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

    两军阵前,弓弩手皆在后面压阵,刀盾手一手举盾一手扛着云梯,井栏在士兵的推动之中,来到城下,居高临下向城头放箭。

    不多时在军士合力之下,便架好了云梯。刀盾手一手举盾,嘴咬环首刀,一手扶梯,快速上爬。

    俗话说哀兵必胜,袁术军今日攻城全军缟素,发誓要为刘辟报仇。各部士兵皆憋着一口气,拼命向上爬,没一会攻上了城头。

    随着第一个士兵跳上城墙,叛军便开始骚动起来。他们本来就都是杂兵,训练不勤。再见到袁术军个个猛如虎,不要命的向上爬,在心里上他们就已经落了下风。再到后面有兵丁跳进城墙,更是以伤换伤,以命博命,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更是让守军不寒而栗,怯弱不前。

    却说魏延这一路,他先是鼓舞士气,让士兵往上爬,后面他自己也咬着刀爬上云梯。左手盾挡住城上扔下的滚木雷石,飞快的爬上了城墙。魏延虽然年轻但是武艺超群,他登上城墙之后就为后面上的士兵站住了脚跟,一柄大刀上下翻飞,碰着死挨着亡。有他守卫云梯,爬上来的士兵越来越多,形成战阵,合力冲杀。

    主将魏延拼命,他们怎么可能落后。皆奋勇争先,不肖一刻钟,就把北门城墙上的叛军都杀了下去。

    占领了北城墙之后,魏延一面留下几个士兵把守云梯,一面带领城上的士兵杀向城门。只要打开城门,迎大军进城,这一战就赢了。

    下了城墙之后,来到城门洞前,魏延傻眼了。不是城下叛军太多,而是城下的叛军跑的一个都不剩了!偌大个城门洞,冷冷清清,地上皆是叛军扔掉的兵器。

    魏延也不多想,城门就在眼前,不管盘踞如何打开城门才是首要之务。随着士兵放下门栓,搅下吊桥,缓缓的推开城门,育阳城就像脱掉衣服的新娘,任新郎采摘。

    其他两面也不遑多让,三面城墙尽皆被袁术军占领,又都打开了城门,放大军入城。

    城外的大军顺着吊桥就进了育阳城,开始满城的搜捕叛军,但是城内的叛军只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其他主力踪迹不见,不知所踪!

    魏延一路冲杀之下,很快就占领了县衙。不过他一路走来,只是遇到零星的抵抗,并未见到大股敌军。

    魏延也纳闷,这一战打的也太轻松了吧!从攻城到占领县衙,不过一个时辰,叛军都去哪里了?

    魏延占领县衙没多久,张珣、张侃也到了这里,三人互通了情况,所遇都差不多。

    魏延眼睛一转说道,会不会叛军在攻城的时候就跑了?他们进攻育阳是采用的围三缺一之法,南面并未攻城。

    魏延不愧是以后得智将,正如他所料想的那样。主攻的三面叛军就每面只留了两千人把守,没有攻击的南面三氏族长带着家族众人还有大多数叛军早就从南门逃出了育阳城。

    原来,今日袁术准备进攻的时候,三族族长一合计,皆是觉得就凭他们这两万杂军,肯定守不住育阳城。他们手下的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怎么敌的过袁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

    于是本来四面城墙上都有五千军士的,但是他们发现南面没有进攻以后就不断的抽调其他三面的部曲来南门。美其名曰南面快撑不住了,要他们调来支援,其实就是他们为逃跑做的准备。

    攻城一战魏延身先士卒,有大将之姿,后世有诗赞其曰:

    育阳平叛急匆匆,身先士卒欲立功。

    一战便把头角展,乱世用命始尽忠。

第71章 南门逃文聘伏击(第三更)() 
在北、东、西三门大战正酣之时,三族族长看着事不可为,便带着抽调到南门的一万私兵,并家族族众,打开南门,准备逃往襄阳。

    今天上午三人登上城楼一看袁术的军容,就知道肯定是打不过。

    想不到袁术在南阳堪堪一年的时间便训练出了如此的精锐之师!

