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战神的黑包群-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早早起来,把小碴子粥煮上,为了抗饿,东姝特意煮的稠一点。
鸡蛋也放在一个锅里蒸上。
趁着做饭的功夫,东姝还仔细看了一下家里的材料。
几乎没有什么。
盐巴就剩下那么一小撮,油是东姝昨天晚上刚倒的。
剩下的调料?
根本没有。
碗柜里除了碗,还真是没有其它的东西了。
东姝仔细翻找了一会儿,在碗柜的下层,翻到了几个不常用的盘子。
这些盘子是原主跟亡夫结婚的时候买的,过年过节才会拿出来用。
因为用得少,所以成色很好,而且保存的也很完整。
东姝抿了抿唇,最后把这六个盘子摆到了交易平台上。
反正在原主心里,亡夫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这些盘子也没了纪念意义,那还是换成吃的养孩子吧。
除了盘子,东姝还翻到了两个空的坛子。
一并摆上去。
装东西的工具,可以以后再想办法。
可是粮食,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因为翻找坛子,所以看到原主冬天腌的萝卜咸菜。
不过只剩下三根了。
怪不得,大丫要上山挖野菜,几顿就吃没了,不吃野菜吃什么呢?
东姝挑出一根切了三分之一,拿出来切成小细条,想二次加工是不可能了。
因为家里除了盐和油,已经没有其它调料了。
所以,只是切成小细条,摆放到碗里。
看着时间,把两个孩子叫起来,正常的洗漱,然后上桌吃饭。
“妈,有玉米啊。”大丫一看桌上居然有小碴子粥,惊喜的问出声来。
只是问完之后,想到亲妈的脾气,又吓得缩了缩脑袋。
“嗯,快和狗蛋洗洗过来吃饭。”东姝很自然的回答了问题,也不像原主那样,没事就打骂女儿。
一句话说完,复又补充道:“没洗干净的,以后都别上桌了。”
原本还准备糊弄一下的狗蛋,听到这话,吓得转过头,又老实的去洗脸洗手了。
所以,小孩子还是比较容易教的。
需要用点心思,也需要慢慢的培养他的习惯。
吃过饭,东姝收拾了一下家。
听到大队长吹开工哨,东姝换了一身干活的灰布衣服,又把家里家外检查了一遍,锁了门便出发了。
狗蛋找小伙伴去玩,大丫上山割猪草。
虽然只有9岁,可是也能跟着赚点工分。
毕竟一家三口如果全指望原主那点工分,怕是早就饿死了。
所以,大丫早早就下地了。
大队长吹了准备开工的哨子。
这个准备时间是10分钟。
大家从各自的家里,去田间地头。
在哪个地方干活,这个是早早就分好的。
累的地方工分多,不累的地方工分少。
像原主这样的,自然是像村里大部分妇人一样,下水稻田的。
第381章 六零养儿记10
东姝这次来的地方,有点偏南方的位置。
主种的不再是玉米和小麦,而是水稻。
一年两熟的水稻。
如今是三月,正是早水稻种植期。
相比于玉米或是小麦这样,直接旱种。
水稻就得下水了。
不然怎么栽种呢?
