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华长公主-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独孤晟笑了笑:“你居然还会捉鱼了。”一边就着阿蘅手里的肉尝了尝,却皱了眉头:“你撒谎,这不是鱼肉。”

阿蘅有些心虚:“就是鱼肉,大哥你才醒来,可能嘴巴苦尝不出味道。”

独孤晟笑了起来:“阿蘅,大哥吃过这肉,这是田鼠肉。”

阿蘅默然了一会儿,才说道:“你怎么会吃过……老鼠肉……”她就是担心他贵族公子出身,不肯吃这恶心的东西,才哄骗他。

独孤晟被她逗得笑得不行:“大哥从前征战的时候,什么没吃过。”一边尽皆将那鼠肉都吃了,一丝嫌恶都没有,这山洞还不知道从哪里可以出去,接下来他还要找到地方,保存体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这鼠肉却让他想起一桩事情来,忍不住说给阿蘅听:“有一年我被困在城里许久,城里都断了粮,将士们眼看就要撑不住了,后来,城里的太守,就把自己的爱妾都杀了,煮了给将士吃……我当时年纪还小,没经过什么事,受不了,一口都没吃,后来我的亲兵替我抓了几只老鼠,煮熟了让我吃了……”

阿蘅全身抖了抖,有些吓到的问道:“是西量城那次?”她从前从来没有听到独孤晟说过这事啊?

独孤晟有些意外道:“不是西量城,还要早一些,那时候爹爹和大哥才死没多久,我才带兵,兵法不熟被人围了……西量城那次崔家的援军到了,城才围了十天而已,不至于到弹尽粮绝的时候……你怎么会知道西量城?”

阿蘅惊觉自己关心则乱,连忙掩饰道:“是穆婉玉说的呀,她说当年西量城被围,你在城墙上一箭射死了敌方主将,解了城围,勇武之极啊。”

独孤晟呵呵的笑了声,在黑暗里摇了摇头:“那次是因为崔家的援军到来才解了围,我那一箭,不过是为了扬威和振奋士气,若不是崔家军队到了,我们是没有力量突围的,敌方主将死也不能改变什么。”

阿蘅默默无言,独孤晟却想着那一日落日余晖,金光洒满城池,崔华澜披着铠甲按着剑从尸山血海中迈步向他走来,向他伸出手,浑身都散发着温暖的金光,一双带着琥珀色的眸子里都是赞赏和喜悦。

他忍不住道:“阿蘅,笛子带了没?给大哥吹个曲儿吧。”

☆、28 棒棒槌

阿蘅嗫嚅了一下道:“没有带着。”

独孤晟哦了一声,过了一会儿笑道:“顾家二郎送的笛子;你从前不都是随身带着的么?”

阿蘅忽然觉得十分窘迫;仿佛偷情被独孤晟质问一般;有些难堪的否认道:“没有这回事。”

独孤晟依然笑道:“喜欢便喜欢,做什么不肯承认呢?有情人能在一起乃是天赐的恩惠;若是不好好珍惜,那是要遭天罚的。”

阿蘅听着这意有所指的话;沉默了,独孤晟却一改从前沉默的样子;继续道:“曾经有人付出一切的爱着我,可是我不知道……等我知道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阿蘅想了许久谨慎地回答:“从来也没有只要别人宁愿付出一切的爱一个人;那个人就必须回应这样的道理;……皇兄不必太在意。”

独孤晟默然半晌才低声道:“我从前不知道那是爱,如今我发现我爱她,我宁愿付出我余生的所有东西,来换回从前她还健康快乐的在我身边的某一天。”

阿蘅忍着泪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依然平静:“也许她更希望皇兄您在余下的日子里幸福安康快乐呢。”

独孤晟苦笑道:“不,她放弃了我。”

阿蘅沉默了很久,不知道话题是怎么滑向这么诡异的地方的,两人都默默无言,似乎都在想着心事。

独孤晟却忽然道:“你怎么会捉老鼠的。”

阿蘅呆了一会儿道:“饿慌了……我想着皇兄一直昏迷,没有东西吃……也许会死……”

独孤晟继续沉默,过了一会儿又问:“我记得我行功逼毒的时候好像内息紊乱,几乎要走火入魔……后来怎么样了?”

