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禀主公,颜良、文丑让黄将军阵斩了,辛评被赵云将军刺死,许攸、辛毗不知所踪,赵云将军已经去找了。”段煨在旁边说道。

    “唉,可惜了,颜良、文丑,大将也,可惜了,可惜了!”袁术在旁边听到颜良、文丑被黄忠给砍了,大叫可惜。

    黄忠脸色微红,拱手道“不知主公要活的,请主公治罪。”

    “算了,死了就死了吧,有你们在,多他们两个不多,少他们两个不少!”袁术扶起黄忠说道。

    这时候,郭图谄媚的说道“南阳王,南阳王,我投降,我投降,别杀我!”

    袁术看都不看郭图,这厮这软骨头,让袁术很是不耻,再联系此前此人的龌龊,在心里,袁术已经叛了他死刑。

    袁术则来到高览,张合的近前,还未说话却把他们的绑绳解开了,在他们震惊之中袁术说道“让两位将军受苦了,你我本没有仇怨,不过是大义不同罢了。你们走吧,希望以后做个顺民。”

    张合尤不相信的问道“南、南阳王真的放我们离开?”

    “这还有假?”袁术哈哈大笑道“哈哈,我知道两位将军是忠义之人,若是死在囚牢之中甚是可惜,奈何术身姿粗鄙,不敢求二位将军投效,只得放你们离开了。”

    “来呀,让开道路,那十金给两位将军为路费,让他们离开。”袁术说着就要离开。

    “南阳王且慢!”张合叫住袁术,拉着高览就跪倒在袁术身后,说道“南阳王如此厚待于我,我等愿降。今生为南阳王牵马缀蹬,在所不惜。若违此言,愿受万箭穿心。”

    高览也附和着赌咒发誓,唯他袁术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郭嘉暗中对袁术竖起大拇指,当着俘虏的面前大施恩义,这一手做的太高了,收服了张合、高览怕是这些人都要投降了。

    果不其然,其他诸将一个个跪倒在地,甘愿请降,郭图、逢纪也是如此。

    袁术一一扶起他们,说道“既然诸位不已袁术粗鄙愿意归降,我袁术便不会想弃,依照各位此前的官职,皆复原位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袁术如此大度,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

    正在这时,赵云回来了,一手提着一个,马上还搭着一个,把这两个文士打扮的人扔在地上,赵云跳下坐骑,对着袁术拱手道“主公,云幸不辱命,许攸、辛毗皆在此,请主公发落。”

    本章完

第452章 诛奸妄许攸未死() 
袁术喜出望外看不不看许攸跟辛毗,而是上前扶住赵云道“有赵将军在,我心甚安,这些龌龊子,要来何用?”

    说着袁术找来影部的袁武,对他耳语几句,便拉着赵云、黄忠带着众武将以及投降的武将离开了,留下郭图、逢纪、辛毗、许攸几个谋士不知所措。

    这时候袁武带着几个军士过来了,直接把几件兵器仍在他们脚下,又牵过几匹战马,轻蔑的看到他们说道“诺,给你们的。我家主公有好生之德,逃命去吧!”

    郭图看也不看这些,上前谄媚道“方才南阳王已经答应我等投降,这是……这是何意?”

    “这还要我明说吗?”袁武冷笑道“哼哼,就你们这几个龌龊小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收你们何用?等着你们破坏我主麾下的和谐不成?要不是我主交代让你们离开,依我的性子,直接杀了清净!还不走吗?怎么,让我送你们一程?”

    “是,是,马上走,马上走,多谢南阳王!”郭图、逢纪等人赶忙拿起短剑,翻身上了战马奔着西北就下去了。

    西北是邺城的方向,他们心中还抱有幻想,回到邺城,袁绍那里再报此仇。

    辛毗看着短剑跟战马苦笑一声,这怎么还看不明白,这袁术怕是要置他们于死地,不过是害怕坏了他们的名声,才如此行事。

    从袁武眼中的凶光辛毗看得清白,这一趟离开袁术军大营就是个死!

