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反穿]茶香四溢-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老,您放心,我会努力拿到自己的最高成绩。”李云疏微笑着勾唇,手上还在细心地检查着每一片鲜茶,确保比赛时不出现任何失误。
但是高秋鸣听了李云疏的话,却一点也没有放松。他神色复杂地看了眼前俊秀漂亮的青年许久,忽然长叹一声,说:“小云,两个多月前你离开杭市之前,我曾经对你说过……你的茶道之心已经接近圆满,就差一丝,便能进入我都没有达到的境界。”
忽然听了这话,李云疏神色一凛,明白了高老这是真找自己有事了。他立即转过身,认真地看着高老,道:“是,高大师,您曾经说过。”
“那个时候我认为,你需要的是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可能是你结婚生子的时候获得的感悟,又或者是遇到什么事件突发的灵感,这是一种玄而又玄的东西,你或许很快就能碰到,也或许这辈子都碰不到。”
李云疏的心中陡然一紧,似乎明白了对方要说什么。
“但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你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碰触到了那个东西。”
李云疏垂下眸子,声音压低:“您是说……那场车祸吗?”
一提起那场车祸,高大师的身子陡然一震,但是很快又恢复正常,点头道:“是,是那场车祸。我听说,前几天霍家的那个霍铮已经醒过来了,你与他……似乎是爱人的关系,不知道现在的你,到底对茶道有什么样的感悟了呢?”
谁料李云疏却忽然放下了手中的最后一片鲜茶,微笑着看向高老,道:“高大师,我突然明白了,其实……在我心里面真正最重要的是什么。曾经的我一直认为,我好不容易得到能够与茶再结缘的机会,那么在我的心里,茶道就是最高,任何人都无法企及。但是如今……我却觉得,有很多东西,远远超过了这些我最挚爱的茶叶。”
“我的母亲,我的外公,我的外婆,还有我的所有亲人……”
“霍少泽,霍爷爷,老师,您,还有我所有的朋友们……”
“最后……还有霍铮。”
“我爱茶,但是我更爱他们。如果一定要我做出选择,我竟然发现我会放弃茶叶,也不会去抛弃他们一丝一毫。高大师,可能要让您失望了,我的茶道已经彻底走偏了,已经……没有当初那么简单纯粹了。”
这番话,等于是在背叛茶道。
李云疏早已做好了被高大师指责的准备,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高大师认真地凝视了他许久,却忽然含泪笑道:“你真的很幸运,小云,你真的非常幸运。我走了这一辈子,放弃了爱情、放弃了亲情,放弃了原本能够拥有的一切,选择和这些茶叶陪伴了一辈子。但是在我看到……看到昱卿在icu病房里生死未卜的时候,我突然觉得……”
“我这一辈子,到底干了些什么。”
李云疏惊讶地看着高老。
“真正的茶道是什么?是把一切都奉献出去,包括自己的身心和灵魂?这种选择就是山口康秀的山口派,说实话,山口康秀在这方面做得还没有他的徒弟好,他的那徒弟田中任野是真的把一切都奉献给了茶艺。茶道界有一件事,一直是有争议的。当年,田中任野的母亲病重要他赶紧去见最后一面,他为了培育一株茶苗而迟去,只见到了母亲的尸体。你知道,他当时是怎么做的吗?”
李云疏微微一愣,摇了摇头:“不知道。”
“他给他的母亲咳了三个响头,跪在太平间跪了一宿,等到给母亲处理完了所有后事后,又一团钻进了他的茶苗里。”仿佛能够看到那个场面,高老叹气一声,继续说道:“旁人都说,他是孝子,在为他母亲守灵的时候整个人都瘦了十几斤。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他既然有那份孝心,为什么……在一株茶苗和母亲的最后一面之中,选择的……不是他的母亲?”
李云疏顿时哑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山口派的茶道,是把自己都奉献给茶,但是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这是错的。假设茶是你的挚友,他会希望你抛弃自己的爱人、抛弃自己的亲人,只为了和他在一起,而变得众叛亲离?”
