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之上皆有各处的军士前来汇合。原来袁术看到洛阳事了,就留下些许守城的军士,其他的皆要带走,一是助阵孙坚拿下周昕,二是带回南阳,布防各处。听说刘表在襄阳已经蠢蠢欲动了,不可不防。
现在河南郡南部袁术占领之地,张珣率五千部众守大谷关,张侃五千部众守广成关,何仪、何曼带领一万五千人马守新城,其余小城皆由各军部将把守。就这些地方就耗费了袁术四万人马。
袁术则带着剩下的六万大军并黄忠、纪灵、文聘、魏延、周仓、廖化、杜远、裴元绍跟随孙坚六万大军奔赴颍川郡,直指屯驻阳城的周昕。
大军浩浩荡荡,这一日便来到了阳城外。在阳城十里之外扎下营盘,埋锅造饭,修整待命。
一夜无话,第二日,孙坚并袁术便带领各自部众出大营到阳城下讨敌骂阵。
他们刚到阳城下就听到城内三声炮响,一支万人左右的大军杀出城来。周昕一马当先,站在阵前,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一百二十个不含糊。昂着头斜着眼睛看着袁术、孙坚。
周昕用大刀一指袁术、孙坚高声道“鼠辈,此乃某豫州境地,汝因何犯某边境?”
这下可把孙坚气坏了,他这个正牌的豫州刺史还没说话,这个冒牌的就先挑刺了。孙坚拍马上前,怒道“无耻匪类。豫州乃某之地,如何为汝所占?某之豫州刺史乃是当朝皇帝协亲封。汝这等欺世盗名之辈,妄占某地,还不下马受降?”
“胡说八道,某豫州刺史乃是车骑将军袁绍所表,如何为汝所有?识相的就退出豫州,如若不然,便叫尔等知道某周昕的厉害!”周昕自说自理的喝道。
“哼哼,无知鼠辈。欺天下无人否?来来来,既然汝急不可耐,那便叫汝早日前去阎王殿报道。记住,杀汝者孙文台也!”孙坚气极,抽出古锭宝刀,催马就冲了上去。
再看周昕也不畏惧,拍马就迎了上来。你来我往就战在一处。
袁术孙坚替天下士人征讨董卓,后院却被肖小所乘,后世讽刺此举有诗云:
众败唯其讨敌去,三胜战得名鹊起。
正是酣战决胜时,后院起火前功弃。
一招荆湘攻南域,二招豫州阻边彼。
尽是阴谋诡谲计,还有何人显忠义?
第117章 攻阳城左右为难()
不过就周昕这个二流武将如何是孙坚的对手?战不到三个回合就让孙坚把他的大刀崩飞了。看着越来越近的孙坚,周昕吓的魂飞魄散。不过他也是久经战场的大将,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孙坚越来越近了,眼看就可以砍到周昕了,就见周昕突然一回头,口中喊道“孙文台,着暗器!”说着把一物甩向孙坚。
孙坚一惊,赶忙用刀拨打,但是这一停滞再想追周昕是来不及了。周昕堪堪跑回本阵。
再看地上,那里是什么暗器,就是周昕的头盔。原来这厮急中生智,危难之时解下头盔以暗器掷之,如此才得以逃脱。
周昕跑回本阵之后也不再妄言斗将了,催促大军急切的回转阳城。现在斗将失败正是士气低落的时候,野战如何是孙坚的对手?
孙坚看到周昕使下三滥的计谋逃脱很是不耻,更加记恨之。看到周昕要回转阳城,这如何能让他跑了?
