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昕是从南门入的营,想回转阳城,走南门是最近的。但是他想的到,想必袁术也想的到,南门肯定布有重兵。此时的南门必定是龙潭虎穴,毫无生机。

    走西门,再绕向南方,想来就会容易许多。

    也确实像他想的那样,袁术集中了四万大军就堵在南门外,周昕要走南门,那就是去送死。

    到了西门,果然正如周昕所想,把守不是特别严密,只一次密集的冲锋,他们就冲出来百余人。但是后面再想出来就难了。其他处看到这里有人逃了出来,四周的军士便汇聚过来,越聚越多,已然把这个缺口堵上了。

    终于逃出升天,周昕长出一口气,回头望望火光冲天的大营暗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今日有幸得脱,此仇来日必报!

    周昕想罢,带领着百余部曲,拍马转向南方,奔着阳城的方向跑了下去。

    周围一片乱糟糟的,袁术也没想到如此重重包围周昕还能跑出去,所以在外面的斥候就没有派那么多,大多在营外不停的向大营之中放箭。

    种种巧合之下,周昕才得以逃脱,不得不说他的运气也确实不错。

    跑出了五里地之后,见到没有任何阻拦,周昕这才放下心来,暗想道,“看来袁术也不过如此,如果在半路之上再设伏兵,他如何得脱?”

    想到袁术不足的地方周昕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嗤笑他袁术也不是算无遗策!更是庆幸他能逃出来!

    殊不知阳城现在已经易手,他再行回转也是自投罗网。

    到了阳城,见到城头依旧是自己的旗帜,周昕放下心来,高声喝道“快快打开城门,某回来了!”

    但是奇怪的是,城上未答话,也无兵丁探身询问,城门却在这时候打开了,再看城门处也是看不到一个军士!

    “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的部曲不应该如此啊?做为守城的一方起码要验证对方的身份吧?不然混入奸细怎么办?而且在离开的时候自己也千叮咛万嘱咐,千万要守好城池,他们就这么守?”周昕有些不满的想道。

    慢慢的走近了城门,周昕总觉得不对劲,但是那里不对劲又想不出来。看着黑洞洞的城门,就像张开嘴巴的巨兽一样,似要噬人!

    多年的战场厮杀,让周昕的感知非常敏锐,不对,城门内有血腥气!袁术几天没攻城了,哪里来的血腥气?莫非……

    周昕突然想明白哪里不对了,自己走的时候,是在城楼上挂了两盏灯笼的,当时觉得好看,就一直挂着。但是灯笼怎么突然没了?而且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吊挂的绳索,随这微风飘荡露着不规则的断口,灯笼是从中射断的!

    不好,城中必有诈。说着,周昕大喊一声“不要靠近城门,快走!”拨马就往回跑。

    城内之人见到被周昕发现了,突然旌旗四起,城上箭如飞簧,对着周昕一行就是一捧箭雨。

    城门之内也是伏兵四起,众多兵丁嚎叫着杀向周昕。

    一蓬蓬箭雨射下,还没反应过来的百余部曲纷纷被射倒在地。等冲出一箭之地,周昕再看就剩下四五人!

    突然从城头上传来哈哈大笑之声。周昕抬起头向城楼观瞧,就见一员小将,手中提着一颗人头高声喝道“哈哈,阳城已姓袁矣。上天有好生之德,尔等逃命去吧。”说着把这颗人头悬挂在城楼之上。

    周昕仔细观瞧,正是自己的副将唐即。看来阳城已经被袁术占据了,而且就他们四五骑如何是袁术几万部众的对手?他再留下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周昕暗暗记下今日之仇,深深的看了一眼阳城,找准冀州的方向快马加鞭疾驰而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袁术等着我的,再来之日便是你身死之时!