    想到这里,辛毗把心一横,横竖都是死,与其死的不明不白,不如落个好名声。拿起短剑,辛毗在手上掂量掂量,直接对着西北邺城的方向拜了三拜说道“主公,某不能尽忠了,若是老天有眼,就保佑你等逃出升天吧,待将来为某报仇。若是老天无眼,那在黄泉路上你我君臣还能结伴同行,倒也不会孤单!”

    辛毗说罢,把宝剑在脖项之间一抹,一股血箭射在地上,辛毗抽搐着自刎身亡。

    袁武看看此人,暗道,还是这人够聪明,死了还能落个全尸,不像跑的那两个。让军士把辛毗的尸体收走,袁武又看向在哪里沉默没有动的许攸,“怎么让我帮帮你?”

    许攸看了一眼袁武,这话的意思他又如何不明?但是他许攸不想死,邺城还有他七八处房产,新纳的美姬还没来得及享用,那么多的荣华富贵才刚刚获得,他许攸还眷恋的很,怎么能死?

    眼珠转了转,许攸大喊道“你不能杀我,我有要事禀报南阳王,我有要事禀报南阳王!你不能杀我!我要见南阳王!”

    许攸的声音很大,传出老远去,惹得袁武一阵阵的烦躁,袁术让袁武秘密处决这四人,就是害怕有损名望。这许攸大喊大叫,弄得尽人皆知,他不是有负主公的嘱托么?

    对着其他的手下施了一个眼色,如狼似虎的军士往上一闯就把许攸按倒在地,堵嘴的堵嘴,拧胳膊的拧胳膊,更有一人啐在许攸脸上,怒道“你这贼子贼性不改啊,让你走,你不走,还让爷们费这麻烦事,你何苦来的?”

    许攸感觉死神已经渐渐的靠近了自己,但是被几个雄壮的军士押着,他动弹不得,也许是对求生的欲望让他迸发了潜力,押着他的军士一个没注意,让许攸这拱那推,还真的让他逃了出去。

    没了叔父,许攸疯了一般往中军大帐跑,一边跑一边高喊“我要见南阳王,我要见南阳王,我有要事禀报,我能破邺城,我能破邺城!你们不能杀我……我要见南阳王!”

    袁武见许攸居然跑了,气的他直接打了押着许攸的军士几巴掌,怒道“没用的东西,平时怎么教你们的?还不快追?愣着干什么?”

    这几个军士这才回过神来,一个个羞愤的追了过去,枉他们自称是影部的精锐,袁武的心腹,这么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居然在他们手上跑了,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相约抓住许攸之后,一定要暴打这厮一顿,他们快速的追上了许攸,但是还没等他们拉住许攸,便被迎面过来的文聘止住了。

    “南阳王有令,带此子去见南阳王。你们回去吧,告诉袁武,许攸我文聘接手了。”文聘说着,抓住许攸的绑绳,像拎小鸡似的,提着奔中军大帐走去。

    不提影部的几个军士垂头丧气的回去复命,却说许攸虽然被文聘拎在空中,但是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能见到袁术,他许攸就有把握说服袁术饶他一命。

    进入中军大帐之后,许攸被文聘一把扔在地上,文聘复命之后,许攸才慢慢悠悠的站起来,扫视了下大帐内的群臣,最后把目光落在袁术身上。

    袁术本来是让袁武找机会处理掉这四人,袁绍麾下会如此动荡都是这几人搬弄是非互相攻伐造成的。他袁术还没那么不智,文士够用了,不缺他们几个,更何况他袁术还不想这几颗老鼠屎坏了他辛辛苦苦创下的大好局面。

    但是在大帐之中,袁术听到了许攸的呼喊,开始本没有在意,但是许攸居然说他能破邺城,这边让袁术心中一动,叫过文聘,让他拉许攸提过来。

    虽然外面的大营是破了,战果颇丰,但是邺城还有袁绍军八万,最重要的是袁绍还没死,有他坐镇,邺城城高壁坚,屯粮无数,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

    袁术见到了许攸,等他站起来,才说道“哼哼,许子远,败军之将,你还有何话说?”

