基地。作战行动不需要王元庆操心,项铤辉正在按照早已制订的作战计划向各级参战部队下达作战命令。
    离天亮还有大约2个小时。
    在这短短2个小时内,3大军种与3大独立兵种的数百支参战部队的数万名官兵将按照总参谋部下达的作战命令开展行动。战役难度之大、指挥之复杂,即便算不上绝后,也能算得上空前。
    首先投入战斗的不是一线作战部队。
    ,位于长白山山区的“战略防御指挥中心”收到总参谋部的作战命令,部署在数十处洞库基地内的上千名天兵官兵立即按照作战计划开始行动。
    谁也无法想到,支距离战场数千千米、连枪械都没有配备的部队会如此重要。
    50,数十台外形怪异的器被拖出洞库,来到露天发射平台上,将硕大的抛物面天线指向万里无云的夜空。2钟内,由步进电机驱动的三向稳定平台完成定位,抛物面天线在高精度侍服电动马达的驱动下瞄准了数百千米、乃至数千千米外的外太空目标。随着各级指挥机构下达攻击命令,数十道极为明亮的蓝绿色光芒刺破黑暗的夜空,以每秒三十万千米的速度冲出大气层、奔向瞄准的军事卫星。1多秒后,刺眼的光芒不见了踪影,发射平台上的天兵官兵以最快的速度将武器设备拖入了洞库。
    作战行动完,成立仅仅3年的天兵完成了作战任务。
    3年来,为了打造世界上一支天兵(美国的空天作战部队隶属于空军有成为独立兵种),共和国总共投入了近万亿军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王元庆的话来说,国家的巨额投入是否值得,看得不是技术是否先进,而是能否在战斗中克敌制胜,为赢得战争提供帮助。
    虽然兵的战斗仅仅几分钟是足以决定战争走向!
    恐怕也想不到。共和国天兵刚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外太空目标地大规模作战行动。
    首先打击日本地军事卫_正是共和国新式战争思想地制高点。
    孙子兵法曰: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占领制高点。永远是战争地主旋律。空军诞生之后。谁控制了天空。谁就掌握了战争地主动权。随着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太空成为新地制高点。虽然早在美苏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签署了不在外太空部署军事设施、不攻击对方外太空设施地条约。但是旧地国际局势被打破地世界格局形成。共和国与美国没有签署任何类似协议。也没有与其他国家签署类似协议。
    为了尽量缩小影响范围。此次攻击地只是日本地军事卫星。
    在制订作战计划地时候。项铤辉就明确提出。必须在战争开始地时候打掉日本地所有军事卫星日本丧失利用外太空设施地能力。从而摧毁日本地军事通信系统、瘫痪日本地军事指挥系统。
    总参谋长如此重视外太空作战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有着密切关系。
    作为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日本的航天能力不容低估。
    与其他国家不同日本的航天技术不但不重视成本因素,还以“民用航天”为名、秘密发展军事航天能力。比如从H…2始日本放弃了更有经济效益的氧液体燃料火箭,转为发展经济效益不太明显、更具有军用价值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别的不说,X…11型弹道导弹就是在H…77型固体燃料运载火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强大的航天能力,日本肯定不敢在20211年悍然迈过核门槛,成为有核国家。
    航天能力为日本发展外太空军事力量提供了雄厚基础。
    独岛战争之后,日本启动了“外太空军事建设五年计划”,按照该计划,日本将在5年中拥有独立的卫星通信、卫星侦察与卫星定位系统,发射1多颗各种用途的军事卫星,打造仅次于美国与共和国的军事卫星网络系统!虽然到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的五年计划并未完成,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军事卫星没能按时发射,但是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实力不容小觑。
    军事通信方面,日本在5年间先后发射了3代12通信卫星。其最先进的JC…3B型通信卫星的上行带宽达到24Gbps、拥有240通信线路、初步具备实时战术通信能力,以该卫星为基础的军事指挥平台能够保证后方指挥官与前线作战部队保持实时联系,从
    战术网络指挥功能。
    军事侦察方面,日本在5年间先后发射了2类6型共计24侦察卫星。其最先进的雷达成相卫星与光学成相卫星的分辨能力分别达到了C5与5米(均为南北向),能够准确辨别军用设施。由24侦察卫星组建的“星座”能够对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目标每2小时侦察一次。
    军事定位方面,日本的“太阳神”卫星定位系统与美国的GPS…3系统相仿,采用“星座”方式部署,在6条轨道上各部署工作卫星与1颗备用卫星,能够对除了南北两极之外的全球所有地区提供卫星定位信号。其采用的“双轨制”工作方式,不但能够为民用客户提供精度为3米的定位信号,还能为军用客户提供精度为1米的定位信号。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这3~套军事卫星系统都是日军的“力量倍增器”。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军事航天系统的共和国,非常清楚军事卫星系统对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也难怪项铤辉将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当作首要打击对象。只要打掉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日军就将成为瞎子、聋子、哑巴与路盲,从而失去战争的主动权,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做出错误判断!
