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阵地在你来我往的反复争夺着数次易手。

    “李参谋长阵亡, 三个步兵团长 廖团长阵亡, 周团长受伤。十二个营长, 阵亡 六个,两个重伤, 两个轻伤。完好的只有两个 。 二十四个营副阵亡十五个, 重伤三个。 轻伤加完好还在战场上的有六个。 三十八个连长阵亡 二十七个, 重伤三个。轻伤未下火线的三个。 完好的仅五个。 排长,班长已经至少换过两轮了。”

    平时总是板着张脸的江文浩此时也忍不住一脸惨痛之色, 打到现在整个混成四旅差不多是连架子都被日军给拆了, 若不是15路军实行的是一个营长, 营长下面有两个营副。骨干的军官得及时补充, 不然混成四旅早就因为军官的问题被日军直接打得崩灭了。 不过现在也跟被直接灭掉的结果差不多, 整个混成旅来时浩浩荡荡的九千余人, 此时算上轻伤未下火线的士兵加起来也不足一千六百人。 连一个团都塞不满。 若是日军再动用一次大队级别的冲锋, 恐怕混成四旅就真的要被全灭了。

    人员上的损失只是一部分, 兵器弹药上的消耗也同样惨重无比。 带过来的一个18门制75山炮营,与一个18门制的野炮营此时加起来也只剩下四门。 重机枪剩下三挺, 37平射炮只剩下一门。 150重迫击炮营只剩下两门。 82迫击炮加起来只有五具。

    “ 杀敌一千, 自损一千三四, 混成四旅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按照这么个打法, 恐怕过一两天就是听到混成四旅全灭的消息也不让人感到意外。” 冯占海捏着手里的战报,轻微颤动的双手已经出现了他看似平静的表情下那颗沉痛的心。

    “另外派去上海的飞行编队能飞回来的也只有四架了, 其中两架因为负伤严重, 除了拆些比较重要的零件下来, 只能做报废处理了。” 航空处的参谋官徐世英也补充了一句说道。

    “日军终归是列强, 江文浩能在浏河打成这种结果, 那些阵亡的将士也算不枉此生了, 我打算在兰州建立一处战史馆, 用来存放这些阵亡将士的遗相, 记录, 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他们的在今日的付出。” 姜立叹了口气, 虽然说慈不掌兵, 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 一个足够规格建师的混成旅就跟日军血拼到了这种程度, 已经足够让在座所有15路军高级军官不胜希嘘了。

    听到姜立打算在兰州建战史馆的想法,在场的所有人一致同意,这些人为了民族连命都舍得, 难道他们还舍不得废些时间与精力给这些人在离世后做diǎn有意义的事?

    “高处长那边采买的机械什么时候能到货?” 姜立向陈世英问道。

 226章 上海19

    “由于受上海这边战事的影响, 高处长从欧洲启程的时间比原计划要延迟了一些, 后面会在麻六甲停一段时间, 一旦战事结束, 就可以把飞机运回来了。”徐世英这段时间都在了解高志航居欧洲那边采买飞机的进程。 是以姜立问起来, 能第一时间作答复 。

    姜立点头, 这次陈鸿陆带到上海去的飞行编队算是他仅有能拿得出手的空中力量了。 飞机上的损失倒还没什么,关键时飞行员的死伤让他十分肉痛, 这些飞行员都是经过奉天空战厮杀的老手, 却因为战机的数量有限, 加大了他们的伤亡。 就算在这种情况下, 陈鸿陆这些人也取得击落日机十三架的骄人战绩。 现在只有等高志航从欧洲回来, 才能重新把15路军的航空力量拉扯起来。 不过飞行员的短缺却成了后面最大的短板, 不过从陈鸿陆那边收到的消息, 南京那边已经在打他的歪主意,既然南京做了初一, 也不能怪他做十五了, 当然, 还有张学良那边手底下也是有些飞行员的。

    “告诉大家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 咱们现在要撤离上海了。” 陈鸿陆一脸疲惫地看着场地内剩下的几名飞行员说道, 大大小小十几场空战打下来, 以前熟悉的面孔又少了几张。

    “为什么要撤, 咱们不是跟日军打得好好的吗, 地面混成四旅的江旅长, 十九路军。 南京的第五军可是都没有撤退。” 张念勺等飞行员均是群情涌动。 打到现在不止是地面的部队已经杀红了眼。 他们这些飞行员也同样如此。 在飞机还能起飞的情况下, 谁愿意就这样扔下地面部队撤离战场?

