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家危亡之迹,自民国开国以来,我们身为军人。受四川百姓供养二十余年,当然要拼命争取历史的荣光。。。。。。。”

    在邓锡侯的训令声中,第一波受训出川的士兵腰间挂着竹筒子乘水的用具,绝大部分人只穿了一身草鞋,一套可供换洗的单衣。士兵们各自提着川造,或者是老式的汉阳造步枪。可是就是这样一群装备比起几十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的清军甚至来得要更差的川军,却毅然踏上了抗战的道路。

    “还真是,早知道就去南京了,去那边好歹能捞到个军座的位置,现在倒好。一下子就将我降成师长了,格老子的,跟着这西北真他娘的呕气。”孙震坐在汽车里,满腹牢骚的向邓锡侯报怨道。“邓司令。你现在马上就要变成军长了,难道就真心甘情愿?”

    “能有什么办法?江文浩一个集团军压在川北,连刘湘都不敢跟西北翻脸,你我这些年也拿了些西北的好处,敢跟他们唱反调?”在士兵面前一副慷慨激昂样子的邓锡侯此时也黑着一张脸说道。

    “早知道就不搭上这西北军的关系了,以为伴上了根大树。没想到招来的尽是些麻烦事。”孙震此时一肚子牢骚。

    “好了,说这些没用的话做什么,现在都快到陇南了,你现在还想怎样?再说了,都是打日本人,跟着西北总算有点奔头,不至于一路败到底,南京那边,职位再高,一路败到底,也是窝囊。”邓锡侯倒是认命了,挥了挥手。

    相对来说,川陕公路此时虽然还在修建,但甘肃通往四川的铁路,公路都已经修好。由于战事的需要,西北的大辆火车皮都被征作军用,向潼关,灵宝一带运输军事物资,导致四川方面的运力趋于紧张,因此坐了大半的火车之后,又接到西北军参谋部的通知,邓锡侯便率部下了火车,赶往陇南南部的东江镇。

    虽然邓锡侯嫌刮躁,但对于孙震所说的,心里未偿没有芥蒂,但心里不爽又能怎么样,西北的胳膊比他们大腿还要粗得多。

    “也是。”听到邓锡侯所说的,孙震也点头道,相对于来,历次与日军的对战中,西北军的战绩是颇为惹眼的,相比之下南京那边虽然也出了几个战将,对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终究吃亏的次数太多了。跟着西北军打,有个强力的援手,心里好歹多点安慰。

    “滴滴。。。。。”

    “咦,军座,你看,好多汽车!”此时开车的司机突然出声道。

    邓锡侯,孙震两人闻声看去,只见远远的,数十辆上百运输卡车拉着满满的物资从蜿延的道路上一路行来。

    前面的队伍也在西北来人的带领下,驶进东江镇最大的麦场,平时老百姓收割了麦子都在这里晒干,每家每户都有那么一块空地。合在一起,便是一块空阔的空地,另外这里还靠着一家中学的操场,东边有一块荒地,几万人站过去也不觉得太拥挤。

    “这是干啥子,把咱们集中到这里来干什么?这后面要赶的路还长着呢。”孙震从小汽车里钻了出来,这年头自从西北自产汽车之后,便成了高端的消费品,孙震买上一辆也算不上太难,西北对于工业品的销售并未加以限制。不过在战争爆发之前,西北对于这种消耗品的生产就开始控制了,转而生产那些载重实用的运输卡车。

 424章 川军

    “自然是给你们换装了,莫非你们觉得凭现在的装具能跟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去作战?”马占山从打头的一辆卡车里跳了下来,虽然年过半百,不过自幼吃苦注意锻炼的民占山精神仍然非常旺盛。

    “换装?怎么个换法?”孙震与邓锡侯眼神同时亮了起来。

    “牛参谋,给邓军长,孙师长两人说一下。”马占山向旁边的牛大志道。

    “关于这次换装计划是这样的,邓军长麾下4个师合并成两个师之后,与孙师长的一个师,每师补充一个12门制的75mm山炮营。82mm迫击炮36具,60mm迫击炮108具。37mm战防炮8门。重机枪28挺,轻机枪100挺。邓军长的43军军部额外配制一个8挺12。7mm机枪,与8门20mm机炮混合防空营。手榴弹3万个。子弹一百万发,各式炮弹四千发。由于步枪数量太多,一时间无法完全更换,待日后条件稍加宽裕,再对川军实行全面换装。”

