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悍皇-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鞭炮,烟花,舞狮,龙灯。到处都是恭喜贺喜的声音。
而且他们都知道了,在明天就可以见到皇上了,得到皇上的亲自封赏了,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荣幸,恐怕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了,会跟自己的儿孙讲一辈子了。
但是这时候的我。
却是在后宫召见了,我的所有儿女。
两个皇子和三个公主。
朱由校、朱由检。宁德、遂平和乐安三个公主。我还知道很多的皇子和公主在后宫的内斗中早夭了,但是我现在只能做到这些。
看着他们,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只有一个。
给朕好好的写习。以后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给朕学习,我可不想在我百年后真的走到大明就灭亡的路上。
他们的母亲也都在我的身边站着,说实话,来到这个大明已经半年了,有的妃子我还都没有见到过呢。
三个皇后、五个妃子、三个选侍。
我对他们说道:
“朕的这个家人就有你们了,朕是孤单的,朕现在是非常的疲惫,整个大明江山的胆子都压在了朕的肩上,说句大不敬的话,朕的父皇给朕留下来的是个千疮百孔的大明,需要朕一点一点的去整理收拾。所以说,朕不想,这个后宫在出现什么乱子,你们安安心心的当您们的皇后,妃子,别生出什么争宠之心,如果朕听说后宫中出现任何有损害皇家的事件出现,别怪朕无情。都听好了吗?”
所有的人都是跪下说道:
“听好了。”
我又看着孝元皇后郭氏道:
“你是朕在这后宫的皇后,给朕好好的管理。不要出现差错了。”
孝元皇后郭氏也是马上说道:
“是,皇上。”
我摆了摆手道:
“都下去吧。康妃留下就行了。”
众人都是很快的下去了。
康妃马上走上前来,在我的后背上捶打了起来。
我渐渐的睡去了。
我知道,这个大明的后宫没有一时的安静过,但是,我可不想在我的身后出现任何的情况,虽然现在的客氏和魏忠贤都在我的掌握中,但是谁有能保证没有第二个客氏或是第二个魏忠贤呢。
未雨绸缪呀。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封天下
金銮殿
百臣跪拜,整个大明现在呈现了一片歌舞升平的繁华表面,可是谁又能知道在这个繁华的后面又隐藏了多少的危机,大厦将倾就是在这安逸中悄悄来到的。
我高高的坐在上面,看着下面跪拜的群臣。说道:
“平身吧。”
文东武西,大臣们都按照自己的品阶站在了两侧。
我看着群臣说道:
“刚刚结束的文武大试,朕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的满意,你们都知道,现在朕缺人,缺很多的人,这次的大试,给朕觅得了很多的人才,朕很欣慰。”
我停顿了下又说道:
“朕想当个好皇帝,但是整个大明天下靠朕一个人是不行的,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哪个省现在不缺官员,哪个省不是一个人身兼数职,现在朕有了这次大试的人,就可以放开手脚的用了,朕知道,这些人虽然只是考得高中,但是当个官,当个好官,还是不一定能当好的,但是朕现在没有时间去考验他们了,只能在他们的政绩中一点点的考核了。”
下面的群臣马上喊道:
“吾皇,英明。”
我看着手中的圣旨又接着说道:
“今年的文试一共中榜,二百八十九人,但是朕还闲不够呀,太少了太少了。朕恨不得有五百八十九人,一千八百九十人,但是没有那么多。魏忠贤,公布吧。”
我突然的喊了魏忠贤。
魏忠贤马上的站了出来,从我手里接过圣旨。
大声的喊道:
“中文榜二百八十九名进士,听封。”
“呼啦。”站在金銮殿外面的石阶上的人跪了一片。
魏忠贤又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泰昌元年文榜进士听封如下。”
庄际昌封户部郎中,
孔贞运封吏部郎中
陈子壮封礼部郎中
沈德符封兵部郎中
刘宗周封兵部郎中
李信封工部郎中
叶翔封户部女郎中
凌濛初。。。。。。等五人封河南知府,
周世人。。。。。。等五人封陕西知府
李某某。。。。。。等五人封山西知府。
。。。。。。二百八十八人分封完毕了。最后魏忠贤喊道
周二宝,兵部候补给事。
“呀!”众人听到这就是大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给周二宝这个职位,可是有很多人是努力了一生都不见得能当上的,最少现在东厂厂督杨涟就是在兵部给事上去的。
