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允许“有条件、有能力”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要劳动力(18岁到55岁)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接近一半。军队也不例外,在军队中起到骨干作用的18岁到35岁的军人大都是独生子女。
战争中伤亡最多的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军人!
现实非常残酷!
不管政府给阵亡军人家属与伤残军人发放多少抚恤金,都无法抹去父母失去子女、妻子失去丈夫、子女失去父亲所产生的心理阴影,将对他们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给社会制造沉重的负担与不安定因素。
战争费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心理影响却需要数十年才会消散。
从“长治久安”的角度考虑,减少伤亡比缩减军费的意义更加重大。
到此时,王元庆不但明白了美国为什么格外重视伤亡数字,也坚定了控制战争规模的想法。只要有可能,就得尽量缩小战争规模,阻止日本参战!
来到总参谋部,王元庆与李存勋直接去了会议中心。
主持会议的仍然是项铤辉,参会的还是赵润东、彭茂邦与顾卫民等人。
“第二次战役预计在下个月三号之前结束。”项铤辉首先介绍总体情况,“歼灭韩军第2集团军的作战行动将在年底前结束,预计将歼灭二十到二十二万韩美联军。按照之前制订的作战计划,第军将在作战行动结束后越过三八线,攻占大津里,力争在第二次战役结束前攻占束草,完成越过三八线的作战行动,为今后向釜山进军打下基础。围歼韩军第1集团军与美军第1装甲师的作战行动在二十九日,也就是明天晚上展开。我军将投入第611军、第211军、第2、第27军与第77军,第383旅、第373旅、第163旅、第162、第172与第1511旅,五个军与六个旅,总计十五万官兵。战役开始后,首先分割美军第1装甲师与韩军第1集团军,然后集中力量歼灭美军第1装甲师。如果打得好,很有可能在战役收尾阶段迫使韩军第1集团军投降。战役结束前,担任战役预备队的第373旅与第383旅将向开城防向推进。如果驻扎在开城的韩军第3集团军不主动从开城撤退,将派遣一个旅的兵力攻占板门店,并且越过三八线,攻占临津江南面的汶山,切断开城韩军的后勤补给线,打开进军汉城的通道,为第三次战役打下基础。”
项铤辉看了众人一眼,喝了口水,转口说道:“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第三次战役之前发动一次独立战役,重点消灭盘踞在开城的韩军,消除向南进攻的隐患。”
“如此说来,第三次战役的发起时间将比预期的延迟?”赵润东问了一句。
项铤辉点了点头,说道:“至少延迟三天,考虑后勤补给问题,很有可能延迟一周、甚至延迟十天。我军面临的问题比较严重,除了各参战部队减员过大、需要休整之外,主要就是物资消耗速度超过了补给速度。虽然占领海州,能够通过海路补给作战物资,但是我军打过三八线之后,因为朝鲜与韩国没有铁路交通,如果不能尽快在半岛西海岸夺取一处吞吐能力能够满足后勤保障需求的大型港口,后勤保障仍然以公路运输为主。为了能够更顺利的完成第三次战役,必须延迟战役发起时间。”
赵润东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延迟发起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顺利打下汉城。”彭茂邦笑了笑,说道,“美国撤军,算得上是最好的消息。不管韩国是否坚持下去,打下汉城是我军下一阶段作战行动的首要目的。”
“攻占汉城是第三次战役的主要目的……”
如同以往一样,讨论军事问题的时候,王元庆没有插嘴。
虽然王元庆在军事决策上的能力远不如赵润东,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王元庆也摸到了一些门道。就算是赵润东,也不会过多的考虑战术与战役安排,而是让项铤辉放手去做。作为国家高层领导人,需要考虑的是战略问题。
讨论没有持续多久,赵润东就让项铤辉着手进行第三次战役的部署工作。
会议结束后,赵润东将王元庆、顾卫民与李存勋留了下来。
确定第三次战役总体方针只是会议的次要议题。随着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是否需要越过三八线,以及因此带来的“非战争”影响才是主要议题。(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九十章 未来
东支走彭茂邦,既表明后面的决策与军事无关,军人插手。
来到会议室,赵润东让项铤辉派来的秘书准备了茶与几盘水果点心。战争爆发以来,赵润东吃住都在总参谋部。为此,项铤辉不但安排“专职”秘书照顾赵润东的起居,还腾出一间有洗手间与浴室的办公室给赵润东当卧室。