    周昕昏聩偷袭不成反被掣,阳城也被攻占,后世有诗描述其曰:

    急于立功不分势,偷袭不成反被掣。

    嗤笑敌将无后手,却见城池已易帜。

第125章 骗开城文聘演戏() 
不提周昕如何跑回他的主公袁绍那里哭诉,却说阳城城高壁坚,袁术军是如何进城的呢?

    原来周昕离开阳城之时,文聘就在暗中看到了,还是他差人提前给袁术报的信。文聘耐心的等待着,他在等周昕那边先动手,他这边好佯装偏城。

    足足等了两个多时辰,大营方向的大火才烧了起来,看到这里,文聘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周昕被袁术拖在大营那里越久,自己骗开城门的机会就越大。

    又等了半个时辰,文聘估摸着差不多了,于是带领部下五千众,整理身上的破衣烂甲,走出隐藏之处,绕到城北,装着败退的样子,想着阳城就跑了过去。

    为了逼真,文聘交代手下,皆是黑灰抹脸,遮住本来的相貌。这样一来不要说天黑了,就是白天也不容易辨认。

    不肖片刻一众“败军”就来到了阳城下,文聘一边装着大口喘气一边高声叫道“大事不好啦,周将军中伏了,快开城门,放某等入城!怠慢了军令,尔等吃罪不起!”

    文聘装作败军刚到城下,城上的守军就发现了。看着自己人的衣装号铠守军很是纳闷,袁术大营方向依旧是火光冲天,战还没打完,他们怎么就跑回来了?

    不过文聘高声喊的声音传来的时候,让他们大惊失色。周将军就是去偷营劫寨的,怎么中埋伏了?到底怎么回事?

    守城的军士不敢怠慢,一边向城下喊着让他们稍等,一边说去守将那里报信。一个兵丁在曲长交代下,下了城墙,就奔县衙跑去。

    文聘则在城下不满了,还是不是袍泽弟兄了?爷们中埋伏差点身死,你们不赶快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还在这拖时间,你们是怕周将军不死么?是要造反啊?

    这一顶顶大帽子扣过来,值夜的曲长苦笑不已,他一个小小的曲长如何担待的起造反之名?但是守将唐即有令,不论是谁回来一定要回报他知,再做定夺,就是周昕周将军也是如此。

    这是周昕给唐即下的军令,阳城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一点闪失!

    曲长在城楼之上,陪着笑脸给文聘解释,他们也是遵守军令,也没办法,城下的兄弟稍安勿躁,守将唐即唐将军即刻就到。

    此时唐即正在县衙之内焦急的等待着周昕的消息。主将出去偷营,他做为副将如何睡的着?唐即在心中暗暗向上天祈祷,希望周昕能成功啊,不然就危险了!

    就在他祈祷之时,报事的兵丁来了。一声高喊的“报!”在这寂静的夜里传出好远去,也惊了唐即一身的冷汗!

    希望是好消息吧!唐即想着,让兵丁进来。

    兵丁回报说,城下来了一支败军,看衣装号铠是自己人,他们声称周将军中了埋伏,他们是吐出重围回来的报信的,详细的情况要当面给将军汇报!

    唐即心中“咯噔”一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唐即也顾不得详细的询问了,抓着兵丁就往北城跑,唐即要亲自询问。

    不多时到了北门,唐即“蹬蹬蹬”三步并作两步就跳上城墙。手搭凉棚接着微弱的火把之光向下观瞧。

    就见城下一支败军,衣着号铠确实是自己一方的。他们似乎是逃命跑回来的,这时候已经没有军容了。在城下,败军或席地而坐或拄着兵器,皆在那里大口喘气,看样子是累极了。

    为首的一员小将也是如此,脸上被大火燃烧的黑烟熏的透黑,也许是跑的急了,出了一身的大汗,汗渍在脸上流淌,形成一道道小沟,黑一条白一条,惨不忍睹!

    唐即也是个谨慎的人,没有一看到就放他们进来,万一是敌军派来诈城的呢?

