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暴露在荒野之上,不然孙坚在九泉之下如何安息?
此前还满口仁义道德,兄弟长短,此次翻脸就不认人了!河南诸城是谁给你袁术打下来的,邓县又是谁帮你攻破的?就想进城歇息一晚都推三阻四,何其虚情寡义也!
纪灵震惊的看着城下的棺椁,孙坚是真的死了!谁杀的孙坚?世上还有此等英雄?
死者为大,古代之人是不会拿死者说项的。
见到如此,纪灵还怎么能不顾旧情狠心阻挡他们呢?主公怪罪就怪罪吧,不能让英雄了得的孙坚死了以后,还暴露在荒野之上吧?死了还得不到安息,这如何使得?
想到此处,纪灵转身吩咐军士道“去,打开城门,放他们入城!”
听到主将的命令,军士不敢怠慢,下了城墙就打算打开城门。但是过了半晌城门依旧紧闭,毫无半点要开的意思。
“嗯?某的命令都不好使了么?”看到城门还没开放,纪灵有些不愉了。
这时把守城门的曲长,“蹬蹬蹬”跑上城墙,抱拳当胸,对纪灵道“将军,可是汝下的军令,打开城门?城门事大,某不得不谨慎行事,望将军海涵!”
“然也!速速打开城门,迎孙坚灵柩入城,不得有误!”纪灵看到此人也是尽职尽责,也就释然了,又说了一遍。
“诺!”城门曲长称诺,就退下了城墙,回转城门处,高声道“来呀,打开城门!”
众人先搅动吊桥的绳索,把吊桥放下,然后再合力抬起门栓,抓住大门的边缘使劲往里面拉。
“嘎吱”“嘎吱”“钮钮钮妞扭”“哐当”吊桥放下,大门洞开,畅通无阻!
这时纪灵才道“程将军还不入城更待何时?”
见到纪灵终于打开城门,程普等人喜出望外,心愿达成,主公的灵柩不用在荒野上过夜了!
几人千恩万谢后站起身来,扶着灵柩,带着部众,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樊城。
纪灵则下了城墙到城下等候,见到他们进来,拱手行礼道“诸位,对不住了!某如何忍心孙坚军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上,日后若是某家主公怪罪下来,某一人承担!”
见到纪灵为了不让孙坚的灵柩暴露在荒野上甘愿受到责罚,程普几人也是非常感动,纪灵此人确实是忠义之人!
众人对着纪灵更是千恩万谢。
此处不是讲话之所,纪灵一面安排程普他们部曲的驻地,一面引他们几人并孙坚的灵柩进入县衙。
纪灵吩咐手下军士多多准备素白之物,装扮县衙,更是把议事大厅装扮成灵堂,郑重的把孙坚的棺椁放在正中,摆上祭品,点上香烛,祭拜孙坚。
纪灵能如此对待孙坚,让程普他们感动的无可无不可。在他们想来纪灵能冒着被责罚的风险放他们入城就已经是尽人事,表忠义了。这又把县衙最重要的地方装扮成灵堂,更是亲自祭拜孙坚,这是何等的重礼啊!
做完这些,纪灵引众人到偏厅,摆宴为他们接风。
因为是丧事,今日之宴多为素食,也无美酒,虽然寒酸,但是暖心!
席间纪灵听到程普他们说孙坚是如何死的,更是哀叹不止,眼圈通红,几欲落泪。纪灵道“江东猛虎孙文台,英雄也!一柄古锭宝刀极近天下无敌!此等顶尖之流居然被肖小所乘,摔死在岘山之中,可悲,可怜!唉!”
再看程普等人早已经是泣不成声了,虽然悲哀,但是他们心中皆是骄傲非常。孙坚虽死但是依旧得外人认可,这就证明他们的眼光没有问题,能跟随这样的主公是他们的骄傲,更何况,南征北战,胜多败少,天下闻名,诸侯皆知。
孙坚即便身死亦是英雄也!
