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免礼,免礼,汝是奉孝的友人,就是某的友人,既然是挚友就无需在意这些虚礼!此地不是讲话之所,走书房一续!”袁术自来熟的说着,仿佛他是此间主人一样!

    郭嘉看了看憋着笑的荀彧,耸耸肩表示自己很是无奈,就这样被袁术拉着进入了书房。荀彧紧随其后,也走进去。

    进入书房之后,袁术才反应过来,他是客,荀彧是主,他怎么这么凯越主人,以主人自居了?

    反应过来的袁术更加尴尬,这次终于是松开了郭嘉的手臂,双手抱拳,对着荀彧深施一礼道“文若先生勿怪,术岂是不知礼之人?只是此前想奉孝想的狠了,今日得见真人,某太过激动尔!请先生恕罪!”

    “无妨,无妨!早就听闻后将军求贤若渴,今日得见,果真如此!将军雄主之姿,不以吾等粗鄙,折节拜访,吾等岂敢怪罪将军呢?来,请坐,荀伯,看茶!”荀彧说着招呼袁术就坐,他则高喊着让荀伯上茶。

    “将军,不必拘束,就把这当自己的家便可,随意些!”郭嘉对着袁术说了一句,肆无忌惮的做在上首的位置,身子躺在椅子内,更有甚者,就见他翘起一条腿搭在椅子的扶手上,很是惬意。

    荀彧看到郭嘉哑然失笑,郭嘉就是这样一个性子,虽然他跟袁术亲近,但是如此还是有失礼之嫌的。

    袁术看着郭嘉如此却是心中一喜,看来郭嘉是已经认可了自己,不把自己当外人了!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袁术对着荀彧拱拱手说道“如此,术失礼了!”袁术说着就坐在郭嘉下垂手,讨好似的看着郭嘉,嘘寒问暖,殷切非常。

    荀彧看着这两人,摇摇头,人家君臣无间,他这个外人还能说什么?出了羡慕还能怎么样?郭嘉端的找了一个明主也!

    荀彧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坐在首位之上,在心中说道,想我荀彧不比奉孝差,我的明主在哪里呢?不肖他如此礼遇,便是一封书信便可!

    不一会,荀伯端上三杯茶,然后便退出了书房,把房门掩上,给三人议事的空间。

    这时荀彧才说道“不知后将军前来所为何事啊?”

    正事上袁术也不含糊,见到荀彧询问,赶忙止住了跟郭嘉的私语,站起身来,正正衣冠,郑重的对荀彧一拜道“某此次前来,是特意请文若先生出山的!豫州百废待兴,非文若先生这等王佐之才不可为也!请先生助某!”

    袁术说着,弯腰行礼,直接一恭扫地,行九十度大礼!

    汉代儒生衣袍宽大,一般的衣袖有半人多高,以此显示大汉儒生的风雅。所谓的“一恭扫地”便是躬身的时候,衣袖的下摆垂到地上,以此显示对对方的尊敬。

第251章 收荀彧再添大才() 
荀彧镇定自若的看着鞠躬的袁术,面露微笑,却不言语。但在心中虽然也想到了袁术此来的目的,但是真的从袁术的嘴中说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同时又有些得意,你郭嘉的明主,同样也对某求才若渴!

    就在荀彧在心中美的时候,郭嘉不满了,就见他懒洋洋的说道“文若,后将军还等在那里呢?汝若心中已有计较,何必如此?只为显示汝之才学?”

    荀彧听到郭嘉的话才惊醒过来,暗自嗔怪的瞪了一眼郭嘉,才道“后将军雄才大略,有人主之姿。某荀文若不过中人之姿也!况汝已聚庚忻免,陈长文,更有此郭奉孝归心,那还用的到某啊?”

    还未带袁术说话,郭嘉就替他说道“非也,非也!‘孔子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后将军麾下之才,皆人进其用也!文若若来,必有一展才学之地。何必如此妄自菲薄?况且昨日文若所书天下英豪便有后将军。今日后将军亲自来请,汝还扭捏个甚?”