但是皇上,既然封了就不能改变。下面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人敢说话,他们也知道,我决定的,就是说话了,也改变不了。
这时候分封完毕,就听到金銮殿外面山呼海啸般的喊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原来是这些文榜进士在谢恩呢。
我这时又看着大臣们说道: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为什么很多人的官职都是出乎人意料呢,朕说了,现在朕没有时间去考验他们了。”
马上下面的大臣们又都喊道:
“臣等为能为皇上解忧,请皇上赎罪。”
我又说道:
“这个文试完了,现在就是武试的了,现在我们的大明是好是忧。恐怕你们的心里比朕还清楚,刘尚书,来你给群臣们说一下吧。”
站在下面的兵部尚书刘一景马上走了出来说道:
“启禀皇上,现在我大明在表面上看是歌舞升平,但是暗藏危机。自从我们大明在萨尔浒一败后,国力大衰。经过吾皇近一年的治理,逐渐好转了,但是现在我们大明有三大祸害。”
说到这抬头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站在群臣最前面的叶向高,叶向高微垂着眼皮,没有看任何人。刘一景又接着说道:
“陕西米脂的暴乱,现在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了,还没有平乱。在东南沿海又出现了倭寇,也是近些日子才有的,但是这两个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辽东的女真人正在虎视眈眈的窥视着我们大明江山,是最大的祸乱。”
说完,又是看了我一眼,一躬身下了去。
我点了点头,又拿起一道圣旨说道:
“你们都听见了吧。朕的大明不是一个安逸的大明,是个外有内患的大明,俗语说的好,攘外必先安内,所以,朕现在就是主要是陕西和东南沿海。你们不是总叫朕派兵吗,现在就给你们派兵去。王安宣旨。”
王安马上走了上来,接过圣旨念道:
“泰昌元年武试共中榜进士六十七人,听封。”
马上在金銮殿的外面台阶上又是跪下了一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泰昌元年武榜进士听封如下。”
左懋第封荡寇将军
狄鹏封平匪将军
洪承筹封陕西统领
曹文诏封陕西统领
左良玉封陕西统领
卢象升封陕西统领
杨嗣昌封河南统领
仲效封福建统领
周大宝封福建统领
林锦封福建统领
。。。。。。。。。。。。
整个六十七名武榜进士都分封完毕。
我又接着说道:
“三天后,左懋第和狄鹏分别带着自己的将领和精兵一万,分别出发剿匪,左懋第全权负责陕西剿匪事宜,狄鹏负责东南剿匪事宜。”
我又停下来说道:
“你们都还有什么意见吗?”
这个时候,叶向高站出来说道:
“吾皇圣明,一切都在皇上的掌握中,但是他们还都是个毛头小子,就把这样的大事交给他们办,是不是有点不妥。”
我问道:
“有何不妥。”
叶向高马上说道:
“剿匪乃我朝大事,就这样的交给他们,没有个稳重的人去办理,恐怕会适得其反。微臣的意识,在派个稳重的人做为监军同去。”
我看了看这个首辅大臣说道:
“不必了,一是给他们个锻炼的机会,二是,叶首辅你说派个人去,现在朕身边可真的没有人可派了,三是,就是还有人,朕还有用呢,不用在这个小事上了。退下吧。”
叶向高还想说什么,但是听到我的口气不对,就不说了,我又接着说道:
“工部,给大臣们说说,今年的情况。”
一个大胖子走了出来,正式工部周尚书。马上说道:
“今年的大旱和洪水还是很多,虽然没有去年多,但是也给不少地方造成了很大的灾害。最主要的还是陕西的大旱和长江中下游的水灾。还有河南的局部又出现了蝗灾,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是皇上派李信去西洋人处换来的种子,现在正在试种中,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还是不错的。”
说完也是看了看我一眼,站了回去。
我接着说道:
“看到了吧,天灾人祸,是我们现在大明的真实写照,不是表面上的歌舞升平。朕这还是需要很多的人去治理,去陕西抗旱,去长江中下游治水,去河南灭蝗虫。这还是表面上的情况,饥民呢,流寇呢,灾民呢,这些都要安抚,都要治理。”
我看着下面低着头的群臣们说道:
“百姓们是很好安慰的,只要给他们个安逸的生活,能吃饱能穿暖,能有米脂的暴乱吗?能有东南沿海的海患吗?”