    “在单兵装备上,一个士兵配备两双军用胶鞋,一条毛巾,一包牙粉,一把牙刷,布袜两双,暂时发一套可更换的单军衣,一条单被,一个军用背包。天气转冷到时候会有棉服,保暖用的毛皮鞋下发。”

    “另外,由于增加的火炮,还有补给,开出潼关时,每时可获三百匹曳马,另外配备二十辆运输卡车解决运输问题。”

    “吼。。。。”相对于邓锡侯,孙震这边的吃惊,那数万百上的川军将士此时已经暴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排队,赶紧的排队,插队,挠乱秩序的拉出去打二十军棍!”面对闹腾成一团的士兵们,军官们连忙站出来维持秩序。与这些普通的士兵相比,军官们也领到了相应的军靴,皮鞋,还有配制的手枪。手枪弹,甚至还有西北军特供的少量卷烟。要是这些穷疯了的大头兵一窝风上去哄抢,乐子可就闹大了。这里已经是陇南,是西北军的老地盘。可不是能乱来的地方。

    “龟儿子的,老子当了这么多年兵,加起来都没领过这么多东西。”一名中年壮汉提着到手的两双胶鞋,立即交脚下的草鞋,在其他士兵羡慕的目光中。宝贝的将鞋子袜子收了起来。

    “姜司令如此厚爱我等,他日在战场上,我川军上下,必然拼死奋战,杀敌报国!”邓锡侯颇为动容地道,之前因为手下的编制被缩减的怨念此时也被冲淡得差不多了,毕竟手下编制再大,但吃空晌严重,就这么一点兵,西北军直接将两个师合并成一个师。虽然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导致他们被降了官职,连他邓锡侯都降了。但这次补弃了如此多的火炮,轻重机枪,却让他们的战力飙升了几个等级。要知道他们出川时不过人手一杆老式步枪,还有一部分连膛线都磨损了。每个人还没能分配到两枚手榴弹。士兵大多穿着残破的草鞋。一个师就几门相对老旧的迫击炮,轻重机枪加起来也才寥寥几挺,而这次加强之后,完全弥补了重火力上的空白,轻重机枪加起来也过百挺。手榴弹,子弹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虽然补充的军械也是西北军淘汰下来的枪炮,但相对于川军而言。已经是向前跨跃了几个台阶,至少那些迫击炮还是全新的。穷惯了的川军哪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甚至连邓锡侯,孙震这些人此时都是一脸的震惊,那些普通士兵就更别提了。

    “川军中也有热血男儿,西北调动你们北上抗战,自然不能看着川军将士去送死。司令让你们上战场。自然也希望能看到将士们尽可能从战场上生存下来。另外司令让我带句话给你们,一支军队的战力,并不在于口头上的编制,实打实的兵额,武器装备才是决定一支军队实力所在。这也是日军往往能对抗数倍民国*军队的原因。这次西北虽然削了你们的编制,但出发点也是为了你们,编制太多,指挥不一。将多兵少,打土匪的时候问题还不算大,但现在敌人是远比我们要来得更加强大的日军。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在战场上打得好,损失多少,西北就想办法跟你们补多少,这次由于西北军扩军的规模太大,新式的步枪,还有野炮,重迫击炮暂时也有些不凑手。但西北的军火产量还会大幅度提高,介时,若川军有所战绩,再对川军分批补充军械,将现在的师属炮营再扩大一倍,也不是问题。”马占山说道。

    “马参谋长放心,川军上下面对日军定然死战不退!”孙震拍关胸膛道,之前他的怨念比邓锡侯的还要大,此时心里也平衡了不少,毕竟虽然缩编了,但兵员数量并没有减少,补充了这些军火之后,他这个41师战力何止暴涨一倍。

    “难怪西北军一直号称民国最强军,就这底子,哪怕是中央军,只怕也要差了不少。”马占山离去之后,孙震忍不住道。

    “你以为,西北军一线师的师属炮兵团是标准的54门75mm大炮,听说是仿德式的,威力比起日军同口径大炮还要强上几分。野炮数量有18门。就是二线师,至少也是36门制的师属炮兵团。咱们这点75mm山炮,还是人家当年从东北带过来,淘汰给咱们用的。倒是那些轻重机枪,迫击炮的成色十分不错。”邓锡侯跟西北军打交道的时间比较长,由于地位的原因,知道得比孙震也要多一些。

    “就算是拣人家剩下的,也不错了。在战场上终规是多了几分保命的本钱。咱们才刚北上,难道指望一下子就被西北军当成嫡系?要是去了南京,能捞到一半的好处就谢天谢地了。”一反之前的态度,孙震此时反而说起了西北的好话。