后世称赞孙坚虽然为英雄人物,却因愤怒而死,有诗警醒后人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怒作雷烟炮,殒命不得生。
第145章 争天命袁术到樊()
宴罢,纪灵就安排程普他们休息去了。长途奔袭,程普他们也是疲惫不堪,到了纪灵安排的住处,几人更是倒头便睡。实在是累的很了,再加上心情的悲哀,劳累更甚!
纪灵则走进灵堂,抚着孙坚的灵柩,哀叹不止!
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前几日还有说有笑有血有肉,今日便身死殒命阴阳两隔,今后更是会安息地下化为黄土!
看着孙坚的死,同为武将,纪灵不得不想起自身来,我以后会不会也是孙坚这样的下场?
但是转念就被胸中的豪气所取代,吾辈之人不就是追求的沙场饮血,快意恩仇么?即便身死,能留得生前身后名,足矣!
一代汉末名将孙坚就这么简单的死在岘山之中,唉,真是人力有穷时啊!
感慨着人身的脆弱,纪灵也暗暗提醒自己,不要一冲动就丧失清醒的头脑,到时候死在小兵手里不是徒增笑柄么?
在灵堂呆立了良久,纪灵才回转书房。此等大事必须要向主公袁术禀报,到时候该如何行使,还是要让主公拿个主意。
孙坚留下的这几千部众可都是百战之师,都送到嘴边了,没有不吃的道理。
谁都不会嫌弃自己手下的精兵多,他纪灵也是如此,既然放程普他们进来了,他们再想出去就难了。
拿起笔刷刷点点就把孙坚身死的全部经过,还有私自放程普他们入城,以及对这几千部曲的想法一一写下。
写完之后,装入木盒之中,打上漆封,叫来送信之人。告诫他八百里加急,要亲自送到主公袁术的手上,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一定要快!
送信之人一看纪灵如此就知道此信非常紧急,于是也不耽搁,牵过两匹战马,翻身上了其中一匹,把木盒放入怀中,出了北门,沿官路,向着北方疾驰而去。
一路如何通关过城自不必细说,一夜的时间就从樊城到了宛城内,虽然累死了一匹战马,但是能尽快赶到宛城于是值得了。
此时天刚刚擦亮,虽然还看不到升起的耀阳,但是远处的云端已经被太阳的光芒映照的红了脸,似羞似娇,欲拒还迎。
袁术早已起身,已经打了一路拳脚了,第二遍刚要开始,信使就到了。
听到是纪灵的书信,袁术也不怠慢,现在纪灵占了樊城,已经打开了荆州的门户,刘表肯定是不能忍的,怕是刘表起大兵攻伐樊城了。
想着这种可能,袁术急忙接过信使递交的信件。拆点漆封,打开木盒,拿出其中的书简,展目观瞧。
却见上面居然写的是孙坚的事,而且孙坚已经死了!
看到此处袁术大惊失色,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孙坚如何了得他怎会不知,想着历史的进程,孙坚到了还是逃不过宿命的安排。
想着跟孙坚之前的种种,袁术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就涌了出来,围着眼圈打转。
唉,天道轮回,煌煌之中自有命数,该着!
想着孙坚,袁术又想到了自己。虽然自己穿越过来以后乱了天机,但是进程不可逆,一路走来,大事皆有定数,我会不会也是一样?
抬起头,看着渐渐转亮的天空,袁术一阵阵的恐惧。看似无害公平,但又多有变化,我该如何做才能顺应天道啊?莫非还像前世一样鱼肉百姓,麻木不仁,妄自称帝,病死他乡?
不对,还是有些变化的,这一世,南阳之民皆爱戴自己,没有似之前一样厌恶;华雄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死,还被软禁在宛城之中;玉玺更是在阳城之时就被自己拿到手了。
这天道也不是一成不见的,还是会有转机的,这转机就是要靠自己去把握。即便天道不可违,进程不可逆,我也要寻那一线生机!