    于是唐即双手抓着垛口,探出身躯高声喊道“喂,城下的军士听着。某乃副将唐即,周将军现在何处?”

    文聘装着在那里喘着粗气,听到城上的叫喊,缓缓的直起身来。伸手在额头上一擦,不擦还好,也不知文聘手上沾着什么,这一擦脸更黑了。

    文聘紧喘了两口气,似乎在平复呼吸,好一会才高声道“唐将军请了,某乃周将军麾下曲长,跟随将军前去劫营。本来一切顺利,但是不知为何,在入营之后,突然伏兵四起,某跟周将军皆被乱军杀散。某是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赶快开城,放某等进去歇息。这一趟可要了亲命了!”

    唐即听到这里就信了一半,但是还不放心,于是出言询问道“汝跟随将军出城是几时去的?某不是不相信你,阳城事关重大,某不得不小心行事!”

    “不妨事,城池事打,将军当谨而慎之。某是……嗯,对了,子时三刻出的东门,可对?”文聘装作想了一会,才高声喊道。

    听到正确的答案,唐即就全信了。暗道,唉,本来是去露脸的,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偷营不成反被掣,某该怎么办?

    想着唐即就吩咐军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放败军入城,他还要详细的询问周昕的情况,看要不要前去搭救。

    毕竟周昕交代给他的任务是坚守城池,如果他前去搭救,被敌军占了城池,那他唐即就吃不了兜着走了。现在是非常之时,不期有功,但求无错吧!

    文聘见到城门缓缓打开,吊桥缓缓放下,心中一喜,事成矣,进了城,没有城池的坚固看你们还怎么守!

    不过做戏还要做全套,文聘给手下使了个眼色,示意不要露出破绽,文聘自己则高声感谢着唐即,声称进城之后请唐即饮酒。

    终于吊桥放下了,城门也大开了,文聘一行也不着急,就这么喘着粗气,缓缓的向城门那里蹭。毕竟他们是匆忙的逃命回来,要装作筋疲力尽的样子才行。

    看到文聘在那里磨蹭,唐即不愿意了,周昕那边都火上房了,你们赶快过来汇报具体的情况,居然还在城外磨蹭!不过转念又想,败军应该如此,惊慌失措之下毕竟拼命逃窜,力竭才是正常,如果他们急切的冲进城来,反而有诈。

    放下心来的唐即,还是在城楼之上催促文聘快点入城,现在是对阵时期,如果敌军来了,就不好办了。

    文聘感到好笑,看来我不快都不行了,唐即你既然赶着去投胎,我要是不成全你,还真对不起你的好意!

第126章 杀唐即占领阳城() 
在唐即不断的催促下,文聘他们“不情不愿”的加快了速度,达到了正常行走的速度。众人又在城下磨蹭了半天,才堪堪都入了城。

    进入城池之后,文聘一个眼色,些许兵丁坐在城门洞内休息,其余的跟着文聘就上了城墙。美其名曰帮助唐即守城。

    守城的军士感到好笑,你们这些败军走路都困难了,还能参与守城?不过他也没阻拦,毕竟这是这些败军的“好意”!

    上了城墙之后,这些败军有意无意的就占据了城墙上的险要位置,或席地而坐休息,或跟守城的军士勾肩搭背的聊天,叙说今日的凶险。

    周昕离开之时给唐即留下八千之众,但是要守三面城门,还要有预备队,现在一面城门就只有两千军士。

    文聘看看手下部曲都到位了,他才蹭到副将唐即的面前。有气无力的给唐即抱拳行礼道“感谢将军仁义。呼呼,改日定请将军饮酒,饮大酒。”

    唐即也不以为意,一个小小的曲长能请自己吃什么,他更关心周昕的情况。于是唐即一挥手道“不必多礼,此某份内之事。周将军现在如何了?汝等逃出之时又是何情况?”