    “那倒是,去南京,大头都要被刘湘,刘文辉拿走,二刘吃肉,咱们连汤都未必有得喝。再说,这南京,在武备上还不如西北军,拿什么来接济咱们。连他们的一些嫡系师,也难以做到一个师配置12门山炮,”邓锡侯冷然一笑。

 425章 晋北形势

    时间进入到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正式组成,寺内寿一大将任司令官,下辖第1,第2两个军及直属部队,总计8个师团,连同关东军察哈尔兵团,4个混成旅团,及航空兵,炮兵等特种部队共约38万余人。

    化北方面军司令部组成之后,迅速作出战略部署。针对日军占领南口,张家口一线后的作战行动可能存在的两个动向,山西第二战区部队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第13军汤恩伯所部第4,89两师由于损失惨重,退到了安阳一台整补。其第94师开往马黄峪,归卫立煌指挥。刘汝明143师在蔚县一带依山作战。第17军高桂滋部位于广灵布防,仍归汤恩伯指挥。

    晋绥军杨爱源,傅作义两个集团军也纷纷在晋北地区紧急布署。按照第二战区的调动情况,在华北战线的左翼可以形成一个由商都,兴和,天镇,蔚县到涿县的半圆形防御圈。可此时日军指挥部再度打出记漂亮的暗勾手,令板垣征四郎不惜战斗减员,不顾军需补充困难,迅速进入蔚县附近。

    日军第5师团于9月初,从定货,新保安,怀来附近分三个纵队齐头并进,而担任防御的刘汝明第143师并未与进攻的日军进行实质上的接触,便擅自撤退,汤恩伯邓令第17军高桂滋部从广录派一个团跑步前往蔚县,而该团距离蔚县七八里时,日军骑兵一个联队已经进入蔚县县城,同时,日军第5师团一部41联队进占涞源以北的伊家堡和同沟,至此,第5师团并未费多大力气便顺利完成了方面军所赋予的迅速进入蔚县附近的任务。

    “大同保卫战,还没开打,就垮掉了一半,绥远的人马都几乎撤了个干净,这阎锡山只想着保他的太原去了。”

    蒋委员长最近诸事不顺。只要听到前线的战报便一阵头大,这也是他能一直在南京屹立不倒的原因,每一个枭雄都有其独道的一面,蒋起于乱世。应付乱局有着足够的心里承受素质,并且能扛得住打击。这也是他能数度沉浮却始终能坐稳这个位置的原因,而那些想替代他的孙科,汪某人好不容易谋得这个位置之后也会被各种焦头烂额的事逼下台。

    “委座,西北急电!”

    “念!”

    “中日全面侵华战争已然开启。眼下西方列强绥靖主义盛行,英法在欧洲受德国步步逼进亦不敢起战端,无暇西顾,此情此景与民初欧洲大战何其相似。美国向来擅于两边牟利,非万般无奈,不会轻易卷入战事。望中央切勿一味寄希望于英美等列强之干涉,国之危难,非自救不可。。。。。”

    “娘希匹,中央如何行事用得着他西北来教!”未等电报念完,蒋委员长便骂开了。眼下上海已经战事不顺。在日军兵力势微的初期,他调动了整个中央军序列中最为精锐的第9,第15集团军,猛攻在上海兵力处于劣势的日军,虽然给予敌军一定数量的杀伤,但于事无补,自身的损失三四倍于日军,非旦如此,在日军持续增兵的情况下,此时攻势衰竭的中央军有些后继乏力了。在经过了最初一二十天的进攻也未能将日军赶下海。此时随着日军援军的相继抵达,中央军已经只能勉强保持在上海的相对均势,在上次淞沪抗战中,最终战事在列强的干涉下停了下来。这次蒋仍然在列强身上寄予厚望,对军事解决日军已经开始失去了信心。此时被姜立直接揭出来,蒋自然是有些气极败坏。

    “姜立为人虽然有些狂妄,但所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李宗仁将电报拿过来,看了一眼之后,吸了一口气道。

    “姜立还说了些什么?”蒋此时也平静了下来。在李宗仁面前,他还不至于失了分寸。

    “我们也获得了日军还将持续增兵上海的情报,按现在的形势发展下去,列强若是不出手干预,上海很可能将在三个月内失守。姜立的意思是建议南京迁都武汉,准备着手徐州会战牵制日军,为迁都武汉赢得充分的时间,另外筹备南京保卫战与武汉会战!”