如今还是3月,南方的气温虽然还算是不错。
育种的这个过程,已经结束。
如今大家忙活的,就是移秧。
将育好的苗移到水田里。
这算是水稻种植初期最麻烦的一个工作了。
因为要下水。
3月的水还是很凉的。
昨天的雨不算太大,还是需要村里引水流入田的。
如今的这个年代,大家下田,都是打赤脚。
不会像是后世那样,还会有个靴子穿一下之类的。
条件很苦,这一点经历过七零年代的东姝,表示可以理解。
红旗大队除了正常的水田之外,还有不少的旱田。
不过旱田是后开发的,几乎都是各个山脚下,甚至是山中间的位置。
旱田种的是一季收的玉米和高粱。
水稻却是一年两熟,如今种的是早稻。
赶在6月底左右就可以收了,然后种下一茬。
相比西北地区,这边的夏收和秋收,更忙,活也更多一些。
东姝倒是不在意,正常的跟着上工干活。
看着其它人脱了鞋子下田,她也跟着脱。
就是原主这细皮嫩肉,碰一下就能红一片青一片的皮肤啊。
一点也不像是个村里婆娘。
娇气的要命。
因为原主生活作风实在不怎么样。
所以,在村里也没什么朋友。
大家都不敢跟这个风流小寡妇走得太近。
就怕小寡妇勾了她们家男人。
东姝打听不到王富强的消息,只能自己一边干活,一边听着。
移秧需要一直不停的弯着腰,东姝弯了一会儿,觉得这个活,真是太磨人。
不能说累,只能说一直弯着腰,还真有些受不了。
当然,也可能是原主身体太娇贵的原因。
东姝如今吃的并不好,所以就算是有精力加持,力气也不够用。
不过大家速度都不快,东姝考虑到这个世界,还要低调养孩子。
所以,也有意放慢了速度,跟大家保持差不多的步调。
顺便听听旁边水田里,传来的八卦消息。
还别说,真让东姝等到王富强的消息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隔壁水田里,两个婆娘特意说给东姝听的。
毕竟从前,原主跟王富强之间有一腿的事情,在村里也不算是什么秘密。
因为王富强有的时候喝多了,还会吹一下牛皮。
被人知道了,不奇怪。
“哎,听说了吗,老王家,就是那个,嗯嗯。”一个婆娘说这话的时候,不停的拿脑袋点着东姝的方向。
旁边的婆娘马上懂了:“懂懂懂懂,就是跟小寡妇好的那个老王家呗。”
旁边应话的婆娘,半点也不怕东姝听到。
张口闭口全是小寡妇。
“对对,就是他,据说家里给订了婚事了,咱邻村老四根家的老闺女。”婆娘一边说,还一边幸灾乐祸地看着东姝。
让你个小寡妇骚吧,这下好了,你姘头要结婚了,可惜啊,新娘不是你。
东姝并没有这样的自觉,竖着耳朵听八卦,顺便判断一下,昨天晚上来爬她门的是哪个。
回头暗地里找个机会,照脑袋打一顿。
可能是因为人缘不好吧,所以没人愿意跟东姝一个水田。
其它水田里至少有两个婆娘在干活,可是东姝就自己一个水田。
其实这样也好。
自己一个水田,活干多了还是少了,自己担着。
不像是那些搭伙一个水田的,不到中午,肯定又因为你干多了,我干少了再吵吵起来。
这种事情,从原主的记忆里,一抓一大把。
各个小队的小队长日常,就是调解这些鸡毛蒜皮的麻烦。
“四根家的?就是那个不下蛋的老闺女?”另外一个婆娘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而东姝也从原主的记忆中找了找,还真找到了这么一号人物。
邻村是前进大队,四根叔在那个大队还挺有名气的。
因为四叔是个杀猪匠,而他的老闺女之所以出名,则是因为之前结过一次婚,结果嫁过去三年多,还没生养。
婆家又哭又闹,四根叔嫌丢脸,就把闺女接了回来。
结果,人家婆家转过头,没到一个月就娶了一个新媳妇回家,半年后,新媳妇就怀上了。
四根叔这一波脸被打得,啪啪直响。
老闺女不能生的名声也算是传了出来。
因为这个,老闺女跟前个男人不过之后,很长时间都闷在家里,嫁不出去。
“是啊,就是他家的。”先开口的婆娘应了一声。
“不是吧,不能生养也要,这老王家咋想的,就算富强条件差了些,但是不还有……嗯嗯嗯。”婆娘一边说还一边示意着东姝的方向。
“哎呀,人家四根叔家的姑娘不能生正好,老王家不是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嘛,而且四根叔家的闺女,清清白白的,老王家不亏。”另外一个婆娘,特意高声说了一句。
清清白白四个字,有意拔高了声音。
这是有意说给东姝听的。
不过正好,东姝也想得到同样的消息。
知道是谁对自己下的手,那么这件事情就好办多了。
四根叔家的儿子是吧?
