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他们商议之时,就听洛阳方向,号炮连天,“咚,咚,咚……”“嗒,嗒,嗒……”,几声炮响,马蹄声震天,想必是吕布杀将出来了。

    就在他们都纳闷有坚城不守,吕布是不是脑子有病的时候,有军士来报,敌军出城,已经在营外讨敌骂阵,看阵容约有四五万众。

    吕布把并州军都带出来了?孙坚众人心中都有这个疑问,吕布这是要干嘛?

    敌人已经开始讨敌骂阵了,孙坚也没有多想,于是招呼众人,打开营门就冲了出去。

    手下军士扎住阵脚,几匹战马走出阵型一字排开。孙坚居中,黄忠、文聘、魏延居左,祖茂、程普、黄盖、韩当居右。

    就见对面也是一票武将,中间头戴狮子盔,身着唐猊宝甲,手持方天画戟,端坐在赤兔马上的不是吕布更是何人?

第109章 险偷袭阵前斗将() 
孙坚看着前面的大将,想来他就是吕布了。

    再看吕布长相,面白如玉,目若朗星,鼻直口方,真是英俊潇洒的紧啊。身材虽然不是虎背熊腰也是细腰乍臂,扇子面的身材,一看就是武艺高超之辈。胯下枣红色的坐骑想必就是赤兔撕风兽了。

    看着吕布,孙坚很是羡慕,除了兵刃,自己没有一点比的上吕布的。

    人靠衣装古今皆是如此。

    不过孙坚也不惧怕,即使你装备再好,武艺不行也是白搭。更何况孙坚在大谷关领悟黯然一刀,已经进入了顶尖武将之流,这就让他更加自信。

    想罢,孙坚一磕马腹,战马会意,踏踏踏,向前走了几步。孙坚看差不多了,一提缰绳,用手点指吕布道“呔,对面可是吕布,吕奉先?”

    吕布也打量着孙坚,看身材孙坚也是武勇过人之辈,能杀败董卓,确实有他的能力。不过自古就是文无第二,武无第一,见到高手,吕布怎么能错过!

    听到孙坚的答话,不用吕布示意,赤兔撕风兽就驮着他向前走了两步。能懂人言,通心意,此马确实是马中之王。

    不管孙坚如何羡慕,吕布手中大戟,翻了个花,高声道“不才正是你家吕温侯,来将可是孙坚,孙文台?”

    “然也。正是乌程侯!”孙坚见吕布说自己的爵位,他也不肯落了下风,如是说来。

    “孙文台,汝不在豫州行州郡之能,因何攻伐东都洛阳,汝要造反不成?”吕布对着孙坚大喝道。

    “呸,鼠辈。董卓不仁,某此次前来是为清君侧,诛杀逆贼。汝若识相便把董卓找来,如若不然,哼哼,怕是要作某的刀下之鬼!”孙坚抽出古锭宝刀狞笑着道。

    “孙坚匹夫,竖子尔敢?某父董相也是汝能直呼其名的?哇呀呀,气煞吾也!汝豫州刺史亦为吾父所封,汝不念恩情妄起大兵,攻伐有恩之人,可见汝是何等的忘恩负义。如此不仁不义之徒还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吾要是汝,就找棵歪脖树上吊,一了百了!”吕布哇哇爆叫,怒喝道。

    “呔,好贼子!汝先侍丁建阳,为荣华而杀之。又拜董逆为父,殊不知汝姓吕否?三姓家奴还敢妄谈忠义?汝这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还敢大放厥词,岂不让天下人笑掉大牙!也就汝这等没脸没皮之人才能存活世间,换做旁人,早就自裁以谢天下了!”孙坚说出了让吕布咬牙切齿的外号“三姓家奴”。

    士可杀不可辱,吕布哪里受得了孙坚如此羞辱他,哇哇爆叫,横戟在手,怒视孙坚,就要杀将上来。

    这时吕布的手下有一人也受不了了,拍马就冲了出来,边冲边喊道“孙坚,无耻鼠辈!某主公也是汝这等小人能辱没的?来来来,把脖子伸过来,试试某的刀利否!”

