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静见他如此痴痴呆呆的盯着那画,大为光火,哼了一声,道:“还说人家,你自己不也是这副德性。”

贾仁禄嘿嘿一笑,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可是你说的。”顿了顿,又道:“这事实在太匪夷所思了,我实在想不明白,你把在长安发生的这几件事一并写上,让岳父大人自己去判断吧。”

曹静点点头,退了出去。

不数日那信便交到了曹操手中,曹操接过一看,长眉一轩,在屋里来回的走着,良久良久,也没说一句话,蓦地里转身问身旁近侍道:“上次子恒与子建出城时,是谁斩得门吏?”

那近侍道:“是三公子。”

曹操手捋长须,回到案旁,从一堆竹简中抽出了两卷绢书,正是曹植、曹丕那日默写的试卷,展将开来,低头看了一遍,叹了一口气,道:“子建明决果敢,颇有才干,只可惜做事鲁莽孟浪,太容易受骗上当了。”

那近侍眼珠一转,道:“据小人看来,三公子也不是很有才干。”

曹操问道:“哦,你因何这么认为?”

那近侍跪下磕头,道:“请魏公恕了小人之罪,小人才敢说。”

曹操摆了摆手,道:“恕你无罪,有什么话快说。”

那近侍道:“前些日子,三公子斩了门吏,魏公知道后夸赞不已,我们听了之后,也纷纷议论,都说三公子英武果敢,将来定能成大器。那日我们又在私下议论,正好杨德祖从旁经过,他听后哈哈一笑,说这主意是他出的,不然三公子也是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出城。”

曹操道:“哦,竟有这事?”

那近侍点头道:“当时不只小人一人听见了,还有四五个近侍也都听见了,明公若不信可去问他们。”

曹操双眉向上一挺,喃喃道:“杨修……”

原来杨修恃才放旷,屡屡语出惊人,好显得自己很聪明,这一点已是不待人言而后知,因此数犯曹操之忌。曹操曾造一所花园,落成之后,曹操前往观看,不置可否,只是取笔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接着便拍拍屁屁走人了。众工匠不知曹操是否满意,没法交差,也就领不到工钱,急得抓耳挠腮,便请三国第一聪明人杨修前来参详,杨修一见便哈哈大笑,道:“‘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众工匠登时省悟,忙将大门拆了,挖空心思给它减肥,改造停当,又请曹操来看,曹操见之大喜,当即便验收合格,交付了工钱,并问道:“是谁知道我的心思?”工匠中一人答应道:“是杨修。”曹操虽大加赞赏,但心中对他甚是忌惮。

又一次塞北进贡一盒酥,曹操甚是高兴,脑中一根筋忽地短路了,一时心血来潮,又提起笔来,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将食盒放在案头,跟着又拔腿走人了。其时杨修有事来见曹操,见到盒上的大字,便即打开盒盖,将酥分与众下人吃了,他近水楼台自然吃得最多,等曹操回来一看,食盒内空空如此,连酥渣都没有了,不禁勃然大怒,要将偷吃酥的家伙扔到锅里油炸了来吃,众下人大为惊骇,便将这事的始作俑者杨修供了出来,曹操召杨修来问明原故。杨修道:“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属下岂敢违背丞相之命?”曹操表面上虽哈哈大笑,拍着他的肩膀夸他很聪明,心里却着实厌恶。

再有曹操害怕有人暗中加害于他,常吩咐左右近侍道:“我梦中好杀人,在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近前。”一日曹操趴在床上睡午觉,翻身之时,被子不慎落地。一个好心的近侍一时忘了曹操的禁令,大步抢上前去,拾起被子便要给他披上,忽然之间曹操腾地跃起,刷地一声,拔出悬于床头的倚天宝剑,只见剑芒一吐,那人脑袋飞将出去,仰天便倒。曹操竟对此视而不见,还剑入鞘,趴回床上,不片时又打起呼噜。过了良久,曹操翻身而起,却见地上躺着一具死尸,大吃一惊,厉声问道:“是谁这么大胆,敢杀我的近侍?”左右据实回答,曹操痛哭流涕,命人厚葬。此事一时传遍,街头巷尾沸沸扬扬,人人都以为曹操果然会在梦中杀人,曹操手下近侍更是毛骨悚然,相戒在曹操睡熟的时候,不管发生任何情况,都不可走近他身旁一丈之内,否则小命不保。而杨修却知曹操心意,送葬时指着棺材叹道:“丞相不在梦中,而你才在梦中!”曹操闻知此事,心中更加厌恶。这次曹操听说杨修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是自己为曹植出的主意,相比他前几次的作为以是小巫见大巫,也不就不觉得如何奇怪了。

那近侍见曹操愁眉紧锁,知馋言已入,忙趁机痛打落水狗,道:“杨德祖一直暗中在帮三公子,此事近人皆知,也就魏公一人蒙在鼓里罢了。”

曹操道:“那你因何不早和我说?”

