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没亮,杜奇威收到了“好消息”,第1装甲师派往海州地部队从韩军手里接管了港区的房屋工作。
    吃早饭地时候,皮布鲁克发来消息,第栖舰队正在赶往西太平洋的途中。
    心情好,胃口就好,杜奇威还多吃了几片面包。
    到了肚皮里地食物还未消化,一条“噩耗”彻底打乱了杜奇威的部署。
    中国陆军在金化空投空降部队,守卫金化的韩军步兵营被迅速击溃。
    未等杜奇威做出反应,其他消息接踵而至。
    兔山与伊布里遭到中国陆军空降部队的突然袭击,守卫的韩军勉强抵抗后仓皇撤退。
    杜奇威根本不敢相信,立即让E…12A重新判断金化、兔山与伊布里的情况。
    消息确凿无,东部战场上3处南下的通道均被中国陆军占领,韩军没能做出任何有效的反击。
    第7步兵师南下的通道被堵死了!
    *****
    继续求月票,求支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七十八章 少壮派
      
    杜奇威一样,裴承毅同样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作为共和国陆军少壮派的代表人物,裴承毅既是命运之神眷顾的幸运儿,又经历了很多常人无法想像的考验与磨难。
    所谓“少壮派”,狭义上指1990年后出生、在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军人,广义上指年纪在岁以下、思想开放、积极进取的军人。
    与对应的“老成派”相比,幼年的成长环境让“少壮派”军人更加清楚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对整个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更熟悉信息化时代的“游戏规则”,更加擅长将信息化技术用于战争。
    对仍然在追赶美军的共和国陆军来说,思想观念的飞跃比物质基础的进步更加重要。
    从建立共和国的元勋算起,以20年为一代划分,共和**队要在短短代人的时间内从“小米加步枪”到信息化时代,不可能像西方国家的军队那样,逐步实现机械化、电子化与信息化,最终进入网络化时代,必须飞跃式发展。即便从机械化时代算起,西方国家的军队也用了足足90年才进入网络化时代。共和国陆军要在211世纪的短短20多年内实现信息网络化,难度可想而知。
    没有足够高的思想认识,不可能加快军队的发展速度。
    虽然彭茂邦一向重视技术,在纪佑国执政期间(当时总参谋部在分配军费时的决策权超过了国防部)大约15%的军费用于新技术与新装备的研制开发,美军同期投入军事科研的资金仅占军费地9%,但是从根本上讲,因为彭茂邦对信息化与网络化的了解并不多,所以更加注重某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先进武器装备,而不是对军队整体作战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军事系统。
    直到项铤辉担任作战处处长,情况才有所改观。
    东海战争中,共和**事系统存在的欠缺暴露无遗。虽然绝大部分陆军将领(陆军仍然在共和**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愿意承认东海战争对共和国国防军事力量建设产生的长远影响,但是没人能够否认这场战争地“警示”意义。
    以往。共和国奉行“本土防御”与“防御反击”战略。陆军地重要性不用多说。
    随着国家实力提高。共和国不可能永远奉行“本土防御”与“防御反击”战略。战争在国土上燃烧。打烂地是自家地家当。即便打赢了入侵地敌人。损失也无法承受。共和**队迟早要走出国门。在境外与敌人决战。
    问题就在这里。走出国门。需要更加强大地进攻能力。需要更加强有力地军事系统!