阿蘅道:“我看到皇兄倒下了,后来就发烧了,后来我就去水边拿了汗巾沾水给皇兄退烧……”

独孤晟正要继续问,阿蘅却连忙打断道:“皇兄你既然醒了咱们赶紧找路出去吧?母后肯定急坏了吧。”

独孤晟默然了一会儿道:“好的。”便长身而立。

他在黑暗中牵着阿蘅的手继续前进,两人都是默默无言。山洞里路崎岖不平,岩石凹凸不齐,几乎都要摸索着走,不然就要撞到头,也不知还要走多久才能走到头。

走了大约半天的时间,独孤晟道:“坐下来歇息一会儿吧。”

阿蘅嗯了一声坐了下来,将之前打湿的布拧了些水给自己喝了些,又递给独孤晟,独孤晟接过去却并不喝,沉思了一会儿道:“我从前有个很好的兄弟……”

阿蘅毛骨悚然,一声不敢吭,只听着独孤晟继续说话:“他斯斯文文的,特别爱笑,我十七岁遇上他,之后相交莫逆,他什么都会,能写能画,能文能武,我自幼也算学过不少东西,却发现比起他之渊博,大为不足。”

阿蘅不知如何说,只好安慰道:“门门都学,门门不精,皇兄是皇帝,武艺高绝,又会治国,已是人中龙凤了。”

独孤晟笑了一声:“嗯,我那个兄弟也这样安慰过我。”

阿蘅呆了呆……她安慰过他么?

独孤晟继续道:“他有一把弓,叫游子弓,据说箭射出去的时候,仿佛游子归家一般的急切……他骑射功夫十分了得,又一次我远远看到他,在山坡上遇敌,他就站在山坡上执弓射箭,仿佛一点都不害怕,后头千军万马奔腾过来,那人一手一探便握住一匹马的缰绳,就这样全靠手上的力量……”

黑暗中独孤晟用手做了个大回环的动作:“就随着马向前冲的势子哗的一下斜飞上了马,身子轻飘飘像一只鸟儿一样……”

阿蘅在回忆中搜索这一幕,可惜早已没了印象,独孤晟却道:“他这样会打仗,却偏偏像个满腹诗书的人,去哪里都要拿着书看,雨刚停,大家都嫌行军路难行,他却和你说天边那颜色多好看,说那雨过天青的瓷器,路边一树梨花,他也要看上两眼,念上几句诗,我总觉得他便是去考科举,也一定能夺魁的。文武双全,脾气又豪爽,从来不和人为难计较,心地好,打仗的时候再难的仗,再厉害的对手,他都镇定之极,天底下好像就没有什么能难住他的。”

“你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是女子?”

阿蘅呛咳起来,独孤晟继续道:“呵呵,开玩笑的,休息够了没有?我们走吧。”

顺着风走,终于又走了半日,他们终于见到了亮光。

独孤晟转过身想替阿蘅盖住眼睛,他深知在太暗的地方呆久了忽然到亮处会伤眼睛,却看到阿蘅早已自己用帕子盖住了眼睛,她身上虽然狼狈,却不掩丽色,头发上之前的头饰都不见了,头发紧紧地扎着,身上的袖子也扎稳妥了,全身结束停当,虽然难看,却很适合行动。

独孤晟久久凝视着她,心里想着一件事,黑暗遮住了他的眼睛,却让他的直觉回来了。

远处传来了兵马的声音,想必是派了士兵搜山,独孤晟扬声呼唤,吸引人的注意。

回宫的那天,隆福太后喜悦得哭了起来,他们失踪了三天,隆福太后几乎昏阙过去,却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力顶着主持寻人,如今皇帝和公主都找到了,隆福太后心里一松,大喜大悲之下,御医又被召唤了。