    “哈哈,南阳王说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我同是大汉天子脚下之臣,便有同殿之谊。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许攸错跟了袁绍,怎么,南阳王就不能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许攸摇头晃脑说的头头是道。

    “我听闻你南阳王雄才大略,能海纳百川,怎么这些武人收得,我这名满天下的贤士,你却不敢收乎?”许攸看了看投降的张合、高览等又说道“若是如此的话,许攸的人头就在这里,南阳王可自取之。”

    袁术有些好笑的看着还在卖弄的许攸,心道,这都要死的人了,居然还敢鼓唇弄舌,真以为我不敢杀你?现在天下大势在我,杀个把个人,也影响不了什么!

    “哼哼,真以为我不敢杀你?”袁术冷笑道,对于许攸袁术最是不耻,就是这人坏了袁绍的内部,如果没有他上蹿下跳,袁绍也不会败的这么快。

    想到这里袁术招呼左右道“来呀,既然他想死,就成全他!拖住去,斩了!”

    本章完

第453章 联内应许攸献策() 
“哈哈,来吧,若是能以我死,坏了南阳王的气运,我也死的其所!”许攸怡然不惧的哈哈大笑道:

    “是我许攸错看了你,没想到你也是那嫉贤妒能之辈,你们兄弟还真是一丘之貉啊。枉我还想把破邺城之策献给你,还是算了。就你们这样的人,破灭只是早晚的事,哈哈,我许攸就在地府之中等候你们。”

    许攸这番话却气坏了大帐内的众人,这厮嘴太臭,把众人都给说了进去,谁能忍他?

    “主公,杀了他,气运之势怎么可能因这龌龊小人而改变?”

    “主公,此人牙酸口臭,满嘴胡言乱语,不杀此子,难消我心头之恨!”

    “哗”大帐之内响成了一片,人们义愤填膺,纷纷出言让袁术杀了许攸。但是袁术却有些犹豫了,倒不是因为许攸说的其他的那些话,而是许攸说的破邺城之策。

    郭嘉看出了袁术的犹豫,出言说道“主公,不妨先听听他说的是何计策,若真的煞有其事,饶了他又能如何?”

    有了郭嘉这话,袁术有了台阶下,于是感激的看了一眼郭嘉出言说道“静一静,我有话说!”

    袁术这话一出口,大帐内的怒骂私语之声便停歇了,人们纷纷看向袁术,等他的下文。

    “许子远,非是我怕了你,盖因我家奉孝先生为你求情,不然我还真的斩了你头。便是让你坏了气运又能如何,天下十之七八都在我手,其他宵小之辈还能翻天不成?”袁术盯着许攸说道“若是你献的良策确实不错,我不但饶了你,还多有赏赐。若是你敢诓骗于我,哼哼,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袁术这话刚说完,就听大帐外有人拎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进来说道“报,主公,郭图、逢纪意图逃窜,已被我部诛杀,这是人头,请主公过目。”

    “哼哼,许攸看到没有,若是你敢再无言乱语,这便是你的下场!”袁术指着人头对着许攸说道。

    还冒着热气的血淋淋的人头,就放在许攸旁边,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再加上惊吓,许攸直接吐了出来,直到吐无可吐,许攸才在不断的干呕中,慢慢的平复了下来。

    袁术看着地上的污秽很是恶心,赶忙让人清理,又让人把人头拿下去,待得一切都消除了,心中的恶心才压了下来。

    这时候许攸也好了一些,说道“是……邺城城坚,若无内应必不能破。况且现在守城的是审配。此人虽是文士,但是深蕴守城之道。南阳王若是强攻,我敢笃定,便是一年也难以攻破邺城。”