    “咱们前前后后击落了十三架敌机, 也算对得起这次东行了, 这次撤离不是我们畏战, 而是机场现在已经不给咱们提供弹药, 油料的补充了。 迫于形势, 我将机场这边的情况报告给了司令, 现在司令下令我们全部撤离。 上海现在已经没有咱们发挥的空间了。 不过北面的日寇占领了锦州, 待击溃东北大股的反日武装之后, 必然会大举南下, 咱们在上海作战拿不到南京多少支援, 以后北方才是咱们的战场, 司令终究是要带领咱们打回奉天去的。” 陈鸿陆说道。

    “什么? 南京竟然不给咱们补充弹药? 司令把咱们派到上海来是为了什么? 守住了上海还不也是帮南京守住了东边的门户, 咱们尚且不计伤亡, 混成四旅的参谋长, 团长一个接一个的战死, 下面的营长。 连长轮着换。 咱们这么拼命难道南京看不到吗? 这些不识好歹的东西! 权奸误国!”

    听到陈鸿陆的话, 飞行员行情绪更显激动。 就差骂南京的领导者误国了, 当初在奉天跟日军打得天昏地暗, 自己虽然损失惨重, 但日军也绝不好过。 如果不是南京与少帅的不作为, 奉天又如何会轻易沦陷给日军, 现在又是这些人的不作为, 他们未败而退,对于这些不畏生死的飞行员来讲, 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耻辱。

    不过 此时终究还是在对方的地盘上, 在陈鸿陆的极力压制下, 过了好一会, 飞行员的情绪才开始缓和下来。

    “育同兄, 我, 我想留下来。”就在这些飞行员与地勤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 姜兴城将陈鸿陆拉到了一边小声说道。

    “什么?姜兴城, 你收了南京的钱了?” 陈鸿陆疲惫的眼神陡然间变得锐利起来, 紧盯着对方直呼其名道。

    “良禽择木而栖, 育同兄, 王上校说得是有道理的, 西北毕竟太过偏远了一些, 咱们这些飞行员留在西北没什么前途, 原来从奉天带过去的飞机都打得剩不下几架了。 司令就算现在手里有点钱财, 买了些飞机回来又如何能跟南京这边比? 况且咱们留在南京也一样的能抗日。 育同兄对于空战的认知远在我之上, 不如一起与我留在南京如何? 将来的南京空军必然有你我一席之地。” 姜兴城劝说着陈鸿陆说道。

    “难道你忘了当初咱们是怎么从奉天城撤到甘肃的? 忘了现在又是谁断了我们的弹药补给? 南京虽然有正统名份, 可是在抗日上有谁比司令的立场更加坚定? 司令为奉天局势数日未曾合眼, 只带两人前往张海鹏省防二旅, 动则有粉身碎骨之忧。 司领数次身临前线,带着东北一群杂牌部队跟日军鏖战数月的时候, 南京又在哪里? 司令带着奉天数十万难民西迁, 南京可曾提供过一丝一毫的帮助? 就是甘肃, 宁,青, 也不无南京借司令之手铲除马家军的意思。 从头至尾, 南京可有给我们一点支持? 现在看到我们的飞行员能打, 就想过来摘桃子, 把人都挖走。 你姜兴城要离15路军而去, 我陈鸿陆做不到,司令对奉天数十万军民不离不弃, 我陈鸿陆也绝不会离司令而去。 既然你姜兴城收了南京的好处, 今后咱们就大路朝天, 各走一边! 希望南京不要将剿*共的一套用到15路军身上, 否则他日你我迟早会有兵戎相见的一天!”