说完我站起身来,走下了龙椅。
太监马上喊道:
“退朝。”
退朝后,整个京城又是一片的庆祝和欢腾。我站在紫禁城里看着天上的烟花,摇了摇头。还是安逸的生活把他们都养的没有一点的忧患意识了。
泰昌元年的天下大试在一片的欢庆中落下了帷幕,但是更大的考核正在悄悄的离大明越来越进了,是辉煌的发展下去还是等待着灭亡。
第一百一十八章 庙会
三个月后,秋高气爽,闷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
我现在的心情也是非常的好,从各处也不段的传来好的消息。
陕西方面,左懋第带领的荡寇军已经把大股的暴乱土匪都消灭掉了,只是剩下的一些小股的流寇还在山里面猫着呢,不敢出来了,可以说在整个陕西现在是没有太大的动乱了,虽然今年陕西还是遭到大旱,但是比往年来说还是小点,最后老百姓的土地里还能有点收成,不象往年一样的颗粒无收,可以说老天还是照顾我这个冒牌皇帝的,而且在朝廷还是拨下了些救灾的钱粮物质,我知道,肯定有官员在其中扣留了,但是能到百姓手中的毕竟还是多数的,陕西的百姓可以说能过这个冬天了,但是老让朝廷救济也不是办法呀,还是要解决的。
但是就在这时传来一个好消息,就是李信的试种西洋种子。马铃薯、红薯等作物取得了好的收成,在河南可以说是取得了丰收。今年河南也是遭到了局部蝗虫的危害,但是今年河南的百姓可以安心的过冬了,马铃薯、红薯的丰收,足够他们过一冬天的了。
我听到这信也是非常的高兴,马上就下旨在全国推广,争取在明年各个地方不需要朝廷的救济也能安心的过个好年。
在东南沿海,狄鹏的剿灭海盗也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三个月中,共剿灭大股海盗四起,小股海盗二十余起,可以说每三天就有一场海战,在其兄弟合力的助力下,现在的东南沿海可是不见一个海盗了,而且狄鹏在东南还博得了一个“海公”的美称,现在到了东南提起狄鹏没有人知道,但是一提“海公”可是人人都竖起大拇指,喊声好。
现在唯一让我担心的就是辽东的局势了。虽然现在宁远卫城在袁崇焕的组织下,已经初见规模了,但是根据我在前世所知道的历史,在这个宁远卫城建完的冬季,女真人就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斗。恐怕就是这个冬季了吧,距离冬季也就不到两个月了。
而且根据大龙会的信息和王顺志、沈慧娘两方面传过了的消息,也正好印证了我的推断,现在的女真人汗王正是努尔哈赤,而且正在从他的发祥地松嫩平原往盛京调兵呢,整和他的兵马,真的要来场战争了。
而且孙承宗也不时的给我上书道:
现在在辽东的兵马都是南方过去的,在夏季还可以应付,可是到了冬季就没什么战斗力了,而且现在的装扮都是薄的布衣皮甲,秋季还能勉强,但是到了冬季就无法御寒了,恳请朝廷马上下发棉衣,以御寒过冬。
我的批复就是,朕知道了。
其实不是我不想我的士兵们好好的过冬,但是现在国库真的是有点羞涩了,陕西剿匪用了三十万两白银,东南平海盗用了二十万两白银,各个地方救灾又是这十几万,那几万的,现在的国库勉强够下面的大臣门俸禄的和兵丁们的薪俸及京城内的各种开销了,我可是真的不敢到处乱动了。
这个士兵的装扮还是往后推一推吧。看看还能不能从别的地方挤出来点给他们换棉衣吧。
我现在可知道了当个皇帝难呀,当个好皇帝更难了,难怪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的昏君和暴君,只要自己什么都不管,就完事大吉了,可是,我想我做不到这样,避免满清历史的从演,我还是兢兢业业点好吧。
今天的奏折都看完了,也都下了批复,整个御书房来就是剩下我和魏忠贤了,我抬起头看了看魏忠贤道:
“史可法这几天跑哪去了?肖逸也怎不见了?”
魏忠贤马上走上来说道:
“史大人和肖护卫向您告假了。今天是中秋佳节,现在应该和叶姑娘及王姑娘逛中秋庙会呢?”
我一拍脑门,呵呵的笑道:
“看朕这个记性,昨天是跟朕告假了。又是中秋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小魏子,你家是河北人吧,想家了吗?”
