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然后下面没有了-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场,就已经满盘皆输了。二皇子知道老尤头被封官后,心里忽然一慌。
  显武帝提拔了一个小吏,这是件再小不过的事,二皇子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他叫人去查了老尤头此人,当老尤头的资料被送到二皇子面前时,二皇子匆匆看完,脸色立刻变得惨白了。
  老尤头是负责挑选御桃的人,皇上忽然重赏了他,又让四皇子去整顿皇庄,让五皇子禁足……
  这一系列举动说明皇上或许已经发现前一批桃子是被换过的了。
  二皇子不知道自己的计划在哪里出了漏洞,他在自己的书房里来回转了几圈,心里思索着皇上这样做的用意。他觉得自己可能还没有暴露,若是父皇知道他要谋害太子,早就把他抓起来了,他哪能自由地待在自己府里;但他也有可能早就暴露了,皇上之所以没有动他,是想要留着他来引蛇出洞。
  若是前一种情况,他还有一线生机;若是后一种情况,他必死无疑。
  不不不,他绝对不能放弃……
  二皇子狠狠一拳砸在了书桌上。那老尤头分明就是边家的旧人,不管边静玉在这件事情里起了多大的作用,二皇子都有理由怀疑是边静玉坏了他的事。这人仿佛生来就要和他相克一样!二皇子其实是个懂得隐忍的人,但他就是看整个新诚伯府以及伯府里的人不顺眼。之前孙明那件事确实是二皇子在暗中一手推动的,没有什么政治目的,他就是心里不平,想要弄死边静玉、沈怡和高飞几人而已。
  结果,边静玉几人的运气特别好,竟是在一开始就破了二皇子的算计。
  若是边静玉知道二皇子如此记恨他们,他们大概也不会往心里去的,因为他们知道二皇子就像是秋后的蚂蚱一样,再不能蹦跶多久了。显武帝没有在第一时间拿下二皇子,并不是对这个儿子还存着慈父之心,而确实就如二皇子想的那样,他是在引蛇出洞。他一点点把二皇子逼到了墙角,引得二皇子在胡思乱想中越来越害怕,就是想要看二皇子用尽最后的能量狗急跳墙,孤注一掷地做出某些事。
  如果皇上现在就把二皇子抓起来,二皇子害太子未遂,虽罪大恶极但罪不至死,应该会被圈禁一辈子。但如果皇上非要把二皇子逼得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比如说逼宫弑君,那么二皇子肯定活不成了。皇上却依然选择了后者,他确实足够冷血,所以才能在短暂的伤心失望后眼睁睁看着二皇子去死,只为了能把江南某些豪强安插在京城里的暗中势力连根拔起。他打算用一个儿子去换江山稳固。
  皇上眼睁睁看着二皇子调动禁卫军中的暗棋,眼睁睁看着他不断作死。等到网收得差不多了,皇上就自己排演了一场刺杀的好戏。后世人研究这段历史时,只能看到这样的记载:这年十月,皇后宫里的一个二等太监,在侍膳时忽然拔刀刺向显武帝,行刺杀之事。幸有天神庇佑,显武帝毫发无伤。
  其实皇上早已经提前破了毒桃案,但在对外公布的时候,毒桃案却是由刺杀案引出来的,把好多势力都牵扯了进去。天子一怒,血流成河。江南豪强之所以难以拔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江南那边文风重,江南派系的官员自成一派。而毒桃案就给了显武帝一个能打击江南派系的正当理由。
  刺杀案和毒桃案的罪魁祸首均被抄家灭族。而在抄家时,又从中翻出了某些不能见光的账本,把朝中的诸多官员都牵扯了进去,于是又迎来了新一批的抄家灭族。如此,朝中就出现了很多的空缺。
  地方官场有了很大的变动。显武帝命温阁老、沈德源和边静玉总领此事。
  这是边静玉在翰林院熬了两年后,在明面上获得的第一份正式的大差事。
  温阁老还生着病,边静玉甚至怀疑他之前并不在京城里;沈德源是一部尚书,身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差事。边静玉年纪最小、资历最浅,本是三个人中最不可能去拿主意的那个人,然而在地方官的人员调动、安排上,更多的还是由边静玉出力。到了这时候,边静玉之前在吏部归纳整理的档案就派上了用场。至少在人员调动这事上,他的安排已经努力做到了尽善尽美。很多人仿佛到了这一刻才忽然意识到,边静玉不仅有圣宠,他自身还非常有实力。对啊,这么年轻的状元,怎么可能没有实力呢?