孙坚高举古锭宝刀大喝道“儿郎们,随某,杀!”说着就冲向周昕的大军。
听到孙坚的命令,孙坚跟袁术麾下的军士们各举兵器,高喊着“杀啊!”“别让周昕跑了!”“活捉周昕!”就冲了上去。
十数万大军压上,就想杀死周昕。周昕如何能跟他们在野外厮杀?自己只有三万人,还不够孙坚塞牙缝的。
周昕确实了得,虽然他的部曲士气低落,但是在周昕的统帅之下也是进退有据。
就见周昕军后队变前队,摆出防御阵型,弓箭手压住阵脚,拼命放箭,压制孙坚军的前进速度。两侧长矛手护住中军,防止骑兵偷袭。前军向中军移动,中军向后军移动,就这样一边守一边退,稳稳的退回到阳城之内。
当孙坚冲到阳城的箭矢范围之内时,城上的弓箭手也开弓放箭,箭如飞簧,压制孙坚军的推移速度。再冲只会徒增伤亡了,孙坚只得命令大军后退,在一箭之地外扎住阵脚。
站在城下,孙坚破口大骂周昕,希望能把周昕骂出来,一刀结果了他。
孙坚跟袁术过来的匆忙,哪里还有时间准备什么攻城器械。阳城又是颍川郡的门户,城高壁坚,在没有云梯、井栏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攻下。
周昕进了阳城,在城墙之上冷眼看着孙坚在城下跳着脚的骂自己,他心中却想着,你骂吧,随便你骂。打死我也不出去,只要我在这拖住你们,等荆州的刘景生出兵,阳城之围立解。
想到此处,周昕高声喝道“孙文台,骂累否?阳城有美酒佳酿,要不要某送你两壶润润喉咙再接着骂?”
周昕调侃孙坚,城墙之上的守军听到后瞬间哄堂大笑,刚才战败的低落士气一扫而光,纷纷握紧手中兵器,严防敌军攻城。
周昕如此嘲讽于他,孙坚如何能受得了?大骂着无耻匹夫,孙坚就要冲过去。
看到孙坚开始不理智了,袁术赶忙一把抓住孙坚的胳膊,道“文台,文台!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别种了小人的奸计。今日之事,不可为也,先回营歇息,再商议对策。”
说着袁术命令传令官鸣金收兵,拉着孙坚回转大营去了。
看到孙坚军退走了,周昕长出一口去,看来今日总算是熬过去了,孙文台不愧是江东猛虎,这武艺真是没得说了!
不提周昕如何加强防守,却说袁术孙坚退回大营之后,孙坚在帅帐之中依旧大骂周昕不仁。他孙坚自出世以来,打战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窝囊过。让这个肖小耍的团团转,这如何能让孙坚不怒?
孙坚骂了良久,才总算是稍微平静了些。袁术等孙坚骂完,才招呼他坐下,安排下人准备吃食。
让孙坚发泄出来也好,如果胸中闷气发不出来,肯定会憋出病来,所以袁术也就没有阻拦孙坚。
看到孙坚气渐渐消了,袁术才道“贤弟,无需如此动怒。阳城虽坚,但渤海郡离此千里之遥,周昕为孤军也。况且某等亲率十二万大军前来,周昕只两三万尔,其如何是某等对手?只需一面督造攻城器械,一面围困阳城,稍等时日,或攻或困,周昕皆必败矣!”
听到袁术如此分析,孙坚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也就点点头,对着袁术道“确实如此,但不能尽快下阳城,某心不安。豫州无主久矣,现又出现两个刺史,行使州郡之权,属吏必定摇摆不定,豫州难安啊!今天下纷乱,属地若不安定,某必无精力替大兄攻城略地,如之奈何?”
“嗯?孙坚怎么会这么想?就这么急切的想行使刺史的权力?他这是要脱离我自立啊!后勤之事也不想了?是什么让孙坚改变如此之大?”袁术听着孙坚的话语,心中却想着的是孙坚的意图。如果孙坚脱离自己自立,哪还有这么好的打手啊?
“莫非玉玺真的落在他的手中?”想着孙坚去了一趟洛阳就有如此改变,在想到历史上玉玺是被孙坚所得的时候,袁术心中一咯噔,不会这么巧吧?!
