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十八年-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镇这些军将,平日里也是没什么娱乐活动,除了逛窑子,那就是听评书了。所以对于这三国演义,众人也都是熟悉。这查大受一说到官渡之战这一桥段的时候,众人也都是立马明白了过来。
“嘿嘿,三少帅还真是活学活用啊,咱老孙怎么就没想起来,对啊,咱们就学那曹操,专门劫那些倭寇的粮道。嘿嘿,到时候看这系诶矬子还能稳稳的呆在汉城,他们只要一跑,咱们的机会不就来了吗。”李成梁的另一个亲兵家丁孙守廉跟着说道。
李如松暗中琢磨了一阵子,也觉着这是个好办法。于是便于众将商议起这偷袭倭寇粮仓的事情来。坐在一边的魏刚暗自摸了一把汗,看来李家这些军将已经找打办法了,这以后,就没有他什么事了,但愿李家的人不至于太差,能够把倭寇留在汉城左近的粮仓给端了。那样的话,一切就会按照他预测的那样进行了。
第118章 有人不想打了
名护屋的天守阁中,此时灯光闪烁。灯下坐着一个老人,他看起来面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是十分的凌厉。此时他手中正拿着一封战报,随着他的目光,跪在下首位的几个人都是后背出了冷汗。
“这么说,加藤这家伙该是玉碎了,连锅岛直茂这家伙也死了!大友义统、有马晴信也都跟着倒了霉,嗯,你们说是这样子吗?”这老人虽然看上去风烛残年,但是那眼神看上去还是很犀利,让下边跪着的人都是不敢正视,只得把头深深的埋在地板上。
“太阁大人,这些人都是先一步成神了,太阁大人莫要担心,小早川殿下和宇喜多殿下现下在朝鲜还是稳住了局面的,咱们的大军也还是占着半个朝鲜的。”跪在下首位靠前的一个人战战兢兢的说道。
“巴嘎,是谁让他们分兵独进的,愚蠢之极,宇喜多这个笨蛋,难道就不会告诫他们一下。看来非要我渡海亲征了,一群蠢货,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此时的丰臣秀吉,已经被侵朝日军的损伤所激怒,同时,他也失去了基本的理智,看着战报,他几乎有些疯狂。
“太阁殿下息怒,小早川殿下来信说,明国兵马具是雄壮,我等往往要付出两三倍的军势方能抵御住对方,现下明国兵马在汉城已经被我等挫败,那么以后这朝鲜的局势说不定会向有利于我们一方发展。”那跪着的人跟着说道。
“长政,你什么时候也学会打圆场了,不要骗我了,若是咱们占优,为何不继续进攻。唔,看来真是需要我渡海亲征了。”
“殿下万万不可,殿下乃太阳之子,所谓千金之子都是垂堂而治的,殿下万万不可亲身犯险。卑下恳请殿下收回成命。”说这话的却是跪在第二位的一个武士,这家伙年岁也是不小了,但是看着还是比丰臣秀吉小,而且表现出的模样也是恭顺,样子更是诚恳。这人自然是现下丰臣秀吉麾下的五大老之一,封地就在关东的德川家康了。
丰臣秀吉特意的抬眼看了他一下,眼中精光只是闪了一下,便跟着开口说道:“哎,天见可怜,让我生在如此小国,若是我生在明国,有如此多可用之兵,那么征服整个大陆,那也不是问题了。哎!”就这那武将的劝说,这丰臣秀吉马上改了口,只是哀叹,而不再强硬的要渡海亲征了。
而那跪在后一位的武士此时仍旧把头深深的埋在地板上,并不多说一句话。不过他此时的心里却在轻笑:“嘿嘿,想考验我,你个死猴子,岂不知我从多大就开始应对这些事了。”
“德川殿说的对,太阁大人,您可不能亲征啊,这些事情,小早川殿或是毛利殿都是能应承下的,有他们辅佐,相信宇喜多殿下应该能够对付的了明国兵马。殿下只要再次增兵即可。”那跪在第一位的浅野长政马上顺着丰臣秀吉的话说到。
“那就先征集两万人马过去吧,让毛利秀元带着他们,长政、三成,你们俩要把粮草和一应物资都准备好,不得有误。”
“咳,卑下一定不负太阁殿下的嘱托。”两个人同时再次的把头埋在了地板上,屁股则是倔的老高。不过就在那丰臣秀吉重新眯起眼睛的那一刹那,这两个人却迅速的彼此之间交流了一下眼神,仿佛他们终于做成了一件什么事情一般。
