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袁术想来荀攸怕是已经行动了,但是大略上面他还是要拿个方向才行,到底占据那里为止,还是救援李傕为好。
“诸位,这是李傕的求援信件,这是公达先生的的书简,你们看后面该何去何从?是联合马腾,还是联合李傕,还望诸位畅所欲言啊!”袁术把两份书简第了过去,然后说道。
郭嘉、庚乘、贾诩三人穿越之后,郭嘉又拿出地图,在上面标出现在的态势,开始分析下一步的计划。
从地图上看,马腾、韩遂来势汹汹,又协下三城的威势,大有吞并关中的意思。而他们要占据关中,无异于虎口夺食!是打是和,都不好说。
三人思考了良久,郭嘉才首先开口道“关中形势复杂,西凉又久居边鄙,民风剽悍,若是直面马腾等人,怕是不易。以我之见,还是留下李傕、郭汜,把京兆尹做为缓冲之地,也好方便我等逐鹿中原。”
郭嘉说完之后,庚乘、贾诩依旧沉默不语,怕是还在想其中的得失。
袁术想了想郭嘉的看法,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关中三郡,位置时分重要,扼守西北咽喉,北拒西凉,南挡巴蜀,长安又是前朝古都。如果关中让马腾占了去,他可以直接出武关南下偷袭南阳,这是袁术不愿意看到的。
袁术想了想,又对庚乘跟贾诩说道“两位先生可有其他见解?”
袁术这么一说,郭嘉就明白他是怎么想的了,他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关键。但是如果要救援李傕等人,耗费人力物力不说,还不一定能挡住西凉的百战之师。这不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么?
现在最有利的便是让李傕等人拖住西凉,然后支援财物,让他们像一根钉子一样,楔在长安,死死的占据这咽喉要地。
“主公,若是怕武关又遗漏,可派人前去游说张济,只要占据了武关,南阳必不会失!”郭嘉直接对袁术说道。
袁术想想也是这么回事,与其直接面对马腾、韩遂,不如让李傕、郭汜挡在前面。
这时候,庚乘跟贾诩也纷纷附和道“奉孝此言大善,当如此行事!”
他们两个也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对策,现在就是要么支援,要么不管。
“既然如此,便按奉孝之言!”袁术说着确定下来,起身刷刷点点写了一封书信,让他占据冯翊郡就行了,京兆尹全力扶植李傕、郭汜,然后封好,让人骑快马交到荀攸手上。
这边敲定了,那武关又让谁去游说呢?张济是西凉宿将,怕不是那么好相与的!正在袁术想着对策的时候,突然报事之人敲门,“报,主公,武关有使到!”
这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张济派使者过来,难不成是要投降?
第364章 欲劫掠张绣出世()
正如袁术所想,张济是实在呆不下去了,这才没办法想要投效于他。
原来自从关中起了龌龊,李傕、郭汜互相纠结一批人开始征伐,张济便带领自己的三万大军南下了武关。不愿意参与他们这些兄弟萧蔷的行为。
当然了还有他的私心在里面,他跟李傕、郭汜是平等的,现在这两位大打出手,他若是不站队肯定要先被攻灭,若是站了队,又肯定是炮灰,为了保存实力,这才离开那是非之地。
但是李傕、郭汜把持朝政,更是把关中所有的粮食全部囤积在长安城内,美其名曰统一分配,其实就是排除异己。
这种做法就是扼住其他宿将的喉咙,让他们听李傕、郭汜的调遣。所以张济南下武关的时候,只有随军的三天粮食,原本他以为武关毕竟作为南下的咽喉,怎么也要囤积不少吧。
但是张济到了武关傻眼了,武关只有五千军士,还都是老弱病残,而粮食也就够他们三万多大军吃上两个月的。两个月后怎么办?
愁的张济不断的查看地图,想在这上面找到出路。他们不事生产,粮食又都在李傕、郭汜手中,要么逃离这里,要么投靠那两个人。再有一条,就是抢!
武关北上就是京兆尹,南下一路是南阳郡,一路是汉中郡。南阳就不用说了,袁术作为天下最大的诸侯,拥兵近百万,就他这三万小鱼小虾还不够袁术塞牙缝的。
汉中倒是可以,但是没有具体的地形图,他根本进不去。汉中巴蜀,号称五步一关、十步一口,山路弯转,很是险要,再加上张鲁以五斗米广施教义,政教结合,汉中民心归附,就他这三万人,人家一关三两千人就能挡住他们。
到了武关两个月,张济愁了两个月,根本一点办法都没有。有心回长安吧,李傕郭汜是罢手了,但是他们这些中立派怕是就要被清算,有心不回去吧,眼看粮食就见底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没粮他拿什么聚兵?没兵怎么在这乱世立足?