等秘书送来茶点,赵润东让顾卫民关上了房门。
“过来之前,我找小李询问了情况。”王元庆打破沉默,首先说道,“日本的情况还不明了,军情局将尽一切努力阻止日本参战。以我看,村上贞正至今都没亮出底牌,表明他的参战意愿并不强烈,甚至不打算参战。”
见到顾卫民没有开口的意思,赵润东说道:“只要村上贞正还有点理智,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了美军两个陆战师与两个陆军师、打残第1C11空中突击师之后,就得三思而后行。论战斗力,日军比韩军强,却比不上美军。我军很快就将打过三八线,即便日军提前做好了参战准备,隔着朝鲜海峡,也得花几十天的时间投送兵力、策划组织作战行动。韩军能坚持多久却是个未知数。即便按照最理想的情况估计,韩军主动放弃汉城,在清州到荣州构筑第一道防线、在全州到大邱构筑第二道防线、在晋州到蔚山构筑第三道防线、在釜山周边构筑第四道防线,也最多坚持两个月。几十年前,美军能在仁川登陆,一举打垮围困釜山的朝鲜军队。现在,别说日本没有在战线后方登陆的能力,就算有,也不可能成功登陆。从釜山发动反击,日军不投入上百万兵力,不可能扭转战局。”
最后一句话,赵润东没有说出来。
如果日本有投入1万兵力的决心,就不会拖到美军战败之后参战,而会在战争爆发后立即参战。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顾卫民与李存勋没有提出异议。
“我让你们留下来,不是讨论日本参战的事情。”赵润东打量了众人一眼,说道,“我军即将越过三八线,打入韩国境内。虽然朝鲜临时政府对外宣布以汉城为首都,我们也一直按照与朝鲜签订地《友好互助条约》履行同盟义务,但是我们没在法理上否认韩国的主权国地位。如果我军进入韩国境内,是否会引发政治与外交上的麻烦?”
说完,赵润东先朝王元庆看了过去。
“外交问题不是很大。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大家都心照不宣。柳宗纯最多到联合国去抗议一番。不会有任何结果。随着白宫更换主人。一直不主张与我国直接对抗地韦斯特伍德将加快撤军速度。最多为韩国提供战争物资与武器装备。在外交上给我们制造点小麻烦。
我们与美国地主要问题不是军事对抗。而是贸易对抗。如果不能解决贸易问题。使世界经济恢复正常秩序。美国很难在通过外交手段对我国进行还击。虽然美国很有可能对我国实施单方面制裁。但是在贸易战并未停息地情况下。任何制裁都不会产生太大地作用。”
赵润东点了点头。朝顾卫民看了过去。
顾卫民没有表态。表示认同王元庆地观点。
“政治上地问题更不突出。”王元庆喝了口茶。说道。“参与半岛战争。我们是在履行同盟义务与安全承诺。打得越好。巴基斯坦、老、柬埔寨等盟国才更加安心。更加相信我们有决心与能力捍卫盟友地安全与利益。从长远看。我们非常有必要将半岛战争打到底。帮助朝鲜完成统一。”
“长远?”赵润东问了一句。
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因为赵润东地任期到2027年初。不出意外,王元庆将是共和国的下一任国家元首。如果王元庆对未来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无法率领共和国继续前进,更没有资格成为共和国的最高领袖。
“改变世界的不是半岛战争,而是大萧条。”王元庆知道赵润东故意问了一句,首先点明核心观点,随后说道,“虽然半岛战争消耗了我国与美国地剩余物资,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活力,但是全世界都知道,大萧条之后的世界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不管我们有没有能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两强对抗的局面已经形成。欧洲仍然在一体化道路上艰难前行,只要英国、西班牙等国地亲美态度不发生转变,短期内很难拧成一股绳。俄罗斯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恢复元气,而且前提条件是由美国主导的北约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迅速降低,乌克兰等已经加入、或者准备加入北约集团地国家倒向俄罗斯。日本不管怎么发
要我们仍然是世界性强国,日本永远都只是地区性强大国地位很难得到承认。印度的恢复速度相当惊人,因为自身问题难以解决,加上巴基斯坦、以及我们主导地‘中国-南亚市场共同体’起到的前指作用,难以在短期内对我们构成威胁。”
赵润东点了点头,示意王元庆继续说下去。
顾卫民与李存勋地注意力也集中到了王元庆身上,因为王元庆以往很少如此全面的阐述战略观点。