    既然打不过就只能跑了,不然死守就是个死。杀了他袁术麾下大将刘辟,又公开反叛袁术,不用想都知道袁术恨他们恨的牙根都痒痒。

    攻城惯用的便是围三缺一,他们也知道南门外肯定有埋伏,但是斥候探查到袁术此次带过来的部众定多两万人,又要攻击三面,分割下来,南面最多留五千人。他们想着自己一万大军,就算以二对一,起码杀出去是没问题的。

    但是他门没想过属下部众的士气如何,他们此行不是追杀,而是逃跑。士气低落的疲惫之师,怎么可能打的过,士气高昂以逸待劳之师?就更不用说他们麾下皆是乌合之众,敌军是精锐了!

    文聘此时就埋伏在南门两里外的一个峡谷中,百无聊赖的咬着草根,想着估计也是白等,叛军肯定跑不出来。自家如此精锐的部众,怎么可能让他们逃出?估计一会回转的命令就会传来。

    正在文聘在心里羡慕攻城的三部之时,有斥候来报,北方发现大量军士,看样子像是叛军,人数在一万左右。

    听到这个消息文聘一下从地上跳了起来,大喊一声“哈哈,来的好!合该某立功露脸!”说完文聘任蹬搬鞍跳上坐骑,大手一挥,让休息的部众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文聘又打发斥候再探再报,他要时时掌握叛军的详细动向等情报。

    随着一个个斥候跑来回报消息,文聘确定下来,是一万叛军并三族族众,犹如丧家之犬般夺路而逃,而且没有派出先锋密探打探这里的情况。

    看样子是匆忙之中乱了分寸,慌了手脚!

    但是文聘可不管他们怕不怕,他此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劫杀他们。对待叛军没什么好讲的,犯上作乱的时候就要想清楚失败的后果!

    文聘没等多久叛军的前部就来到了峡谷口,慌慌张张的向南逃窜,也没注意看峡谷两旁的密林蒿草之中,是否藏匿大军。

    前部离离拉拉的就穿过去了,文聘隐匿在密林之中没动,他在等敌军的中军。这种伏击讲究的就是半而击之,把前后两军从中间截断,然后再分而歼之。而且文聘在密林之中多设旌旗,出击之时,摇旗呐喊,动摇敌军的死战之心,方能大胜。

    很快中部叛军便进入了峡谷。此部更加不堪,争先恐后的向前逃窜,很多人直接把手中的兵器都扔了,就恨爹妈少生两条腿,期望能跑的再快一点,逃出生天!

    文聘见到出击的时机成熟了,猛然拔出宝剑,往下一挥,大喊一声“杀!”。

    “吱”“吱”“吱”三只响箭射向天空,酸吱的厉响洞彻天际,传出老远。

    叛军听到声音,皆不明所以的看向天空,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逃跑的速度也因此慢了下来。

    就在他们昂头看天的时候,峡谷两旁突然伏兵四起,旌旗飘摇,喊杀之声四起,乱箭齐发,射向叛军。

    叛军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纷纷被箭矢射倒在地。文聘留一千弓箭手持续放箭压制敌军,亲帅四千部曲分成两部,就杀了过来。

    喊杀声震天动地,一往无前的气势从文聘军身上迸发出来,浓重的杀气弥漫在叛军中间,似乎凝固了空间,把叛军牢牢的困在原地。

    文聘军怎么可能还跟叛逆客气,冲到近前之后,刀剑并举,枪矛同刺,犹如砍瓜切菜一般,杀的叛军哭爹喊妈,节节后退,不敢敌对。

    后面的人要往前走,前面的人要往后退,结果就挤作一团。叛军互相推推搡搡,再加上峡谷之中多滑石,很多人因此跌倒在地。

    但是惊慌失措的人群,可不管脚下的是地面还是肉身,推搡着就踩了过去。这下倒地的人可倒了大霉,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就被踩成肉泥!自相践踏者不知凡几!