  当然,也有人见不得边静玉好,就怀疑是沈德源偷偷给边静玉开了后门,他们觉得事情更多都是沈德源做的,只不过被安在了边静玉的头上而已。不就是给家里小辈捞功绩么?谁还看不出来呢!沈德源是在官场上跌打滚爬了二三十年的老狐狸了,他有那样的心计和手段,完全不叫人觉得意外嘛!
  沈德源在吏部当着众人的面,问边静玉道:“听说你已经把近二十年的档案都背了?”
  听到这话,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吃惊的神色。这怎么可能呢!那半屋子的档案怎么可能背得完!就算有人特别会背书,但边静玉才到吏部几个月,他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背啊!这么说吧,新人到了吏部后,为了能更好地展开工作,确实应该去整理翻阅档案,至少心里得有点数。但是,同样的时间,某些新人估计连一遍都没有看下来,沈德源却说边静玉已经背完了。大家这才觉得不可思议啊。
  边静玉却应了沈德源的话,说:“是。”
  沈德源便笑着说:“既然你这么有自信,本官和在座的各位就出题考考你吧。”
  边静玉无所畏惧。
  沈德源报出一个人名,边静玉立刻能说出这人先在某地任某职位,后因某功绩突出,升调到了某地改任某职位等等。沈德源报出一个地名,边静玉就能说出在某某年到某某年,某官在这里担任某职位,期间发生了如干旱、水涝等某些大事,当时是如何处理的等等。旁人不信邪,还以为是沈德源和边静玉串通好的,便也搜肠刮肚想了人名或者地名来考校边静玉,边静玉总能在第一时间给出答案。
  怪不得边静玉能把差事做好,这才是真正的“心中有数”啊!
  有人向边静玉请教,是如何把这些繁杂的信息记下来的。
  边静玉心想,他若是说自己记忆力超群,就好像是在炫耀似的。做人还是应该低调一点。他这会儿身上已经拉满了仇恨,实在不宜再遭人记恨,于是真诚地说:“多看看,多背背,自然就记住了。”
  “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背啊。”同僚叹了一口气。
  边静玉微笑着说:“时间就像是棉花里头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
  这句话其实是边静玉从沈怡口中听到的。沈怡不仅说过“时间就像是棉花里头的水”,他还在床上的时候说过“时间就像是乳…沟”,然后他们两个平胸的大男人非要在床上玩挤乳…沟的游戏,你挤一挤我的,我挤一挤你的……罢了,这种事情只需要两个当事人知道就好了,传出去实在影响他们的形象。
  因想到了床上的荒唐事,边静玉面上一热。他礼貌地回绝了同僚的邀约,匆匆回了家。
  边静玉忍不住在心里想,怡弟上辈子怕是在草原上养牛挤奶的吧!
  不对,这岂不是在说我自己上辈子是牛了?
