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甚好,治下承平,若不多占州土,如何对得起麾下六十万大军?哈哈,就按此行事!”袁术点点头,便定下庚乘的谋划。
现在梁国部五万,又有魏延这员悍将,想来攻破九江、庐江不成问题。
第323章 知父亡孙策出世()
确定了攻打扬州的计划之后,袁术正好询问关于三个派系相争的问题时,突然门外报事之人喊道“主公,有人称其是故人之后,前来拜访。”
袁术正要张嘴,却听到这个,心中疑惑,“故人之后”?谁啊,我怎么不知道?
袁术看向郭嘉三人,三人也是一头的雾水,不明所以,于是袁术说道“三位先生稍安勿躁,某去见见这‘故人之后’到底是何许人也!”
“诺!”三人领命,在书房歇息,思考着袁术治下的政事、谋略。
袁术出了书房在报事之人的引领下,来到议事大厅,果然看到两个弱冠青年,在议事大厅站立,指指点点,看着议事厅上悬挂的大汉疆域图。
袁术走进来,看着两人的背影疑惑不解,这是谁啊,我不认识。却咳嗽一声问道“汝二人姓甚名谁?长辈是谁?”
两人听到袁术的话,一惊,赶忙回转身形观瞧,袁术的画像他们都见过,这次见到真人了,却急忙行礼,一个称“叔父”,一个称“将军”,皆是一恭扫地。
叔父?我什么时候又多了个侄子?
袁术扶起二人,仔细观瞧,这一看被二人的容貌惊呆了。
实在是两人长得太帅了!
称袁术“叔父”这人,身高八尺有余,细腰扎臂,扇子面的身材。再看脸上也是面如冠玉,鼻直口方,俊美异常。现在他嘴角眉梢皆挂着欣喜的表情,却显得豁达而玩世不恭。
称他“将军”那人,身高七尺又五,头戴儒冠,一身儒袍,手拿羽扇,虽然恭敬,但眉宇之间露出傲气,眼眸之中透着智慧,一看就是饱读诗书之人。
两人英武不凡,看相貌,袁术从心底里那么喜爱二人,二人天生让人有亲近之感!
“哈哈,好英俊的两个小将军啊!”袁术左看看,右看看,越看越喜欢。
左边那人喜笑连连的再次拱手道“叔父在上,小侄有礼了。见到叔父如此康健,小侄就放心了。”
“你一直称呼我为叔父,你到底是谁的后人,怎么还有我不认识的侄儿?”袁术拉着这人询问道。
“回叔父的话,小侄姓孙名策,字伯符,某父便是叔父的贤弟,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孙文台!”自称孙策的这人说道。
袁术听到这里,心中一惊,暗道,这就是孙策!不由得再次打量孙策的样貌身姿,确实有过人之处。
“啊,原来是文台之子。早就听闻文台有子曰策,生的英武不凡,今日得见,果然如此,犹有过之,犹有过之!哈哈,坐,坐,这位是?”袁术说着询问旁边的人道。
“叔父,此乃某结拜的贤弟姓周名瑜,字公瑾。其父为洛阳令周异,祖父周景、叔父周忠都曾为太尉。”孙策介绍道。
周瑜也会来事,见到孙策介绍完了,一抱拳道“小侄周公瑾拜见将军。”
“哈哈,好,好!名门之后,将门虎子,青出于蓝,青出于蓝啊!好,好!”袁术哈哈大笑道,示意两人坐下。
两人见袁术坐下之后,才行坐下,不过也就是屁股稍微沾着点椅子的边,腰身挺的笔直,正襟危坐。
也由不得他们不如此,他们此来便是有求于袁术的,而且现在袁术势力太过强横,两州一郡,拥兵六十多万,民几百万,是大汉最大的一方诸侯。
“伯符,汝等从何而来,家里都还好吧?”袁术看着他们两人随口问道。
