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中国舰队打算前往孟加拉湾,还是奔赴阿拉伯海,都不能让其得逞,更不能让其深入印度洋。
    必须在海峡附近将其拦截下来!
    为此,两支航母战斗群将分散行动,一支部署在安达曼海南部海域,一支部署在苏门答腊岛西南海域。
    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帕特尔并不觉得分散兵力是个严重的问题。
    中国特混舰队没有航母,而且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之外,仅凭几艘防空驱逐舰与通用驱逐舰,还有几艘防空能力并不强大的通用护卫舰,抵挡不住舰载战斗机的攻击,两个波次的攻击机群就足以消灭中国舰队。
    战斗将在一面倒的情况下进行,肯定又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想到这,帕特尔有种莫名的兴奋与激动。击沉停泊在港口内的巴基斯坦战舰,不足以显示印度海军的强大实力,只有在大海上击沉中国舰队的战舰,才能证明印度海军才是印度洋的霸主。
    在帕特尔看来,他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及时赶到阻击海域。
    中国舰队从湛江军港出发,如果以二十四节的速度前进,四天之内就将进入马六甲海峡,或者在一百零四个小时之后通过巽他海峡。印度舰队从肯帕德湾海域出发,同样以二十四节的速度航行,八十个小时之后才能到达安达曼海,或者在八十六个小时后到达苏门答腊岛西南海域,搜寻中国舰队还需要数个小时。对印度舰队来说,时间确实非常宝贵。
    帕特尔看到的是胜利,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他没有看到的是潜伏的危险,还有急于求胜的心理给舰队带来的巨大风险。
    就在“维克拉玛蒂亚”号与“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转向南下的时候,“剑鱼”号潜艇悄无声息的到达了伏击海域。





第一章第三十三章 挥洒自如
    万顷碧波下,“剑鱼”号如同刚刚浮上海面换了口气的鲸鱼,又一头扎进了黑漆漆的深渊。看着深度计上的读数变成了“240”,华剑锋才拍了拍舵手的肩膀,使潜艇保持在了这一深度。
    “刚刚收到的消息,特混舰队已经从湛江港出发,正在南下。”华剑锋打量了聚集在指挥中心内的军官一番,“三个小时前,一直在肯帕德湾活动的印度舰队转向南下,两支航母战斗群,不是一支航母战斗群。”
    乐家成将收到的命令与相关情报显示在了火控计算机的大屏幕上。
    军官们显得既惊讶,又兴奋,还隐约有一点担忧。
    让众人惊讶的是,印度海军的两支航母战斗群一同南下。这只能说明,印度宁愿放弃封锁巴基斯坦港口的行动、歼灭巴基斯坦海军的机会,也要集中全力拦截中国海军的特混舰队,甚至不惜与特混舰队决一死战。
    让众人兴奋的是,将获得伏击两艘航母的宝贵机会。
    让众人担忧的是,两支航母战斗群的反潜作战能力是一支航母战斗群的两倍以上。除了战斗群自身的反潜兵力增加了一倍以外,印度还会派遣岸基反潜巡逻机为战斗群护航,甚至派遣潜艇执行反潜作战任务。
    伏击航母与伏击核潜艇并不是一回事。
    核潜艇的行踪是海军的绝密情报,在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时候,海军只安排大致的巡逻区域与进出航线,不会为核潜艇规划详细的巡逻航线。除了进出港与极为特殊的情况,核潜艇在整个任务期间都呆在海面以下,甚至很少使用潜望镜。“剑鱼”号诞生之前,能够伏击核潜艇的只有核潜艇。核潜艇的战斗都发生在海面以下,受到海水的阻隔,往往不为人所知。即便核潜艇之间发生战斗,只要当事国不愿意让事态扩大,都会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冷战期间,美国海军的“长尾鲨”号在跟踪一艘苏联的战略核潜艇的时候被对方发现,结果被撞沉。事后,苏联保持沉默、美国以“事故”为由,掩盖了那场惊心动魄、差点引爆世界大战的冲突。