张济没办法只得偷偷的在关中找那些偏僻的地方,这搜集一点,那劫掠一点,不过也是杯水车薪,吃了上顿没下顿,就这样一直耗太阳,耗月亮,终于等到了马腾、韩遂起大军十五万开始攻打关中。
张济一看机会来了,李傕、郭汜后面空虚,正好劫掠一把。但是点齐军士张济又傻眼了,连番的饥饿,跑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忠心倒是忠心,但是连兵器都拿不稳了,还怎么去抢?
唉,时不我待啊,怎么到了这步田地?难道偌大个大汉,就没有我张济的生存之地么?
张济又遣散了部曲,在府衙内哀叹不止。
这天张济拿出最后一点粮食,想着饱餐一顿后,就去关中碰碰运气,运气好就抢一点,运气不好,那就合该他张济死在这里。
他们刚吃完,手下的军士就来报,关外有架马车,一员小将声称是你的侄子,前来投奔!
侄子?张济并没有子嗣,他大哥倒是有一个孩子,算算今年刚刚二十岁,难道是他?
张济上了北关墙,手搭凉棚向下观瞧,果不其然一员小将手持大枪,在马上端坐,旁边一辆车,车中不知道坐的是谁,两个车把式站在旁边,手中拿着马鞭。
张济仔细一看,哎呦,这肯定是他的侄子张绣。这长的跟他大哥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简直太像了!
“来呀,正是我那侄儿,还不开关落锁,放他们进来!”张济喜出望外,他这个侄子虽然只是在他五岁那年见过一面,但是听说,这家伙可了不起,师从枪神童渊,一柄大枪鲜有对手,初出便打便北地没有敌手,号称“北地枪王”。
他早就想招这个侄子随军听用了,但是兵荒马乱的,从武威老家到这里,沿路千里之遥,西凉又一直在动乱,乱兵猛于匪,再加上他这边也不安宁,所以就耽搁了下来,没成想,这个侄子自己跑来投奔自己了。
张济一边想着,一边下了城墙,在关内等候,随着车帐的进入,军士从新关闭城门,在关内张济见到了张绣还有那架马车。
见到张济,张绣眼睛一亮,虽然张济给他的印象不深,但是这一看就是自己的叔父,跟他父亲有八分相似,血缘的关系,让他很自然的对张济产生亲近之感。
张绣甩蹬离鞍跳下坐骑,把大枪挂在得胜勾上,撩衣服就给张济跪倒了“叔父在上,不孝侄儿张绣给您磕头了!”
张绣说着“嘣嘣嘣”给张济连磕了三个响头,礼毕,张济才把张绣拉起来,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张绣。
不错,是员大将的材料,张绣长得五官周正,身材高大,手臂拉扎,一看就是多年习武之人。
“哈哈,我家的麒麟儿也终于长成了,好,好,太好了!”张济哈哈大笑道,对张绣是赞不绝口。
张济赞完张绣,又指着车帐说道“这是谁啊?你父亲,我大哥呢?怎么没一起来?”
“唉,一言难尽啊,我父在三年前就故去了!”张绣说着心中悲伤,眼泪就落了下来“车内的是我母亲,邹氏。自从父亲死后,这在老家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只得前来投奔叔父。”
“啊?怎么死的?”张济听后大骇,一把抓住张绣问道“我那兄长常年习武,不是短命之人啊,怎么会这样?”
张绣还没回到,车帐的帘隆一挑,一个美妇人从车帐上下来,对着张济偏偏万福“叔叔在上,妾身有礼了!”
“嫂嫂不必多礼,我大哥身体健壮,怎么会死?”张济眼睛有些红,看着邹氏问道。
张济的妻子也姓邹,是他这位大嫂的亲妹妹,当初张济兄弟两个,娶了邹氏姐妹,这在当地也被传为佳话。
“唉,盗匪猖獗,时常前来打劫。”邹氏想到伤心处,也是泪流满面,呜咽道“夫君气不过,便只身前去抵挡,谁成想中了埋伏,被乱箭射死在山林之中,可叹,正值壮年的他,居然死在了贼人手中!”
