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鱼雷击中敌艇时间为八分四十秒,我艇中雷时间为八分十五秒。”
张雪峰微微皱了下眉头,朝搭档看了一眼。
“还早,抽烟吗?”刘海峰掏出了香烟,显得非常轻松。
张雪峰知道,刘海峰一点都不轻松。虽然刘海峰平常吊儿郎当的,没有个当艇长的样子,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非
,很少在潜艇内抽烟,至少不会在指挥中心抽烟。万分紧张,需要做出生死决策的时候,刘海峰才会有意外举动。
点上香烟,刘海峰猛吸了几口,一直盯着火控操作台上的大屏幕。
潜艇不是战斗机,不可能像燕子一样避开射来的鱼雷。
潜艇艇长都知道一句格言,那就是:逃得了就逃,逃不了就躲。
还有8多钟,“江豚”号不见得逃不了。
只要立即转向,把速度提高到35节以上,再用诱饵弹干扰来袭的鱼雷,“江豚”号有八成以上的把握逃走。
刘海峰没有下令转向加速,因为他想干掉最后一艘韩国潜艇。
“我艇中雷时间五分整!”
看了军械长一眼,刘海峰的目光又回到了屏幕上。
“刘哥……”张雪峰也有点急了。
“别慌,等我把烟抽完。”刘海峰坐了下来,慢条斯理的抽了两口。
指挥中心内地官兵都朝刘海峰看了过来。虽然全艇官兵都相信共和国最厉害的潜艇艇长的能力,但是大家都捏了把汗。
“二分三十秒!”
听到军械长地报告,刘海峰灭掉烟头。“鱼雷还有多久进入自导阶段?”
“十五秒。”张雪峰迅速做出回答。
“准备切断导线,诱饵弹准备。”刘海峰压了压手,“全艇保持安静……切断导线!”
在2重型鱼雷的主动声纳能够探测到六号目标的刹那间,张雪峰切断了导线,让鱼雷进入了自导攻击状态。因为一直得到潜艇地控制,所以2重型反潜鱼雷一直以最佳路线逼近六号目标,没有浪费时间。
“右满舵,首下二十五,尾上二十五,全功率推进,报告深度!”
……580……600
“江豚”号的电动机全功率推进,加速冲向海底。
“660……”
潜艇的耐压壳体发出了恐怖地“嘎吱”声,表明快要承受不住外面数十个大气压的强大压力了。
“刘哥……”
“狗日的,竟然留了三成以上的安全余度。”刘海峰似乎没有听到搭档地话。
“680……72C……”
“首尾收平,稳住深度。”
潜艇改平时,屏幕上显示出中线深度为735米。
“新纪录?”
“好像还差点。”张雪峰长出了口气。
“报告鱼雷情况。”
“仍然在高速逼近,撞击时间55……50……”
“保持速度与航向。”
面对重型反潜鱼雷,潜艇一味潜深没有多少意义,因为现代重型鱼雷都能攻击900米深处的潜艇,某些重型鱼雷的攻击深度甚至达到了1200米。
“撞击时间30!”