“大萧条之后,各国都将竭尽全力使本国经济进入快车道。”王元庆喝了两口茶,接住李存勋递来的香烟,“我们也例外,必须尽快让经济恢复正常发展速度。从总体上讲,我们与美国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年收入与人均年消费来看,我们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更严峻的是,从明年开始,我国人口将以每年五百五十万的速度递减;到2035年,人口减少速度将达到每年一千七百五十万;到205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减少到七亿。虽然产业结构调整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劳动效率,缓解了劳动力减少带来的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讲,如果不能在2035年之前达到与美国旗鼓相当的水平,我们将很难在2C50年之后赶超美国。”
其他三人都露出了极为严峻的神色。
减少人口总量并没有问题,毕竟以共和国的资源,承担7亿人都是个严峻挑战。问题是,如何在人口大规模减少的时候使社会向前发展。虽然新出台的很多政策都在解决人口问题,减慢人口递减的速度、稳定社会结构、使劳动力问题在205之后得到缓解,但是在2035年到2050年之间,共和国将不得不面对人口减少问题。
相对而言,王元庆更加重视这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王元庆在2027年上台,执政两界,将在2037年离任。如果不能在此期间为共和国打下坚实基础,就算纪佑国能够活到2037年,并且在2037年上台执政,也不可能率领共和国创造一个没有任何国家与民族创造过的奇迹。
“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是资源与市场。”顾卫民嘀咕了一句。
王元庆看了眼顾卫民,笑着说道:“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关键,也是包括美国在内,所有发达国家的关键问题。由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大萧条结束之后,各主要强国都会拼命抢占资源与市场,甚至不惜制造与发动战争。表面上看,半岛战争是一场高消耗战争。实际上,谁能否认半岛战争是一场争夺八千万消费者的战争?目前看来,只要美国不放弃遏制我们的打算,我们又不放弃成为世界强国的目标,就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为了争夺资源与市场,我们与美国的‘冷战’将无可避免。当然,我们与美国的对抗,与上个世纪苏联与美国的对抗并不一样。”
趁王元庆点烟,赵润东说道:“也就是说,未来的世界将四分五裂?”
王元庆点了点头,抽了两口烟,说道:“我们与美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虽然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与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融合,但是核心的东西谁都不会改变。如同我们不信上帝一样,西方人不会将传说中代表邪恶的‘龙’当作神圣的图腾。”
赵润东苦笑了一下,没有否认王元庆的观点。
美国一直拿民主与人权抨击共和国,实际上骨子里却想用西方文化同化东方文化,以保持西方文明的主导地位。没有任何一个西方人否认东方文明的辉煌历史,也没有任何一个西方人愿意用16世纪以前购买丝绸与茶叶的价格购买共和国的高科技产品。
中美冲突本身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是文化上的冲突!
“与美国相比,或者说与西方国家集团相比,我们的基础更加薄弱。”王元庆话锋一转,说道,“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一场十足的胜利,以此证明我们的实力,震慑所有妄图压制我们的西方国家。”
“但是不能走得太急。”
听到赵润东的话,王元庆没多说什么。因为赵润东这句话不是针对现在的局势,而是共和国的未来。
“目前看来,我们应该在外交上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顾卫民没与王元庆唱反调。
到此才进入正式话题,几个人详细讨论了为“越过三八线”所做的准备工作。(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九十一章 斡旋
争的进展速度之快,让弗雷德里克与韦斯特伍德感到。
8天不到,2个陆战师全军覆没、第1师遭到重创、第7步兵师举手投降、第1装甲师危在旦夕,中国陆军用雷霆万钧的进攻,告诉战场上的对手和关注这场战争的所有人,谁才是全球头号陆军!