    文聘站起身来,一手暗暗扶在刀柄之上,悄悄的打开绷簧,一边喘着气道“回将军的话,某逃出之时未见到周将军,他……啊,这是什么?”

    文聘说了半截话,突然用手一指唐即身后,惊恐的喊道,似乎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在唐即背后。

    嗯?怎么回事?我背后有什么?唐即也是一惊,急忙回头去望,就见身后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唐即刚放下心来,就听到面前的曲长道“唐将军一路走好,到了那边给周将军问好!”

    还不待唐即反应,文聘一把拔出配刀,恶狠狠的扎向唐即的腹部。这突然的变故唐即如何能反应过来,让文聘这一刀扎了个透心凉。直愣愣的刀身从唐即后背钻出,文聘也是用力过猛,这一刀一直到佩刀整个刀身都隐没在唐即身体内才罢手。

    同时文聘高喊道“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听到文聘的命令,就见上一秒还有说有笑的同袍,下一秒变成了凶神恶煞的刽子手。基本上是两人夹一人,得到文聘的信号之后,尽皆拔出兵器,或枭首,或刺腹,一时间把北城守军杀了个干干净净。鲜血顺着尸体的破损之处喷涌而出,流向低矮的地方,汇聚成娟娟小流,隐没在黑暗之中。

    城门洞内亦是如此,毫无防备的守军被文聘军杀了个干干净净。

    城上城下如同人间地狱一般,文聘军就像地狱之中的恶鬼,皆是一身鲜血,一脸的煞气。

    唐即扭着头看着身后露出的刀身,就知道完了,他是被袁术军骗了。孙坚才走了没几天,阳城就要易手了。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感受着身体内力量的流失,唐即扭回头来,看着文聘惨然一笑道“汝手段果然了得。某输的心服口服。在某将死之时,可否以真相告知,也好叫某做个明白鬼!”

    “也罢,就叫汝死的明明白白。某是后将军麾下别部司马文聘,文仲业。事情是这样的……”文聘报通真名之后,一五一十的把如何设计勾引周昕出城,如何在城外埋伏,如何诈城说了出来。

    听到袁术如此缜密的计策,唐即悲哀的想到,袁术果然为雄主,其手下皆是虎狼之将,败在他手上也不算丢人。

    随着鲜血的流失,唐即感到越来越冷,这是将死的征兆。血沫慢慢翻涌上来,顺着他的嘴角淌下,唐即回忆着自己的一生,有得意有失落,有辉煌有不甘。想着自己投错了主公,也是摇头苦笑,合该如此,合该如此!

    唐即还未想完便一摆头,身死殒命!

    小人物唐即消逝在这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虽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但也衬托了文聘的不凡,这也算他小小的功绩吧。

    死了,死了,一死百了!

    看着身死的唐即,文聘想着自己会不会同他一般,但是转念就被必胜的信念所替代,跟着明主袁术,自己就算身死,也能在这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摇摇头,把那些遥远的念头打消,现在还是要尽快接手阳城才是。他这边只攻下一面城门,还有两面,还有预备的军士,还有好多大事等着他处理,他还有何理由在这里感慨?

    想罢,文聘抽出扎在唐即身上的佩刀,鲜血顺着伤口喷射而出,溅了文聘满脸满身。文聘也不以为意,一刀把唐即的头颅砍下,他这是要用唐即的头颅去收服其他两门。

    文聘默默的在心里道“汝下了地府可不要怨恨于某!某借汝头一用,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某就不用汝感谢了!”

    想罢,文聘提着唐即的发髻,留下一千士兵打扫战场,把守好此处退路,带领其他人就奔东城去了。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文聘相信有了唐即的头颅,收服其他两城门的军士不难。

    毕竟现在是乱世,他们当兵就是为了吃口饱饭,在哪里吃都是吃,更何况他们的主将已经身死。

    到了东城,文聘一举唐即的头颅高喊道“某乃后将军麾下文聘是也,现后将军已经入城,尔等还要负隅顽抗到底否?后将军有好生之德,只诛首恶,不涉其余。唐即首级在此,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说着就要指挥大军攻上前来。守军听到袁术军已经入城了,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当再看到唐即的头颅就更没有打战的信心了。再加上文聘说可以放过他们,他们还如何会在生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死战到底?