    航母属于水面战舰,在侦察卫星遍布太空的时代,行踪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如果航母被击沉,事态肯定无法平息,更不可能用“事故”解释。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艘航母因“事故”沉没。航母更不会单独行动,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身边就簇拥着一大群“保镖”,以集群的方式活动。干掉一艘航母容易,可要干掉一支航母战斗群,绝不是“剑鱼”号能够办到的。
    归根结底,以华剑锋为首的军官不得不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击沉印度航母。会不会导致印度向共和国宣战。将共和国卷入战争。二是击沉印度航母后。“剑鱼”号能否全身而退。
    转移阵地地途中。“剑鱼”号每隔四个小时上升到潜望镜深度一次。将卫星通信天线伸出海面。希望能够收到更准确地命令与更详细地情报。
    一路上。华剑锋也在思考第一个问题。
    按照总参谋部预先安排地任务。“剑鱼”号在完成了伏击“歼击者”号地“战略任务”之后。转为自由猎杀。重点对付印度海军地作战舰艇。没有收到新地命令。表明总参谋部没有调整之前地部署。刚刚收到地情报中也没有明确提到是否伏击印度航母战斗群。表明华剑锋可以以艇长地身份。按照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虽然有点牵强。但是在华剑锋看来。第一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需要重点讨论地是第二个问题。也就是伏击印度航母战斗群地战术。
    “我们至少不用害怕遭到印度潜艇伏击。”乐家成打破了沉默。与往常一样,做决定之前,他会与华剑锋唱对台戏,做出决定之后,他将无条件的支持华剑锋。“印度航母战斗群的航速超过了二十节,印度海军的常规潜艇跟不上航母战斗群的步伐。另外,印度航母战斗群是在我们做出派遣特混舰队的决定之后才转向南下,部署在阿拉伯海的印度潜艇不可能提前南下,部署在孟加拉湾的印度潜艇最快也只能在四十八小时之后才能到达斯里兰卡岛以西海域。只要我们在两天之内下手,就完全不用考虑印度潜艇的威胁。”
    “不能忽略反潜舰艇与反潜直升机的威胁。”轮机长的问题很尖锐。
    “我们应该对‘剑鱼’号有信心。”华剑锋撇开了这个问题,转而说道,“首先决定伏击海域,八度海峡、还是斯里兰卡岛西南海域?”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因为拉克沙群岛与印度本土之间海域的水文情况非常复杂,是那些认为天堂里有七十七个处*女在等着他的常规潜艇艇长理想中的伏击地点,所以印度航母战斗群很有可能从拉克沙群岛西面南下,然后从米尼科伊岛与伊哈万迪富卢环礁之间的八度海峡向东航行,最后绕过斯里兰卡岛进入孟加拉湾。保克海峡过于狭窄、水深较浅,吃水较大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很难通过,印度航母战斗群不会走保克海峡。
    “最好在八度海峡东端下手。”乐家成从火控计算机里调出了一份海图。“进出八度海峡时,航母战斗群要转向两次,我们不用追击航母战斗群,只需要提前占领最有利的攻击位置。”
    “攻击后怎么撤离?”军械长提到了重点问题。
    “如果攻击出其不意,印度航母战斗群会自乱阵脚,帮我们创造撤退的机会。”华剑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尽量向南撤退,只要能够进入深水海域,我们就能逃走。如果向南撤退遇到困难,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进入浅水区,设法在大陆架上坐沉;印度海军不知道我们的身份,甚至会认为我们是巴基斯坦的常规潜艇,搜索最多持续两天;两天之后,等印度放松警惕,我们才离开浅水区。”