“首上二十五,首舱排空!”下达指令的时候,刘海峰系上了安全带。
“江豚”号的艇艏迅速抬起,以超过30度的仰角冲向海面。
“诱饵弹准备……”刘海峰似乎在计算时间,稍微停顿一下,说道,“发射诱饵弹,报告撞击时间。”
“发射诱饵弹!”张雪峰也叫了出来。
“15!“
潜艇指挥台围壳后面,一具声诱饵弹被弹了出去,随即产生大量气泡。
约莫过了5,刘海峰再次下达命令:“首下二十五,首舱满水,全速下潜。”
“江豚”号如同一条莽撞地海蛇,在深海里来回折腾一番,再次冲向海底。
“现在,就得听天由命了!”刘海峰呵呵一笑,说道,“不知道德国货是否有宣传的那么厉害,我们大概有八成地把握避开鱼雷。”
几次拍击声之后,艇外突然安静了下来。
张雪峰微微皱了下眉头,朝搭档看了过去。
刘海峰用的战术很简单,诱饵弹通过制造泡沫屏障干扰鱼雷地主动声纳导引头,潜艇排出首舱内的高压空气时,也会产生大量气泡。在气泡屏障地干扰下,鱼雷的主动攻击声纳无法探测到潜艇,只能沿着潜艇的航线反复搜索。因为“江豚”号释放诱饵弹之前以全速上升,所以鱼雷会首先向上搜索,不会首先向下搜索。
自导攻击的鱼雷不是潜艇,火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非常低,不可能分析实际情况。
只要鱼雷一直向海面搜索,就不会发现重新潜入深海的潜艇,也就无法对潜艇构成威胁。
不多时,远处传来几次沉闷的爆炸声。
潜艇的火控系统迅速分析出结果,最先遭到攻击的5韩国潜艇全部被击沉。
没过多久,又是一次爆炸声。
结果分析出来,刘海峰与张雪峰都大吃一惊,因为鱼雷击中的不是第六艘潜艇,而是韩国潜艇释放的干扰诱饵!(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三十二章 联合反潜(求保底月票)
到“江豚”号的消息,华剑锋立即联系偃云翔,让速度出动反潜直升机。
与华剑锋一样,偃云翔在东海战争之后离开一线部队,接受为期半年的“专业”培训后,到“共和国”号航母上担任反潜直升机大队长。虽然反潜直升机大队编入舰载航空兵联队,但是一般情况下,反潜直升机大队听从舰队反潜战军官的指挥。也就是说,偃云翔一直与华剑锋搭档。华剑锋到“华夏”号航母战斗群担任司令官,偃云翔跟了过来,成为了战斗群的反潜战军官。
211点50,3架直升机从“华夏”号上起飞。
为了让反潜直升机起飞,华剑锋不得不让计划在211点起飞的三大队的战斗机留在机库内。因为按照舰队的作战条例,进行反潜作战的时候,航母将停止其他作业,直到解除威胁为止,所以三大队的出发时间比计划延迟至少2个小时!
15钟后,3架直升机到达“江豚”号报告的韩国潜艇所在海域上空。
为了加强反潜作战效率,之前常用的“双机编队”变成了“三机编队”,且每架直升机都携带了航空反潜鱼雷。因为韩国潜艇一直在航行,所以直升机在投放鱼雷之前,得放下声纳搜索韩国潜艇。按照直升机的航空反潜战术,3架直升机中,1架用被动声纳进行广域搜索,发现目标的大概位置后,由另外1架用主动声纳确定目标的准确位置,随后由第3架直升机投放鱼雷进行攻击。
正常情况下,5钟就能完成一次搜索攻击行动。
没等到5钟,海面下的战斗有了结果。
3架反潜直升机没来得及投放航空反潜鱼雷,5~韩国潜艇被“江豚”号发射的重型鱼雷追上,“命运”好点地被鱼雷击沉,差的被鱼雷炸得粉身碎骨。
不得不承认,刘海峰太“独断”了,没有给反潜直升机任何机会。
因为“江豚”号在报告中明确提到航母战斗群附近有6艘韩国潜艇。其中1艘很有可能潜伏在附近。所以反潜直升机没有立即返航。而是按照“江豚”号提供地情报。以快速搜索方式向南推进。
22点12。飞在最前面地反潜直升机地飞行员见到了突然冲出海面地潜艇。
在无法确认敌友地情况下。反潜直升机没有立即发动攻击。而是以最快地速度逼近那艘出现在海面上地潜艇。
5分钟后。直升机上地热成相设备确认那是一艘2211级常规潜艇。
就在反潜直升机上地飞行员启动挂在舱门左侧地火箭发射巢。准备用火箭弹攻击漂浮在海面上地韩国潜艇时。导航员收到了韩国潜艇通过国际海事公共频道发出地信号。不是一般地信号。而是投降信号!