我命由我不由天!
想罢,袁术又重新拾回信心,以后会怎么样以后再说,做好每一天,即便不可逆,也不后悔再活这一世。
如此,足矣!
袁术不畏天道轮回,敢于逆天争命,后世赞其曰:
煌煌之中皆命数,天道之轮不可毋。
我便效仿共工举,逆天争命效典故。
袁术再次展开纪灵的书信,就见上面既有私自放程普等入城向自己请罪,又有叙说程普部曲之精锐,如果能得之就再好不过了。看着现在纪灵也会思考大事了,袁术很是欣慰,让他看的书看来他都看进去了,只要坚持,他必能成一军统帅!
想着孙坚的部下,袁术眼中贪婪之色更甚,那可是几千百战之兵,如果能得,由这些军士做攻坚之事,必能一战而克之!
既然要收这些部曲,就要收了程普、韩当、黄盖、祖茂四将的心,收他们的心就要礼遇已经身死的孙坚。
想罢,袁术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也罢,孙文台也是英雄人物,厚葬于他也无可厚非,能因此收了他的部众也算是你孙坚最后的一点贡献了!
下定决心之中,袁术差下人叫来韩方,吩咐韩方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这么这么这么办。韩方听了一皱眉道“这能行么,孙坚是个外人,如何能受南阳如此大礼?”
袁术道“此言诧异,行此道,好处有三。其一:收天下名望;其二,收四员大将;其三、收几千百战之兵。不过是费些时间,就能有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
袁术顿了顿,接着道“某要马上赶往樊城,此间事就全赖大兄了。事关重大,大兄要尽快做好,若成,南阳更强胜也!”
“好吧,吾亲自安排此事,主公放心!”听了袁术的分析,韩方也觉得不错,可行,于是道。
安排好了宛城之事,袁术带着韩庆、袁武等护卫,一人三马,向樊城疾驰而去。
成与不成就看此行了!
一路无话,袁术一行沿着官道就来到樊城外。看着进来支持的樊城,袁术取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白绫系在腰间,并下令护卫皆是如此。满意的看着皆戴孝的众人,袁术紧了紧腰间白绫,就进入樊城。
早在快到之时袁术就给樊城派出了联络官,听到主公袁术要亲来樊城,并且已经快到了,纪灵也是一惊。在他看来,自己的主公能在宛城接见程普等就已经是厚待了,没想到主公为了孙坚居然会亲来。而且樊城距宛城路途遥远,这才多久就快到了,想来是疾驰而来,他孙坚何德何能,能受我主公如此看重?
听到袁术马上就到,程普四将兵孙贲更是震惊。此前还听纪灵说是袁术下的令,不让他们入城,怎么现在袁术会来樊城?难道是纪灵诓骗他们?
袁术此举让孙坚的部将很是感动,如果不是亲善有加,如果不是看重于他,如果真心急如焚,袁术怎么可能会狂奔疾驰而来?
袁术端的为厚道、仁善、忠义之人,此人确实有人主之姿!
第146章 收将心扶棺哭昏()
袁术在樊城的北门口就遇到了出城迎接的纪灵、程普等一行。看到袁术居然穿白缟素而来,程普等更是感动非常。
这是何等的荣耀啊!自己主公已经身死,他袁术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以诸侯礼待之,这不正说明袁术是忠义之人了么?
看到迎接之人,袁术也没绷着,而且翻身下马,皱着眉头,一脸严肃的对纪灵说道“伏义,某贤弟现在何处?还不快些带路?”
焦急之情溢于言表,眼圈通红高肿,一脸的落寞,悲伤。
袁术似乎忘记了程普等人,只是抓着纪灵让他带路。
纪灵到时不好太过失礼,于是出言道“主公,此乃孙将军麾下程普、韩当等诸将……”
听到纪灵的介绍,袁术这才注意到他们,强行挤出一丝微笑,袁术拱手道“某来的着急,轻狂了。几位将军勿怪,实在是某之贤弟怎会落得如此下场?某这心中……唉!”