    “还可以向阿拉伯海撤退。”乐家成补充了华剑锋的战术。“这样会让印度相信我们是巴基斯坦的常规潜艇。”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华剑锋没有否定乐家成的战术。“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我们就前往八度海峡,等印度航母战斗群送上门来。”
    让乐家成负责重新设定航线后,华剑锋离开了指挥中心,返回了艇长住舱。
    不多时,乐家成前来“串门”了。
    “有一点,你没有提到,其他人也没有提出来。”乐家成把椅子拖到了床边,坐到了华剑锋的身旁。“但是,我能看得出来,大家都想到了,只是都没有提出来。”
    “美国潜艇?”华剑锋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香烟,先递了一根给乐家成。
    接过香烟,乐家成没有急着点上。“战争爆发前,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四艘美国潜艇全部离港出海。我们只知道其中两艘在阿拉伯海帮助印度海军寻找巴基斯坦海军的那三艘‘阿戈斯塔90B’,另外两艘至今都没有任何消息。”
    “其中一艘是‘新罕布什尔’号。”华剑锋在床上翻了下身,“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到了,而且知道在我们伏击了‘歼击者’号之后,‘新罕布什尔’号很有可能进入了孟加拉湾,开始搜寻我们的踪迹。”
    乐家成暗暗一惊,他一直没有看出华剑锋会有这样的担心。
    “新罕布什尔”号是“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第五艘,编号SSN778,七年前服役,三年前部署到迪戈加西亚,成为了美国海军在印度洋上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作为用来替代“洛杉矶”级的“弗吉尼亚”级,不但是美国在放弃“海狼”级的续建工作之后,开始大批量建造的攻击核潜艇,还是美国海军,乃至全世界海军中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
    “按照我的猜测,‘新罕布什尔’号与另外一艘潜艇之前分别在马六甲海峡西端与巽他海峡南面活动,负责搜寻与监视我们派往印度洋的攻击核潜艇。”华剑锋弹掉了烟灰,又抽了一口。“‘歼击者’号完蛋之后,美国海军肯定会采取紧急措施。如果‘新罕布什尔’号的艇长稍微聪明一点,他就会想到,我们不但不会离开印度洋,还会前往斯里兰卡岛西部海域寻找机会,甚至会进入阿拉伯海,袭击印度航母战斗群。现在印度航母战斗群南下,‘新罕布什尔’号很有可能与我们一样,前往八度海峡等待机会。”
    “既然早已考虑到了,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
    “冒险?”华剑锋淡淡一笑,说道,“我们在冲绳诸岛就与‘弗吉尼亚’遭遇过,不但没有被发现,反而收集到了‘弗吉尼亚’的特征噪音,填补了空白。即便再次遭遇,我们也不会落于下风。”
    乐家成的眉头微微跳了几下,他最缺乏的就是华剑锋最富裕的信心。
    “美国潜艇来插上一手,只会使局势更加混乱,我们也正好浑水摸鱼。”华剑锋灭掉了烟头,打了个呵欠。“放心吧,我已经想好了。干完这一票,我们就回去享受阳光、沙滩与美女,其他的事,都见鬼去吧。”
    乐家成迟疑了一下,起身准备离开。
    “四个小时后来叫我。”华剑锋拉起了被子,“你可是副艇长,以后还会成为艇长,别有点风吹草动就大惊小怪的,让下面的官兵见到多不好?”
    对于华剑锋的“忠告”,乐家成只能苦笑应之。
    他不是华剑锋,他也知道自己永远都成不了华剑锋那样的艇长。





第一章第三十四章 偷袭得手
    红色灯光开始闪烁,拉响了无声的战斗警报。
    侧身让过一名前往轮机舱的水兵,登上三步台阶,华剑锋走进了指挥中心。
    “首上五,动作慢点,控制好速度。”拍了拍舵手的肩膀,乐家成朝华剑锋点了点头,说道,“刚刚确定目标身份,是‘维克兰特’号航母。”
    将帽子交给站在门边的轮机长后,华剑锋走到了声纳控制台的旁边。
    “方位315,距离35,目标航向105,航速24。”声纳长显得很激动。“艇长,我们逮到一条大鱼。”
    “干得不错。有没有发现‘维克拉玛蒂亚’号?”