    姜兴城沙哑着嗓子, 想再说几句劝说的话, 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想到其他飞行员也如同陈鸿陆这般鄙夷地看着他, 姜兴城脸上一阵难堪, 往日可以生死相托的战友以后就要形同陌路了, 姜兴城心底一阵难过,但想到在南京的前程还有口袋里面的支票, 姜兴城心里又好受了一点,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15路军的盘子本来就小, 还有高志航, 陈鸿陆数名不比他差的飞行员, 今后他呆在15路军还能有什么前途? 现在他也是一个王牌飞行员了, 这对于南京来说是绝不多见的。 山高水转, 绿水常流,只要能从战场上活下来, 以后总还会有见面的时候, 让时间来见证谁的选择是对的吧, 以后抗战的主力也必然会是南京政府。 姜兴城很期待看到陈鸿陆这些冥顽不灵的人日后那张懊悔的嘴脸。

 227章 上海20

    “什么? 日军颁布了停战令? 看来这淞沪抗战是打不下去了。”有了在奉天的经历, 江文浩深受姜立的影响,只相信自己手中的刀枪, 对国联这个存在机构是不怎么感冒的, 事实证明要是国联有用, 现在日军也不会还在东北耀武扬威

    “现在英美各国列强联合起来向日本施压, 发出制裁的威胁,日本这次顶不住国联的压力了,这近一个半月以来我可是一个觉都没睡好, 日军在浏河登陆以来更是几天未曾合眼。江旅长总得让我睡个好觉嘛。”

    蔡廷锴爽朗地笑道, 声音听上去虽然因为疲惫而沙哑, 但心情着实是不错的。虽然江文浩不过一介旅长, 但这个混成旅所爆发出来的战力却着实让所有人都另眼相看。 一个混成旅却分担了整个上海作战任务的近三分之一。 几乎与第5军与19路军并驾齐驱。 因此蔡廷锴并没有将对方当成一个低自己几级的普通旅长看待。

    “也好, 我这个旅也确实是打不动了。本来我都做好全旅为国捐躯的打算了。” 江文浩心里的阴霾挥之不去, 又提醒着说道,“日军缓兵之计玩了不是一两次, 我看这次也要防着日军故计重施, 要是咱们这边因为停战令无秩序后撤, 日军若是趁机追击, 咱们前攻尽弃, 自己战死沙场不说, 让上海沦陷, 丧权辱国事大!”

    “江旅长说得对, 撤退的事19路军会安排好的。 这次打电话给你也是为了这件事。 江旅长的混成四旅在浏河打得辛苦。 又是距离日军最近的地方之一, 你的兵力消耗也最大, 先行撤下去吧。” 蔡廷锴正声说道。

    “也好, 那就多谢蔡司令的关照了, 我在嘉定方向接应蔡司令。”

    江文浩略一沉吟, 淞沪抗战虽然打得惨烈,但南京一直都抱着让国联介入的想法, 现在连蔡廷锴都把希望寄托在国联上。 张治中那边第5军的态度就更不用说了, 没有了19路军, 第5军, 难道指望他旅里这千把多人继续跟日军硬干下去? 既然打不下去, 还是给混成四旅留一些种子吧。

    “听江文浩的意思, 对日本人仍不放心啊。”挂了电话蔡廷锴微叹道。

    “人家可是从奉天那个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对日本人自然是恨之入骨。 这一仗15路军混成四旅的伤亡又不比咱们小多少, 自然是恨意难消。” 蒋光鼐也听得直摇头,“ 这次混成四旅在淞沪抗战上可是大出风头, 一个混成旅堵住了整个11师团。 让11师团一部不得不从浏河之外再选其他地方登陆。”

    “日军真正投入到上海战场的加起来不过三个半师团, 混成四旅就拦住一个。日军坦克, 大炮, 飞机可是有不少都被报销在混成四旅的手里。 真要说起来, 咱们19路军也是沾了混成四旅的光。 要是15路军的部队都有这么能打, 以后日军大举入侵, 民国倒是多了一线希望。”