阿蘅很是疲倦,三天三夜里她不仅耗了内力替独孤晟治伤,因为要照顾独孤晟,根本没有睡过,在宫女的服侍下彻底沐浴过,喝了点小米粥,便直接倒下陷入了睡眠中。

睡梦中似乎独孤晟进屋看过她,她太过疲倦,只是动了动,没有醒过来,之后便是彻底的安静,她得以好好的休息。

独孤晟却没有立刻休息,他找了沈椒园来问那天刺客的事情,得知那日俘获的刺客全数服毒自杀,逃走了一部分,从兵器和衣着上,没有查出来历。

独孤晟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问道:“挟持太后马车的那个刺客,是怎么死的。”

沈椒园答道:“被簪子直接刺入太阳穴,一击致命。”文人小说下载

独孤晟看往沈椒园,沈椒园低声道:“很利落,看伤口完全没有迟疑,力道也很大。”

独孤晟皱着眉头想了很久道:“去把平日跟着长公主的侍卫叫几个来,最后再叫李星望过来。”

沈椒园躬身下去了,过了一会儿一个一个侍卫进来,独孤晟一个个问过一遍后,召见了李星望。

李星望进来便躬身施礼,独孤晟注视了他一会儿,问道:“你教过公主骑射,也教过她武艺么?”

李星望呆了呆道:“不曾……”教武艺这种事情难免要扶手动肩,他哪有这样大的胆子?

独孤晟想了想又问:“去年四月,你陪长公主去泽阳公主府听戏,后来去了哪里?”

李星望背上一寒,什么都答不出来,独孤晟淡淡道:“若是记不得了,朕可以提示一下,就是长公主第一天到定北侯府的那一天,别的侍卫们说你那日临时不见了,后来回宫的时候又出现了。”

李星望心念数转,却到底从来不会扯谎,最后硬着头皮道:“那日我被从前的故人诱了出府,被崔侯爷捉住了,说要对我施以惩戒。”

独孤晟有些意外道:“哦?那为何最后你却被放回来了?难道你又被他收买了?”

李星望满额的汗水,却不敢擦,跪下颤声道:“属下不知为何崔侯爷最后放了属下,但是属下可以发誓并未接受崔侯爷任何条件和要求!”

独孤晟看着他半晌,似乎是在判断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最后缓缓道:“那天侍卫们说,长公主去和崔侯爷下了一局棋是么?”

李星望想起崔华辰曾和他说过是公主救了他的话,却觉得此事太过荒唐无稽,公主怎么会知道他在侯府?崔华辰又怎么会买公主的帐?他低声道:“属下也是后来才听说的,具体情形不知?”

独孤晟微微笑道:“朕其实也只是关心公主而已,你不必紧张,朕信得过你,只是如今公主也快要出嫁了,若是公主在外头出了什么事也不好,崔华辰此人狡猾多谋,若是长公主在外头见到他,你需得留心,不要自作主张,回来还需报告朕才是。”

李星望听独孤晟没有追究他被捕又被放的事,松了一口气,感激涕零道:“属下遵命!公主其实也是见到顾二公子的时候偶尔会遇见定北侯爷而已,听说顾二公子在和他学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独孤晟和声叫他起来,挥手让他下去,在他转身的时候却忽然问:“你有没有觉得公主……像你认识的什么人?”

李星望有些迷惑地转过身,茫然地看往独孤晟,独孤晟看他这样,低低笑了声:“真是个棒槌。”一边挥手让他下去。

☆、29 相相送

刺杀事件完后数日,宫里朝里风平浪静;独孤晟一贯铁腕;因此即便他数日不在,朝中也并没有出现乱象;那惊心动魄的三日就这般过了。

宫里女人少了;太后和皇帝又都信了佛,日子寡淡如水;阿蘅开始有些战战兢兢自己露的马脚;后来看独孤晟似乎一如既往;并无异常;想想借尸还魂这种事情一般人也不会轻易想到,便也安心了些。这日崔华辰却悄悄遣人给她传了个消息;她翻了翻那消息;南滇段雍已篡位,消息应该就这一两日就要到大寰了,崔家的消息要快一步,她知道大哥离别在即,有些心烦意乱,忽又想起一人,便出宫去了。

认识段英一年多,算不上知交,却也总有一份酒友之谊,虽然段雍篡位成功也不见得立刻就对段英开刀,毕竟他远在大寰当质子,对段雍几无威胁,但是,一旦南滇真的开战,段英作为质子,必定首当其冲被大寰治罪,没准还要绑去前线祭旗,前些日子宫里乱糟糟的,南滇那边也无确定消息,她不好出宫找段英,如今风平浪静,却该打听打听。