“回叔父的话,家里都还好,几个弟弟妹妹也还可以……”孙策说着便把前来的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早在初平二年(一九一年)的时候,孙策应周瑜的邀请,带着两个母亲兵弟弟妹妹阖家搬到了庐江郡的舒县,跟周瑜两人更是八拜结交,拜为异姓兄弟。
孙策好武又喜欢结交各地游侠豪杰,每日大排筵宴,仗义施财。这天有两个了不起的英雄来投。二人都是九江下蔡人,一个姓周名泰,一个姓蒋名钦都是当地有名的豪侠,两人感孙策的仁义,前来投奔。自此,周泰、蒋钦便跟随孙策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时间流逝很快就到初平二年秋天,这天孙策正在跟周泰、蒋钦比武,突然从舒县城西来了一票军士,打着袁术的旗帜,从此经过。
孙策的一个家人正好出去办事,跟这票军士打了照面,这一看,为首之人他还认识,正是堂将军孙贲。
却见孙贲跟朱治二人带着五百军士押着一座棺椁打着白绫往东面走。
这人赶忙拦住孙贲一番交谈之下便把孙贲让进了舒县,毕竟现在孙策一家都在舒县,孙坚身死,当然要通知他的家人。
进入舒县孙策的府邸之后,孙策还未等跟孙贲两兄弟亲热,便看到了白绫笼罩的棺椁。
孙策心中一惊,嘴里却急切的问道“大兄,为何带棺而行?此是何人?”
孙策不问还好,一问,孙贲就哭了起来,一边哭,孙贲一边说道“这便是汝父也,某是带汝父棺椁回转江东安葬!”
“呀,孙贲,你可不要信口雌黄!”孙策一听,心中一痛,却不相信他父亲孙坚死了,一把抓住孙贲的脖领子喝道“这到底是谁?你敢骗我?”
“呜……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孙贲毫不在意孙策的拳头,呜咽道“你就会窝里横,叔父死了,你不想着报仇,居然要打我?打吧,打死我算了!”
听到孙贲这么说,孙策眼前一晃好悬没栽倒在地,头脑里嗡嗡直响,一个声音一直说着,不可能,这不可能,我父那么厉害,怎么可能身死?这都是幻觉,都不是真实的!
晃晃悠悠,孙策走向棺椁,打开绳扣,晃了晃越加晕眩的头脑,稍微用力便推开了孙坚的棺椁。
还未见到孙坚的尸体,一条青龙便呼啸着冲了出来,透孙策之体而过,汇聚在空中,对着西方咆哮不休,最后竟然冲进了孙策的身体,消失不见。
这种种的怪异把周围的人都吓傻了,孙坚死了,哪来的真龙显形?这是不是说孙策就是下一任的青龙?是真龙天子?
再看孙策,并未察觉这些似的,傻傻的看着孙坚的衣装号铠,还有那把熟悉的古锭宝刀。
虽然孙坚的尸体已经腐烂,但是父子连心,孙策还是能感觉的道,这就是他父亲孙坚。
孙策呆呆的站在那里,摇三摇,晃三晃,便一头栽倒在地,昏迷不醒!
第324章 立家主孙策守孝()
孙坚亡故的消息传到后宅,孙坚的两位妻子吴氏,其他三子一女皆冲了出来,扶着孙坚的棺椁放声痛哭,凄凄惨惨,人见尤怜。
孙策经过一番抢救之后才转醒,转醒之后又冲到孙坚的棺椁旁,抚摸着棺椁,沉默不语,不过他面上肌肉的变化,神情在悲哀与愤怒之间转变却也说明着他的心中之痛。
良久之后大吴妇人止住几个孩子的痛哭对孙策说道“伯符,汝父亡故,从今以后,孙家就是你主事,该何去何从,伯符要拿个主意啊!”
孙策听罢一怔,然后神情便得肃穆起来,跪在吴氏身前说道“尊母亲命,现在当把父亲带回老家曲阿,落叶归根。”
“好好好,以后我儿当家作主便是!”吴氏悲哀连连,眼神流转,又看向孙坚的棺椁。
孙策站起身来,扶住有些摇晃的母亲,招呼左右道“来呀,置办发丧之物,今日某要为父亲守灵,明天一早,启程返回曲阿!”
