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骺埃┱砟掀ふ瘢么吡耍×看撸峥删驼庑┘业绷耍≈钗桓魉酒渲埃魃餍惺隆4思乒睾跷岬仍说溃胁豢纱笠狻H舻眉街荩罹杂泄汀N嵩境跸刃还蠹伊耍
袁绍说着,站起身来,一恭扫地,施一大礼!
郭图、逢纪、荀堪、许攸赶忙抱拳还礼,口称不敢,并表示会尽心去做,不出纰漏,争取一举拿下冀州!
几人领命之后都忙去了,袁绍看着他们的背影,豪情万丈,有如此多的智谋之士,合该他占冀州!袁公路,就让你看看,谁才是袁氏的千里驹,谁才是袁氏正统!
渤海都动了起来,收拾行装,整理物品,随时准备离开南皮。第三日,消息传来,庆云、无隶被黄巾贼攻占,败军只逃回两千余,已经到东光修整了。黄巾贼在两县修整,源源不断的贼人前来汇聚,现在已经不下五十万众了。
袁绍看着这个消息,心中暗暗咋舌,怕是青州的黄巾要倾巢而动了,这才几日啊,便聚了这么多人。不过这个烫手山芋还是让公孙瓒头疼去吧,不日他将南下东平国,准备接手冀州。
第四日,公孙范就来到了南皮,下人引他到书房见袁绍。两人见礼之后,分宾主落座。
还未等公孙范询问找他什么事,袁绍直截了当的说道“吾打算让渤海郡于汝大兄,汝以为如何?”
现在公孙范还是袁绍的部将,听到主公袁绍这么说,赶忙单膝跪倒道“主公,某虽与公孙将军是兄弟,然某投效主公麾下,便是主公的人。兢兢业业,未有凯越之处。渤海为主公根基,怎么拱手相让?”
公孙范以为袁绍在试探他,赶忙解释起来。
袁绍看着公孙范的表现,很是满意,不比起得冀州,一个公孙范算什么?于是上前拉起他道“吾不是怀疑于汝。只是青州黄巾倾巢而出,吾不能敌。渤海与其让贼人占了去,还不如送给伯圭将军。公孙将军善战,定能剿灭黄巾。吾已经送书信给公孙将军了,相信其不日便到渤海。渤海地广,公孙将军地里不熟,吾意留汝把守南皮给汝大兄指路,何如?”
第190章 生灾变黄巾欲投()
听到袁绍如此说,公孙范如何不明白,袁绍这是抛弃他,让他回归公孙瓒的麾下。自己没有过错,却让袁绍抛弃。这让公孙范很是不爽。但是看着袁绍虽然在笑,但是其冷漠的神情还是让公孙范打了个冷战。也好,这样的主公不保也罢,况且他跟公孙瓒还是兄弟,在这处处被袁绍提防,打压。
于是公孙范拱手道“既然如此,某恭敬不如从命了!”
“哈哈,好!某不会亏待于你。汝麾下五千,某再补给你一万,想来一万五千足够守护南皮了。到时候跟随伯圭将军,便可立下不世大功!”袁绍满意的笑着道。
公孙范道“诺!”
说完公孙范就出去了,要回彰武把自己的部曲带到南皮来。
袁绍看着公孙范的身影,很是不屑。就先让你们得意两天,等我收了冀州,再收拾你们!
收拾得当之后,袁绍就带着文武出南皮来到东光,汇合了心腹的大军之后,众人浩浩荡荡的出渤海进入安平国。安平国国相张岚早就投效袁绍麾下了,所以袁绍一行畅通无阻就来到南宫县。大军驻扎下来,袁绍就开始等待公孙瓒的到来,准备说服韩馥让冀州。
时间回到半月之前,青州黄巾不在青州待着,怎么就如同许攸所料,进入渤海了呢?