随即。3枚白色信号弹从韩国潜艇地指挥台围壳上升起。
按照惯例,这是投降的意思。
俘获1艘潜艇,绝对比击沉1艘潜艇更有价值。因为共和国周边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也采购了2211级常规潜艇,日本的“早潮”级也是以2211级地翻版,所以共和国海军一直想获得1级的具体性能数据,军情局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如果能够将这艘韩国潜艇搞到手,不但帮了军情局的大忙,还为海军获取了一份最好地战利品。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几乎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地。
俘获潜艇,不是让士兵放下武器那么简单。
反潜直升机首先用国际海事公共频道发出警告,让韩国潜艇呆在海面上,不要妄图潜入海中,不然将遭到致命攻击。随后3架反潜直升机分成2批,1架直奔韩国潜艇上空,用灯光信号与潜艇指挥台围壳上的军官交流,另外2呆在“安全”距离之外,将火箭发射巢对准韩国潜艇,随时准备开火。当然,直升机飞行员没有忘记最重要地一件事情:向舰队汇报情况,要求立即派遣增援力量。
每艘战舰上都有负责战舰安全的陆战队,只要1C多名陆战队就能控制韩国潜艇。
也在直升机逼近韩国潜艇的时候,潜艇上发生了出任意料的一幕。
首先出现几次闪光,据幸存的直升机副飞行员回忆,那是枪支、很有可能是手枪在开火时发出的闪光。因为直升机发出的噪音很大,直升机距离潜艇大概还有500米左右,所以没有听到枪声。“枪击事件”发生的时候,飞行员通过热成相探测仪发现至少有1名韩军被另外2到3个人推入海中。
随即,1枚肩扛式防空导弹从指挥台围壳上升起,射向逼近的反潜直升机。
虽然飞行员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规避,释放红外干扰弹,但是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近得无法规避。
局势陡变,2保持警戒的反潜直升机
疑,立即发动攻击。
因为担心击中坠落在潜艇左侧的友机,所以后方2反潜直升机没有用火箭弹直接攻击潜艇,而是向潜艇右侧的海面开火。
韩国潜艇没有理会直升机发出的警告,以最快的速度下潜。
22点27分,2反潜直升机在韩国潜艇从海面上消失后不久,先后在距离韩国潜艇下潜地点2500与3000米的地方各投下了2航空反潜鱼雷。随后,2反潜直升机以“双机编队”搜索攻击模式探测韩国潜艇的情况。
钟后,反潜直升机的被动声纳接受到了3次爆炸声。
用主动声纳探测后,确认韩国潜艇已经被鱼雷击沉。
22点34,海面上出现了韩国潜艇的碎片。
确定韩国潜艇已经完蛋后,2直升机没有飞走,而是在坠落的友机上空盘旋。因为反潜直升机没有携带救援设备,所以无法展开救援行动。
22点38,1架携带救援备与蛙人的大型直升机到达。
经过5钟的搜救,蛙人不但找到了那名幸免于难地直升机飞行员,还找到了韩国潜艇艇长孙信昌。
飞行员只断了2根肋骨,休养几个月后又能上天。
孙信昌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被捞起的时候已经成了尸体。尸检后确认,孙信昌死于枪击。凶手用口径为9毫米的自卫手枪朝他开了5~,其中打中心脏与肝脏的2~夺走了他的性命。因为当时水温在氏度以下,从落水到救援直升机到达超过15钟,所以即便孙信昌没有受致命伤,也会被冻死。
损失了一架直升机与机组成员(执行反潜任务时,直升机上有5名机组成员),偃云翔非常愤怒。
华剑锋平静得多,因为韩国海军剩余的6艘潜艇都被干掉了。
除非棒子会变魔术,不然再也无法对共和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
这场战斗证明了华剑锋地推测,美军潜艇进入黄海,正是为韩国潜艇创造偷袭共和国航母战斗群的机会。如果不是“江豚”号及时机动到位,发现正在悄悄逼近的韩国潜艇,正在高速航行地航母战斗群很难在韩国潜艇进入鱼雷攻击范围之前有所察觉。最容易遭到攻击的不是“华夏”号与“黄帝”号,而是正在接受补给的“炎帝”号。与损失1架反潜直升机相比,“炎帝”号遭到鱼雷攻击才是真正的损失!
