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哗!距离实验船只不远处。有几艘打捞用的渔船是预防意外发生的,同时在水下忽然冒出一个椭圆形的东西,破水而出。上面的舰桥清楚无误。
“妈了巴子,这些家伙在天上飞,阳光明媚,咱们一个个当水耗子也就算了,还要跟他们保驾护航。”从潜艇里几个浑身看上去有些湿的士兵上了舰桥,嘴里虽然骂着。但看到巨大船只上的⑥%dǐng⑥%点⑥%小⑥%说,。◎。▲o《 s=〃arn:2p 0 2p 0〃》s_();那一幕时,脸上仍然忍不住的一阵欢笑。
“咱们现在也就能窝在青海湖,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海,与日军一战!”旁边一个水兵不无遗憾地说道。
水兵的感慨赢得了不少其他人的赞同。在青海边上的船坞里,这艘潜艇是德籍技师与西北技师日以继夜制造出来的,是第一次欧洲大战中老型型潜艇的改进型。而这些水兵大多也是当初在东北海军中服役过的。退入河北的张学良早就无力供养这些花销大的海军,相当一部分不愿意并入中央海军的军将们选择接受西北的招揽,相比南京,根出同源的15路军对于以前的奉军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你懂个屁,出海与日军作战。咱们的补给从哪里来?南京会提供给咱们吗?把自己的本事练精了,司令既然这样安排。总有一天咱们是可以下海出洋的。”旁边一名士官拍了士兵后脑勺一家伙斥道。
“好了,你这家伙的兴奋劲也该过了吧?”待聂玉恒脱了飞行服,在甲板上晒太阳时,陈鸿陆板着一张脸出现在聂玉恒的面前。
“早过了,参谋长派你过来做什么?”聂玉恒睨了陈鸿陆一眼。参谋长自然是指的高志航。
“来视察海航这边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飞行员都赶好的往这边调,要是没拿出成绩来,可不好向参谋长还有司令那边交待。”陈鸿陆没好气地说道。
“得了吧,当初到西北来还以为能好好跟日本人干几架,没想到被调到了青海这鸡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聂玉恒哼声道。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一点好飞机,好飞行员都紧着往这边调。”说到这里,陈鸿陆不无怨气地说道。
“又有新飞机了?”听话听音的聂玉恒顿时耳朵一竖,整个人换了一副精神道。
“出得我口,入得你耳,暂时不要让太多人知道,现在总参那边在实验一种秘密机种,性能超过现在的鹰2一截,是从德国那边过来的,等测试完成之后,估计就会优先供应你这边。最高时速已经接近五百公里。”陈鸿陆压低了声音道,仅管这在空军中仍然属于绝密,但聂玉恒主管这边海航工作原本就是严格保密的,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泄秘的嫌疑。
“什么?接近五百公里?你不是开玩笑吧?鹰2可才出来没多久,听说最近的改进型鹰式3与鹰式4也才四百公里出头。”聂玉恒感到嗓子一阵干哑。
“这是王教授直接在德国那边开发出来的,样机已经到了西北一段时间了,你以为西北在航空上的布局只有飞机制造厂那里?”陈鸿陆瞪了聂玉恒一下道,“要是你不愿意在这边呆着,我跟司令那边打个报告,咱们对换一下,以后出海了,你别又羡慕我。”
“哪能?”聂玉恒干笑一声,他也就是嘴贱一点,真要是说起来,只要不是蠢蛋都能看出他这个位置的重要性,虽然眼下地位不显,但民国迟早是要建立自己的海军的,而此时整个民国在海军在海军航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指望南京是不现实的,南京现在都不能生产合作的战机,甚至连落后的机种都没有模仿的能力。就算模仿出来,也根本没有合格的生产线。一些核心零件与发动机都只能向外采买。甚至连航空汽油也不能自产。自己生产出来的飞机远不如向洋人买来方便实惠。“罢了,上不了战场就上不了战场,若是能把那些猴崽子们培养成大海上空的雄鹰,我也认了。”