    声纳长摇了摇头,说道:“只发现了‘维克兰特’号。另外在345方向上有大量噪音源,距离超过六十千米,无法辨别身份。”
    “很有可能是‘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战斗群。”乐家成补充了一句。
    华剑锋点了点头,示意声纳长把信息显示到火控计算机的大屏幕上。
    因为潜艇处于战斗状态,随时有可能与印度航母战斗群遭遇,所以在到达伏击海域之前,“剑鱼”号就收回了拖拽式声纳,仅用壳体声纳与艏部球形声纳搜寻目标。在此情况下,“剑鱼”号的被动探测能力大大降低。
    火力控制台上的大型液晶显示屏上出现了密集的光点。
    缓慢移动地绿色光点是海面战舰。快速移动地黄色光点是反潜飞机。没有出现代表潜艇地红色光点。345度方向上地噪音源由一个巨大地绿色光点代表。表明无法准确测算出噪音源地数量与性质。
    “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采取地是松散型反潜编队。空中有十二架反潜飞机。
    “我们处在最佳攻击位置上。现在发射鱼雷。逃离地机会在八成以上。”
    乐家成地声音压得很低。可是指挥中心就这么大点地方。周围地军官都听到了。
    现在下手。是不是太急了?
    华剑锋朝众人看了一眼。目光又回到了大屏幕上。
    “剑鱼”号位于“维克兰特”号的正东南,距离三十五千米。
    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的最短射程为四十五千米。两条鱼雷就能重创“维克兰特”号,三条鱼雷就有可能击沉“维克兰特”号。三十五千米的距离,能让“剑鱼”号全身而退吗?
    “一、二、三号鱼雷输入火控数据,准备……”
    “艇长,有接触。”
    华剑锋一惊,立即挥手阻止乐家成传达命令。
    “反潜巡逻机,方位305,距离7,正在向我前方高速运动。”
    声纳长报出相关数据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高速移动的红色光点,计算机分析的结果是:P-8I反潜巡逻机。
    “老华……”乐家成顿时紧张了起来。
    华剑锋压了压手,没让乐家成说下去。
    很不标准的支援式反潜战术,反潜巡逻机仅在航母战斗群前方三十五千米处巡逻。按照标准的战术,反潜巡逻机应该把搜索范围扩大到一百五十千米以上,防止潜艇用反舰导弹攻击航母战斗群。
    这也不能怪印度海军,P-8I就那么几架,且八度海峡并不宽敞。
    不到五分钟,那架P-8I就从“剑鱼”号东北大概八千米处飞走了。大概之前在孟加拉湾浪费了太多的声纳浮标,或者只是前来做做样子,反潜巡逻机没有严格按照战术规范,最多每隔二十千米投放一枚声纳浮标。
    随着红色光点从屏幕右下角消失,众人都松了口气,乐家成还偷偷擦掉了额头上的汗水。
    华剑锋看到的不是危险,而是机会。
    印度航母战斗群的反潜重点在外围,而不是编队内部。如果能够进入编队内部,“剑鱼”号不但能够出其不意的发动攻击,还能避开敌人的反潜力量。前提是,“剑鱼”号必须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溜进去。
    “首下五,尾下五,深度540,航向45,速度6。”华剑锋没再迟疑,“老子要学孙猴子,到白骨精的肚皮里面好好折腾一番。”
    “进入战斗群内层?”乐家成暗暗一惊,华剑锋的胆子也太大了。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华剑锋敲了敲液晶屏幕的面板。“印度航母战斗群采用的是常用反潜编队,六艘护航战舰分散在航母前方与左右两侧,十二架反潜直升机全部集中在航线正前方四十五度扇区内,无法监视其他方向。我们从侧面突进去,在最近的距离上攻击‘维克兰特’号。”
    “然后遭到六艘护航战舰的围攻。”
    华剑锋笑着摇了摇头。“遭到攻击后,反潜战舰与反潜直升机会首先搜索附近十千米到二十五千米的海域,原本漏洞频出的反潜网就更加松散了。”
    乐家成思考了一下,说道:“攻击得手之后,躲在‘维克兰特’号的下面?”