华剑锋不会考虑刘海峰与偃云翔的想法,因为他地任务是确保航母的安全。
22点55,华剑锋让舰队里地反潜直升机重点搜索东面海域,联系反潜巡逻机,加强对美军潜艇的监视。
韩国潜艇偷袭失败,不能保证美国潜艇不会铤而走险。
对杜兴华来说,情况并没有这么严峻。
“江豚”号与韩国潜艇交战地时候,“刺豚”号的被动声纳接受到了鱼雷爆炸时发出的巨大声响。
虽然无法肯定遭到攻击地是韩国潜艇,还是共和国的潜艇,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鱼雷在海面下爆炸,而不是在海面上爆炸。水下爆炸与水面爆炸产生地声响完全不同,水下爆炸产生的声响比较沉闷,次声波地强度更强;水面爆炸要清脆一点,高频声波的强度超过了次声波,传递距离近得多。
3美国海军的“811”级潜艇也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爆炸声。
22点50,在华剑锋决定“围剿”美国潜艇之前,3~“8111”级同时转向,向东离开战场。
杜兴华立即命令“刺豚”号减速深潜,然后跟随美国潜艇向东航行。
到此,杜兴华基本肯定美国潜艇不会偷袭航母战斗群。因为爆炸发生在水下,所以美国潜艇也能判断出遭到攻击的是潜艇,而不是海面上的战舰。不管谁的潜艇被击沉,韩国潜艇偷袭航母战斗群的行动以失败告终。除非美国潜艇准备亲自下手,不然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留在黄海。
23点15,“刺豚”号抛出通信浮标,报告了美国潜艇的行踪。
直到这个时候,华剑锋才真正松了口气。
让反潜直升机返航之后,华剑锋命令反潜巡逻机沿“刺豚”号提供的航线继续追踪美国潜艇。反潜巡逻机到达后,美国潜艇肯定知道遭到跟踪,会以更快的速度离开黄海,不会留下来看热闹。
23点,最后一架反潜直升机降落在“华夏”号的飞行甲板上。
5钟之后,三大队的第一架J…15BA弹离飞行甲板。
折腾个多小时,舰载战斗机才按照预定作战计划前去为济州岛上的空降兵提供空中支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地(求保底月票)
没有空中支援,对臧嘉裕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
靠在巨大的岩石旁边,臧嘉裕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看着架设在旁边的传感器屏幕。
依靠外号“蝗虫”的“电动外骨骼行军装置”,臧嘉裕等8空降兵在19点到达了营长挑选的阻击阵地。此时,韩军步兵还在南面大约5千米处。在韩军到达前的1个小时内,空降兵利用地形部署了防御阵地。
20点50,正在山路上行进的韩军遭到轰炸。
12来自航母战斗群的舰载战斗机向韩军投掷了至少30~炸弹,其中不少是适合在山林地区对付无防护人员的燃烧弹。冲在最前面的大约250韩军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烧死。
随后,另外12战机在臧嘉裕等人的引导下,轰炸了韩军主力部队。
20点58,舰队炮火到达。
3战舰在短短5钟内向失措的韩军步兵投掷了192发炮弹,刚刚避开轰炸的200多名韩军被炸死炸伤。
战斗轻松得臧嘉裕有点难以置信,他甚至认为可以坚守好几天。
只是,臧嘉裕很快就否认了这个;法。
炮击结束后。臧嘉裕收消息。支援舰队里地3艘战舰用光了对地支援炮弹。必须与补给舰会合。在8日凌晨4点之前无法为空降兵提供炮火支援。
福不双至。祸不单。
211点50。臧嘉裕又收到一条坏消息。
因为航母战斗群受到潜艇威胁。所原本应该在22点15到达地空中支援至少延迟1个小时。甚至会延迟2个小时以上。
没有炮火支援。没有空中支援。8个空降兵根本守不住阵地!