酒楼上颇为清幽,段英依然是红袍金冠,艳丽无俦,斜倚着案几边,一双桃花眼笑吟吟对着她道:“前些日子听说长公主与皇上在礼佛途中遇刺,在下可担心得紧。”

阿蘅摇了摇头道:“有惊无险,倒是你如今须得小心些。”

段英呆了呆,阿蘅道:“我有确切消息,你父亲已崩,你弟弟已即位了,消息这两日应该就到大寰了。”

段英脸色变得铁青,却知道阿蘅历来不说谎,既然说了,就必然是肯定的消息,虽然他留在国内监视的消息目前还没有到,他却能这般肯定。阿蘅低声道:“我还有听说,你弟弟有意要向大寰宣战,到时候你作为质子,只怕有危险了。”

段英捏着酒杯,手指微微有些发抖,半晌才饮了一杯酒道:“父亲向大寰称臣,朝中是有许多武将不服的,我早听说段雍刻意结交他们,然而……我远在大寰,难以施为……”

阿蘅看着这年轻轻的少年眼看就要面临困境,失去地位甚至性命……有些恻然,半晌才低声道:“如今消息还未确定,待到消息确定后,朝中必定会加强对你的监视……我今日来是劝你逃了吧。”段英本非池中物,只是环境多方掣肘,使其失去先机,然而她是确信他有后路的,这个孩子,是一定会不屈不挠的走到最后的。

段英替阿蘅斟了杯酒,忽然微微一笑:“长公主大恩大德,段英没齿难忘……其实除了逃跑,段英还有一条路的,若是长公主不弃……”

阿蘅截口道:“我已心有所属。”

段英讶然道:“长公主对顾二郎并无男女之情意。”

阿蘅只觉得心底丑陋的一面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揭开,窘迫万分,不说话。

段英忽然哂然一笑:“也罢,长公主风仪,在下的确配不上,不过到底是想着佳人目前无偶,或侥幸能得垂青……如今英一无所有,竟不该痴心妄想了。”

阿蘅看这一向坚韧的少年脸上出现了失魂落魄的神色,心底怜悯,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合适,想了半日道:“你若出城有困难,我可送你一程,你看什么时候走合适,要快。”

黄昏,夕阳将沉未沉,橙红的光影下隐隐有着凄清之感。城外十里亭,李星望等侍卫已远远拱卫着,段英赫然扮成了个闺秀,双鬟挽绿,淡黄衫裙,明眸皓齿,和阿蘅站在一起,双姝艳绝。阿蘅亲斟了一杯酒递与段英道:“此去一切小心,若是实在不行,保命为上,将来……或有机会能重逢……”

段英笑了笑,满饮了那杯酒后掷了被道:“若是不能成,将来落魄,必不会再出现在长公主面前的。”一边却看了阿蘅一会儿,轻轻伸出手去替她挽了挽鬓边有些乱的头发,阿蘅有些不习惯的微微侧首,他收回手,笑了一笑,潇洒地挥了挥手,径直登车而去。

一路远远只听到埙声起了,明明是低而徘徊的乐声,夕阳里听着,却隐隐有着一种百折不回宁折不弯的气魄。

阿蘅站定在杨柳下,目送那车远走,心里却想着一事:我明明不喜欢顾郎,却还要嫁给他,我居然是这般卑劣,竟不如段英这孩子光明正大,哪里是他配不上我?明明是我这般懦弱低劣。原来她一向只想着远离独孤晟,重新活过一世,与顾旷又算意趣相得,便一心遮着蒙着自己的眼睛,只想着糊里糊涂就这样平平安安度过这一生。

而今日被段英直接揭破她的心意,看到段英眼睛里展露的那属于少年人炽热而直接的感情,她才恍然惊醒,自己竟然这般糊涂,一时万分厌恶自己的丑陋不堪。

她心里只是自憎自厌,一边又想:大哥从前教我这般多,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爱我的人我不爱怎么办,我爱的人不爱我怎么办?