“有这样的想法就对了。”陈鸿陆点头,看着远处浮在水面的型潜水艇久久不语,往日的东北海军已经在西北这块看似不可能的地方得到了重生,一旦入海,新生的海军将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面向联合舰队,也许在规模上远远不如联合舰队,但这些新生力量已经露出追赶联合舰队的苗头。放在以前的东北,谁敢说民**队能正面力敌日军,但现在的西北军虽然在质上仍然不如锤炼已久的日军,但并未形成质的差距。甚至在空军,除了规模不如外,隐隐已经有在技术上压过日本空军一头的驾势,只要能遮蔽民国地面部队的上空,日军再强悍也不挡不住民**队汹涌的人潮。
335 人才引进
“截至目前为止,登记完备的德籍博士6人,硕士11人,大学教授,教师合计63人,具有中学,职业技校教师职称的人269人。具有工程师职称的57人,各类职业技师,技工合计6058人。。。。”
邵力子一副喜庆的语气向姜立读着登记上来的报告。自从大量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西北,各行各业大量的机械器材,但一条蛇吞不进一头大象。西北的软实力并不具备消化这些机械的胃口。同行业各个实业工厂之间往往因为争夺从海外留洋回来的技师,技工闹得不可开交,不少有门路的工厂去武汉,甚至上海这么偏远的地方去挖人。但这些技术人才仍然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若不是这次德国大规模排挤犹太人,使得这些犹太人无家可归,姜立有如神来之笔的挖人从德国挖过来。他跟藏式毅纵然有一身本领也无计可施。这个时候邵力子也分外的佩服姜立,到底是领导者,之前他跟藏式毅各方面打招呼也就从上海,天津,北京这些地方把人挖过来。但姜立却从地球的另外一边一下子挖过来了这么多洋技师。解了西北燃眉之急。否则就算资金投下来,效果也必然要大打折扣。西北与德国人的合作已经有些时日了,此时西北各行业都可以看到德国人的身影,邵力子作为西北有数的高层之一,更能了解到这些严谨的德国人在西北工业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现在不管是邵力子,还是藏式毅这些人都对这动则上万的德籍犹太人高看一眼。因为西北的重工业机械大多数都是从德国采买过来的,所以这些人只要从事过这些行业,操作起来并不存在多少困难。
“嗯,很好,尽量安置这些人在西北安家落户。虽然现在粮食紧缺,但也要挤出钱粮来养活这些人,为西北的工业添砖加瓦!”姜立点头道。
“司令放心,这些人在德国的财产已经被洗劫一空,万里迢迢来到西北有了个安身立所的地方,可以保持全家不饿。还能有份体面的工作。除了西北谁能如此慷慨地提供给他们这些?只要他们稳定下来,以后便是西北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了。”邵≦dǐng≦点≦小≦说,。≧。△o《 s=〃arn:2p 0 2p 0〃》s_();力子说道。
';“关键还是要培养本土的人才,犹太人的作用大,以后拥有的话语权也大,西北可以容忍犹太人的融入,但上层的资源还得自己人把持才是。”姜立说出心里担心的问题,这些犹太人过早地在金融各个制造领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不符合西北的整体利益。当然,如果过个两三代,这些人的子孙在民国出生。完全融入民国之后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司令放心,西北银行对于本土企业的培养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些犹太人暂时还无法进入到西北的政治军事中心,西北现在也在加大各地学校建设,还有职业技校的投入,相信民国本土人会很快成长起来的。”听到姜立的提醒邵力子会心一笑,比起姜立这个现代人,他这个民族主义者同样也有着或多或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姜立有这样的担心正合他意。
“德国人新近要设计的坦克原计划在15吨左右。但原来的方案被推翻了几次,重量不断上涨。现在那边又提出要造重量约22吨的坦克,之前的坦克重量已经超过了民国现有桥梁的大多数承重,再往上涨几吨恐怕就算造出来,也难以顺利开到战场。”跟邵力子的谈话一结束,朱群与姜胜便吵到了姜立的办公室。
“司令,但德国对于坦克的研究确实远在我方之上。若是错过这个机会,单凭西北自己的研发实力,恐怕不久便会被列强甩在后面一截。西北暂时装备不起太多的坦克,但若是在质量上也逊色敌军太多,到时候岂能在战场上提供足够的掩护?”姜胜怒声斥道。
