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康德拉夫感叹着中国人对新技术应用时,在数公里外浮空飞行的2号飞艇吊舱中,在数十平方米区域内,分布着4名士兵,而在他们的身边,那一辆辆木制的吊舱吊,存放着多达6000公斤炸弹,而最为沉重的则是一枚2000公斤炸弹,仅仅只有一枚,它是作为飞艇的配重最后投掷的。至于其它的4000公斤炸弹。则是分成四批堆积在吊舱内。也就在那枚重型炸弹的四周。
在艇长与飞行员操纵着舵盘控制着绳索以调整飞行方向的时候。在吊舱的最前方,瞄准手正,借助机械式的轰炸瞄准器瞄准着要塞,这种由飞艇员自行研制的瞄准器看起来极为简陋,只有角度盘与表尺的机械瞄准器结构简单,但是轰炸准确度颇高,加之使用极为简便,从两年前研制成功后。便成为飞艇部队的标准装备,而在舱室内,4名投弹手却显得极为轻松。因为还轮不到他们忙活,几个人便站着眺望外面景致,时不时还与其他飞艇上的同伴挥手示意。
实际上,他们的工作非常简单——只是在接到命令后,打开投弹舱口,然后依次拉下投弹杆,剩下的一切就交给了重力——炸弹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以自由落体的方面落入地面。
“报告目前风向。飞行高速与敌舰方位!”
飞艇上的艇长掏出怀表,看见时间已是下午1点40分。抬头对着身旁观测员询问起来。
“继续无风。当前高度1000米。”
“距离要塞7000米,按照当前的飞行速度,5分钟后抵达作战区域。”
编队的速度是由速度最慢的也是最为庞大的“苍龙3”型飞艇来决定的,而在1500米的高空,则是六艘载弹量仅只有1。5吨的要员艇,他们并不参加第一轮轰炸。
“保持目前速度不变,打开空气房阀门,逐步下降飞行高度至700米。注意!务必要保持飞艇稳定。2分钟后,全体进入临战状态。”
刚一发布完命令的艇长,便扭头对着身边的铝制的传声筒大声喊道。
“好了,弟兄们,接下来的就看你们的了!”
铝制的传声筒将艇长的话声传至观测员以及投弹手的耳中,投弹手们只是悠闲的为即将到来的轰炸作着准备,他们的眼睛无不是盯着舱壁上的灯光,如果红色的灯光变成绿色,那么意味着他们就要拉下投弹杆。
在紧张的期待中,坐在皮椅上的瞄准手前向探着身体,此时他就像是步枪手一样,借助机械表尺的帮助瞄准着要塞,从他的视线里可以看到,要塞是典型的棱堡式要塞,在要塞的上方可以看到一门门重炮,在要塞的周围,还有密集的堑壕、堡垒,但在他的眼中,这个看似不可攻克的要塞,却如同纸糊的一般,现在,他的任务就是撕碎这座要塞。
“投弹准备!”
在传声筒内传出瞄准手的命令时,投弹手们立即忙活了起来,他们首先解脱第一道布扣,那是炸弹的固定扣索,然后又解开了投弹拉杆的保险,在两道保险解除后,他们甚至可以感觉到木铁挂架上的炸弹似乎在微微摇曳着,全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
分钟后,飞艇准确抵达目标区域上空700米处,在飞艇正下方正是俄国人的眼镜蛇堡,这是一座占地近一平方公里的大型的要塞堡垒。
“停止飞行?”
艇长再度询问道。
“高度持续保持!”
“连续不间断投弹,务必彻底摧毁俄罗斯人的要塞。”
命令接二连三的下达着的时候,在眼镜蛇堡垒上,康德拉夫和军官们都在仰望头顶的大家伙,虽然有人认识这东西叫飞艇,但他们却不知道飞艇为何要停泊在要塞上空,难道是为了进攻要塞?