  边静玉:“……”
  我竟被自己挤兑得无言以对。


第118章 
  因为那一番奶牛挤奶的联想,新诚伯府的众人就看见边静玉黑着一张脸下了马车。
  因着边静玉平日里表现得太过可靠了,见他黑了脸,大家都没有多想。沈巧娘也好,前院的管家也好,见边静玉有点不高兴,都以为边静玉在朝中遇到了什么难事,只有沈怡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
  世间情侣好像都有些共性,谈恋爱时总是风花雪月,成了亲后就会转变为柴米油盐。
  在谈恋爱时,你看不到对方刚睡醒时的眼屎,瞧不见对方脚丫子痒了时扣脚的样子,闻不到对方吃坏了肚子时放的臭屁,注意不到对方某些古怪的习惯,你能看到的都是对方最光鲜亮丽的样子。等真的成了亲,两个人变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你才终于意识到对方可能和你想象中的样子有所不同。他是你的男神,有很多的闪光点,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是血肉之躯,是尘世俗人。
  沈怡逐渐洞察了一个真相,边静玉似乎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似乎有无数奇怪的想法。
  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当沈怡下意识说出“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这样的话时,别人都会一脸疑惑地看向沈怡,好奇那海绵是个什么东西。但因为边静玉很有想法,所以边静玉就会自然而然地发问道:“海绵?是指种在海边的棉花吗?嗯,棉花确实挺能吸水的,而且一下子拧不干呢。”他很自然地把沈怡说的话合理化了。
  无论沈怡提出了多么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想法,边静玉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他。
  从这一点来说,他们两个真是天生一对。
  所以在沈怡看来,边静玉的很有想法,真是一个优点。
  沈怡渐渐还注意到了,边静玉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某些想法而自顾自地乐,有时候又会因为自己的某些想法而自顾自地生气。他不觉得边静玉这样很神经病,反而觉得自家静玉怎么就这么可爱呢!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沈怡的滤镜可以说是非常厚了。
  此时见到边静玉的黑脸,沈怡有理由怀疑边静玉可能又被他自己气到了。他忙牵过边静玉的手,拉着边静玉回了屋子。沈巧娘见状,忍不住老脸一红,这青天白日的,二弟总拉着静玉回屋做什么!
  沈怡指着桌上摊开的狐狸皮,那狐狸皮是白色的,成色好极了,他对边静玉说:“这是今天刚刚弄到的。我打算叫人把它做成短裙……”他脑海里有着无数的垃圾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来自未来时空,也有些是来自远古时空的。在某个特殊的兽人时空,喜欢一个人就要围着那人跳求偶舞。沈怡很想拉着边静玉一起学求偶舞……用动物皮毛做的短裙是跳求偶舞时的必须要穿的衣服,可以说很性感了。
  边静玉还不知道沈怡的打算,听见沈怡说要做小短裙,他好奇地问:“给妮儿穿吗?”
  “不是啊……是给你穿的。”沈怡凑到边静玉的耳边吹了一口气。
  边静玉怒瞪了沈怡一眼。
  “等裙子做好了,你别的什么都不穿,只穿着小皮裙……”沈怡继续在言语中调戏边静玉。
  边静玉气坏了,他真没想到沈怡竟然是这样的人!每当他觉得沈怡已经很流氓了时,沈怡下次就能更流氓一些。互相挤了好几个晚上的奶难道还不够吗?竟然还要穿上这么羞耻的衣服去玩新花样?
  “那你穿不穿?”
  “不穿!”
  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不穿就不穿!