    吕布定睛观瞧,是属下八健将之一的成廉。成廉对吕布最是崇拜,是从吕布并州追杀鲜卑的时候就跟随他的武将,最是看不得别人辱骂吕布。

    不过就成廉那半调子武艺,如何是孙坚的对手?

    吕布刚想喊成廉回来,就见孙坚右手边冲出一将,敌住成廉。这下吕布放下心来,孙坚手下之将都是泛泛之辈,成廉即便不能胜,也不会丢掉性命。

    孙坚见到吕布手下冲来一将,就想上前,正在这时,右手边的程普拍马冲了过去。在到孙坚旁边之时,对孙坚道“杀鸡焉用牛刀,此贼交给某了!”

    相对成廉的知啦呼叫,程普就安定多了,上前也不答话,便敌住成廉。大枪翻飞,围着成廉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一枪紧似一枪,一枪快过一枪。

    孙坚见到是程普也就放下心来,程普是他手下最稳重的一人,有他出战肯定败不了。

    刚开始成廉还能跟程普打的有声有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廉的额头就见了汗了。大刀也不似开始那么呼呼带风了,力气不济的他只能疲于招架。

    众人都是练武之人,一看就知道成廉不是程普的对手,落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相比孙坚这边喜笑连连,吕布这边就不淡定了,都在暗暗着急,第一战就要输,这对士气打击太大了。

    这时候,吕布麾下有一将看到这种情况,悄悄的把背后的大弓摘了下来,弯弓搭箭,看着圈中的二人,暗暗瞄准程普,准备偷袭程普。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吕布麾下的神射曹性。

    曹性看到成廉危险连连也顾不得什么道义规矩了,打算一箭射死程普,救下成廉。

    成廉大刀越舞越慢,气喘吁吁的他已经开始跟不上程普的节奏了。想着主公吕布的厚待,心想死在两军阵前也算为他尽忠了。

    程普看到成廉渐渐不行了,也没着急抢攻,忙中必出错。他程普是稳重之人,追求的是一击必中,他在等成廉更加不济的时候,再动手。

    两人转来转去,转去转来,这时候,正好程普背对着曹性。曹性一看机会来了,把大弓拉的如满月一般,眼神之中狠戾一闪,也不说话。右手松开弓弦,箭矢离弦,急速射向程普。

    一道寒光从吕布阵中射出,奔着程普的后心就射了过去。这一下要中了,程普必死无疑。

    见到这种情况,可急坏了孙坚。但是两人在圈中打斗,对面的箭矢已经射出,他再反应已然来不及了。

    想着跟随自己多年的程普就要死在当场,孙坚心急如焚,伸手就想抓这冷箭,但是他离着八丈远如何能截下这必中的一箭。

    程普也感到了危机,做为征战沙场多年的武将,他还是有敏锐的直觉的。但是当他看到这一箭的时候已然来不及了。

    程普把眼一闭,“吾命休矣!”也不打了在那里等死。

    回想着自己之前的一幕幕,有太多的遗憾没有完成。但是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如之奈何?

    耳轮中就听到,“镗”“吱”两声,没有箭矢入肉以及疼痛之感。程普感到奇怪,睁眼观瞧,就见这必中一箭,被不知道哪里射来的箭矢撞到了一边,落在地上。

    想必是自己人仗义出手!程普大难不死,也不多说,虚晃一刀,拨马回归本阵。

    现在他也没有打下去的心思了,心中到现在还在一阵阵余悸。现在只想好好的谢谢这仗义出手的恩人。

    到底是谁,如此了得,后发而先至,撞偏了曹性的必杀一箭?