    文聘大手一挥,自己带两千军士向前兜着前部的屁股追杀上去,后部在副将蒋方的带领下,向着拼命往后面挤的叛军杀了过去。

    惨叫声此起彼伏,刀光剑影,鲜血横流,不大的一条峡谷被鲜血染成了红色,血腥之气升腾弥漫,宛如人间地狱一般!

    待得战后清点,叛军多为自相践踏而死,真正死在拼杀之中的反而少之又少。短短一刻钟,蒋方部就把叛军杀了个对穿,逃跑无路之人,纷纷扔掉手中兵器,跪地乞降。

    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再也没有战得勇气。袁术军确实厉害,他们或五人或十人组成军阵,刀枪剑戟配合默契,宛如一个个绞肉机,所到之处,血肉横飞,死伤无数。

    但是袁术军纪严明,凡是跪地投降者,皆可活命。由此后部叛军大多成了俘虏!

    蒋方收拢俘虏分出一部分看管俘虏,一部分打扫战场。他则带着大部分军士继续向前追赶叛军。立功的事谁不还嫌多?就怕跑的慢了,文聘已经打完了!

    蒋方给追赶的部下拼命鼓劲,想多立功就要跑快点,不然连汤都喝不上,因此很快追上文聘。

    文聘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副将蒋方道“汝因何而来?不尊将令否?”

    蒋方讪笑道“将军,后部已经战闭。某分下军士看管俘虏打扫战场,带大部前来为将军助阵!”

    袁术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胆敢不尊号令,是可以就地处死的!

    文聘听到蒋方如此说,瞬间就明白了,这是嫌后面的功劳不够,跑来抢功的啊!

    不过文聘也不以为意,蒋方是他的副手,平时处的关系也不错。自己得主公看重,信任有加。蒋方就不同了,他为乡里豪强,虽然武艺不错,但是比文聘他们还差的不少。想出头的话只能靠战功。而且文聘是此路军主将,头功怎么都是他的。

    于是文聘笑呵呵的对蒋方道“叛军头目就在前方,汝可自去。若能捉拿诛杀,某在主公面前为汝表功!”

    蒋方正如文聘所说,武艺上不去下不来,就混了个中游。这样的人物袁术军中比比皆是,不可能多看他一眼,他们想晋升只能通过积累军功。

    见到文聘愿意把头功让给自己,蒋方感激道“如若能成,来日必请将军喝酒!旭日百花雕管够!”(旭日百花雕是旭日酒楼自己秘方酿的酒,为南阳之最)

    “哈哈,好说,汝擒住贼首再说吧!”文聘哈哈大笑,给蒋方指引,叛军首领逃跑的方向。

    峡谷虽长,但是拼杀了这么长时间,而且叛军又是拼命出逃,所以前部很快就冲出了峡谷,进入到平原地带。

    “某去也,将军为某压阵,定取贼首项上人头!”蒋方一抱拳,奔着文聘指引的方向就冲了过去

    蒋方能拿下三族族长立下大功么?

第72章 追贼首隐匿逃生() 
却说三族长慌慌张张的跑进峡谷,但是没多久,身后就传来喊杀之声。回头观瞧,这可好,后面袁术军居然埋伏在这里!

    看到自己的部曲被拦腰截断,三族族长就知道后面的人都完了!这些私兵在他们眼中不过是猪狗一样东西,就是全死完了他们也不心疼,只要自己能跑了就行!

    现在三族就恨爹妈少生两条腿,跑的太慢了!

    不过他们想快也快不了多少,这次出来三族把家族中人都带了出来了,老弱妇孺比比皆是,又没马车,怎么可能跑的快?三族长没办法只能不断的催促他们尽量快点,追兵已经跟在屁股后面了。

    早知道就赶马车出来了,本来想的是马车目标太大,一看就是重要人物。还不如混在人群之中,也许还能蒙混过关。现在看来,之前是想错了,他们跑的实在是太慢了!不过也不能怪他们,都是养尊处优的娇贵身子,出行那个不是乘车骑马,什么时候步行过?