“如果茶道的本意是如此,那么……这是歪魔邪道,我们根本无须去理会。我们碰了这么多年的茶,懂得越多、接触得越多,往往越容易走偏,就像我,就像山口康秀。”
李云疏心中顿时一亮,遮挡在眼前的迷雾被一下子拉开。
高大师见着李云疏瞬间闪亮的眸子,欣慰地笑道:“一个茶者,如果真的将心与茶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他获得的只会是解脱,而不是桎梏。小云,老杜一直都认为你比昱卿差很多,他说你的茶艺不如昱卿的精湛,制茶的手艺也不如他的成熟。甚至……就连你的外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在他心里也依旧认为昱卿其实是比你强上一些的。”
李云疏谦虚地颔首:“表哥的茶道虽然不够飘逸淡雅,但是却足够成熟,有很多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外公他们认为的没错。”
高老摇摇首,笑道:“你就不用谦虚了,你外公也知道,再过上个几年,你肯定是要超过昱卿的。你比他年轻很多,这是你的劣势。”顿了顿,高老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容:“但是小云,我和他们想得不一样,我认为……你现在已经超过了昱卿。”
李云疏闻言一愣:“高老……”
“茶道,不仅仅在于技艺的本身,还有那份只有深入茶道的人才能体会出来的茶心。你现在,已经超越了……”声音忽然一滞,高老又说道:“你已经超越了昏迷前的昱卿,我相信你能够在这届的世界茶道水晶杯上释放出属于你的光彩,而你自己……有这个信心吗?”
李云疏永远都记得高大师当时鼓励的眼神,他也郑重地点头:“是,高老,我当然……有这个信心。”
高老满意地笑笑,又说了几句,便别着手走离。而李云疏依旧认真地检查着那一片片的鲜茶,从每一个的叶芽到叶脉,都郑重仔细地观察过去。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就在高老离开后,这个矮个子的小老头步伐蹒跚地走在b市大会场的玻璃窗下,抬首看向了湛蓝的天空,语气悲痛地呢喃道:“必须得有波折……才能成熟茶道之心……昱卿,其实……你也是被我说中了吗?”
经历那场车祸的,除了李云疏,还有——
徐昱卿。
这对于李云疏来说,或许是人生中的一次小坎坷。而对于徐昱卿中,甚至有可能是这辈子遇见过的最大的磨难。
高大师曾经说过,徐昱卿比李云疏的茶道之心差很多,除非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否则他这辈子可能都达不到圆满的茶道之心境界。
但是倘若要高老去选择,是要徒弟的茶道更精,还要他好好活着?
高老紧了紧手指,闭上双眼:“你就继续浑下去、永远达不到那种境界,老师……也不愿意看到你现在的样子啊……”
最苦的,除了霍少泽,除了李抚榛,除了一切与徐昱卿有着血缘关系的人……
还有高秋鸣啊。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整个世界茶道水晶杯的比赛一共分为两个流程,第一是制茶,第二便是茶艺。
对于任何茶道大家来说,只懂得茶艺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会更深入地了解茶的源头,将一片片新鲜的嫩茶亲手炒青、翻锅。
例如高秋鸣大师,就是一位著名的龙井茶道大师,他手下的龙井无一不是华夏最顶尖的精品。
再说李远光大师,也是碧螺春的大家,每年的特一级几乎都是从老爷子手里头出来的。除了最近几年李家有了徐昱卿作为后人,否则以后还不知等老爷子百年之后,华夏的特一级碧螺春该从何处而来。
这第一回合的制茶,仅仅是让选手们将自己准备的鲜茶给炒制完毕就可以了。由于每位参赛选手所擅长的茶种各不相同,因此组委会一方并未有规定必须选用那种茶叶,于是,一时间,整个场地中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鲜茶,绿茶、青茶、红茶……六大茶种齐全。
茶道到了顶尖的地步,茶种的分别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不大了,只有更擅长之分。
不说全才型的高秋鸣大师,就是李老爷子也对每个茶种都有所研究,能够作出合适的评价。所以,无论参赛的选手们选择的是什么茶叶,这十位全世界顶尖的评审们依旧能给他们分出高下,这是再轻松不过的。
而等制茶结束后,便是茶艺展示,也是任由每一方代表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叶,进行展示。
所有的回合都以满分100分来评判,每个评委10分,总共加起来便是200分作为个人赛的最终成绩。而团队赛则直接使用个人赛中每个人的分数相加再得出平均数,便算出成绩。
世界茶道水晶杯不给你第二次反悔的机会,真正的高手不会失败,也从不担心失败。
在华夏赛区的位置中央,李云疏正低头,最后一次地检查所有的鲜茶。
这些茶叶都是高老从杭市狮峰山上亲自摘取了给他带过来的,因为世界茶道水晶杯举办的时间正巧是清明后半个月,高大师用了特殊的手段把鲜茶保存了半个月,摘下的全部都是明前的龙井鲜茶,一律是上品的一旗一枪。
“你好,你就是李云疏李君吧?”