不过袁术也不好冒然的询问孙坚是不是获得了玉玺,毕竟这等宝物,就是属下也是要瞒着的,更何况自己这个外人。如果问他,他肯定说没有!两人之间还会起间隙,反而不美。
袁术想着各种的可能,一时之间竟呆呆的坐在那里出神,也没回到孙坚说的话。孙坚见到袁术久久不语,也是一愣,这是什么情况?看着袁术在那里出神,孙坚伸手在袁术眼前晃晃道“大兄,大兄?”
孙坚这么一晃,袁术回过神来,哈哈一笑道“哦,哈哈。文台若想尽早攻占阳城,也不是没有办法,唯有强攻尔。然如此行事,伤亡必然大增。豫州两郡四国之地,士族林立,若无强军,如何能收之?况曹孟德就在沛国招兵买马,岂会轻易让出耶?”
现在的情况确实如此,曹操出身沛国谯县,曹氏、夏侯氏为沛国两大顶级士族。各县吏或曹氏、夏侯氏子弟,或为其族门生故吏。曹操攻伐董卓名望正盛,往来投效的士人、武将比肩继踵。就连兖州的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也隐隐以他马首是瞻。曹操手腕了得,早就收了衮豫两州士人之心,为两州的无冕之王。
孙坚妄图虎口夺食,没兵没将怎么能行?
听到此处孙坚想着曹操的厉害也是犯难了。阳城不是那么容易就攻下的,强攻肯定死伤惨重。虽然两军加起来有十二万之多,但是只有六万是自己的部曲。如果强攻的话,他孙坚实在拉不下脸来求袁术去打。如果选择围困,那短时间内就拿不下阳城。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打败这个假刺史,自己这个正牌的刺史如何能服众?更何况拖的时间越久对他越不利,到时候曹操若是突然杀出,占据了整个豫州,他没有自信能杀败曹操。更何况现在的粮草都是袁术供给,自己去收自己的属地,他袁术还愿意平白提供粮草么?
阳城受阻,孙坚、袁术心中起了变化,渐行渐远也。有诗云:
阳城坚固阻其锋,虽胜却难把城登。
若无破敌良计策,唯有强攻用命争。
洛阳之行起变化,兄弟之间间隙生。
都为争霸一诸侯,凭何替你去填坑?
第118章 图支持欲献玉玺(起点打赏加一更)()
想着前路的坎坷,孙坚一时之间像霜打的茄子一般,长吁短叹,呆坐在席间。
袁术冷眼看着孙坚也没说话。如果他孙坚确实要割据自立,那我袁术没必要再供给粮草给你,毕竟两地比邻,怎么可能资助对手?
正如孙坚所想,如果真走到那一步,他袁术不落井下石合攻豫州就算对得起孙坚叫他这么久的大兄了,粮草就不要想了。
如何取舍就看他孙坚的了。
孙坚想着这些头疼的事,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一场饭吃下来,孙坚味同嚼蜡,如坐针毡。
宴罢,孙坚匆匆的告罪离开了帅帐,回归自己的大帐去了。
袁术知道孙坚这是要跟他属下的心腹商议去了。不过他袁术把握着主动权,不管孙坚如何,他袁术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是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四月初,前两天韩方派信使给他,南阳并河南南部粮食都种下去了,只要今年没有大灾肯定又是个丰收之年。南阳周边也还算平稳安定,就是襄阳方面总是有兵丁调动的情况。韩方怕出变故,所以聚集了一万军士调到邓县驻守,并沿途安排军士待命,一但襄阳有变,可以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收到韩方的信,袁术很是心安。有自己这个大兄坐镇宛城,南阳就乱不了。只要南阳不乱,他袁术就能攻伐四周。
袁术早就对豫州最大的军汝南垂涎三尺了,即便孙坚占了豫州,他袁术还是想把汝南占为己有。这么大一郡又能养活不少人了。更何况汝南是他袁术的老家。如果占据更能在跟袁绍争夺家族遗留的资源之中占据上风。
而且现在他南阳不是缺人,是缺地。如果没有多余的土地消化那些前来投奔的难民,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乱世的根本奔走他处。这如何能行,就是硬塞袁术都要接收这些民众。
接收他们一来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博得爱民如子的美名;二来可以聚兵成军,有了兵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
其实这就是一个循环,有了土地,可以聚民,有了民可以耕种,耕种之后就能聚粮,有粮就可以招兵,有兵才能守土。只要政策不出现大的缺漏,他袁术不是没有可能占据整个大汉疆土,开创新的王朝!