“哇呀呀,嗯哼哼,气煞我也!”张济气的,须发皆张,为他大哥就这么死在肖小手中很是不值,不过现在人死都死了,他又被困在这里,又能做什么?
“唉,此仇定要报,你们先在这住下,等关中大战结束,待我回到祖地,定要把这些贼人千刀万剐,告慰我大哥的在天之灵!”张济一闭眼,泪水却止不住的滑落面庞。
张绣却在旁边说道“叔父不必如此,贼人都已经被我诛杀,他们的人头就摆在爹爹的坟前,也算是报仇雪恨了!”
“好,真不愧是我张家好男儿!”
第365章 使南阳张绣归袁()
让把嫂嫂邹氏还有侄子张绣带入偏厅之后,张济却犯难了,现在他们已经把最后的粮食都吃掉了,他拿什么招待投奔自己的亲戚?
想到这不堪的地方,张济脸一红,却有些不好意思了,邹氏冰雪聪明,一看就知道小叔子怕是遇到难处了,再联想到军士脸上的菜色,怕是他这断粮了吧。
想到这里,邹氏对着张济说道“我们前来投奔,也没什么见面礼,我拿车帐之上,还有些米面菜肉,以后就在叔叔锅里讨食,这些便交给叔叔打理吧!”
邹氏说着对张绣说道“绣儿,还把车上的粮食卸下来,难道还让你叔父亲自动手不成?”
“诺!”张绣答应一声,去搬粮食去了。
张济则感激的对邹氏一恭扫地,惭愧的说“唉,不瞒嫂嫂,现在我这军中已经断粮,实在是拿出东西招待你们娘儿俩,真是惭愧,惭愧!”
邹氏就问“叔叔贵为骠骑将军,难道还要为军粮发愁?”
李傕、郭汜乱政,什么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不要钱的乱封,所以现在这几个官职都是在外面重重叠叠,真假分不清楚。
“唉,济看似风光,却处处受制于人,无可奈何,无能为也啊!”张济一脸的挫败,愁眉苦脸的说道。
“叔叔有大军在手,哪里去不得?”邹氏年轻的时候还读过些诗书,人又聪明,便给张济出着主意“大军便是叔叔的资本,不论是投效哪里,谁不得厚重叔叔?妾身听说南阳袁术,雄姿伟岸,能包容天下,何不投之?”
“南阳候……”张济想着袁术,却发现跟他并没有什么深交,人家能看到他么?更何况他现在就这一万多残兵败将,人家能收么?“某也想过投靠南阳候,只是,只是怕人家看不上我这残兵败将啊!”
“非也,非也。”邹氏给张济分析道“我们一路从武威来到这里,关中西凉正在大战,正是南阳候图谋发展的时候。妾身以为,南阳候必要占据武关,决了关中的退路。叔叔若是敬献武关,南阳候起有不收之理?武关便是叔叔晋身的根本!”
张济听了邹氏一番话,顿时茅塞顿开,是啊,关中大战,袁术要占地盘的话,肯定要担心武关直接偷袭他的南阳郡,如果他献出武关,起码还能保全他的权势。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济多谢嫂嫂点播,不然就坏了大事!”张济欣喜的对着邹氏一拜,说道。
邹氏摆摆手说道“以后就靠叔叔过活,当然是不吝赐教了,都是至亲,当不得这些虚礼!”
这时候张绣回来复命,车上的百十斤粮食都卸了下来,堆放在库房之中,不过张绣有个疑惑,怎么库房都是空的啊?
他这一问,张济苦笑一声,把他的窘境说了出来,听到张济这么说,张绣直接拱手道“叔父何不投效南阳候?南阳候为当世豪杰也,必能收留叔父。南阳兵精粮足,养活您这些人肯定是不在话下!”
张济微微一笑,他们母子还真是亲母子啊,想法都是一样的“哈哈,你母亲也是如此说来,也罢,便投效于他,希望能有个出路啊!来人!”
张济说着,叫来传令官,正要安排使者去探探袁术的口风,这时候张绣说话了“叔父,不如让我前去。早就听闻南阳候如何如何了得,某还没见过真人,这次一定要领略南阳候的风采!不知叔父意下如何?”
张济想了想,这样也好,自己的亲侄子出使,也能显示出他对投效的重视,只是他们刚来就让张绣出使,不知道邹氏会不会有想法啊?
邹氏何等聪明一下就看出了张济所想,就见她对着张济说道“正该绣儿出使,妾身母子前来投效,未立半点功勋,寝食难安。况且绣儿已经长大,大丈夫立于世间,当志在四方,当替你叔父分忧!”