“怎么。田见龙不来,支使你们两个,以为我现在闲得慌吗?”姜立板着一张脸道。
“司,司令,是这样的,田师长认为制造重型坦克成本太高,而且对日军有大炮打蚊子之嫌,特地派我们两人过来劝说一二。”姜胜小心地看了姜立一眼道。
“这个滑头!”姜立笑骂了一句,姜家人丁并不兴旺,到了姜立这一代,只有姜胜与姜立两人了,姜立的母亲有些老封建思想,对姜胜也格外重视。不过虽然走了些后门,但能混到装甲师的参谋部里姜胜也是有些本事的。姜胜为人嘻哈,但也并不让人反感,一来二去也就熟了。西北每年拨给坦克部队的经费有限。而且这次姜立在西北大洒金钱,但也没有惠及装甲部队多少,坦克部队虽然有所扩大,可跟空军与步兵相比,要差了不少。有限的经费当然要紧着点用。
“好了,你们回去告诉田见龙,坦克工厂那边决定研发重型坦克,就有把握让坦克开出去。这就不用你们多余再操心了。田见龙要做的是让你们手里的坦克发挥最大的战力。”姜立摆了摆手,这几天都忙得很,哪有时间跟这两个家伙浪费口舌。之前高志航给他提过一份建议,在西北各地大建机场,一是满足战机转场需要,另外对于民用航空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份建议中,高志航同样建议姜立在陕西通过杨虎城的关系建机场。这时姜立就已经考虑到了桥梁的修建事务,此时以西北的影响力在陕西修机场还要通过杨虎城的允许。超过陕西之外的河南便有心无力了。
将两个家伙打发走之后,姜立提起电话。
“司令,你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我了。”电话那头传来一道绵软幽怨的声音。
“百桥计划顺利吗?”纵然隔着不短的距离,也能感受到对方的情意,自从一次醉酒抱错人之后,两人原本隔着的一层窗户纸也被捅得差不多了。
“地方官吏的胃口很大,按原来的时间,恐怕能完成六成便算是不错了,任务若是完不成,司令是不是要责罚于我?”杨莹在电话里幽幽地道。
“到时候再说吧。”姜立干咳了一声,挂了电话,完成百分之六十,介时兵出中原,也应该差不多了,至于陕西河南以外的地方,船到桥头自然直,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336 突生变故
事情的发展每每在预料之外,原本姜立计划让红*军在川中扎根,尽可能的在四川多占些地盘。以后面抗战统筹寿四川的资源就方便多了,可没想到红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跋山涉水的红军中央跟张国涛部闹翻。中*共中央率部继续北上,由15路军让开的一条道,中央红军得以顺利抵达陕北地区。而张国涛也带部南下川康,选择在川康另立中央。不过张国涛虽然意欲分裂,但所部力量好歹还是红*军的一份子,仍然是被川中军阀与南京方面所敌视的力量。此时南京方面也崭露出过人的手段,为了将西北的水搅混,将张学良的东北军逐步西调剿共。将东北军主力逐渐调离河北地盘,同时在剿*共的战争中消耗红军与东北军的力量。
而东北军表现的战半力再次让蒋委员长感到失望,不仅没能歼灭红军的有生力量,反而先后在劳山与直罗镇之战中损失惨重。与红军作战遭遇的惨败让南京方面震惊。与此同时,日军抓紧了对绥远的侵略,在关东军的操纵下,在化德成立的蒙古军政府编成了两个军9个师,总兵力近一万五千人分兵进攻集宁,包头及河套地区。此时国民党,******在处理对日关系上已经开始趋于强硬。蒋委员长电令阎锡山出兵援绥。不过阎锡山担心出兵援绥后,日军会趁机进攻山西,或者抵达陕北的红军东征。一直犹豫不决,于是请求中央军增援。
本来由于红军北上,东北军西调西北的局势就已经乱作一团。此时又有日伪军在绥远搅局。原本被调来跟红军作战的东北军这两年山河日下。饱尝丢掉老家的苦果。被各地方军所看不起。此次日伪军再度进犯绥远,自张学良以下的东北籍将领纷纷请战,援绥抗击日军之侵略。虽然对日态度趋于强硬,不过此时蒋委员长的重心仍然是要消来掉北上的中央红军,西北的局势已经乱作一团,蒋委员长不得不亲自奔赴洛阳,并调五个师的中央军进入山西,一是准备歼灭北上之中央红军。二是威慑群情汹涌的东北军,第三则是在情况危急下准备援绥抗战。
“杨虎城与姜立关系密切,最近张学良对于中央继续剿*共而不同意东北军北上入绥抗战的方针十分不满,这个时候委座前往西安太过危险!”刘峙不同意蒋委员长的冒险,听到蒋委员长的打算之后直接反对,“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委座一人身系全局,岂可孤身涉险!”