自从青州的管亥、卞喜打出袁术的旗号以后,周围的诸侯都安静下来,默认了他们占据青州北部的事实。只要他们不出来,就放任他们不管。
这下管亥等就在这驻扎下来,因为周围都是强邻,他们不得劫掠,于是开始在青州耕种。都是农民出身,打战可能不行,但种地都是把好手。开垦出大量的土地来,种下种子,期待能获得丰收。
但是正如许攸所料,青州今年大旱。进入雨季之后,滴雨未下,但是守着河水(黄河),也还算能过的去。田地的粮食成活了十之七八,若能都收了,也能活他的命。
但是可能因为苍天与黄天对立,所以苍天不给他们活路。
眼见着粮食长大,包浆,打穗,成熟,马上就可以收获了。就在他们喜悦之时,青州起了蚂蚱,成片的蝗虫泛滥成灾。就跟他们一样,吃完一地换一地。也许是把青州其他地方吃完了,看到他们这里还有粮食,便飞了过来。
麦子本来已经由绿转黄了,相信再过几天便可以收割。结果让蝗虫捷足先登了。亿万只组成一片黄云,扑向麦田。汉代又没有杀虫剂,即便是有,数量如此庞大的虫群,也灭杀不完。
黄巾众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辛苦大半年种的粮食被蝗虫一片一片的吃掉,直至完结。
看着田地之中一片的狼藉,众人皆悲戚不止。这贼老天,就是不给他们活路,本来就要做顺民了,这下可好,一夜回到解放前,又变得一无所有了!
人没有死,就得想着怎么活!现在青州颗粒无收,已经决绝了他们的活路。只能走出去,寻找活的希望。但是身为黄巾,就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他们又能去往何方呢?
管亥、卞喜等大渠帅愁的头发都要白了。思前想后,再三商议过后,想出来两条出路。一是去太行山脉投靠黑山黄巾;二是过兖州、豫州,投靠南阳的袁术。
两条路都各有利弊,不好抉择。
太行山的黑山黄巾虽然还叫黄巾,但是自从他们的大渠帅张牛角死了以后,在张燕的带领下已经渐渐脱离了黄巾的序列。他们前去投奔,张燕买不买他们的账可不好说。再有太行山脉生存的空间就那么大,张燕他们又聚众三十万,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的空间了。他们在青州聚众八十多万,号称一百万。太行山脉怎么可能装了三十万人之后再装八十万?太过密集的话,到了那里也是个死。
南阳袁术就没得说了,同情黄巾,收了许多黄巾旧部,还能一视同仁。颍川汝南的刘辟、何仪何曼;沛国的廖化、杜远;徐州的周仓、裴元绍。现在除了身死的刘辟,其他几人都在南阳混的风生水起,很受重用。而且听说袁术新占了颍川、汝南两郡,粮食又喜获丰收,听说单存粮就一千多万石,想来养活他们八十万众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要去袁术处,最快的路程就是穿兖州东郡、陈留郡到颍川郡。但是他们八十万众又是多有坏名的黄巾贼众,兖州刺史刘岱怎么可能让他们通过?到时必定阻拦,若是僵持下来,他们又少粮,肯定有身死战败的危险。
想了几天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所幸给两边都去书信,看看情况再说。
于是管亥刷刷点点就写两封书信,一封送到黑山黄巾张燕处,一封送到颍川后将军袁术处。
黑山这边都很快回了书信,张燕说可以分出一部分供给他们存活。
袁术在颍川郡也收到了管亥的书信。
现在庚道是袁术的谋士,有什么大事都是两人一起商量。庚道在看过书信之后,强烈建议袁术接纳他们。庚道的想法很简单,乱世之中人口就是根本,有了人才能发展扩大征战。青州黄巾一百万众,接收过来,可能会暂时的艰苦一点,但是不出两年他们便可以自给自足。况且现在颍川郡依旧空虚,还需要百姓来填充。
袁术跟庚道想的一样,经过这段时间的收割,收上来的粮食又一千两百万石,比预计的还多出一百多万石。这还不算百姓手中的余粮,别说一百万黄巾了,就是两百万他也养的起。只要坚持到第二年,又可以种出粮食来,如此循环,指挥更加强盛。
于是听从庚道的意见,袁术写了两封回信,一封是管亥表示愿意接纳他们。一封送到东郡的刘岱处,让他放管亥他们过来。并表示只要你放他们过去,我送你一百万石粮食表示感谢。
兖州四战之地,今年欠收许多,之前刘岱就问他借过粮,不过袁术没有搭理他。本来如果两封书信都到达了,青州黄巾应该很容易到袁术近前。如果陈留张邈阻拦,大不了出兵灭了张邈,正好把他们安置在陈留郡。
但是此事又坏在曹操身上。信使半路之上就被曹操派出的人拦截了下来,书信更是让曹操看过之后一把火烧了。青州黄巾是他曹操的嘴边肉,怎么可能让给袁术?