出于谨慎,在飞艇逼近要塞的时候,康德拉夫便命令一个营部队部署防御,以应对来自空中的威胁。
直到保持静止状态下的飞艇底部开出五个孔洞时,从望远镜中看到那孔洞,康德拉夫的心底突然涌起一阵不安,恍然大悟似的大叫大嚷起来:
“该死的,中国佬要投掷炸弹!隐蔽!所有人自由射击,目标,飞艇……”
只是康德拉夫的命令下达的未免太晚了一些,话声落地的时候,便有十几个小黑点从空呼啸着快速落下,它们都是重量只有50公斤高爆弹,尽管其重量看似不大,但实际上它的装药系数却高达35%,其威力远远高于只有10%装药的炮弹。转眼间,十几枚炸弹便落到要塞中,剧烈的爆炸瞬间便吞噬了半个要塞,无数高爆碎片在要塞中炸飞开来。
相比于炮弹,航空炸弹的威力更大,如雨点般的炸弹从十数艘飞艇的艇舱投入要塞以及要塞周围的防线上,在人类史上的第一次空对地的轰炸中,那些先前还在享受着冬日阳光的俄国兵们四下慌乱起来,手忙脚乱的躲避着从高处袭来的炸弹,至于他们手中的步枪,根本无法对700米高度的飞艇造成任何威胁。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炸弹落到要塞以及防线上各处;他们想要抵抗,却无法威胁到空中的飞艇,想要逃避,却又会被钢铁碎片撕碎血肉之躯。
“该死的中国佬!”
在堡垒中,看着陷入火海中的要塞,康德拉夫一边咒骂着,一边大声下达着新的命令,命令部队进入要塞、进入蛇腹堡以及战壕边缘的一个个掩体之中。现在,堡垒要塞似乎是唯一能够保护他们免遭轰炸的藏身之所以。
“如果我回到圣彼得堡,一定会告诉每一个人,俄罗斯也需要飞艇……”
就在空中的轰炸进行的同时,地面的炮兵也加入了其中,朝着要塞实施炮弹,不过与平常不同的是,他们打出的炮弹并不是高爆弹,既有老式的辣椒弹也有新式的催泪弹,黄色的、红色的烟雾很快便笼罩了整个大山,各种颜色的烟雾顺着射击孔洞、大门涌入掩体内,许多人在那呛人的烟雾中发出剧烈的咳嗽,泪流满面的人们只能浸湿后地毛巾捂住在口鼻处,但这不过只做着徒劳无益的挣扎。
“咳……,这是什么、咳……”
嗓间不断的发出咳嗽声,尽管不知道这烟雾是什么,但在那烟雾中,康德拉夫却感觉到一种熟悉的味道——是辣椒的味道,是辣椒燃烧时的味道,在这呛人的而又刺激的烟雾中,听着掩体外的爆炸出他猜出了中国人的用意。康德拉夫几乎本能的以为自己看透了中国人的阴谋——他是想用辣椒炸弹把人们赶出掩体,然后用炸弹收割人命。
“这些中国是人想用这种辣椒烟雾把我们赶出去,命令所有人,除非中国人发起进攻,否则绝不能离开掩体……”
第214章 末日(下)
“这一天,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在过去的百年之间,围绕着“眼镜镜堡”有着太多的说辞,从极少数的幸存者记忆中的咳嗽、流泪和那刺鼻的辣椒味来看,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军方的解释是可信的,他们并没有采用氯气、光气以及氢氰酸之类的化学武器,他们采用的是无杀伤力的辣椒弹以及催泪弹。
但是军方的解释同样也显得苍白无力——至少在俄国人以及军事史学家们看来,他们的解释非常无力,为什么要火化尸体?为什么没有人活下来?为什么……?