“张汉卿要是有这个胆子,也不会丢掉东北了,杨虎城现在对中央已经服贴。若不是背后还有个姜立,早就被中央所收服。再说我应张汉卿之邀前去西安。东北军也是背了干系的,他们不敢动手。”蒋委员长摆了摆手。
不过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平地一声雷,粤系的陈济棠与桂系的李宗仁取消得联系,两广成立军事委员会与抗日救**,以抗日救国的名义反抗一直处心积虑想要消灭两广势力的蒋委员长南京势力。
“再加上绥远的问题,恐怕现在南京也是焦头烂额,没精力再顾及陕北的中央红军了。”西南的动向很快进入到西北的视线当中,冯占海将中央发过来请西北出兵援绥的电文递给姜立道。
“说说绥远的情况,若是派兵,兵力以多少为宜?”
“从地图上看,绥远地形偏远,交通不便,关东军主力一时间难以触及。所以鼓动日伪军李守信,王英侵绥。对于西北来讲,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并不建议派出过多的兵力,徒增消耗,绥远为宁夏东面之屏障,不可轻易落入日军手中,否则对贺兰山工业基地威胁甚大,参谋部认为一个步兵旅及一个骑兵旅策应傅作义的作战足矣。”王铁汉说道,“对于绥远,杨耀峰比较熟悉,可以让他领军。”
“杨耀峰现在已经是主力师的师长兼副军长一职,让他去不合适。也要给下面的人一些历练的机会。”姜立摆了摆手,“咱们军中从绥远起家的不少,挑个能打的过去就是了,李守信,王英的伪军并不是日军精锐,不用太过担心,相反现在川中的局势比较紧张,咱们这位蒋委员长利用追剿红军之便,已经将势力伸到了西南一带,包括四川。就算咱们不能完全掌握,也绝不能放任南京控制四川。调第7师,第11师分别进驻广元与平武,并入江文浩的第3军,以剿匪的史义进抵德阳,川康。”
这样一来,第3军辖下就有4个师,1个炮兵旅,发动一次中型的战役都够了,这两年以来,由于资金上的宽裕,西北一直在进行迅速的扩军,尤其是作为基干力量的陆军速度尤其快。若是放在以前,姜立绝不敢在西北形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把4个主力师都放在川北,道路基础也支撑不了这样规模的作战。但自从当初马壮平定川北以来的几年时间里,通往广元的铁路,至青川,平武的公路相继修通,原本的束缚已经不复存在了。
“司令,陕北红军那边现在怎么处理?咱们现在跟陕北红军的关系是不是太密切了,之前放他们进入陕北已经惹得南京方面颇为不满,若是跟陕北红军合作导致东面的通道被截断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半晌过后,冯占海皱眉说道。
“德国人现在不是那么靠得住了,他们跟日本人很可能签了某种协定,已经开始撤回部分人员,以前一直进行的合作一部分关键的现在也中止了好几项。相信用不了多久,所有的合作项目都会终止,德国也会撤回所有的研究人员。”
“什么?竟然有这回事?”在场几位15路军高层还是第一次听到姜立这样说,纷纷色变,毕竟在15路军的成长当中,德国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以前一直十分亲密的盟友现在陡然间要抽身而去让这些人或多或少感觉到有些不适。
337章 两广
“德国的需求在变,咱们满足不了德国的需求,德国自然就另外再找合作伙伴。也不用太过操心,咱们现在该有的基本上也不缺了,枪炮,飞机,坦克不都能自造了吗,缺的只是规模。就算德国人离开咱们自己虽然慢点,但也能单干了。自从咱们把新疆纳入自己的治下之后,与苏联就生了些嫌隙。”姜立摆手说道。
“说得倒也是,咱们现在不比以前,能自己产枪产炮,什么都可以自己生产,不用像以前一样四处都要求着洋鬼子了,只要手里有家伙,少了德国人,一样能把日军干趴下。”马占山点头认同地说道,“虽然卑职也不赞同对陕北的中央红军动手,但这跟司令的决策有什么关联?”