天渐渐要黑了,阿蘅只是站着不动,半晌才抽出袖中笛子,却是将段英适才的曲子吹了一遍,只那一股百折不回,却变成了萧瑟彷徨,她憎恨自己这般的萧瑟彷徨,渐渐吹到最后却变成了一股决绝,心中竟是下了个决定。

收了笛子,阿蘅却忽然听到身边一个声音:“皇妹在这里送什么人么?”

阿蘅吃了一惊,转过头来,赫然看到独孤晟站在身后,身上却是微服,李星望等侍卫早已远远站到一边。

阿蘅心头之惊吓难以言表,她适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法当中,也不知独孤晟什么时候来的,只得强自镇定道:“是一个茶坊里平日谈得来一些的朋友,她要回乡嫁人了,所以今日送她一送。”

独孤晟哦了一声道:“适才远远看着,倒觉得有些眼熟。”

阿蘅心里一跳,心里飞快的盘算,却觉得适才的安排和身份应当没有问题,那茶坊也是崔家的产业,不怕查,便是李星望也只以为是茶坊里头的姑娘,心稍定,笑道:“大哥见到美貌的姑娘家便说眼熟么?”

独孤晟脸色沉了沉道:“朕已受戒,皇妹不要口出轻佻之语,拿这些来开玩笑。”

阿蘅脸上僵了僵,独孤晟平日里对她算得上是百依百顺,今日忽然这般不假辞色,倒教她有些难堪,独孤晟仍然沉着脸道:“天快黑了,你还不快回宫,母后要担心了。”

阿蘅只得应了声,向他曲了曲膝,自回车上,没想到才坐下来,眼前一黑,独孤晟居然也进了车子内,坐在她对面。

阿蘅一呆,独孤晟道:“灰尘大,朕不想骑马。”听起来倒是个解释,只是语声有些淡漠。

阿蘅默然。

一路默默无语,独孤晟一直沉着脸,显然心情不好,身上帝王之威更重。阿蘅见他这般,也一直不说话,心里只默默盘算。

回宫后又一起去了隆福太后宫内吃了饭才回了露华宫,独孤晟虽然一直沉默,却时不时看阿蘅一眼,倒叫阿蘅毛骨悚然,百般思量,好不容易吃完一顿饭回了露华宫,她便召了李星望来问:“今日皇兄什么时候来的?”

李星望低声道:“您吹笛子的时候,陛下不让惊动您。”

阿蘅纳闷道:“但是皇兄明明看到我送的李姑娘了。”

李星望摇了摇头道:“之前属下也没有看到,陛下只带了沈大统领一人……十里亭附近又都是山……兴许正好路过……”

阿蘅挥手叫他退下,心里反复思量,倒是确定独孤晟没有认出那就是段英,否则一国质子扮成女子离开,他怎么可能不阻止……不对,万一当面没阻止,私下派了人却截杀……但是还是不对,今日离开,完全是临时起意,并没有任何痕迹露在外头,她还是很确信茶坊里头的安全和私密的,兴许只是偶遇?若是偶遇,应当来不及布置,段英又是个狡猾的,兴许还是来得及的……

她一贯排兵布阵前都要反复思量,百般寻找漏洞,为着这桩事,倒是反反复复,这一夜居然未曾安眠。

第二日南滇易主的消息传到朝中,独孤晟召见南滇质子,然后发现质子府里已找不到段英。

独孤晟略一思索,已想起昨日见着那眼熟的人是谁,当即大怒。他本只觉得那依依相送的场面很是刺眼,却压根没怀疑那女子有问题。如今事发,岂有不勃然大怒。

却不是为了南滇质子脱逃而生气,独孤晟只是想起昨天看到那人目光灼热,还伸出手去抚摸她的头发,最后阿蘅居然还吹了曲笛子相送!

这怎么忍!

大寰的问责国书立时八百里加急往南滇飞驰而去,而大寰通缉段英的告示也贴满了各州县。

然而独孤晟却对阿蘅没有什么举动,阿蘅本来担心已被发现自己送走段英的事情,早编了一堆借口,最后却都没派上用场,她倒是略放了下心,大概还是没发现吧?