那近侍道:“魏公难道忘了,上次您还说谁要是再说长道短,便将他烹了,我们又哪敢再多嘴了?”

曹操向他瞧了一眼,问道:“那你今日为什么又敢说了?”

那近侍道:“魏公待小人恩重如山,小人实在不忍看到魏公受人之欺,这才冒死进言。”

曹操出了一会神,问道:“你还知道些什么?”

那近侍道:“小人还知道三公子的学问也是假的,也是杨德祖教他的。”

曹操厉声道:“什么,竟有这事!”

那近侍点头道:“小人与三公子家的一个仆役是同乡,打小就在一起玩儿,交情十分的好,常常在一块喝酒,那日小人又与那仆役喝酒,无意中谈论到三公子的才干,我说三公子真是聪明,主公问他什么军国大事,他都应对如流……”

曹操瞪视着那近侍,厉声道:“你怎敢随便同公子家里的下人饮酒结交,竟还谈及这种事!”

那近侍忙又跪倒,连连磕头,道:“魏公明鉴:那人是小人十分要好的朋友,亲若兄弟。他时时来请小人饮酒,小人原来在村里时就常和他一起饮酒,习以为常,也就不疑有它,没想到竟犯了大忌,还请魏公恕罪。”

曹操沉吟片刻,道:“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能怪你。接着说下去。”

那近侍心中一喜,接着道:“那人正好因一件小事,被三公子责打了一顿,心怀怨恨。再加上几杯酒下肚之后,胆气便壮,便告诉我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杨德祖曾写了答教十余条交与三公子,上列各种军国大事的应对之法。三公子背熟之后,自然对答如流了。”

曹操一直觉得曹植聪明的过了头,本就十分怀疑,一听之下,便深信不疑,道:“那人可还在子建府中?”

那近侍道:“在的。”

曹操问道:“你有没有办法让那人将答教偷来?”

那近侍道:“那人与小人相交莫逆,小人有什么要求他都会答应的。”

曹操道:“这事就交给你去办,记住一定要保密,若是走漏了风声,你也别回来见我了。”

那近侍打了一个寒襟,道:“小人一定小心谨慎,保证不出任何差子。”

曹操道:“嗯,除了这些你还听到什么?”

那近侍道:“那次曹植公子勇闯入厅来救小人也是杨修给他出得主意。”

曹操哦的一声,不再说话。

那近侍又道:“小人本来很感激三公子,常在其他近侍面前念叨三公子的好处。一日一名近侍听了小人的话,便冷笑,道:‘你被三公子给骗了,却还被蒙在鼓里。’我道:‘这怎么可能。’那近侍道:‘三公子本意根本不是要救你,只是想要自显本事罢了。那日曹植进相府时,杨修正好有事也来见丞相,两人听闻厅中发生之事,便在院中密谋,后来发生的一切都是杨修一手策划,我其时恰好经过院中,听到了个大概。’”

曹操伸手在桌案上重重一拍,道:“这个杨修简直是欺人太甚!”

便在这时,一名近侍走进殿来,禀道:“杨修有要事要见魏公。”

曹操道:“来得正好,宣他进来!”

第351章 … 杨修之死

近侍领着杨修进殿,杨修道:“属下探听到一件要紧事,特来禀告魏公。”

曹操问道:“是什么事?”

杨修道:“大公子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府商议机密,恐他人知觉,便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里面是绢匹,载入府中,我已打探确实,特来禀告魏公。”

曹操向他瞧了一眼,淡淡地道:“竟有此事?”

杨修点了点头,曹操道:“那吴质现在何处?”