    袁术适时的说道“若文若先生助某,某必尽文若先生之才也!到时匡扶汉室,必有先生之大功也。到那时荀氏当为天下氏族之一,如何?”

    看着这两个人一切尽在不言中,却又配合无间,兀自在那里唱着双簧,荀彧也是无可奈何!

    “唉,也罢。后将军如此诚心相邀,某在不投效,便是不识抬举了!主公在上,请受彧一拜!”荀彧说着站起身来,对着袁术深施一礼。

    袁术听着荀彧的话,喜出望外,能得荀彧辅佐,看他曹操还能如何!坦然接受了荀彧一拜后,便急忙扶起他来。

    看着荀彧和煦的面孔,袁术哈哈大笑道“哈哈,有文若先生相助,大业成矣!某若成就霸业,必不相忘!荀氏当兴,此为某之称诺!今日之语句句实言,若有违背,定叫某天地唾弃,死无葬身之地,永世不得超生!”

    听到袁术发着毒誓感动的荀彧无可无不可,汉人重诺,一诺千金!

    袁术先有识人之明,后有看重之义,更不惜发下毒誓让其心安,士为知己者死,如此主公,他荀彧如何能不尽全力?

    想到这里,荀彧又是一拜道“主公如此厚待,彧有何理由不效死命?某也立下誓言,今生唯后将军效命也,必无二意,若违此誓,天打雷劈,万箭穿心而死!”

    袁术听的也是感动非常,听到此话,便知荀彧今生不会背叛于他,有这么个大才忠心不二,他袁术如何不兴?

    想着袁术便一把把荀彧拉起来,说道“文若先生不必如此,你我君臣携手共进,必能成事!”

    “诺!”“哈哈!”

    “喂,喂,你们两个是不是把我忘了?没有某的说项汝能早下决定?文若,欺人太甚也!”郭嘉兀自在那里喊道。

    荀彧一看郭嘉,就有些生气的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最怕的就是奸细啊!汝还没投效后将军,便揭某的底,汝是何居心?赖在某家,吃某的,用某的,到了还要倒打一耙,汝真为贼子也!”

    “偷盗者是为贼也,某可有偷汝何物?如何为贼?”郭嘉眼珠一转,强自狡辩道。

    “这……那汝便为卖主求荣者也!不思为亲友思量,却胳膊外拐,向着他人!”荀彧也有急智,直接换了一个词语。

    “哦,何为‘卖主求荣’?‘某与汝可为主仆?某可有用汝换取好处?皆无也,如何说为卖主求荣?文若何必逞此口舌,不知某为‘颍川七友’之舌辩无双也?”郭嘉得意洋洋的说道。

    “好啊,我……”荀彧有些急了,说道。

    “哈哈,好了。汝二人皆是旷世大才怎可为如此小事争论不休?汝等皆为某臂膀也,当同气连枝,携手共进也!”袁术止住两人的争吵,说道“今日得汝两个大才,当浮一大白!文若,汝府上可有美酒,今日若是不醉,如何能抒某心怀?!”

    “此言大善,当浮一大白!文若取酒来!”郭嘉听到喝酒,眼睛一亮,叫嚷道。

    “唉,请某出仕,还要用某的酒庆祝,某是何苦来哉?”荀彧听到这里调侃道。

    “哈哈,今日来的匆忙,未带其他,来日当为文若补上!”袁术大笑道。

    “主公,不必如此,文若之酒,不饮白不饮!”郭嘉笑眯眯的看着荀彧继续调侃他。

    “汝这鸟厮,端的气人!今日之酒,便没汝的份!想喝酒自己出去买,某不予你这白眼之狼!”荀彧气不过说道。

    这一下比什么都管用,一听没酒喝,郭嘉直接从座椅之上跳起来,讨好的跟在荀彧身后,兀自的解释道“这如何说来?文若还不知某?某说话向来口无遮拦,汝若是生气便是小气尔!某知文若不是小气之人,可也?若今日汝不予酒,某便到处宣扬,荀文若端的小气非常,连米酒都要珍藏,还指望他生子否?!”

