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者回到阳人,给孙坚复命,并把袁术的书信呈上。
看到三大车美酒孙坚也是喜不胜收,只要袁术能督管好粮草,我孙坚就能多打胜仗。两人还在蜜月期,亲密无间,有袁术的帮衬也省了孙坚的后顾之忧。
展开书简,孙坚注目观瞧袁术的信函,只见上面写着:
吾弟文台,前日一别以经月矣。听闻阳人大胜,振奋人心。董卓残暴,已胜四阵矣,若文台再败,便无人能敌之也。文台行此大快人心之举,吾心甚安。特送美酒三车,犒劳军士。望文台再接在力,勇立新功。吾在鲁阳为弟表功。扬名立万,光耀门楣正在此时,文台切不可懈怠为小人所乘。战场凶险,文台当慎之又慎,切不可麻癖大意。待文台凯旋,某与文台当浮一大白!兄袁术顿首。
袁术淳淳的教诲,殷切的嘱托,以及亲切的关怀。让孙坚异常感动,有他的支持,相信诛灭董卓指日可待。
当夜孙坚就召集程普、韩当等重要将领,查看地图,商议下一步进军的计划。
虽然大胜一场,但是董卓元气未伤,如果董卓倾全力来攻,如何抵挡?众人都不看好,再进军刺激董卓的想法。
他们满打满算,加上收编的俘虏也就堪堪四万人,董卓还有二十万人,又有徐荣这样的智将,如何能胜?
现在名望已经收了,都觉得这是见好就收的机会,回转豫州接收良土以待来时。
手下众人的说辞,让孙坚摇摆不定。他们说的都对,自家知道自家的情况,他并没有外面传言的那么神勇。跟西凉军交战时一败一胜,败的彻底,胜的侥幸。如果不是他们西凉军自己先乱起来,给了他可成之机,谁胜谁败还不得而知。
但是就这么走了,孙坚又有点不甘心,现在士气正旺,何不趁此之机兵进洛阳?如果等董卓调集大军,把守要冲,以后怕是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思前想后,孙坚还是决定冒一冒险,兵进大谷关,试探下董卓的意图。如果董卓调集大军前来围剿,那就回转鲁阳跟袁术汇合,到时鲁阳也有将近二十万大军,也不怕他董卓。如果董卓怕了,那就寻找机会破关,杀入东都。到那时可就真的名扬天下了。光复了首都,这是何等的荣耀!
下定决心之后,第二日,孙坚就派遣军士押着华雄到转鲁阳去交给袁术看管,并且讨要粮草。
连日大战,虽然也缴获了胡轸一部分军粮,但是大军消耗也很大。而且要出征大谷关,还是提前准备的好。不然路途遥远,万一在粮草上除了问题可就万劫不复了。
送押送华雄以及信使离开之后,孙坚就带领大军启程,向大谷关进发了。
孙坚此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虽然天下士人希望孙坚能北上攻击董卓,但是董卓未伤根本。就孙坚那点人如何是董卓的对手,都认为孙坚会回转豫州,整军伺机再战。
董卓同样也是这么想的。孙坚虽然小胜一阵,但是如果自己倾全力攻打他,还是手拿把攥的。而且也认命他为豫州刺史了,他不趁机回转豫州,更待何时?
但是孙坚似乎不识时务,居然北进大谷关!
大谷关距离洛阳只有九十里,如果让孙坚攻占了大谷关,那洛阳就一马平川,再无险可守。
这一下让董卓慌了神,赶忙调集大军前去征剿。
但是他还没集合完部曲,就传来消息,大谷关失守,被孙坚占据。
这下董卓傻眼了,大谷关一失,洛阳近在咫尺,孙坚随时都能攻伐过来。洛阳再无安全可言!