忽然听到一道沉闷的声音,李云疏诧异地转首看去,目光顿时怔住。他看着眼前这个高个黝黑的平头男人,沉默了片刻,然后点头道:“你好,田中任野先生,我是李云疏。”
田中任野轻轻颔首,道:“李君,听说你是徐君的表弟,不知道徐君……怎么样了?”
李云疏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这个“徐君”到底指的是谁,他面带微笑,道:“我代替表哥多谢你的关心,他现在……身体还不错,除了还未醒来,其他已经恢复得很好了。”
田中任野松了口气,道:“那就好,希望我明年还可以与徐君在世界茶道水晶杯上切磋一番。今年真是太可惜了,赛事没有任何挑战性,真是让人感到失望啊。”
没等李云疏开口,一旁的一位棒国茶道协会的选手就不乐意了,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那个姓徐的人不在,是他们华夏没本事,你就觉得我们棒国没有高手了?田中任野,我们棒国的朴正俊先生可是数十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你不要小瞧人!”
田中任野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说错了话,他连连道歉后便回到了属于岛国的比赛位置。
等到田中任野离开后,华夏的一位选手脸色不悦地走到李云疏的身边,低声说:“云疏啊,这个田中任野也太目中无人了吧。什么叫做徐副主席不在他就敢到失望了,还没有任何挑战性了?真是太过分了。”
李云疏却没有生气,他的目光在田中任野手指上斑驳的细伤口上停留许久,然后摇摇头说:“他说的是实话,因为他的心中只有表哥才算做是对手,他有这个实力说出这些话。”
那人也是b市茶道协会的,一向非常推崇李云疏,一听这话立即反驳道:“云疏,他这是没见过你,你不比徐副主席差的!徐副主席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但是你也是啊!不行我得去挫挫那田中任野的锐气,告诉他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李云疏却伸手拦下了他。
青年清俊淡雅的面容上露出一抹自信淡然的笑容,让那急性子的华夏选手一下子冷静下来。只见李云疏轻轻摇首,笑道:“等到比赛结束……田中先生就会明白,华夏,不只有徐表哥一个人。”
这一幕的场景,放在整个场地里似乎毫不起眼,但是却落入了评委席的十人眼中,也落入了电视机前某些正观看着直播的人眼睛里。
高秋鸣和李远光两人捧着茶杯坐在一起,笑看着底下的那群小辈。
高大师说:“老李啊,刚才那个田中任野是和小云说了些什么啊,你看旁边把小赵给气的脸都红了。”
小赵就是那个嚷嚷着要给田中任野颜色瞧瞧的华夏选手。
李远光看了一眼,说:“田中任野那是个死脑筋,不会说话,大概又说了什么……你们很弱,比赛真简单之类的话吧。”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李老真是一语中的。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李老摇摇首,叹气道:“这田中任野虽然说比昱卿小上一岁,但是却比小云大了许多啊,小云对上他还是有些吃亏的。”
高大师却不这么认为:“年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劣势,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根本不是阻碍。李老头,你对小云得有些信心啊,这可是你的亲外孙,又不是我的。你要是不想要,把小云给我好了。”说着,还拿起了电话,一边念叨道:“就这么定下了啊,我打个电话给乔筝确认一下……”
李老破口大骂:“你放屁!”
……
而在b市第一医院的顶层单人病房里,霍铮面无表情地看着电视机里的情景。
就在现场的参赛选手人再多,那李公子也是鹤立鸡群的存在,在一群小黑点里,人霍大少都能一眼就找着李公子的后脑勺。
等到田中任野找上李云疏的时候,正巧了镜头正给这边一个特写,霍铮便看着那田中任野“色眯眯”(自以为)地盯了他家云疏看了好久,然后不知丢下一句什么话就这么离开了。
李家老夫人赵乔筝这次没有去现场观赛,于是便和霍少泽、李抚榛、李抚虞等几人一起呆在了霍铮的病房里,几人一起观看现场直播。旁人可能不认识那田中任野,但是李老夫人还是知道的,她说:“这个岛国人叫做田中任野,是岛国年轻一辈的第一人。”
这么一提,李抚榛也有了印象:“这田中……是不是以前输给过昱卿?”