“好吧,那便让绣儿出使!”张济说着,去到书房刷刷点点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张绣,然后把自己的战马牵来送给张绣,让他去到南阳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惹怒了南阳候云云。
张绣领命,也不吃饭了,带上两个护卫,便上路了,出了武关南门,一路向东南驶去。
路上无话,这天便来到了宛城。
天下都在传,宛城已经发展到了大汉之最,是天下最大的城池,之前张绣还嗤之以鼻,但是当真的站在它的脚下时候,张绣才觉得传说是真的。
这也太宏伟了吧!张绣无不感慨道,本来进入南阳以后就被这繁华所吸引,看到宛城,这下更甚了。
看南阳候治下如何,就知道他这人如何,这是怎样的雄才大略才能把治下治理的这么繁华啊?!
进入宛城之后,很轻易的就找到了府衙,说明来意,他们便在军士的带领下,来到前面庭院,等候袁术的传唤。
不多时,门内传来声音,一个威严的声音说道“还不快快有请?”
这句话看似平常但是听到张绣的耳朵里,却如天籁一般,那么大个南阳候对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还用了请字,这是何等的厚重啊!
议事厅门被军士推开,张绣只身进入议事厅,跟袁术见了面!
大厅内坐着四个人,一个在主位上,满脸的魏延,另外三个坐在下垂手作陪,一看就是谋士。
张绣不敢多看,抢步栖身,单膝跪倒,抱拳过顶,大胜道“武关张将军麾下,张绣拜见南阳候!”
张绣?这就是张绣?袁术也没想到张绣直接过来了,这可是一员不可多得的上将啊,要论起来,他还是赵云的师兄!
“哦,原来是张绣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早就听说北地有枪王,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袁术上下打量着张绣,却连声赞叹。
张绣欣喜的站起来,连道“南阳候也听说过北地枪王?些许贱名如何入的了南阳候的耳?”
“哈哈,闻名不如见面,张将军一看就是大将之才,若是不嫌弃,我袁公路粗鄙,不如再我手下任个校尉如何?”袁术见才起意,还没弄明白他的来意,便开始拉拢。
这直接从白身成为校尉,可以说是一步登天,张绣想也不想的就说道“蒙南阳候不弃,绣定要为南阳候效死力!今后若有差遣,定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袁术亲自过去,一把拉起,又从新跪倒的张绣说道“哈哈,我得张绣,如鱼得水也!你我同心,定能成就大业,大业未成之时,岂敢妄谈生死?”
“是,张绣便不再言死,为南阳候征杀天下!”张绣笑呵呵的回复道。
第366章 送粮草绣为主将()
张绣投效之后,几人的关系瞬间拉近了不少,袁术就问“你这次来是为了何事啊?”
“回主公,是我那叔父想投效主公,特差我前来,想看看主公的意思!”张绣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个木盒,双手递给袁术。
袁术打开之后展目观瞧,张济确实是有这个意思,不过有个条件,要先让袁术运粮食过去,因为他那里已经断粮了。只要答应这个条件,张济便献关投降,从今以后听从你南阳候的差遣。
袁术看过之后并没有立即回复张绣,而是把这份书简递给郭嘉,让他们三个传阅,张济投效应该是真的,但是如何安置他呢?
按说是不应该让他继续在武关的,毕竟他是西凉宿将,跟李傕、郭汜多有龌龊,再了就他那么点人袁术也看不上,既然要彻底占据武关,袁术是想把宛城这刚训练好的五万军士拉过去,再派个得力的大将镇守的。
郭嘉看完之后,交给庚乘,他没有说话,只是对着袁术点点头,意思是你拿主意就好。
袁术又等了半晌,庚乘、贾诩皆没有言语,也没说其他的话,袁术这才对着张绣说道“这好办,别的我这可能没有,但是粮食还是不愁的。不过……”
“主公有什么可以直接说出来,我既然投效了主公,当为主公分忧!”张绣是个急性子直接说道。
袁术看了看张绣,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直截了当了。”
“你也知道武关的重要性,其上连关中下接汉中、南阳,位置时分险要。而你叔父哪里只有一万多兵马,若无人来攻还好说,若是有人去攻,怕是顷刻之间便会易主。我打算调五万大军前去驻防,你以为如何?”
“这当然最好,一切听从主公安排!”张绣欣喜的说道。
袁术却看着张绣说道“不过武关这主将,我打算让你来当,至于你叔父,还是来宛城养老吧!”
