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袁术愿以保自己,又多次拉拢二人投效,袁术又是氏族出身,张珣张侃两兄弟便再次跪倒行礼道“蒙将军不弃,某等二人愿奉将军为主公,赤胆忠心,敢不校死命?天地可鉴,如有叛离天诛地灭!”
“哈哈,有两位将军相助,前景可期,前景可期啊,哈哈!”袁术收复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于是安排二人为行军司马,整编伏牛山众,择其精壮,以充军伍。如此得军五千,为一部,赐号伏牛军。张珣张侃兄弟见袁术这么重用自己二人,感到羞愧难当,暗自决心要为袁术校死命。
其余老弱皆遣散回乡,或分配些无主之地与其耕种。
诸事了,袁术带领大军返回宛城。在城东设立军营,以新训练之法告知张珣张侃,让其带兵操练。
纪灵征剿有功,升迁为校尉,其部曲赐号安定军,又为独立一部。现在袁术麾下一万人马,两部,渐渐有了气候。
第17章 闻黄巾纪灵先锋()
袁术带大军回到宛城没几日,就传开了袁术未损一兵一卒剿灭伏牛山巨寇的消息。以五千对三万,未损一兵一卒,听到这个消息,南阳巨震。
“公路果然是成事之人,家族兴旺指日可待。”当听到这个消息,韩方欣喜若狂。
“看来下注没有下错,袁公路诚不我欺。”钱忠更加坚定了跟随袁术的信心。
“袁公路或可成事,当仔细观察,家族大事,不可草率。”李氏族长李飞想到。
“袁公路羽翼已丰,不可轻动。唉,悔不当初。”张咨对张氏、王氏族长说“当此之时,应卧薪尝胆以待来日。”
南阳各方态度不一,但是入主南阳的事实各方都承认下来。随着边境的安稳,百姓再无后顾之忧,于是纷纷安定下来,整饬土地,以待来年耕种。
在有心人的传送之下,袁术被描述成无所不能的战神将军,又是拯救南阳的天福星转世,袁术的形象立刻高大起来,在氏人中渐渐有了威信。
人们茶余饭后都会说起袁术。
既能放粮救民,又能征讨贼寇,这是能吏治能武功的贤达之人,可为明主!
又听说其在南阳设招贤馆,招贤纳士,量才适用,此等虚怀若谷之人,可成大事!
这是袁术跟韩方商议之后想出的计谋,主要是抬高袁术的声望。效果确实不错,这几日前来的投奔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智谋之士。渐渐的袁术得到了一部分士人的认可。
对于士人的投奔,袁术喜出望外,亲自接见了几个所谓的‘智谋之士’。就见他们摇头晃脑,满嘴之乎者也。问天下大势则语焉不详,询治地之法却一概不知!
“就是几个死读书的书呆子,装什么大尾巴狼?!”袁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些酸文人毫无用处。
为了自己招贤纳士的名称,袁术捏着鼻子认了,还是礼遇有加,安排闲职给他们。
南阳按部就班的发展着,还好有韩方帮衬一切上了正轨。韩方也是有才能的,能做到一郡郡丞之位,也是有他的能力在哪里,起码内政方面是把好手。
利用手腕袁术撤换了几个不服管教的县令,换上韩氏、钱氏这些忠于自己的人,慢慢的对南阳的掌控在不断加强。
这一日袁术正在跟韩方在太守府商议,统计南阳各县人口的方法,有下人来报汝南、颍川的黄巾又在蠢蠢欲动了,颍川黄巾刘辟黄昭部全部进入汝南,跟何仪何曼部回合,似要从汝南进入南阳。
袁术大惊,颍川黄巾三万,汝南黄巾五万,合并得有八万之众!
袁术赶忙查看地图,从汝南进入南阳,必走舞阴、比阳县。
由于靠近汝南,这两县基本上是首当其冲。只要黄巾来南阳劫掠必定首选这两县。多年的战火让这两县极近废弃,荒芜人烟,可惜了那大好的平原沃土。
袁术也想尽办法想迁民填充两县,但是人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过去。在外面还有机会,去了那里则必死。甚至还有谣言称如果黄巾贼劫不到粮食,就吃人充饥!