言归正传,袁术在帅帐之中憧憬美好未来之时,孙坚的大帐之中,程普、韩当、黄盖、祖茂盘膝而坐,跟孙坚商议着对策。
之前在洛阳订下的大方向不能改变,还是要接收豫州,争霸天下。但是细节方面还有待商榷。
现在的问题就是他袁术会不会尽心竭力的帮助自己在这边接收豫州。毕竟现在他孙坚还是袁术的客座将军,如果袁术调孙坚去攻伐别处,不让他接收豫州怎么办?再有如果袁术索要汝南郡又该如何?
孙坚如何看不到袁术对汝南的垂涎三尺,这就是他嘴边的肥肉,如果不是碍于当时天下未乱,他士人的名声,相信讨伐董卓之前,袁术就侵占汝南了。
这一个个尖锐的问题摆在孙坚跟他的心腹四将的面前,让他们抓耳挠腮,不得其解!
都是武将,眼光智慧也就那么一些,这等九曲回肠的事,他们如何想的清白?众人大眼对小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脸的无可奈何!
到最后还是他孙坚说了一个办法,实在不行就把玉玺送给袁术,换取袁术的全力支持,早日拿下阳城,接收豫州。如果曹操阻拦就杀败曹操,豫州他孙坚是势在必得。
其实还有一条更加稳妥的路,就是带领大军回江东老家,有相亲父老的支持未必不能成事。但是如此一来,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就都白费了,他孙坚如何有脸面灰溜溜的回到曲阿?
孙坚说出拿玉玺换豫州,四将皆是出言阻止孙坚。这宝贝是好不容易得到的,还没捂热乎就送人,这如何舍得?
但是不这么办的话,没有袁术的全力支持,怎么可能得到豫州?没有豫州这立锥之地他们又拿什么争霸天下?
见到四将阻止,孙坚出言道“某只想出此法也,尔等若有更好之策,何不道来?”
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低头不语。
倒是祖茂有些愤愤不平道“他袁公路何德何能,如果不是某等用命,他如何占得河南半郡之地?现某等遇到难处,他却不尽力,此非人子也!”
孙坚看了一眼祖茂道“好了,大荣。吾等本就为后将军之客座。食君俸禄,忠君之事,没有什么好讲的!”
“些许粮草可换半郡之地?他袁公路倒是真会占便宜!”祖茂不满的嚷嚷道。
“慎言,大荣。吾等暗谋,汝还怕别人不知否?袁术仁至义尽矣,吾等两战而胜时彼可有短缺粮草?哪次不是提前送达。若某为袁术,仆强主弱,某必断其粮草,借刀杀之,怎会坐视其壮大之后反吞自己?”孙坚说道,诸侯之间没有情谊,都是利益使然。袁术能坚守信义,已经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及的。
“某等也未吞他半点之地也!主公怎如此替他说项?”祖茂依旧不满,不过声音还是压低了些。
“好了,不必多说。若无良策,此事便按某所说行使。”孙坚一摆手,有些不快的说道。
见到主公有些发火了,祖茂这才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这时程普说话了,四人之中他资格最老,也最稳重,就见他拱手道“若他袁术收了宝玺却不做事,某等如之奈何?”