    “他倒是会想,这些大仗都打完了,他的西北军在一边干看着吗?”蒋冷笑道。

    “姜立另外还建议南京让西北军全面接管河南,主持中原会战,挡住自平汉铁路南下之日军。遮蔽武汉北面,同时策应徐州方面。争取将日军挡在东南沿海。”李宗仁道。

    “健生如何看待姜立的看法?”蒋委员长又看向白崇禧,相对于李宗仁,他对白崇禧感觉好一些,白崇禧擅于军事,不擅于政治,虽然打仗不耐,但这样的人却易于控制,但李宗仁却是个十分有政治头脑的人。

    “日本华北方面军已达近四十万之数,若不借西北之力,恐难挡滚滚南下之日军。若是姜立能守住河南,武汉北面安全则一时无虞,一旦郑州失守,日军沿平汉路南下,与华东日军会师,武汉亦将不保,不过要挡住日军,也并非全靠西北军不可。”白崇禧说到这里,眼神却是一闪,不肯再往下说。

    蒋心里冷然一笑,白崇禧到底是个聪明人,有些事可以做,但却不可以说出去,日军南下不是一两天的事,等到丰水季,掘开黄河,泛滥的洪水便将截断日军的后勤补给,失去补给的日军,对于国*军来说,虽然仍厉害,但却不再是洪水猛兽了。所以哪怕是此时淞沪会战已经陷入困局,在很多人看来局势已经败坏到几乎难以收拾的程度时,蒋仍然能看到乱局中的几许机会。

    “局势还未坏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山东韩复榘还有六七万大军,刘峙,商震,29军,孙殿英部,仍然还有些实力,将日军挡在黄河以北当无问题。眼下中央还未到彻底放弃河南的地步,一旦中央的军队从河南抽回,西北接手河南之后,再想将河南纳入中央治下,就为难了。”李宗仁说道。“不过现在也没必要因为西北的一些小动作与他们闹僵,眼下还是以击退日军为第一要务。”

 426章 山西的改变

    “现在中央对于北方还是能争取一点的,不能让西北专美于前,平津战役总体上打得还算不错,西北先后筹建了第2,第3集团军至少已经超过十五万人,立即又在组建第5集团军。眼下冀南战线已经初具规模,中央也应该插上一手,否则几仗打下来,宋哲元他们心思还不都朝西北靠陇过去了。”白崇禧补充说道。

    蒋委员长点头,对于此时西北已经着手在河南的一些重要城市修建机场,另外征调民役修筑陕西通往河南的公路,延长铁路支线的事,此时南京确实不便直接出手制止。而刘峙,面对逶迤东出的西北军,自然是没有任何办法,至于河北,眼也还有最后一丝争取的机会。西北军如此大动干戈,比起上海这边的动静也不惶多让,再加上历次西北军的抗战态度,蒋倒不怀疑西北不出力。以往西北军投入军队最多的是长城抗战中的一个军,而这次的力度更大,单是赵铁树的第2集团军除了一个军,还有机械化旅这样的精锐部队,杨虎城的第3集团军,以及后面的第5集团军,每个集团军里面至少有两个师的原西北军嫡系。而这次平津战役东北军的表现也比以前截然相反,似乎真的知耻而后勇了。想到这里蒋就有些来气,当初他已经开始获得支配东北军的权利,可结果因为张这么一搅和,东北军全奔姜立去了。眼下姜立平白多了这么一大助力,二十多万东北军,可不是装备落后的湘军,桂军。

    “后面再看吧,未虑胜先虑败,之前中央寄予厚望的淞沪会战也打成了这样,真要是形势急转直下。后面从北面抽回一部分兵力保卫南京也无不可。”

    “妈了巴子,这个阎锡山打一开始就打着进行大同会战的幌子从绥远抽调兵力,现在倒好,大同会战还没开始就成了泡影。********想着保太原,张家口,大同都丢了,日军源源抵达。太原保得住吗!”