  “那我们来打个赌吧,你最后若是穿了……”
  “我若是穿了,我对你跪下叫爹!”边静玉放狠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他怎么可能会跪呢?这狠话其实也是从沈怡那里学来的,他已经被沈怡带歪了,正常的古人怎么可能会拿自己的爹来开玩笑?沈怡是因为受垃圾信息影响,边静玉则对沈怡接受度良好。但这话要是传出去,肯定叫无数人抨击。
  几天后……
  边静玉气喘吁吁地趴在床上,隔着狐狸皮做的小裙子,意犹未尽地摸着沈怡的大腿,说:“我忽然想起来,我的私库里还有一块上好的熊皮,咱也给做成小裙子吧……哦,我舅舅收过一张老虎皮……”
  他们俩实在没处去学求偶舞,只好用五禽戏代替了。求偶舞需要模仿大自然中的动物求偶时的一些动作,而五禽戏则是从动物中得到灵感而成的养身术,除了都在模仿动物这一点,两者截然不同。但沈怡这不是没有办法了吗?学不会求偶舞,就只好拉着边静玉在床上练习五禽戏了。两个人都只穿着一件小皮裙,不仅其他部分都裸…露着,裙下也是真空状态,肢体纠缠着很快就缠出了全新的花样。
  神医华佗若是泉下有知,他的棺材板怕是压不住了吧。
  边静玉一边觉得无比羞耻,一边不得不在心里承认,其实挺爽的。他还记得自己前几天发的誓。咳咳,虽然男儿膝下确实有黄金,但千金难买我乐意,边静玉决定今个儿就让沈怡偷偷当一回爹吧。
  ……
  总而言之,夫夫的床上生活虽然存在一点点问题,但也可以说是非常和谐的了。
  床…事和谐而美满,边静玉在处理公务时就更游刃有余了。用沈怡的话来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会有另一个伟大的男人。没有他花样百出地为边静玉放松心情,边静玉的工作效率能那么高吗?
  毒桃案真正被公众所知是在九月,皇上用雷霆手段处置了不少人,罪魁祸首被抄家灭族还不够,拔出萝卜带出泥,其中动荡一直延续到了十一月。二皇子经由此事后被贬为庶人,虽没有死,但他的处境并不比死了好上多少。他的妻妾子嗣都被圈在了皇子府里,这一圈大概就要被圈上一辈子了,而他本人则被圈禁在了皇陵,周围有大军驻守,他的活动范围只在一间屋子里,连屋子外头都不能去。
  因着孙明那事,新诚伯府虽躲过了算计,没有蒙受损失,但边静玉也不会去可怜二皇子就是了。
  边静玉身在吏部,自然对吏部来年的工作安排心中有数。这会儿虽没有过年,但他却已经知道,他大哥边嘉玉明年可以回京述职了!边静玉非常高兴。然而,就在这时,一条流言在京城迅速传开。
  这则流言把整个安平侯府牵扯了进去。
  边嘉玉是原配嫡子,边静玉则是继室嫡子,有流言说,他们的父亲为了保障原配嫡子的地位,才在边静玉幼年时给边静玉定下了男妻。这流言是有些依据的。虽然娶了男妻并不耽误生子,而且妾生的儿子也能继承家业,但是妾生子在爵位继承上却完全没有优势,朝廷能将无嫡子视为无子而夺爵。
  估计是有人刻意推动吧,这流言在一夜之间就传开了。
  虽然流言把边静玉塑造成了一个受害者,但边静玉并不是那种会轻易被人挑唆了的无知者。这流言分明是在看安平侯府的笑话,边静玉既然是安平侯府中的一员,他也同样被人看了笑话。所以,当有人不怀好意地问到边静玉面前时,边静玉在第一时间反驳说:“这是你们从哪里听来的无稽之谈?”
  边静玉信誓旦旦地说:“当年,新诚伯刚出生时因福气太重而魂魄不稳,有高僧说,需有人帮新诚伯分担福分,他才能平安长寿,正巧我与新诚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我们两家又是世交,父亲这才为我们缔结了婚约,好叫我为新诚伯分担福分。”他不仅自己这样说,还立刻叫人去传了反向的流言。
  想要破除安平侯偏心的流言,其实突破口很好找。如果安平侯真的偏心,他为何还要给边静玉出头的机会,直接把这个儿子养成纨绔不好吗?再说,边静玉和沈怡虽是自小定亲,但他们成亲的年纪却有些晚了,反向流言就说,二人定亲是长辈之间的权宜之计,本想等他们长大了就解除婚约,没想到二人长大后心有灵犀,竟是不愿意解除婚约了,长辈们只好依约安排他们成亲。一时间,先前的流言烟消云散,反倒是边静玉和沈怡之间情比金坚的爱情故事传遍了街头巷尾,喂全京城人吃了狗粮。
  在流言刚冒出来时,安平侯见过边静玉一面,眼神中藏着些许内疚。等事情了结,安平侯又见了边静玉一面,眼神中依然藏着内疚。边静玉只装作看不见,见淳玉大胆地揪了安平侯的胡子,他还忍不住笑出了声。说起来,这时候流行严父做派,安平侯没怎么抱过前两个儿子,却抱着淳玉不离手。
  老来子果然最得宠爱啊!