东姝一边低头弄秧苗,一边勾勾唇,笑意有些冷。
结果,下一枚秧苗还没入田,就听到不远处“砰”的一声响。
东姝开始的时候还愣了一下,下一秒,特别淡定的把秧苗入田,然后才起身,学着众人那样去看热闹。
“你个扫把星,不会看着点啊,就这样把你弟弟推进水里,啊?”开口说话的婆娘,岁数不小,脸上黑黄一片,全是岁月还有劳累的痕迹。
开口说话的嗓门极大,隔着两个水田,东姝都被她震得耳朵嗡嗡响。
从原主的记忆中,东姝知道这个扯着嗓子的婆娘是谁。
村里全忠叔家的婶娘,天生一副“好”嗓子。
因为有热闹看,所以大家手里的活不自觉的就停了。
刚才在东姝旁边水田里的两个婆娘,更是跑出水田过去看热闹。
东姝倒是不需要刻意靠近,因为上午没怎么费力气,所以精神还算是饱满。
距离远些,也能看到情况。
第382章 六零养儿记11
“妈,这事儿怎么能怪我,我后背又没长眼睛,还能看到小宝从背后跑过来啊。”王淑兰一听自家老娘这么说,就不乐意了,几乎是想都没想,直接反驳出声。
她这一出声,把自家老娘吓了一跳。
淑兰妈好半天之后,这才反应过来。
扯着嗓子,抄起鞋子冲着王淑兰就准备抽打了:“哎呀,家门不幸啊,到底不是自己亲弟弟啊,就这么糟蹋我的孩子,看我不打死你。”
淑兰妈抄着鞋底就准备打。
结果,从前不会反抗,也不懂反抗的王淑兰,却是灵巧的躲了过去。
一边躲还一边冲着旁边的小队长说道:“王叔,我这好好干活呢,小宝突然从身后冲过来,我也不知道,正好移秧呢,就移了一个位置,结果小宝自己扑到水田里,这也怪不到我啊。”
王淑兰年纪不大,正当好的17岁。
虽然因为长期劳作,脸粗手也粗,可是好年纪,看着还是水灵的。
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又无辜。
相比又粗又不太好看的淑兰妈,大家更多的目光还是放到王淑兰身上。
被点到名的小队长,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主动站出来。
虽然他其实也有些发怵。
主要还是淑兰妈的战斗力,在整个红旗大队,都是杠杠的,就差无人能及的那种。
“我说全忠婆娘,行了,行了,淑兰也不是故意的,你快看看小宝怎么样了。”小队长主动开口,正常情况下,淑兰妈多少得给点面子。
结果,淑兰妈根本不吃这套。
掐着腰,扯着嗓子就吼道:“怎么,你们是不是跟王淑兰串通好了,想一起欺负我们娘俩?王淑兰,你还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小宝可是你弟弟啊,你就这么狠的心啊……”
淑兰妈说完,也不打人了,开始坐在水田边哭开了。
小队长脑仁疼。
不怕处理这些琐事儿,就怕遇上不讲道理的。
你一说,人家也不闹了,就坐在田边哭,也不干活,还不停的煽动其它人过来评评理。
村里东家长西家短的,特别是那些婆娘,最喜欢看热闹。
这个时候,仅凭小队长的能力,怕是解决不了这些。
几个小队长联手,也没办法把看热闹的人劝开。
最后还是大队长韩大跃看不下去了,远远的吹了一声哨。
人群这才不甘心的散去。
不过王淑兰在这其中,也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
因为淑兰妈跳起来,抽了好几鞋底子。
王小宝从水田里爬起来之后,还跳起来往他姐身上又揪又打的。
一番折腾下来,王淑兰狼狈到了极点。
只是在众人没注意到的地方,王淑兰却是勾勾唇,并不明显,眸底有光一闪而过。
东姝远远的,看得也并不真切。
因为后来,看热闹的人都围了上去。
而东姝之所以看了这么久,是因为到这里之后,终于又碰到一个头顶符号的人。
王淑兰。
王全忠家的长女,今年17岁,在原主的记忆里,这号人物的存在感特别弱。
不过也可以理解。
因为家庭组成比较复杂。
王淑兰的母亲在生了她和弟弟王金钢之后,就过世了。
王全忠很快续娶,就是现在的婆娘。
这个婆娘进门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之后又生了一个。
两个儿子让这位在王家站得稳稳的。
不过,王全忠重男轻女,后进门的婆娘,又是个扶弟魔。
而且扶的还只是自己的两个亲儿子。
对于前头那两个,不是打就是骂。
反正后娘就是那么一回事。
大家都看惯了,也不会多指责什么。
王淑兰从前就是个低头干活的小可怜。
可是今天这一幕,东姝总觉得,她虽然挨了打,可是却是以退为进。
先博得一番同情,估计后面还有大招吧?