当然那一天,有太多事情需要解释,也许,人们永远也得到不真正的答案。也许官方的解释是正确的——无论如何,对于当时的东北军高层而言,赢得战争是压倒一切的中心,至于有关于海参崴使化学武器等诸多指责。十几年后的世界大战中,相比于参战国纷纷使用化工武器的行为,对于当时已经掌握氯气、光气以及氢氰酸等高效化学武器的东北军来说,他们没有在每一场战争中使用毒气,本就是一种极为高尚的人道主义。
甚至即便是现在,也有观点认为,在战争爆发之初,就使用化学武器,也许,战争根本就不会拖延那么长时间!”
《东亚圣战百年祭》
在一阵地动山摇的剧烈爆炸中,整个要塞都被硝烟吞噬了,尽管那枚重达2000公斤的炸弹并没有准确击中要塞,但是却在半山腰炸出了一个巨大的弹坑,炸起的数百吨尘埃笼罩着整个要塞。
在剧烈的摇晃中。要塞内的俄国士兵无不是被从头顶上落下的尘土给吓的脸色煞白。许多距离炸点较近的士兵更是被震裂了耳膜。甚至还有一些人因为靠着墙壁内脏被直接震碎,甚至还有一截长达数十米的蛇腹堡被直接的炸塌,数百人都被活埋在土石下方。
但凡是经受那攻巨型炸弹爆炸的人们,都被这剧烈的爆炸给惊呆了,在他们看来,这种爆炸甚至超出了人类的感知。
“将军!将军!我们怎么办!”
一名上校最先反应过来,望着头顶上那摇曳着的电灯,急忙回过头。催促着身后的康德拉夫将军。
“如果他们再投下这样的炸弹的话……”
“怎么办?怎么办?”
康德拉夫赶紧在脑海里搜索着无法避免灾难的方法,长时间的军旅生涯终于让他在短时间内恢复冷静与理智。呛人的辣椒烟雾呛得他不住的咳嗽着,现在又要面对这样的威力强大的炸弹。
“炸弹落在了什么地方?”
不一会,他冲着自己周围的军官们命令道。
“命令所有人员撤出要塞,在要塞周围的堑壕以及掩体中寻找安全位置。留守少数观测人员防止中国人趁机偷袭,其余全体官兵隐蔽到要塞低洼地带,等候作战任务下达。另外,告诉你们的士兵,每个人都必须准备好一条浸湿的毛巾捂住鼻口处……”
中国人显然是以要塞为目标,这意味着他们的重型炸弹肯定会瞄准要塞。现在撤出要塞,进入外围阵地无疑是安全的。至少可以避开那些重型炸弹。
接下来的一切正如康德拉夫的意料一般——12艘飞艇停泊在要塞上空。它们都将体内的高爆炸弹全部抛洒出来,纷纷呼啸着落到俄罗斯人头顶。只是整个轰炸看似惊天动地且热闹非凡,密密麻麻的炸弹不断在要塞内外掀起一团团炸焰,爆炸的冲击波和着大量的岩石与铁制碎片,落在俄罗斯人掩体一边;而其中还又有两次剧烈的爆炸,一次是要塞的边缘,两千公斤的炸弹直接将要塞的一角炸的粉碎,在剧烈的爆炸中,一门10英寸火炮被炸飞半空中,而另一次则是在要塞的中央,剧烈的爆炸令要塞中央的避弹掩体瞬间蹋下——但却没有达到多大实质效果,并没人给俄国士兵带来太多的杀伤,6000俄军官兵在此之前就撤出了要塞,在要塞周围的堑壕掩体中避开了这两次地动山摇的爆炸,仅有数个人遭遇到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即便是辣椒弹爆炸时释放出的刺激性气体。只是增加一些士兵们的眼泪,让很多人感觉有点模糊不清而已。
“哈哈,该死的中国佬,滚吧!你们永远无法摧毁俄罗斯人的意志!”