    身后不断的响起惨叫之声,追兵是越来越近了。虽然三族长不断的催促着他们加速,但是他们大包小包的如何能比的上轻装简从的袁术军?

    追兵在一点一点的靠近,三族长一商议,这样不行,还是得留下些人断后才行。不然就这蜗牛般的速度,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追上了,到时候谁也跑不了。

    于是商议过后,三族各出五十护卫仆从,留下断后。

    三族在育阳根深蒂固,护卫皆是训练有素的魁梧之人,是他们中的精锐。如果不是为了逃命,他们还真舍不得把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护卫留下,毕竟在这乱世,山贼盗匪横流,出门在外,没有精锐的护卫可不行啊。

    也正是因为留下护卫阻击,才停滞了文聘追杀的脚步,让副将蒋方赶上了文聘。

    蒋方领命之后就顺着文聘指引的方向追杀了过去,文聘则追向另外的方向。毕竟有很多可能性,文聘也不敢保证叛军贼首就一定在蒋方的方向上。

    蒋方快速的向前搜索着,但是四周的乱兵实在太多了。一路冲杀,一路俘获,但是始终未见三族的踪影!

    嗯?文聘骗我?他指的是错误的方向,他自己去的才是贼首逃跑的方向?蒋方想着是不是文聘为了战功在骗他。不过转念又想,不管三族是谁抓到的,文聘作为领军的将军肯定都是首功,他没有必要骗自己啊。而且平时相处,文聘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不屑说谎。可能是他们跑的太快,又或者是自己遗漏了。

    于是心中计算着他们的速度,蒋方又追了一段,但还是没有见着!于是又反回身,把经过的地方又细细的过了一便,一直回到他和文聘分开的地方,还是没找到!

    这就奇怪了,难道贼首真在文聘的方向上?

    他想着真有这个可能性。不过正在这时,文聘回来了。就见他双手空空如野,马上除了他自己的兵器也没其零碎之物(贼首一般要枭首带回,以示功劳)。

    文聘居然也没抓到贼首!

    文聘见到蒋方回来了道“如何?可有收获?三族贼首抓到否?”

    听到文聘这么问,显然是文聘没有发现三族贼首的踪迹。

    那这就奇怪了,三族几百号人难道插上翅膀飞走了不成?

    蒋方拱手道“惭愧,某未能寻到贼首踪迹。某已经找了两便矣,皆未见其踪影!”

    文聘也愣了,明明看到那些老弱妇孺都奔蒋方的方向去了,怎么会没有?是不是蒋方有所遗漏啊!

    文聘确定的想着肯定是蒋方有所遗漏,不然不可能找不到他们的。于是两人又顺着那条路仔细寻找过去,都快走到新野了还是没有他们的踪影!这就奇怪了,难道他们长了翅膀飞出南阳了?怎么可能会没有,他们到底去哪里了?

    两人又分分合合找了许久就是不见贼首踪影,眼看黄昏就要降临,到时候寻找的难度更大。没办法只得作罢,两人收拢士兵,打扫完战场后,押着俘虏回转育阳去了。

    为什么都要打扫战场,因为如果不打扫战场的话,尸体腐烂极易产生瘟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尸体一般都会就地掩埋。

    此行虽然没有抓到贼首但是也收获颇丰,单单俘虏就抓了五千余,斩首也有千余,其他人或自相践踏而死或不知所踪。

    早在他们寻找贼首的时候就有传令官传来消息,主公袁术已经攻克育阳,现在已经进驻了育阳城,正在城中等待他们这一路的消息。

    文聘回转育阳并没有再走他们埋伏的峡谷,毕竟是得胜而回,凯旋之师怎能走小道?在经过峡谷的时候文聘向里面看了一眼,杂早丛生,怪石嶙峋,林密幽暗。文聘还感慨到,这里确实是一处藏人之所。不过文聘也没多想,虽然战时峡谷混乱,但是打扫战场的军士比比皆是,如果三族躲入峡谷藏匿,这些人怎么可能发现不了?