“西北的崛起已经引起苏联一定的忌惮,若是不能通过中央红军的关系,恐怕难以消除他们的戒备。苏联不会乐意看到眼皮子底下崛起一个跟自己形势完全不同的政权。一旦跟日军开战,咱们从东面的外援彻底断绝,连一个可靠的盟友都没有,这个时候除了苏联,谁还能搭咱们一把?我不需要苏联直接派兵帮我打日本人,只要他们拖住关东军主力就可以了。自从民国二十一年占领东北之后,几年的时间里已经足够日军整合东北的资源,鞍山,本溪矿区的重建工作已经陆续完成,得到这些资源的关东军也在急速膨胀。扩军速度甚至要超过了我们。东北的资源对于日本至关重要,若没有苏联从旁牵制,我们要面对的日军精锐至少要多几十万人。从这一方面讲。后面我们也要跟苏联的关系更进一步。”
“那倒是。老东北的底子还是很厚的。当初咱们东北军能一直屹立民国不倒,便是因为东北资源丰富,养得起人,哪像现在的西北。要不是司令经营有道,换一个人15路军只怕早就垮掉了。以日本人的本事,得到东西,几年的时间,足够拉扯起一支几十万的大军了。”冯占海等人闻言纷纷点头。虽然这几年15路军扩军的幅度颇大,但一想到要多面对几十万的精锐日军,仍然是件让人头皮发麻的事。
“咱们当初能撤到新疆也是有苏联人的帮助,不过既然司令有心借助苏联人的势,又为何屯积重兵于迪化,塔城一带?”李杜有些不解地道。
“有备无患,后年兰州到迪化的铁路就接通了,若是因为咱们崛起得太快受到苏联人的猜忌,有铁路之后从新疆打过来可是一片坦途。德国的例子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在这个战争年代尤其如此。苏联人在外蒙的问题上一直不清不楚。可未必愿意让咱们顺利把外蒙收回来。可别忘了咱们东北军跟老毛子在中东路打的一仗。苏联忌惮日本人,但也未必愿意放弃在华的非法利益。”姜立冷笑一声说道。
“司令说得是,这些老毛子居心叵测,不得不防。”在场的人都是东北军出身,对于当年中东路的惨败记忆犹新。
虽然此时在陕北的红军跟15路军比起来还显得十分的孱弱,但在姜立眼里一是可以借着陕北建立与苏联之间的合作关系。另外姜立也需要陕北红军的那种动员体质。虽然白银法案所获得的大笔利润,青霉素,万艾可,磺胺这几年输送给西北的利润同样高达上亿美元,此时一年仍然有超过四千万美元的暴利。但这些资金的输入也改变不了西北先天不足的事实,人口衡少,资源算不得有多丰富。一旦与日本的全面战争爆发,姜立需要陕北红军的那种动员体制。苏联虽然是贪婪的北极熊,但不可否认其第一与第二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惊人成就。这种动员体制虽然存在种种弊端,但相对尽早的结束抗战而言,弊端也是可以弥补的。西北,整个中华都需要尽快地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至少在苏联击败德国人之前,否则一旦苏联调过头来,民国在外蒙,在远东以前存在领土争议的地方将存在着先天上的弱势。苏联庞大的钢铁洪流是让任何人望而生畏的力量。
“所以苏联不得不防,但眼下跟德国人分道扬镳是迟早的事,苏联人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最终姜立用这句话结束了这次会议。
一个国家的话语权是用武力为依托的,虽然陕北红军背后有着苏联人的影子,但毕竟是民国的子民,一旦拥有了足够的力量,也同样敢对苏联说不。能从乱世中崛起的陕北红军领袖并不是易与之人。同样,南京的蒋委员长也并非无能之辈。
在之前的蒋桂战争中,蒋委员长将桂系这个曾经能影响全国政局的政治势力一举打回到地方实力派的原形。一旦桂系与粤系联手,其势一成,势必动摇南京根基,对于蒋委员长耗费心机苦心将势力渗透到西南一带的经营也是沉重打击。蒋委员长自然不能坐等形势恶化。陈济棠与李宗仁蓄谋已久,但蒋委员长一直致力于削弱地方势力。对于粤桂系又怎会没有防备。
南京方面早就暗中培养在粤的势力,粤军第一军长余汉谋暗中与蒋委员长联系,同时粤军空军七十余架飞机在空军司令黄光锐的带领下投奔南京。第二军在第一军的威胁下不战而退,连陈济棠最亲信的陈汉光师也因为不愿意进入广西这种贫瘠之地被余汉谋所收编,粤系与桂系的联合被蒋委员长不动声色的瓦解,同时策动广东,湖南等数十万大军合围广西。只是威逼利诱的招式对于内部十分团结的新桂系并没有用,西南各实力派对于南京亦有忌惮,再加上15路军,东北军等实力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这些方方面面的压力下,面对抱成团的桂军也并非可一战而下,因此蒋委员长也不得不放弃一口气消耗新桂系的想法,与李宗仁和谈之后再度匆匆北上,重新提出要剿灭陕北红军的决议。