杨修道:“已回府了。”

曹操低头沉吟,过了好一会,指着先前进馋言的近侍道:“你领着二十名近侍到子恒府门前守候,若是再有大簏到来立即搜简!”说着向那近侍努了努嘴,让他趁着这个机会与曹植府里的那个下人取得联系,将答教偷出。

那近侍会意,微一点头,退了出去。

曹操在屋中来回走着,道:“反了,反了。身为大臣,拿着国家的奉禄,居然与公子交结,这是要做什么!”说着辞色转厉,转过身来,两道冷电般的目光向杨修射去。

杨修和他目光一触,心生寒意,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噤,心道:“这话表面上好象在说吴质,实际上像是在说我啊!”饶是他素富机智,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只得默不作声。

就这样二人默默相对,良久良久,一句话也没有说。

曹丕本事不济,才情不佳,就连这脸蛋长得都不如曹植好看,和曹植比起来几可说是样样不如,在储位之争中便时常落于下风。可他又极其热中权势,说什么也不肯屈居自己弟弟之下,那样当真是生不如死。于是他一连几个晚上没睡,苦思冥想,这头发都快想白。可能是上天怜他意诚,有心帮帮他,忽地他灵机一动,明白了其中关窍。这不论做官也好,做世子也罢,若要得宠,被曹操看重,自须了解曹操的脾气心情,这近侍朝夕和曹操在一起,只要他们能在曹操面前替自己说几句好话,自然是受益无穷。

就算不说好话,只要将曹操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想干什么事,平时多多透露,自己办起事来,自然事半功倍,正中曹操下怀。他苦思冥想,终于想通了“揣摩上意”这才是他反败为胜的关键,可最难的也就是这件事,于是他不惜重金,大出血本收买曹操左右近侍及得宠小妾。那些人收了曹丕的钱财,自然为他消灾,整日价在曹操耳边说曹丕好话,把他夸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听得曹操耳边都快长茧子了,心里自然向着他几分,废长立幼之事也就踌躇未决。而曹植自恃才高,向来瞧不起这些低三下四,只会溜须拍马的近侍,不屑做此营私舞弊之事,是以从不向近侍们送礼,见到他们,也颇不礼貌。那些近侍自然亲曹丕而远曹植,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历史上丕植之争中,曹丕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贾诩那句起绝定性作用话语之外,近侍们大力为曹丕鼓吹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从曹丕买通近侍之事暴露之后,近侍们不敢再为曹丕说好话了,可曹丕却还是不断的暗中送礼,近侍们拿人手短,自然要为他出力。既然不能说曹丕好话,便开始说曹植的坏话,借此来打击曹植,以巩固曹丕的地位。今日那个近侍拼着被扔到锅里煮烂的危险,也要不遗余力的落井下石,原因就在于此。那近侍听说杨修发现曹丕私下与吴质往来,大吃一惊,赶忙来到曹丕府邸,命其余近侍在府前守候,自己则进府来见曹丕。

曹丕一见是他,满脸堆笑,迎上前来,亲自让他进屋。那近侍受宠若惊,客套一番之后,便道:“公子可曾密请朝歌长吴质到府议事?”

曹丕点头道:“确有此事,长安那里传来消息,此次弟弟会考名列第四,而我则排在了三十名之后。”说到这里,长叹一声,道:“这成绩是由刘备一方评的,想来是真实的,我想爹爹心里也是有数了,如此一来,我想要争这世子之位便更加困难了,我实在不服气,便请季重前来为我谋划反败为胜之道,可是商量来商量去,却一点头绪也没有,唉,这个世子看来是没指望了。”

那近侍道:“我们这些近侍都站在公子这边,成败还未可知,公子切莫如此灰心。”

曹丕大为感激,道:“若有朝一日我成功了,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

那近侍道:“三公子待我们甚是无礼,常对人言道我们只会搬弄是非,盅惑主公。若一旦他继承了大位,我们怕是只有上吊的份了。而大公子待我们甚好,我自然站在公子这边了。我们其实也没什么要求,只要公子续位后不夺我们的饭碗,要我们的小命,我们便已心满意足了。”

曹丕道:“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日后只要有我的,便有你们的。”

那近侍感激涕泠,道:“为了公子这一句话,便是要我们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今天我来就是为了这事,杨修已将公子密请吴质之事报知魏公了,魏公命我来查察此事,我见事关重大,便先跟公子说一声。这事由主公亲自过问,我们不好隐瞒不报,这搜是肯定要搜的,还请公子早点想出对策来。”

曹丕大吃一惊,心中一慌,更加一点主意也没有,只是连声叫道:“这该如何是好?”