“这……”他叔父张济也才四十多岁,正是身强力壮,做事业的时候。让他张绣做主将,张济应该会同意,毕竟张济没有子嗣,他的事业早晚都要交给自己的。但是让他直接去宛城养老,这他如何会同意?
“你也知道,你叔父是西凉宿将,跟李傕、郭汜常有来往!”袁术给张绣解释道“继续驻防武关,如果还是他之前的兵马对我来说倒是无所谓。但是武关太过重要,我又要增兵,如果换做是你,你愿意把手下军士交给他这个西凉宿将统领么?”
袁术说着来回走了两步说道“我麾下西凉系武将也不少,段煨、徐荣、华雄,车容、史端等等等等,但是这些人跟李傕、郭汜之流不同,并没有其中的龌龊,我说的这些你可明白?”
张绣如何不明白,他主公是怕张济得了粮草军马,拥兵自重,或是造反,如果换做是张绣,他也不会看到这种情况。
“绣明白!”张绣低着头,拱手道。
“这样吧,我也不难为你。”袁术说着目光灼灼的看着张绣说道“你即刻回去,把我的条件给你叔父讲说明白,不管他愿不愿意,我都送上粮草五千石。他若是不愿意,你若是还想投效于我,可以自行前来,若是抹不开面子,便留在张济哪里吧。你我君臣就算有缘无份,你以为如何?”
袁术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张绣还能说什么,什么都替他考虑好了,还白送五千石粮食,这让张绣除了感动,还有什么?
张绣感激的拱手道“主公放心,我回去一定说服叔父前来,若是叔父执意不恩,只要主公不嫌弃张绣,我必前来投效!”
“你放心,便是你叔父不同意,你还是我麾下校尉,待得大业有成,必不相忘,定有你张氏一席之地!”袁术给张绣做出称诺道。
“多谢主公,事不宜迟,我这就回去!”张绣说着就要往外走。
“且慢,我让人把粮草准备好,你且稍歇,我再写一封书信给他,一并带回,成与不成就看你的了,我相信你!”袁术肯定的说道。
“主公放心,绣必不负主公重托,一定成功!”张绣胸有成竹的说道。
一番调拨,再加上招待,张绣下午就离开了宛城,带着五千石粮食,还有些许押运的军士,回转武关。
路上无话,一路疾驰,三天的时间就到了武关。
城头上军士早就饿的双眼昏花了,如果不是邹氏带来的那一百多斤,让张济全部熬成稀粥,怕他们都饿死在城中了。
但是就那么点东西,杯水车薪,说是粥,每人盛到碗里的,几乎都是米汤。
当他们看到张绣押运粮草的车队来了之后,眼睛因为饥饿而死死的盯着粮袋,恨不得立即就吃到嘴里。
张绣进城之后,没多久便发生了士兵抢粮的事件,如果不是张绣一再拦着,并保证够他们吃的,怕是武关就要哗变。
紧锣密鼓的把粮食卸下来,架上大锅,就在庭院中开始煮粥,得到消息的军士里三层外三层的把这个小院围的水榭不通,看着翻着花的粟米,不断的吞咽着口水。
好不容易等到粥熟了,如果不是有人维持秩序,怕是他们蜂拥而至,连大锅都得被挤烂了。
终于吃了一顿饱饭,很多人更是喜极而泣,感谢南阳候的仁义。
这边吃着粥,议事厅内,张济跟张绣相对而坐,两位邹氏在旁边作陪。
张济一看粮食都运回来,想来是成功了,喜出望外的对张绣说道“没想到,侄儿你年纪轻轻,却有办大事的能力,不错,不错。待我百年之后,我这份基业也可以放心的交给你了!”
张济这么一说,张绣就有些不好意思了,袁术虽然答应了他的投效,不过却是现在就让他继承他叔父的事业,而叔父你,就得去宛城养老了!
张绣硬着头皮说道“叔父,主公虽然答应了投效,但是有一个条件。这次拉回来的粮食不过是主公赠送的。”
张济一听,心中一凛,这还没怎么回事呢,张绣主公就叫上了,难道他被收买了?不能吧,这可是自己的亲侄子。家国天下,家国天下,家排在第一位,张绣不可能不顾家的!
张济稍微安了安心,问道“不知道南阳候开的什么条件?”