    东海战争。一览无余地暴露出了共和**队进攻能力不足地缺陷。
    战后。共和国加快了海军与空军地建设步伐。表明国家领导人已经认识到问题地严峻性。决心打造一支具有强大进攻能力地军队。
    思想观念转变不过来。拥有再好地武器装备都是白搭。
    彭茂邦在离任前保荐项铤辉出任总参谋长,正是因为项铤辉出身特种部队,而特种部队既是共和国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部队,又是最先接触信息化技术、与“外军”打交道最多的部队。在打击恐怖组织与分裂组织地“持久战”中,共和国的特种部队多次在中亚与以美国为首地西方国家的特种部队交手,非常清楚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对提高军队战斗力起到地重大作用。
    独木难支,项铤辉要想推进军事改革,必须有一帮得力助手。
    “少壮派”军官的地位迅速提升。海军的林啸雷、华剑锋、梁国翔、朱荣辉等人,空军的贾宝国、林珏、梅乐弛等人,陆军的裴承毅、凌云霄、李东石等人,均是“少壮派”的代表人物,都得到了重用。
    裴承毅算得上是“少壮派”中最特殊的一个。
    绝大部分“少壮派”军官都是从基层做起,在战斗中积累军功,一步步的成长为高级军官。裴承毅完全相反,从军校毕业后就进入司令部,随后调往总参谋部,一直担任参谋职务,从未上过战场。
    对职业军人来说,当参谋既有好处,又有弊端。
    好处是,在参谋岗位上很容易培养出远超过一般军官的大局观与审慎态度,能够觉察到基层军官无法发现的战机与风险,以超越基层战斗的目光看待战争与理解战争,为胜任更高级别的指挥岗位打下基础。
    弊端是,参谋很难在战争中获得军功,只能凭借一些硬性指标获得晋升,比如服役时间、学历等等;往往与某个将军或者某个团体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果跟错人,能力再出色也别想出头。
    说裴承毅
    ”,一是他跟对了人,二是获得了很多机会。
    调入总参谋部,裴承毅一直跟随项铤辉,先后在东海战争与“中南风暴”中协助项铤辉指挥作战。
    从根本上讲,裴承毅的“幸运”源自出色的个人能力。
    如果没有出色的能力,就算裴承毅与项铤辉的私人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与彭茂邦不同,项铤辉不但不会刻意压制那些思想五花八门、行为标新立异的“少壮派”军官,还为有能力的“少壮派”军官提供了发挥与表现的机会。
    第77军的凌云霄是代表,裴承毅就是更加典型的代表。
    即便数十年之后,很多人都无法相信,项铤辉竟然把决定半岛战争胜败的前线指挥权交给了1名年仅32岁的上校参谋!
    如果说年前,伊朗战争爆发时,裴承毅在兵棋推演上的表现为他赢得了出头机会。
    那么在2024年爆发的半岛战争中,裴承毅用最精彩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证明了项铤辉的眼光。
    只是,对一个职业军人来说,32岁确实太年轻了。
    在魄力方面,一百个裴承毅这样的“少壮派”都赶不上一个彭茂邦或者赵润东这样的“老成派”。
    收到总参谋部的战役总体方案后,裴承毅先是万分震惊,随即着手调整战役部署。
    没有魄力,不等于没有眼光。
    战役总体方案决定了战役规模与战役目的。规模越大,目的越大,风险也越大。虽然裴承毅不知道确定战役总体方案的是元首赵润东,但是他能明白最终的目的与存在的巨大风险。打好了,不但能将战线推到三八线,还能一口气吃掉数十万韩美联军。打得不好,共和国陆军很有可能在平壤停止前进的步伐,最多在三八线稳住战局。
    第一次战役打开了局面,第二次战役将决定朝鲜半岛的未来!
    别说裴承毅是前线指挥官,就算他仍然是项铤辉身边的参谋,也得拼尽全力。
    因为各参战部队早已做好战斗准备,提前领到了好几套作战方案,所以调整战役部署不是什么难事。
    最大的困难是在战役实施阶段的指挥工作。
    任何战争都不会按照某一方的意愿进行。用俗话说,就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能否打好第二次战役,关键就是战场情报。
    25日夜间,裴承毅把能够找到的侦察力量都派了出去。
    担任侦察任务的特种部队最先出发,大型无人侦察机随后起飞,各军先锋部队的侦察兵冲在最前面。
    若论监视战场局势的能力,KZ…199肯定是最理想的选择。
    26日3点30,裴承毅将指挥部“搬”到了一架KZ…199上。为了让KZ…19能在空中呆得更久一点,空军把还在试验的一架DJY…15“空中充电机”调了过来。为了确保KZ…199的安全,空军调遣了2KJ…22与2个大队的多架J…14轮流执行护航任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KZ…199一直在鸭绿江江口北岸共和国领空巡逻。