那近侍道:“这吴季重足智多谋,我看未必便输与杨修了,还请公子速速和他商议。”

曹丕道:“对的,对的,我这就去和他商议。”说着轻击两掌,一名仆役端着个托盘进来,其上堆满金银珠宝,煞时间满屋珠光宝气。那近侍回头一看,两眼发直,哈拉子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

曹丕指着那托盘,道:“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那近侍道:“公子给我的已经够多了,这次实在不能再收了。”话虽如此说,但那双眼睛还是直勾勾地盯着那些金宝。

曹丕道:“你这么说可太见外了,我们之间亲如兄弟,我的便是你的,还分什么彼此,你若再不收,兄弟可要大大生气了。”说着腮帮子鼓了起来,一副气呼呼的样子。

那近侍笑嘻嘻地道:“那我便却之不恭了。”

曹丕道:“你若就这么把钱带回去,一定会被爹爹知道的。我们还照老规矩,今日来查察的近侍你一会也和他们说一声,每人都有一份,我自会暗地里给你们送去,不劳你们操心。”

那近侍道:“还是公子想的周到。”忽地想起一事,一拍脑门,道:“对了,上次公子对我说已买通了三公子的左右,得知了杨修替三公子做答教十条之事。我今日已和魏公说知此事,魏公想看看那份答教,不知公子有没有办法搞到手?”

曹丕笑道:“这个我也已搞到手了。”说着又击了两掌,又一名仆役捧着个托盘上来,盘上放着一卷帛书,想来便是杨修所做之答教十余条。

那近侍指着帛书,道:“就凭这个就能要了杨修的小命,杨修一死,三公子又怎么是大公子的对手?”

曹丕道:“成与不成,可就全看兄弟的了。”

那近侍一拍胸脯,道:“公子放心,包在我身上。”

曹丕又和那近侍聊了一会,那近侍方屁颠屁颠地退了出去。曹丕忙差人送密信一封与吴质,求教救命良策。吴质回信一封,教他明日再用大簏装绢入府以迷惑曹操,曹丕依计而行。次日一早,曹丕便令人用大簏装载绢匹入府,甫到府门,便被那群凶神恶煞的近侍拦住,二话不说,强行开簏搜简,一看果是绢匹,便连簏带绢原封不动的拖到相府,请曹操过目。

曹操将那簏翻了个底朝天,仔细仔细地看了一遍,令人召来杨修,面色铁青,问道:“不是说里面是吴质么?”

杨修瞪目结舌,不知所对。

那近侍道:“今日一大早便有大簏运绢入府,我们不敢怠慢,立时便上前搜查,一看全是绢匹,哪有什么吴质。”

曹操侧头望向杨修,冷冷地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杨修出了一会神,方道:“估计……估计是众近侍与大公子串通一气,有一堆绢来蒙骗主公。”

那近侍白了杨修一眼,道:“今天搜简之时,引来一群人围观,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作证,主公若是不信可微服私访,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又或是上大公子府里搜看有没有朝歌长吴质,便知端的。这杨修简直是含血喷人,主公可要为我们做主啊。”说着跪了下来,声泪俱下,鼻涕眼泪齐流。

曹操下令道:“把这些绢匹还回去吧。”瞪了杨修一眼,一拂袖扬长而去。

那近侍嘿嘿一笑,歪着头向杨修瞧了一眼,冷哼一声,紧跟着曹操去了。

杨修低头看着地上横七竖八的绢匹怔怔出神,过了良久,方回过神来,赶去找曹植商议。

二人商议良久,均觉得曹操已开始对他们产生怀疑了,可该如何挽回颓势,却无计可施,不知不觉间日落西山,一轮明月挂上了树梢,二人仍在斗室之中密议不休。正说话间,忽听嗤地一声轻响,似有什么物事落于院中。

曹植大吃一惊,忙推窗查看,但见树枝摇曳,沙沙有声,一个人也没有。杨修默不作声的走了出去,低头细细察查了一翻,蓦地里轻轻啊了一声,弯腰拾起一枚物事,转过身来,走到曹植身旁,将那物事递了上去。

曹植接过一看,只见是一个蜡丸。他右手两指夹住蜡丸,轻轻一捏,蜡丸应手而裂,现出一小团白色的绢帛来,心中一喜,道:“那高人又来指点我们了。”

杨修道:“对的,上次他也曾如此传递消息,让公子在魏公出征时放声大哭,结果收到了奇效。”

曹植道:“这人虽然鬼鬼祟祟,但好像没有什么恶意,可惜我们总是没见到他的样子,不然应该好好谢谢他。”

杨修道:“此人想来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故不愿以真面目示人,公子成功之后,着意寻访,肯定是会找到的。先别说这个了,看看上面写些什么。”

曹植将绢团展开,原来是两条细长条的丝绢揉一起,只见第一条绢帛上写着:“答教之事已露,魏公大为光火,已对公子产生怀疑,公子须当多加小心。”

杨修大吃一惊,道:“答教公子居然没有烧毁?”