于此同时,在汉城不远处的龙山大仓,一场精心组织的偷袭却正在上演,这场演出的主角注定是要有魏刚和他的狼牙战士担纲的。当然,除了他们,还有李如梅派来的一些亲兵、辽镇军将查大受和他自带的一些亲兵。一共能有七八百人,都是一人双马而来的。
守护大仓的看守守卫此时不是被狼牙战士干掉了,就是已经回营睡觉了。打从这些倭寇来到这朝鲜,占了这汉城,这龙山大仓附近就没有遇到过什么抵抗。朝鲜人看到他们那就是一窝蜂的往北跑,仿佛见了鬼一般。这样的情况下,倭国的武士们自然是放松了对这龙山大仓的看护。再说,现下明国兵马已经撤到了平壤那边,朝鲜王京左近,现下就是他们倭国武士的天下,又会有谁能来这里呢。
魏刚正是利用了对方的这种心理,轻兵急进,只用一个晚上的工夫,就绕道来到了这龙山大仓左近。骑兵的速度让他给发挥到了极致,而且他们是趁着夜色赶过来的,路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倭国武士能遇到他们。到了这白天便在密林里休息,养足了精神,等到了这晚上,他们便开始行动了。
虽然魏刚央求李如梅不要把偷袭粮仓这计策是自己想的说出去,但是这李如梅从他大哥那里得到命令后,便又拉上了他。现下这李如梅已经对魏刚是言听计从了,对于魏刚的这些战绩,他也是越发的迷信。再加上当初在山林里亲眼看到魏刚宰杀那些牧民的情景,这李如梅此时已经完全信服了魏刚。原本魏刚是不想来的,没有办法,现下只得亲自来执行这偷袭粮仓的任务了。
既然让自己来完成这任务,魏刚便也精心准备,推辞那是肯定不行的了,不如努力去做好。
韩英俊这边自然是要用上的,冷飞跟着朝鲜向导先对这龙山大仓左近做了侦查,踩好了盘子,魏刚这才领着人马出发。等到了这边后,一切都是按照计划来进行的。而且到目前为止,一切还都在计划内,还没有出现什么特殊情况。
杀了守卫,众人都是学着狼牙战士的样子,冒着腰摸了上去。看着狼牙战士在前边悄无声息的就干掉了那些倭国守卫,跟着来的这些死士一个个都是开了眼,原来偷袭还可以这样完成。人家根本就不说话,只是互相摆摆手,然后就知道要干什么了。相互之间的配合简直是天衣无缝。
到了午夜一点钟,这夜里负责守卫大仓的倭国武士差不多都是被魏刚领着的狼牙战士给干掉了,魏刚亲自参与了行动,用的都是匕首和弩箭。为了让一切都进行的隐秘一些,狼牙战士甚至连弩箭都是不怎么用,直接就是匕首割喉。
这看守解决完之后,众人便跟着魏刚的狼牙战士开始行动了。最让魏刚难受的是这李如梅竟然也亲自跟了过来,虽然在后队,但是他总是要分出一点心思保卫这家伙。这家伙可是他以后往上升的依靠,若是这次出点什么意外,那可就不好了。
好在这一切都是顺利的进行,等到了大仓里边后,众人便放开了手脚。往这粮食上泼火油的泼火油,点火的点火,放风的放风。七八百人,分头点起火来,这火便烧得更加的快起来。等到四处火起后,魏刚只是招了一下手,狼牙战士便默契的快速撤出这大仓。那些跟着来的所谓死士有的还想在烧一些,看到人家撤了,便也只要跟着撤了。虽然说是死士,但是现下不需要他们死,谁又会去主动想死的。
也亏得魏刚等人撤的快,他们才撤,倭国的武士就发现了这边出事了。不过他们一赶到现场,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调查是谁引发了这大火的,而是慌忙喊叫起来,然后仍旧慌忙的召集人手救火。奈何他们此时才发现,近处的水源不知道什么时候都被人堵死了,想要取水,却要跑的更远。
火是越烧越大,此时才是二月份,虽然之前温度提高了一些,但是这天气还是干燥的,再加上此时又是起那东北风,所以这火一烧起来便很难扑灭了。
“大人,卑职已经算出来了,从朝廷征调南兵开始,到现在皇上刚刚发完这东征大军的奖赏,一共花费银两如下,您自己看看吧,都在这呢。”
兵部尚书石星皱着眉头看了一下这东征朝鲜所花费的音量,脸色不由得难看起来。