    “不能这么说, 为了淞沪抗战, 姜立恐怕是把一点精华都凑出来了, 一个混成旅装备36门大炮, 这还不算那二十几门150重迫击炮。十几门战防炮, 还有十几架飞机, 就是第5军加起来也没这个火力, 咱们19路军三个师加起来还没对方三分之一。 要是15路军的几个旅都有这种装具, 那还得了。 ” 蒋光鼐摇头不认同地说道。

    就在蔡廷锴与蒋光鼐感叹混成四旅的战力时, 江文浩给姜立发了份电报之后,这边已经开始率部陆续撤出浏河一线, 大炮绝大多数都在大战中被日军摧毁, 倒给撤退省了不少事。 不过大量伤病员却拖沓了撤退的速度, 好在不少民壮都在当地政府或者是自行组织下前来帮忙, 抬担架的抬担架, 搬东西的搬东西。 一部留在后面断后, 撤退的队伍仍然绵延十余里。

    于是民国二十一年,三月27日, 浏河失守, 不出江文浩所料, 哪怕是在国联的干涉下, 日军一边发布了停战令, 一边让部队继续追击,争取在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除了增援的第14师团陆续在上海登陆, 之前已经投入战场的日军紧追着撤退的国*军不放。 不过由于江文浩, 19路军, 张治中第5军布置得当, 主力从日军的包围圈中得以从容撤退。 只有87师第259旅517团于28日下午与追击的日本军队又进行了一次惨烈的战斗, 随着19路军, 混成四旅一部接应上来, 战斗有再次扩大的趋势, 在英美的敦促之下, 双方各自傅出了上千人的死伤后停战。

    战后, 19路军撤到了周巷,青阳港西岸至陆家桥一线。 第5军撤退到陆家桥 , 石牌,白茅新市一线布防。 江文浩混成四旅撤到了陆家桥一带。 至此,日军占领浏河,嘉定,南翔,真茹一线, 双方形成新的对峙势态。 虽然日军的14师团抵达, 但此时南京调动的各地军队亦纷至沓来, 第47师配合第5军在常熟,太仓设防。 常州,无锡一带为第1师, 龙潭附近为第4师。 嘉兴, 沪杭沿线一带为第2,第8两军。

    “这些蛮横无知的家伙, 难道他们不知道一味的蛮干只会让帝国陷入更加难堪的局面吗?”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蔡得知前线的日军仍然骚动不安, 不由气得跳脚。追击战要是打赢了也就罢了, 可眼见得南京各路军队纷纷抵达, 这个时候就算是把生力军重光蔡全部都投进去也于事无补, 根本无法撼动南京构筑的新防线。 但是停战的问题并不是他一个外交官能说的算的, 就算是首相犬养毅也约束不了这些陆军的激进份子。 不行, 必须找陆军的几个高层认真谈一谈, 否则日本必然会被这些缺乏大脑的家伙给推进深渊。

    想到这里, 重光蔡拿起外套快速地出门而去。

    “不行, 现在援军陆续抵达, 帝国完全可以扩大在支那上海的占领区域, 离开上海繁华的市区, 帝**队不必再像之前那般束手束脚,避免伤及英美鬼畜, 可以全力攻打支那军, 胜利最终会属于帝国。” 白川义则好整以暇地看着重光蔡与野村吉三郎, 直接摇头拒绝了重光蔡停战的提议。

 228章 上海 完

    “ 白川阁下, 现在帝国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果要扩大上海占领区, 势必要增加军队, 否则不足以击破兵力呈倍数增加的支那军。 根据大本营那边送来的消息, 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 帝国最多只能再承担三个月的军费财政便要宣靠破产, 不知白川阁下打算如何解决军费上的问题?” 作为这次淞沪作战的海军指挥官野村吉三郎将难题抛给了白川义则。