曹植点头道:“我喜欢先生的书法,不忍将其烧毁,珍而重之的藏于一个隐秘所在,没想到竟给爹爹知道了。”

杨修拍腿道:“大事去矣!”

曹植长眉一轩,低头去看第二张绢条,只见其上只写了“安于死而赵氏安。”七个小字,不明所以,喃喃地道:“‘安于死而赵氏安。’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修侧头看了一遍,略一沉吟,叫道:“哈哈!妙计!”不过他说这话时殊无喜悦之意,而满是悲怆之情。

曹植听他话语中亳无喜悦之意,大感奇怪,问道:“是什么主意?”

杨修道:“没什么,这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曹植素来相信杨修,他既然不言明,曹植也就不问,道:“嗯,先生须当小心,若有什么需要,只管来找我便是。”

杨修摇了摇头,叹道:“没什么需要了……”说着也不告辞,缓缓地向门外走去。

曹植总觉的杨修最后几句话有些十分古怪,这晚躺在床上,辗转翻腾,怎么也睡不着,三更时分,他越想越不对对劲,披衣而起,便要去找杨修问个明白,走到门口,忽地想起城中已然宵禁,自己三更半夜在街上乱窜,万一被人当成流氓抓了起来,可就大大不妙了。便又转了回来,在院中一个石凳上坐下,看着一株柏树,怔怔出神,一会想着甄宓,一会想着世子之争,不知不觉间,东方发白,一缕曙光洒入院中。

曹植长叹一声,道:“天终于亮了。”站起身来,便要再住杨修府邸一行,方出院门,便见一名仆役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道:“不好了,杨德祖服……服……服……”他一连说了三个“服”字,下面的话再也说不出来。

曹植不耐烦的道:“服什么了,你到是快说啊!”

那仆役道:“服毒自尽了。”

曹植只觉半空里响起了一个霹雳,全身一震,只觉天旋地转,膝盖一软,一屁股坐到地上。

第352章 … 丢卒保车

那仆役慌忙将曹植扶起,曹植呆呆地看着前方,也不说话,出神良久方连声叫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那仆役道:“具体情况小人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杨府心腹家人,前来报丧,并送来杨修临终遗言。”

曹植忙道:“那人呢,快领他进来。”

那仆役匆匆退下,不多时引来了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身形削瘦,双目红肿,颏下一部长须,正是杨府家人,曹植忙道:“德祖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服毒自尽?”

那人说道:“小人也不清楚,老爷昨天回来后便心不在焉,将自己关在书房里长吁短叹,不许任何人进去打扰。过了近一个时辰也不见老爷出来,小人放心不下,蹑手蹑脚的走到书房前侧耳细听,只听得老爷长叹一声道:‘唉,太聪明了。’跟着便是砰地一声响,好似有什么东西倒了下去。小人吓得心中突突乱跳,问道:‘老爷,出了什么事了?’。老爷并没有回答,小人更加慌了,忙伸手推门,可是门被闩住了,无法推开。小人连叩了十来下门,大声喊叫,可是老爷仍没有答应,小人见事不妙,忙召来其他下人合力将门撞开,进屋一看,只见老爷趴在桌案上,已然……已然……已然……”说到这里泣不成声,喉头哽住,下面的话便说不下去了。

曹植双目无神,呆若木鸡,喃喃地只是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自争世子以来,之所以能屡屡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就是因为有杨修在后面帮衬。如今杨修一死,他如同失了左右手一般,试问又怎么不心烦意乱,六神无主。

那人哭了良久,方神袖子抹了抹眼泪,又道:“小人在桌案上发现老爷的临终遗言,见封条上写着要公子亲启,不敢怠慢,便将此信送来了。”

曹植一伸手道:“拿下我看。”

那人双手捧着一只银筒,递了上去,曹植见封条上果写有“子建亲启”的字样,挥退左右,拆开封条,揭开筒盖,取出帛书一看,只见其文曰:“三公子明鉴:我实是奉大公子之命来三公子身边的,看似在帮公子,实则是在害公子。公子从头到尾都完全被我蒙在鼓里,对我言听计从,可想而知我有多聪明了,哈哈!”