    “哼,还一年?这怎么可能?我军现在拥兵四十万,便是用人填,也能填平邺城。”

    “就是,彼军新败,如何能坚守,以我之见,破城便在须臾之间。”

    “休要在这里大放厥词,你不就是想保命么?拿着不是当理说,你还真没白瞎你的学识。”

    许攸一句话,大帐内又喊翻了天,武将们一个个怒目而视,对许攸的话不以为然。

    不过几个谋士却眉头紧锁,紧抿着嘴巴,深深的担忧起来。

    袁术也是如此,邺城的内部情况还不是太明确,有袁绍坐着,再加上许攸说的审配,攻破邺城,确实不容易。

    “好了,不必多说,该如何攻邺城,我自有计较。”袁术一皱眉摆手让他们这些将军噤声,然后又问道“那子远先生有何良策?”

    许攸见到袁术对他的称谓都变了,就知道自己这条命总算是保住了,稍微出了一口气说道“邺城不易下,但是若是有内应的话,破城还是很容易的。”

    许攸说道这里,却在大帐内扫视了一下,笑了笑没有说话。袁术明白他的意思,这是要单独聊啊,也罢,就满足于他。

    “诸位,接下来就是破也邺城了,还不是懈怠之时,望你们谨守大营,切不可麻癖大意。”袁术扫视了一下众武将说道“此次破营的功绩先行记下,待得平定了冀州,再行封赏,都下去吧。”

    “诺!”众人躬身行礼,鱼贯而出,不过在经过许攸的时候,一个个怒目而视,对他很是不爽。

    许攸也不以为意,反正抱住袁术的大腿,就不怕他们。

    武将们都离开了,大帐内就剩下袁术,郭嘉、庞统、陈宫四人。许攸张了张嘴,却依旧不想说话。

    袁术便不耐烦了,直接挥手说道“好了,说吧。这几人都是我的心腹,必不会传扬出去。”

    袁术的话让郭嘉三人很是感动,不过对许攸却是记恨上了,一个个冷着眼看着这厮,没有说话。

    听到袁术这话,许攸也没办法,只得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我便说了。”

    “邺城西门的城门校尉孟真跟我是莫逆之交,想当初他得罪了袁绍还是我给解的围,南阳王只需要拿着我的手书去联系他,他必会相助。”许攸得意的说道“若是邺城城门大开,破之不是在须臾之间么?”

    没想到那么奸猾的许攸也有自己的亲信之人,袁术有些诧异,却很是感慨的想到,这可真是猫又猫道,狗有狗道啊。

    “那好,三日之后,便相约攻城,举火为号。”袁术点点头,走过去替许攸解开绑绳说道“若是真能成功,先生不但无过,还有大功,倒是你便是我的谋士如何?”

    “如此,那便先谢过南阳王!”许攸活动活动发酸的手臂,这才拱手说道。

    接下来五人便把相约的事宜商量清楚,许攸刷刷点点写了一封书信,交给袁术。袁术找来袁武,让他想办法今夜送到孟真手中。

    袁术再三交代此事的重要性,此关乎到破邺城,由不得袁术不小心。

    做完了这些,袁术拉着许攸请他饮酒,算是为他压惊,也有安抚他的意思。现在正是用他的时候,该给的姿态还是要给的。

    一夜无话,次日天光大亮,袁武回来复命,不但已经成功的联系上孟真,还带回来一封孟真的书信。

    袁术喜出望外的接过来展目一看,却更加惊喜了,孟真不但答应了三日之后举火为号,打开西门,孟真还说,到时他会诓骗审配去西城门,拿住审配献给南阳王。

    “哈哈,有此内应,下邺城易也!”袁术拿着书简哈哈大笑道“若下邺城,子远先生当为首功!”