    后世赞神箭无敌,有诗云:

    阵前比斗败势起,武将对决却偷袭。

    突施冷箭无防备,后发先至箭矢急。

    大难不死出圈外,心有余悸感恩义。

    何人有此神仙能,箭术高超比后羿。

第110章 黄忠出欲斗吕布() 
成廉见程普虚晃一枪回归本阵,他也没闲着,暗自庆幸自己还活着,更是回归本阵之后,到曹性近前千恩万谢。

    曹性的一箭射出时他看的真真切切。如果不是曹性这一箭,最多五个回合,他成廉就被程普斩落马下了。

    不提成廉,却说程普,带着劫后余生的侥幸回归本阵之后,对着孙坚千恩万谢。在他看来肯定是孙坚救的他,他们之中擅长弓箭的就孙坚一人,不是孙坚是谁。

    孙坚尴尬的坐在马上,对程普说道“德谋,这一箭不是某射的。某想救汝,但是太过突然,等某张弓已然来不及了!”

    不是主公孙坚那还有谁有如此箭法?程普纳闷的想到,莫非是天上的神仙?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孙坚道“此黄忠将军所为,某亲眼所见。德谋要谢还是谢他吧!”

    听到孙坚的话语,程普看向黄忠。就见黄忠那张大的吓人的鹊画弓还抓在手上,微微颤抖的弓弦似乎在叙说着救人之功。

    黄忠箭法如此了得,确可为当世第一?!

    程普拍马走到黄忠近前,双手抱拳,感激的道“感谢黄将军仗义出手搭救于某,今日之情某记下了,来日必有厚报!”

    说着程普对着黄忠一辑首。

    黄忠哈哈大笑,把鹊画弓背到背后,拱手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某就是看不惯龌龊小人阴险偷袭,真是丢武人的脸!”

    听到黄忠的话,程普对着黄忠微微一笑,便回归本队。不过在心中程普暗暗下定决心,今日的恩情,来日一定要报答。

    孙坚想着如果不是黄忠仗义相救,程普可能就死于当场了。于是怒喝道“三姓家奴,端的不为人子!武将之道在于公平。技不如人合该被斩于马下。没想到啊,没想到,汝吕布手下也尽是些阴险卑鄙之徒,施放冷箭,汝等还在乎脸面耶?”

    古代斗将一般都为一对一厮杀。都是有着武人的骄傲在里面,即便是要放冷箭一边在射的时候都会出言提醒对方,或说“看箭”或说“看暗器”。像曹性这般也不提醒,也不说话的,却阴险偷袭,确实丢武人的脸面,为武人不耻。

    孙坚说的话在情在理,在吕布最骄傲的地方辩驳的他哑口无言,不知所措。

    “这……这……这……”吕布连说三个这,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狠狠瞪了曹性一眼,吕布拍马上前高声道“哼哼,汝不必多说。难道汝不为武将亦为酸文耶?沙场征战比的武艺可不是比的伶牙俐齿!只有酸文才会呈口舌之利。孙文台,汝不为江东猛虎否?看某并州鸠虎拔了汝的虎牙,断了汝的虎尾,看汝还如何口吐莲花?!”

    “哇呀呀,嗯哼哼,气煞某也!三姓家奴,好贼子。既然汝想早日投胎,某就成全汝。来来来,跟某大战三百合,看某的古锭宝刀锋利否!”孙坚说着就要拍马上前亲斗吕布。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拦住孙坚道“且慢,孙将军。杀鸡焉用牛刀,吕布小儿,乳臭未干,某足矣,何需将军亲自动手?孙将军且在后面压阵,看某的!”

    说话的正是黄忠,黄汉升。看着成廉跟程普的激斗,黄忠早就手痒痒了。又看到吕布要亲上,黄忠早就想看看并州鸠虎如何了得,这次机会来了,如何能错过!

    孙坚顺着声音观瞧,一看是黄忠就放下心来。黄忠这神来一箭让孙坚见识了黄忠箭术的高超,弓箭如此,武艺又能差到哪里去?

    于是孙坚对着黄忠点点头,伸手示意黄忠可以自行前去。

    见到主帅同意,黄忠喜上眉梢,一催坐下跟随自己多年的黄膘马,马褂銮铃,叮当作响,迈开四蹄就走入圈中。

    吕布正想会会江东猛虎到底如何,就见孙坚没有出来,出来一员大将,正是替程普解围射出神箭的那员将。

    吕布眯缝着眼睛打量着黄忠,就见黄忠,红缨盔,赤铁甲,外罩锦黄袍,坐下一匹黄膘马。再看面相,浓眉,大环眼,高鼻梁,钢须拉扎在脸颊之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

    见到黄忠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吕布轻视起来,高声道“来将通明,某戟下不死无名之鬼!”