☆、30 猛虎

没多久;阿蘅辗转收到了一个小匣子,打开后里头一朵鲜红的茶花;栩栩如生;乃是用绢精心制成;想必那倔强而百折不挠的少年已经平安回归故国;她一颗心也落了下来。

虽是跑了个质子,看起来倒也还无足轻重,南滇那边回使说也在缉捕逃质段英,大寰则对来使要求另派遣一名质子,两边只是划水打口水仗。

阿蘅为免引人注目;加上对顾旷于心有愧;索性便在宫里呆着没出宫;除了功课,便是暗自练着武艺。

这日刚下过一场大雨,有些热的天气终于凉了些,阿蘅在御花园里和几个伴读喝茶聊天,正好秦王独孤泓也来了,闺秀们自有人心中暗喜,一时少不得对弈的对弈,弹琴的弹琴,风花雪月谈起来,天南地北聊得开心,一时御花园内花红柳绿,莺声燕语,赏心悦目。

阿蘅一个人斜倚在一旁,手里持着把黄澄澄的铜核桃夹子,一个一个夹着青核桃。正是青核桃最好吃的时候,刚刚定了浆,又还有着清甜脆嫩,阿蘅却不吃,也不肯假手于宫女,只沉迷于那将核桃一个一个夹开,剥开核桃仁,轻轻撕去那层衣,然后将那雪白核桃仁一个一个的放到碟子里。

她今日穿了身浅黄薄衫子,漆黑长发上别着一朵的花形优美的白花,不知其名,芳香扑鼻,懒懒地靠在一旁,露出雪白的一段脖子和精致的锁骨,秀骨姗姗,肌肤皎洁。独孤泓对弈了一局,便让了棋盘给顾微,笑着过来道:“听说皇姑如今棋术甚佳,侄儿能否有幸得姑姑指点一二?”

阿蘅笑着摇了摇头:“不来,这样热的天,不想动脑。”一边用手推了推桌子上那小小的天青色小碟子示意他:“吃核桃。”里头已经磊着满满一碟的核桃肉,她雪白纤细的手指上沾了黏腻的汁液,却更显得晶莹诱人,独孤泓拈了块核桃肉吃,却食不知味,几个伴读都是正当青春的少女,各具特色,他的皇姑姑却佼佼其中,少女的稚嫩面容和仿佛看透尘世一般的眼睛奇妙的杂糅在一起,令人忍不住想要进一步的靠近,了解她。当年城破家变,他和母亲流亡颇久才被父亲的属下护送到了松川与隆福太后一起住,和阿蘅、李昉也算熟识。数年不见,这个小姑姑仿佛完全变了一人一般,令他大吃一惊,这便是传说中的女大十八变么?

黎珑看到独孤泓过来和阿蘅攀谈,早也忍不住凑了过来,笑对阿蘅道:“听说秦王殿下和公主入宫前在松川那儿住了挺久的时间,那儿可有什么有意思的风景么?”

阿蘅脸上保持微笑,脑子回忆了一下自己在松川住着的那三年……那三年都在守着公公的孝,足不出户,陪着婆婆,抚养小姑……松川对她来说,只是一间又一间的院子而已……她脸上有些僵硬起来,那儿到底有什么有意思的风景?

独孤泓说道:“松川那儿的仙清山很美,有一道极大的瀑布,每逢雨季分外磅礴。”

耳边却忽然听到一个笑声:“你们这是想松川了?”却是独孤晟穿着一身宝蓝色常服也来到了御花园,后头只跟着吉祥、沈椒园。

独孤泓和几个伴读都连忙站了起来,阿蘅呆了呆,也正要站起来,却被独孤晟按了按肩膀,一边对他们道:“朕也是出来散散步,你们自随意,只管玩你们的,不必拘礼。”一边却已靠着阿蘅坐了下来。

几个闺秀们脸上绯红,好在独孤晟一反从前那淡漠威严的样子,很是和气的和独孤泓说了几句松川那边的话,渐渐场面也放松了些下来,阿蘅一边低头继续夹核桃,一边却想起从前独孤晟也是这样,只要他想,就很容易能让将士们对他死心塌地,他身上自有一种奇特的领袖魅力,与下属亲而不狎,把握得很好,独孤是前朝数一数二的世家,教育孩子上原是有一手,否则也不会因势过大被前朝皇帝猜忌。

正胡思乱想时,独孤晟却问她:“若是想松川了,朕安排个时间你和母后都回去看看?”