“看来必需要守比阳了。”袁术看着地图想着,南阳郡多山,比阳就是汝南进入南阳的唯一通道。舞阴在比阳后面,其实舞阴的位置十分险要,易守难攻。但是黄巾占据比阳不一定走舞阴,还可以南下平氏。这让袁术没办法只能守比阳。
袁术差下人,召集北营纪灵,东营张珣、张侃等将校。
不多时纪灵张珣张侃等陆续来到太守府。看到人来的差不多了,袁术示意纪灵等人落座。
袁术先看向张珣、张侃两兄弟,毕竟新法练兵有半个月了。道“昆文(张珣字)、仲文(张侃字),练兵如何了?”
张珣一抱拳道“主公,新法确实可用,虽半月亦可拼杀。请主公放心。”
袁术召集他们主要的将领,他们就明白什么意思了。看来是要打仗了,几个将领都很兴奋。
“好。今日听闻黄巾贼寇似要犯我边境,安定、伏牛两军即日起整装,明日午时出发。”袁术又道“纪灵何在?”
“纪灵在。”纪灵站起来抱拳答道。
“伏义统帅本部为先锋,安定军先行。两日内驻防比阳县不得有误!”袁术下令道。
“诺,两日内必到比阳县。”纪灵领命出太守府整军去了,毕竟时间还是很紧迫的。比阳离宛城有将近五十里,现在基本上又都是步兵,平均下来一天要走二十五里。
“张珣、张侃。”袁术又道。
“末将在,末将在。”张珣张侃一起抱拳道。
“命你二人为左右护军,整伏牛军,随本将军一起出发剿贼。”袁术下令道。
“领命,领命。”张珣、张侃领命下去整军去了。
袁术又命韩方总督粮草,坐镇宛城。
“唉,还是人才不够啊!”袁术感慨道。
现在什么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也是没办法的事。创业初期就是这样,没有多少人,自己不做谁做。
自己不亲征都不行,毕竟伏牛军刚投靠过来半个月,虽然张珣张侃可以弹压的住,但是袁术还是不放心。万一贼性不改,败坏军纪怎么办。人们不会说张珣张侃说的肯定都是他这个统帅。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可不能就这么付之东流了。
第二日午时,袁术照旧训话鼓舞下士气,便让纪灵先行出发了,自己统帅大军随后就出发了。
百姓看着袁术领军又出征了,听说是征讨犯境的黄巾贼人,不知道袁术这次能不能得胜而回?!南阳民众还是盼望袁术能打胜,对袁术这位新任太守,南阳人民还是很认可的。
两日的急行军,纪灵堪堪抵达比阳。来不及休息,纪灵马上安排手下兵士修葺城墙,深挖护城河,准备守城用具,收集滚木、雷石等等。
第三天午时,袁术带大军到了比阳,命令张珣张侃在城北扎下营盘,与比阳互成犄角之势。自己则带护卫随从进入比阳县城。
第18章 至比阳两军对峙()
相比宛城、鲁阳、新野等大县,比阳只是个小县城。城墙低矮,破旧不堪,确实不是容易把守的地方。但是比阳的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不守又不行。巡视了比阳袁术下定决心,等黄巾事了,一定要重修比阳。
晚上召集张珣张侃等重要武将聚比阳县,商议大事,黄巾还有一日路程就到比阳城下。
早在纪灵到达比阳县的时候就派出探马、斥候,打探汝南黄巾虚实。
“诸位将军,探马来报。黄巾八万之众,明日便可抵达比阳。吾止万余,如何御敌,可畅所欲言。”袁术坐在首位,环视诸将道。
“主公,黄巾虽众,不过乌合尔。些许肖小,不足为惧。纪灵不才,定叫彼贼有来无回!”纪灵首先开口道。
“是啊,主公,黄巾不足为虑。其一、彼虽众,却是多裹挟百姓,可战之兵必不出三万。主公拥一万精兵破之不难。其二、其无粮草补给,都靠劫掠,稍拖几日,黄巾必崩。其三、颍川、汝南虽并,却无统一。各部各自为战,上传下不从,顺风可也,逆风必败。只此三点主公必破黄巾。”新投效的谋士吕范道。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初为汝南吏,汝南黄巾再起,避祸南阳。前日袁术讨匪凯旋,吕范便来投靠。开始袁术并没有在意,这个曾经的汝南小吏。在一次不经意饮酒间跟吕范交谈了两句,才发现吕范才思敏捷,虽无大局观,却多机变,又有急智。于是这次征讨黄巾把他带在身边。一是考教,二是想把他做为谋士留在身边,给自己出谋划策。看出他的才能还下方郡县就屈才了。
“子衡说的有礼,张珣、张侃,守好营盘,待明日某要会会这群黄巾有何本事。”袁术道。
“诺。”张珣、张侃称诺出比阳守营盘去了。
一夜无话,次日天光大亮之时,斥候来报,黄巾贼军离比阳还有十里!