这下把孙坚都问住了,确实如果袁术收钱不办事,他们还真没办法。军容两军差不多,论将不论是顶尖还是数量袁术都比他们强大。
孙坚眨眨眼,吞了一口口水道“想来袁术不会行此不仁不义之举!”
孙坚说完,似乎用尽了身体的所有力气,瘫坐在席上。此等危难之时,却要赌运气,期待对方能行仁义之举,这不得不说是孙坚的悲哀。
但是哪里还有更好的办法?他孙坚怎么舍得刚刚到手的传国之宝?形势比人强,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也!
定下此事,孙坚打发程普他们回自己的大帐休息去了。孙坚则趴在桌案前看着一闪一闪的油灯。忽明忽暗的灯火映射在孙坚的眼眸之中,跳进孙坚的心中。孙坚就这么看着灯光,由大变小,一跳一跳的渐渐熄灭,直到周围陷入黑暗之中。
“唉!”
一声“唉”道出了孙坚的心酸苦楚,一切都是无奈之举,后世描述诸侯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有诗曰:
豪气冲霄九曲折,坚城阻路不能夺。
近在眼前水中月,望眼欲穿两相隔。
诸侯之间无情意,许以重利谁能舍?
形势要比人还强,唉叹一声奈若何?
第119章 得玉玺袁术鼎力()
第二天早早起来,孙坚在帅帐外打了一趟拳。似乎把满腔的怒火,憋闷,委屈,不甘、不舍之情都融入到了拳中,然后随着招式散发出去。
出了一身汗之后,孙坚舒服了许多,他也看开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些许死物如何能比这千里沃土?
洗漱完毕之后,孙坚带着重宝来到袁术帐外。
此时的袁术也正好在洗漱。
自从强身健体开始,袁术就一直坚持着,不论刮风下雨,每日必练。乱世已至,乱战之中难免会出意外,他可不想最后死在小兵的手里。
见到孙坚在帐外叫自己,袁术把手帕从脸上拿下来,放在架子之上。整理衣装之后,让孙坚进来。
“大兄,安好。弟孙文台有礼了!”孙坚见到袁术,虔诚的拱手行礼。
“呵呵,无需多礼。文台,你我兄弟也,繁文缛节就免了。文台这么早来找某,是有何要事?”袁术笑呵呵的对孙坚道。
孙坚这么早来找他肯定不是为了打战的事,就算是要攻城也要等军士都起来之后。孙坚前来肯定是想到了收豫州不易,这是来求他袁术的。
见到袁术如此说,孙坚语言又止,以眼神示意袁术,我说的是重要的事,不能外传。
袁术看到孙坚如此就会意的对着服侍的下人道,“尔等都出去吧,没有某的命令不得入内!”
下人称诺,挑开帐帘,走出大帐。
孙坚看到下人出去了,又走到帐旁,细细的听了一会。直到脚步声再也听不见了,才回转到袁术身旁。
他要说什么事啊,怎么这么小心?袁术看到孙坚如此小心谨慎,好奇的想着。
孙坚走到袁术近前,突然单膝跪倒抱拳过顶道“大兄,还请助某!”
“文台,快快请起。这不是折煞为兄了么?若不是为了助你,某岂会来这颍川阳城?起来说话,某必鼎力相助!”袁术说着,抓住孙坚的手臂就想把他拉起来。
但是孙坚是铁了心的要行此大礼,袁术如何能拉起来?
跪在那里孙坚道“某能为豫州刺史皆由大兄上表所得,某铭记于心。如此某才会不惜性命为大兄拼杀,侥幸杀败董卓,光复旧都。此皆是大兄之功也!然清君之侧未成之时,肖小之人便断某等后路,何等不仁也。
此次前来颍川阳城,某意驱逐周昕,拿下属地。然阳城城坚,周昕诡狡,闭城不出,只得强攻。某虽有六万精兵,但是于攻城还是不足也,望大兄助某成事!此事若成,将来占得豫州全境,某以汝南相送!”