李老夫人笑着颔首:“不错,他在前几年曾经在碧螺春上输给了昱卿,从那以后他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参加华夏茶道水晶杯了,这次参赛还是自那以后的第一次。”
霍少泽突然想起什么:“诶……这个人就是老徐以前说过的宿敌啊?”眼见着所有人的视线都向自己扫来,霍少泽赶紧摇摇手说道:“以前老徐跟我说,他这一生在茶道上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这个田中任野了。当然啦,老大不算,老徐说,老大是个例外,他的天赋远远超过了这什么田中任野。”
“……昱卿……连这都告诉你啊?”这里有一个吃醋的母亲。
“……昱卿,什么时候这么喜欢表露心迹了啊……”这里有一个吃醋的外婆。
霍铮倒是轻轻地哼了一声,点头道:“嗯,云疏的天赋自然是超过他的。”这里还有一个为爱人而自豪得意的霍大少。
等到比赛第一回合进行了一半的时候,李抚榛先去了隔壁病房看看徐昱卿的情况,霍少泽便也随着她一起去了,房间里顿时只剩下了李老夫人、李母和霍铮三人。
而电视里,比赛才刚刚开始。
李云疏手中的这些鲜茶叶其实已经不能算是真正的鲜茶了,自采摘到如今,它们已经经过了晾晒和揉捻,只剩下炒青这一步骤,便可以正式成形。
只见在一整个会场的选手人群中,挺拔清俊的青年正微微垂首,认真专注地看着那有些蜷缩、却又舒展的青色茶叶。不过半晌,在正式开始的口令声中,一双修长瘦削的手果断决绝地拂上了这一锅的茶叶中。
李云疏的动作果断坚定,丝毫不拖泥带水,每一个的翻炒都是用了最合适的力道。从手指之间感受到茶叶中所残留的水分和其舒展性,再选择了最适合的方式和角度去炒制。
他轻轻抖动着半锅的茶叶,手指稍稍一带,便将水分残余较多的茶叶翻至掌心,动作轻柔地挤压、甩动,挺、拓、扣、抓,再用心的按压、磨砺。
龙井的炒青过程一共分为青锅、回潮和辉锅三大步骤。
恰恰是在第十四分五十二秒的时候,李云疏将这一锅的茶叶全部都青锅完毕,茶叶炒至了八分干。然后他便赶紧地将所有的茶叶放入了竹筛中回潮,开始细细地观察每一根细小的茶叶。
回潮的过程要等上一个小时,中间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但是李云疏却丝毫没有懈怠,仍旧仔细地检查着每一根茶芽。
而在他的身后不远的地方,黑瘦的田中任野也已经完成了杀青和揉捻的过程,开始正式地搓团显毫。一锅的碧螺春在他的手中仿佛是有了生命,活跃地跳动在炒锅中,在他的手指间飞舞。
“老李……这田中任野真的是奇才啊。”杜琪峰主席感慨道,“他这手碧螺春的手艺虽然不是你们李家的法子,但是也别具匠心,恐怕这炒出来的东西,至少是一级了吧,说不定能达到特二级的水准。”
李远光看了那田中任野许久,然后转首问道:“老杜,去年……昱卿炒出来的那一批特一级的碧螺春,你没喝过?”
杜琪峰稍稍一愣,说:“你不是宝贝得谁都不给看的吗,就在出来的那头几天给我们几个老家伙尝了尝。虽然比你的水准还差些,但是昱卿已经很不错了。”
李远光重重地点了点头,说:“既然……昱卿去年就能炒出一批特一级的碧螺春,那么你凭什么认为这田中任野炒不出来?”
杜大师顿时哑口无言。
恐怕这个世界上,连山口康秀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徒弟在碧螺春上有了什么样的造诣,也就李老能够眼光毒辣地发现异常。
这田中任野或许……在碧螺春上的天赋要比龙井的强得多啊。
李远光在心中感慨。
没想到这田中任野和昱卿一样,明明都在碧螺春上有着极高的天份,却都拜了一位龙井茶大家当老师。而在龙井上有天份的小云,又拜了老黄那个黄茶大师做弟子。
这世道啊!
李老深感这贼老天不公!
明明是他的外孙,怎么……拜的都不是他自己?!