    “知我者,家成也。”华剑锋笑了起来。
    乐家成不再说什么,亲自站到了领航的位置上。
    华剑锋在玩火,可是这把火值得一玩。
    到达五百四十米的深度后,“剑鱼”号将速度提高到了六节。
    只要“维克兰特”号不突然转向或者变速,五十四分钟之后,“剑鱼”号与“维克兰特”号的距离将缩短到十千米左右,且位于“维克兰特”号的正西南。
    十千米的距离,绝对是绝杀的距离。
    四十分钟后,华剑锋让军械长给四具鱼雷发射管全都注入海水。
    攻击航母不同于攻击潜艇,一条重型鱼雷就能击沉一艘潜艇,要想击沉一艘排水量超过四万吨的中型航母,至少需要三条重型鱼雷。
    “首上五,尾上五,上升到攻击深度,控制好速度!”
    因为采用高压水泵发射鱼雷,“剑鱼”号的最大鱼雷发射深度为二百四十米,所以无法在全航行深度使用鱼雷。
    “深度240。”说完,乐家成朝华剑锋看了过去。
    “一号与二号鱼雷设定为尾流自导攻击模式,三号鱼雷采用线导攻击模式。”华剑锋下达命令的时候,语气非常平静。
    “攻击参数装定完毕。”
    “开启鱼雷发射管外盖,一号、二号鱼雷发射!”
    “砰砰”两声,两条鱼雷冲出了鱼雷发射管。
    “三号鱼雷发射。”
    “砰”的一声,第三条鱼雷也射了出去。
    华剑锋的目光落到了火控计算机的屏幕上。
    一号与二号鱼雷采用自导攻击模式,没有占用潜艇的火控通道。三号鱼雷采用线导攻击模式,占用了一条火控通道。另外一条火控通道留给了呆在鱼雷发射管内的四号鱼雷。
    两条自导鱼雷离开潜艇后,先在惯性制导系统的控制下,低速搜索前进。
    尾流制导的原理并不复杂,任何舰艇在航行的时候,都会形成一条如同人的指纹一样,长度在数千米到数十千米之间,由力场、电磁场等物理场组成的,性质独特的尾流场。依靠相关的探测设备与自动控制设备,鱼雷就能沿着尾流场追击舰艇。因为水面舰艇留下的尾流场更加明显,所以尾流制导鱼雷一般用来攻击水面舰艇。
    大约六分钟后,两条鱼雷探测到了“维克兰特”号的尾流场,自动转为高速攻击模式。
    两条尾流自导鱼雷加速后,“维克兰特”号上的声纳立即接收到了鱼雷发出的噪音。此时,第三条鱼雷也在潜艇的控制下逼近了“维克兰特”号航母。
    “艇长,目标向右转向。”
    华剑锋与乐家成都是一愣,随即露出了一丝笑容。
    真是老天帮忙,规避鱼雷的时候,“维克兰特”号竟然选择了右转向,而不是左转向。大概为了避开北面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战斗群,“维克兰特”号才选择向南面转向。
    “三号鱼雷转为声自导模式,切断制导线,右转向,速度12,计算鱼雷命中时间。”
    “两分二十秒。”
    “速度18,三分之二右舵。”华剑锋没有依靠火控计算机,完全凭脑力计算最佳规避路线。
    “艇长,目标开始加速。”
    “鱼雷命中时间两分三十秒。”乐家成看了眼华剑锋,重新开始计时。
    “保持速度,右满舵。”华剑锋一边计算着,一边有规律的敲打着火力控制台的台面。
    必须趁机靠近“维克兰特”号。如果“维克兰特”号没有立即沉没,“剑鱼”号可以躲在航母的肚皮下面。如果“维克兰特”号迅速沉没,印度战舰会首先营救海面上的落水官兵,不会立即搜索“维克兰特”号沉没点附近的海域。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突然,几下猛烈的爆炸声传来,不用声纳长报告,艇内的官兵都听到了。
    “深水炸弹!”乐家成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首下十五,尾上十,速度27,三分之一右舵。”华剑锋迅速下达了新的命令,然后才说道,“印度阿三狗急跳墙了,他们在用深水炸弹拦截鱼雷。”