    虽然KZ…199的性能不如E…12A,对地面装甲集群的探测距离只有350千米,对单一车辆的分辨距离不到300千米,但是在鸭绿江上空飞行的K…199仍然能够发现首尔以北的韩美联军的调动与部署情况。
    美军的调动完全在KZ…199的监视之中,也在裴承毅的掌握之中。
    总体来说,美军的行动没有超出裴承毅的预料。不管是第1装甲师南下夺取海州与攻打青鹤、还是第7步兵师转为向西突击,美军的意图表达得很明显:绝不在三八线以北地区与共和国陆军决战。
    裴承毅不得不承认遇到了一个并不简单的对手。
    美军的行动非常有章法,不管是攻打南浦、掐住第611军向南进军的咽喉,还是稳步向南撤退,均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与明确的作战目的。
    裴承毅更加佩服总参谋部的决策,竟然能够提前预料到美军会主动退却。
    如果按照原先制订的作战计划,将第二次战役的主要打击对象放在西部或者东部战场,均会使另外一个战场上的美军迅速逃出打击范围,不可能用第三次战役完成歼灭战,甚至永远都不可能干掉逃走的美军。
    真正让裴承毅感“兴趣”的还是韩军的行动。
    如果说美军稳步后撤,是为了摆脱共和国陆军。那么韩军主动进攻,就是在送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七十九章 纯步兵
      
    日天刚亮,韩军第1集团军的第17步兵师率先向青鹤发
    稀稀拉拉的炮声将空降163旅的官兵从睡梦中吵醒,杨蒙抓着步枪爬起来的时候,排长冲进了地下掩体。
    “轮到我们排了,1班守左翼阵地,2班守右翼阵地,3班跟我守中部防线。”
    战士们纷纷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战斗准备。
    “动作快点,两分钟后上阵地,敌人快要冲上来了!”
    排长转身离开地下掩体,杨蒙跟在班长隆馨强身后冲出掩体,沿阴暗狭窄的坑道向阵地方向跑去。
    两天两夜,杨蒙只睡了2个小时,空降163旅的其他官兵也好不到哪里去。
    从24日上午开始,空降163旅开赴机场、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全旅官兵整装待发,随时都能搭乘运输机出发。从这个时候开始,杨蒙一直没有合过眼。即将上战场的兴奋情绪冲淡了疲惫,压住了战争产生的恐惧。
    作为一名新兵,杨蒙对自己没有太高的要求。
    能够活到战斗结束自然再好不过,即便在战争中牺牲也无怨无悔。用班长隆馨强的话来说,要死,也要死得像个爷们!
    一缕阳光照进坑道。杨蒙还没来得及收住脚步。一只大手拦在了前面。
    “杨蒙跟着我。其他两人一组。尽量利用预设火力点。不要轻易到地表阵地上去。更不要暴露在敌人地炮口与枪口下。听明白了吗?”
    杨蒙点了点头。他身后地6名战士也点了点头。
    隆馨强朝杨蒙点了点头。推开坑道口地门板。第一个冲了出去。杨蒙没有迟。立即跟上班长地步伐。冲出坑道。
    沿着战壕跑了不到1。2人钻进了另外一段地下坑道。
    冲过战壕地时候。隆馨强3次探头观察阵地上地情况。杨蒙没有这么做。一直紧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不是没有胆量。而是没有必要。在2战斗小组中。杨蒙地任务是协助班长作战。
    在2坑道间设置部分战壕,目地是让官兵能够观察到阵地上地情况,更加清楚的掌握战场上的情况。
    隆馨强一句话都没说,沿着坑道向阵地前沿跑去。
    杨蒙知道,班长要到阵地前沿的倒打火力点上去,从敌人后方发动突然袭击。
    空降153旅在五老地惨烈战斗给了空降163旅很大“启示”,修建阵地时,空降163旅更加注重地下坑道,而不是地面战壕。为了对抗温压弹的突然袭击,不但每处阵上的官兵均能在2钟之内到达最近地地下掩体,侦察兵还在阵地上设置了数以百计的传感器与监视器。敌人进攻前,官兵都呆在地下掩体内。只有在敌人冲上阵地的时候,官兵才沿着坑道与战壕进入阵地。
    隆馨强突然停下脚步,杨蒙赶紧收住步伐。
    “反坦克导弹。”
    杨蒙一愣,立即取下背上的导弹发射筒。
    “害怕吗?”调试瞄准器地时候,隆馨强问了一句。
    杨蒙笑着摇了摇头,只是笑得很勉强。
    “没什么好害怕的,上来的是棒子军。”隆馨强动作熟练的组装好导弹发射器,“到射击口守着,棒子敢冲过来就用子弹招呼。”
    杨蒙点了点头,跑到5米外的射击孔后面,架好步枪。
    冲上阵地的韩军大概有一个步兵营与一个坦克连,几辆K88|||型坦克冲在最前面,步兵徒步跟在坦克后面,没有见到步兵战车。杨蒙换了个角度,发现距离阵地北面大约500米处停放着1辆军用卡车。
    标准步兵?