孙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攻破大谷关,也是侥幸。
孙坚抵达大谷关的时候,居然看到大谷关还未关闭,车队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阳人离大谷关有将近一百里,但是孙坚占据阳人已经很长时间了,守关的军士居然还敢开关。
看到大谷关没有关闭,孙坚想出一招瞒天过海之计。命令军士脱去铠甲换上百姓的衣服,又把粮车推到前面,装作贩卖粮食的商贩就去到大谷关前。
孙坚为了更顺利又重金贿赂了守城的军士,得以全体通过。
是夜,孙坚就带着混进来的两千部曲,攻占了城门,又打开城门放大军进入,就此攻占大谷关。
原来粮车只是在表面堆了一层粮袋,下面都是隐藏的军士,还是他们的兵器。
大谷关守将警惕不够,让孙坚有机可乘,也是活该身死殒命。正在交战之时还敢开关落锁,这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孙坚在占领了大谷关之后没多久,董卓就亲率大军到了大谷关下。
对于洛阳的门户,董卓是势在必得,不然还有什么安稳觉睡?
孙坚能分清形势,用谋偷入大谷关,后世赞其曰:
阵前武勇精神擞,偷入大谷谋略抖。
谁说武人无智慧,将士用谋谣言否。
第97章 上架感言()
昨天妖鱼申请了上架,有幸通过,很是感谢责编竹篱的帮忙。
《路中悍鬼袁长水》写到现在,从没有间断过更新。妖鱼是新手,这段时间也经历过从新书上传时的忐忑,签订合同时的喜悦,到推荐的激动,第一张推荐票、第一个收藏的兴奋,再到突然消失的关注、投票时的惶恐、心酸,再到获得认可的再次推荐……短短的四十多天,妖鱼仿佛经历过了人生的百态,!但是不管如何,是爱是恨是不屑一顾,是批评指责,妖鱼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妖鱼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如此风雨无阻,才能每天坚持两更,周末三更,从未断更。妖鱼也在这承诺,本书一天都不会断更,直到完结!
有幸上架,妖鱼很是喜悦,这段时间不停的写作,妖鱼也有一些存稿,为了庆祝这个上架的首订,妖鱼承诺,明天保底10更,每20月票加一更,每次打赏不论多少加一更。恢复正常更新后每天3更,周末4更!妖鱼写作技巧不好,文笔不够出色,文章有时候有些啰嗦……各位书友的支持妖鱼只能用努力码字上传来回报了!
愿《路中悍鬼袁长水》能收获你们的支持,给予你们阅读文字的畅快!
再次感谢责编竹篱,再次感谢各位书友!
妖鱼衣恭扫地,抱拳行礼,行大礼!
多谢!
第98章 拒谗言董卓强攻()
孙坚在大谷关城楼之上观瞧,董卓亲率的大军确实威武雄壮,为精锐之师。
不过守着这么个雄关,孙坚还怕他不成。为了应对关东诸侯的攻伐,洛阳八关都堆积了无数董卓搜刮的守城器械、粮草用度。这下全便宜了孙坚,不用再为这些发愁了。
而袁术的粮草也在这时运抵了,还带来了袁术的口信。袁术向孙坚索要华雄,说跟他有旧,想保得他性命无忧。
孙坚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只要不是索要他孙坚的部曲战将就行。华雄一个败军之将何足挂齿。更何况,他出征在外,还要靠袁术源源不断的供应粮草呢,不能因为一个华雄影响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本来在发粮之时吕范就跟袁术说,孙坚现在已经成了气候,名望更是盖过主公你了。同样是南阳出身,打了胜仗他把所有的好处都占了,还要我们供应粮草,这是什么道理?而且孙坚发展这么快,到争霸之时肯定是主公你的劲敌,不如趁他还弱小的时候,断他粮草,借董卓之手灭杀孙坚。这样还能收他的部曲,一举两得!