    乐家成笑着摇了摇头,他刚刚想到这种情况。
    印度战舰上配备了火箭式深弹发射器,连航母也不例外,只是这种武器的摆设意义远大于实战意义。
    爆炸声越来越密集,表明印度战舰上的官兵已经手忙脚乱了。
    一下沉闷的爆炸声传来,接着又是一下,过了一阵,传来了第三次猛烈的爆炸声。不多时,深水炸弹的爆炸声也消散了。
    “艇长,‘维克兰特’号就在我们的头顶上。”
    “首上五,尾上五,速度6。”说完,华剑锋看了眼深度表。“540”,刚好到“剑鱼”号的最大安全航行深度。
    头顶上传来了舰体破裂,龙骨断裂时发出的声响。
    鱼雷直接攻击战舰的水下部位,而且三条鱼雷都在龙骨下方爆炸。
    连续被三条重型鱼雷击中,别说是印度海军的中型航母,就算是美国海军的超级航母,也不见得消受得起。





第一章第三十五章 一鼓作气
    2015年7月6日,印度海军再次创造了“世界第一”。
    凌晨一点三十四分,“维克兰特”号航母在东经75°12′、北纬7°34′,八度海峡东部海域遭到潜艇袭击,连续被三条重型鱼雷击中,于二点十九分沉没。印度海军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因此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艘在海战中被击沉的航母。
    并不光彩的“世界第一”。
    只是,灾难才刚刚开始。
    “维克兰特”号北面大约三十千米,“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
    被参谋从床上叫醒的时候,帕特尔还非常生气。听到“维克兰特”号遭到突然袭击,正在大火中下沉,少将顿时傻眼了。
    一点四十二分,帕特尔来到航母指挥中心。
    “维克兰特”号上冒起的熊熊大火照亮了南面的夜空,通信频道内的声音非常嘈杂。
    出于本能,帕特尔首先询问敌情。
    附近海面上没有敌人的战舰,空中没有敌人的飞机,肯定是潜艇、只有潜艇才能偷袭“维克兰特”号。
    得知击中“维克兰特”号的是鱼雷,不是导弹之后,帕特尔立即下令重点搜索距离“维克兰特”号十到二十五千米的海域。随即,他又调整了命令,将反潜搜索兵力全都派到了“维克兰特”号南面海域。
    帕特尔地反应并不慢。部署也很得当。
    如果潜艇用反舰导弹攻击航母。虽然能够在上百千米。甚至数百千米外发射导弹。但是难以达到突然袭击地效果。反舰导弹容易被发现。甚至被防空导弹与速射机关炮击落。导弹地“杀伤力”也不如鱼雷。还可能在破水而出地时候暴露潜艇地行踪。
    胆大心细地潜艇艇长都会将鱼雷作为主战武器。
    鱼雷地射程比导弹短得多。美国海军地MK48ADCAP型鱼雷地最大射程只有五十千米。大部分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地最大射程都在二十到四十千米之间。因为鱼雷地速度较慢。所以重型反舰鱼雷地理想攻击距离为十千米到二十五千米。太近地话。潜艇容易被反潜战舰发现。太远地话。鱼雷够不着高速逃逸地战舰。
    理论分析很简单。实际操作却很复杂。
    进入高速攻击模式前。两条尾流自导鱼雷已经两次转变航向。根本无从判断鱼雷是从哪个方向上射来地。第三条声自导鱼雷选择地是最短航线。也无法从其航向断定潜艇所在地位置。
    帕特尔只能初步断定,潜艇在“维克兰特”号的南面,不然遭殃的肯定不只是“维克兰特”号,还有“维克拉玛蒂亚”号。
    可是,这个判断太“粗放”了。