望着天空四下散去的飞艇,那些躲过一劫的士兵们纷纷爬出掩体,手指着天空齐声叫骂起来。
而这只不过是是俄罗斯人一厢情愿的看法,实际上,飞艇的狂轰烂炸已经达到它们先前拟定的战略效果。即迫使这些俄国人全部隐蔽到低洼地带以及堑壕中,躲避了以要塞为轰炸目标的高爆弹的伤害,但这些地方正好是毒气弹所能够施加的最佳杀伤效能。
俄罗斯人的兴奋不过只持续了一两分钟后,真正的魔鬼开始光临要塞上空,实际上,他们从一开始就在要塞的上方,不过他们飞的更高,在大型飞艇用密集的炸弹对要塞实施轰炸时,它们那五艘运输毒气弹的要员飞艇,则一直静静的于一旁观赏着,注视着大地上的一切。
“长官,俄国佬正在返回要塞!”
观测员大声汇报着眼前的观察结果。
“很好,让该他们尝试一下四号化学品的味道!全体戴着上防毒面罩。保持现有与要塞山顶的600米高度,稳定艇体保持绝对平衡。投弹员打开投弹舱,准备投掷炸弹……”
在命令下达之后,穿着“雨衣”的上尉便戴上了防毒面具,而此时飞艇内的所有人都带着防毒面具并穿着防护服。
身上穿着特制防护服的投弹员们解开木铁制的投弹挂架上上的保险,他们的动作显得有些太过小心翼翼了,实际上。他们不能不小心应对着这一切。这些20公斤重炸弹中装有多达4。5公斤有毒液体。在爆炸的过程中这些液体会被气化,在理想的密封条件下,每一枚炸弹足以杀死上万人,当然,对于这一切,他们并不清楚,但是他们却知道,这种炸弹是危险的。尽管从外观上看去,这些炸弹与普通的炸弹没有任何不同,但是他们却非常清楚,在他们拉下投弹杆的时候,短短几秒钟后,战争史上最恐怖的一幕就会在要塞上演。
随着命令的下达,炸弹一枚接一枚的落下,与先前的静止不同,这一次飞艇却是缓慢的飞行着,那小巧的炸弹就像是雨点似的不断的自空中落下。
趴在地上向上仰望地俄罗斯士兵们惊奇的发现。从这五艘飞艇上落下居然是一些毫无威胁性的炸弹,它们不断的砸在士兵们的四周。却没有产生先前的恐怖爆炸声,只是发出一声闷响,然后大烟的白烟便从弹体中涌散出来,甚至那气体的涌散都不及烟雾弹那般急促,而是以一种缓慢的形式散播,在那一个个炸弹周围逐渐形成一个一两米多高的白灰色的烟雾,那烟雾扩散着与其的烟雾接拉在一起,从山头向山下浮沉着,向着山下滚动着,那看似平静的烟雾就像是张牙舞爪的魔鬼一般,的似乎想吞噬地面上的一切事物。
在那烟雾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水果味,有点像是杏仁味,但却又有点像是苹果的味道,当在那烟雾于战壕中弥漫着的时候,甚至还有士兵特别用力的吸了一口。
“这是什么鬼东西?味道很香啊!”
那些弄不清楚发生什么事情的士兵们都站了起来,望着眼前想自己不断逼近的白灰色的烟雾,他们相互询问着,却没人能回答的出,同样也没人意识到烟雾的破坏力。
这白灰色的烟雾有点像是雾,甚至他们并不怀疑,如果是在雾天的话,他们几乎不会注意到这些烟雾,当然如果这些烟雾不带有香味的话。也许是因为之前的催泪弹的关系,尽管这烟雾对人们的眼睛有一定的刺激性,但是他们却只注意到烟雾中那淡淡的香味,这些香味甚至让缺少水果的士兵们流出了口水来,许多人都在流出口水,与口水一同流下的还有汗水,甚至一些人开始颤抖了起来。
“是,是毒气……”
突然,一名士兵惊恐万分的大声叫嚷着,尽管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喊出这样的话声,可现在,即便是白痴也能感受到到烟雾的不同之处——在他们身边的战友这时不仅流着泪,同样也在流汗,那汗水如雨下似的从他们的脸上、身上涌出,不少人更是跌跌撞撞拌倒在地上,浑身不断的抽搐着。或许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毒气,但是他们的直觉却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极为恐怖的气体。
“毒气?是什么东西?”