吕范的计策不可谓不毒,不可谓不周到。他说的也确实在理,其实早在孙坚阳人大胜的时候,袁术就有了这个顾虑。
自己以后也是要争霸天下的,其他诸侯到时候都是敌人。虽然现在跟孙坚亲密无间,但是以后会怎么样谁知道?而且诸侯与诸侯之间没有永恒的感情,只有永恒的利益。
现在董卓受挫,肯定派重兵围剿孙坚,这时候正是大好之机。也不用自己动手,只要断了他的粮,他还拿什么打赢董卓。此之谓借刀杀人也!
但是转念又想,通过跟孙坚的接触,袁术感觉到孙坚不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而且他孙坚麾下没有治理地方的人才,到时候还要靠自己的帮忙。这就是他打战,袁术占地。有这样一个免费的打手,何乐而不为?
两方面加起来,让袁术驳回了吕范的建议,继续跟孙坚亲密无间的合作。而且粮草也不是白给了,这不就送来一个华雄。
虽然现在华雄还不愿意为自己效力,但是袁术等的起,到时候董卓死后,华雄不投效自己还能去哪?而且袁术还特别厚待华雄,再加上他的好兄弟纪灵也在,他怎么可能会走,投效只是早晚的事。
不过袁术没想到的是,他三番五次的不采用吕范的计策,让吕范越来越对袁术不满。本来在对待黄巾余孽的事情上,吕范就有些看法,但是袁术声望正盛的时候,他也不好说些得罪其他将领的话。
但是此次之计,一箭双雕,除去了一个以后的劲敌还能收其部曲,多好的事啊。袁术居然说他是忠义之人怎能对兄弟下手,行此不仁不义之举。
如此妇人之仁,如何能成大事?吕范开始怀疑继续为袁术效力的可能了。毕竟他不采用自己的计策,自己还有什么用武之地?
内政比不过韩方,武力就更不必说了,今后没有出头之日,怎么建立功勋,扬名立万啊!
吕范暗暗下定决心要寻找一个更好的主公取代袁术,袁术越来越让自己失望了。
这些吕范心中所想不是袁术能知道的。在他看来不过是一次最正常的抉择,不能因为没采纳他的计策他就出走吧,那以后谁还敢用他?
言归正传,随着袁术粮草的运抵,孙坚更有底气了,现在兵将士气高涨,粮草充足,还怕不能胜?
两军对峙十余日后,董卓坐不住了。他不能跟孙坚一样在这耗着,拖的越久对他越不利。天下诸侯都看着呢,如果他示弱了,肯定都跳出来咬他一口。到时候真的群起来攻,他就是三头六臂,又能挡住几面?
但是孙坚就是龟缩在大谷关不出来,怎么骂阵都没用,看来没别的办法了,只能强攻了!
董卓点齐兵马,步兵在前,弓弩兵押后,在主官的呵斥之下,各拿攻城器械就冲向大谷关。
一时之间鼓声震天,喊杀声不绝入耳,箭如飞簧,偌大个大谷关宛若人间地狱。一个个军士挥舞着利器砍杀着自己的同类,只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
孙坚坐镇大谷关城墙之上,调度有方,手下军士协大胜之势,打退了董卓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第一次进攻大谷关,董卓就摆上了五万之众,他这是欺孙坚兵少,打算车轮战取胜。
但是事与愿违,但凡关口皆是城墙高耸,碉楼林立,寻常攻城器械根本没有城墙高。井栏要加高五米才能跟城墙持平,云梯亦是如此。
本来守城战,守军跟攻军比例一比三即可,但是关口就要一比五甚至一比六,一比七都不一定能攻上城墙。
董卓强攻,孙坚占了极大的便宜。消耗些许弓弩滚木就打退了董卓的进攻,董卓军丢下将近两万具尸体,才撤了下去。
雄伟的大关宛如吞噬生命的巨兽,绞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天之内关外尸体堆积如山。
强攻了一天,董卓见没有一点起色,就下令鸣金收兵了。死的可都是他从西凉带出来的精兵,每一个都弥足珍贵,今天两万的损失已经让他肉疼不已了。
是夜董卓找来随军的李儒,商议对策。
但是大谷关城高壁坚,孙坚又龟缩不出,什么锦囊妙计都没有施展的余地。
孙坚这是不论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说破大天也不会出关跟你野战,要战就攻城,不战大家就拖着,反正他孙坚不怕耗时间,拖的越久他就越有利。