    相比起南京那边,西北对于山西的情况更加了解几分。虽然山西那边仍然喊着要进行大同会战,但实际上大同附近的兵力该撤的都已经撤退得差不多了。只要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阎锡山真正想保的还是太原。看破了阎锡山意图的冯占海此时自然是没什么好心情。

    “算了,现在晋绥军主力撤至忻口。太原一带,日军再度南下,也由不得他不出死力了。把进驻太原的飞鹰调回来,让两个中队的i15战机,一个中队的轰炸机进驻太原及附近机场。”姜立看向高志航道。

    “将第一批到货的苏机调到山西,岂不是影响了与南京的交易?”高志航提醒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阎锡山现在还对太原寄予厚望,整个太原兵工厂动都没动,若是守不住,偌大的一个兵工厂就便宜了日本人。那可是真亏大发了。再说。现在南京的蒋委员长虽然态度比起以前有所改善,但对于列强干涉仍然心存幻想,对于局势严峻程度认识不足。只有淞沪会战彻底失败,蒋才能认识到列强完全是靠不住的。现在咱们先经营好北方战局,中央军虽然装备不算先进,飞机,火炮,装甲力量都十分薄弱,但好歹数量摆在那里,只要咱们挡住华北方面军。南京总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

    西北的能力有限,相比之下,南京已经陆续将沿海的一些军工器械内迁,而此时太原兵工厂却仍然没有大规模拆迁的迹象。作为北方有数的大型兵工厂之一,对于此时军工基础十分薄弱的民国来说,太原兵工厂的意义和作用不会比一两个集团军来得低。落到日军手里,自然是更加的助纣为虐。对于姜立来说,哪怕是毁掉太原兵工厂,也好过被日本人抢过去。

    “之前阎锡山是一直硬气地想把西北军的势力隔绝在山西之外。抱着这种门户之见,不过现在日军大队开进山西,眼看着就要打到忻口与太原一带。阎锡山现在终于是站不住脚了。”冯占海笑道,凡事祸福相倚,虽然山西局势恶化,但好歹阎锡山那边已经松口请西北派一个集团军规模的兵力进入山西助战。这个口子一开,以后阎锡山再想将西北军的势力逐出山西可就比登天还难了,也难怪冯占海心情大好。

    “这山西又是晋绥军,又是中央军,再加上咱们西北军,国内最大的几家势力都到齐了,本来从帐面上看,要是打输了难免脸上难看,不过群龙无首,未必就能打出多漂亮的战绩出来。”马占山摇头一笑。

    “既然到了山西,这指挥自然还是得听阎锡山的,山西终究是有些底子的,地势又不比华北一马平川,飞机的消耗速度比起我预料的还要来得快,苏联那边我会再追加一百架的订单,倒是飞行员的训练要跟上一些,可别到时候开着飞龙2,或者是鹰3也干不过日军的九五式。”姜立说道,飞机的消耗速度快也代表着飞行员的消耗速度也快。

    “西北早先储备了一些飞行员,再起现在的培训速度确实有些慢。苏联那边的教练机已经到了二十架,补弃了几百架教练机之后,再加上西北自产的鹰式高级双座教练机,足以满足战争所需,现在卑职担心的是飞机的生产跟不上,向苏联采买毕竟非长久之计。”高志航说道。

    “海参威的那批机械已经上火车了,到了之后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姜立说道,其实西北产能并不完全是机械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产能未被合理的发挥,毕竟当初西北采买的大机械就有一定的产能预留。西北的工业发展太快了,中间的问题也不少,布局不够合理。就像后世一些高像素的摄象头,发挥出来的效果却不如低了一截的苹果手机一样。这也是源自于姜立几年持续对西北工业的大手笔投资,以至于相当一部分人形成了思维上的惯性,习惯性的将产量寄托在外部即将运回的机械上。只是工业布局上的道理跟高志航说得太多也没必要,毕竟高志航是个军人,工业上的事并不是他的专长。

 427章 18集团军

    历史总是带着惊人的惯性,哪怕是姜立这个穿越者将西北的局变得面目全非,但在山西的问题上,由朱总领导的18集团军仍然进入了山西,准备与阎锡山一起进行太原会战,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此时的18集团军也与历史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为了不过早地刺激南京与美国的神经,黄显声等少数几人入党的事现在还只是秘而不宣,跟西北军的最高军事机密一样不为外人所知。陕北的红军的高层一部分已经融入了西北政坛,巩固着西北的政治势力,一部分仍然留在军界,随时准备为抗战贡献出自己的生命。

    西北军这次扩军的步伐极大,招收的新兵太多,导致新近扩编的一些部队战力偏弱,而陕北的红军之前装备极其低下,为了进一步促进西北的大融合,陕北的一批老兵扩散到了西北的新编师中,以此为代价,换得了大批军械。虽然比起原来西北军的一线师还有点差距,除一个师配制24门75mm山炮略微势少了点久,大量的迫击炮,轻重机枪等武器却是未减分毫。