    正如前文所说,他们从军就是为了吃口饱饭。既然主将已经死了,他们没有必要为他陪葬。于是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南城门、预备之师亦是如此。文聘在各个城门留下守军,把投降的军士看押在一处之后,就回到北城门。

    因为有军士来报,城外来了百余骑,看样子是周昕军。文聘看到这种情况,眼珠一转,就想出对策,于是吩咐打开城门,诓骗他们入城,然后诛杀。没想到被周昕发觉,于是在射死大部分之后,加上占领阳城的兴奋,就放剩余的几人离开了,不成想周昕就在其中。当后来得知此事之后,文聘也是悔之晚矣。

    周昕偷鸡不成反而全军覆没,自身更是差点身死,后世有诗嘲讽曰:

    妄自偷袭月当空,看似美酒掺毒中。

    粗枝大叶中圈套,黄粱美梦想立功。

    一战而败众被坑,大将失策却偷生。

    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127章 战黄祖一触即溃() 
文聘这边占领阳城以后,就派人向主公袁术报捷。

    此时袁术还在大营之外,指挥军士堵住大营的缺口,他这是要活活烧死周昕的两万大军,为前日攻城身死的部众报仇。

    看着火苗的跳动,听着大营之中的惨叫,袁术有些于心不忍,但是转念就被阳城下部众的惨叫所替代。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想在这乱世之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把这妇人之仁抛却。

    袁术狠下心来,交代下去,把守好各处,一个不留!

    军士用命,也不管营内之人如何求饶,皆不停的放箭。前日阳城死伤之人或有他们的亲朋好友,看着亲朋在阳城的惨相,他们如何能饶的了这些敌军?

    大火从深夜一直烧到第二天正午时分,才稍稍停歇。可叹周昕两万大军,除了逃出的百余都被袁术烧死在大营之中。

    见到火势减小,袁术安排一千军士留守,等熄灭之后,就地掩埋。此等狠戾之事还是不要传扬出去的好。

    袁术广施仁义的同时,也有如此狠辣的一面,有枭雄之姿,有诗云:

    强攻阳城众皆殇,设计围攻拒招降。

    大火无情现狠戾,不效妇仁效帝王。

    他则带着大部进驻阳城。

    早在黎明时分,袁术就接到了文聘的捷报,已经占领阳城了。

    进入阳城之后,袁术满意的见到了爱将文聘,当听说还俘虏了周昕六千众时更是喜出望外。

    这六千众正好弥补前此阳城下的死伤。

    袁术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吩咐军士把守各处要冲,一面派人给韩方送信。

    他是要询问孙坚的情况,别孙坚装个样子给自己看,到时候失了南阳就不美了。

    不过在接到韩方的回信之后,就放下心来,孙坚不但没有怠慢,还一路急行军,看样子是要今早拿下邓县驱逐黄祖。

    见到孙坚如此,他袁术也不好再压着阳城大胜的捷报了。毕竟之前为了让孙坚尽心办事,他是想等孙坚攻占邓县之时,再送捷报,这样谁都不吃亏。

    袁术派出专人给孙坚递送捷报,自己则留在阳城修整三天之后,尽起大军回转宛城了。他已经完成了任务,没必要再为他孙坚守城了。更何况渤海距离颍川路途遥远,他袁绍得到消息,再派别人前来也要花费时间。到那时孙坚早就接手了豫州了。

    袁术现在也以为周昕是被困在大营之中烧死了,直到后面冀州传来消息才知道,周昕没死。

    此时的孙坚一路疾驰而来,刚过了宛城。他是想早日拿下黄祖,好回转豫州。毕竟等杀败周昕,他就是唯一的刺史了。

    就这样孙坚在这一日抵达了邓县,于黄祖相见。

    黄祖看到孙坚军远道而来,想着他们一定是筋疲力尽,正好是他攻击的好时机。于是黄祖命令部众集结,留两万大军守城,带着三万众打开城门就冲了过来。

    在两军阵前黄祖摘下大刀一指孙坚军,高喝道“呔,来将可是孙文台?”