孙坚就像顶着个乌龟壳一样,让董卓无从下口。
董卓现在是骑虎难下了,他跟李儒商议了一晚都没想出解决的对策来。
没办法,第二日还得接着强攻,他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就此回转洛阳了,那刚刚平复的天下诸侯肯定会再起,到时候就不是容易解决的了。
这一日董卓又派遣五万大军功城。不是他不想多派人去进攻,而是大谷关是两山夹一关,中间只有这么大的空间,人多了反而伤亡更大。
董卓阵前训话,说今日要誓取大谷关,生擒孙坚。并立下重赏,第一个冲上城头的赏十金,杀敌军一名赏钱十贯,如果有杀死或者生擒孙坚的封万户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接着董卓又道,他今日亲自督阵,但凡有畏惧不前者斩立决。这是绝了攻城军士的后路,不上去也是死,还不如上去拼命赚个爽快!
又是重赏又是督战的,董卓这是下定决心了,一定要攻下大谷关。
后世夸赞孙坚而贬谪董卓,有诗曰:
大谷城高三千丈,天兵天将艺高强。
虾兵蟹将敢来攻,炖成一锅熬成汤。
第99章 再攻城险被破关()
董卓下了死命令,今日一定要攻上大谷关。
手下攻城的军士见到不拼命是不行了,后退就是死,前进还有机会活下来。而且杀敌还有重赏,死了还有抚恤。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信念在董卓军中弥漫,他们跟随这攻城的战鼓,拼命的冲向大谷关。
俗话说的好,哀兵必胜。攻城的军士都没想着活着下来,这一下就增加了孙坚军守城的难度。
西凉军红着眼嚎叫着就顺着云梯往上爬,也不管上面扔下的是石头还是滚木,他们就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冲上去。
前面的死了,后面的顶上,在这种悍不畏死的打法下,仅仅攻可一炷香的时间就有西凉军跳进了城墙。虽然他没坚持片刻就被乱刀砍死,但是有了这第一个,攻城的军士就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于是攻击的更加猛烈,急速。
见到有一个自己的军士跳上了城墙,董卓哈哈大笑,说道“雄关亦不过如此,某西凉健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继续给某杀,活捉孙坚!”
随后董卓又命令鼓手拼命的击鼓鼓舞士气,后面督战的军士更是齐声大喝“西凉健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随着西凉军攻击的越来越急促,跳上城墙的越来越多,这些军士已经开始组成军阵,站稳了脚跟。
城墙各段纷纷出现险情,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西凉军攻占城墙!
孙坚一看不好,这样下去,不消片刻,自己这边就顶不住了。于是孙坚也是艺高人胆大,拔出宝刀就冲了上去,一刀砍翻一个西凉军,哈哈大笑道“西凉鼠辈,不过如此,某要大开杀戒了,哈哈!”
孙坚军见到主帅身先士卒的奋力拼杀都感到羞愧,主将都在拼命他们还有什么理由畏惧呢?而且孙坚爱兵如子,平时又颇多照顾、厚待,现在正是用兵之时,他们怎能拖了主公的后退?
重新焕发出强烈士气的孙坚军,开始拼命的砍杀,想把西凉军打下城头。西凉军也不示弱,今天反正后退也是死,还不如冲在前面博个好名声。
这就是针尖对麦芒,狭路相逢,勇者胜。当两方都是勇者时,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一上午的奋力拼杀,董卓就损失了三万人,再看孙坚军也没了昨天的从容,伤亡也成倍的增长,达到了一万人。
看到这种情况,孙坚一皱眉,就一个上午他就伤亡了一万人,他只有四万多人,这伤亡达到了四分之一。
反观董卓做为进攻的一方伤亡就大多了,两次攻城就伤亡了五万人。但是此次董卓带了二十万大军过来,虽然也是四分之一,但是他还有十五万可用!