  边静玉只在沈怡面前泄了些许真实的情绪,道:“说句不谦虚的话,我自小聪慧,学东西要比大哥快上很多,为我启蒙的先生不止一次在我父亲夸过我是他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若仅仅是这样,父亲心里怕是还不会起什么担忧。但你也知道,我骨子里其实是个有些喜欢漠视规则、挑战传统的人……”
  年幼时的边静玉不会隐藏真实的情绪,自然叫安平侯这个做父亲的看出了端倪。
  所以,安平侯心里有所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过于聪明的却又敢漠视俗世礼法的儿子,偏偏不是府里的继承人,自然叫人担心日后会起了事端。安平侯却又不忍把边静玉养废了,正巧误会了沈怡被当女孩养,就晕了头地定下了这门亲事。
  所以,那则说安平侯偏心的流言也不算是说错了,他确实想要确保边嘉玉的继承人地位。
  但边静玉真的没有怪过安平侯。
  他继续对沈怡说:“他是做父亲的,如果他想拦着我出头,只要漏出口风说我不孝,我这辈子就绝无出头的机会了。他还是在意我的。你这门亲事也不是他胡乱选的。凭着你父亲在朝中的表现,我家那时与你家定亲,算是高攀了,只是因着两家的交情,才能把亲事定下来。他那时怕是就想好了要让我走读书出仕的路,有了你我的亲事,你父亲就能多加照顾我了,而这是当时的安平伯府做不到的。”
  世间事难得十全十美,对于平庸的安平侯来说,这或许是当时的他能给出的最好的安排了。
  他或许糊涂,或许偏心,但不能说他对边静玉毫无慈父之心。
  边静玉是一个天生的革命者,但他对于家人又最是护短。他或许有过不甘,但还是接受了来自父亲的安排。他后来自己想明白了,哪怕心里有其他的想法,面上也该做出一番君子的做派,不然就会寸步难行。所以,边静玉对外的形象一直非常好,就是最严苛的儒生也在他的身上挑不出什么错来。
  沈怡用力地抱住了边静玉。
  “我与侯爷不一样。我就算知道你有胆子能捅破天,我也会永远站在你这边。”沈怡说。
  边静玉觉得眼眶有些涩,他低头眨了下眼睛,再抬头时忽然就换了话题,说:“好了,现在该弄清楚是谁在算计我了,他为何要传那样的流言,难道仅仅是想要看我的笑话,挑拨我与家里人不和吗?”


第119章 
  如果那流言处理得不及时,或者边静玉确实对安平侯心存埋怨,以至于不小心在言辞中带出了一点点痕迹来,那么这一次的流言对于边静玉还是存在一定影响的。别的不说,显武帝之所以早早就看好了边静玉,想要把边静玉培养成太子登基后的班底,都是建立在他觉得安平侯府内外和谐、边静玉和他大哥兄友弟恭、边静玉人品贵重的基础上啊。若是边静玉心术不正,显武帝是万万不敢用他的。
  也就是说,如果这次的事情处理得不好,边静玉往日在显武帝那里的好感度就全都白刷了,反而还会落下个心思深沉的判语。考虑到太子的性格,显武帝肯定不敢把私心太重的臣子留给太子来用。
  所幸边静玉处理得很妥当,这种简单的算计怎么可能真把他算计进去!他给出的那番解释有理有据,边家人和沈家人自然会站在他这一头,帮他把话圆回来,于是整件事情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这种‘我明知道我干不掉你,但我就是要恶心一下你’的手段,我怀疑是二皇子做的。”边静玉说。
  二皇子确实被圈了,他的势力也确实被连根拔起、分崩离析了,但他总有一两个死忠,比如说暗卫什么的,顺利逃过清算,藏于暗处,知道二皇子对边静玉极其厌恶,就冒出来给边静玉找点麻烦。
  这些人估计也做不了别的什么事情了,只能暗搓搓地传一传流言。
  “真不明白二皇子为何要盯着我们不放,其实我都没怎么和他打过交道。”边静玉有些不解。二皇子就好像把他当成了毕生的宿敌一样。哦,现在都不能称那人为二皇子了,因为他已经被贬为庶人。
  “他大概接受不了失败,把失败的原因都归结到了你的头上了吧。”沈怡随口就说。
  谁知道二皇子是怎么想的,反正他的想法肯定很偏激。
  要是柳佳慧在这里,大嫂大概会说,二皇子也不是在胡乱甩锅,他失败的原因确实和边静玉有些关系呢。在柳佳慧的梦里,二皇子毫无疑问是最后的胜利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在大戏还未开始时就一败涂地了。要说柳佳慧的梦和现实生活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因为边静玉一开始没退婚吧!