而作为大赛巡场的黄老却好像感觉到背后一阵凉意窜起,黄大师抖抖身子,心里暗道:这是哪儿来的魑魅魍魉,怨气这么大?
这怨气能不大吗?!
两个茶道天才的亲外孙,没一个是人亲传的弟子!
真是滔天平海的怨气啊!
……
而比赛场地上,李云疏耐心地等待了五十二分钟,忽然便起了身将那竹筛中的茶叶全部都倒回了大锅中,接着,他神情庄重地看着那锅中已经逐渐成熟的茶叶,深吸了一口气。
这最后一步……
就是辉锅。
李云疏之前在高大师那边学习了半个多月,最艰难的便是这辉锅一个步骤,足足耗费了五六天的时间。辉锅,是龙井茶成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要求最高的步骤。
一旦失败,便前功尽弃,再无翻身的可能。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辉锅,一般是炒制茶叶的最后一道步骤。
经历过炒三青以后的茶叶,基本只剩下了两成的水分,再辉锅之后更是恢复了其灰绿油涧的特征,有一股独属于茶的清香散发出来,真正成为一道成品茶。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辉锅有许多不同的步骤,而之前高秋鸣教给李云疏的便是老人家自己独创的手法。
先是将所有两成水分的茶叶整体平铺在圆润的锅体内部,让所有茶叶都均匀受热,在这之后,辉锅者可以用手掌感受每一段的水分湿度,将所有茶叶挥至半空,使不同湿度的茶叶不同样的受热,不同样的蒸发水分。
于是,当李远光远远地看见自家外孙将所有茶叶都平铺在了锅体内部的时候,老人家冷冷地哼了一声,说:“小云倒是听你的话,什么都跟着你学了。你那歪门邪道的手艺,啧啧。”
高大师却是洋洋得意:“你有本事让小云跟着你学啊?”
这一句话正好戳到了李远光的痛脚,让他气得都说不出话了:“你……!”
但是接下来的事,却也大大出乎了高秋鸣的预料。
只见李云疏在将所有茶叶都平铺到锅体内部之后,竟然没有学习高大师的手法,反而开始以一种顺时针的方式搅拌茶叶。这动作让高秋鸣和李远光都齐齐怔住,在评委席上还有一人也关注了李云疏的动态,杜琪峰主席惊讶地问:“这……这是什么手法,老李你教他的?”
李老摇了摇头,眉头紧蹙:“你见我这样辉锅过?”
杜主席也皱起了眉毛:“这不是老高的手法,也不是你的手法,难道……是老黄的?他是李云疏的老师啊。”
高秋鸣在一旁摇头,说:“黄茶的辉锅与龙井的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并不会用这种方式,而且……老黄也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手法。这手法,我从来没在任何人身上见到过,从来没有。”
李远光和杜主席闻言,皆是哑口。
高秋鸣可以说是整个华夏在茶道上造诣最高的人了,是的,没有之一。
他的天份早已在他年轻时驰骋华夏茶道界的时候就可以显露出来了,华夏从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样,对六种茶道都精通到那种地步。而后来,他更是一头钻进了龙井的道路上,又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龙井第一人。
既然高秋鸣说没见过,那这种手法就绝对没有在华夏出现过。
一时间,三位大师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李云疏的身上,而在一旁暗自观察着的上田雄一突然见到华夏三位泰斗都一副惊讶的模样,他也好奇地朝着李云疏看去,还一边拉了身边人的衣服,小声说道:“山口君,怎么华夏的那些人都盯着李云疏李君在看?”
山口康秀闻言,便将视线也投到了李云疏的身上,就这一眼,他惊骇得忽然站起。
“这……这手法,真是太熟悉了!这难道是……!!!”说话说到后半截,已经陡然变成了岛国语言,更显得山口康秀的惊骇之意,“不可能啊,华夏人怎么可能知道这种手法,这不可能!”
高大师自然是听得懂岛国语的,他今天以来第一次看向这个老对手,皱着眉头问道:“山口康秀,你是知道什么东西吗?什么不可能?”