“来的好快啊,”袁术自语道,看来黄巾确实没粮了,不然不会来的这么快。
“来人,擂鼓聚将。”袁术喊道,“传令伏牛军在城东五里处迎敌。”
不多时安定军纪灵等主要将校来到大厅,传令官则出城给张珣、张侃传令去了。
袁术道“黄巾贼距比阳还有十里,各位随本将军去见识见识他们。子衡,城内一切就靠你了。”
袁术留下吕范带两千兵守成,自己则带着纪灵等三千兵马出城五里出扎住脚跟。早接到报信的伏牛军,在张珣、张侃的带领下,跟袁术汇合,等待黄巾的到来。
大战将起,肃杀之气弥漫在大军之中。士兵不由自主的握紧了兵器,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至于在开战之前心态失衡。如果不能调整好状态,到时大军一担厮杀,自己却忘了怎么训练的,那就是个死啊。
马匹也感受到了紧张压抑的气氛,不断打着响鼻。前蹄刨着地面,似乎时刻准备着跟随主人冲锋。
不到一刻钟,远处尘土飞扬,摇旗呐喊声由远及近。在距离袁术不远处站稳脚跟,呼呼啦啦,好不热闹,看人数确有几万之众。
尘土稍定,就见几匹战马冲出来,在黄巾贼众前面站定。再看黄巾贼众,多数穿着破破烂烂,衣不蔽体。极少穿甲。手中兵器也是五花八门,刀枪矛戟,杂乱无章,有的甚至举着锄头,镰刀,木棒。虽然都面带菜色,但是脸上表情狰狞,狂热,似要噬人。
想必前面的几人便是刘辟、黄昭等!想着这些,袁术提马走出本阵,高喊道“前面贼寇可是刘辟黄昭?后将军袁术在此,贼子,安敢犯吾边境!”