阿蘅摇了摇头,谁耐烦去那里?自己当时在公公孝中,听着哥哥的教诲,当真循规蹈矩的在那里呆了三年,如今说这世上还有什么地方是她最厌烦的地方,一个就是松川,还有一个便是这皇宫中了。

独孤泓看独孤晟说话,虽然脸上仍然笑如往常,却到底有些拘谨,只好去拈桌上那核桃肉吃,却忽然发现一道如有实质的目光盯着他,他抬眼一看,看到独孤晟充满压力的目光……望着他手上的……核桃肉。

独孤泓有些毛骨悚然的莫名其妙,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最后终于灵机一动做了正确的选择:“皇上……要吃么?”

那充满威慑力的目光终于微微放松了些,当真伸过手来接了他手里的核桃肉,一口吃掉,然后拿了那碟核桃肉放到自己面前……吃了起来。

独孤泓只好去拿桌上的其他果子吃,阿蘅却不知他们这一番来回,她看到独孤晟坐进来便觉得全身不自在,便站了起来去看顾微和穆婉玉下棋,奇怪的是顾微今日连出臭棋,连一旁的黎珑都看出来了,笑道:“阿微今天是怎么了?”

顾微满脸通红,索性弃了子道:“不下了,我认输。”

独孤晟哈哈一笑,却拣了那棋子道:“朕替你下完吧。”一边当真坐下去下棋,可怜了对面对弈的穆婉玉,在皇上的威压下战战兢兢,溃不成军,居然输掉了。

旁边观棋的人也尽皆无语,便是阿蘅也暗自腹诽,人家年轻轻的少男少女们千载难逢的一个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独孤晟是怎么想的呀。

可惜独孤晟脸皮是阿蘅前所未有见过的厚,他从来不是这样的,阿蘅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古怪,独孤晟却转过头笑道:“时间也不早了,今天十五,该去太后那边用膳,阿蘅阿泓一同走么?”

阿蘅看着穆婉玉和黎珑变得僵硬的脸,看了眼扫了兴依然厚颜无耻毫不自知的独孤晟,默默为独孤泓默哀,站了起来道:“好吧。”

隆福太后看着他们三人一道过来倒是极为高兴,一边让人传膳一边问:“今儿皇上倒不忙?怎么得闲一块儿过来。”

独孤晟今日心情似乎好了些,和隆福太后道:“朕在御花园遇到他们便一同过来了,阿泓和阿蘅正在回忆从前在松川的日子呢。”

隆福太后笑道:“真的?”一边又去看阿泓道:“从前你被你娘拘的紧,倒是长公主家的昉哥儿和阿蘅玩得好一些。”

阿泓脸上有些尴尬,独孤晟接口问道:“不知道嫂嫂如今还好么?”

独孤泓低声道:“有劳陛下惦记,母妃一切都好。”自他就藩后,老秦王妃得以随着他一同去了封地,一切都过得还好。

独孤晟不过随口一问,又转过来问:“从前你们住在松川,朕却都是在外征战,也不知你们有没有受什么委屈。”

隆福太后有些怜惜地拍了拍独孤晟的手道:“皇上年纪轻轻,挑起这样一副担子,可辛苦了,我们当时大多闭门守丧,并没有吃什么苦。”

独孤泓便说了几个还记得的和阿蘅、李昉在一起的趣事,独孤晟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又去问阿蘅:“果真如此?”

阿蘅心里万分尴尬,脸上却还从容,一边却听到独孤晟笑道:“说起来,当时给阿蘅、阿泓、昉哥儿请的老师、教习是什么人,我看都教得极好。”

隆福太后笑道:“也都是松川当地的一些名士大家罢了,如今看来也就是在松川扬名,算不上极好的。”一边数了几个名字,又笑道:“不过他们三个,当年皇后也教了不少,说起来崔家人的学识,的确是一等一的。”

话语落地,独孤晟脸上阴了阴,隆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