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术阵前鼓舞士气,许下重赏。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随着袁术一声杀,手下军士各持兵器,扛着云梯嚎叫着就冲了上去。
有赏就得有罚,在杀了一个止步不前的军士之后,部众见到再无退路,纷纷上前拼命,横竖都是死,还不如冲锋向前,死了也有个好名声!
但是敌军占据地利,不是打鸡血就能刀枪不入的。一蓬蓬箭雨射下,冲锋的军士就像被收割的麦子一样,倒下一波又一波。但是悍不畏死的袁术军踩着前面的尸体还是冲到城下。搭好云梯就往上爬。
守城的军士如何能让他们得逞,或倒热油,或放滚木,烧死砸死的不计其数。
不大的阳城宛如一台绞肉机,不断的收割者冲锋军士的生命,惨叫之声不绝于耳,鲜血顺着伤口流淌下来,已经染红了大地,染红了护城河。所到之处尽皆染成凄艳的玫瑰色,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打了两个时辰,到了未时依旧没有一个军士冲上城头。看到事不可为了,袁术便命人鸣金收兵,修整再战。
就这么一会儿,他袁术就死伤四千多人,反观城上怕是只伤亡百人最多千人。
战损率达到了一比四,可见阳城是如何的坚固!
这时候孙坚也转了过来,见到袁术这边比自己也不遑多让,孙坚感到有些愧疚。他之所以过来看,就是怕袁术不尽力,敷衍他。结果袁术不是那种人,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耻。
两人一通气,孙坚伤亡竟然达到了六千人,不过相对的敌军也多死伤了一些。但是比例也差不多在一比四左右。
如果这么算下来,他们要用十二万人填,才能攻下阳城,如果这样,就算攻破阳城又有什么意义?!
回到大营,安排下去埋锅造饭,安排医者救治伤员。孙坚跟袁术则看着地图上的阳城沉默不语。
就算是玉玺,就算是传国之宝,如何能抵他手下的六万军士的性命?袁术竟然有些后悔了,毕竟玉玺不能吃,不能喝,就是个象征。但是他手下军士就不同了,是他立身的根本。如果手下军士没了,自己还能保得住这重宝么?
答案一目了然,是否定的!
孙坚同样戚戚然,如果手下部曲都在阳城拼光了,他拿什么占领豫州,赶走曹操?到时候不被曹操杀了就是万幸了,还想要这一州之地,那肯定是做梦!
两人相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犹豫之情。阳城是必须拿下的,但是怎么拿下就有待商榷了。
两人研究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下午的进攻还是停止了,没有好的对策,再这么攻不过是徒增伤亡罢了。
一面差人督造攻城器械,一面看着地图想着对敌之策。就在这时,突然有军士来报,南阳信使道,南阳有变,有紧急军情送达。
袁术一惊,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到底南阳如何,如此紧急?
第121章 失邓县黄祖暴虐()
听到南阳有变得消息,袁术赶忙让送信之人过来,他要详细的询问情况。
做为他袁术的根基,哪里出问题都可以,就是南阳不能出问题!南阳一但有失,他袁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到时候别说争霸天下了,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是问题。
信使进入大帐,跪倒行礼。
袁术也顾不得什么虚礼了,一把把信使拽起来,面露焦急的道“南阳有何闪失?还不速速道来?!”
主公袁术什么时候如此失礼过?看来是真着急了!