“袁术居然亲自来了?!”刘辟、黄昭、何仪、何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们早就听说过袁术,对袁术也是比较有好感的。毕竟袁术对待像他们这样的游侠豪杰是很宽容的,只要有求袁术的,不论金钱还是避祸,一概满足。所以在他们之中威望很高。刘辟黄昭等也不止商量了一次,想要投奔袁术,但是顶着黄巾二字,怕袁术碍于士人面子不肯收留。也怕因此招来杀身之祸,就不了了之了。
他们此次来南阳劫掠也是没办法。随着曹操在陈留起事,颍川的刘辟黄昭首先坐不住了。曹操势力越来越大,又多重用颍川人,刘辟黄昭为祸颍川,这些人恨之入骨。他们怕曹操挥军南下,扫灭自己。
再有前南阳太守张咨屯兵鲁阳,有占据着南阳的咽喉叶县、红阳。这也让刘辟黄昭不敢轻动,以往颍川黄巾入南阳都是劫掠这三县,现在却也行不通了。上面的司隶又有险关把守,凭他们这点人还不够董卓塞牙缝的。黄巾又不事生产,这几方彻底压死了颍川黄巾的生存空间。所以刘辟黄昭一商量带着部众投奔汝南的何仪何曼。
汝南郡是大郡,何仪何曼发展好的多,听说都快十万众了。所以很快刘辟黄昭就带着部众进入了汝南郡。
但是刘辟黄昭来了汝南就发现自己想错了,何仪何曼是发展的比他们大但是也没好多少。人多就意味着消耗更多的粮食!何仪何曼也是靠劫掠生存,他们活动了这么久了,能找的粮食早就找到了,刘辟黄昭一来就又多了三万多张嘴,他们那点粮食那够啊。有心赶刘辟黄昭走,但是又不好意思。刘辟跟何仪何曼兄弟以前都是大渠帅张牛角的手下,首先是出自一系。再有在张牛角覆灭的时候,刘辟救过何仪的命。所以只能硬撑着。
没三天他们的粮食就吃光了,于是四人一商议,汝南不能再待了,不如进入南阳,南阳富庶,可以更好的发展。
他们就像蝗虫一样,吃完一个地方就换一个地方。这也是当时人们的悲哀,官逼民反,为了生存他们只能起来反抗,就是为了吃口饱饭。但是狭隘的目光以及高度兼并的土地让他们看不到生存的希望。他们只能像行尸走肉一般,混一天算一天,直至灭亡。
汝南进入南阳是走比阳、舞阴,也是一般就劫掠这两县。往常他们劫掠只要不出这两地进入南阳腹地,张咨就不管他们。这也是张咨跟他们的苟且龌龊导致了两县的荒凉破败。
第19章 军阵前说服黄巾()
看到袁术堵路,刘辟何仪等也很为难。一方面仰慕袁术,也想过来投奔于他,去掉这个“贼“字;另一方面自己已经断粮了,退回去就是个死。
没办法,刘辟硬着头皮一拱手道“原来是后将军亲至。早听闻后将军宅心仁厚,能海纳百川。某等仰慕已久,刘辟这厢有礼了。某等为贼也是无奈之举,汉室无道,生存无望,只得揭竿而起,以求存活。某等不愿与后将军为敌,但是退却即死,请后将军教某等生存之道,可否?”
听到刘辟这些真诚的话,袁术很意外。虽然他是想收编他们,但是袁术一直都觉得黄巾贼子都是狂热的教徒,只有打败他们才能招降。
“黄巾贼寇,为祸一方,人人得而诛之。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尔等弃兵投降,某必不追究此前之过也。若想为军伍,可来投效,某必一视同仁。若想回乡里,可自行去,某出川资路费。”袁术遥对刘辟等道“倘若尔等冥顽不灵,臆想蜉蝣悍树,螳臂当车,则某大军过处寸草不生,定叫尔等死无葬身之处!”说完拔出宝剑,遥指刘辟。
“汉军威武,呼嘿……”
“汉军威武,呼嘿……”
“嘿……嘿……嘿……”
整齐的喊着口号,似要凝实的杀气铺面而来,压得对面的黄巾惶恐不安。
刘辟等看着衣甲鲜明的袁术军,一看就是精兵。再看看自己的手下,可战之兵是有三万多,但是一天没吃饭了,饿的前心贴后背,能打的过么?自己带的兵什么德行他知道,顺风仗还行,一担僵持不下,自己必败。
于是刘辟拱手道“此等大事,可容某等商议片刻,再给后将军答复如何?”
“好,给汝一炷香的时间!来人,点香。”袁术道。
有兵士搬上香炉,插上香烛,不多时袅袅轻烟飘荡起来。
不说袁术如何等待,却说刘辟回归本队,召集来黄昭、何仪、何曼等几个主要头领商议对策。
“大家说说怎么办吧。后将军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是打是降也该早拿主意!”刘辟道。
何仪、何曼更倾向投效袁术,遇到两兄弟对了个眼色道“后将军胸襟广阔,能海纳百川。前纪灵杀人亦为后将军救下。将军不以我等粗鄙,又为黄巾,敢于接纳。吾等怎可不识时务?再说如若能投效,则为官军,脱去贼名,或可光宗耀祖,何乐而不为也?”