    即便将搜索范围缩小到“维克兰特”号南面,距离十到二十五千米的海域,也有一千六百五十平方千米,而且搜索范围将以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速度增加。如果不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有所斩获,就永远别想找到那艘潜艇了。就算按照最理想的情况,即潜艇潜伏不动、各反潜兵力瞬间部署到位、分区域搜索,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五架反潜巡逻机、或者二十一架反潜直升机、或者十三艘反潜战舰,远远超过了“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乃至两支航母战斗群的反潜实力。
    情急之中,帕特尔不但没有仔细考虑反潜战术,还犯了更严重的错误。
    当时,他首先想到巴基斯坦的“阿戈斯塔90B”型AIP常规潜艇。
    巴基斯坦海军的潜艇一直以偷袭印度航母为首要任务。上次克什米尔危机的时候,一艘巴基斯坦潜艇悄悄潜入印度航母战斗群,用主动声纳“攻击”了“维拉特”号航母,搞得战斗群内鸡飞狗跳。
    一点四十八分,帕特尔派出了“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战斗群的反潜直升机。
    随后,他又命令“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战斗群内的两艘“班加罗尔”级防空驱逐舰前去救援“维克兰特”号,并且让编队里四艘反潜战舰进入了战斗状态。找到那艘“巴基斯坦潜艇”,在“维克拉玛蒂亚”号的安全得到保障之前,他不敢有丝毫大意。
    帕特尔没有意识到,攻击“维克兰特”号的并不是巴基斯坦潜艇。
    “剑鱼”号没有离开,更没有放弃扩大战果的机会。
    在“维克兰特”号舰体断裂声的掩护下,鱼雷兵为三具鱼雷发射管重新装填了鱼雷,并且注入了海水。只是,“维克兰特”号发出的声响同样干扰了“剑鱼”号上的声纳。
    “只能确定北面有几个目标。”声纳长成为了潜艇上的关键人物,他用水彩笔圈出了屏幕上的几个亮点,“这两艘正在向我们靠近的是驱逐舰,很有可能是‘班加罗尔’级驱逐舰。南面的几个目标是‘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内的护航战舰,正在向外围搜索。北面这几个不太明显的目标肯定是‘维克拉玛蒂亚’航母战斗群内的战舰。‘维克兰特’号被击中之前,声纳探测到了‘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后来受到干扰,跟丢了目标。”
    “有没有发现潜艇?”
    声纳长摇了摇头。“印度那几艘潜艇的性能就那个水平,如果在我们附近,肯定能够发现。只是,不排除附近有美国潜艇的可能。”
    华剑锋点了点头,他要问的,就是有没有发现美国潜艇。
    扩大战果的机会就在眼前,可是危险也越来越大。
    在十多艘印度护航战舰、十多架反潜直升机的眼皮底下攻击“维克拉玛蒂亚”号,肯定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可是,更具威胁的是至今没有出现的“新罕布什尔”号。
    打,还是不打?
    华剑锋朝旁边的副手看了过去。
    “到了嘴边的肥肉,没有不吃的道理,只是怎样才能吃下这块肥肉?”
    “线导反潜模式,鱼雷以大深度接近目标,然后转变为声自导与尾流自导模式。”军械长提出了建议。“攻击的成功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