第367章 枕边风张济同意()
张绣有些难以启齿,在张济再三询问之下,才唯唯诺诺的把事情的经过还有袁术的条件说了出来。
张济一听,心放下了,张绣不是背叛他,不是背叛家族,而是袁术对他不放心。
不过想想这也正常,又是调拨粮食,又是增兵屯驻的,如果他反叛的话,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么,换做是他,他也不会这么做。
但是话又说回来,正是事业的巅峰期,谁愿意在没病没灾的情况之下,直接退居二线?
张绣带回来这五千石粮食只能解燃眉之急,他一万多人,这才能吃多久?省着点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怎么办?
张济左右为难,一边是权力,一边是生存,那边都不想放弃,愁的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张绣也不是愚钝之人,知道现在他来劝说的话肯定会起反作用,毕竟尊从主公袁术的话,他张绣是既得利益者。就这么直接去夺了叔父的权柄,是谁都不会答应。
他只得默默的在旁边跪坐,等待张济的答案。
大小邹氏妇人,对望一眼,却已经有了答案。现在就交给张绣也没什么不好,首先张绣是他们张家唯一的继承人,其次,连番的逃亡,小邹氏也累的很了,做为妇人他就像守着夫君过日子,而不是整日的提心吊胆。如果张济能成就大业也行,但是看看现在,饭都吃不上,还坚持着有什么意义?
大邹氏当然更想张绣掌权,毕竟是他的亲儿子,没什么比儿子出息更让做母亲的欣慰的了。但是劝说小叔子不能由她开口,不然张济肯定会认为他是为了自己儿子才这样的。
大厅内一下冷了场,几人都沉默不语,思考着自己的想法,都不愿意首先开口。
大邹妇人一看不行,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个事,应该给张济他们留出说话的空间,于是她说道“绣儿来,为娘有事情跟你说!”
对着张济告了一声罪,大邹夫人带着张绣就出去了,留下张济夫妇两个在大厅内。
没了外人,两人就放松了许多,张济看了看自己的发妻,一脸的苦笑“唉,时不我待啊,前有狼,后有虎,夹在中间,两头不讨好,如之奈何?”
邹夫人看着丈夫,却有些嗔怪,把心中早就想好的说了出来“夫君,这是说的哪里话?我且问你,如果不投靠他人,你还有活路么?”
“这……”张济想了想,如果还强撑着,那只有死路一条,“惭愧,没有为夫人打出一片安定的天,是张济无能!”
“夫君这说的哪里话?”邹夫人又有些不忍了“大丈夫立于世间,当志在四方,然征战天下,也要量力而行。以我之见,夫君只有大将之姿,却无诸侯之能也!话不好听,夫君勿怪!”
“夫人说话句句肺腑,我怎么会责怪呢?”自家人知自家事,张济怎么不知道自己的能力“领军征战是我的梦想,虽我已到不惑之年,但自信还能苟且几年。让我现在交出权柄,说实话,确实有些不舍。”
“夫君怎得如此糊涂?”邹夫人劝解道“难道夫君就像战死沙场,弃妾于不顾么?”邹夫人说着嘤嘤哭起来“每当夫君领军征战,妾身都担惊受怕,唯恐战场刀剑无眼,再相见时,却是阴阳两隔。如果夫君有个好歹,这让我还怎么活啊?呜呜……”
张济看着夫人哭泣,心中也有些难受,上前抱住她,轻轻的拍打着邹夫人的后背安慰道“没事,我这不是好好的么?你哭什么啊?好了,好了,别哭了……”
好半天,张济才劝好了邹夫人,不过邹夫人停止哭泣之后,又开始责问张济“就算夫君能成就大业,将来这事业要交给谁?妾身的肚子也不争气,没有为夫君诞下一儿半女。”
“大业有成,当然是交给绣儿了!”张济满脸的希冀“绣儿已经长大成人,又是大将之才,当为我张氏麒麟儿。若是张氏能兴,必出自他手!”
“既然夫君已经选好了接班人,为何不愿就此放权?”邹夫人看着张济说道“常言道:大鹏难展牢笼困,游鱼难越金龙门。雏鸟高飞也需天地宽广,若是夫君不为绣儿留下高飞的空间,他不过是笼中鸟,室中花罢了,如何能振兴张氏?”
“这……我再想想,我再想想!”张济虽然有些意动,却还是有些不愿,毕竟如果就此蹉跎的话,太过难受了。
这说好听的是去养老,说难听的就是去做人质,到时候被软禁一处,跟那圈养的狗有什么区别?他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