  这天晚上,沈怡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醒时,沈怡在某一瞬间差点分不清今夕何夕。边静玉起身喂沈怡喝了两口温水,沈怡才渐渐清醒了。他用力攥着边静玉的手,说:“我刚做了个梦,梦见我十六岁那年,你趾高气扬地来我面前退婚了……”在他的梦里,沈巧娘死在了钱家,一尸两命、母女双亡。沈德源和沈思不是被流放去南婪的,而是被流放去了西北,在那里,他们父子俩卷入了一场阴谋,一死一残。苏氏差点没把眼睛哭瞎了。
  梦里的一切都太过残忍了,沈怡觉得痛苦极了。
  边静玉却觉得沈怡这样子还挺逗的,他赶紧把沈怡搂进了怀里,就像是哄做了噩梦而啼哭不止的小宝宝一样地拍着沈怡的后背,笑着说:“这梦打一开始就是错的,我怎么可能会去退婚呢?既然一开始就是错的,后面的发展就更是不可信了。所以啊,你都已经是这么大的人了,不要把梦当真,嗯?”
  听边静玉这么说,沈怡豁然开朗,心头的悲痛顿时少了很多。
  是啊,他活在当下,又何必为一场梦难过。
  沈怡迅速冷静了下来。当他再回忆梦境时,梦里的一切已经不能给他造成伤害了。
  沈怡就像是讲笑话一样,把梦里的事继续说给边静玉听,道:“对了,梦里的我竟然不是真的我,而是被一个奇怪的鬼魂上了身。这人非常高调,今天造玻璃弹药,明天造船出海。皇上一直捧着他。”
  “后来呢?”边静玉问。
  沈怡摇了摇头,说:“后来他就死了。他那样自以为是的人……哪怕能仗着自己的本事风光活了十年,也绝对会在第二个十年跌跟头。皇上榨干他的价值后就命人把他抓了起来,将他关在天牢,对外只说他出海寻仙去了。可怜我家人受他连累……罢了,不提这些了。你说得没错,只是一场梦而已。”
  两人头挨着头继续睡觉。到天亮之前,沈怡再没有做什么奇怪的梦,安稳睡到了天亮。
  几天后,沈怡忽然意识到,这场梦对于他竟然有一些良性的影响。比如说,他在梦里见到了上他身的奇怪鬼魂造出了弹药,他用梦里所见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了一回,没想到真的造出了弹药!