第191章 劫信使奔走渤海()
话说曹操怎么知道袁术会给青州黄巾送书信呢?原来曹操虽然在沛国谯县蛰伏,但是依旧时刻注意着天下的大势,诸侯的走向。
南阳袁术越来越强,已经让曹操感到非常不安了。汝南跟颍川的被占,兖州已经跟袁术接壤了。早已经把兖州看作自己囊中之物的曹操这些天,天天失眠。强敌在侧,又没有机会让他崛起,每天在谯县蹉跎,对于立志成就一番事业的曹操来说,太过煎熬了。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亲族子弟皆投效在他麾下,其他李典、乐进也都在手下听命。但是没有出头的机会,曹操只能蛰伏。他手下的将领见到别处诸侯都在打战、立功,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不断的请战,要去征讨四方。但是出于大局考虑,还是按照既定的策略行事,先下兖州,再下豫、徐。
做为主公的他只能每天装作很谦恭的样子,尽量安抚手下将领。其实在心里曹操比他们还着急。不说已经崛起的袁术,就在渤海的袁绍都比他强。这让曹操怎么甘心。
每天跟谋士例行的议事上,曹操总会跟他们看着大汉图录,分析周边的势力情况。这一天有探马回报,青州起了蝗灾,粮食绝产的消息。
听到这里曹操喜出望外,暗道机会终于来了。其他谋士程昱、戏忠、荀攸等也是兴高采烈,摩拳擦掌。在谯县蛰伏了快一年了,只能看着周边不敢轻动,这是何等的煎熬。现在青州有变,不正是他们趁势而起的机会么?
青州上接冀州,下连徐州,西边是兖州的东郡、济北国、泰山郡,势力错综复杂。青州黄巾占据青州西北端,周围袁绍,刘岱、鲍信、陶谦林立,本来曹操以为他们会被攻灭,但是其打出袁术旗号以后,周围的强邻竟然默认了他们存在的事实。形成了短暂的平衡。
曹操早就跟谋士分析过,这种平衡必不能久。一但青州黄巾有变,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青州黄巾百万之众,正好可以作为他曹操征战天下的根本。曹操早就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听到青州绝产,曹操就知道他们肯定要出青州寻找活路。在分析了各种可行性之后,曹操总结到,肯定是来投奔袁术。到时候要是袁术贿赂刘岱让青州黄巾过境,那煮熟的鸭子可就飞了。于是曹操通知张邈在陈留郡严加盘查,凡是可疑之人皆要扣下;他自己也派出很密探分布在陈国、梁国,严防袁术从这边传递消息。
果然没过多久,曹操的密探便在陈国扣下了袁术的两拨信使。查看了书信之后,曹操哼哼直笑,暗道,有我曹操在,你袁术就别想得青州黄巾!
灭杀了信使之后,曹操便开始准备起事,兖州不通,肯定会走渤海,到黑山。以袁绍的性子肯定也要青州黄巾的手图谋冀州。这样一来,青州黄巾必不能过渤海,还是会来兖州。到那之时便是他曹操崛起的时候。
不提曹操如何在沛国秣马厉兵准备崛起,却说青州黄巾管亥虽然收到了张燕确定的书信,但是在他心里,还是想投奔袁术的。毕竟存活跟活的好是两个概念,能有最好的当然是选最好的了!