    “你,你,你……某真是交友不慎,唉!也罢,某便知难不倒你,过来帮忙!”荀彧气愤了半晌,见奈何不得郭嘉只得作罢。

    听到荀彧答应了,郭嘉又变回懒散的样子,慵懒的道“汝看某细胳膊小腿的,肩不能扛,如何能搬动那么重的酒坛?还是请文若代劳吧,某与主公在此等候!”

    “不行,今日汝若不来,某必不予!汝自行计较!”荀彧说着,又对袁术拱手道“请主公到偏厅一续,书房不是饮酒之地也!”

    “好,某引主公去偏厅,汝去拿酒,就这么定了!”郭嘉眼睛一亮说完也不给荀彧回复的机会便拉着袁术向外走去。

    袁术无奈的看着荀彧,表示他也无能为力。

    荀彧见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自行前去搬酒。

    郭嘉好酒也就算了,还懒的很,每次都要用计骗他去拿酒,想到此处,荀彧又不禁莞尔,有这么一个友人,生活当不平淡也!

    到了偏厅,分宾主落座,袁术就跟郭嘉说起,他走之后,南阳的发展情况。郭嘉了解一些,但是不全,在旁边也是听的津津有味,一边听,一边想着其中的不足,以及疏漏之处。

    他们这边闲谈着,荀彧就回到偏厅,一边抱着酒坛坐下,一边说道“某又让荀伯烧了几个小菜,有酒无肉,却是不美!”

    郭嘉点点头道“是极,是极。主公接着说,韩氏不让汝进坞堡之后汝是如何做的!”

    荀彧听着郭嘉所说,就起了好奇心,当初袁术占颍川的时候,他正在渤海袁绍处,所以其中的详情并不知晓。

    “本来被其拒之门外,某还不甚在意,但是没两天,阳城外太室山传来……”袁术接着说,把颍川的详尽事宜,以及后来如何调兵遣将分三路他攻陈留,黄忠入沛国,魏延偷陈国,一一讲了出来。

第252章 郭嘉谋袁术问计() 
袁术讲完,郭嘉跟荀彧才清楚袁术是怎么占据的豫州,还有司隶河南部的。他们两个对望一眼,然后沉默不语。袁术说的东西很多,他们还要消化一下。

    结果酒摆上来,三人却没动。袁术知道他们只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旁边也没着急,就在那坐着等着他们说下文。

    不多时荀伯敲门走进来,摆上小菜肉食之后,便退了出去。他知道,此次来的是大官,怕是他们家的少爷要跟这位大官出仕了,理想谈论的估计都是军国大事。他一个老头子,对这些也不感兴趣。

    又过了一刻钟,荀彧似乎想通了关节,但是他不好意思说,于是他眼神看看郭嘉,示意他先说。

    郭嘉心中好笑,既然决定投效了,还瞻前顾后的,怕个甚!你顾及其他,我郭嘉可不管别人,能对主公好就行了!

    于是郭嘉对着袁术拱拱手道“主公一年时间占据六郡半地,确有过人之处。虽然看似强大,其实不然。可以说主公治下唯有南阳、河南、颍川三郡尔!”

    “哦,此话怎讲?”袁术来了兴趣,明明他占据八郡之地,怎么郭嘉会这么说?

    “主公,稍安,待某一一道来!”郭嘉说着站起身来,在偏厅之中踱了两步,似乎在理清思路,然后才一转身,对着袁术说道:

    “南阳自不必说,为主公起家之地,士族归附,百姓拥戴,为主公根本,此一郡可为主公所用;

    河南虽是旧都然董卓肆虐,百姓流离失所,士族大多被董卓诛杀。虽主公新占河南,然其内无士族,百姓多为迁徙新民,又感激主公恩义,必归附焉。河南又有主公强军八万,把守要冲,外敌不可乘。此一郡可为主公所用;

    颍川郡虽士族颇多,然主公启用‘颍川四长’之一的陈氏子为颍川太守,又以四长之一的钟氏子辅佐,又诛杀韩氏以儆效尤,如此颍川士族也都多有归附。便是有些肖小也不过肌肤之癣也,不能动统治之根本。此一郡亦可为主公所用。”

    顿了顿,郭嘉又道“此三郡可用,其他五郡便无有作为也!