万幸地是。韩军地素质确实非常糟糕。
第二次战役已经证明,韩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远非韩国总统吹嘘的那么厉害。驻扎在济州岛的不是主力部队,而是二线部队,战斗力更加糟糕。
遭到轰炸与炮击后,韩军用了足足1个半小时才恢复秩序。
22点35,大约150韩军开始向北推进。
韩军的推进速度非常慢,因为舰载战斗机在山路上投下了几十枚配备反人员子弹药的子母炸弹。每一枚炸弹里面有120多枚子弹药,总共有数千枚子弹药。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撒布在山路上,但是给韩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臧嘉裕的任务是阻止韩军在天亮前到达济州,不是与敌人硬拼。
见到韩军步履艰难的向北推进,臧嘉裕没有率部队投入战斗。
对臧嘉裕来说,拖延时间就能完成任务。
50C米的山路,韩军足足走了1个小时。至少有20工兵在排除“路边炸弹”的时候被炸死炸伤;还有数十名步兵不小心踩上“地雷”,或者进入炸弹传感器的探测范围,成了“**排雷机器”。
爆炸声渐渐稀落下来,臧嘉裕拉下固定在头盔上的单目夜视镜,从岩石旁边向西面的山路看了一眼。
“班长,棒子过来了。”耳机里传来位于最南端的1组队员的低沉话语。
“各小组准备战斗。”臧嘉裕吐出口香糖,“1组守住南面路口、切断棒子退路,守住北路口、堵住棒子前进道路,2组对付棒子的机枪手。”
“明白!”3个小组的战士陆续做了回答。
“跟着我,瞄准军官。”臧嘉裕看了眼拿着狙击步枪的钟更生。
上等兵点了点头,攥紧了手里的步枪。
2离开藏身地点,朝最近的火力点跑去。所谓的“火力点”,只是一个用岩石垒起来的伞兵坑。因为靠近济州岛海拔最高的汉拿山,所以高地上全是坚硬的岩石,根本无法修建战壕,只能尽量利用地形建造防御工事。
“班长,棒子进入伏击圈。”
“沉住气。”臧嘉裕爬了下来,迅速检查了机枪的状态,拿出了一支有数十个开关的电子遥控器,“等棒子主力部队进入伏击圈再开火,由我首先引爆地雷。”
钟更生在臧嘉裕左面大概米处爬了下来,将狙击步枪架在了两块岩石之间。
山路上,1多名韩军正在向北摸索前进。
0多名工兵以2人一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似乎害怕再次遭到轰炸与炮击,跟在后面的步兵散得很开,很多人根本没有在山路上,而是在附近较为平缓的山坡上前进。借着夜视仪,能够非常清楚的辨认出机枪手与军官。让臧嘉裕有点难以理解的是,韩军的大部分军官都没有携带突击步枪!步兵是战斗类兵种,就算是高级指挥官,只要上了前线,都会带上一支突击步枪,而不是挥舞手枪指挥士兵冲锋。显然,韩军的等级非常森严,似乎拿手枪指挥冲锋是身份的象征。
对狙击手来说,这也是最容易识别的目标特征。
臧嘉裕
的搭档看了一眼,钟更生已经瞄准了一名军官。
韩军工兵距离山路北面拐点大约20米时,臧嘉裕接通了遥控器的电源。“各小组注意,准备战斗。”
“明白!”