周泰、蒋钦、朱治、孙贲领命,在周瑜的带领下,开始准备发丧之物。孙策则扶着母亲带着弟弟妹妹回转后宅。
在后宅中,两位吴氏坐在榻上,对此对望一眼,悲情更甚。孙坚的当初是曲的亲姐妹,所以是两位吴氏夫人。
众人饭都没吃,吴氏回忆着孙坚此前的场景,一一说给几个孩子们听,无限的缅怀孙坚。
当天夜里孙策更是在灵堂守灵,扶着父亲的棺椁沉默不语,不过他铁青的脸色,以及微微颤抖的双手,昭示着他心中的愤怒。
在他想来,他父亲是跟着袁术的,而且他父亲的武功那么高,怎么就他偏偏死了,这肯定是袁术嫉贤妒能,害死的他父亲。孙策想着该怎么为他父亲报仇雪恨,不过听说袁术已经发展起来了,又新占了颍川郡、汝南郡,还有河南半郡,是一方强大的诸侯。要杀袁术还需要从长计议。
他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周瑜带着众武将披麻戴孝的到了灵堂,来见孙策。
孙策又乃父之风,又被吴氏立为孙氏主事人,现在是他们的主心骨,下一步该怎么办,还要孙策拿主意。
蒋钦、周泰、朱治、孙贲鱼贯而入,单膝跪倒在孙策面前,就在这灵堂中宣誓效忠“从今以后,孙小将军便是某等主公,上刀山,下油锅,但有所命,必定尊从。有违此言,天诛地灭!”
孙策看着四人点点头一抬手道“嗯,诸位将军起来吧,尔等心意某已经知晓,今后必不相负!”
四人站起身来以后,孙策一欺身抓住孙贲的脖领子喝道“说,我父是不是袁术害死的?”
几人见孙策如此,纷纷上前劝阻,朱治更是一把抓住孙策手臂说道“快放了孙小将军,老主公之死,跟袁术一点关系都没有!”
孙贲则是恨恨的看着孙策,一言不发。
周瑜也在旁边劝“大兄,切莫动手,事情还未弄清,当弄清楚再说。况且孙小将军是文台公亲侄,汝岂可迁怒于他?”
“嗯……也罢,就放了这厮!”孙策依旧横眉立目,不过手却是松开了,在他看来,他父亲死了,孙贲就应该给他父亲殉葬。你是亲侄子,你叔父亡故,你连个屁都不放,就敢回来?
打心里孙策就一直瞧不起孙贲,觉得他一点本事没有,就仗着是孙坚的亲侄子,才能在军中瞎混。
众人从新落座之后,朱治就一五一十的把孙坚从长沙起事,到南阳跟袁术汇合,因为粮草问题成为袁术的客座将军,北上河南郡讨伐董卓,先败后胜,再到进入颍川,跟袁术分道扬镳,下邓县、樊城,围攻襄阳,再到岘山殒命,四将归袁术,他们带孙坚的棺椁准备回转曲阿都说了出来。
孙策当听到是襄阳的刘表部将黄祖设计暗箭杀的孙坚,孙策气的咬牙切齿,心中暗道,刘表、黄祖,你们等着我的,不把你们大卸八块,怎么替我父亲报仇?
这时候周瑜说话了“如此说来,袁公路并未苛责你们,反而要为文台公按诸侯礼发丧?”
“是的,后将军义薄云天,仁义非常,不但如此,南阳一郡尽皆为老主公戴孝,真乃义士也!”朱治说着一挑大拇指说道“程普、韩当、黄盖、祖茂四位将军就是为报后将军如此大恩,才会留在他军中效命。不过四位将军说了,待得小主公长成,只要小主公一声令下,彼等必会前来投奔。”
“四位叔父能如此,某谢谢他们!”孙策说着摇对南阳方向拜了三拜说道。
孙策接着又说“我打算给父亲守孝三年,以安亡父在天之灵,尔等何去何从自行定夺!”