康德拉夫将军同样也感觉到烟雾的诡异之处,他冲着身边的参谋人员大声问道。
“你们谁知道什么是毒气?”
“是,是毒气,一定是毒气……”
一名参谋语无伦次的说道,到最后他歇斯底里般挥舞着双臂。
“将军,将军,我们完蛋了,中国人使用了毒气,能杀死所有人的毒气,我们完蛋了,全都完蛋了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那名参谋的话还未说完,人便像是犯了癫痫似的倒在地上,浑身抽搐着,口中更是不断的涌着白沫。
“胆小鬼,混帐!全体人员用毛巾掩盖口鼻,向高处跑去!”
康德拉夫的命令非但没有拯救所有人,反而更加重了人们对毒气的吸收,至于那湿毛巾在根本无法抵御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对人体的侵袭,即便是通过接触皮肤也能杀死他们,而他们的奔跑又让他们呼吸了更多的毒气,从而加快了毒气渗入体内的速度;最后,这些俄国人错过了最佳逃离时间,因为他们已经被铺天盖地毒气包围起来。
如果的一开始,他们并没有跑,也许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于毒气之中,但面对未知的恐惧,一时间手足无措的俄国兵无不是惊恐万状的面对着这一切,刚开始并没有任何动静,更多的只是好奇,当他们看到身边的一些战士不断的如癫痫发病一般的倒在地上,恐惧由然而生的人们立即试图往高处跑去,以躲避这些毒气。
可是当他们跑动的时候,喘着粗气的人们吸入了更多的毒气,不过只是数秒钟的功夫,许多人就感到身体似淌水般的流着汗,紧接失去意识的他们便摔倒在地上,口吐白味浑身抽搐着,不断有人重重的摔倒在地上,最后窒息而死;未倒下的士兵抓住喉头,发出恐惧的尖叫声……
一切都是如此的迅速,甚至在康德拉夫拿起电话,试图将这里发生了什么告诉司令官的时候,他便同其它人一样重重的摔倒地在上,四肢剧烈的抽搐起来,在意识消散时,他那双眼睛中满是恐惧,更多的却是不甘,似乎是为自己被这未知的烟雾给打败而不甘。
在整整数分钟的时间里,地面观察所的军官们一直透过望远镜观察着俄军阵地的情景,他们看到俄国人在那些烟雾中挣扎着,先是惊恐的尖叫着,接着便痛苦不堪地挣扎死去,阵地上上演的那一幕,只让他们的后背无不是一惊,他们回过头去,瞧着那些穿着防护服的战士立即大声嚷喊道。
“快点再互相检查防护服,谁的没有扎紧,一律军法从事!”
恐惧也好,紧张也罢,在目睹了俄国阵地上的惨状之后,这些军官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督促战士们保护好自己。几分钟后,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这些穿戴着防护服的战士们纷纷带上防毒面罩,扛起装上刺刀的步枪,缓步走向要塞,昔日坚不可摧的要塞早已不复存在,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只是一座布满数千具尸体的废墟,而跟据命令,进入要塞内部的战士们并不是在进行一场战斗,而是在进行一场一边倒的屠杀——发现尚未毙命或是试图躲过劫难的士兵,则毫不留情的用刺刀插入他们的胸膛,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直到最后确认没有任何活着的俄罗斯士兵时,将数千具尸体运走的同时,他们又将数百吨煤油倒在要塞上,用烈火焚烧要塞中的一切……
第215章 交易(上)
眼镜蛇堡陷落了!