信使不敢怠慢,一边从怀里掏出韩方加急的文书,一边解说着南阳发生的大事。原来就在三天前,刘表部将黄祖突然起大军渡过汉水,屯驻樊城。本来以为正常的调动邓县守军就没有在意,但是到了晚间黄祖突然出现在邓县城下。五万大军围住小小的邓县,并且立即开始攻城。
邓县虽然有一万守军,但是其城墙低矮如何能挡黄祖的五万大军?一夜之间,邓县就易了主。
等邓县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宛城时,刘表的檄文也到了宛城。
韩方顾不得痛心邓县损失的一万大军,展开刘表的檄文观瞧,就见檄文上书写:
“荆州刺史表布告南阳:袁术不仁,欺君罔上;行不义之举,鱼肉百姓。刺史诏令亦不遵从,更是妄起大军攻伐他郡,此举形同造反耶。此等不仁、不义、不忠之人如何能任南阳之首?吾以荆州刺史之名,即刻罢黜袁术南阳太守之职,以荆州能吏蒯越代之。吾以派中郎将黄祖接防南阳,郡丞韩方即刻收拢南阳军卒,于宛城待命,以观后效。檄文到日,可速奉行!荆州刺史刘表!”
看到这里,把韩方气的鼻子都歪了。现在南阳在后将军袁术的带领下,百姓安居乐业,四边安平,如何是刘表所说的鱼肉百姓?现在南阳是自立状态怎么可能遵从他刘表的诏令?此举刘表是离间之计也!
想到这里,韩方立刻摊开空白书简,刷刷点点就给袁术写了一封加急文书。叫来心腹之人,嘱咐他说,南阳有变,荆州刺史刘表起大军已经来攻,让主公袁术赶快拿个主意,不然南阳就保不住了。又让信使骑快马,八百里加急,日夜不歇赶往阳城。
交代好了信使,看到信使启程出发之后,韩方又下紧急南阳诏令,即刻起,南阳诸县关闭城门,守好城池,没有太守令一律不得出入。更是调鲁阳、叶县的一万守军进驻宛城,再加上常驻的五千军士,想来可保治所不失。
韩方的诏令下达,各县均依诏令行事。现在是危难之时,各地军民同心,一致对外。
这时候就显示出了袁术广施仁政的效果,虽然各县守军不多,但是听到外军入侵的消息,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帮助守城。
除了已经陷落的邓县以外,南阳诸县被防守的跟铁桶一般,让黄祖空有五万大军却无从下嘴。
不说其他地方,单单邓县一地就让黄祖头疼不已。原来杀败邓县守军之后,黄祖一时兴起,想展示自己的威武,于是安排囚车木笼,把俘虏押上,游街示众。
这一下碰触了南阳本地居民的逆鳞,你一个外来之人,到了此地,居然还敢嚣张?不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么?
于是从游街开始第二天,邓县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先是关押俘虏的牢房,晚间不知道被谁打了开来,俘虏跑了个干干净净。黄祖得到消息马上封城搜查。但是这几千众就像长了翅膀飞走了一般,搜查了两天一个人影都没找到。
接着,他黄祖心爱的战马,不知道吃了什么东西,狂泻不止,到最后竟然脱水而死。这让黄祖心疼的同时气愤不已。但是追查之下,养马人并没有喂食其他,都是正常之物。
奇怪的事情还没结束,一天看守粮草的军士喝醉,屯放粮草之地被人付之一炬。接着邓县各地的水井都被人投了污秽之物,再也不能饮用了。
如此他黄祖如何还看不明白,这肯定邓县本地之人所为。
想明白了这个关节,黄祖心中冷笑,哼哼,肮脏贱民,龌龊小人,还真以为本将军好欺负啊,某就叫尔等看看马王爷有几只眼!
接下来黄祖一改温和的形象,在邓县施行恐怖统治。但凡有一点看似可疑之人,尽皆抓将起来,也不审讯,直接推到菜市口斩首示众。
一时之间邓县血流成河,连空气之中都弥漫着恐怖的气息。
背地里黄祖更是被邓县百姓称为屠夫,更甚至在夜间能止小儿啼哭。
可见黄祖是如何残暴血腥!