    汝南虽是主公老家,然占据之后,皆为氏族把持,主公很难介入!汝南本大郡也,流民入南阳,汝南一郡便可分而担之,然一年之间,鲜有南阳之民进入汝南安歇,何也?皆因其是外乡人,不得汝南士族相容也!主公广施展仁政,便动了士族之利益,百战之地,士族败落,还好施行,士族林立之地,必抗之不行,如何为主公所用?

    陈国、梁国、沛国、陈留皆是如此。更不消说沛国为曹操老家如何能归附主公麾下?陈留为兖州之地,豫州之人都难接受如何能受主公差遣?

    如此主公看似强大,不过表象尔!某料定曹操麾下戏忠便是如此计较,陈国、梁国、沛国不过是曹操让与主公,分散主公兵力也!

    只要主公内部出一点变故,便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到时主公必败!”

    听到郭嘉的分析,之前占据八郡之地沾沾自喜的袁术如遭雷殛,呆若木鸡,惊恐万分。如果真如郭嘉所说,曹操下了一盘很大的棋,他不但要吃下兖州,还要吃了豫州,野心端的如此之大!

    正如郭嘉所说,现在戏忠正跟曹操分析兖州、豫州的情况。占据东郡以后,便停了下来,便是戏忠的谋略。

    曹操不明所以着急主要谋士问计。

    席间戏忠问道“主公是要下兖州,还是兖、豫一起占下?”

    “当然是多多益善也!”曹操不明所以的道“此为不助刘岱之理乎?”

    “然!”戏忠肯定的说道“若只下兖州,主公便可前去助刘岱击退青州田楷、黄巾众,可行袁绍之计策,让其让出兖州便可。想来有主公挚友鲍信在彼,说之不难!若主公要下兖、豫,便不能前去助他,而是让其被青州所部缠在范县。”

    “哦,此话怎讲?”曹操不解的问道。

    “若要下兖、豫,青州之田楷、黄巾众便是重要一环。主公击退黑山黄巾,刘岱便无后顾之忧也,其毕竟进击青州所部,以报此前败退之仇。如此其即便不为敌军所殇,也大受其害。到时候兖州无人能为也,彼等只能依靠主公,如此,兖州易得也。

    袁术攻陈留,一是记恨张邈妄占阳翟,二是为打通颍川跟青州黄巾部的通道,其志在收青州黄巾为己用也!若有刘岱阻挡,主公在东郡便可阻挡其收黄巾众也。主公虽然让出谯县,然主公亲族皆在彼处,何不联系一二,再相约陈国、梁国不愿归附袁术之士族以为内应,待得起事,主公便可出兵陈留,从三方面打击袁术,不说其他,陈留、梁国、沛国、陈国皆可为也。

    到时候,刘岱败北,主公趁势而起,收拢黄巾为己用,则占据豫州大部易也,如此两州皆入主公麾下!”

    “哈哈,此言大善,便按志才所说行事!”草擦听完哈哈大笑,便按照戏忠所说行事,一边安抚刘岱,一边联系梁国、陈国、沛国的士族,一边又让张邈联系陈留的士族,相约起事。

    如此三管齐下,如何不能逐走袁术,占据兖、豫?

    书接上文,袁术听完郭嘉的分析呆立当场,他没想到之前的激进进兵反而成了分散兵力,给曹操可乘之机。但是已经占据了大片领土,袁术又不舍得让出去,这该如何是好?

    于是袁术左右为难的在座椅之上,看着双手,一边左手,一边右手,都是不舍,不知道该怎么办!