    孙坚看到对面敌军城门大开,三万多人冲了过来,一将更是走出本阵,在哪里高声喝问。孙坚也顾不得休息了,对方都来战了,他怎么能退缩?

    于是孙坚打了个手势,命令部曲戒备,自己则拍马走到阵前,高声道“然也,正是孙某!来将通名再战,某刀下不死无名之鬼!”

    “哈哈,世人皆说孙文台英雄了得,今日得见,不过尔尔!想必是以讹传讹,徒有其表也。不才某乃荆州刘刺史麾下中郎将黄祖是也,汝豫州之将,因何来管荆州之事?既然汝要送死,那某就送你一程!来来来,看某刀法如何!”黄祖先是讥讽孙坚,又出言不逊,骄傲自满的道。

    孙坚如何成受黄祖如此讥讽,再看孙坚也不答话,抽出古锭宝刀就冲了上去,搂头盖顶就是一刀。

    行与不行,不是靠嘴说出来的,都是武人,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

    好个黄祖也不畏惧,一横大刀,一招横担铁门栓,怒喝一声“开!”,就迎向孙坚。

    若是以前,黄祖还能跟孙坚走个几招,但是一趟河南之行,孙坚升华到顶尖武者的行列,这如何是黄祖能敌的?

    耳轮中就听到“镗!”“譳!”再看黄祖,这乐子可大了。

    孙坚势大力沉的一刀直接把黄祖握刀的虎口震裂开来。手掌的剧痛让他再也抓不住手中的兵器,大刀直接让孙坚给劈飞出去。

    孙坚也没想到黄祖这么不堪,一招都接不下,就愣在当场。

    黄祖惊恐的看着孙坚,他也没想到孙坚这么厉害,自己一招都接不下。看到孙坚愣神,黄祖可没闲着,赶忙拨转马头,掉头就跑,再不跑可就真要去见阎罗王了!

    黄祖都跑出几步远了,孙坚才回过神来,顾不得感慨自己的厉害,高举着大刀,喊了一声“杀”就冲了过去。孙坚部曲接到主帅的命令,一起摇旗呐喊,各举兵器就掩杀过去。

    黄祖部众,皆面面相觑,哑口无言。可叹他们还崇拜平时吹嘘自己有多厉害的黄祖,居然连孙坚一招都接不下!

    孙坚这么厉害,谣传一点都没夸大啊!黄祖看到部下也愣在那里,没有第一时间撤退,就气的不打一处来。士气已经低落了,还不跑,留下等死啊?

    于是黄祖喊着“还不快快回城,尔等留下送死耶?”

    黄祖部众听到他的催促之声,这才醒悟过来,赶忙转身就跑,也不管什么前锋后卫了,只顾得往后跑,就恨爹妈少生两条腿,兵器,旌旗扔了一地。

    真是为一群乌合之众,怪不得此前孙坚如此瞧不起他们!

    很快孙坚就追上了前面逃跑的黄祖军。毕竟城门就那么大,黄祖就一下带出来三万之众,这如何能跑的快?

    孙坚在后面掩杀,后面的黄祖军看到命不久矣就拼命往前挤,前面的躲闪不及,就被挤到在地。后面的人慌乱之中就想着跑路,哪里管脚下是什么东西,纷纷踩踏上去。

    如果不是靠近城墙之后,城墙之上开始放箭,单单孙坚军的掩杀加上他们自相践踏,这一战就要吃掉他一多半。

    即使这样,等黄祖回到邓县清点人数的时候,这死伤了六七千人。

    战事刚开始,就开始溃退,两军一接触,就损失七千众!不得不说,荆州军确实太过不堪!