说着说着,袁术眼圈又是一红,眼泪蓄满了眼眶,为了不让泪水落下显得丢人,袁术只得努力睁大眼睛,但是水渍越聚越多,这如何能憋回去?
两行清流顺着面庞淌下,看得程普等人,心中一颤,一边行礼一边呜咽道“后将军能来,已是仁至义尽,某家主公也可安息了。悔不当初……唉!”
“不要再说了,某已心酸愧疚不已,若当初不差文台来此,也不会有此下场,都是某的错!呜呜……”袁术说着说着,便呜呜哭起来,似乎是怕丢人,袁术赶忙用衣袖挡住面颊。
袁术这一哭,程普等人更加把持不住了,或衣袖掩面呜呜哭泣,或闭目昂首泪流不止,或嚎啕大哭感天震地……
在城门口一群大老爷们泪流不止,哭泣不休,惹得进出城池的百姓,指指点点,窃窃私语,抿嘴偷笑。
大好男儿怎得如此不堪,居然像个妇人一样哭泣,羞不羞,丢不丢人。
百姓的话语如同刀子一样扎在众人的心中,他们又怎能知道自己的悲痛?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良久,袁术一看不行,在这里如此成何体统?于是拭去面上的泪水,伸手抓住程普的手臂,呜咽道“德谋,此地不是讲话之所,还是到县衙一续如何?大荣、伏义,走,回县衙!”
程普等人听到袁术的话也觉得有理,于是跟着袁术、纪灵走进县衙,来到议事厅,孙坚的灵堂前。
看到大厅正中停放的棺椁,袁术“哎呀”一声,就扑了过去,俯在棺椁之上,抚摸着厚重的上盖,嚎啕大哭起来。
“贤弟,贤弟!汝教某还年轻几岁,怎得汝却走到某前面去了?文台,往日欢声笑语还在耳畔,怎得今日就阴阳两隔了?汝叫为兄今后该如何是好?啊,痛煞吾也!”
袁术一边拍打着孙坚的棺椁一边大喊着,悲伤的情绪弥漫在脸上,似乎是被泪水塞住了喉咙,袁术说话断断续续的,看着可不叫人伤感?
“贤弟,贤弟,贤弟……”接着袁术喊了三声贤弟,突然扑倒在棺椁之上,然后顺着棺椁滑到地上。再看袁术,脸上尽是泪痕,眼眶之中噙着泪花,紧闭双眸,皱着眉头,要紧牙关,被过气去。
袁术悲伤过度,昏迷不醒!
见到袁术昏迷,纪灵赶忙上前抱起袁术,拍打前胸,扑打后背,一边呼唤着“主公”,一边使劲的掐着袁术的人中,想让袁术醒过来。
见紧急施救之后袁术依旧如此,纪灵更加着急了,一面差人寻找郎中,一面抱起袁术,回转后宅了。临走之前纪灵恨恨的看着程普等人道“看你们干的好事?要是某家主公有个三长两短,哼哼,尔等就为他陪葬吧!来呀,看住这些人,没有某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袁术昏倒程普等人也是措手不及,想来是袁术悲伤过度了。但是纪灵的话又让他们苦笑不语,这跟我们有什么相干,是他自己悲伤过度,我们又没有强迫于他?