    郭嘉就在这,他既然分析了这种情况,肯定是有对策的,放着这么一尊大神不用,我是不是傻了啊?想到此处,袁术眼前一亮,看向郭嘉。

    郭嘉有些好笑的看着袁术先是呆立当场,然后看着左右手为难,暗道,我这不是在这呢么,你问我不就行了?然后才看到袁术抬起头看向他,郭嘉这才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主公,不必惊慌,此事不难,待某教汝如何行事!”郭嘉笑呵呵的说道。

    袁术一年下八郡,居然不是好事,而是战败之道,后世感慨汉末多智谋之士,谋略何其远也,有诗曰:

    汉末雄才何其多,一年之内八郡得。

    得意之时遇冷水,原来都是敌计策。

    让出几郡分兵力,捉襟见肘治隔阂。

    待得相约事起时,四处着火阻边塞。

第253章 献三策荀彧担忧() 
“主公无忧,献计之人,也是兵行险道也!变数颇多,其不一定面面俱到尔!某已有破解之法也!”郭嘉说道,“某有上中、下、三策供主公择选。”

    “哦,奉孝真鬼才之士也,如此短的时间便能想出三策,国士无双,当真是国士无双!”袁术赞叹一声,等待郭嘉的下文。

    “主公拗赞了。破解之策为:主公让出梁国,沛国,重兵把守陈留陈国,即便其联络内部士族,某等也不惧怕,有大兵坚守,肖小之徒无机可乘也!虽然此计让出两郡,却可守住其他三郡,也不算损失太多。此为上策;

    中策为:主公提拔几郡当地大族为太守,国相,治理其地。有当地之人治理,相信其他士族更容易接受。不过其亦可收主公给予之权,却行反叛之事,此不可知也;

    下策为:主公按兵不动,等待各地士族冒起,然后再一一除之。不过此计确有顾此失彼之嫌,若无外地还则罢了,若有外地,怕是会全线崩溃,到时如何,某不知也!”

    听到郭嘉的上、中、下三策,袁术陷入了沉思,他不是不智之人,相反还很聪颖。从郭嘉的计策来看,郭嘉应该是属意上策,自断一臂,保全全身。然大军占据几郡之地不易,又消耗如此多的粮草,现在说让出来,这让袁术如何舍得?

    中策不可预知之处太多,士族心思诡谲,不可轻信,若要授予郡守之职其反叛,危害更甚。此计策亦不为也。

    看来只能选下策了,按兵不动,等待他们起事,然后以逸待劳,如此便可尽掌反叛之郡也。虽然有些凶险,但是这次不臣之人不除,便是定时炸弹,将来为难之时爆发,那就是致命的!

    于是袁术道“某选下策,虽然凶险,却能除去隐患,如何?”

    郭嘉心中暗叹一声,果然,袁术还是选择了下策。在袁术心中还是对士族不放心啊,宁愿让他们爆发出来,也不愿意任用彼等。

    虽然袁术不信任他们,但是对于归附的士族又好的不得了。不说其他,但说南阳韩氏的韩方,其人不过中人之姿,就因为投效袁术,现在居然做到了豫州别驾,后将军长史。其他南阳钱氏、李氏也多有照顾。

    如此看来,袁术应该有自己的计较,什么样的人能用,什么样的人不能用。如此也好,正好给他们这些寒门提供了崛起之机也!

    既然袁术选择了下策,郭嘉心里想,那我就得时刻提醒他才行,把下策的危害降到最低。

    想罢郭嘉拱手道“下策也为老谋之谈。士族危害巨大,一但爆发便是大祸。如此甄别亲疏也可确保主公治下皆为主公掌控也。”

    “哈哈,是极,某便是如此想的!”袁术挤眉弄眼的笑道。

    有郭嘉给掩盖心中的不舍,当然是最好的了,郭嘉真是心思通透之人,他怎么想的不但想的到还能帮他辩解。

    确定下郭嘉的策略之后,袁术暗想等回到宛城便写信到四处,告诫他们小心防守,时刻注意内部的不安因素。

    郭嘉的说完了,袁术又问荀彧道“文若,某治下可有不足之处?汝若发现,可一一道来,畅所欲言,不必忌讳!”