当然,这一切只是东姝的猜测。
而且还是因为,对方头顶字符,所以才会如此猜测一番。
不过对方头顶的字,也是字母。
or。
这特么的就厉害了。
ob,sg,or……
黑包群,你赢了!
东姝暂时分析不出来,这个or是什么意思。
索性也不多想。
但是王淑兰有这么大的变化,让东姝不由想到了七零年时候的吕桃。
“会是时光回溯者吗?”东姝在心里猜测。
可惜,王淑兰因为身上太狼狈,已经被带回家去了。
距离太远,东姝也看不到。
不过回到田里的两个婆娘,总算是找到了谈资。
这会儿正在说着话。
“你说这老王家的也真是的,那姑娘眼看着就18了,能嫁个好人家,换点钱给她儿子攒老婆本,她怎么就想不通,还磋磨呢。”
“说的是什么呢,老王家的,怕是脑子不太灵光,想不明白。而且谁说17就不能嫁人了,后妈也是妈,你挑了人家,只要孩子爹不反对,这婚事还不是成了?”
“就是就是,孩子爹什么态度,女人吹吹枕边风,还不是很容易就做到了嘛。”
“嘿嘿嘿……”
……
两个人一上午,都在那里,东家长,西家短的说着话。
东姝从两个人的对话里,还提取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呢。
当然,手里的活一点也没耽误。
东姝有意放水。
可是一上午,还是干出了半个水田的工。
隔壁水田里,两个婆娘一上午,才赶出了半个水田的工。
小队长过来记工分的时候,还吓了一跳。
“丰收家的,这是你的啊?”小队长看着眼前干得特别整齐的水田,有些不太敢相信。
“嗯。”东姝态度很好,点点头应下。
旁边水田的两个婆娘看完之后,脸色十分难看,对看一眼之后,又暗啐一声,记了工分,这才转身离开。
“这小寡妇不会是转性了吧?”
“谁知道呢,就那小身板,一上午还能干这么多活,是不是谁悄悄帮着干,咱们没看到?”
“那就不知道了,下午盯着点。”
……
远远的,东姝还能听到两个婆娘的声音。
只是并不在意。
原主的风评很糟糕,这一点,东姝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而且只是一点流言蜚语,东姝并不在意。
第383章 六零养儿记12
东姝还没走到家门口呢。
远远的就看到大丫飞快跑了过来。
“妈,妈……”大丫跑过来之后,一边喘着粗气,一边高声叫着。
“慢点说,不急。”东姝抬手帮着大丫顺气,声音很温柔。
女孩子嘛,总要温柔对待。
大丫被亲妈这样的态度吓到了,还大大的打了一声嗝。
打完之后,大丫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不过还是顾着正事儿:“妈,二婶带着奶过来闹了,就在咱家院里,奶……”
说到这里,大丫眼圈都红了,扯着东姝的袖子,犹豫了一下才小声说道:“奶让咱们腾房子。”
好端端的,突然让腾房子?
东姝听完之后还愣了一下。
虽然东姝有意想搬家。
可是那也得有那条件才行啊。
而且得是东姝主动搬,被人赶出来算怎么一回事儿?
将原主乱成一团的记忆整理了一下,东姝又简单分析之后,差不多也猜出来了。
韩老太太想让东姝腾房子的原因。
因为一直没改嫁,虽然风流本性不改。
但是到底还是老韩家的媳妇,而且还有一个大丫在。
所以,原主一直被划在老韩家的范围之内。
虽然户口分出来了,工分也是分出来的。
但是每个月,该孝敬老人的粮食,原主一直都送着呢。
毕竟亡夫对原主也算是真心实意,对方早早的没了,原主觉得,看在亡夫曾经的情意上,自己一个月就拿那么十斤八斤粮,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可是最近青黄不接,原主这一年又没了姘头接济。
日子不好过,已经连着两个月没给韩老太那里送过粮了。
当然,原主也有意跟老韩家断了。
主要还是二嫂跟大嫂太闹腾了。
而且,原主本身也不算是一个好人。
看在曾经跟亡夫一起过了四年的份上,这几年才一直给粮的。
如今给粮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曾经跟亡夫一起生活过的日子。
原主早就已经打算断了这些粮。
就算是不改嫁,她们现在也是娘三个自己过日子。
之前给是情意,是情分。
可是却被老韩家看成了本分。
如果原主改嫁,就这几年的粮食都没有,而且老韩家还挑不出什么错来。
倒是被原主给惯出毛病来了。
如今估计又是被丰年媳妇给挑唆的,想来找茬了吧?