黄祖残暴的对待邓县的百姓,是当时统治阶层如何对待底层百姓的写照,士族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后世有诗描述此景曰:
士庶阶层始对立,一为天兮一为地。
庶在地上供天食,麻木不仁蒙昧痴。
士在天上吸地血,置若罔闻理当执。
积弱已久何来解?唯有抗争取代之。
由此黄祖疲于应付邓县之事,再无精力进击南阳内部。本来既定的是三日之内占领邓县,以邓县为跳板,兵分两路,一路北上直取宛城,一路东进占领诸县。这下什么都做不了了。
在邓县黄祖掌握生杀大权,看到不顺眼的就杀,碰到不顺心的就诛。不到十日的时间,本来已经渐渐饱和的邓县之民,就让黄祖杀了几万人之众。十去其五,也不枉他的屠夫之名!
这一日,黄祖正在县衙饮酒,想着襄阳的粮草怎么还没到,要不要再去催催。就在这时,手下军士来报,从北方来了一支大军,有五六万之众,距离邓县不足三十里了。
袁术终于来了,让我好等啊!黄祖想到,早就听闻袁公路了得,知人善任,又通军事,这次定要看看他袁术有何能耐!
想罢,黄祖哈哈大笑,道“袁术小贼,无胆匪类也!某在邓县等了他十余日才到,真是个糊涂将军,混账太守。此等肖小不足为惧。来呀,随某到城楼观瞧!”
黄祖一是在自己心里瞧不起袁术,一是说给手下人听的,敌军将至难免会产生惧怕的情绪,如此说,可以安定手下人之心。
主帅都不怕,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将是兵魂,古人诚不我欺也!
黄祖登上城楼就见远处一支大军,疾驰而来,一时之间烟尘四起,旌旗蔽日,端的宏大壮观。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大军由远及近,渐渐出现在黄祖视线之内。黄祖手搭凉棚定睛观瞧。
只见此军中军大纛上红底黑字,一个斗大的“孙”字。上书豫州刺史,乌程侯。
嗯?怎么会不是袁术?莫非是孙文台?黄祖看到大纛上写的不是“袁”字,暗暗想道。
第122章 枭雄姿袁孙离心()
大军在邓县城下扎住阵脚,一员大将拍马走出本阵。就见此人赤婴盔,连锁黄金甲,外罩赭黄袍,手中一柄古锭宝刀散发着阵阵寒光。
来人不是孙坚又是何人?
话说邓县有变,怎么来的不是袁术,反而是孙坚呢?
时间回到十几天前,袁术接到韩方书信的时候说起。
听着信使的讲述,袁术去掉火漆,打开油封,拿出韩方的加急文书,展目观瞧。
就见书信上详细说了南阳的情况。正如此前所说,刘表发檄文的同时,派黄祖偷袭邓县。目前已经占据了邓县,让主公袁术赶快想办法,不然南阳可能不保。
看到邓县丢失,还损失了一万大军,袁术痛心疾首,一把把书信置在地上,跳着脚的大骂刘表不仁。他在前方替天下诸侯讨伐董逆,刘表不支援也就算了,居然抄他后路。
这不是助纣为虐是什么,刘表跟董卓是一丘之貉!
这一骂直接骂了有一刻钟,直到口干舌燥之后,袁术才停下来,开始琢磨对策。毕竟骂他一顿刘表也听不到,就算听到了,也不可能命令黄祖撤军,反而可能会一怒之下,侵入南阳腹地。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赶回南阳,把黄祖挡在邓县,千万不能让他攻陷了治所宛城,不然自己的根基就完了。
孙坚在旁边冷眼看着突然发生的一切,心中冷笑,你袁术也有今天,活该如此。
自从被袁术拿走了他孙坚的心头肉——玉玺之后,孙坚就已经跟袁术离心离德了。现在的他们只有利益关系,再无兄弟之情。
看到袁术倒霉,孙坚偷着乐。不过在表面之上,孙坚不会表露出来,而是关切的对袁术道“大兄,刘表怎能如此。罔他为‘八顾’之一,真是士人之耻。南阳有韩郡丞照看,想来不会再出什么大问题,大兄无需多虑。眼下还是要尽快拿下阳城才是啊!”