    “诺!”荀彧得了袁术的鼓励之后,开始说出自己所理解的部分。

    就见荀彧坐在座椅之上,对着袁术拱拱手道“主公治下八郡之地,以某观之,除南阳、颍川外,其他吏治皆混乱不堪也。”

    郭嘉住军事大略,荀彧主内政,所以荀彧的见解所是他最擅长之处。

    荀彧镇定自若的道“以某观之,韩方只为下效之能,却无上行之力也。此某一家之言,主公勿怪。”

    荀彧性格谨慎,深知官场的黑暗,所以说出之前,便先解释了一下,他不是针对别人,只是他自己的看法。

    在袁术摆手示意无妨之后,荀彧才接着道“南阳吏治清明,百姓承平,安居乐业,皆赖主公订下之大略也。接收流民,分配土地,借粮育种,深挖沟渠,韩方不过执行尔,并无其见解在里面。若无主公,南阳必跟其他郡县一样,必不会如此兴旺。

    河南、颍川皆承主公大略,以此迁民填充,给予百姓活命之希望也。百姓得活,便感激主公,如此才可聚重兵,开疆扩土。这便是奉孝所说只三郡为主公掌控也。

    然其他五郡,虽百姓流离,但士族林立,不归附者众。大军在境还可弹压,一但外出,必有肖小跃起,反叛生事。某料定虽钟进入陈国,必无能为也。不日便被陈国士族赶出。”

    “哦,陈国士族安敢如此?怕某剑不锋否?”袁术听闻眼睛就立起来了,他最烦的就是士族反叛。对他来说如果背叛那就没什么好说了,只有死路一条。

    “前次魏延将军占据陈国,因其兵锋正盛,士族不敢试其锋芒尔。现魏延将军把守梁国,陈国空虚,虽有钟进为陈国相,然其只身入陈国,如何能有所作为?其不死便是因其出身颍川陈氏罢了。”荀彧解释着原因。

    “这个……”袁术陷入了沉思,他跟庚道更注重军事方面的事务,政务就没多留意。没想到提拔钟进反而是害了他。如果钟进有个好歹,他如何给颍川钟氏交代?

    “吏治不明,便会被士族所乘。韩方还未到豫州还算无忧,若是他入了豫州,行事主公分土迁民之策,某料定五郡必反!主公大略无双,但要分情况,看形势,若是一概而论,如何不出动乱?”荀彧说道。

    “那文若可有破解之道?”袁术问道。

    “这有何难,便是把荀文若派去做韩方副手,有文若在,必不会生乱也!”郭嘉在旁边说道。

    荀彧赶忙站起身来,解释道“主公,某没有讨官之意,韩方确实才能不显,需差一能吏到其身边,如此便可暗暗影响于他,达到豫州吏治之效也。如此不出两年,则豫州各郡都为主公掌控也!”

    顿了顿,荀彧又有些忧虑的说道“况且,主公势力日渐强胜,韩方虽为主公亲族,然其家族势力太过强大,也还需要掣肘尔。其虽忠心,然家族百态,肖小、龌龊之人未必没有,若是肖小借势而行,徒败主公名望也!”

    袁术想想确实是这样的,他常年在外征战,南阳做为他的根基,基本就靠韩方打理。权力这个东西,一但粘上就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虽然袁术自信韩方不会背叛他,但是韩方家族众人,韩方的门客,未必不会来个黄袍加身啊?!

    此事不可不防!

    即便再亲密无间,但是对军国大事上面,袁术眼里也是不揉沙子的,谁敢伸手,就剁了他的手!

    南阳永远都是他的根本!

第254章 入南阳田土之律() 
“若是如此的话……”袁术思索着,其中的关节说道“那便敕封文若为将军府司马,领豫州别驾副史,辅佐韩大宏,行事豫州民生吏治,如何?”