但是左等,袁术没消息,右等,袁术没回信。见着粮食一天天的减少,实在是等不下去了。如果一直等下去,到时候走不到南阳,他们就都饿死了。
可能是袁术那里起了变故,又或者是他袁术瞧不起我们,不愿意接纳。管亥止住胡思乱想的脑子,开始着手启程奔黑山。
太行山脉上从常山国穿过,只要穿过渤海郡便可以到达太行山脉,进了山,那就都是张燕的地盘了。
时间是不等人,怎么过渤海,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只能期待袁绍能给袁术个面子放他们过去了。
管亥想着,再怎么说袁术、袁绍同出一族,只要他们守规矩,想来不会难为他们。
但是诸侯之间只有利益,没有情分。袁绍正想借他们的手占据冀州呢,怎么可能如他们的愿?
管亥带着先头部曲就穿过青、冀边境,进入渤海郡,在庆云、无隶两县前停下。在说明来意之后,守将居然不放他们过去,不但不放,还趁夜偷袭了管亥部。一夜死伤了不下三千众。
本来没多少补给,就让管亥很是烦躁了,庆云守将还敢偷袭他们,这让管亥怒火中烧。小小的庆云守将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还了得。
于是第二天管亥下令攻城,虽然前期进入渤海的只有三十万众,但是多是征战之兵。在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一下,哀兵必胜。只两天就攻破了庆云,又顺势拿下无隶。抢劫了两县之后,管亥一边向后面传递消息,一边在两县修整。等都过来之后,再出两县,走重合过东光,然后奔西北到太行山脉。
在两县修整了七天之后,管亥带着一百万众,出两县开始向太行山前进。黄巾都有裹挟百姓的惯例,占据两县以后,直接把两县的百姓尽皆裹挟进来,搬空两县后才行上路。
大军多是百姓,所以走的很是缓慢,从庆云走到重合用了七天,从重合到东光用了一个多月。
这一天黄巾缓慢的走着,管亥一马当先,手搭凉棚向远处观瞧,就见一座大城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想来这就是东光城了。到了东光以后,攻破之,又可以汇聚不少粮产,再修整几日岂不美哉?!
一个小的阶段目标就在眼前,黄巾众皆喜出望外,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当天夜里便到了东光城外十里。
管亥见夜已经深了,于是命令大军扎下营盘,就地休息,准备来日天亮之后再行攻城。
第二天天光大亮,管亥点齐征战之部众,前去东光攻城。其他老弱妇孺留守大营,把守军资粮草。
浩浩荡荡,摇旗呐喊,管亥带着黄巾众就来到东光城下。
就见东光城城池高大,吊桥高台,紧闭城门,想来是知道他们到了,所以把守的非常严密。但是管亥往城头上一看,瞬间愣住了,渤海不是袁绍的地盘么?怎么城头帅旗之上书写斗大的“公孙”二字?
难道是公孙瓒?
第192章 勾外夷强占渔阳()
公孙瓒不是在幽州么,怎么跑到渤海东光城了?管亥百思不得其解。
话说公孙瓒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渤海,还占据了靠南的东光城?难道是留守的公孙范?但是公孙范还在南皮驻守,如何来的了东光?而且城头的是帅字旗,只有主帅才能立之。
在东光城的确实是公孙瓒,但是从青州黄巾入渤海到公孙瓒得到消息,出右北平前来,起码要两个月时间,怎么一个月就到了?