何曼附和道“大兄所言极是。以某观之,后将军军容整齐,盔明甲亮,号令所辖,令行禁止,此精兵也。昔天公将军(张角)三十万亦不敌卢植、黄甫嵩五万精兵。我等可战之兵不过三万,铠甲装备无奇不缺,又无粮草,如何能敌后将军以逸待劳之师?投效则有光明前途,抵抗则身死殒命,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看着何仪、何曼说到自己心里去了,刘辟正想确定下来,但是黄昭却气愤的道“汝等无胆之辈,妄想认贼作父,以期富贵,可还记得天公将军训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大汉昏庸无道,鱼肉百姓,此等夏桀商纣之辈如何能保?若汝三人甘为鹰犬则某自带部下回转汝南,谋求生存。黄巾遗愿亦吾志向,道不同不相为谋,某告辞了!”说完一抱拳就想离开。
刘辟赶忙拉住黄昭,又挥手止住涨红脸要辩解的何仪、何曼二人,道“贤弟稍安勿躁,吾等此为商议生存大事,岂可草率?”说着把黄昭扳回身前,黄昭后背对着何仪、何曼。
何仪、何曼被黄昭说了个满脸通红,似无地自容。
何仪心道“就你是英雄好汉?不是我兄弟二人收留你等,你早化为黄土了。贼子该死!”
何仪想着眼神跟何曼交流了下,两兄弟心意相通,看到何仪眼中杀机毕现,何曼做了一个下切的手势看着何仪。
何仪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两兄弟手握剑柄看向刘辟。
刘辟是名义上的大头领,而且又救过他们的命,更何况黄昭一直跟刘辟在一起,他们要先搞清楚刘辟的意思。不过他们感觉刘辟是想投效后将军袁术的,几人朝夕之下,不止一次听到刘辟夸赞袁术,也总是说若有机会一定投在袁术门下,博取功名。最主要的是刘辟的威望不是黄昭能比的,如果杀死黄昭跟刘辟反目,他们没有信心拿下刘辟。
刘辟正对着黄昭,看到何仪、何曼走到黄昭背后,眼神示意刘辟。看到两兄弟眼中杀机毕现,刘辟明白这是要杀了黄昭。刘辟其实拉住黄昭也是在拖延时间,他在心里早就想投奔袁术了,奈何为贼,报投无门。现在机会来了,他不想错过。
刘辟微不可察的对何仪、何曼点点头,既然有人想出头,刘辟也乐得坐享其成。
黄昭依旧愤愤不平,嘴里说着死也不能投降。也许是愤怒影响了心智,黄昭没发现刘辟眼中精光流转,似要吞噬自己。更没发现何仪、何曼已经拔出了配剑。
忽闻何仪道“黄昭兄,你看这是什么?”
黄昭一回头,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何仪满脸狰狞,手握宝剑,一下扎向自己的胸腹。这还没完,何曼紧跟其后也是一剑扎了过来。
只听两声“噗”“噗”,两把利剑扎穿了黄昭。直愣愣的剑尖从其背后露出,鲜血滴滴答答顺着剑身流了下来。
“啊!”黄昭临死之前惨叫一声,一手抓住剑刃,一手颤抖的指着何仪,满脸的不相信,喃喃道“你……你……”
何仪、何曼也不答话,一脚踢倒黄昭,握着滴血的长剑,手起剑落,一下两下,把黄昭刺得满身窟窿,鲜血从缝隙中喷涌而出,点点血沫溅的何仪满身满脸都是。
何仪本就狰狞的的脸显得更加狰狞,恶狠狠的道“黄昭匹夫,汝想寻死休要带上我们兄弟。这就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哼哼,正好割汝头为某等进身之礼,某等还要好好的感谢你啊!”说罢一剑切下黄昭的头颅。
何曼一把抓住黄昭发髻提了起来。黄昭怒目圆睁,嘴巴下意识的开阖,似乎诉说着什么。但是这已无关紧要了,死了,死了,一死百了。
就这样黄昭死在何仪、何曼手下。
黄昭亲随看到这一幕似要冲过来看个究竟,何仪手握长剑一指他们喝道“你们要造反吗?”