“恐怖”的是,中国空军挥出了极为惊人的战斗力。
160个小时的战斗中,中国空军包括海航不但夺取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三八线以北的制空权,还在战斗中击落了1167架战斗机、11架轰炸机、预警机、23架电子战机与17架加油机,与韩美联军的空战交换比高达74,即每损失1架战斗机,击落敌人274战机!
如果与中国空军交手的是印度空军或日本空军,还“情有可原”。
空战中,美国空军包括海航损失583架战斗机,只击落中国空军包括海航战斗机!即便单独计算中美双方的空战交换比,美国空军仍然处于下风。
对美国来说,损失巨大并不是主要问题。
主要针对前苏联的第三代战斗机,而不是中国的第四代战斗机的F22在20世纪70年代立项、90年代完成研制工作、211世纪初服役。按照美国空军的计划,ABF空天联合先进战斗机的原形机将在2030年之前飞,从2035年底开始逐步取代F-22。通过出口F22A与出售生产许可证,美国已经从日本、韩国、沙特等国赚了上千亿美元。随着各国开始研制第五代战斗机空天战斗机与无人战斗机,F22、J14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将在115年之内被市场淘汰。F22A损失再多也只是“拉动国内消费”与“消耗剩余物资”,美国没做亏本买卖。
真正让美国感到惧怕的是中国在战争中表现出地决心与意志。
打击第2两栖舰队还有些理由,毕竟在第一次战役中,从左路包抄的第38将沿海岸线公路向南推进,如果不干掉第2两栖舰队,第38军的安全得到保障。歼灭第栖舰队就完全是“扩大规模”的挑衅行动,虽然朝鲜临时政府在此之前表公告,但是中国没有否认韩国地“主权”地位,没有足够地理由袭击在韩国领海活动的美军舰队。
如果在7年之前。弗雷德里克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下令动反击。
第栖舰队遭到袭击后。弗雷德里克没有下令轰炸中国境内地军事目标。而是让正准备接应第7步兵师地航母战斗群撤到佐渡岛北部海域。
当天。弗雷德里克与韦斯特伍德通了电话。
两人主要讨论莱斯利访问东京地结果。如同弗雷德里克猜测地那样。韦斯特伍德并不主张通过让步“诱使”日本参战。
赫克尔向中队投降之后。弗雷德里克将韦斯特伍德请到了白宫。
“第7步兵师已经投降。”面对当选总统。弗雷德里克没有隐瞒任何情况。“赫克尔在投降之前出了最后地战报。第7步兵师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为了避免不必要地伤亡。他决定向中国陆军投降。”
韦斯特伍德的眉头跳了几下,似乎没有料到第7步兵师这么快就战败。
“第栖舰队被全歼,所有战舰均被击沉。”弗雷德里克拿起香烟,苦笑了一下,说道,“第1装甲师仍然在海州与中国陆军的快速反应部队激战,因为我们一直没能夺取江华湾的制空权,所以无法以空运的方式接走第1装甲师地官兵。没有奇迹出现,鲍曼将在圣诞节的最后一天做出与赫克尔同样地决策。”
韦斯特伍德长出口气,说道:“也就是说,谁也救不了第1装甲师?”
弗雷德里克苦笑了一下,没有多说什么。
两人心照不宣,都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全面卷入战争。
“撤军行动必须按照计划进行。”
“问题是,日本没有答应参战。”(;电脑站)弗雷德里克没有打算与韦斯特伍德争辩,“如果我们从朝鲜半岛撤军,韩国恐怕连两个月都坚持不住。”
“日本地要价太高,我们不可能接受。”韦斯特伍德的态度非常坚决。
弗雷德里克暗叹一声,没再多说什么。
莱斯利地东京之行没有多少收获,虽然村上贞正承诺在必要的时候出兵朝鲜半岛,但是并没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也没有在细则问题上做出任何答复。按照莱斯利的说法,只有国在军售、贸易、技术等方面为日本提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援助
才会在出兵问题上给出明确答复
数日之内,CIA连续提交了数份报告。
按照CIA提供的情报,日本的胃口非常“惊人”。除了要求美国单方面解除对日贸易制裁之外,还要求美国向日本提供军事物资与武器装备,甚至会提出向日本出售用于研制与生产潜射弹道导弹的技术!