听到各小组的汇报,臧嘉裕深吸了口气。
在韩国工兵距离山路拐点还有1的时候,臧嘉裕首先摁下了遥控器中间的1开关,引爆了埋设在山路中端两侧的组共20枚各重25千克的反人员地雷。突然而至的爆炸打乱了韩军的队列,所有韩军步兵条件反射般的爬到地上。这么做,并不能挽救他们的性命。臧嘉裕毫不迟疑的引爆了前面0~组地雷,炸死队伍最前面的工兵与1名步兵。随后臧嘉裕引爆最后1地雷,干掉了向南面逃跑的20多名步兵。
反人员地雷没金属外壳,甚至连遥控引信上的开关都是用碳纤维制成,很难被地雷探测器发现。引爆时,反人员地雷首先在“高压火焰气体发生器”的推动下弹起15米,然后才爆炸,将敷设在雷壳内层的5000多枚高强度“硅基复合弹丸”以每秒超过2000米的速度撒向四面八方。虽然这些弹丸因为质量太小,最大杀伤距离只有15,但是用在狭窄的山路上,能对这个范围内的所有有生目标构成致命打击。
因为地雷在空中引爆,所卧倒无法避开弹丸!
地雷的爆炸还没散去,枪声响了起来。
放下遥控器,臧嘉裕架起机枪,首瞄准了几名还在地上抽搐的韩军工兵。
干掉工兵,能够最大限的拖延韩军的推进速度!
遭到突然打击,韩顿时手忙脚乱。
韩军开火还击的时候,只有不到20兵还能继续战斗,其他的要么被炸死,要么被枪弹打死。
“节约弹药,别与棒子纠缠。”臧嘉裕首先停止射击,“停止射击,返回隐蔽地点。”
高地上的强声嘎然而止,山路上的韩军仍然漫无目的的射击了好几分钟。
回到藏身地点,臧嘉裕拿出口香糖,抛了一块给钟更生。通过预先架设在山路两旁的传感器,不用探头就能知道韩军的动向。
枪声渐渐停了下来,残存的1名韩军心惊肉跳的离开山路,向南撤退。
“砰——”
清脆的枪声打破了沉默,正在山路上撤退的韩军再次向高地开火。
“谁在开火?”
“班长,是个军官!”1组的一名战士立即做出回答。
“干他娘的,下次不准违反命令,明白吗?”
“明白!”
臧嘉裕咬了咬牙,随即笑了起来。
被吓破胆的韩军混乱射击了2钟,随后丢下那名被击毙的军官,仓皇向南逃跑。
臧嘉裕看了眼手表,23点分,战斗只持续了8钟。
“班长,棒子又上来了。”
“至少有两百多人。”钟更生敲了下屏幕,朝臧嘉裕看了一眼。
“各小组准备战斗,老规矩,由我首先引爆地雷。”臧嘉裕拿出遥控器。还有30~组开关没有接通,表明还有3地雷可以使用。
按照上一次的战斗规模,3地雷最多顶住韩军的一次突击。
“班长,韩军在向我们逼近,没有向北突击。”
臧嘉裕暗暗一惊,立即调整了屏幕上的传感器图像。
200多名韩军分成5股,在高地南面展开,准备攻打由空降兵控制的高地。
“按照备用方案行动,1组与2~组守住第一道防线,与我们去第二道防线。”臧嘉裕没有迟疑,韩军损失了数百名官兵,终于抓住了“重点”。
“班长……”
“什么?”臧嘉裕将两个备用弹箱挂在了腰间的带子上,朝钟更生看了一眼。
“旅部的消息,炮兵营到了。”
“炮兵营!?”臧嘉裕愣了一下,随即摁住脖子上的麦克风,“各小组注意,炮兵营已经到达济州,准备执行炮火引导任务。”
管尚勋并没有空口承诺,旅属炮兵营来得非常及时。
23点52,炮兵营进入济州机场南面的炮兵阵地上展开。
5钟后,第一排炮弹落在了754高地南面的韩军头顶上空。按照臧嘉裕提供的炮击信息,炮兵在第一轮炮击中使用了空炸反人员炮弹。
炮击从高地南面的韩军集结地一直延伸到空降兵防线前方大约25米处。
短短1C钟内,总共投掷了上千枚炮弹。