而那边,山口康秀已经恢复了理智,他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脸色古怪地说:“高君,这个李君现在辉锅的手法……我曾经在一本手札上看过,不瞒你说……那是我家族的传承。”
在场的所有评委都齐齐怔住。
山口康秀说:“那本手札,叫做《陆圣手札》,似乎是古时候的一位茶圣留下来的。既然我已经说了,那么这本手札其实是我的家族几百年前在你们华夏得到的,那位大师似乎已经去世了几百年,他生前对六种茶道都颇有见解,在手札上还写了自己游历了华夏的好山好水,对于每一种茶道都有了不同的感悟。”
高秋鸣和李远光一听这手札竟然是华夏的,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那位大师在手札前写到,他游历东海的时候,听闻自己的挚友、爱徒竟然英年早逝,而且因为交通的缘故,他竟然等到爱徒逝世了三个月才得到消息,令他心痛不已。于是,这位陆圣便开始撰写这本手札,讲述了他对茶道的体悟,并且悼念爱徒。”
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感受,对于高秋鸣和李远光是冲击最大的。他们的徒弟/外孙,如今还躺在病床上无法醒来,那种悲痛之意,真的是令人痛不欲生。
那山口康秀叹气说:“这位陆圣,是最擅长龙井一道的,他在手札的最后写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篇幅,是关于龙井的。而其中他所介绍的一种手法,便是如今……李君所使用的,这种手法其实算是另辟蹊径了。陆圣介绍道,在他的爱徒想到这种手法的时候,他也很惊讶,因为在此之前从未有人用过如此手法。于是,陆圣便进行了尝试。”
李远光大师急问道:“结果如何呢?”
“陆圣经历了三次失败后,成功了。”山口康秀继续讲述着,“手札上写着,这种手法对于辉锅者的技艺要求非常高,他的爱徒虽然提出了方式,自己却也从未成功过。但是用这种手法辉锅出来的龙井,更是清香扑鼻,似乎蒸发了所有水分,但是光是握着那干茶叶,都会觉得沉甸甸的,十分轻盈而又润泽。”
这个时候,高秋鸣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我以前就在想,作为岛国的茶道世家,为什么你们山口派以研究华夏的茶道为主,而且……还以龙井为主。山口康秀,难道是因为……”
山口康秀既然已经说出了这么多,也自然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了,他颔首道:“不错,就是因为这本《陆圣手札》。当年我的先祖在华夏得到了这本手札后便回了岛国,从此以后就开创了山口一派,我们山口派可以算是陆圣的一派分支了。”
这话令在场所有的茶道大家都沉寂无声起来。
山口派,在全世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山口家对于茶道的研究,比之李家也是相差不多。而现在,山口康秀却当众承认,他们山口派只是华夏曾经的一位茶圣的分支,这意味着……
“古人的智慧,真是宽博远大啊。那位陆圣的茶道之路,走得比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远,但是,我倒是不愿意去经历他的茶道。”山口康秀的话引来他人的疑惑,他又解释道:“陆圣在手札中说,他的茶道在爱徒去世之后,渐渐走入了巅峰。他开始真正的心系自然、明白茶道的真谛。如果说,走入茶道巅峰的方式是失去爱徒……”
山口康秀不再言语,只是转首看向了那边正严谨辉锅的田中任野。
而另一边,高秋鸣大师却是深有感悟,他叹了声气,语气悲痛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世间最悲痛的事情之一。这种臻入佳境的方式,恐怕……是谁也不想去尝试的吧。”顿了顿,高老转移了话题:“对了,不知道……他的那位爱徒是叫做什么名字?”
山口康秀倒是被问倒了:“陆圣在手札中只提到那位爱徒似乎姓楚,多余的倒是不敢介绍,似乎是在忌惮什么似的。不过在我得到这本手札之前,我的先祖也曾经想要去华夏的历史中寻找这位楚君,却屡屡失败,就连野史中也无法找到楚君的记载。陆圣说他的爱徒在茶道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而且似乎在当时也十分惊才艳艳、还获得了你们华夏考试的第一名,只是不知道,怎么就全部都找不到踪迹了。”
在场人都是一阵唏嘘。
过了半晌,不知是谁突然开口问了一句:“那……李云疏是怎么知道这手法的?”
山口康秀也是摇首,完全不明白。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山口家肯定对这本传承手札保存得极好,别说是看了,连他们都是第一次知道这东西的存在。
那……
李云疏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
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手法是李云疏提出来的,他自然就该知道了。
当年的李云疏对茶道或许有很多的见解,但是提出龙井辉锅新手法的时候,不过也才十六岁。当时他与茶圣陆阗初识半年,两人相见恨晚、当即就成了忘年交。不过三月,当世第一才子楚少陌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