  这意味着只要梦里的鬼魂做出过什么利国利民的事,他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得更好。别的不提,就拿他们一直在寻找但一直没有线索的红薯来说,沈怡现在就知道该让船往哪块大陆去寻找红薯苗了。
  柳佳慧盼了那么久的全红薯宴,终于有苗头了。
  “这肯定是哪位神仙入了我的梦,在梦里点拨我呢。”沈怡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第二年的春天,因边嘉玉提前两日派人走陆路给家里传了信,所以家里人都知道他回到京城的确切日子。真到了那天,边静玉和沈怡就亲自去码头上迎接大哥。边家兄弟二人,一人站在船头,一人站在岸上,远远就看见了对方。边嘉玉被南婪的阳光晒得像黑炭似的,他毫无形象地朝岸上挥着手。
  红薯用一口平翘舌不分的官话对柳佳慧说:“那就是我的苏苏吗?”
  柳佳慧笑着说:“是啊!”她已经对女儿的口音绝望了。
  就在船靠岸的一瞬间,说时迟那时快,有个挑担子的脚力从边静玉的身边经过,忽然身形不稳,差点就摔了。边静玉下意识想要扶这脚力一把,这脚力却忽然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朝边静玉猛刺过来。亏得沈怡反应快,揽着边静玉的肩膀把他往自己身后一塞,然后猛然抬脚,把脚力踹出去几米。
  等到尘埃落定,只见边静玉藏在沈怡的身后,两只手却从沈怡背后伸了出来,牢牢护住了沈怡的前胸。他整个人就像是一个小书包一样,被背在了沈怡的身上。所有事情都是在几秒钟之内发生的,沈怡在第一时间把边静玉推向自己身后,这是在用自己的身体来保护边静玉。边静玉不及沈怡常年练武,没有沈怡那么大的力气,只能顺从沈怡的安排,但他却在第一时间把手从沈怡身后伸了出来,如果刺客要刺向沈怡的前胸,那么他只能刺到边静玉的手上,边静玉这是在用自己的手给沈怡当铠甲。
  在遇刺的一瞬间,夫夫俩默契地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对方。
  边嘉玉在船上把这一幕看得一清二楚,他一边叫人把那个被沈怡踹得倒地不起的刺客捆起来,一边提着衣袍跳下了船,迅速跑到了边静玉的面前。他可是吓坏了,忙不迭地问:“你们俩都没事吧?”
  边静玉说:“我没事……好在怡弟反应快。”
  沈怡解释说:“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一看就不普通,寻常的作苦力的人,谁不绕着我们走?”要是这些在码头上做苦力的穷苦人不小心把贵人的衣服剐蹭了,他们把自己卖了都赔不起,然而那伪装成脚力的刺客却偏偏要朝边静玉靠拢过来。因此沈怡早就注意到这个人了,他觉得这人的行为有些奇怪。
  好在沈怡观察敏锐,他才能在第一时间护住边静玉。
  刺客被抓后,虽然在第一时间吞药自尽,但还是被查出了是二皇子的人。显武帝震怒,二皇子最后的人手被拔除了干净。边静玉知道显武帝肯定不愿意背负一个杀子的恶名,因此故意替二皇子求了情,只说二皇子已经被圈禁了,肯定没有途径能联系外面,所以这次刺杀应该是那刺客自作主张了。
  在沈怡面前,边静玉又是另一番说法。
  二皇子彻底没了人手,再也不能对边静玉使坏,却还要被圈在一方天地里,看边静玉步步高升。若他能活得久一点,估计还能看到边静玉和太子成就新的君臣佳话。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了。
  一年后,边静玉外放江南某县出任知州。
  又六年,边静玉升任知府。
  在边静玉三十又五时,显武帝急召边静玉回京。同年,沈怡献上了晒盐之法,因功加封侯爵。该年年中,显武帝驾崩,太子登基,改号康明。此后三十多年,边静玉与康明帝君臣相得,堪称佳话。
  康明帝驾崩后,边静玉继续辅佐新皇,又做了将近二十年的一人之下的首辅。他曾在七十岁时致仕,然皇上穿上麻衣行子侄礼,再三挽留他。而沈怡也终于从海外找到了红薯,不仅如此,他还从海外的某种植物上提取了关键成分合成了消炎药。他因此被朝廷加封大公,又被民间百姓尊为活神仙。
  百年时间匆匆而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