看到这里曹植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叫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这封信是假的。”说着便要将信扯碎,可一见到杨修的字迹,眼泪不自禁的流下,心有不忍,过了一会,定了定神,又低下头来看,只见其上写道:“我知道公子对我深信不疑,我突然这么说,公子一定难以相信。就拿答教之事来说吧,公子不觉得我教你的答案太过高明,魏公十分精明,又怎能不有所怀疑?魏公自诩聪明多智且秉性多疑,这些公子应当是知道的,公子屡屡猜透明公心思,表现的过于精明,显得比魏公还要厉害,魏公焉能不对公子心生猜忌?然后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将之揭破,魏公便会认为公子别有用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何还会立公子为世子?而这次绢匹之事也是我与大公子事先商量好的,其实吴质根本没有去过大公子府,都是我瞎说的,我就是利用这件事,将公子以前所做之事揭露出来。如今公子已根本没有希望再和大公子争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可公子必竟对我有大恩,我却做此歹毒之事,对大公子来说自是有功,可对公子来说则未免有过,我虽然成功却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唯有一死方可上报大公子之德,下报公子之恩。我临终之前,一丝良心未泯,便将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写了下来,俾使公子可以明白真相,不至于为我这个反复小人白白伤心流泪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自认为此计做的天衣无缝,神鬼难知,但终究还是难逃良心的谴责,不免一死。这聪明固然是好事,但聪明过了头,就不好了,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还请公子引以为戒。从此以后不要再刻意在人前卖弄本事了,多在魏公身边克尽孝道,尽为人子的本份,如此而已,别再想着争什么世子了,你根本不是大公子的对手。杨修言尽于此,还望公子珍重。”

曹植怔怔的看着那信,泪水扑簌簌地滚下,只觉眼前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了,可他却对此亳不理会,心里反复寻思:“这不是真的,他昨晚还说要帮我的,怎么这会竟这么说,这不是真的,这一定不是真的”越想越觉得这事匪夷所思,忽地想到昨晚收到的那张神秘绢条,杨修便是看到这张绢条而变得古里古怪,回去之后便服毒自尽,一命呜乎了。一想到此,忙转身奔入书房,挥手令左右退下,搬动机括,进入密室,取出那张绢条一看,喃喃念道:“安于死而赵氏安,安于死而赵氏安,难道说只有德祖死了,我才能平安无事?这好象是一个典故,到底出自何处?”绞尽脑汁的想了良久,忽地心念一闪,打开暗门,大步冲了出去,在书架上来回翻找,将架上的简书,一一取过,一目十行,匆匆览罢,便随手掷下,但见竹简乱飞,丝帛乱飘,不片时地上便一片狼籍。曹植浏览了数十卷简书,却一无所获,正焦急间,忽地看到一段文字,啊地叫出声来,只见其上记载着这么一件事:春秋末期,足以同楚国抗衡的北方大国晋国衰弱了,晋国国君失势,朝政为赵、魏、韩、智、范、中行六家把持。那六家势力大至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六家为了防止某家大肆兼并,产生一家独大的不利局面,便定了这么一条矩规,哪家首先发难,其余各家便可联合起来找他麻烦,让他死翘翘。自从有了这么一条规定之后,各家之间乱抢地盘,拔刀火拼,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情况得到了遏制,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在这种平衡的态势下,各家虽互有嫌隙,倒也相安无事。

可是有一日赵氏的当家老大赵鞅因一件小事,斩了中行氏家的外甥,中行氏自然大为愤怒,便和范氏串通一气,想要和赵氏为难,可是他们又都惧怕“始祸必诛”这条规定,于是便暂时忍气吞声,暗里作着准备。

赵氏的谋臣董安于得知了两家的逆谋,便来告诉赵鞅,让他早作准备,否则一旦两家准备充分,暴起发难,便难以制止了。赵鞅也害怕始祸之名,便对董安于说道:“晋国有令,始祸必诛,待其先发而后应之,可也。”董安于见劝说不通,只得回转,自言自语道:“与其多害百姓,宁我独死,若有事,我自当之。”当下便私具甲兵,暗作准备,以俟其变。范、中行二家听闻董安于秘密训练兵士,采购兵器,害怕他先发难,自己无法应付,便仓促起兵,连兵攻打赵家,亏得董安于有备,杀出一条血路保着赵鞅退到了晋阳。其时魏、韩、智三家本与范、中行不睦,怕二家胜了赵氏之后,更加难制,便以始祸之罪,连兵救赵,攻打二家。二家败北,全家老小都被杀得精光,地盘也被四家均分了。

本来事情到此便算告一段落了,可是正好有一个小人和董安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