“哎,真是想不到,这才仅仅半年不到,就花费如此之多。张阁老当年实行了那一条鞭法,好容易弄出点银子,现下这打宁夏和征朝鲜,一年多一点功夫就花了这么多了,看来这刀兵还真是不容易动啊。”
“大人,若是不想再动刀兵,倒是可以让那沈游击去游说的,之前这个人做的就是很不错的,这样却是最省事了。一则朝廷不用在花费钱粮,另一则则是大人还能把这事给办妥。岂不是两全其美。到时候怕是皇上也要称赞大人会办事了。”一旁的师爷就着石星的话说了起来。这让石星皱着的眉头突然之间放开了许多。
“还是要看看其他人是什么态度的,若是老夫自己去提出,怕是不妥的。”他用左手捏着自己的胡子,若有所思的说道。
第119章 扯皮
打仗那是要花钱的,大军一旦开拨,那就要一比开拔费用,到了战场,还要有各项用度,若是打胜了,朝廷还要犒赏。最起码,下边军兵送上来的首级是要挨个算钱的,这可是不能搪塞的。
打仗花的钱自然是户部来出,可是户部可不光是为了打仗而存在的,朝中各位臣工没月的饷银可都是要从这户部出的,天下各处受了灾害,也是要户部出银子,修补河防什么的,也是要户部出银子。在张居正之前的那些阁臣中,最难做的便是这户部尚书了。至于原因吗,很简单,各处都来问你要钱啊,而你要是拿不出钱,那可就是麻烦上身了。好在张居正实行了改革,用了那一条鞭法,所以这些年来户部的家底才算厚实起来。可是仅仅这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朝廷又是打宁夏,又是东征朝鲜的,户部那点银子,也是下的快。户部尚书自然是要找这兵部尚书抱怨的。身为兵部尚书,石星本人也是知道这一情况的。朝廷若是没了银子,依着现下这位皇上的脾气,怕是要想法子弄银子了。按照大明的传统来看,这要是规矩的征税的话,那便弄不出几个钱。因为大明打从太祖皇帝开始就实行了官绅不纳粮的规矩,纳粮的就是那些没有官身的百姓。这个规矩在大明刚开国的时候倒是促进了有钱人去读书,可是时日一长,读书人越来越多,不纳粮的便也越来越多,而且还都是江南两淮地方的。再加上众人也是看的明白,只要把自家的土地都算在有官身的人的身下,那便也不用纳粮。这样一来,大明朝廷的运转经费,最后都落在了那些没有官身的却小有土地的人的身上。一两百年下来,那些有土地的,有官身的通过不断的土地兼并,自然是让自家的土地越来越大,而那些原来小有田产的,在这种规矩下,若是家里出不了读书人,那便要家道中落。
穷人越来越多,而且还要靠着微薄的收入来供奉国家,而那些有钱人,占有最多土地的那些人,反倒成了这个国家的蛀虫,他们只从这个国家索取,而从来不为这个国家负责。他们中读书人越来越多,渐渐的不光是有钱,而且也变得有权。有权之后他们自然是要维护他们现下的利益的。这就造成了大明朝任何一个皇帝上来后都要想法设法跟这些有钱有权的士大夫们斗,为的自然是利益了。
好容易隆庆朝和万历朝出了个张居正,实施了那一条鞭法,算是缓解了这国库缺钱的困难。可是这张阁老也因为如此而得罪了不少江南士绅。等他一死之后,那便是人死政亡了。众人看到万历皇帝要整张居正了,便也跟着落井下石,谁叫这张阁老当初坏了自家财路了呢。
要说起来,内阁诸臣外带那些有资格参与到这东征大事中的文臣武将们都是不反对这打仗的。原因自然是他们可以从中上下其手的。可是这总归要有个度,若是贪的多了,吃相太难看,被自己的对手知道或是拿捏住了把柄,那便不是好事了。现下这般用度,石星自然是害怕了。抛去他们贪墨的,剩下的发往东征前线,那可是没有多少了。所以这仗现下看来是不能再打了。若是再打,这边便会出漏子了。也因此石星便动了和谈的心思。若是能忽悠住那些矬子,然后这边再忽悠住皇帝,把这事给完结了,那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若是让皇上知道银子不够用,那便又是一桩麻烦事了,到时候自己那些死敌说不定就会趁着这个机会攻歼自己。而且若是皇上下旨再次征发银两赋税的话,有些读书读混了头的怕是也要跟着鼓噪。这些事情都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所以现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想法设法停战。