    共和国不惜耗金,全力打造天兵,目的也是占领战争的制高点。
    当然,反卫星作战,并不是有几套武器系统那么简单的事情。
    战役开始前,兵利用部署在共和国各个方向上的“太空监视雷达”精确测量了日本军事卫星的运行轨道与运行周期,基本上掌握了日本军事卫星的活动规律。随后,还得用高精度大气层外探测雷达确定日本军事卫星的准确位置,为地基拦截系统提供目标的准确飞行参数。
    战斗开始后,才轮到“地激光拦截系统”登台表演。
    作为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地基定向能武器系统,“低级激光拦截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来对付以军事卫星为主的外太空目标。
    最初时候,“地基激光拦截系统”的针对目标是弹道导弹。
    在设计测试阶段,工程师现,定向能武器在对付弹道导弹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大气层对激光束的干扰与衰减效应。对飞行在上万米高度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来说,大气干扰与衰减效应还不是很明显。如果有必要,“空基激光拦截系统”还可以部署在高空气球上,将部署平台的高度提高到20到米,最大限度的减弱大气层对激光束的影响。“地基激光拦截系统”却没有这样的优越条件,即便海拔高度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只有8000多米。一般情况下,“地基激光拦截系统”均部署在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下的地区,不得不考虑大气层的干扰与衰减效应。
    为了降低大气层干扰,必须采用波长较长的蓝绿激光。激光的波长越长,功率密度就越难以提高。为了降低大气层衰减,必须采用直径更大的波束,比如通过用反射方式发射激光束,又将对波束的功率密度造成负面影响。
    众多因素最终让“地基激光拦截系统”成为了专门对付卫星的武器系统。
    相对而言,对付卫星要比对付弹道导弹容易得多。弹道导弹需要再入大气层,弹头部分有防热与隔热护罩。即便老式弹道导弹的隔热护罩并不牢固,随着定向能武器逐步具备实战能力,各国肯定会加强弹头的自身防护能力,从而使弹道导弹具备对抗定向能武器的能力。绝大部分卫星没有隔热护罩,也就无法抵抗定向能武器,自身防护能力比弹道导弹差得多,也就更容易对付。
    在正式定型之前,“地基激光拦截系统”进行了多次试验。
    虽然共和国从未公开相关数据,甚至没有承认在秘密研制地面定向能武器系统,但是从共和国在2025年之后大规模部署“地基激光拦截系统”来看,定型试验的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即便激光无法彻底摧毁卫星,也能使卫星丧失使用能力。因为卫星不像汽车,坏了可以修理,所以只要使卫星丧失使用能力,也就达到了摧毁目的。
    天亮前,长白山地区的天兵又进行了数次拦截。
    为了增强拦截效果,部署在东南武夷山地区的天兵也在天亮前投入战斗,对“漏网之鱼”进行了补充攻击。
    总参谋部的命令很简单:天亮前,必须彻底摧毁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章卷八 百年积怨 第五十六章 准军事力量
      
    兵参战时,军情局副局长刘晓宾来到了位于共和国情报中心。
    因为作战规模过于庞大,所以总参谋部不得不将部分信息战任务交给军情局。不管怎么说,军情局在职能上隶属于总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