当这个消息传出的时候,整个符拉迪沃斯托克都处于震惊之中,每一个市民的脸上都带着惶恐之色,他们从未曾想到一切来的竟然如此之快,眼镜蛇堡……那是通往城市的大门,在那扇大门被打通过后,整个符拉迪沃斯托克就像中国人敞开了大门。
既然是不懂军事的人也知道现在的局势,在眼镜蛇堡陷落后的仅仅只过了几个小时,在城中临湾要塞的的壁垒中,史特塞尔在那里举行了军事会议,面对中国人的炮击,早在多天前,他的司令部就迁至了要塞之中。
尽管是地下要塞,但作为司令官的史特塞尔却拥有一间宽敞的办公室,此时,置身于司令官中的他,并没有沉浸于眼镜蛇堡的陷落的惊愕之中,而是看着面前的劝降信,久久无法言语,又一次,他看了下手中的信,这封信并不是给他的,实际上,官方的劝降信昨天也送到了他的手中,对于那封信他并没有多少感触,但是这封信给他夫人的信,却让他整人处于从未曾有过的犹豫之中。
“贵妇妆次。偶逢军使之便,谨申至深之忱,兹冒昧呈上朝鲜银行支票十万元,务祈笑纳,以供慈善事业之需。
东北军滨海战区司令官商德全谨启”
这是典型的贿赂,在任何人看来,这所谓的“慈善之事业”,根本就是用来贿赂他的夫人,而他的夫人一面观赏银行本票,一面说道。
“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被包围,我又怎能兑到这笔款子呢?”
作为守卫这座城市的俄军最高长官的史特塞尔,在昨天接到那官方的封劝降信的时候,还曾嗤之以鼻的伸出一个拳头,但把拇指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吩咐部下说:也不用给中国佬写什么回信了,你们就照我的手型儿画张画,寄还给他们!
面对那种官方的劝降。他自然要给予最直接的回答,甚至还在官方会议上用嘲讽的语气那般回答道。但是那封给予他夫人的本票,却被他收下了,因为城市不会永远被围。战争不会永远进行下去。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也就是那张本票兑现的时候。
在昨天之前,他并不觉得那封官方的劝降信有什么作用。但,现在,在眼镜蛇堡突然陷落之后。他的脑海中却浮现出了一个念头——或许,那是最后的机会了!现在,中国人将会不惜代价的打下这座城市。
至于那十万元,无疑是在提醒他,提醒他在必要的时候做出理智的选择,什么样的选择呢?
“阁下,所有人都到齐了!”
就在这时,他的思绪被打断了,他茫然的点点头,而后便站起了身来。走出办公室来到会议室中,会议室内已经聚集着二十多人,有将军也有年青的校官还有几分海军将领。墙上挂着一副符拉迪沃斯托克战区地图,图上绘有各个炮台以及堡垒,在地图上满是叉号。
那是傅克用红铅笔在地图上作出的标记,标志着一座堡垒或炮台的沦陷,就在几十分钟前,他在的眼镜蛇堡上打出了一个叉号,甚至还特别强调了一个堡垒陷落的时间——1901年2月17日。
如果有一个中国人在这的话,也许会向他提醒一下。今天是中国历法的腊月29,距离年三十,只剩下一天了。
即便是身处包围之中,对于这些俄国人而言。中国人军队的目标也不是秘密,实际上东北军从未曾掩饰自己的目标,甚至就在东北的各个报纸的头版,也能看到那句话——“到海参崴过年”,这是号召,也是承诺。军人们对国民的承诺。
为了兑现这一诺言,东北军数十万将士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夺取战争的胜利,但是,现在,俄国人仍然在坚守着,至于史特塞尔这位俄军司令官,更是无意拱手相让。
“诸位注意!”