“主公,既然尊你为主公,某等就唯主公事从,你守孝三年,某等当然相陪了!”周泰瓮声瓮气的说道。
“是啊,是啊,大汉以孝治天下,主公要全老主公之名,便要如此!”蒋钦也附和道。
其他将领皆附和着说道,愿意跟随孙策为孙坚守孝三年。
周瑜在旁边不住的点头,有这些忠义的将军,他们必能重现孙坚当时的声势。于是周瑜说道“大兄,此孝道也。以此高位文台公再合适不过了,再出之时,大兄必能全乎起名,聚拢声望,必可争霸天下!”
“我等愿随主公争霸天下!”周泰、蒋钦等彼此看看异口同声的说道。
“好,我便做那蛰伏的蛟龙,三年之后,必带尔等逐鹿天下,告慰我父!”孙策霸气的大手一挥,牟倪天下之势溢于言表。
看着孙策虽然少年身姿,却有不下孙坚的气势,众人皆叹:虎父无犬子啊。孙策也有雄主之姿!
“诺!”
第二天众人便启程了,这次队伍更大,孙策在舒县跟周瑜聚拢的五百精兵也加入了护送的行列,再加上孙策一家,将近一千五百人,打着后将军袁的旗号,出了舒县沿着长江,奔曲阿走去。
一路经城过县,这一天就来到老家曲阿。
在祖宅安顿下来,孙策一边招呼四将带领大军休息,一面安排内宅事宜,并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怎么摆放棺椁,怎么设置灵堂,不必细说。
经过半个月的张罗,孙策大张旗鼓的给孙坚下葬,并结庐守孝。这个消息传遍了十里八乡,都知道乌程侯孙坚身死,他儿子孙策为他守孝。谈起孙策,无不一挑大拇指,赞道孙伯符有乃父之风,更儒雅之将,将来必成大器。
第325章 守三年欲投袁术()
孙策在曲阿守灵,家里吴夫人等一商量,现在祖宅什么都没有,银钱也短缺,还是投靠他弟弟吴景算了,吴景当时任丹阳太守,不过他的家小都在江都,而且江都离曲阿并不远。于是吴夫人带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就去了江都,住进吴景的家中。
孙策给孙坚守孝,大义之举,让江东名士无不赞叹,更有大儒张纮亲自过来拜访孙策,谈论天下大势。
孙策对张纮说道“汉室衰微,天下纷乱,英雄豪杰,各自拥兵自重,图谋发展。没有人出于公信,抚慰济乱。先父曾与袁氏攻破董卓,功业为成,便被刘表、黄祖所害。我虽年轻识浅,但也有心要干一番事业。然兵微将寡,不知前路在何处,还请老先生指点一二。”
“这有何难?”张纮站起身来,抚着三绺须然慢慢说道“今天下大乱,扬州未未动荡然刺史陈温暗弱,严白虎、王朗之流强盛,此仆强而主弱也,某料不出两年,扬州必乱。汝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汝可投之。收拢流散兵士,东据吴郡、会稽,以丹阳为门户,当可成就大业。若是……”
“若是如何?还请老先生不吝赐教!”孙策性子急,听了一半心有不甘。
“孙文台,江东猛虎也。其麾下程普、韩当之流亦是猛将,若是能聚拢汝父旧部,割据争霸之事易也。不过听闻其投入后将军麾下,不知还会年旧主之恩否!”张纮分析道。
“某便前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定能成功!多谢老先生,多谢老先生。若是策能有立锥之地,还望老先生相助于某!”孙策说着对着张纮就拜。
“小将军雄姿英发,当为雄主,某这把老骨头,就再发挥些余热,某答应就是!”张纮笑着对孙策说道。
“哈哈,有老先生相助,大事可期也!”孙策哈哈大笑。
到了后来,张纮不但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他的兄弟,不世大才张昭,帮助孙策安抚内政,却也成了割据江东的一方大势力。