虽然袁术在气头上,但是孙坚的话他听的真而切真。
嗯?依孙坚的脾气,有人欺负他的兄长,他必定暴跳如雷,要替兄长报仇的。怎么这次会如此说?袁术暗暗想到,冷眼看了看孙坚,就见孙坚的眼中戏谑之情一闪而过,就又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来。
看到这里,袁术如何不明白,孙坚这是真的跟他分道扬镳了,再也不会为他所用!从这一刻起,他孙坚已经从英雄蜕变成了枭雄。
能隐忍,有城府,一切以利益为重!这不正是枭雄的标准么!
“不过我袁术就算再怎么不顺,起码还有根基在,怎么也比你孙坚毫无根基的丧家之犬强!”袁术轻蔑的看了孙坚一眼想到,“我入主南阳将近两年了,不单单是收了士人之心,还受百姓爱戴,更是让南阳民众超过了巅峰时期的规模。这如何是你这不懂内政的粗鄙之人能及的?还敢嘲笑我,你孙坚还不够格!”
虽然心中在暗骂孙坚,但是表面上袁术还是一副焦急万分的神情,左顾右盼,坐立不安。
似乎打定了主意,袁术急切的抓过孙坚的手臂道“贤弟,南阳危在旦夕,某不得不回啊。倘若失了南阳,某等再无立身之地也。此刻不容缓之事,当即刻启程。阳城一地,须臾而下,贤弟武勇,定能攻破!”
说着袁术就要招呼黄忠、纪灵安排回转南阳之事。
这下可把孙坚气坏了,袁术这是要撂挑子不干了啊!前脚收了他的重宝,后脚就要跑,哪有这么好的事?
孙坚一把抓住袁术,制止袁术的下一步动作,道“大兄,阳城城坚,如何能须臾而下?现在正是用兵之时,大兄岂能轻离?”说着又靠近袁术,悄声道“某之重宝大兄都收了,怎可如此行事?传扬出去,岂不为世人嗤笑?”
“这孙坚还敢威胁我!他居然敢威胁我!”这下袁术也不愿意了,暗暗想道“一块破玉怎么能跟南阳一地相比?一边没什么大用,一边是自己的根基,孰轻孰重,我袁术如何还不明白?用的着你在这说三道四!就算是天下人嗤笑又能如何?为了悠悠众口,丢了立身的根基,到时身死殒命,才会被天下人嗤笑!”
想罢,袁术也急了,南阳都火烧眉毛了,没时间跟你在这瞎掰扯!不就是一块破玉么,老子不要了,于是一拱手道“重宝还是交还文台好了。阳城事不可为,南阳刻不容缓,某即刻启程,回转南阳。”
说着也不管孙坚要如何了,就想挣脱孙坚,离开大帐。
这下孙坚傻眼了,如果他孙坚眼中的重宝在别人眼中不值钱了,他还有什么本钱留下袁术让他帮忙?
要强留袁术那更是不可能,袁术、孙坚两人的话语大帐之中的武将听的真真切切,看样子是有谈崩的迹象。黄忠、纪灵、文聘、魏延还有周仓四将,已经隐隐把袁术护在当中,右手尽皆伏在配剑的剑柄之上,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意思。
孙坚心思急转,对比了下自己跟袁术的实力,看到毫无胜算,甚至还有可能失败。孙坚想既然武的行不通,看来只能用文的了。
想到这里,孙坚也没坚持的抓住袁术,而是放开袁术,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大兄,汝这是何意?你我兄弟起于乱世之中,唯有相辅相持才能立稳脚跟,某绝没害兄长之意。”
孙坚先表达自己的立场,表示不会跟袁术反目。
看到袁术的神情稍微缓了缓,才道“某知南阳之事急矣,然阳城之事亦然。若不下阳城,诛杀周昕,某一样毫无立身之地也。大兄忍心看到小弟无立锥之地,惶惶如丧家之犬?不若如此,兄替弟攻阳城,南阳之危弟替兄前去,此非两全其美乎?兄长以为如何?”