“这,这……文台还是起来说话,贤弟如此,叫某如何能受?”袁术还是想先让孙坚起来,这样一直对自己行这样的大礼,真是折煞于他。
融入这个时代以后,袁术越来越相信鬼神之说,连带的就越来越对礼仪有所了解。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跪君主。平等之间下跪就不是对方能承受的起的,如果坦然受之,是会折阳寿的。
“大兄若是不答应,弟就不起来了!”孙坚诚恳的“逼迫”袁术道。
见到孙坚是铁了心的想让自己答应,但是空口白牙的,现在的许诺,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承认?能成为诸侯的,那个是好相与的?
既然不想答应,袁术只得躲到孙坚一侧,道“此事事关重大,当从长计议尔。贤弟放心,某肯定助你!”
袁术嘴上说着肯定相助,但是又说从长计议,这就明显的是要拖延了。也说明了没有切实的利益,他袁术是不会尽全力的。
这就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挂弦!没有切实的利益,虚无缥缈的许诺是打动不了他的。
果然如此!孙坚暗暗想到,如果能用未来之地让袁术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玉玺这等宝物如果能省下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看来还得送玉玺啊!孙坚想罢一咬牙,不舍的道“能得大兄相助,某之幸也!前日某在洛阳偶得一件重宝,为传国玉玺也。大兄之恩,某无以为报,愿以此物送予大兄。”
说着孙坚从衣袖之中取出一个丝绸的小包裹,拆开,露出玉玺的真容,双手举过头顶,呈给袁术!听到是传国玉玺袁术吓了一跳,赶忙走上前去,一把抓在手中,仔细观瞧。
还真是传国玉玺,没想到真的在孙坚的手里。想必就是在占洛阳的时候,孙坚找到的,看着篆刻的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袁术激动万分,这可是皇帝的象征啊!抚摸着这八个大字,袁术傻傻的站在那里傻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袁术急切的样子孙坚看的真而切真,孙坚心中冷笑一声,你袁术看到这等重宝也不过如此!看来你袁术跟其他诸侯也没什么不同,是一路货色。
孙坚就从来不会想到,他得到玉玺的时候,比袁术还不堪。亲手把重宝送给别人,孙坚如此想也是嫉妒之心在作祟。
孙坚也没打断袁术的陶醉,就跪在那里,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良久,袁术回过神来,看着跪在那里的孙坚,尴尬的干笑两声道“如此重宝,当献给陛下,某如何能得?”
嘴上说着不能要,袁术却没有一点还回去的意思。
袁术接着道“那为兄就暂且替皇帝保管,日后某再择选良日替贤弟把此物敬献给皇帝陛下。到时赏赐之物皆由文台所得。”
孙坚心中冷笑一声,你要是会献给皇帝那就出鬼了!
见到袁术又要开始陶醉在玉玺之中,孙坚道“那阳城之事,大兄以为……”
“哦,此事易也!周昕不仁,妄侵弟土。今日便调集大军,强攻阳城,周昕兵少,必一战而下。文台放心,定叫汝行使刺史之权!”袁术收了孙坚的好处,肯定的说道。
“如此,弟就先谢过大兄了。事不宜迟,某这就下去准备攻城事宜,望大兄也早做打算,跟某一共攻城。”孙坚也不用袁术扶了,自己站起来,向袁术一拱手道。
“这是自然,某马上安排此事!”袁术手上拿着玉玺肯定的道。
孙坚转过身去,无声的嗤笑一声,眼中狠戾一闪,走出帐外,准备攻城去了。
自此两人便开始真正的离心离德,如果后面孙坚没有发生意外,其必是袁术的大敌!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为成大业孙坚舍重宝换取袁术的全力支持,后世有诗曰:
受命于天天不应,既寿永昌昌不达。
权宜事急变达通,拱手相让大业成。
何谓枭雄何谓英,英枭如何两不明。
谁忠谁奸何相较,忠奸如何后世评!