魏忠贤听到后马上跪下说道:
“启禀皇上,奴才的家就在宫里,奴才在宫外已经没有家人了,还有何家可想呀!”说完还有点哭了起来。
其实我知道魏忠贤的出身,一个无赖的出身,现在能混到皇上身边办差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淌眼抹泪有点假装的,但是我估计在宫外是真的没有家人了,这个和我是一样的,我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没有家人的。
我站起身来说道:
“走,朕带你到宫外去看看,我们也去逛逛这个中秋庙会。”
魏忠贤高兴的跑出去换便装去了。
半个时辰后,我就带着魏忠贤和两个大内侍卫出现在京西广济寺的庙会外面,我们四个人都是一身的便装,我手里拿了把折扇,这是这个世界的习惯,说明你是个书生,魏忠贤紧跟在后面,一身管家的打扮,而两个侍卫是腰插金翘刀,一身的短打扮,怒目圆睁,一看就不是个善茬,站在我和魏忠贤的后面,使很多人看了他们两个都绕道而行。
我看着也是笑的摇了摇头,没有理他们,走进了广济寺。
不亏为京城第一大寺,现在整个寺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在我们的正前面就有个大的庙堂——山门殿。
我带着他们几个人就走了过去。庙会就是小商小贩的天堂了,各种的风味儿小吃,茶汤、豆腐脑、凉粉、糖瓜、糖饼、是应有尽有。手工制品,空竹、扑扑登、走马灯、鬃人、吹糖人、画糖人、塑糖人、面塑、九连环、拨浪鼓是花样繁多。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
看到这我可是真开了眼界了。
我们四个人就在整个庙会里走了一圈,但是看多了,也就乏味了,正准备要离开的时候,就见到前面一阵的吵闹声传来。
“你们几个人怎这样呢?为什么老围着我家姑娘呢?好不要脸。”一个脆快的声音还带着哭腔传来。
我就是一楞,马上走了过去。
果真如我想的一样,几个泼皮正在围着两个姑娘在来回的调戏呢,看样两个姑娘一个是小姐一个是丫鬟了。两个人被围在中间是非常的焦急,但是又走不了,看着周围的人却是没有一个人上去帮忙,急的都有点哭了。
而几个泼皮还在上下的动手动脚,嘴里还不干净。
其中的一个泼皮说道:
“兰姑娘。小生我可是和你的老爹都说好了。你看这是字据,昨天你老爹就把你输给我了。”说完从袖口里拿出一个字据递给了站在中间的姑娘。
这个姑娘接过字据一看,马上脸色大变喊道:
“假的,你是欺骗我爹爹,我爹爹才不可能把我卖给你呢。你骗人。”
我一听就知道是怎回事了,又是一出的人间悲剧,这个时候那个泼皮“啪”的把字据抢了回来说道:
“不管如何,白纸黑字。你是抵赖不了的了,今天就和你李爷我回家成亲去了。兄弟门带走了。”
马上他身边的几个泼皮就要上去拉两个姑娘。
我示意我的两个侍卫上去,就在这时,就听见旁边有人喊道:
“住手,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天子脚下就如此的欺男霸女,还有王法吗?”
穿着青衣绸缎,相貌堂堂,身后还跟着两个侍卫,一看就是个官家的人。
泼皮一看有人出来,马上就斜瞪着眼走了过去,用手指着这个人说道:
“你是个什么鸟,也出来冒头。呀。。。。。。”在说到这的时候,就见到这个男子身后的其中一个侍卫闪了出来,一把就抓住这个泼皮的手指。泼皮马上就叫了起来。
这个男子笑着说道:
“我不是什么鸟,你们这样的欺男霸女我就要管了。”
泼皮马上把手抽了出来,摔了摔道:
“知道我是谁吗?我舅舅是兵部侍郎,朱大人,小心我把你的家抄了。”
这个人马上接口道:
“原来是朱坤大人的侄子呀!”
这个泼皮听到知道自己的舅舅马上就趾高气扬了起来,那种感觉就是你怕了吧。
这个男子又接着说道:
“在官职上是没有你舅舅高,但是你的事,我管定了,回去跟你舅舅说,我叫郭兴治。有什么事叫他来找我。”
魏忠贤悄悄在我耳边说道:
“这个郭兴治是工科给事,但是在朝中是个耿直的人,得罪了很多人,在万历爷三十八年就中了进士,但是不懂的官场之道,到现在还是个六品给事。看来他要麻烦了。”
我其实很欣赏这个郭兴治,笑着说道:
“三爷在这,他还有什么麻烦?”