春去秋来,日月如梭,三年时间一晃而过,终于到了守孝结束。
这一日周瑜带着周泰蒋钦等人来到草庐求见孙策,众人围坐在草席之上谈论大事。
孙策虽然隐世守孝,不过天下的大事都有周瑜汇总,源源不断的传到他这里。
什么董卓身死,长安乱战;袁绍公孙瓒大战;曹操逐袁术得兖州,攻徐州,又被吕布所乘;刘备入徐州,得下邳,陶谦一让徐州;袁术得司隶,全豫州,胜匈奴等等等等。
这还不算就连交州士家为交州无冕之王,西凉马腾跟韩遂结盟他都知道,可见周瑜收集情报的能力何其强大。
不过孙策最关心的还是袁术的消息。毕竟收拢孙坚的旧部是其中重要一环,这就涉及到袁术麾下的程普、韩当、黄盖、祖茂了。
从豫州遍地狼烟,袁术六百里溃逃,再到得西凉大军,占司隶四郡,更是得了骠骑将军。又紧紧过去一年时间,袁术便又重新占据豫州,更是诛杀豫州几百士族,手段之狠,令人惊讶。不过除去士族之后,豫州居然焕然一新,不但各地百姓生活更加美好,就连涌入的难民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有了生存的希望。
在孙策心中便有了效仿袁术的想法,士族的龌龊孙策也看的明明白白,占着茅坑拉屎,你要去,他不是撤你后腿,就是推你一把,不厌其烦。
孙策正想着袁术策略的好坏,就听旁边周瑜说道“主公,守孝期限已到,是否动身前去要兵?”
周瑜简直就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孙策无不想到,还好周瑜是他的结拜兄弟,要是他的对手,那就完蛋了。
孙策没有回到周瑜,而是看向自己的小班底,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周泰这时候说话了“何用的着去求袁术?以某之见,直接去投奔吴太守,丹阳兵冠绝天下,收之,破严白虎、王朗易也!”
现在严白虎、王朗跟陈温大战,吴景都牵扯其中,战火虽然没有烧到曲阿,但是近在眼前,他们怎么不知道!
周泰想来这么好的机会,只要去到吴景哪里,吴景肯定会收留他们,就凭他跟蒋钦的武艺,严白虎、王朗算个什么东西,只要给他五千人,横扫这两个贼子!
周泰的想法跟蒋钦是一样一样的,对周泰的说服蒋钦很是赞同,就见他道“是啊,主公!严白虎、王朗之流,豚犬尔,只需五千丹阳兵,某跟周泰前去,扫之,不费吹灰之力!何必去求他袁术?”
武将皆不服袁术,虽然袁术现在强大,但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暂时的,只要他们出世,得扬州翻掌之间!
孙策做为武将,其实心中也是这么想的,就凭他孙策满身的武艺,不用周泰、蒋钦,他一个人不用五千,三千大兵,就能除掉严白虎,王朗。让心高气傲的孙策去求袁术,他有点拉不下脸面。
周瑜看出了孙策的想法,否定的说道“主公,怎可如此想?骠骑将军,人杰也!况且其仁义之名冠绝天下,若是前去,只要得到后将军的肯定,攻破扬州师出有名也!若是自去丹阳,诛灭二贼之后,陈温让我等散兵怎么办?不散,则是聚众造反,散去,则绝了争霸之路!”
“这……”孙策并周泰、蒋钦皆是倒吸一口冷气,他们没想这么远,还真是这样,陈温毕竟是扬州刺史,是上官。俗话说的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周瑜见到三人沉默了,便接着说道“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现在吾等名气不达,势力弱小,若是依附骠骑将军,则可全乎其功也。到时候得了扬州,是臣服是自立,则在你我手中尔。便是其来攻伐,到那之时,某等也有自保之力也。所以,前去骠骑将军处还是有必要的!”