不过他们也理解纪灵,袁术因为自己的主公孙坚才会如此,他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不过在心中程普四人并孙贲都暗暗佩服袁术,一路行来,袁术皆是仁义非常,即便分道扬镳之后,袁术还能厚重相待,怎么不叫他们感动。
几人心中都在想,此间事了,一定要报答袁术的恩情,不然百年之后,他们没脸去见主公孙坚了。
几人对视一眼,都各自点头,四将这是要投效袁术。一是,为袁术征战,报答他的恩情;二是,等待幼主孙策长成,以后好报孙坚被杀的大仇。
现在孙策才十七岁,太过年幼,再有三年就弱冠之龄了,正好是出世的时候。为袁术效命三年,也不枉他善待主公孙坚之举。
袁术还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拉拢几人时,殊不知几人已经有了暂归他麾下的想法。
这就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四人默默的抚摸着孙坚的棺椁,心中道,主公,后将军能如此厚待某等,某等也无他法报答于他,只得卖了自己这一身本事。不过主公放心,待到幼主长成,某等必前去投效,也好兴盛孙氏!
孙贲则是看着四将如此不明所以,还以为他们是在怀念叔父孙坚呢。
程普等人为什么舍近求远非要等孙策长成,而不就近投效孙坚的侄子孙贲呢?皆是因为,他们都清楚孙贲只是个将才,孙策才是统帅之才。如果认孙贲为主,别说强盛起来了,就是不被其他诸侯吞并就是好的。
孙贲中人之姿也,孙策为璞玉也!
不提几人被软禁在灵堂之内如何感想,却说纪灵抱起袁术进入后宅,轻轻的把袁术放在榻上。自己则来回在屋中走动,一会到门口看看,一会到窗边瞧瞧,焦急的等待着郎中。
就在这时,袁术慢慢转醒过来,“啊,痛煞吾也!”
本来是想演戏的,但是看到孙坚的棺椁他袁术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了,一下就爆发出来,哭了个稀里哗啦。
虽然不愿承认,袁术也一直标榜自己是个小人,但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他忠义的一面的。为了在这乱世中活下去,还要活好,就只能把自己的仁义抛到一边。但是此次的触动,让袁术知道,对于自己人,他袁术还是有心有肺的!
虽然跟孙坚分道扬镳了,但是见到孙坚身死,想着往昔的一簇一笑,如何能不心痛?结果假戏真做,到了悲伤过度,昏死过去。
袁术心中想着,看来我还不够枭雄之态啊,还有些妇人之仁。不过暗暗告诫自己,对自己人要仁义,对外人还是要狠下心来。丛林法则,你不吃他,你就会被他吃掉!
也许就是此刻内心的触动才让袁术真正的成长为枭雄,到后来更是能跟曹操分庭抗礼!
第147章 悼孙坚袁术赋诗()
看到袁术幽幽转醒,纪灵这才放心心来。赶忙走上前去,扶起袁术道“主公,可吓死某了!某还以为……幸好无事,不然他们即便是死也难消某心头之恨!”
“唉,都是悲惨,凄苦之人,吾等又岂可薄情寡义!彼等有难,不来则罢,来了便要厚待于其。否叫天下人如何看某?忘恩负义之辈?过河拆桥之徒?”袁术挣扎着坐起来道。
这时郎中急匆匆的走进来,看到两人都是清醒的于是一愣,明明说是有大官昏迷了,才让自己速来,这两人明明没事,是谁消遣于我?
就在郎中愣神的时候,纪灵走上前去,拱手道“汝来的正好,快些给某主公看看。此前某家主公突然昏倒,怕是有隐疾在身。汝还站在这里作甚,还不尽汝郎中之责?”
听了纪灵的郎中才回过神来,看着满脸络腮胡须的纪灵,有些畏惧。不过郎中还是硬着头皮,走到榻前,放下自己的医箱,从中拿出一个小小的枕头来,轻轻的把袁术的手放在上面,伸出枯瘦的手指,按在袁术的腕上,先行诊脉。
袁术本不想让郎中诊治,毕竟身体一向很好,在他认为就是此前太过悲伤了,才会昏倒的。不过让郎中白跑一趟,他又有点过意不去,所幸就让他看一看又何妨?