    “资金自然是挤出来的, 之前奉天会战的时候不是也有人拿军费的问题打退堂鼓吗, 结果咱们坚持下来了, 才保住数月苦战的果实, 南京现在只想着帝国在上海方面停战, 根本顾及不到东北, 而张学良一退再退, 根本没有与帝国大军一战的勇气。现在在上海, 帝国已经占据上风, 虽然支那军抵抗决心也强, 但比起奉天那样全军事化的城市阵地, 支那军没有太牢靠的阵地可守。 帝国完全可以进一步取得更大的利益。 ”

    对于野村吉三郎的质疑, 白川义则心里冷笑一声, 这一场淞沪抗战是由海军方面挑起的, 但海军陆战队与特别陆战队却一连吃鳖, 在上海碰了个鼻青脸肿, 若是让陆军取得对支那战争的胜利, 海军省颜面何存? 摆明了是自己吃不到葡萄也不让别人吃。他岂能让野村吉三郎的图谋轻易得逞?

    “白川阁下, 凡事要衡量风险与收益。 英美鬼畜在支那东北没有切身利益, 所以哪怕帝国占领了支那东北。 受到些两难。 还动摇不了大局。 但是上海这边不一样。 几乎所有的列强都在长江流域, 上海, 支那东南数省有着或多或少的商业利益。 如果帝国想要专美于前, 不但现有的上海军队无法取得进一步的胜利, 就是帝国也要真的面临被列强经济制裁的风险。 而且上海与支那东北两处战场, 支那东北才是帝国的核心战略所在。帝国没有在两处战场同时取得胜利的能力。 黑龙江, 吉林两省的反日武装仍然在迅速发展。 甚至奉天境内的支那游击队也十分活跃 。 帝国在上海发动淞沪战争的意图也是想借上海转移列强对支那东北的注意力。 如今前清废帝溥仪已经成功建立伪满州国,目的已经达到。 白川阁下, 是时候适可而止了。 不然不仅上海这边无法取得胜利, 就是支那东北, 也将会让帝国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争泥潭当中。”

    重光蔡面容严肃地看着白川义则说道。

    “白川阁下, 重光公使说得不错, 相比起上海, 帝国急需恢复支那东北各地煤铁矿藏的生产。 所以剿灭支那东北的反日武装是当务之急, 国内现在兵力已经十分空虚, 如果继续向上海增兵, 在支那东北的军事行动事必大打折扣。 若是不能抢在最近大半年的时间尽可能给那些反日份子以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秋冬一至, 帝国的军事行动势必会更加困难。 用支那人的话讲。 现在帝国所面临的形势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上海派遣军的参谋长田代皖一郎少将思索片刻之后也说道。

    见自己的参谋长这样的对华强硬派也支持侧重满蒙的战略, 白川义则陷入了沉思,看来在列强的压力下, 帝国这次在上海恐怕是很难取得进一步的成功了。

    4月2日, 国联再次通过和平解决远东争端决议案, 规定日本必须履行国联的历次决议, 从中国全部撤军。而日本方面则与南京私下里接触, 并且向南方建议以日方停战为条件, 双方相互退让, 不受英美干涉, 试图避开国联同南京私下里达成停战妥协。 日本一面是想以上海撤军为条件, 达到南京承认日本占领东北的既定事实。 一面是想试探南京对英美干涉所持态度,后面在国联的压力下好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南京虽然没有接受日本建议, 不过南京并未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只是为了缓解国内压力争取相对好看的停战条件。4月3日, 蒋委员长对路透社记者发表谈话说: 东北成立伪满州国, 完全是日本方面一手包办, 政府痛恨溥仪等甘当傀儡。但如讨伐, 难免扩大战争,考虑结果, 暂不颁布讨伐令。

    甚至于3月13日南京方面一反国联要求日本从国内全部撤军的决议, 而主张先停止上海战事 。 虽然弱国无外交, 但在民国外交团体已经做了相当努力的情况下做如此退让, 表现也确实太过软弱了一些, 可见此时的南京虽然不直接说, 但也是主张东北与上海问题分开解决的。

    随着15日国联调查团抵达上海,南京便将东北问题完全交给调查团去解决。 连南京此时都将东北的问题抛到一边, 难道指望这些调查团的洋人去说服日军离开东北?