魏忠贤就是一楞,马上就反映过来,知道我要帮他了。
我把手中的折扇递给身边的一个侍卫说道:
“过去,把折扇给他,就说,我说的,把这几个人办了吧,谁要找他的麻烦就找这把扇子的主人。”
这个侍卫马上一躬身接过扇子走了过去。
这时在场中间的泼皮和郭兴治两人看到又有一个彪型大汉走了过来,就都是一楞,看着这个人。
侍卫走到郭兴治的身前,把扇子一呈说道:
“我家主人说了,郭大人不用考虑他们身后的人,现在就办了吧,有什么事就早这把扇子的主人吧。”
郭兴治和泼皮都是一楞,郭兴治接过扇子一看就是脸色大变,又大喜,而这个泼皮还是不知死活的在喊着:
“你们是什么人?敢管小爷爷的事,小心我抄了你们的家。他妈的。。。。。”
就在这个泼皮开口要骂的时候。这个侍卫就出手了,一下就抓住这个泼皮的右臂“咔吧”就给卸了下来。
“妈呀!”这个泼皮马上就捂着自己的右臂大叫起来:
“来人呀,把这几个人给我拿下来,我要剁了他们喂我家的大黄。”
几个泼皮马上就把他们围了起来。但是一群羊在多也打不过虎。我看这我的侍卫在几个回合就把他们几个人给放倒了,就知道后面的事这个郭兴治会处理的。
我转身带着魏忠贤几个人就离开了广济寺庙会。
在我的身边传来了一片的赞叹之声。而郭兴治却是很惊讶的看着我们走的一行人。
第一百一十九章 试枪
京东演武场。
三个月前这里是热闹非凡,整个大明都在关注着这里,因为在这里那个时候会诞生武状元,但是现在却是非常的宁静。
不但宁静,而且在整个演武场的周围还派了很多重兵去把守,别说是人了,就是一个猫进来,一能扒成皮在走。京东大营精兵,京师御林军,东厂厂卫,还有大内的锦衣卫高手,现在的演武场可以说是戒备深严了。
因为今天是皇上带着军中的将军来到这里,但是具体来做什么,却是没有人知道,只是知道今天的事情属于机密大事,一般人是不能问得。
演武场的后山林里,有一片大的空地,我就带着孙承宗、左光斗和东厂厂督杨涟来到这里,后面就是跟着肖逸和史可法。最后的就是军械局知事左明时。
他正在指挥几十人从马车上往下卸大的木箱子呢。并还不时的喊道:
“小心点,轻点,慢点慢点。”跑来跑去的忙的满头都是汗,最后把七八个大木箱子都摆放在了我的前面。把这些人都打发走了,跑到我的面前说道:
“启禀皇上,在着三个月里,我们一共制造了步枪十把,手枪十把,子弹三百发,现在都在箱子里了,请皇上过目。”
我摆了下手道:
“不用了,朕知道,少是少了点,但是现在是试验阶段,朕也不勉强你了,下去吧。”
左明时马上的说道:
“微臣告退。”马上就下去了。
我又对着孙承宗、左光斗和杨涟道:
“孙爱卿知道这个东西的威力,但是左爱卿和杨爱卿还不知道呢,今天就叫你们开开眼界。”
左光斗和杨涟听到我说这,都是很惊讶的看着前面的木箱子,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我又对孙承宗说道:
“孙爱卿,准备的东西都置办好了吗?”