孙坚也是没办法,袁术是铁了心的要回转南阳。如果袁术走了,他孙坚就真的完了。已经心生间隙了,到时候袁术再把粮草一掐,他孙坚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只能退而求其次,再怎么说袁术也收了自己的重宝,一点事不做也说不过去。不如让他攻难以攻下的阳城,自己去打更容易的荆州军。
孙坚之前是长沙太守,荆州老爷兵什么情况,他太了解了。说他们猪狗不如都是瞧得起他们,只能用烂泥扶不上墙来形容!
袁术见孙坚如此提议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现在还不是跟孙坚翻脸的时候。如果真的闹掰了,孙坚如果不管阳城,把自己拖在此地,到时候两败俱伤。自己是瓷器,怎么能跟瓦罐陪葬?
于是为了缓和两人的关系,袁术只得答应下来,道“既然如此,南阳之事就麻烦贤弟了。贤弟还请放心,阳城兄必定为贤弟拿下。贤弟到了南阳之后,某会差人给韩方送信的,粮草补给之事贤弟不必多虑!”
“如此就多谢大兄了,事不宜迟,某即刻启程,赶奔邓县!”孙坚拱拱手,带着程普韩当等四将就离开大帐,整军出发了。
关键时刻袁术居然也能摘的清白,宁愿舍弃重宝也要守护根基,后世有诗赞曰:
传承重宝动心魂,家业虽小是根本。
如何取舍有何难,宁舍重宝不舍根。
第123章 欲偷营定计引诱()
看着孙坚带领大军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袁术回转大帐,召集手下文武,商议攻取阳城的对策。
既然答应了孙坚要攻取阳城,那就要做到。袁术这点信用还是有的,不过孙坚此去,路途遥远,估摸着要半个月二十天才能邓县,所以他这边就先不着急强攻,看看有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尽量能减少伤亡。
如果周昕就是不出城,死守阳城,那基本上没有办法。
看着在那里冥思苦想的武将们,袁术也没报什么希望。如果能有好办法,早就想出来了,还用的着等到现在?
袁术想着武将们没有好办法,不由自主的看了看吕范。做为袁术麾下唯一一个智谋之士,这本就是他的职责。
但是自从在广成时那一石二鸟之计,自己没有采纳他的之后,吕范就再也没有出过一策。
事后袁术也跟他解释过,这样的用意,吕范虽然也接受了,但是就是不再出任何一计一策。
看着老僧常在的盘坐在那里闭目养神的吕范,袁术一阵气恼。暗想道“我是主公,你就是一个出谋划策的谋士,采不采用是我的事。我有自己的考量,不可能你出的任何一计我都采用,那我不成了你的傀儡了么?汝如此小肚鸡肠,难堪重用!”
想到这里,袁术就打消了向吕范问计的想法。“既然你想坐那里,就坐吧。以后议事你也不必参加了,就在家中闲坐去吧!离了你这张屠夫,我袁术照样不吃拔毛猪!”
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自己再加上手下武将,这么多人,难道还想不出一条计策来?我就不信了。
于是袁术开口道“阳城城坚,甚难攻取。为今之计,应当如何能把他骗出阳城,出了阳城,胜之应该不难!”
听到袁术如此说,吕范睁开眼睛,诧异的看看袁术暗到,“袁术果然是聪慧之人,此计可为上上之选。居然跟他想的一模一样!”
吕范不再献策就是看清了袁术的本质,不想再为他效力。现在是骑驴找马的阶段,能不出力就不出力。有些看明白的,也不想说,已经离心了,还有什么必要尽力?