    “某南阳黄忠黄汉升是也!”黄忠不失礼节的遥对吕布一拱手道。

    “黄汉升?没听说过,从哪里冒出来的?南阳?袁术的麾下?”听到黄忠报通名姓吕布仔细的想了想,天下英雄没有这一号,他是谁?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吕布想当然的认为黄忠就是个无名小卒。于是吕布嗤笑道“汝军中无人否?此无名之辈也敢前来送死?上天有好生之德,逃命去吧,某怕杀汝脏了某的手!孙坚,孙文台,汝无胆否?派个无名之辈是何用意?汝还不过来受死!”

    吕布的小瞧让黄忠怒火中烧,你是有三头啊还是六臂啊,敢瞧不起我?这个龌龊小人!想罢,黄忠一摆凤嘴刀,怒喝道“鼠辈,安敢欺某!来来来,跟某大战三百合!让汝这鼠目寸光之辈瞧瞧,天下英雄不止汝一人!”

    见到黄忠铁了心的要跟他对战,但是如此无能之辈怎么能做他吕布的对手?吕布兴趣缺缺的对着黄忠一摆手,懒得说话,就回归了本阵。对着旁边的张辽道“文远,这老匹夫,汝去会会。此等无名之辈某实在是打不起精神来!”

    张辽正聚精会神的看着战场,想再看看吕布的风姿,希望能从中多学点东西。但是吕布居然回来了,还让他出战,说的这是什么话啊?无名之辈他打不起精神来?我就有兴趣了?唉,奉先还是如此,如之奈何?

    没办法,谁叫吕布是主公,张辽摘下得胜钩上的大刀,拍马走进圈中。一手拉住缰绳,战马稀溜溜爆叫一声,止住身形。张辽双手一翻大刀,挽了个刀花,高声道“黄汉升,某来敌汝!”

    黄忠看到吕布回去之后出来个更年轻的,这下把黄忠气的火冒三丈,什么意思,这么瞧不起人?派个小娃娃跟我打?

    此时吕布刚刚年满二十八岁,张辽更是刚到二十二岁,再看黄忠都已经三十五岁了,跟袁术年纪相仿。古代三十岁就自称老夫了,吕布此举就是小瞧黄忠,给他打上酒囊饭袋的标签。

    这黄忠如何能忍,不过黄忠是个沉稳之将,稍微压了压胸中的怒火,黄忠用刀一指张辽道“来将,通名再战!”

    “某并州张辽,张文远是也!老匹夫,看刀!”张辽似乎受到吕布的传染,丝毫没有把黄忠放在眼里,报通名姓之后,一催坐骑,举刀就砍。

    正值壮年的黄忠与刚刚出世的张辽孰强孰弱?沙场再见!

第111章 战张辽铮铮铁骨() 
看到张辽已经冲了过来,举刀就砍,黄忠也不慌张,双手握住刀杆,憋足一口气,举火烧天式,迎着张辽的刀就顶了上去。

    张辽的大刀正砍在黄忠的刀杆上,耳轮中就听到一声“镗”的巨响。两柄大刀撞在一起,火星四溅,却见张辽的刀被黄忠稳稳架住。

    “嗯?”看到这一幕,吕布眉头紧锁,张辽这势大力沉的一刀居然被个名不见经传的黄忠架住了,“这厮好大的力气!”