郎中仔细的感受着袁术的脉搏,闭着眼睛,另一只手抚着自己的狗油胡。突然郎中睁开眼睛,告罪一声,又伸手翻开袁术的眼脸,又让袁术张开嘴,看看喉咙,观察了一阵舌苔之后,郎中才道“将军身体并无大碍,此前昏迷是情绪大起大落所致,想来平复了心情之后,便痊愈了。不过将军心跳有些异常,今后还是切忌大喜大悲才是。”
听到郎中如是说来,也就放下心来,让纪灵厚赏了郎中,打发他回去了。
袁术感觉还是有些胸闷,既然昏倒了,今日就先这样吧,他想着应该是长途跋涉,又心情太过激动,导致发病,所幸休息一天。
打发纪灵出去,安抚程普等人,袁术就躺下了,美美的睡了一觉。
次日清晨,转醒过来之后,身体的各种不适一扫而光。袁术起身,到院落中准备打一趟拳脚。
走进院中就见纪灵,程普、韩当等都在,或互相推手,或打熬力气,看着蒸腾而起的热气,想来已经练了许久。
众人看到袁术过来,纷纷上前见礼,并询问袁术病情。袁术一一见礼,解释说已无大碍以后,就来到一个角落,兀自的习练起来。
众人一边自己练着,一边抽空观察袁术这边。见到袁术一趟趟练着拳脚,也是暗竖大拇指,罢了,袁术确实了得,拳脚已经臻入佳境了,这身手怕是快到二流了。
袁术没有理会他们,只是按部就班的习练着,三遍之后,一身大汗,全身舒爽。
回转房间,洗漱,更换衣装自不必细说。
日上三竿,袁术来到议事厅,来到孙坚棺椁旁边,抚摸着棺椁,袁术又露出伤感之情。但是悲伤不能过度,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活着的。
一转身,袁术看向在身后站立的,程普、韩当、黄盖、祖茂、孙贲,道“文台贤弟身死,吾心甚痛。吾意以诸侯之礼,葬在樊城,如何?汝等有何见解,心愿,皆可到来,吾必倾尽所有助之!”
他们五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没言语。袁术所说跟他们想的有些出入,他们还是想带孙坚的棺椁回转江东,把他葬在家乡。
最后还是程普站了出来,现在程普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主心骨。程普上前对着袁术抱拳道“多谢后将军厚待,某等商议还是送孙将军回转江东,毕竟落叶还是要归根的。”
袁术听到此言也不觉得诧异,乡情浓厚,无可厚非。于是袁术道“也好,那吾便上表追授孙将军为破虏将军。伏义,准备粮草,送与程将军他们。”
听到袁术答应他们的请求,程普放下心来,不过这还不够啊,于是程普又道“多谢后将。某等商议过了,由孙将军之侄孙贲护送灵柩回转江东。还望后将军开具通关文书,也好方便其通过。”
说着程普看了一眼韩当他们,众人会意,皆单膝跪倒,道“承蒙后将军不弃,礼遇有加。某等无以为报,愿为将军牵马缀蹬,辅佐身后,助将军成就大业!”
看到几人跪地投效,袁术很是意外,本来还想让他们先去宛城,然后再行回转江东的。因为此前袁术给韩方交代的就是,让他安排南阳各县尽皆披麻缟素,祭奠孙坚,以此来收买程普几人的心。
没想到还没施行,几人就投效过来,意外的同时,更是欣喜。于是袁术上前扶起几人道“有几位将军相助,何愁大业不成?哈哈,汝等放心,若有机会,某必攻克江夏,活捉黄祖,替某贤弟报仇!”
“多谢后将军,不过此仇还是由孙氏子弟去报吧,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由孙坚之子复仇,该当如此!”程普抱拳道。
不用自己出力,那就更好了,袁术也乐得清闲。本来就是客套话,袁术更不会放在心上了。
于是袁术道“也好,吾尝闻文台有子曰策,有乃父之风。由他去报仇再合适不过了!”