    随着日方损失比较大的久留米混成24旅团, 第11师团率先撤回国内, 南京也将19路军移驻南京,镇江, 常州一带。 其余第1,第4师调往安徽, 第4军47师调往湖北, 第8军调往江西。 第2军调往徐,宿一带。 这些部队均接到新的安内任务。

    至此这场比起历史上多打了半个月的淞沪抗战告一段落, 以第19路军, 第5军,15路军 混成四旅伤亡, 失踪共计20173人, 其中军官, 军佐1083人。 日军伤亡8093人。

    又是这样的结果。站在甲板上的 高志航捏着电报冷冷一笑,随手将手里的电报撕成碎片洒进湛蓝的大海当中,随着淞沪抗战进入尾声, 此时已经到了麻六甲的高志航遂与采买的机械一起继续北上, 看着身后大大小小的集装箱, 高志航心里非旦没有因为往日东北空军的损失而灰心, 相反, 随着这些飞机的抵达, 已经蒙羞的东北空军将成为历史名词, 取而代之是浴血重生, 必将展翅于民国, 与日军血战长空的全新的空中力量!

 229章 钢铁厂

    驾! 陇南天水秦安县, 高家庙, 姜立身上穿着与普通士兵无异,肩章已经摘下, 就在拥堵的士兵中间。 对于其他一军之首及重要将领将立也是这样要求的, 15路军的特种兵不在明面的建制上, 不过核心将领都知道有这么回事。 这也是防着敌人的狙击手渗透到西北的地面来。 西北地广人稀, 再加上现在难民也多, 来来往往, 15路军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再往前面四五里路就到了。” 赵毅在马北上向姜立说道。

    “嗯, 还真有些迫不及待啊。 人是铁, 饭是钢, 一顿不吃饿得慌。 这钢铁就是工业的粮食, 有了这玩意, 以后咱们就能自己产枪产炮了。”

    姜立点头, 兴致颇为高昂地说道, 相比之下, 哪怕江文浩的混成四旅被打成了空架子, 也算不得什么了, 有了这些钢铁, 兵工厂 还有一些小型的机械加工厂就能顺利开动起来。 为西北工业的发展输入第一道强心剂。 不管是机械加工, 军工, 还是基础建设, 都少不了钢铁,不然一战, 二战中的各国也不会将一国的钢铁产量列为一国综合实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了。

    钢铁厂四周修建了一道围墙, 在围墙四周都有重兵把守,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事故发生, 姜立特意将赵毅的混成一旅调到天水,秦安, 清水几县。 目的便在于保护钢铁厂的安全。 同时也威慑杨虎城派过来的陕西警备师。

    跟兰州的水泥厂门口也是一样。 钢铁厂门口车水马龙。 一半的地面已经开始在修筑水泥路。 未来修建的铁路便将天水规划在里面, 不过修铁路毕竟是件矿日持久的事,暂时还指望不上, 姜立暂时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公路的修筑上, 相对来说, 公路要快上不少, 建到哪用到哪, 不像铁路受限制大。

    来来往往的车队当中。 一些是将铁矿石拉进工厂的, 还有一些是将第一批炼出的钢铁拉到厂外的。 对于军队的到来, 这些车队虽然有了一定的惊讶, 不过尚未出现什么骚动, 姜立看得暗自点头, 看来混成一旅的军纪还算是约束得不错的。

    “ 想不到司令百忙之中竟然能抽出空到天水这么偏远的地方来, 真是天水钢铁厂上下的荣幸呢。” 于仲刚远远地迎了出来, 在迎近的几人里面, 竟然负责兵工厂生产工作的陈靖国也在。