第120章 强攻城阳城血战()
袁术珍重的把玉玺收好,才差人叫部下战将过来,开始分配攻城事宜。
黄忠、纪灵等进来看到袁术兀自那里兴奋的无与伦比,也都跟着笑起来,想必主公是有什么好事吧。
但是接下来袁术说的居然是强攻阳城,这种徒增伤亡的事怎么让主公如此高兴?
本来袁术都跟他们说过此事,部下战将都不赞同强攻。毕竟从地里上来说,阳城就在颍水河畔,护城河跟颍水连通,这是不可能填满的。再加上阳城城高壁坚,当真是易守难攻。如果强攻的话,他们十二万人估计要死伤大半才能拿下。做为领军的将领他们要对自己的部下负责,这种送死的仗谁愿意打?
袁术说强攻,纪灵首先就反对了,纪灵对着袁术拱手道“主公,不可!阳城城坚,又有颍水环伺,易守难攻也。况阳城为豫州治下,该他孙文台想办法,谋计策,如何以主公部曲的性命为他夺城?”
纪灵这是说出了黄忠、文聘等人的心声,他们跟孙坚不是一条路上的人,如果不算困难,顺手的事的话,那无不可,但是这等硬仗如何还要替孙坚去战?
纪灵提出反对意见了,黄忠等皆附和道“伏义所言极是!”“是啊,主公,成军不易也,如何能打此战?”“吾不忍部下前去送死也。”
见到这种情况袁术也是一阵阵头大,他当然知道,强攻损伤太大,但是收了孙坚的传国玉玺,他如何能不尽力?但是传国玉玺又不能给他们说,毕竟这等重宝,保密是第一原则,部下还是不知道的好。万一走漏了消息,将万劫不复。
袁术只能给他们说道理,摆事实,于是道“某也知道此事不易。然吾所得河南半郡皆是文台拼杀才得占下。此次文台有难,吾等怎可袖手旁观?此不仁不义者也!”
“河南之事为天下共讨董逆之大事,其敢不用命耶?况无南阳之粮其早败矣,如何妄谈进击洛阳?”黄忠虽然跟孙坚在洛阳共斗吕布,但是关乎到切身的根本,黄忠还是站在南阳的角度说事。
黄忠此言又得一片附和之声。看起来部下都是不想为他孙坚硬拼攻城啊!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袁术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坚持道“即便如此,河南之地也是其为某攻得!现文台有难,某不能不管,阳城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捻几颗钉?不必多说,吾意已决!”
见到袁术铁了心要帮孙坚了,他们做部下的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只得领命,下去整军去了。
巳时三刻整军得当,孙坚跟袁术带领大军就来到阳城之下。
按部就班的讨敌骂阵,见到没有什么效果,就开始准备强攻了。
颍水在阳城西南,所以要攻只能从正北,正东,东南进攻。
孙坚跟袁术讨论半天,如果三面混杂攻城,号令不统一,难有成效,不若一人攻一面。于是孙坚攻正北,袁术攻东南。放正东一面,在城外埋伏,也算是简易版的围三缺一。
确定了方向之后,号炮连天,战鼓震天就开始攻城。
不提孙坚如何拼命,却说袁术在东南指挥攻城。先是试探的攻了一下,还没到护城河前就被密集的箭矢射了回来。
阳城不知道准备了多少守城的器械,这真是不要钱的往下射!看着一蓬蓬箭雨,袁术暗暗咋舌,又有些心疼手下的军士。
但是该用命的时候,袁术从来不含糊。一把抽出宝剑高声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杀贼立功就在今日,尔等只可进不可退!登上城楼者赏钱百贯,升三级。杀死敌军一名赏钱十贯,升一级。杀死周昕者,赏十金,封将军!某等何时立功受赏,就是攻城略地之时!儿郎们,给某冲,杀啊!”
袁术阵前鼓舞士气,许下重赏。俗话说重赏之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