    本章完

第454章 看袁绍布防三州() 
经过两天的准备,第三天夜里,袁术把大军分成四路,三面佯攻,一面由西门突入邺城。袁术再三交代,入城之后,先下太守府,一定要保证袁绍家小的安全,切不可坏了袁绍一家的性命。

    再怎么说也是血缘的亲大哥,袁家死伤殆尽,如果再杀了袁绍一家,袁术有些于心不忍。

    待得子时,相约的时间到了,袁术这边大军开始攻城,三路佯攻,西路军则是在孟真举火之后,便突入了邺城。

    留下一部分把守城门,此路领军的文聘、赵云,在孟真的带领下,直扑太守府。因为四面攻城,城内的军伍都去到城门处严防了,所以他们很顺利的就到了太守府。

    孟真骗开大门,赵云、文聘鱼贯而入,在袁绍等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便成了袁术的阶下之囚。

    拉起来半死不活的袁绍,赵云、文聘弄了一辆大车,装着袁绍开始去其他三门游说。

    原本还要死守的军士,见到袁术军已经入城了,主公袁绍也被生擒,他们再也没有了斗志,一个个放下兵器便跪倒投降。

    邺城一战,袁术不费一兵一卒,以生擒袁绍结束了冀州的大战。

    天光大亮之后,邺城也平静下来,肃清了依旧反抗的肖小,袁术志得意满的带着文武信步进入邺城之中。

    可以说邺城是平稳的过度到袁术的手中,所以损失并不大。

    袁术在太守府门前,昭告邺城的百姓,袁术军士义师是来解救他们的,所有百姓的财物,他袁术秋毫不犯,让百姓不要害怕。

    见到袁术军军纪严明,确实没有抢夺他们的财物,大胆的人便上了街道,见到没有危险,其他的百姓也开始了他们正常的一天。

    进入太守府,袁术先去后宅看了看已经放回床榻的袁绍。

    现在的袁绍已经是行将就木了,本来回到邺城病情有所好转,但是大营的被破,二十万大军的丧失,让他再无争霸的可能。

    这打击比生病更加猛烈,哀默大于心死,第二天袁绍的病情就开始反复,而且越来越重,已经没有了生还的可能,他还活着,也就是靠着几味猛药在吊着。

    看着昔日美鬓雄才的大兄,今日瘦弱成这样,袁术于心不忍,心中想着往昔袁绍对他的好,竟然伤心的落下泪来。

    袁术坐在袁绍床榻旁边,抓着他干枯的手说道“大兄,大兄,术来看你了!”

    袁绍微微把眼睛睁开,已经很难说出话来了,不过看到是袁术的表情,也有所动容,脸上肌肉跳动,最后变为悲哀,一闭眼,挤出两滴眼泪。

    “你说说你,你说说你,若是早降又怎么会如此?”袁术悲哀的说道“你我同出袁氏,兄弟之间却你攻我,我攻你,唉,不知某百年之后如何见家族大人啊?”

    袁术拉着袁绍的手絮絮叨叨,说着他们过往的嬉笑怒骂,讲到开心的地方也是哈哈大笑,讲到悲伤的地方却痛苦失声。袁绍听着亦受感染,陪同一二,却也兄弟情深。

    这话一直从下午讲到晚上,直到说的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再也说不出话来,袁术才拍拍袁绍的手,让他安心休息,他袁术必请最好的郎中给他医治,相约袁绍康复,兄弟同心,征战沙场。

    见了袁绍之后,袁术又去见了三个侄子,袁谭、袁熙、袁尚,发现三人也都不是什么大才,一番考教之后,却也保证让他们在军中、吏中历练一二。

    袁术又让看守不用把守的那么严密,只要他们不跑,所需之物无不答应,切不可怠慢了几个侄子。

    回到前厅,众文武皆在坐,收服了冀州,一个个兴奋的大声谈论着以后得大事,说到开心处哈哈大笑,这笑声都要把房顶掀翻了。

    袁术走进来,看着兴奋不已的文武,问道“尔等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啊?一个个跟捡到几万钱似的!”