原来公孙瓒在河内被董卓杀败以后就回到了右北平郡。在右北北平郡招兵买马,势力扩充的非常快。而公孙瓒又是个有野心之人,早就对幽州垂涎三尺了,如果不是忌惮刘虞这个汉室宗亲的名头,他早就取而代之了。
幽州是以前燕国的国土范围,背靠长成抵御外夷。摊开大汉图录可以看到幽州成长带状,把持着北方长城,而右北平郡又是在这条长带上的喉结处。西边是代郡、上谷郡、范阳郡、渔阳郡以及治所蓟县所在的燕国,东边是辽西郡、昌黎郡、玄菟郡、辽东郡、乐浪郡。右北平横在咽喉处,上接长城,下连大海。要去往东边五郡必须要从右北平过。
公孙瓒在右北平苦心经营多年,他又是幽州辽西人,而且在抵御鲜卑、乌桓等外族入侵上立了大功的,因喜好白马,被尊称为“白马将军”。有公孙瓒坐镇右北平,东部鲜卑、辽西乌桓皆不敢南下劫掠,由此在百姓心中成为保护神似的人物,很有名望。
公孙瓒出身虽然是世家大族,但是其母亲为侍女,跟袁绍一样,是庶出。所以在成长以后性格比较偏激,外宽内忌,喜欢出风头,有野心。
所以公孙瓒在回到右北平后没多久,便以乌桓入侵为借口,戒严了右北平郡,阻挡左右两边的通信。然后采用蚕食的办法,逐步占据了辽西郡、昌黎郡、玄菟郡、辽东郡,因为乐浪郡太过遥远才幸免于难。在杀了几个不听话的太守之后,平稳的控制了东边四郡,收郡兵,行吏治,势力又扩充了近四倍。
野心勃勃的公孙瓒收了东面四郡以后,眼光又看向西边五郡。早在前往河内的时候,公孙瓒就对冀州有野心了。幽州苦寒之地,又是边郡,百姓稀少,物产不丰,但是冀州就不同了,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百姓丰腴,商贾巨富。如果占了冀州,背靠幽州大本营,便可争霸天下。
但是他右北平郡跟冀州不接壤,当时的海船还不是很好,所以走海路就非常冒险了。因此公孙瓒又瞄上了右北平郡旁边的渔阳郡。
渔阳郡跟东边的五郡可不同。渔阳郡地处幽州的中心位置,紧靠在治所蓟县所在的燕国边上,又连接冀州的渤海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最主要的是,幽州刺史刘虞对这里的掌控非常强,郡内上至太守下至城门卒都是他刘虞的人。
而且他公孙瓒吞并了东面四郡之后,刘虞已经开始防范他了。除了北面不能动的边军,其他郡的郡兵都集中在渔阳郡内。层层把关,节节设防,严防死守,矛头直指公孙瓒。
但是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入主中原,冀州是必须要占的。要入冀州,就必须打通渔阳郡。
公孙瓒眼珠转转计上心头,他现在还顶着护乌桓校尉的职位,连年的征杀之下,乌桓族对他是俯首称臣,不敢有半点怠慢。何不让乌桓入侵渔阳郡,到时候以抵御外辱之名义,便可名正言顺的进入渔阳郡。只要进入了渔阳郡,跟乌桓前后夹击,渔阳郡唾手可得也!
打定主意,公孙瓒就派信使前往乌桓属地送信,相约十日之后,一同入侵渔阳郡。为了安抚乌桓的心,公孙瓒出卖了渔阳郡的百姓,告诉他们,进入渔阳郡之后,劫掠之物皆为他们乌桓所有。
公孙瓒这边也开始整军备战,悄悄集合部曲,陈兵在无终城。无终城在渔阳跟右北平的边界之上,对面是渔阳郡的平谷城,相距不到二十里。
第十日,乌桓便从北面开始进攻渔阳郡的密云城。乌桓连续攻了三天,成功的把渔阳郡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边疆告急,渔阳太守也不跟公孙瓒对峙了,抽调大部分郡兵增援密云。