这时候朱治说话了“现在骠骑将军收拢颍川大才,听闻庚乘、庚道、陈群、郭嘉、荀彧、荀悦等皆归汝其麾下,此等浅薄之策,这么多大才看不出来?”
孙贲觉得朱治说的有礼,出言附和道“是啊,被袁术看出,若是不肯归还奈何?”
孙策也是疑惑的看着周瑜,询问对策。
“哈哈,此阳谋尔,看出来又能如何?”周瑜哈哈大笑,然后拿出大汉疆域图摊开对他们说道“诸位请看,此骠骑将军治下。北连并州,西靠关中,东接冀、兖,南通荆湘,此四面八方,七面无能为也。只有东南扬州内部大乱,陈温才能平庸,守土都嫌不足,正是微弱之时。
现骠骑将军治下皆平,百姓拥戴,聚粮无数,更兼大军六十多万,若某是袁将军,怎么能不开疆扩土?若要攻伐必是扬州也!
汝南连接九江、庐江,何不将两郡送给骠骑将军,换来旧将、军马、兵丁,有此根本则可征杀扬州,立下不世基业也!”
周瑜这么解释一番,孙策恍然大悟,看来张纮说的借兵原来有这么一层深意啊,“既然如此,那边先去拜访某这袁叔父!”
第326章 收孙策旧将归孙()
第三百二十四章、收孙策旧将归孙
经过周瑜的开导,孙策便决定先去投靠袁术,收拢之前孙坚的旧部,如果再能借点兵马就更好了。
孙策是急性子,说干就干,他让孙贲带着好不容聚拢的这一千来人去投奔丹阳的吴景,他则带着蒋钦、周泰、朱治、周瑜出了曲阿,赶奔南阳。
一路无话,这天他们五人带着十几个护卫就到了宛城。
在进入豫州之后,他们就开始感慨,都说袁术多么多么强盛,多么多么厉害,谁又看的到他治下安居承平的景象?就汝南郡来说,就比扬州未乱之前强的不是一点半点。百姓面上的笑容,繁华的闹市,这些都不是靠嘴就能说出来的。
怪不得都说袁术麾下的军士打战不要命,看到这里他们有些明白了,怕是为了保住他们自己的利益才会如此啊!
进入南阳郡之后更甚,已经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这些还不算,他们来到宛城的时候,居然看到了一个大马场,怕是得有几万匹战马!
不说东汉末年,就是和平时期,战马都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么多战马怕是得出几万骑啊,这还有谁是他的对手?
相比战马,宛城的庞大,虽然也让他们感慨,却没有那么震撼,孙策更是连连看向周瑜,他这一趟是来对了!
窥一斑而见全豹,想必袁术治下都是如此!
进入太守府之后跟袁术见了面,他们偷着打量了下袁术,暗中赞叹一声,罢了,怪不得他会成就这么强大的伟业,就这股亲和力就让人如沐春风。
孙策把自己到来的经过说了一遍,便郑重的站起身来说道“小侄此来,是为了投效叔父。望叔父不要嫌弃小侄粗鄙才是!”
“伯符雄姿英发,有乃父之风,某岂会嫌弃?”袁术说着扶起孙策道“有伯符相助,安大汉易也,哈哈!”
“如此,多谢主公!”孙策也会来事,听到袁术答应,便以主公相称。
“好,好,好!哈哈,公瑾也是前来投效?”袁术看着周瑜,眼中尽是询问。
周瑜站起身来,对袁术的目光不为所动,拱手道“某乃伯符的幕僚,当然是跟在伯符身边了!望将军成全!”