    见到主公进来,众文武收容兴奋的面容,摆正衣冠,对袁术躬身施礼,异口同声的说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终于攻下冀州,全乎大功!”

    “哈哈,此皆赖诸位同心,才有此大功,诸位放心,回到宛城,论功行赏,重要之人皆官升一级!”袁术也哈哈大笑道。

    这时候庞统在旁边笑吟吟的对袁术说道“主公冀、幽、并都攻下了,该确定布防的情况了。”

    “对,对,此乃后续重中之重,却是要早些定下来。”袁术点点头说道。

    “众将听令!”袁术对着武将大喝一声。

    “末将在!”众武将摩拳擦掌,知道重任要下来了,一个个把胸脯拔的老高,唯恐袁术看不到他们。

    “段煨何在?”袁术看了看地图,拿起一只令箭说道。

    “末将在!”被第一个叫起,段煨心中美滋滋的,主公看来还是最信任他啊。

    “命你为并州大都督,带领所部,并冀州降卒五万,一月整合完整不得有误。”袁术说道“到时进驻并州,严防鲜卑各部。”

    “诺!”段煨拱手称诺。

    “元皓先生,您再辛苦一下,任命你为并州刺史,整饬并州内政,并辅佐段煨大都督可好?”袁术对着田丰拱手说道。

    “主公有名,丰必效死力也!”田丰见到袁术如此重用于他,心中也很是感动的说道。

    “并州重大,为北方门户,切不可掉以轻心,待得大汉平定,定要叫这些草原异族知道我汉人的厉害!”袁术说道。

    “诺,诺!”段煨接过令箭跟田丰一起站到一旁。

    “黄忠、张合何在?”袁术又拿起一只令箭说道。

    “末将在,末将在。”两人走出来拱手行礼道。

    “命黄将军为幽州大都督,张合为副,统冀州降卒十五万,即刻修整整编,冀州各部将领皆归于尔等麾下,一月之后进驻幽州不得有误。”袁术说着把令箭交给黄忠。

    “诺,诺!”两人欣喜领命,黄忠还算平静,但是张合心中却惊起了骇浪,他是降将,袁术如此重用于他,还让他统领余部,这是对他何等的信任啊!

    “幽州之事,乌桓为重。汉升让你过去,就是对乌桓之事。我大汉包容域内,我欲行百族之大融合,切不可怠慢了乌桓族。”袁术嘱托道“你们进入幽州之后,对待边疆骁将田豫、阎柔,要多接纳,不要认为自己是嫡系就瞧不起他们。”

    本章完

第455章 议称帝道路艰难() 
“主公放心,忠必替主公彻底收服这些边疆之将!”黄忠信誓旦旦的说道。

    “士元,你辛苦辛苦,代领幽州刺史,安抚乌桓,迁其入境,这些种种就要看你的了!”袁术对着庞统说道。

    “主公有命,统在所不辞!”庞统心中也很高兴,他今年不过刚弱冠之年,便能治理一州,这比先贤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将来青史之中必有他一席之地。

    “文聘、高览何在?”袁术又拿起一只令箭说道。

    “某等在!”两人兴奋的走出本列说道。

    “命汝二人为冀州正副大都督,统领所部并冀州降卒五万,驻防冀州。”袁术说道“渤海郡是重中之重,此连接青州平原郡,尔等驻防冀州的要务知道是防谁吧?”

    “当然是曹操那厮了!”文聘沉稳的说道,高览也在旁边点点头。

    “正是此子,现在我已平定大汉九州九郡,接下来就是曹操、刘备、韩遂了。刘备、韩遂不过中人不足为虑,便是曹操最是了得。”袁术说道“你们驻防之后,切不可麻痹大意,定要钉死曹操。”

    “诺!”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

    “公台先生,冀州就交给你了!命你为冀州刺史,行吏治民生。”袁术对着陈宫拱手说道“冀州新定,人心惶惶,这安抚便是首要。望先生为我再添一物产大州!”