公孙瓒看到这里,暗喜,机会终于来了。是夜,便带领大军出无终城,进入渔阳境内。在平谷城下,他又谎称是去支援密云的,骗开了城门。大军入城之后,便回转身来,占了密云城。收了密云守将之后,公孙瓒并分三路,一路向上前往密云,一路向西北进击治所渔阳县,一路向下接收南部诸城。
因为大部分军士都在密云,所以其他两路,基本未遇到什么抵抗便占据了渔阳郡大部。公孙瓒在占领渔阳县之后,便带兵来到密云,跟上路军汇合。这时候公孙瓒又展现他过河拆桥的本事,协助密云守军,把乌桓人杀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由此又获得密云守军的认可,受到他们的支持。
有了边军的支持,公孙瓒直接宣布渔阳太守不仁,导致外夷险些入侵,他受皇命委派,接管渔阳郡。更是自封渔阳太守。
得到公孙瓒占领渔阳的消息之后,刘虞气的在蓟县跳着脚的大骂公孙瓒是国贼,勾结外夷,意图不轨。但是公孙瓒不但占据了渔阳郡,还收了幽州大部分的郡兵,现在他手中没兵,又怎么奈何的了公孙瓒。只得捏着鼻子默认下来。
转眼就来到九月份,这天公孙瓒正在渔阳县府饮酒,观看歌姬跳舞。就听到外面报事的人前来禀报,渤海袁绍有书信送来。
他公孙瓒跟袁绍没有多少私交,这时候送书信过来,所为何事?公孙瓒不解的想到,但还是遣散歌姬,召见了信使。
信使进来见礼之后,便拿出书信交给公孙瓒。公孙瓒看了袁绍的书信以后乐了,袁绍居然惧怕青州黄巾的入侵,要把渤海郡让给他!
本来公孙瓒就对冀州野心勃勃,但是没有适当的借口,他也不好妄起大军攻伐冀州。况且袁绍占据渤海,他要入冀州就一定要走渤海,袁绍可不是刘虞那么好相与的。听说他现在手下文臣贤才,武将神勇,更是聚兵五六万,公孙瓒自信没有把握杀败袁绍。
现在袁绍要把渤海送给自己,那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瞌睡了就送来枕头,口渴了便送来蜜汁,如果袁绍就在身边,公孙瓒恨不得抱起来亲他两口。
后面更是见到袁绍说,会让他的族弟公孙范接手渤海郡,屯兵南皮,为他公孙瓒进入渤海后指引方向。
公孙瓒勾结乌桓强占渔阳郡,让后世之人很是不耻,有诗云:
阴谋诡计出北平,勾结外夷起纷争。
假道伐虢占沃土,野心勃勃欲吞并。
念其同族才相容,贪心不足意不同。
虽是庶出目短浅,内斗却为外夷攻。
第193章 屯东光黄巾攻城()
公孙瓒看着舒心掐指一算,信使把书信送到这里已经十几天了,想来现在袁绍应该已经离开渤海郡。现在正是渤海无主的时候,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公孙瓒似乎看到了争霸天下,入主中原的景象,笑呵呵的连说三声袁绍仁义,又厚赏了信使之后,便集合部曲,准备南下入主渤海郡。
刚刚占领渔阳郡,四处还需要防守,再加上此次南下是接收无主之地,基本不用攻城,所以公孙瓒就带了三万人马。一万步兵,两万骑兵。
渤海郡地处平原,正好适合他的骑军冲锋,有这两万骑兵,他有信心杀退黄巾贼。黄巾贼众不过是一群没有训练的农民,基本上就是乌合之众,即便人数再多,又怎么是他训练有素的两万骑兵的对手?
整理好之后,公孙瓒就先带骑兵南下了,让那一万步兵在后面押着辎重粮草跟在后面。
骑兵马快,出渔阳县,五日便进入了渤海郡,又五日便穿过渤海北部来到坐落在中部的治所南皮。进入南皮之后,公孙范把渤海太守的印绶交给公孙瓒,又拜公孙瓒为主公,交付兵权。由此公孙瓒便占领了渤海郡。
意气风发的公孙瓒在南皮大排筵宴,整整玩乐了三天才停止。公孙瓒本来就好奢华,这次随了心愿,进入到冀州,又白得一郡之地,怎能不兴奋?