史特塞尔用铅笔敲着地图桌框。
“刚才接到了前方的电话,眼镜蛇堡失守了……”
他的眉头紧皱,语气中全是不可置信之意,怎么会呢?就在几个小时前,他还同康德拉夫通过电话,甚至就在一个小时前,参谋长还从康德拉夫那里确认——他们可以坚守,但是现在,眼镜蛇堡上却已经飘扬起了中国人的旗帜。
那面烟雾中的赤边日月旗,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在他们的堡垒上升起,那面旗号象征着中国人的胜利,却意味着俄国人失败!
但现在史特塞尔最好弄清楚的是眼镜蛇堡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陷落?康德拉夫和他的下属们怎么了?可除此之外,压在他面前的现实问题却又是他不得不去面对的。
“眼镜蛇堡陷落之后,原本完整的北方防线,也就出现了突破口,现在城区与中国人之间只有一些孤立的炮台和简陋的野战阵地,所以,我想听听诸位的意见书,究竟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防御,今后能否继续下去!”
这才是史特塞尔召开这次会议的原因,两个星期之前,在战争爆发的当天,全世界都以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足以坚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甚至仅凭要塞他们就可以让中国人铩羽而归,但是,两个星期后的现在,史特塞尔以及在坐的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沦陷只是时间问题,甚至面对中国人猛烈的进攻,也许很难坚守一个月。
司令官的问题让到会的人开始发言,要塞、海军以及第七、第九师的师长们都一致认为,必须继续抵抗,但是第八、第十师的长官们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继续抵抗下去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眼镜蛇堡已经被中国人所突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从后方切断各堡垒与城市的联系,从而孤立各个堡垒……”
第八师的的参谋长德米特力耶夫斯基中校语气坚定说道。
“一但各个堡垒被孤立,那么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再抵抗下去,也只是增加无畏的伤亡!”
“现在各个要塞的仓库中还存有超过50万发各种口径的炸弹和榴霰弹!我们的军队主力仍在,完全可以战斗下去!”
“即便是战斗下去又能怎么样呢?就在几个小时前,我们还知道康德拉夫中午吃饭时喝了一杯伏特加。而现在,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战死了!甚至就在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要塞就陷落了,如果持续下去的话。也许到明天的这个时候,所有的要塞都会陷落……”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死去!徒劳的死去!”沙维茨基、盖杜宁等人也用与德米特力耶夫斯基相似的立场反驳着他的人话语。
“可是不要忘了,中国人的日子并不比我们好过,现在天气温度正在下降。他们冻的远比我们厉害,士兵们还能支持下去……”
拿吉安这位第七师师长仍然坚持着他的观点,必须要为俄罗斯的荣誉而战。
“如果我们仅仅只抵抗两个星期,就宣布投降的话,那么,俄罗斯军人的荣誉也将会在我们的手中丢弃,无疑我们都将是俄罗斯的罪人!”
“是的,荣誉很重要,但是不要忘记那些士兵,只有残酷无情的人才会强迫他们继续作战。他们已经尽力了,你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我们英勇的士兵不是在同中国人打仗,而是同钢铁去打仗,中国人用大炮、用飞艇、用军舰将成千上万吨钢铁倾倒在这里,即便是铁人也难以在那样的火力下坚持下去,但是他们却坚持下去了,为了俄罗斯的未来,必须要把他们保存起来,他们有权继续生活下去。而不是白白的牺牲在这里!”
提及那些勇敢的官兵时,涅克拉什维奇的眼里甚至含着泪,在他看来,中国人把战争变成了地狱。而英勇无畏的士兵们却在地狱中坚持了下来,现在,是时候结束一切了!
“现在还没到缴械投降的时候,我还有至少五十个方案能够守住这里!绝不会再丢那怕一座堡垒……”
斯米诺夫的话声刚落下,一名年青的参谋军官便急匆匆的打断了他的话语——通往城市的一座炮台陷落了,上千名俄国士兵防守的防线被撕破了。
前线传来的消失。让会议室内的气氛为之一变,所有人无不是无奈的摇头苦笑,尽管他们并不熟悉中国的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