    张辽是吕布亲自调教出来的,再加上张辽天生神力,二十二岁的张辽已然是一流武将的行列了。

    “莫非这老匹夫也是顶尖之流?为何此前不曾听说过这号人物?黄汉升?”吕布看着面不改色的黄忠思索道。

    张辽这一下用了十二分的力气,再加上马匹冲刺所带的加成,这一刀重如千斤。但黄忠还能稳稳接住,面不改色。怎么看都比已经涨红脸的张辽强了一筹。

    袁术手下不是就有个纪灵还能看看么,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员大将?他从哪蹦出来的?张辽也百思不得其解。

    张辽看着黄忠架住了自己的刀,还能面不改色就知道,这一战怕是一场恶战了。于是他打起十二分精神,收刀,拨转马头,准备再次冲锋。

    黄忠虽然稳稳的接住了张辽这一刀,但是心中也是一惊,这厮也就文聘、魏延的年纪,怎么力气如此之大!盛名之下无虚士,不说吕布,就他麾下一员小将就如此了得。我要打起精神来,别在阴沟里翻了船,露脸不成把屁股露出来了!

    黄忠也是一拨马头,回转身形,举刀冲向张辽。

    两马靠近,黄忠一式横扫千军,双腿夹紧马腹,双手握住刀杆尾端,大刀横着砍向张辽的脖子。这一刀也是势大力沉,又带战马冲起的速度,势不可挡。

    听着大刀所带的风声,张辽心惊,这一刀自己怕是接不下!如果强行接的话,肯定会被他劈下坐骑。

    想罢,张辽临危不惧。来一手平沙落雁式,身体顺势向后一躺,黄忠这一刀贴着张辽的鼻尖就扫了过去,堪堪躲过黄忠这致命的一刀。几缕发丝被黄忠的刀风掠过,亦被斩断。张辽已经感受到了,黄忠大刀所散发出的丝丝寒气,端的是把杀人刀!

    两马一错蹬就冲了过去,这一切都是发生在电光火石的瞬间,全靠武将的条件反射还有对敌的经验。

    冷兵器对战,一是比拼力气,二是比拼速度。力气大一下接不住,就会被对方砍杀。速度快到极致,对方来不及反应,亦是身死当场。

    张辽心有余悸的看着黄忠,都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还只堪堪的躲过黄忠一招,暗道,我不如他,五十招内必败!

    这是张辽武艺大成以来除了吕布,见到的又一个顶尖武将!

    张辽能躲过这必杀一刀,黄忠也不意外。这两下黄忠也看出来了,这小娃娃年纪不大就已经是一流武将了,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可惜是遇到了自己,换做旁人说不定就败在他手上了。

    观战的孙坚也是这么想的,张辽真是了不得,年纪轻轻就是一流武将了,这放在那里都是大将之才,重点培养对象。自己都是在三十岁的时候才突破到一流武将之列,就不用说自己身边的程普、韩当等这么多年还是二流武将的中游了。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看到这一幕文聘、魏延也是倒吸一口冷气,这员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小将已经能跟黄将军对阵了。这肯定是一流之列!反观他们此前还敢志得意满,觉得自己了不起,除了黄忠、纪灵他们就是最厉害的。现在看来,真让他们自己脸红!于是两人暗暗下决心,日后一定要勤练武艺,再也不敢小觑这天下英雄。

    观战的众人各怀心思,观彼思己,暂且不表,再回到战场上。

    两人拼了一个回合之后,没有着急着动手,张辽单手持刀背在身后,左手紧拉马缰,随时准备冲锋;黄忠则是大刀斜指地面,双腿夹紧马腹,身体前倾,盯着张辽。两人都在暗暗聚气,增加自己的气势。

    高手过招就是如此,不会乱拼乱舞,都是凝聚气势,寻找对手的破绽,一击而中。

    肃杀之气弥漫在两军阵前,两人散发的杀气,刀气在空气中冲撞,扰乱了正常的气流,形成旋风。旋风拂过,带起地上的砂石、落叶,飘飘荡荡,呜呜作响,似乎要逃离这肃杀之地。两方的战鼓之声似乎已经传递不到战圈之中了,天地晦暗,摒弃了周遭的所有人,只剩下圈中的黄忠、张辽。

    两人的杀气都在凝聚,慢慢达到了顶峰。就见黄忠一正手中凤嘴大刀,怒目圆睁,大喝一声“呔”,摆刀冲向张辽。

    张辽也不遑多让,紧随黄忠之后,阴阳一合把,挽了个刀花,冲向黄忠。

    双刀并举,寒光闪闪,刀气弥漫,你来我往就战在一处。

    虽然黄忠更胜一筹,但是短时间内黄忠也攻不破张辽密集的防守刀法,只能慢慢寻找他的破绽,待它气力不济之时,抓住机会一刀斩他于马下。

    转眼两人都斗了三十个回合,再看黄忠只是稍微有些喘息。反观张辽,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如牛了。