孙承宗马上说道:
“回皇上,都置办好了。就等陛下过目了。”
我点了点头,孙承宗马上喊道:
“都出来吧。”就见道在树林里跑出来十名精壮士兵,站在我的面请跪下喊道:
“叩见皇上。”
我看了看孙承宗,孙承宗接着说道:
“皇上,这十个人是火统营里枪法最准的士兵,是微臣特意挑选出来的,正好试枪用的。”接着又对他们十个人喊道:
“把箱子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要小心呀!比你们以前用的火统要珍贵的多了。”十个人马上站起来,每个人都从木箱子里拿出一把步枪,但是看到后,都是很奇怪,不知道怎用,拿在手里七扭八歪的,当烧火棍了。
我笑了笑,走到其中一人的身前,拿过一把步枪道:
“这个叫步枪,是比你们以前后的火统还要先进一些的杀伤性武器。这个唯一区别火统的就是,可以快速装弹和发射,而且杀伤力比火统要强上很多。”
说完我取来几发子弹压到了步枪的枪膛里。向孙承宗示意了一下。
孙承宗向我们前面大约有二十丈的土包喊道:
“竖起一个靶子来。”
马上土包的后面就竖起来一个靶子来。
我又对着十个人说道:
“这个步枪的原理和你们以前用的火统原理是一样的,三点成一线,射击。”说完我就端起步枪。
“啪啪啪啪啪。”连射了五枪。
在我射击完后,土包后面马上就有人喊道:
“中靶三发。”
我摇了摇头,放下了枪,还是生疏了,而且枪还没校好。
但是其他人看到这就是大惊失色,尤其是左光斗和杨涟。两个人马上的走了上来问道:
“皇上,这个这个。。。。。。”
两个人都说不出来话来,孙承宗马上说道:
“这个就是我们皇上设计并组装的步枪,是火统的加强改造。如果能大规模的生产,我想我们大明的军队装备上了,绝对是天下无敌了。”
左光斗和杨涟两人也是马上的点头称是。
有人过来接过我手中的步枪,我又说道:
“你们十个人,是朕大明的第一批步枪兵,虽然这里只有三百发子弹,但是你们要好好的练习,未来朕还要依靠你们呢。”
十个人听了后,马上跪下道:
“愿为皇上效力,愿为大明捐驱。”
我一听大笑道:
“好,这句话以后就是我们大明步枪营口号。”
说完,我转过身来,对着孙承宗、左光斗和杨涟说道:
“这个武器是我们大明的秘密武器,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所以现在要保密。以后也可能是我们战场上的最后秘密武器了。”
三个人听了后马上都答道:
“微臣知道。”
我又看了看他们一眼说道:
“好了。孙爱卿,你就留这看着他们练习吧,所有的武器你就带人收下吧。”
孙承宗马上道:
“是,微臣遵旨。”
我带着几个人离开的时候,在我的身后传来了“啪啪啪啪”的枪声。
御书房
我静静的坐在这里已经有一个多时辰了,但是现在整个书房里没有一个人敢出声,虽然现在书房里有很多的人。
我的两只手分别拿着两个纸条,一个是大龙会传过来的,一个就是王顺志传过来的。两个纸条上的内容是一样的。就是女真的汗王努尔哈赤,现在在盛京已经集结了十万金军。随时都有可能南下,攻占我大明的辽东地区。
我其实对这个消息心里是有准备的,但是我还是有点震惊,因为在历史上后金攻打辽东的时间还差有三年呢,现在提起了,也可能是我的到来,让袁崇焕提前三年到辽东了,宁远卫城提前三年建成了,也使后金军进攻辽东的时间也提前了,看来我还是真的该变了这个大明晚期的历史,但是我能不能挽救这个病入膏肓的大明呢,我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我还不能去问别人,谁能知道二十年后的事情呢。
我看着兵部尚书刘一景道:
“这个后金在盛京集结金军,有可能在入冬后进攻朕的辽东,这个消息辽东卫指挥使袁崇焕知道吗?”
刘一景马上说道:
“微臣已经派八百里加急快马,送消息去了。而且山海关总兵王化贞也已经知道了,他们现在都在准备中,迎接这个即将到来的一战。”
我点了点头,但是在听说王化贞的时候,就是一惊,这个王化贞在历史上是个名副其实的庸将,但是现在朕这是在是没有什么人才了,只能先用着在说吧,以后慢慢来吧。
就在这时有人传报道:
“工科给事郭兴治求见。”
“传。”我想都没想。
一会就见一个五品的朝袍的郭兴治走了进来,一看正是在庙会看到的那个男子。进到御书房就跪下,把我的扇子拿出来喊道:
“微臣参见皇上。”
史可法接过扇子来,递到我的面前。我打开扇子说道:
“那几个泼皮找你麻烦了?”
郭兴治马上说道:
“启禀皇上,没有。不但没有。而且他的舅舅兵部侍郎朱大人还带着他们亲自到微臣的家中去道歉去了。所以微臣微臣也就没怎样追究了。现特向皇上请罪来了。”
我微微的皱了下眉头说道:
“好了。就过去了,朕也不想提了,你是工科给事,但是现在朕的大明洪水,旱灾,蝗灾,到处肆虐。这个要如何的治理了。”
郭兴治马上拿出一个奏折说道: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现在应该积极组织兴修水利、屯田储量、抚恤孤贫。惩处奸暴,要对治理不力的地方官员严惩,对贪官污吏的要马上治罪,赎微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在万历爷的时候,我们的大明水利早就荒废了,但是现在重新维修还不晚,请皇上明鉴。这是微臣准备的全国兴修水利,屯田造地的奏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