韩老太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要粮。
毕竟一个月十斤粮,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丰年媳妇,肯定是为了昨天的事情,想找回场子。
这是一场还没开打,就已经让东姝处于劣势的仗了。
东姝在回去的路上,仔细分析过了。
房子毕竟是老韩家盖着给儿子娶媳妇的,如今韩家小儿子还没娶媳妇,韩老太如果以此为由想收回房子,村里估计还是支持的。
毕竟原主没给老韩家生下续香火的儿子。
一个闺女,老韩家根本不放在心上。
所以,东姝想以大丫站住脚,强行留下房子,怕是也很难操作。
不能住下去啊……
东姝眉眼深了深,心里大约有数了。
大丫在旁边担心的看着东姝,心里却是暗自咬牙想着,如果自己是个男娃就好了。
孙子总能得韩老太偏疼几分吧?
那样的话,奶奶就不会赶她们走了。
可惜了,她就是个不值钱的女娃。
大丫心里很委屈,可是年纪小,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见东姝面上没什么表情,大丫老实的跟着。
东姝回去的时候,院里已经站了不少人。
韩老太下了工就被丰年媳妇撺掇着过来了。
此时,准备看热闹的已经来了一群。
特别是男人们,大中午的也不需要他们做饭,村里也没别的娱乐设施,所以过来看看热闹也不错。
也有些不做饭的婆娘,跟着过来。
毕竟家里还有儿媳妇嘛。
“都在这儿呢?”东姝走进院子里先开口。
韩大跃刚一下工,就被韩老太叫过来了。
这会儿也站在院子里。
不过有些事情,他还真是不太好意思开口。
就算是原主风评不好,但也确实是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不容易。
韩老太这样,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着吗?
东姝说话的时候,还看了看,在院子中间,坐得稳稳当当,看向东姝的眼神又嫌弃又鄙夷,还有些怨恨的老太太。
得,这位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韩老太了。
“小寡妇,咱妈过来就是想问问,你可是两个月没拿孝敬粮了,什么时候给咱妈送过去啊。”丰年媳妇一看东姝回来,特别是看到东姝干了一上午活,也不见什么狼狈。
还是扭着细腰,骚到不行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大家年纪差不多,她又黄又黑又老,被东姝一下子比到地底下去了。
能不来气?
人的嫉妒心,有的时候也很奇怪。
有丰年媳妇当出头鸟,当冲锋枪,韩老太自然是稳的很,不需要开口,也不用当恶人。
说到底,还是丰年媳妇段位太低,才会被婆婆外加几个妯娌耍着出头。
毕竟,韩家大嫂还有老四媳妇,全都低眉顺眼的站在韩老太身边,可是一个出头的也没有呢。
恶人都让丰年媳妇一个人当了,回头她们还能在东姝这里讨得一句好,还能在婆婆面前保持好儿媳妇形象。
何乐而不为?
反正,丰年媳妇自己蠢,非要送上门当枪,人家巴不得她这样呢。
东姝无意提醒,原主的宿敌,没必要提醒她如何当个好人。
生活会教她的。
“孝敬粮?”听到丰年媳妇这样说,东姝笑了笑,唇齿微动,轻碾着这三个字。
明明声音很轻,语意也很正常。
可是其它人,却从这三个字里,听出了淡淡讽刺的意味。
也可能村民并不懂,讽刺是为何意。
但是,总觉得这三个字,听着不太对。
有些人已经反应过来。
这韩丰收都死了七年了,东姝还一直给送着孝敬粮呢。
这换成其它媳妇,要么改嫁,要么回娘家,谁还管你婆家怎么样?
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所以,原主这样已经很够意思了。
韩老太还不满足?
村民们的神情变了变。
韩老太眉眼一拧,也察觉到了,这个三儿媳妇,不太好拿捏啊。
至少,不像是从前那样好拿捏。
只是,韩老太不急着开口,有老二媳妇呢。
第384章 六零养儿记13
“对啊,孝敬粮,老三不在了,你不替他养老,还要别人啊。”丰年媳妇就像是拿了圣旨似的,得意洋洋的开口。
结果,东姝却是轻嗤一声道:“村里早早死了男人的婆娘,可没见一个给婆家送过所谓的孝敬粮。那些转头就嫁了别的男人的,可是连前婆家的面都不愿意见,还孝敬粮?”