    每一刀张辽都要全力去接,不然就被黄忠势大力沉的一下砍死当场。想着自己的全力一击是对方的随手一击时,张辽也知道这就是顶尖武将跟一流武将的差距。

    但是已经进入战圈,不是你想停就停的,张辽只得强打起精神来,拼命抵住黄忠的进攻。

    黄忠看着这个死不认输的年轻小将,暗暗点头,张辽是个人物,有武将的气节。此战胜他就可以了,不可坏其性命,不然这天下又少一员顶尖武将。

    打到现在,黄忠起了爱才之心,竟然不忍心杀死张辽。

    又过了十个回合,张辽已然不行了。汗渍弥漫在脸上,脖子上,险些迷糊了双眼。紧握刀杆的手臂已然肿胀了起来,而且在不自主的颤抖,这是长时间用全力力竭,用力过猛的表现。

    看到张辽虽然如此,但是依旧梗着脖子硬撑。黄忠也受其骄傲的感染,暗道,武人当如此,即便不敌,也要勇于搏杀。如果连勇气都有,就不用做武将了,因为你不可能达得到武将的巅峰。

    这也难怪历史上三国后期,合肥大战之中张辽能几百破几万了。

    黄忠想罢,虚晃一刀,拨马跳出圈外,在马上一拱手,对张辽说道“汝不是某对手,上天有好生之德,逃命去吧。某不忍心天下再少一员巅峰大将!”

    “黄汉升,休要小瞧于某。虽然某不是汝之对手,但是武人的气节某还是有的。某宁愿死在汝之刀下,也不会生那苟且偷生之念。来来来,与某再战一百合。被汝砍于马下,某无话可说,只怪某学艺不精!待得十八年后,某张辽还是一条好汉!”张辽宁死不屈的叫道。

    张辽铮铮铁骨一览无余,豪情壮志一展而现。后世有诗称赞其云:

    起于并州抵外辱,志在边疆逐胡虏。

    年少却有卫霍志,保国安邦名垂古。

    壮志凌云豪情舒,豪气冲霄忠义吐。

    虽败犹荣皆称赞,铮铮铁骨众皆睹。

第112章 斗吕布旗鼓相当() 
听到张辽如此说,黄忠暗中一竖大拇指,罢了,真是我大汉铿锵男儿,傲骨当当。于是黄忠哈哈大笑道“哈哈,某不是小瞧于汝。现在汝还不是某之对手,十年之后若某不死,可以再战!”

    黄忠给他十年的时间,让他成长,这是认可张辽的实力,虽然是对手却也佩服他。

    张辽看到黄忠没有小瞧之意也就不再争什么气节了,于是在马上对着黄忠一抱拳道“黄将军能如此,某在此谢过。十年之约某接下了,十年之后再分胜负,某走也!”说罢,张辽拨转马头,回归本阵。

    放走了张辽,孙坚这边却没有埋怨黄忠的意思。都是武将,都有气节,黄忠如此,孙坚亦是如此。他们又不是酸文秀才,如何会说黄忠?更何况黄忠此举是为大汉保留火种,为武人保留火种。他们不仅不说,还要为黄忠仁义的举动击节叫好。

    黄忠虽然遗憾的没有战到吕布,但是发现张辽这个英才也是不枉此行了。拨转马头,就想回归本阵。

    但是连输两阵,吕布脸上挂不住了。这不是说他吕布无能啊,手下没有可战之将!而且手下两将能不死,一是靠暗箭偷袭,一是靠对手饶命,这如何能让吕布舒心?

    吕布催马走进圈中,摘下方天画戟,对着黄忠道“黄汉升,汝不是想敌某吗?某给你这个机会!某也不欺负汝,一炷香之后,你我一战!某要看看你黄汉升有何能耐!”