    荀彧看看郭嘉,在郭嘉的脸上看到认可的表情,而他心中也是很高兴,起码他说的话袁术听进去了。而没有帮亲不帮理,如此却为开明之主也。

    于是荀彧道“主公厚待,彧敢不从命!如此愧领之,必竭尽全力,为主公掌控豫州也!”

    “哈哈,有文若在彼,统筹内政,某可安心于军事也!”袁术哈哈大笑道。

    “主公,那某呢?虽某政务不达,然谋略之上较其远矣。总不会比文若还差吧?”郭嘉在哪里说道。

    “哈哈,当一视同仁也。如此,奉孝可为将军府从事,右军师祭酒如何?”袁术哈哈大笑道,表示不会亏待郭嘉。

    “哦?为何为右军师祭酒?此左为何人?庚忻免乎?”郭嘉有些不满只是个右军师祭酒,说道。

    “然。忻免于某麾下多有献计,某不忍得新而弃旧也。如此,汝二人平等献策岂不美哉?”袁术好道。

    “既然如此,嘉领命便是!”郭嘉说着拱手道。

    东汉官制,后将军为第三品将军可开府纳士,设主簿、长史、司马各一人,少府、从事、中郎各两人,其他掾属、令史御属六十人。刺史属官又分为别驾、治中、薄曹、兵曹从事等等。其中别驾又分别驾、别驾从事、别驾副史。

    确定了两人的具体职位,三人皆大欢喜,当天夜里一直喝到第二天天光见亮才罢休。袁术对郭嘉跟荀彧的酒量也叹为观止,两个文弱书生这酒量比战将的酒量还大。如果不是两人有意的让这袁术,估计袁术早就趴下了。

    即便如此第二天袁术在荀彧府上睡了一天才缓醒过来,晃了晃昏沉沉的脑袋,看着面前一点事都没有的郭嘉、荀彧,袁术是真的服了这两个人,这酒量不谈了。

    当天夜里,三人没有再饮酒而是分析了下天下的大事,然后就回转睡觉去了。因为袁术说了,明天就带他们两个回转南阳,然后把麾下所有属官的官职包括武将的重新梳理一遍。该升迁的升迁,该定编的定编。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袁术早早起身,经过一夜的修整总算是调整过来了。来到庭院之中袁术就开始新的一天的校练。到处都在打战,保不齐就有大意被围的情况,不练好武艺如何在这乱世之中生存?

    校练完毕之后,洗漱叫醒荀彧、郭嘉,待得他们尽皆完毕之后,三人便出了荀彧的府邸,上了早已经安排好的坐骑,启程向西,奔南阳行去。

    一路行来,虽然还在一月份,但是田地之中已经有了开始整饬土地的农民百姓。人要呼吸,土壤依然,如此三番的翻弄土壤可以让庄稼长得更好。再加上人烟渐渐密集,颍川郡经过几个月的修整终于是恢复了生机。

    荀彧看了袁术一眼,很是信服。他们举家搬迁的时候,正是战乱开启的时候,流离失所的百姓比比皆是,惶恐的逃往别郡。虽然故土难离,但是生命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谁又愿意留下来等死?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如此前有一比便显示出了袁术治理的效果。看着颍川的样子,相信不出两年,便可恢复盛世之时的场景。

    郭嘉也是无不感慨,其他诸侯哪有管百姓死活的?只有在征收税赋的时候才会想起百姓。想必大汉之中也就只有后将军会如此仁义厚待百姓吧?想到这里,他更加期待南阳之行了,听说南阳百姓只知道后将军而不知道天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拥有如此强胜的民望?

    三人并护卫一路疾驰,风餐露宿,这一日就进入了南阳地界,来到边境上的红阳县。

    刚进入南阳就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虽然颍川在慢慢的回复生机,但是对比南阳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隔着一条边境线,两边的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田里劳作的百姓,颍川事渐渐有了人烟,南阳可以说是比肩继踵了。大人带着孩子来到田间,孩童在田埂上嬉戏打闹,大人则在田间劳作,对于颍川的人耕,南阳的耕牛几乎每家一头。不说其他,就这些耕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