何曼把黄昭的头颅举过头顶,高声喝道“黄昭匹夫,意图行刺大头领,已被我兄弟二人诛杀。只诛首恶,不涉其余。各部约束属下,若敢反叛,就地格杀。”
刘辟适时的说道“黄昭谋反,意图行刺本大头领。现在已被何仪、何曼两位头领诛杀。其部由何仪统领。”
紧接着刘辟又道“天道无常,某等已到末路矣。后将军袁术兵强马壮,不可抵挡,某不愿部下子弟徒添伤亡。袁将军宅心仁厚,只要我等弃暗投明,其必不计前嫌,接纳吾等。分配土地,给予粮草,以活性命,某等怎可逆天而行?吾意已决,投效后将军袁术,若有不愿者,某不强求。可自行离去,决不阻拦。数三之数,尔等自行决断。”
“一……”
“二……”
“三……”
看着刘辟高声数着数字,底下部众鸦雀无声。对于他们来说能吃饱饭就满足了,再说到处流窜也疲惫不堪,都想找个可以生息之地。况且还说可以分配到土地,这就更加坚定了他们留下的决心。有土地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粮食,粮食不断才能生存。
见到无人逃离,刘辟很满意,毕竟如果有人离开就说明他统帅无方了。
刘辟命令几个副将安排部众轮流把武器扔出阵来,自己也去除甲胄,带着同样的何仪、何曼提着黄昭的头颅走向袁术。
远远的袁术就看到了发生在黄巾内部的事情,又看到刘辟三将卸甲走了过来,就知道大事已定,黄巾投降了!
第20章 充二县安置黄巾()
黄巾投降了,平白得八万众,其中三万兵,势力一下扩充了几倍,袁术感到争霸天下的前路不远了。
刘辟单膝跪倒在袁术马前,一抱拳,道“蒙后将军不弃,某愿率部投降,听候将军处置。将军可派人前去接收。”说着拿过黄昭头颅又道“黄昭意图违逆将军,已被我等所杀。这是其头颅请将军过目。”
看着血淋淋的头颅,袁术一阵恶心,但是他强压下胸中翻腾。如果这时候吐了,之前的形象就全毁了。立志要创一番事业出来的袁术怎可自毁前程?!
袁术甩蹬下马,双手扶起刘辟等三人道“刘将军深明大义,吾心甚慰。”说着让随从兵士把黄昭的人头用木匣装上,等回了宛城要挂在城门示众。乱世要用重典,不然怎么弹压越来越多的匪徒!
一手拉着何仪,一手拉着刘辟,哈哈大笑道“有三位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吾得三位将军如鱼得水也!哈哈,走,随某进城。当为三位将军洗尘。”说着吩咐大军就地屯驻,谨防黄巾贼众降而复返。又差专人接收其部众,拉出粮食,就地埋锅造饭,给黄巾众吃顿饱饭。
不提看到有饭吃的黄巾众如何欢呼雀跃,却说袁术拉着刘辟等三位并排进入比阳县城。
看着袁术这么重视自己,刘辟何仪等总算长出一口气。他们也怕袁术翻脸不认人,直接把他们咔嚓了。
“能得袁术看重,看来荣华富贵就在眼前,一定要紧跟后将军步伐。”投降的三位心里都这么想到。
在大厅纷纷落座,不多时酒宴摆上,袁术挨个给刘辟、何仪、何曼敬酒,这又让三位受宠若惊,看来是遇到明主了!