下午如果董卓继续投入五万,还是如此拼命,不用两三天孙坚这边就无兵可用了。
董卓这时阳谋,就是欺负孙坚兵少,虽然他的伤亡更大,但是他消耗的起。因为大谷关太重要了,由不得他不拼命拿下。
堂堂正正的对战,孙坚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期待自己的手下士兵拼命了,不然真就被打下去了。
于是正午趁着董卓军吃饭歇息之时,孙坚在城墙上鼓舞士气,大声说着西凉军没什么可怕的,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砍他一刀他也疼,也会流血,只要不慌张,此战就肯定能赢。
有了主帅的亲自鼓舞,孙坚军斗志昂扬,上午的畏惧之情烟消云散。
同样都是人敌军没什么好怕的,何况他们是把守的一方,更有优势!
还没休息多久,刚到未时三刻,就听关下战鼓震天,董卓军又开始进攻了。
攻城的依旧是五万大军,不过确实一支生力军。孙坚就没那么多军士了,上午守城的军士体力还没回复过来就只得爬起来,准备器械抵挡西凉军的冲杀。
依旧是亲自督战,依旧是重赏,西凉军又嚎叫着冲了上来。
一方是生力军,体力充沛,一方疲惫之师,后继乏力,熟优熟劣一目了然,更何况董卓军还比孙坚军多两万人。
两军将士用命,宛如火星撞地球,冲击在一起。
这一下午的拼杀及其凶险,几段城墙更是几度易手,如果是孙坚这个主帅当了救火队长,哪里危险去哪里,大谷关今天就被董卓攻占了。
随着黄昏的到来,西凉军终于在鸣金声中慢慢退下了城楼。见到西凉军退走了,孙坚军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之声,似乎在庆祝打退了敌军,自己活了下来。
但是孙坚没有松气,因为战损已经统计出来了。一个下午他又报销了一万将士,就剩下将近两万人了,这如何守得住偌大个大谷关?
明日必败!
孙坚看着周围喜极而泣的军士,不好打扰他们庆祝劫后的余生。还是压下心中的担忧,跟随他们一起狂欢,放松身心。
吃罢晚饭之后,除了城头安排的值夜军士,其他累了一天的士兵尽皆倒头便睡,他们实在是累的不行了!
孙坚巡视各营,看到如此劳累的手下部曲,孙坚鼻子一酸好悬眼泪没掉下来。
他们跟随自己,没有博取多少功名,却如此辛劳。再想起已经战死的部众,更是让孙坚心痛不已。
孙坚恨自己无能,让手下丢了性命;恨这乱世的来临,打破他们平静的生活;恨这老天的不公,恨这汉室的昏庸,恨士人的不仁,恨董卓的残暴!
孙坚走出士兵的军帐,低头不语。脸上的表情由悲转哀,又由哀转怒,最后又变得不可奈何起来。
夜晚寂寥,些许虫鸣之音点缀着黑暗。慢慢行走在小路之上,孙坚心中跌宕起伏,昂起头,看着点点星光在夜空中闪耀,孙坚就想长啸一声,抒发心中的悲愤。
天下大势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孙坚能阻碍的了的,他只能奋发图强,照顾好自己的兄弟部曲,让他们在这乱世之中有一生存之地。但是连番大战,麾下多有死伤,想着过往那一张张笑脸,现在躺在冰冷的地下,如何能让孙坚不郁闷悲凉?
夜晚寂寥,孙坚感悟人生,得到了升华,更是进入了高深的武将层次!