解除贸易制裁不是问题,毕竟日本产品的竞争力并不强。
提供军事物资与武器装备也不是问题,反正美国要向韩国提供,如果提供给战斗力更强的日本,能够给中国造成更大的损失。
关键是最后一点,美国不可能向日本提供“战略武器”,哪怕仅仅只是基础技术。
按照美国的法律,输出与“战略武器”有关的技术,都需得到国会批准。从核武器诞生到现在,美国仅向一个国家出售过“战略武器”,那就是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日美还是盟国的时候,美国就没有向日本输出过任何与“战略武器”有关的技术。现在两国已经不是盟国关系,美国更不会向日本输出相关技术。
在这个问题上,弗雷德里克与韦斯特伍德都不想“做主”。
弗雷德里克不想在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毁掉“清名”,韦斯特伍德不想在上任之前惹上麻烦。
沉默一阵,弗雷德里克开口说道:“不管怎么样,我们得想出解决办法。”
“与中国秘密接触,或通过第三方与中国接洽。”韦斯特伍德也在考虑,“中国已经表达出了决心与信心,即便我们投入再多的部队也不可能扭转战局。村上贞正开出我们无法接受的价码,摆明了不想卷入半岛战争。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几乎可以肯定,就算我们满足日本的要求,村上贞正还会开出新的价码。日本不想参战,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中队在数个月之内横扫朝鲜半岛。”
“你是说,我们应该提前着手安排善后工作?”
韦斯特伍德点了点头,说道:“半岛战争不是属于我们的战争,柳宗纯上台之后高举统一旗帜,已经背离了同盟原则。我们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数万名美军将士为韩国流血牺牲。最终的结果如何,只能靠韩国去争取,靠柳宗纯去争取。我们不但应该尽快安排善后工作,还应为战后的世界新局势做好准备。”
弗雷德里克长出口气,没有否认韦斯特伍德的观点。
中国赢得战争只是迟早的事情,战后世界格局生重大转变也是必然的事情。
“主要是我国的被俘人员。”韦斯特伍德看了眼坐在对面的在任总统,“必须尽快与中国达成交换战俘的协议,让尽到了职责的将士返回家园。我们不能拯救已经阵亡的官兵,却能为还活着的官兵做很多事情。”
“这样的话,应该先通过第三方与中国秘密接洽。”
韦斯特伍德点了点头,说道:“必须找一个信得过、与中国没有多少矛盾的国家。”
两人再次沉默了下来。
按照韦斯特伍德的要求,能为美国“代言”的肯定是某个盟国。英国肯定不合适,因为中国与英国在对阿军售问题上有很深的矛盾;法国、德国与意大利也不合适,因为欧盟的“三架马车”一直在努力摆脱美国的影响,意图将欧盟打造成一个在经济、政治、外交与军事上能够与世界大国抗衡的“邦联”;加拿大与澳大利亚也不太合适,因为这两个国家的言权并不大;东欧的盟国靠不住,好几个东欧国家都在与中国或俄罗斯拉近关系。
想来想去,两人都认为西班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我尽快安排莱斯利前往马德里……”
“最好直接与西班牙相通电话。”韦斯特伍德看了弗雷德里克一眼,说道,“中国陆军需要数天时间才能歼灭韩军第2集团军,如果能在此期间与中国达成秘密协议,就能让第1装甲师体面撤退。”
弗雷德里克暗自苦笑了一下。问题有这么简单吗?