“如此的话……也罢,你们兄弟同心,某也放心!”袁术想了想,虽然看着了两人必不是真心实意的投靠他,但也不好再说别的,只要不给他们独立领军的权力就好了。对于自己麾下的军士,袁术还是有信心的。
确定了这些之后,袁术便把他们安排在偏厅,让他们先就坐,袁术则回到书房把前厅发生的事一一说了出来。
郭嘉、庚乘、贾诩三人听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看出了对方的心意,一番谦让,还是让最年轻的郭嘉来说。
郭嘉谢过二人,对着袁术拱手道“主公做的对,他们来投,若是拒之门外,怕会寒了天下人之心。孙伯符此来怕是想继承父业,收拢旧部,就是不知道主公如何看待。”
“程普、韩当之流不过泛泛之辈,就算全乎文台的义节,还给他又何妨。现在某麾下战将千员,往来投效之人如过江之鲫,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不少。况且其虽投效,只为报恩,并不忠心于某,与其后面生乱,不如放他们离去!”袁术说道。
“如此的话某便知晓了。”郭嘉说着眼珠一转说道“主公可以答应他们留下,先让他们跟随魏延将军去征伐扬州,若是占据九江、庐江,便可放他们回去。”
“如此的话,会不会有市侩之嫌?”袁术有些犹豫的说道“几员战将,便要彼等出力,传扬出去,好说不好听啊!”
“主公怎会如此之想?”郭嘉劝解道“彼等在军中,主公可曾苛责过他们?某听说当初孙文台身死之时,彼等已穷途迷路,主公非但没有屯兵他们,还让他们手握重兵,这是如何的信任?主公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再说彼等无兵,还不是得主公回家军士打战?”
“这……好吧!就听奉孝之言。”袁术说着又道“既然彼等来了,我们也不好再端着,走,随某前去吃酒!”
“诺!”
走在走廊之上,贾诩却低声的对袁术说道“孙策前来,程普等四将必会得到消息,主公不可再让他们手握重兵,可遣他们返回。不然等孙策入了扬州,怕四人会带兵投效,如此就不美了!”
“好,酒宴过后,某便调他们回来!”袁术想了想,觉得有礼,如此说道。
贾诩对着袁术拱拱手便不再多说。
到了偏厅,袁术又把宛城的黄盖、裴元绍等将领叫过来,大家一起陪着孙策、周瑜等人喝酒,算是给他们接风洗尘。
袁术更是在大厅上宣布,孙策投效他接纳了,任命孙策为奋威校尉,其他人皆为孙策的部将幕僚。
这一番任命把大厅的气氛点到了最高潮,人们纷纷起身向孙策敬酒,孙策也是来者不拒,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宴罢,袁术又安排客房让他们休息,袁术则遣散众人,写了一封书信,调沛国的祖茂,颍川的程普、韩当回转宛城。
他这边写信的时候,黄盖却偷偷的到了孙策的房门外,轻轻的敲了敲门说道“伯符,伯符,可曾安歇?”
没多久,房门吱呀一声打开,孙策并未说话,伸手把黄盖让屋内。
黄盖一进入房间,就见昏黄的灯光下,周瑜、朱治、周泰、蒋钦都在坐,打过招呼之后,孙策把黄盖让到上垂首,起身就是一拜。
“叔父在上,小侄儿伯符有礼了。”孙策说着就要跪下磕头。
黄盖赶忙扶起孙策,上一眼,下一眼的看了又看,才叹道“像,实在是太像了,跟文台公弱冠之时几乎一模一样!有子如此,文台公在天之灵,也就可以安歇了!”
“叔父,我父亲死的太惨了!”孙策说着眼圈就红了“不杀黄祖我孙策势不为人!”
“好孩子,好孩子,如果不不嫌弃的话,我们这些老弟兄,都愿意辅佐你们孙家!”黄盖缅怀的看着孙策,慈祥的说道。
孙策看了看周瑜,见他笑着点点头,才拱手道“现在小侄一穷二白,正是用人之际,怎会嫌弃老将军?能得老将军相助,伯符甚幸,孙氏甚幸!”
“好,好,好。等明日我就联络程普等三位将军。他们也都心系伯符,就等你出世了!”黄盖激动的说道。
会想起当时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的场景,黄盖看着孙策,便像跟在孙坚身边一样,他们长得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聊了好久,都是黄盖拉着孙策在叙旧,直到深夜,黄盖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其他周泰等三将也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