“将军也知孙策?确实如此,小孙将军,虽然年幼,亦武勇非常。相信将军见了孙策,也有此感!”程普见袁术也听说过孙策,兴高采烈的道。
“嗯?还叫将军?”袁术假装不高兴的道。
程普几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道“主公!”
“哈哈,好,好,好!”袁术听到这一声主公,连说三声好!
接下来就是准备送孙坚的灵柩回转江东了,袁术在县衙之内刷刷点点写了份奏表,打算表奏孙坚的功勋,追授他为破虏将军。
几日的准备之后,孙贲拿着袁术的通关文牒,打着“后将军袁”的旗号,从樊城西门出发,护送着孙坚的灵柩回转江东去了。
是夜,感慨孙坚英雄了得,确也落了个如此下场,袁术看着漫天星斗,有感而发,写出了《悼孙坚》咏唱其云:
江东有猛虎,啸聚天下惊。
池中金鳞物,遇水化为龙。
先诛黄巾众,后斩边叛羌。
再举忠义旗,征贼讨逆去。
凶神不敢争,恶煞不敢匹。
惶惶无终日,怯怯无能敌。
虽有忠义胆,却无偷生念。
一拙不紧慎,身死魂归天。
下到地府去,百鬼难相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悲伤唉叹兮,谱歌咏其志。
第148章 回宛城民望强胜()
写完《悼孙坚》之后,第二天袁术找来匠人为它谱曲,然后在南阳境内传诵。以此来悼念身死的孙坚。
此间事了,袁术任命程普、韩当、黄盖、祖茂为行军司马,其部曲依旧归他们统领。袁术的任命让几人千恩万谢,毕竟是刚刚投奔过来,能留他们在军中领军就已经不错了。
四人分五千人,一人一千多一点,确实太少。于是袁术说等回到宛城之后,再行填补,一人给他们不足一部人马(五千人),说是行军司马,但是所领之军也达到了校尉的数量。算是高配给他们了。
现在南阳兵强马壮,已经有十数万之多了。早在袁术从阳城回转宛城之后,就把之前各县招募的军士聚拢到了宛城,想把他们训练成常备军。
这次又添了四员将,五千人马,他是想都带到宛城去,再统一划分。
于是命令四人集合部曲,随他回转宛城,校军。走之前,袁术找来纪灵,千叮咛万嘱咐,先万要守好樊城,樊城的重要性非同小可。下一部就是四面扩张了,荆州也是其中一环。让纪灵谨慎、谨慎、再谨慎,千万别种了刘表的奸计。又说等回到宛城之后,再派一万两千人过来,给你凑够三万人,一定要守住樊城。
纪灵在袁术面前不断称诺,发誓如果丢失樊城请斩他头。袁术这才放下心来,纪灵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砺,早已不是之前的勇猛无智,在不断的学习袁术给他书之后,在慢慢向稳重的统帅发展。
所以袁术才把他派过来单独领军守城,就是要让他独当一面,将来再行重用。
交代完了纪灵,袁术带着程普并五千部众就起身出樊城北门,奔宛城去了。
大军一路行来,经过邓县、新野、育阳、长安聚到宛城。沿路所到之处尽皆缟素,祭奠孙坚。见到袁术以诸侯之礼相待,程普等人更是感动非常。能得后将军如此相待,死而无怨矣!更加坚定了报答他恩情的心。
连番的大战现在已经来到了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五月,春耕之后的种子发芽,枝叶顶开土壤,伸出腰肢,向着太阳,茁壮成长。
看着这遍野的绿意盎然,袁术骑在马上很是自得。这是他治理南阳的成效,这些春天的种子到了秋天可都是填人脾胃的粮食。有了这源源不断的粮食,他袁术就立于不败之地!
程普等人看到此景,也是羡慕不已。如果老主公孙坚也能有如此手段,他们何至于落得替人卖命,客死他乡?袁术兴盛起来不是没有道理,现在他们心中就希望孙坚的儿子孙策早日长成,好带领他们重现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