    而18集团军在历史上三个师的编制,此时却变成了三个军,从东北军中抽调的缪徵流第57军,辖111,112两师。从西北军中抽调的,第5军,辖第8,第19师。再加上陕北原来本部的第9军115,120师。加上配置到集团军的独立重炮团,每个军部的防空营。虽然比起东出中原的几个集团军要逊色一些,但晋绥军的武器装备原本就是不错的,作为一支客军,一个集团军配制三个军。要是再算上派到山西的飞行队,第18集团军已经是**万的兵力了。

    由于阎锡山收缩兵力,绥远空虚,已经被并入到李杜第5集团军的原东北军刘多荃49军已经将军部移至包头。东北军骑兵第3师,骑6师已经分别进驻固阳,土默特右旗一带。遮蔽包头的南北两翼。不过真正让刘多荃,徐良,刘桂五等人底气十足的还是已经进驻到银川一带,随时准备北上的周大富机械化1旅。已经进驻陕北榆林一带的西北军第12师。当初孙立人的机械化2旅一路耀武扬威的开进西安。向地京炫耀自己的肌肉,同时也震慑了东北军的这些将领。当时刘多荃,吴克仁等人便认为孙立人的虽然是机械化2旅,但西北就未必真的有1旅。对于外界的铺疑,西北也并未做出过解释。虽然众说纷耘,但一直却没人能打听到西北军的核心拳头部队。

    可再次从银川北上,看到机械化1旅的真实存在之后,仅管已经在西安见识过一次,可亲眼目睹四十辆坦克,数百辆运输卡车,拖曳式的炮兵团时,刘多荃,还有他的副军长董彦平,参谋长吴安治等人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一把。不过对于西北选择将如此精锐的部队投在绥远这种相对偏远的战场。刘多荃是有些不太理解的,不过进军的同时,一路都可以看到北上的施工队,还有用汽车运输的机械,看样子是准备在绥远大修防御工事了。只是西北此时暂时还不说,刘多荃也懒得多去问,毕竟就算问,也未必真能问出个所以然来。

    左右西北每次行动都大有深意,这次可能是想放一支偏师在绥远,威胁察哈尔。平绥路的日军。让华北方面军不敢毫无顾忌的南下。不过,这次绥远之行总归不会闲着就是了,日军攻占了平绥路东段,此时绥远一片空虚。日军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晋绥军已经放弃了绥远的情况下,西北军却不会坐视绥远轻易陷落,如今出动如此军力,想必是想在绥远大动干戈了。对于刘多荃等人而言,只要能跟日军打就够了。吴克仁在平津血战连场。他可是羡慕得紧。虽然东北军此时分散在各个战场,但情况好歹还算是不错。

    刘多荃,董彦平的心情自然是不错,相对而言,吴克仁此时脸色却算不上太好。

    “吴军长,是你下命令,还是我的人来?”耿佑民好整以暇地看着吴克仁道。耿佑民原本是在军队里面混的,不过由于由于对部下要求过于荷刻,受到下面不少非议,现在被调到了军法处也算是专业对口,实际上已经跟作战部队完全是两条线了。不过对于耿佑民来说,倒是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在军法处的作用不比作战部队来得更低,就如他现在正要做的事情一样。

    “还是你们来吧,以后这种事你们迟早会亲自操刀,迟不如早。”吴克仁面无表情地摇头道。

    “军座,你叫我?”没多久,张文清便越过军部的警卫,大步走了进来,不过让他奇怪的是平时一直熟悉的军官此时突然看到了几张陌生的脸,而且来人还是一名少将。

    “应该说是我们请你。”

    耿佑民咧嘴一笑道。此时西北对于军衔的控制十分严苛,从大校晋升少将是一道十分难以越过的门槛。甚至后面大多数主力师的师长也会逐步调整成大校军衔。他一个少将,至少跟一个军长,或者是军参谋长是平起平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吴克仁才清楚这次的事西北绝不会和稀泥,将张文清的失职一笔带过。

    “你们请我?有什么事吗?”张文清皱起了眉头,对于眼下的情形有些不大了解了。

    “兹67军108师师长张文清作战不力,致第3军防线动摇,日军迂回支队直逼第3军军部,险些致使集团军遭受无法逆转之损失,危及整个平津战线,108师师长,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念在第3军应对及时,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然畏战之罪,不可以不追究。经西北总参谋部决定,免去张文清108师师长一职。由陕西省政府安置,调任大荔县公安副局长。望到任后协住政府维持好大荔县之秩序,为民国后方贡献力量。西北军总参谋部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