    杨蒙有点吃惊,韩军步兵连装甲车都没有,简直是标准得不能再标准地步兵了。要知道,即便是空降兵,也配备了空降战车,不是徒步作战的步兵。
    1班地战士没有急着开火,大家都在等待班长发出的“信号”。
    如同空降153旅一样,空降163旅基层骨干才是老兵,绝大部分战士都是新兵。隆馨强是从空降153旅调过来地老兵,听说在老战争中参加过农黑战役,干掉了不少与一个排的越军。事实是否如此,没人去证实。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隆馨强是全班地核心,是每一个战士景仰的班长。
    K88|||坦克咆哮着从杨蒙面前不到1C0米处冲了过去。
    炮口转向火力点的时候,杨蒙缩回脑袋。等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发现班长仍然一动不动的趴在导弹发射阵位上,根本没把那辆重达多吨的主战坦克放在眼里。
    杨蒙爬了起来,重新将枪口对准外面的棒子。
    用隆馨强的话来说,胆量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
    坦克越走越远,隆馨强仍然没有开火。
    见到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压了上来,杨蒙心里一急,扭头朝班长看去。
    没等他反应过来,一枚单兵反坦克导弹在高压
    推动下冲出发射筒,飞离发射点数米后火箭发动机:短数百毫秒内将导弹加速到2马赫。遭到攻击的主战坦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导弹已经集中炮塔尾部。
    导弹飞行时发出的呼啸声提醒了杨蒙,猛烈的爆炸声宣告战斗已经开始。
    数秒之内,另外3枚导弹呼啸着扑向了冲在前面的K88|||型主战坦克。
    杨蒙趁此机会用一个长点射撂倒了一名正指手画脚的棒子步兵。见到敌人倒下,杨蒙激动起来,用光弹匣里的所有子弹都没能干掉第二个敌人。
    “快走!”
    被隆馨强用力一拽,杨蒙倒在了坑道里。
    几发子弹落在了射击孔附近,表明敌人已经发现他了。
    “班长……”
    “快跟上!”
    杨蒙回过神来时,隆馨强已经消失在了昏暗的坑道内。他不敢迟疑,加快脚步,沿着坑道追上了班长。
    “班长,我干掉了一个棒子。”
    “看到了,下次记得用短点射,别浪费子弹。”
    杨蒙用力点了点头,隆馨强沉着的语气让他平静了许多,不再那么激动。
    来到第二个火力点上,隆馨强毫不手软的干掉了第二辆K88|||。
    部署在阵地后方的重型迫击炮在此时投入战斗,将空炸炮弹投向跟在坦克后面的韩军步兵。几辆空降战车出现在阵地后方的机动火力点上,用重型反坦克导弹干掉了最后几辆K88|||型主战坦克,随即用30毫米机关炮扫射失去掩护的韩军步兵。赶在韩军地远程炮火到达前,空降战车迅速退入了为其准备地大型地下掩体。
    失去重武器,仅剩下步兵的韩军开始退却。
    “注意,短点射,瞄准就打,别迟。”
    杨蒙咬紧牙关,式步枪的准心对准了一名正在逃跑的韩军步兵。没有迟疑,杨蒙扣下了扳机,3发58毫米弹头以每秒880米地速度追上了那名棒子。
    “班长,我又干掉一个。”
    “打得好,继续努力。”
    与隆馨强的话语一起传来的还有3次极为短促地枪声。
    最后一名韩军步兵逃出1班阵地时,枪声停了下来。
    “班长,我干掉两个敌人。”杨蒙爬了过去,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
    “不错嘛,我第一次上阵地的时候,连敌人在哪都搞不清楚呢。”
    “班长,你干掉几个?”