    但是千算万算谁没想到,三族贼首并族众就藏在峡谷的密林之中!就躲在他文聘的眼皮子底下!

    原来三族族长商议留人阻敌的时候,就在分析应该怎么跑。如果直直的向南跑,他们肯定跑不过追踪的袁术军。但是孙氏族长眼珠一转想出一计。

    他想起了灯下黑的典故,于是说,阻敌之后他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从新绕进峡谷藏匿。只要等到天黑,他们还不是想怎么跑就怎么跑。

    这个想法让其他两族族长都是眼前一亮,确实是个好办法!现在的他们基本上已经穷途末路了,还不如放手一搏,而且行此计策逃出生天的几率大的多。

    打定主意后,一群人便绕向峡谷。最初他们是从峡谷的北面进入峡谷,从南面出去的。这次他们又绕回北面,就是在赌人们都是向南逃了,北面肯定没有什么人。毕竟现在这么乱,谁也不会注意他们来时的方向。

    他们的想法果然跟现实的一样,大部分军士都往南面去了。留在北面的极少极少,而且都是在峡谷中段靠近南面看押俘虏。

    在解决了几个散兵游勇之后,一行人顺利的进入峡谷的密林中藏匿。

    不过危险还没解决,虽然藏匿其中,但他们还是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招来袁术军。

    在这种煎熬之中渡过了几个时辰,好不容易挨到了天黑,在见到文聘大军押着俘虏从大道走过之后,他们才长出了一口气。

    总算是逃出生天了,个中惊险紧张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放松下来以后,大部分人更是喜极而泣,庆祝自己活了下来。

    三族族长也是长出一口气,虽然兵行险招但总算是成功了。不过再清点人数,只剩下不到千人。

    三族族众加起来有三百多人,护卫随从将近五百。出来的时候一万之众,一个下午就报销了十分之九,真可谓是损失惨重!

    不过三族倒行逆施,真的这么容易就让他们逃出惩罚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人在做天在看,善恶终有报!

    后世有诗描述此战曰:

    妄自作乱起育阳,一战而溃奔荆襄。

    灯下之黑终活命,泥牛得脱入海洋!