不过袁术能想到这点,吕范还是在心里为他击节,感叹一句,聪慧过人。
不管吕范心中如何想法,众武将在袁术起了这个头以后,心思就活泛起来。有了方向,就容易许多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便说的个七七八八。
袁术把众人的言语,总结了下,就定下了一条计策。孙坚离开,周昕必定有所放松。就在这时候,他袁术可行麻痹敌军止策,明松暗紧,勾引周昕出城偷袭,然后一举破之,再拿下阳城。
定好了这个计策之后,袁术就安排众武将下去准备去了。不过没过多久文聘又回来了,这让袁术很是奇怪,你不下去准备,找我作甚?
于是叫文聘入帐,袁术就如此询问于他。原来文聘在准备的时候,脑海里还在想袁术定下的这条计策,他总是感觉那里还欠缺一点。后来灵光一闪,想到,可以趁周昕出城的时候,埋伏一支大军,佯装败军,诈开阳城,如此攻占之。这样不仅杀败了周昕,还能占据阳城,岂不是完美了!
听到这个计策袁术连说三声好,文聘真是一员智将,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徐荣那样的帅才!所以看向文聘的目光越来越喜爱,并且拉住文聘共进晚宴,以示恩宠。
席间文聘更是向袁术请战,想做这一路伏军。计策本来就是文聘想的,袁术也乐得给他这个机会,于是就应承下来,喜的文聘无可无不可。
一夜无话,第二日开始,袁术军中就开始施行此计。消极怠慢攻城,往往刚冲到城下一箭之地,就作鸟兽散了。
这分明就是做个样子!周昕想着,孙坚离去,他看的真真切切,想来是刘荆州那边动手了。想到此处,周昕长出一口气。
看到袁术如此行事,他也乐得自在,但是一连三天皆是如此。而且一到晚上袁术大营之中就灯火通明,喝酒之声传出老远。
本来是出于好奇周昕悄悄打开城门派斥候去袁术处想一探究竟。没想到斥候的回报让周昕兴奋不已。
斥候回报,袁术营中防守松懈,营外也没有见到哨卡,只在营门出站立两个军士。而且两人也不尽心,到后半夜居然拄着兵器睡着了,可以说毫无警惕可言。
营中传出的声响,也是异常热闹,看样子是在办酒宴,劝酒之声传出老远去。想来是袁术看到孙坚走了,也不会尽心为他攻城。
想到这里,周昕还是怕袁术有诈,又是一连三天派出斥候打探情况。结果这三天袁术依旧如此夜夜笙箫。而且从四天开始,白天的攻城都免了,连样子都不做了。
看到袁术如此松懈,周昕想,机会来了,如果不偷袭一阵,如何对得起你如此放松?合该我立此大功。下定偷袭的决心之后,周昕安排八千军士把守城池,另外两万即刻回去睡觉,他要夜袭袁术。
今夜月黑风高,真是一个杀人夜!连这老天都在帮他,活该你袁术败于此地!
子时一到,周昕就叫醒睡觉的军士,埋锅造饭,饱餐一顿。子时三刻,调整到最佳状态的周昕带着两万大军悄悄的从东门出去,绕路北上,前往十里之外的袁术大营。
殊不知在他们刚出城的时候就被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文聘发觉。看到周昕带大军离开,文聘一阵冷笑,暗道,攻占阳城就在今夜!
文聘一面差军士回转大营给袁术报信,一面吩咐手下大军继续潜伏,现在周昕刚走还不是动手的时机。
这几天为了引诱周昕出来,袁术也是煞费苦心。前几天可不是装的,他是真的在大营之中饮酒做乐。不过白天可没闲着,早就在大营之中堆满了易燃之物,他这是要等周昕入营之后,来个火烧周昕。
可怜周昕还不知道,前面的袁术大营就是精心为他准备的陷阱。
悄悄的摸到营外,结果了两个摇摇欲坠打瞌睡的守卫之后,周昕命令军士蛰伏待命,他这是要等,大营军士酒醉睡死之后,再行动手。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在将到寅时的时候,周昕觉得差不多了,于是站起身来,一把抽出宝剑,指向袁术大营道“破敌就在今日,活捉袁术,杀!”