338 撤离
“很遗憾不能跟你们继续合作下去,不过老朋友,你们也是十分具有实力的团队,相信以后也能开发出十分优秀的战机。”兰州机场外宽阔的草坪上,此时库尔特谭克一脸遗憾地看着送行的朱家仁,王孝丰等人。
“会的!西北一定会独自开发出更先进的战机,帮助我国抵御日本人的入侵,听说贵国现在已经开始重新走向复兴之路,这里提前祝福你们。”王孝丰肯定的点头,
“谢谢,相信你们一定能抵御住日本人的入侵。”以库尔特谭克为首的这些飞行器设计大师们心里的遗憾是真的,关于四发轰炸机的项目现在正是进行到最为关键的时期,俯冲轰炸机虽然已经完成了大半的研究,只剩下制造样机了。之前已经出现的bf109a惊才绝艳,他们试着改进bf109a,库尔特谭克与王孝丰在设计另外一种性能不下于bf109a的战斗机,同样工作也只完成了一小半,这些原本是可以进一步完善的,但国际形势的巨变,德国与西北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有关的军事合作被纷纷叫停。
同样的场景在不同的时段也在西北战车工厂,西北精密仪器制造厂,兰州光学厂等地方上演着。自从日本与德国签定**产国际协定之后,德国已经开始分批撤回在苏联,西北的研究人员。为了满足本国的研发需要,再加上要建设德国自己的军事力量,新近开发出来的新式武器也要保密。因此部分共同的研究课题也就自然夭折了。由于bf109的惊人表现。超过了德国现役的享式战机。而且德国获息英国也在研发一种名叫喷火的战机,与bf109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于是王助与威利梅塞斯密特的合作就被叫停了。此时王助也带着一部分飞行器的制造设备踏上了返航的船只。
“突然少了这些人还真是有些不习惯呢。”看着库尔特谭克这些人一一登上飞机,王孝丰感慨地说道。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咱们从这些德国人身上已经学到不少东西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以后西北的航空产业就靠咱们自己了。”朱家仁也不胜唏嘘,这些德国人的敬业与严谨让作为同行的他们获益良多。
“真他娘的晦气!”仅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原本已经跟德国商量好的穿甲弹技术出让结果横生变故多少让姜立心头不爽。
“这次德国做得确实是有些过了。咱们还有那么多生意往来,他们竟然说撤就撤了。”陈靖国不无气愤地说道。
“咱们采买的2艘新式潜艇订单已经下出去,敦促他们尽快交货。”姜立按了按额头,眼下既然所有关于军事上的研究已经告停,只能寄希望于已经下出去的订单德国能按时交货了。不过这方面姜立也不敢完全保证,毕竟弱国无外交,历史上南京也碰到过类似的遭遇。
“还有,现在还缺,或者数量不足的重工业设备,军工器械抓紧时间买。日本人消停了一两年,现在有开始有所动作。再加上陕北的变局,我估摸着国内形势大变的时间就在这一两年了,现在不买到时候有钱捏在手里也花不出去了。”末了姜立又补充了一句道。
“是,司令,卑职会抓紧采买器械。”陈靖国点头,从眼下的情形来看,西北出兵川康,又放红军顺利抵达陕北。再加蒋委员长平定了两广事变之后,再度北上重提剿灭红军的话题。南京的意图与西北的战略目标是背道而离的,之前西北由于交通要道被南京掐住脖子,靠着西北生产的军火,还有之前淘汰换装的部分步枪,勉力维持着与南京的关系。但随着西北的局势剧变,德国人的撤退,后面交通线因为战争中断,西北也就没有必要再维持这层脆弱的关系了。
“对了,司令,关于一部分犹太人进入核心的研究机构的争议在各军械厂内争议不断,司令怎么看?”陈靖国问道。
“不同意地就把他们单独弄出来,只要通过审批的项目,让他们自己搞,搞成了是本事,搞不成就乖乖地把嘴闭上。我不希望听到西北出现攻击犹太人的声音。”姜立冷着脸说道,人总是势利的,包括西北的部分也是,在德国排挤犹太人之前,这些人总是受到优待,一旦对方落水,有些性格势利的也不禁会落井下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