第73章 报应来终究身死() 
不提文聘如何向袁术交令却说三族在峡谷之中看到文聘的人走远之后,又派斥候跟踪了很长一段,见他们都没有回转才放下心来。

    看来确实都走了,不是回马枪。现在是傍晚时分,他们要抓紧时间埋锅造饭,毕竟一下午的奔波早就饥肠辘辘,吃饱了才能更好的逃跑。

    三族长差下人埋锅造饭,他们三人则带着护卫头领阿大、阿二商议,如何逃往襄阳避难。

    比照大汉图录,最快的方法就是一路向南经新野、朝阳、邓县到樊城再入襄阳。

    但是他们叛乱这么久了,相信袁术早就下了太守令。南方各县肯定是坚守城池,预防他们流窜过境。如果再这么走下去,肯定是自投罗网。

    如果不走大路,只走乡间小路,虽然会稍微慢一点,但是这样会安全很多。就是这个时间又不能耽误的太久,不然被袁术搜索的大军发现就全完了。

    再或者便是绕路去襄阳。从西边走,经安众、穰县、冠军进入秦岭,越过大巴山走巴蜀进入南郡,再东进襄阳。

    这一路的话,应该就会出其不意。他们想去襄阳的意图袁术应该可以猜到。但是谁都会想到一路向南才是捷径。那么他们这么走虽然绕了远,但是安全系数就高了很多。

    最后几人商议过后还是决定东进秦岭大巴山,经巴蜀入南郡,毕竟这样更保险。

    敲定了方案,几人就分头布置去了。长途跋涉还是要给妇孺准备些用具,再了还要乔装改扮一下,起码要混出南阳郡才行。

    阿大、阿二作为护卫首领,则领着部下在外围巡视,保障三族的安全。

    阿大、阿二巡视四周,这一路上却未说话。今天一天的遭遇让他们感触颇多。本来投效三族就是为了博个出路,但谁成想到最后却成了反贼。

    两人都是南阳本地人,为乡里豪杰。袁术到任南阳以来,多施仁政,两人的乡族也多受袁术恩惠。这让两人皆对袁术有好感,都曾幻想过投在袁术麾下,征战四方,博取功名。

    但是事与愿违,三族叛乱,直接把他们带进了深渊。不但成为了袁术的对立面,还要顶着个反贼的骂名。

    三族长为主人,他们也没办法,只得尽人事行忠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保主人周全。

    但是三族的所作所却伤透了他们的心。反叛成功以后,还未安定下来,三族就开始争权夺利了。这如何是明主为所?

    守城时候又不敢亲上,在各处多有抽调,只为了逃命。置手下性命于不顾,靠出卖手下来换取他们逃跑的时间。这种行为最让他们不耻!

    打不过逃跑不丢人,但是欺瞒自己人,在他们还在奋勇搏杀之时,偷偷溜走就非大丈夫所为。而且手下用命刚占据城池就成了弃子,这跟过河拆桥有什么不同?参彼观己,阿大、阿二也怕到时候他们两人也成为弃子,被无情的出卖抛弃。

    最痛心的还是两人一手调教的亲卫,居然被三族留下阻敌,换取他们逃跑的时间。手下亲卫跟他们二人关系颇好,又多是乡间亲族,因此而身死可不叫他们心痛不已?

    由此二人便开始跟三族离心离德,不想再为这样的主人效命了。继续跟随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被出卖。而且死了以后还要背着反贼的骂名,让家乡的亲族抬不起头来。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识时务者为俊杰!

    两人相处颇久又是兄弟,心意相通。见到阿大看着自己微微颔首,阿二就知道大哥下定决心了,不再跟着三族一条路跑到黑,开始为自己的出路打算。

    两人走到阴暗处,阿大道,不跟着三族走,与其回到乡里隐匿蹉跎还不如投效袁术。袁术亲善武人,这是个人都看得见,凭他们的本事还是有机会出人头地的机会的。

    不过就这么投效过去,袁术怕是不肯收他们。毕竟现在他们是叛军,又诛杀了袁术的爱将,其麾下都要找他们报仇,怎么可能还收为己用?

    看了看三族族人开始吃饭,而他们这些护卫却不得食,这让阿大看在眼中。愤怒异常。暗道,没有我们护卫你们跑的了?还带着这么些老弱妇孺!到现在了还把我们当下人看,猪狗不如!

    不如就把三族族人都杀了,也好作为咱们的晋身之礼!没有梯子哪能攀高枝啊!阿大狠戾的跟阿二商量着,他们身上又多有财货,爷们正好也发笔小财!

    三族如何不仁,阿二也都看在眼中,早就想除之而后快。见大哥提议了,阿二想都不想就同意下来。

    两人找来心腹之人统一了诛杀三族的想法。不过其他部众还是有忠于三族的。自己这边加起来也就两百多人,对付剩下的三百多人可不容易!况且还有三族族众在一旁!

    阿二心思活泛眼转一转计上心来,说他还有一包蒙汗药,不如下到他们水中,等药倒了他们,再行杀戮,不就容易得手了么?

    虽然是下三滥的手段但确实是个好主意。于是阿二拿出蒙汗药一一分发,然后各自行动,除了他们自己备用的水壶,其他的尽皆投放了药物。而且又在剩余的食物之中放了许多。毕竟三族主人吃完了,他们这些下人还是要吃的,不然没有体力怎么保护他们?!