守在高地上的空降兵没打一枪,依靠通信设备引导炮兵击退了韩军步兵的第一轮进攻。
到此,臧嘉裕才真正松了口气。比起航空兵的火力支援与战舰的炮火支援,空降兵炮兵部队的炮火支援更加可靠!(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三十四章 短促的战役(求保底月票)
雪韵随同炮兵营到达济州。
飞行途中,商雪韵通过各营营长汇报的情况对战局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运机降落前,商雪韵给炮兵营安排了“优先支援顺序”。因为只有8个“侦察兵”在守卫济州南面的山路,所以炮兵营优先支援“侦察班”。
空降152要应付的不仅仅是从慕瑟浦北上的韩军步兵。
相对而言,翰林方向上的战斗打得最激烈。
第1526营着陆后花8个小时才剿灭翰林的韩军,在来不及部署防御阵地的情况下遭到来自新昌里韩军的猛烈攻击。虽然依靠空降战车组成的“装甲集群”,第1526营在3个小时内打退韩军进攻,但是随着韩军增援部队陆续到达,翰林的战斗愈发激烈,第1526营的防线也愈发危险。
上半夜,支援舰队全力为1526营提供支援。
打光炮弹之,支援舰队前去与补给舰汇合。在此期间,除了留下3架直升机进行“干货补给”之外,支援舰队让另外12反潜直升机挂载火箭弹与航炮吊舱,到翰林上空为空降兵提供“空中支援”。
22点过后,确定韩军潜艇全军覆没后,支援舰队里的3艘护卫舰以节的最快速度奔赴战场,从8日凌晨1点开始,在距离海岸线大约5米的地方用76毫米舰炮轰击正在进攻翰林的韩军。虽然76毫米舰炮的威力并不大,与被陆军淘汰的1毫米榴弹炮相差不大,3护卫舰的火力也不算猛烈,但是支援舰队为了支持空降兵作战,已经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翰林的战斗还在进行,天里的战斗就打响了。
紧急出动地第15211营仅比韩军提前30钟达朝天里。管尚勋没有让部队停下。而是利用韩军从行军状态转换成防御状态地机会。组织30多辆空降战车向韩军发动“突然袭击”。一口气把韩军赶到细花里西面。
这轮击。为第1521营争取到至少2个小时地防御准备时间。
直到22点15。韩军才再次推进到朝天里。
已经转入防御状态地第15211营没有给韩军太多地机会。
与第1526营采取地战术一样。第15211营将空降战车集中起来。组成“装甲集群”。利用韩军进攻间隙。从侧翼发动反突击。尽量延长韩军地进攻准备时间。让韩军无法集中兵力攻打步兵防线。
如果不是部署在半岛南端海南半岛上地韩军远程炮兵在23点左右。用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向朝天里地第15211营进行了密集炮击。管尚勋很有可能在天亮前以“运动战”地方式歼灭进攻朝天里地韩军步兵。
韩军的炮击给第15211营造成了不小损失,至少有120官兵阵亡、30辆战车被毁。
虽然空军在23点轰炸了韩军炮兵阵地,摧毁了韩军的远程火箭炮,但是无法弥补第15211营的损失,管尚勋也只能放弃“运动战”,与韩军打阵地战。
8日凌晨2点左右,局势发生重大转变。
航母战斗群派来的“增援舰队”到达炮击海域,开始为空降兵提供炮火支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