    “主公放心,我出身东郡,对冀州也很是熟悉,不出一年冀州必按照主公治下要求运转,所产不比荆州差!”陈宫胸有成竹的说道。

    大汉南北以冀州、荆州所产为最,现在因为袁术占据南阳颇早,才渐渐拉开了差距。

    “好,有公台在此,我很放心!”袁术满意的说道。

    “赵云、纪灵何在?”袁术说着又拿起一只令箭说道。

    “某等在!”最后提起他们两个,也让他们心中长出一口气,总算到他们了。

    “赵云为中军骑都,纪灵为中军步督,命你二人屯驻河内郡,为救火将军,四面哪里动荡,你二人便前往哪里。”袁术说道“所需军士皆由各军挑选,所有战马除去所需,皆归你们所有,其他器械皆优先调拨。”

    “多谢主公,某等领命。”两人高兴,拱手称诺。

    确定了各自的职位,也算是皆大欢喜,自此各军开始在冀州修整,此前逃跑的兵卒也都渐渐的回拢了回来,袁术也不苛责他们,依旧让他们在各军中任职。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就重新回来了将近十万人,这也让袁术松了一口气,当初答应他们的人数是超额的,他就是算上了这些人,才提前给了空头支票,总算是没让他丢脸。

    陈宫、庞统、田丰都要离开,袁术这一个月,本着物尽其才,不断的拉着他们议事,商量下一步该如何去走。

    这一天,袁术叫来郭嘉、陈宫、庞统、田丰四人又在小书房议事。

    袁术坐定之后,看了看四人说道“现在冀州、幽州、并州也都攻占了,下一步该如何行事?是先曹操还是先刘备?”

    四人互相看了一眼,皆没有说话,在他们看来,时机已经成熟了,而且私下里四人也碰了碰头,也都认为时机成熟了,该是代天的时候了。

    最后还是庞统先说话了“主公,现在大汉天下十之八九已经为我们所得,不知主公还记得此前某等商议之事否?”

    其他三人听到庞统这么问,也都目光灼灼的盯着袁术。

    袁术看着他们一笑,装糊涂道“商议的何事?最近事务太多,我想不起来了。”

    这种事还是麾下先提比较好,他只顺水推舟就行,若是他先提出,怕是让人嗤笑,他吃相太难看了,如此猴急!

    看着袁术的表情,庞统就知道他清楚是什么事,在装糊涂,但是庞统也不以为意,这本就是该他们臣下的提出来。

    “主公容禀!”庞统拱拱手却没直接去说什么事“昔汉武曾言‘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现为大汉天子协建安六年,汉气数已尽,当为雄主代之。”

    陈宫在旁边补充道“汉为火德,火后生土,故此涂高者当为土德也。主公字公路,为土,主公出身汝南袁氏,汝南者为固有土属之地。火后生土,当应袁公路也。”

    田丰也点头说道“大汉自灵帝以来,山河崩坏,宦寺干政,奸党林立,百姓民不聊生,天怒人怨。昔日青蛇盘椅而飞,雌鸡化雄而鸣,河水改道而走,皆天帝不忍生灵涂炭,以此示警也。汉失其鹿,当有德者居之。主公雄姿英发,重整河山,现以匡扶十之八九,当摒弃糟粕,破而后立,成立新朝,以向天帝名心也。”

    “我又怎会不知?”袁术苦笑一声说道“然汉以忠、孝、仁、义治国,以儒家治士,现天下人皆知忠为臣纲,我为王还好,若是称帝,怕是顷刻之间便为那众矢之的也。我唯恐大厦破于内部,多生事端,为外敌所乘啊。”

    “这有何难?”郭嘉却反驳道“虽汉以忠义为首,然治国者当贤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