第100章 得明悟偷营而胜()
站立在黑暗之中的孙坚在这似悲似哀的情绪之下,竟然不由自主的练起刀来。一遍遍施展着招式,刀风呼呼作响,似乎要把这黑暗都要劈砍开来,迎向光明。
练着练着孙坚似乎得到了升华,刀招不再是一招一式按部就班,变得虚无缥缈起来。再看孙坚似乎进入了空冥的状态,脸上不悲不喜,似乎是这古锭宝刀牵引着他的身体在动。
突然,孙坚转身,双手握刀一个下劈。就见刀光快如一道闪电,似乎真的把黑暗劈成了两半。刀风过处杂草无不被刀气斩断。
孙坚收刀站立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双手良久,没想到在这大谷关悟出了这黯然一刀,更是突破了一流武者,进入了顶尖武者的行列。
孙坚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似乎看开了这人间的生离死别,步伐变得轻快起开,不多时就进入了自己的帅帐。
孙坚明悟人生,突破境界,后世有人赞他曰:
游鱼出海济苍穹,豺虫拦路害苍生。
不悲不喜明悟道,鱼跃飞升化蛟龙。
回到帅帐,孙坚召集手下重要武将商议。
孙坚是打算趁夜黑,出大谷关前去偷营劫寨。如果能得手的话,那还有胜董卓的希望,不然明天一战,大谷关肯定会被董卓攻破。
现在孙坚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要么弃关回转鲁阳,要么就放手一搏,也许还有一线机会。
下城偷营是非常冒险的,他们现在满打满算就两万人了,还要留一部分看守关口,给偷营的人留条后路。那么出去的最多一万五千人。
反观董卓虽然两日征战死伤了将近七八万人,但是他还有十多万大军,就他这一万五千人,就算偷营,能赢么?
军力对比达到了十比一,孙坚军士能以一当十么?
但是除了这个办法再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于是几人商议,留祖茂带五千部众守大谷关,其余所有跟随孙坚前去偷营。
商议之后,确定丑时(夜晚一点到三点)出发,寅时(三点到五点)发动攻击。
确定之后,孙坚他们就回头休息去了,让守卫的军士子时叫醒他们。
时光如梭很快就到了深夜子时,孙坚等将领纷纷醒来,洗漱披挂得当之后,就在丑时一刻叫醒了所有的军士。
埋锅造饭,孙坚又阵前训话,说是前去偷营,也不勉强,不愿意去的可以留下。但是这些都是跟随孙坚多年的部曲,谁会做这缩头之龟?
于是孙坚点齐兵马,留祖茂守城,就悄悄打开城门,奔着董卓的大营摸去。
董卓把大营驻扎在大谷关五里之外,不过他们谁都没想过孙坚会出城偷营,毕竟他们十数万大军驻扎在这,还怕孙坚区区一两万人?
就是这松懈的防守让孙坚有了可乘之机。到了敌营之后,孙坚把部曲分成两部,一部他带领在正门,一部让程普、韩当、黄盖带领绕到营后,待得孙坚放响箭后一起进攻。又约定攻入大营之后,要多放火,多呼喊,只有让董卓大营混乱起来,他们才有机会打赢。毕竟董卓十几万人,就是十几万头猪,他们杀也要杀很长时间。让大营动乱,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刀兵相向,互相践踏,孙坚他们才有机会一击而中。
孙坚在程普走后就开始计算他们脚程,约莫他们已经到了大营之后,又等了一会,怕他们准备不妥当。
这时候就到了寅时三刻,孙坚觉的差不多了,不能再等了,再等天就亮了,如果让董卓军发现他们,他们偷袭的计划就泡汤了。
现在是人们睡的最死的时候,于是孙坚命令传令兵射响箭,给营后的大军发信号,开始攻击。
寂静的夜空中,三声响箭突然划破天际,“吱”“吱”“吱”凄厉的声响传出好远。已经在营后准备妥当的程普、韩当、黄盖听到约定的号令,纷纷拔出兵刃,一指董卓大营,大喊道“杀,别让董卓跑了,活捉董卓!”