酒罢,又拉着他们三个彻夜长谈。袁术着重谈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表示若能成就大事,必让三人封侯拜将,光耀门楣。三人也赶快表忠心,愿意为袁术牵马缀蹬,效犬马之劳。
第二日袁术宣布刘辟、何仪、何曼为行军司马(跟张珣、张侃平级),暂时归纪灵节制。毕竟此前三人有三万兵马,比袁术的兵多多了。
接着从新整军此前的三万黄巾兵,被压缩到一万五千,老弱病残剔除出去。袁术这是走的精兵路线。
压缩后的兵丁划归纪灵的安定军,把安定军之前的编制打乱,重新整合。安排前安定军士在新军中做伍长,伍长做什长,什长做屯长,屯长做军侯。安排新法练兵,争取新年过后就能练出精兵。
袁术这是要把安定军设为征战部队,伏牛军做为守卫部队。
东汉军制,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两伍成什设什长一人;五十人成屯设屯长一人;十屯成曲,曲有军侯;十曲成一部,部有校尉;五部成军,军有将军。从曲开始就设有左右军侯,部还设有司马,司马在军侯之上。司马又分假司马和行军司马,别部司马。其中别部司马可以独立领军。将军就更多了,偏将、副将等杂号将军,再上就是前、后、左、右四将军,为将领之中第三等(袁术就在这一等),可以开府(开府是独立在政治体系之外的系统,为将军服务的)。第二等就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最高的是大将军。
整合了兵士,一面差人催促韩方制造兵器铠甲,一面差人向钱氏要粮。然后把剩下的将近七万人安置在比阳,舞阴。等粮食运过来就安排重修比阳县城,比阳县太过矮小。这些人也是采用以工代赋的方法,想吃饱饭就要干活。然后把舞阴、比阳做为军管,这七万人中又抽出一万,分守比阳、舞阴。闲时军屯,战时守城。
两日过后粮草陆续抵达,毕竟现在是十一月份了,要等到来年才能重新种粮。这批粮食采用统一分配,不干活的只能领粥,参与修城的,整饬土地的管饱。这也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至于吃大锅饭,让人越来越懒。
整理这些又花了半月有余,袁术发现政事一点不比军事轻松。现在所有的事都由韩方去做,一个人当三个人用都不够。吕范以前做过县令还稍微能帮上一点,但是有限,他的才能毕竟只有这么多。
人才还是不够啊!袁术越发的急迫了,现在自己可以帮上一点,但是后面自己的重心还是军事方面,乱世有兵才站得住脚跟。但是要发展起来,还是要有内政人才才行,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啊!
安顿好了这两县事宜,袁术班师回宛城,毕竟那里才是南阳的政治中心。
纪灵被留在这里训练安定军,毕竟这两万人是自己的以后得根本,现在刚刚整编完毕必须有心腹人掌控才行。
袁术带着新招降的刘辟、何仪何曼,并张珣、张侃带伏牛军返回宛城。
早在半个月前消息就传回了宛城,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招降八万黄巾!
听到袁术又打了胜仗,人们兴奋不已,毕竟守住了南阳,他们就可以过安稳的日子了。
人们奔走相告,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三五个书生,或聚茶馆,或聚酒楼,高谈阔论,皆是宣扬袁术的光辉事迹!
五千精兵破三万伏牛山巨匪,不费一兵一卒收服张珣、张侃;
一万击八万,阵前说黄巾,又兵不血刃收服刘辟、何仪、何曼;
在南阳励精图治,借粮民济,修渠治水,开垦土地,爱民如子等等……
袁术被渲染成明主,为中兴汉室的肱骨之臣!
大军在宛城十里处就遇到了迎接百姓,人们纷纷上前欢呼袁术打了胜仗,簇拥了得胜之军缓缓走向治所宛城。
袁术摆出亲善民众的笑脸,骑在马上频频向人们招手示意,好不得意!
幸福来的太快,还来不及适应!
有如此信服的民众,何愁没有发展?!袁术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