    吕布居然邀战黄忠,这也是变相的认可黄忠的武力!

    黄忠听到吕布的邀战,兴奋不已。早就想见识吕布的厉害了,这次总算是如愿了。

    虽然战张辽稍微损耗了些力气,但是并没有损其根本。于是黄忠对着吕布喝道“能得并州鸠虎认可,某之幸也!无需休息,某早就等的不耐烦了。来来来,与某大战三百合!”

    说着黄忠摘下凤嘴刀,盯着吕布就开始聚气。不管是武艺如何,气势不能输!

    吕布见到黄忠已经进入状态了,也不多说什么,单手持戟,亦开始聚气,等待时机,攻击黄忠。

    两人对峙又跟黄忠张辽时候不同,黄忠明显高过张辽,所以在气势上没有尽全力。这次就不同了,两人武艺相仿,不遑多让,都尽全力释放气势,打算未开打之时,先压对方一头。但是同为顶尖武将,谁又能输给谁呢?

    气势之争,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

    在本阵中喘息休息的张辽看到黄忠气势居然如此之盛,跟吕布都是不遑多让,更是暗暗咋舌。看样子黄忠在跟他张辽厮杀的时候,还没有尽全力!不过张辽非但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斗志昂扬。他还年轻,还有广阔的进步空间。

    于是张辽一边看着战场,一边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勤练武艺,十年之后,一定杀败黄忠,报今日战败之仇。

    这时的吕布、黄忠丝毫都没有收到周围的影响,彼此的眼中只有对方,亦在彼此的眸中见到熊熊燃烧的战意。

    黄忠当为劲敌!吕布当为劲敌!

    两人暗暗想到,又在同一时间,气势到达了顶峰,二人各举兵刃就战在一处。

    你一个力劈华山我一个举火烧天,你一个黑虎掏心我一个蹬里藏身,你一个横扫千军我一个横担铁门栓……两人你来我往打的这叫一个热闹!

    势均力敌的两人都是各自施展自己的绝学,意图击败对手。但是武艺、力气都在伯仲之间,这又如何能一击而中?

    两人打了个天昏地暗,海枯石烂,三百个回合之后依旧不分胜负。

    这时候吕布脸上冒出汗渍,黄忠额头也是大汗淋漓。两人兵器搅在一起,开始角力。你怒目圆睁,我咬牙切齿。

    反正就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见到僵持住了谁都奈何不得对方,两人又同时丢弃兵器,催马冲了过去。黄忠摘下鹊画弓,吕布摘下宝雕弓,竟然又不约而同的想以箭术取胜。

    冲出大约百步,黄忠一手三箭,回头望月就拉满了弓弦。当黄忠回头看向吕布的时候,居然看到吕布也是跟自己一样,回头望月,张弓搭箭。

    此时此刻两人竟然心有灵犀,不约而同的做了同样的事。

    如此灵性竟然让两人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但是两军阵前哪是这些儿女情长的时候,甩掉这个念头,两人又集中精力。这时弓弦已经绷圆了,到了不得不发的时候。

    黄忠一手三箭,对着吕布大喝道“吕布看箭!”说着就松开了弓弦,三箭成品字形化作点点寒光扑向吕布。

    吕布在同一时间松开弓弦,也是一手三箭,成品字形射向黄忠。

    箭矢在空中相撞,叮当作响,失去了力量的箭矢纷纷掉落在地上。这一回竟然又是势均力敌!

    接着两人各展箭术,皆是骑射。骑射是骑在马上,在马匹跑动的同时把箭矢射出去。这就考验武将驾驭坐骑的能起以及把控弓箭的稳定性了。一般人在疾驰的骏马之上能把箭射出去就不错了,还要保持命中率那是难比登天。吕布、黄忠两人皆能骑射,可见其武艺是何等的了得!

    一圈下来,箭矢全部都是在中央碰撞落在地上,谁也奈何不了谁,又是旗鼓相当。

    接着两人又开始比接箭,先是黄忠徒手接下吕布一箭,吕布见到亦不躲闪,徒手接下。黄忠见吕布也能如此,下一箭竟然直接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