    “没计算,没十个也有八个。”隆馨强一边说着,一边为步枪换上弹匣。“走吧,回掩体去,说不定美国佬会来轰炸我们。”
    韩军的第一轮进攻被毫无悬念地打退了。
    经过数分钟的炮击,韩军步兵发动了第二轮进攻。打到第三轮的时候,韩军已经在杨蒙所在的2营3连1排1班的阵地上留下了上百具尸体与近20坦克。
    3次进攻失败后,韩军呼叫了远程火力支援。
    通过监视器发现韩军蜂拥着向北退却,旅部立即下令各部队进入地下掩体。
    轰炸来得很突然,却没有多少实际效果。
    从关岛起飞的B…2在江华湾南面地格列飞群岛上空投下2枚带有火箭助推器与滑翔弹翼的“超级温压弹”。2000多摄氏度地高温席卷了空降163旅的防御阵地,遭受“打击”地只有韩军遗弃在阵地上的战车残骸与官兵遗体。防御阵地上地官兵均以提前进入密封地下掩体,除了侦察兵必须在轰炸结束后重新架设传感器与监视设备之外,没有对空降163旅造成更大的麻烦。
    当天中午,美军第1装甲师的作战部队到达青鹤北面。
    与韩军相比,美军发动进攻前的炮火准备更加充分,即便在进攻的时候,美军的炮火打击都未停下,一直在向南延伸,重点打击空间战车的机动火力点与炮兵的部署阵地。
    虽然只有几个小时,但是杨蒙已经锻炼成了“老兵”。
    因为空降163旅并未不是四面被围,所以处境与五老的空降153旅截然不同。
    美军开始猛攻青鹤的时候,第77军的快反772与快反773旅已经到达丁峰里,正在组织集结,准备向青鹤进发。
    按照作战部署,2支快反旅的任务只有一个:支援空降163旅,守住青鹤。
    再次跟随部队冲在最前面的凌云霄没有采取驰援战术,因为第77军不是擅长打阵地防御战的部队,而是擅长打长途奔袭战的部队。
    韩美联军猛攻青鹤,等于将左翼暴露在了第77军的炮口下!
    130,集中了装甲营所有反坦克炮的装甲集群从丁峰里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向青鹤方向突击。
    打退敌人并不难,难的是歼灭青鹤北面的敌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八十章 轻重缓急
      
    援还是突击?凌云霄与快反772的》向乾、快反773发生了激烈争执。
    2旅长均认为应该按照作战计划行动,首先支援空降163旅,守住青鹤后再考虑发动反击;凌云霄认为反击是支援空降163旅的最佳手段,只要歼灭青鹤北面的韩美联军,空降163旅就不会受到威胁。
    争论没有任何意义,凌云霄采取果断行动,越过旅长向各营下达作战命令。
    》向乾与冉再雄没再坚持己见,他俩都是凌云霄的老部下,军长做出了决定,自然不好多说什么。
    15点30,装甲营还在前往青鹤的途中,凌云霄收到了前指发来的命令。
    与少将军长做出的决策一样,裴承毅看清韩美联军的调动后,做出了同样的决策,第77军直接突击青鹤北面的韩美联军,扩大空降163旅的防区。裴承毅还下达了另外一条命令:打退青鹤的敌军后,第77军至少派遣一支快反旅向海州方向突击,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打下海州。
    战场上的局势非常清楚,美军做好了两手准备。
    打不下青鹤,美军第1装甲师将在海州港登船撤离。为了全歼美军第1装甲师,务必攻占海州,至少要攻占海州港区。能够向海州快速突击的只有即将到达青鹤的第77军,所以裴承毅临时调整了第77军的作战任务。
    26日白天的主战场不是青鹤,而是金化。
    与夜间空降到青鹤的第163空降旅不同,在白天空降到金化的第173空降旅着陆后首先攻打金化、消灭驻守的韩军步兵营,还未缓过气来,美军第7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到达金化西北地塔距里,战斗随即开始。更糟糕的是,空降173旅只有一半的作战力量到达金化,其余的作战部队被派往兔山与伊布里。
    从兔山到伊布里地直线距离为1千米!
    战役部署阶段。裴承毅就知到。仅用1个空降旅地兵力不可能守住这么长地战线。为此。裴承毅将3个空降军地3个低空突击旅集中起来使用。分别为兔山、金化与伊布里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