    不多时几人又一碰头,一一点头表示得手了。阿大看在眼中,恶狠狠的想着,不是我不仁是你三族太过不义了。我这也算是替天行道!到时候下了阴曹地府,可不要说我阿大的坏话!

    阿大稍微安了安自己躁动的心,告诫其他人,一切照旧切勿露出马脚。

    果不其然三族族人在吃完饭后,开始招呼护卫们过去吃饭。阿大走过去,看着锅中的残羹冷炙,心中冷笑,背叛你们,我心中一点都不愧疚!

    阿大他们都借口不饿,把剩下不多的饭食让给了其他人,因此也博得了不少感激。毕竟三族吃完就没剩多少,他们人又多,本就不够分。

    后面还要走远路,吃完饭后,约定休息一刻钟就启程奔西,绕秦岭大巴山经汉中到南郡入襄阳。早在叛乱之前,三族跟襄阳方面取得了联系,那边已经有了回信,如果败露,蔡氏、蒯氏愿意庇护他们。

    歇息少许之后,众人便开始觉得头脑发昏,头重脚轻,脑袋嗡嗡直响,很快便昏睡过去。见到他们尽皆中招,阿大等人又检查了一遍,确实都睡死了,才放下心来。

    阿大拔出宝剑看着三族族长,恶狠狠的笑道“哈哈,老贼,汝等也有今日!往昔的苛责也就算了,今朝还要让爷们给汝等陪葬,想的到美!今日便借汝头颅一用,献给后将军也是大功一件,也可作为某等投效之礼!到了阴曹地府可要念某等的好啊!你给我在这吧!”

    说话间阿大一剑狠戾的劈下,吴氏族长的大好头颅便被砍了下来,了却了自己不仁的一生!

    阿二等人有样学样,一炷香的时间便把这六百多人尽皆斩首。

    晦暗的树林之中宛如人间地狱,鲜血喷溅了的到处都是,连带着他们身上,脸上也是红彤彤一片,宛如厉鬼。

    到了三族也没逃脱身死的下场。

    这就叫一报还一报,恶人自有恶人磨。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第74章 出城迎收获忠心() 
阿大阿二诛杀三族老幼三百多口,并砍下三族族长的头颅准备进献袁术自不必细说。再回转到文聘这边,文聘押着俘虏骑在高头大马之上,这时便回到育阳城外。

    早有报信的军士把消息呈报给了袁术,无名峡谷一战文聘大获全胜,单单俘虏就抓了四千多人!

    听到这个消息,已经移师坐镇育阳府衙的袁术,击节叫好“好,太好了!以五千击一万还能大获全胜,仲业当得为大将之才!哈哈,好,太好了!”

    众将皆出言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得此大将之才,何愁霸业不成!”

    在他们看来三族叛乱都是小事,能得一个可能成为大将的将军,这才是天大的好事!

    “来呀,随某前去迎接仲业,端的为某之曹参!”说着袁术不顾众人劝阻,站起身来,执意要出城迎接文聘。

    袁术的身体因吐血本就虚弱,进育阳城时都是乘坐大车。此次迎接,袁术居然要步行出城,这对他的身体确实是个考验。

    不过在袁术心中却不是这么想的,如果文聘打了胜仗自己不去迎接,起码会寒了武人的心。乱世正是用武人的地方,袁术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展示恩宠的机会?

    在收买人心方面袁术自信不会比曹操差!人才难得,为了大业,没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他的灵魂来就自后世而来,没有汉代的门阶之别,士庶不立。

    袁术的身体确实非常虚弱,每走两步便要停下来休息片刻,虚汗渐渐爬满了额头,嘴唇发青,身形也不似那么稳健了,有些摇晃起来。这还是袁术来到这个时代以后天天锻炼的结果。不然以他之前被酒色掏空身体的情况,吐一口血不在床上躺半个月,肯定是下不了地。

    袁术拒绝了黄忠好意的搀扶,紧咬牙关强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