兴奋过后,公孙瓒就开始冷静下来,虽然接收了渤海郡,但是南部的青州黄巾还是要尽快驱逐出境才好,不然让他们肆意祸害,那就不好了。
跟公孙范还有手下重要将领商议之后,又在手下谋士的预估之下,确定了黄巾的行动路线。
现在他们已经到了重合县,下一步肯定是走东光城。于是公孙瓒让严纲带领部曲把守南皮,自己则带着大军还有公孙范南下东光,准备再东光消灭黄巾贼。
一路急行军,先头骑军第二天就到了东光城下,后续的步军在第五日便入驻了东光城。
公孙瓒把骑军屯在城外,毕竟骑兵还是冲锋起来才能体现他的价值,如果下了坐骑,还不如步卒。
公孙瓒又在东光城准备守成的器械,收集滚木、雷石,火油、箭矢,等守城之物。
就这样忙忙碌碌半个月之后,才看到黄巾的先头来到城下。
看着城下宛如难民的黄巾贼,公孙瓒就抿嘴偷笑,就他们这群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人,又缺少兵器铠甲,还妄想攻占自己把守的东光城,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本来想趁夜偷营的,但是看到黄巾如此不堪,公孙瓒又不屑起来。即便不用偷营,就是当当正正的冲杀,这伙乌合之众也不是自己的对手!
一夜无话,第二天,公孙瓒安排好骑军在黄巾攻城的时候,听响箭号令,侧击黄巾之后,又等了半晌,直到天光大亮之时,黄巾贼才来到城下。
公孙瓒看着城下散乱无章的黄巾众,哼哼冷笑,心道:就你们这样的军伍,还想攻破东光城?真是痴人说梦。真不知道袁绍的手下是什么做的,居然让这群乌合之众吓的逃离渤海郡,难道都是泥捏的不成?
城下的管亥虽然疑惑不解为什么不是袁绍的旗号,但还是摘下得胜勾上的大刀,开始讨敌骂阵。
如果能把敌将勾引出来,阵斩之,那再攻城就好打很多了。虽然他们打战毫无章法,但是如果士气旺盛,什么样的坚城也能攻占。
公孙瓒看着城下管亥高声的讨敌骂阵,有心下去战他一战,但是城内兵少,到时如果让黄巾尾随跟入城中就不好了。所以公孙瓒号令各军,严防死守,不可轻离,别种了敌人的诱敌之计。
管亥在城下骂了许久也不见城上答话,这下可把他气坏了。临阵斗将,就算不战起码也要出来答复吧?这东光城的守将居然连话都不说,直接龟缩不出,这让管亥感觉受到了侮辱。
反正怎么都是要攻城的,管亥所幸也不骂阵了,直接大刀一指东光城,喊了一句“东光城内美酒佳肴无数,若想吃饱,便要给某拼命!下城就在今日,给某杀!”
此次前来的基本都是可战之卒,听到大渠帅管亥的号令,众人在小渠帅的带领下,嚎叫着冲向东光城,后面压阵的兵卒,摇旗呐喊,擂鼓助威,鼓舞士气。
在抗过一波又一波的箭雨之后,黄巾众来到城下,结果竖起云梯之后才发现,云梯短了,根本够不着!但是已经红了眼的军士可不管那么多,一个个咬着朴刀,举着木遁,就往上爬。
由不得他们不拼命,现在他们因为粮少,一天就吃一顿饭,如果攻不下东光城,走不到太行山他们就都饿死在路上了。横竖都是死,还不如拼一把,万一能成呢?
随着悍不畏死的黄巾的冲击之下,四面城墙,皆出现了险情。虽然云梯不够长,但还是将将能爬上城墙的。随着第一个跳上城墙的黄巾开始冲杀,黄巾的士气更盛,开始接连不断的跳上城墙,守住云梯。
城下的黄巾也非常拼命,十几个壮汉扛着一根巨木,喊着号子就开始撞击城门。周围的步卒皆举着硕大的门板抵挡城上的乱箭,还有砸下的石块。随着一次次的撞击,城门也开始晃动起来,摇摇欲坠,几要倒塌。
公孙瓒没想到黄巾贼如此悍不畏死,结果之前的准备现在看来都不足了。于是赶忙叫传令官把预备队感快拉过来,不然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