听到丰收媳妇这样说,还不等其它人反应,东姝轻嗤一声,声音冷冷的说道。
一句话,把众人说得心情复杂。
村里早早死了男人,或是死了婆娘的,又不止原主这一份。
别人家的婆娘,要么转头就带着孩子改嫁,要么留下孩子回了娘家,回头是改嫁了还是怎么样。
婆家根本管不着。
还孝敬粮呢?
你当立了贞洁牌坊呢,被婆婆家压榨一辈子?
东姝这么一说,韩老太脸色就更不太好看了。
丰收媳妇也被怼得一脸通红,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这个时候,韩老太不能开口,就得其它人跟着打圆场了。
韩家老大丰元媳妇主动站了出来,笑了笑说道:“老三媳妇,你这样说就伤了咱们的情份不是,毕竟大丫还在呢。”
丰元媳妇这句话,初听没什么。
甚至人家还客气的唤了东姝一声“老三媳妇。”
而不是像丰年媳妇那样,叫一声难听的小寡妇。
可是整理了原主的记忆之后,东姝却是知道,这位丰元大嫂,可是从来杀人不用刀,玩文字游戏的一把好手。
据说,这位大嫂祖上出过不少读书人,连带着她本身知识水平也不错。
如果不是因为韩丰元长得好,又能干,当初这门婚事还不见得就能成呢。
对方先是提醒了一下东姝的身份。
毕竟还没改嫁呢,还顶着韩家三媳妇生活呢。
所以,这孝敬粮该给还得给。
而且从前原主之所以一直被韩老太拿捏着,也是因为大丫是个女娃,她没为韩家添香火,所以被韩老太拿住了痛脚,一直抬不起头来。
原主再泼辣,骨子里到底还是这个时代最普通的一个女人。
骨子里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的思想,其实还是很浓的。
所以,才会被韩老太一直拿捏着,没怎么反抗。
丰元媳妇这句话,看似轻飘飘的。
可是每一句,都意在扎心。
如果原主在这里,估计又要被迫妥协。
一没改嫁,二又因为二丫这个女娃,原主总觉得自己在韩家几个媳妇面前抬不起头来。
再加上,韩家人又一致认为,韩丰收早死,是因为原主克夫。
种种原因,迫使原主向韩家低了头。
可是换成东姝,可不愿意伺候了。
原主不敢反抗的事情,东姝敢!
对于韩大嫂的扎心之言,东姝半点没让,直接反驳回去:“大嫂最近回没回娘家瞧瞧,听说地主阶层,最近的日子不好过啊。”
韩大嫂一听这话,脸色白了白,整个人也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
对此,东姝只是勾勾唇。
不就是扎心吗?
我不仅会扎心,还会扎肺管子。
你敢拿原主痛脚伤人,我就敢直戳你肺管子,让你话都说不出来。
韩大嫂家祖上家财不少,赶上这个年代,阶层分级明显。
地主和富农如今的日子可不好过。
这种时候,韩大嫂不闷头老实过日子,还想给自己的婆婆出头,刷存在感?
既然,她想要存在感,东姝帮她刷了。
娘家可是地主呢。
现在斗地主斗的这么厉害,东姝就不信,以后韩大嫂再想出头的时候,心里不哆嗦?
韩大嫂气得嘴皮子都抖了,却是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原主是三代贫农,十分经得起考验。
可是韩大嫂不行,如今他们这一带查的还不算是太严,不过也有村子里地主被斗得特别狠。
家都被翻个底朝天。
韩大嫂心知肚明,这个时候,自然不敢再出头。
她不敢出头,老四媳妇就更不敢了。
她一向是向韩大嫂看齐的。
而村民们看向韩大嫂的眼神也不太对了。
大家平时相处的不错,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
这位的娘家前不久,是被打成了地主。
虽然没游街关牛棚,可是成分在那里呢。
看来以后大家还得警惕着点呢。
不能被资本主义给腐蚀了!
怼完了韩大嫂,东姝这才转过头去跟韩大队长说话。
东姝说过,只有自己主动搬走,没有被赶走的道理。
既然强留这么几间破房,自己没有胜算。
东姝也不打算要了。
自己不要的,和自己是被赶出来的,可是两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