一时之间周昕尽起大军,就冲入营中!
两边各出计谋,一为勾引,一为偷袭,后世描述有诗曰:
攻城为下攻心上,麻癖大意就上当。
立功之地是陷阱,一拙不慎便送葬。
第124章 堪逃出阳城大败()
周昕率领大军顷刻之间就冲入袁术大营之中。就见营中一片寂静,大军入营并无任何阻拦。周昕暗自得意,就是等你们都熟睡之后再行动手,看样子效果不错。
周昕一边安排军士放火扰乱大营秩序,一边向着中军大帐冲了过去。
很快就到了大帐外面,看着沉寂的大帐,周昕一阵冷笑,暗道“袁公路啊,袁公路,你如此麻痹大意,合该身死命消。明年的今日便是你的祭日!”
周昕想罢,怒目圆睁,杀意弥漫,一条帐帘就冲了进去,三步两步走到卧榻之前。果然看到有个人形之物正躺在上面,周昕不疑有他,眼中狠戾一闪,暗道“袁术你给我在这吧!”周昕手起剑落,就深深的刺入人形之物内。由于用力过猛,剑尖穿透阻碍,钉在卧榻的木板之上。
但是周昕一皱眉,嗯?有些不对劲啊。这一下并没有刀剑入肉的感觉,反而像是扎在棉花之上,有些不受力。
这是怎么回事?
周昕隐隐有不好的预感,赶忙一把把盖住的被子掀开,就见下面安安静静的摆放着一具草人。草人正中还有一张写了字的纸条。
周昕慌忙拿起纸条,打开火折,依靠的微弱的光看着纸条上的字迹,就见纸条之上写着几个大字“周昕死于此处!”
到了这时,周昕如何还不明白他是中了袁术的奸计了。再看周昕虽然心中惊慌,脸上还是一脸的镇静。暗叫一声不好,拔出刺出的宝剑,就走出帅帐。
周昕刚想高喊“儿郎们,赶快……”这个快字刚出口,就听营外,三声炮响。“咚”“咚”“咚”,喊杀之声从四面八方传了过来。“杀啊!”“活捉周昕!”“别让周昕跑了啊!”
就见四周出现无数火把,把个大营照的灯火通明,虽然喊杀之声震天,但是却没有一个军士冲进营来。而且堵住大营四门,开弓放箭,而且都是火箭!
袁术端坐在战马之上,站立在应门外,看着成了瓮中之鳖的周昕,哈哈大笑,高声道“周昕,中某计矣。还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
袁术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依旧命令军士在营外放火箭,丝毫没有给周昕投降的机会。
“看来之前的懈怠、不智,都是装给自己看的。”周昕想到,“唉,悔不当初,如今落得这等下场,也是自己咎由自取!如果就在城内守着,那会今日这一败!”
但是现在想这些已经没用了,还不如想想如何突围。
安定下慌张的心,周昕也是临危不惧,大声呼喊着聚拢兵丁,他知道没有兵丁,就凭他自己想出去势比登天。有了大军往一个地方猛冲猛打也许还有机会。
大营本来就被袁术放了许多火油干草等易燃之物,周昕刚入营就开始放火,再加上袁术伏兵四起,不停的施放火箭,偌大个营盘宛如一片火海,烧死烧伤者不计其数。
看着一个个军士倒地,周昕的心都在滴血,这可都是自己的嫡系部曲啊,他如何不心疼。
此等危难之际想那么多也没什么用了,周昕聚拢了败兵之后,向着西方就冲了过去。
周昕是从南门入的营,想回转阳城,走南门是最近的。但是他想的到,想必袁术也想的到,南门肯定布有重兵。此时的南门必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