“中国也不希望与我们打全面战争,我们必须抓紧时间。”
韦斯特伍德表明态度,弗雷德里克不好多说什么。
当天下午,莱斯利启程前往马德里。
莱斯利的专机还在大西洋上空向东飞行的时候,弗雷德里克与西班牙相通了热线电话,希望西班牙能在中美之间斡旋。
中国会不会与美国秘密媾和?别说弗雷德里克没有把握,连韦斯特伍德也没有把握。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九十二章 私下媾和
日上午,西班牙驻华大使先后拜会黄国巍与顾卫民。
美国通过西班牙传达“私下媾和”的意思,既在王元庆的预料之中,又在王元庆的预料之外。围歼韩军第2集团军的战斗行将结束、西部战场上的决即将拉开帷幕,已成瓮中之鳖的美军第1装甲师必将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为了2万多美国大兵,美国政府通过第三方向共和国传达“媾和”意图是完全在情理之中。只是美国的反应太迟钝了,“媾和”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美国的“单方面”意愿不可能决定战争的进程。
让黄国巍去稳住西班牙大使后,王元庆与顾卫民一同前往总参谋部。
虽然王元庆并不认为谈判时机已经成熟,但是他没有完全否认顾卫民的观点,不管半岛战争结果如何,最终都要通过谈判与美国解决战争遗留问题。提前与美国接触,对战后谈判有很大帮助。
听完顾卫民的报告,赵润东沉思了很久。
“小王,你有什么意见?”赵润东先抛出问题,没有急着表达观点。
“谈判是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唯一途径,但是我觉得停战谈判的时机还未成熟。”王元庆拿起香烟,他一路上抽了不少烟。“美国希望与我国秘密媾和,表面上为了拯救第1装甲师的2万多美军官兵,实际上在暗示美国将尽快从半岛撤军。从整个战局来看,第1装甲师不是关键问题。即便第1装甲师全数撤退,我们手里仍然有数以万计的美军战俘。战争结束后,我们肯定要与美国在交换战俘的问题上进行谈判。我认为,既然美国主动提出秘密‘媾和’,就应该把重点放在战俘上,而不是正在进行的战争上。”
赵润东淡淡一笑,朝顾卫民看了过去。
顾卫民有点为难,因为王元庆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半岛战争结束后,共和国与美国先就得解决战俘问题。因为被俘的美军人员比被俘的共和人多得多,美国政府为了给民众一个交代,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名被俘人员,所以共和国肯定会在交换俘虏地问题上大做文章,以此牟取更多的好处。在美国提出停战媾和的情况下,王元庆仍然主张先打完第二次战役,歼灭美军第1装甲师,就是为了抓获更多的战俘,为战后谈判提供更多筹码。
顾卫民不表态。赵润东也没多问。
“我觉得。不能立即与美国翻脸。”赵润东揉了揉额头。说道。“你们来之前。我找李存勋询问了情况。军情局刚刚展开行动。最快也要到下月初才能搞清楚日本地意图。根据军情局提供地情报。日本至今没有参战。主要是美国开出地价码分量不够。”
“什么意思?”王元庆皱起了眉头。
“日本主要有三点要求。前两点是贸易与军事物资援助、美国都能答应。最后一点美国却不能做出任何承诺。”
顾卫民也皱起了眉头。美国为了拖日本下水。有什么不能答应?
“日本要求美国提供研制与生产潜射弹道导弹地技术。”
王元庆与顾卫民同时一惊,随即做出的反应就迥然不同了。王元庆地神色迅速平静下来,似乎早在预料之中;顾卫民仍然显得非常震惊,过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
“因为参战后,日本将直接与我国对抗,所以村上贞正以日本的国家安全为由,要求美国在‘战略武器’技术上提供援助。
看上去合情合理,实际上村上贞正知道美国不可能向日本输出任何与‘战略武器’有关地技术。”赵润东冷笑了一下,说道,“美国也看出了日本的意图,才会通过西班牙向我们传达秘密‘媾和’的信号。换个位置,我们设身处地的考虑美国总统的处境就能明白美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和平信号。”
“两害相权取其轻!”王元庆一语道破天机。
赵润东点了点头,说道:“美国处在政权交替时期,弗雷德里克不可能在重大战略决策上抛开韦斯特伍德。撤军是必然地选择,可是美国想保住面子。弗雷德里克想顺利完成第二届任期,韦斯特伍德则想干净利落的入主白宫,两人都不想受半岛战争地影响。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最坏的结局是被我们‘赶出’朝鲜半岛,最好的结局是体面‘离开’。美国正在努力争取最好的结局,避免最糟糕的结局。”
“如果把美国逼得太急,很有可能导致美国选择另外一条道路。”顾卫民说了一句。
“美国没有选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