    一战而胜,孙坚军士气如虹,不断在城下邀战。但是似乎是被孙坚打怕了,一连两天不管孙坚如何讨敌骂阵,黄祖都是闭门不出,高挂免战牌。

    时间是不等人的,孙坚暗自着急,如何才能快速的攻占邓县呢?

第128章 死不出农夫献道() 
孙坚看着黄祖坚守不出,很是头疼。虽然邓县城池矮小,但是城内四五万兵,强攻只有徒增伤亡。邓县不是自己的属地,孙坚不愿意伤亡太大。

    黄祖似乎也是想到了这一点,连续两天闭城谢战之后,第三天依旧如此!

    孙坚看到黄祖依旧如此,可就有些恼怒了!老匹夫,你是看到我不想强攻,你就当缩头乌龟,真是气煞我也!孙坚暗暗的想着,一个冲动就想大军压上,强行攻城。

    但是转念又想,现在自己就这些部曲了,死了一个就少一个,在属地拿下之前,是不可能有补充的。到时候攻占豫州还是要他们用命的时候,如果现在死伤太大的话如何对付更加强大的曹操?

    于是压下心中的怒火,继续派遣士兵讨敌骂阵。

    有了主帅的授意,这些士兵更加肆无忌惮,什么难听骂什么,什么恶心人骂什么。还把黄祖的祖宗十八代挨个问候了一遍,又把荆州黄氏逐个说道一通。

    这下可把黄祖气坏了,沙场征战,祸不及家人,这是潜规则。就算是两军对垒,讨敌骂阵,一般也都是说说敌将自身如何如何,很少会有像他们这样,满嘴污言秽语的!

    气的黄祖在议事厅内,连摔三个杯子,破口大骂孙坚妄为英雄,损人亲族。

    不过即便是这样,黄祖依旧闭门不出。黄祖不是冲动不智之人,孙坚如此行事,就说明他非常着急。你着急我就不着急了,慢慢拖着你,到时候过不了几日,邓县之围自解。

    想到此处,黄祖也不气了,亲自拿起茶壶,倒了一碗茶水,一饮而尽。感受着馨香甘甜顺着喉咙下去,黄祖一阵阵舒爽。

    不论如何,老子就不出去。你孙坚是厉害,那就强攻吧,我在邓县等着你!黄祖优哉游哉的坐在椅子之上,暗暗想道。

    骂了一上午也没什么结果,孙坚就回转大营了。又到了午时吃饭的时间,该当鸣金收兵,埋锅造饭,填补这五脏之府。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在大营之中,孙坚依旧想着如何能把黄祖诳出邓县的方法,但是即便抓破头皮,也想不到解决的办法。

    这时候孙坚无比的想念袁术,袁术比他智慧多了。如果能得袁术出个好主意,那该多好啊!

    熟不知,袁术早已经攻破阳城了。在他眼中的坚城,让袁术毫不费力的攻占,这也许就是智慧的力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后世之说自古鉴之!

    就在孙坚抓耳挠腮,看着眼前的粟米发呆的时候,有军士进来禀报,有老农两人前来觐见,欲献入城之法。

    当听到有入城之法时,孙坚豁然站起,双眸炯炯有神,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如能能有小道透入城众,破邓县易也!

    想到此处,孙坚赶忙让军士带两人进来。片刻之后,两个唯唯诺诺的农夫打扮之人在军士的带领之下,怯弱的走进军帐。

    看着军帐之中,众多将军都看向他们,两人差点没吓得瘫倒在地上。长这么大,他们还从来没进过军营,更不用说被这么多将军关注了。

    豆大的汗珠挂满了纵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