孙坚亦是如此,两路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就冲入了董卓大营。
进入大营之后,他们按照事前说好的,在大营之中到处放火,又把圈起的战马全部放出,在后面制造异响,让战马受惊。
这一下太过的厉害,战马受惊之后开始在大营之中乱跑,多有军士在睡梦之中就被战马踩死。战马横冲直撞,把大营搅了个天翻地覆。
大营混乱起来,董卓的西凉军才堪堪转醒过来,看着乱糟糟的大营,惊慌失措的人们奔走相向,自相残杀、自相践踏者不知凡几。
孙坚见到计策已成,就开始命令军士在后面掩杀慌乱的西凉军。
在战场之上勇猛无敌的西凉军,在惊慌之后亦是如待宰的羔羊一般,任由孙坚军杀戮,反抗者甚少。
一南一北,两路大军向着彼此的方向冲杀下去。
大营之中宛如人间地狱,到处都是慌乱的士兵,到处都是燃烧的大火,到处都是乱窜的战马,一时之间鲜血横飞,染红了大地。
南北两军在汇合之后,就开始寻找董卓军中主将,想以逸待劳直接诛杀董卓等人,彻底打败西凉军。
但是大营如此混乱到哪里去找董卓?帅帐早就空空如也了,董卓等重要将领踪迹皆无。没办法孙坚又冲杀了几次,天光转亮之后便回转大谷关了。
原来早在大营动乱之时,董卓就离开了大营,站在不远处的山坡之上观看情况。主要的将领皆在此处,李儒、李傕、郭汜、胡轸、吕布等等。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汇聚过来的败军越来越多,大营之中的混乱似乎并不像孙坚看到的那么严重。
到了最后,董卓还是汇聚了将近八万之众的败兵。这也为西凉军保留了的根本,也为日后他们互相攻伐留下了根苗。
虽然还有八万之众,但是溃败之军,士气低落,如何还是孙坚的对手?见到事不可为,董卓也是非常无奈,洛阳不能再待了,只能退回长安了。
不过好在洛阳的财富都让他董卓搬去了长安,朝廷也搬了过去,董卓暗暗的想到,还是李儒有先见之明,即使东都给了关东诸侯,他们也什么都得不到。
打定了主意,董卓看着手下武将说道“某准备回转长安,然洛阳做为大汉东不可轻弃,诸位可有自愿留守的?”
西凉系的武将都低下头来,谁都不愿意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但是吕布没这么想,有西凉系的压制他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但是这次正好是他的机会,可以单独领军征战。如果打赢了,看他西凉系还有什么话说。
于是吕布走出阵来,请命驻防洛阳。
第101章 退长安袁术占城()
董卓打定主意回转长安,但是洛阳还是要有人驻防才行,询问良久之后,吕布才走出阵列,对着董卓行礼道“某愿驻守洛阳,抵御孙坚,替义父分忧!”
西凉武将见到吕布居然这么傻,愿意驻守洛阳,尽皆幸灾乐祸。一是通过几次大战他们都确定孙坚很是厉害,想来除了徐荣谁都不是他的对手。连主公亲自出马还是被他打败;二是吕布是并州系武将,本来就互相不对付,看到吕布想去送死,他们也乐得如此。
董卓看到吕布愿意,也是挺欣慰的,还是有人愿意替自己分忧的,再看向西凉武将就不满起来。怎么说你们都是他董卓的部曲,他董卓才是主公。西凉这些人仗着微末之时替他出生入死,得势之后便开始飞扬跋扈。
可以这么说,他董卓一半的骂名都是这些西凉武将惹下的。他们骄狂的很啊,都快不把董卓这个主公放在眼里了。
董卓打算这些事了之后,好好的教训教训西凉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