    “ 钢铁是西北工业的基础, 在未找到新的铁矿之前。 那些机械加工, 兵工厂里面只能指望天水这边的钢铁厂。 钢铁厂投产这么重要的事, 我怎么能不来看看。 陈厂长怎么也来天水了?” 姜立笑着翻身下马, 前世的钢铁厂他也算是看过的, 可惜对炼钢这玩意不懂, 不然改善一下冶练水平也算是不错。

    “兵工厂那边以后可就指着钢铁厂这里了, 再说计划建设在天水的迫击炮厂, 炮弹厂已经落成, 我这是来回几地在跑。 不看着钢铁厂这边的钢材下线,心里总归是不踏实。 没想到刚好碰上司令也来巡视钢铁厂。” 陈靖国笑着说道。

    “我可是比你还要急切, 混成四旅在上海被日本人被打成了空架子, 原来的军械已经用见底了, 再扩充军队就必须兵工厂这边有所产出, 不然这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过。” 姜立说道。

    “这也急不来, 厂房倒是修得快, 但原料的供应一时间快不起来, 子弹厂那边现在已经开始生产了, 试产的钢质弹不合格, 兵工厂从德国那边聘用了几名德籍技师, 已经过了上海, 等德籍的技师过来, 应该能解决钢质弹的问题。 枪械一时间没办法了, 倒了火炮方面, 原来的炮钢还有一些, 另外还有些火炮的组件, 接着生产可以补充一部分。 有不少还是重炮呢。” 陈靖国耸了耸肩, 兵工厂不是说建起来就能把东西搞好, 姜立对兵工厂的要求比起以前可高了不少。

    “嗯, 已有的组件能生产多少门重炮?” 姜立感兴趣的问道。

    “918日本人发难前,当初少帅就向国外先后进口了数批炮钢材料, 只是后来刚好碰上中原大战, 兵工厂的生产给其他75mm;口径稍小, 移动灵活的火炮占满, 进口过来的组件, 炮钢一时间也没来得及生产。 来甘肃之后, 卑职将这些东西都整理出来, 利用现有的材料,可生产北禄式105mm榴弹炮59门。明治105mm加侬炮22门。 明治三八式150mm榴弹炮27门。 北禄式105mm加侬炮17门。(感谢书友屡败屡战提供的资料, 数据上略有出入, 谅解) ” 陈靖国如数家珍的将这些数据报给姜立听, 本来准备过几天给姜立汇报工作时将这些事提一下的, 没想到在天水这边就直接碰到了前来巡视的姜立, 就顺带着说了出来。

    “嗯,这些火炮尽快都组装出来, 我需要这些大家伙。”姜立听得眼睛一眯, 据江文浩发过来的电报, 混成四旅在上海之所以打得那么艰难,便是由于日军的重炮在炮战中大战上风, 无论是压制混成四旅的炮兵团, 还是进攻步兵都是镇军利器。 相对而言, 重炮的威慑力不是普通的75mm炮可比的, 此时姜立也不得不再次感叹以前东北家底的丰厚, 张学良也是个用钱大手大脚的人, 买那么多半成品回来, 又没能来得及及时生产, 幸好从日本人手里抢过来了。 看来历史上的关东军能迅速崛起成为日军体系中一个庞然大物不是没有原因的。

    “对了,天水这边的冶铜厂什么时候能生产出铜材来?”姜立看向今天的正主于仲刚说道。天水这边除了铁矿, 还有一些有色金属矿藏也被勘测出来了, 其中就有一个规模适中的铜矿, 算是解决了后面的电线, 一些机床零件, 电器元组的原料问题, 当然, 最大头还是作为此时战争消耗的子弹。

    “铜矿那边的开采还在天水就地征集一些民工, 暂时解决了用工问题, 下个月就可以生产出第一批铜材, 不过由于开采的手段比较原始, 矿石的产量一时间也提升不上去, 铜材的生产受其影响, 除非找到更方便开采的铜矿, 否则暂时产量难以提升上来。”

    于仲刚说着, 略微有些担心地看了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