有了这样的心思,石星自然是要把沈惟敬找过来商议的。而那倭国的太阁丰臣秀吉的部下们,也是有人不想再打这朝鲜战争了。毕竟,他们那边的损耗更大。而且太阁殿下虽然名义上是这倭国的太上皇,但是其下各个大名还都是有相当多的自主权的。最起码大名们手中的兵可都是听那些大名的,那些大名之所以臣服于他太阁殿下,那是因为他们打不过,而且他们还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
两边的臣子们都暗中有了这样的心思,在这朝鲜战场上,再次开兵见仗的机会可就不多了。剩下的便是互相扯皮,互相打嘴仗,争论所谓的谁对谁错了。
汉城这边的倭国武士因为没了龙山大仓所储存粮食的支援,一下子军中便闹起了粮荒。没了粮食吃,士卒的士气自然是低落。各个统军的大名也是没有办法,只得让麾下的武士们带着人马在这汉城四周开始了搜刮。可是朝鲜人早在他们刚刚打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跑了大半了,即便能找到一些粮食,对于五六万大军驻扎在这里的倭国武士们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于是,领兵的大名们也是坚持不住了,都是要求回撤到釜山那边,好歹那边还有粮食从海上运来。
这边倭寇如此不堪的情况,早就被李家的哨探看了个明白,汇报给李如松后,李如松便要提辽镇的兵马去南边追缴残敌。可是,这次却是那朝鲜督师宋应昌在托他后腿了。毕竟,这东征的主帅还是这宋应昌,大名以文御武,这都是几百年前就定下的规矩了。李如松一看到这宋应昌如此命令,气的当即在大营里骂了起来。
可是骂人也没有用,他此时若是私自纵兵出击,那便是违反了军法。谁叫他头上还有一个宋应昌了呢。
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这李如松也是会磨人,一天到晚派自己的部将去宋应昌那里央求,弄得宋应昌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了李如松的请求。当然,他能答应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也派人到南边看了,发现倭寇真的撤了,他这才让所有人马整装南下。
可惜,这个时候已经失了那追缴残敌的先机,倭寇早就撤出了朝鲜王京汉城,临走的时候,还把汉城百姓们屠戮了一番。
等到李如松领着兵马进驻汉城的时候,看到的一切仿佛是在地狱里一般,到处都是死人,到处都在冒着烟火,朝鲜李氏王朝的宗庙和王宫什么的,早就被倭寇给拆了。
跟着李如松大兵南下的朝鲜大臣柳成龙一看到这般景象,便领着其他大臣开始哭诉了。这些朝鲜人仿佛别的本事没有,只会跪着哭诉。他们不单是在自家祖庙和王宫遗址上哭,还跑到李如松那里哭,一再央求李如松他们继续带着天兵南下,替他们把倭寇赶下海。
可是此时的李如松已经生了倦意。这朝鲜的局面,现下可不是他说了算了,他完全没有了在宁夏时候的权柄,很多事情都是要受那朝廷督师宋某人的制约的。想想自家现下该获取的功绩也是获取了,他便生出了退兵的打算。因此,不管那些朝鲜大臣如何哭诉,他也是不理睬。他可不是那些文臣,武将们的心肠总归是硬一些。
紧接着石星派来和谈的沈惟敬就南下到了釜山,他和倭国武士们一接触上,这仗便算是打不起来了。
局势如此变化,对于魏刚来说,倒是没有什么影响。这次来到这朝鲜,他自己暗中制定的计划都是顺利完成,而且就在不久之前,朝廷再次给他颁发了晋升的文书,一下子从游击变成了参将,距离副总兵仅一步之遥了。这要说起升官升的最快的,这些年来,怕是没有人能像魏刚这般升的快的,才三年工夫,就从一介小兵火箭般的升到了参将。
魏刚一升官,跟着他的这些属下也都是高兴,原因很简单,自家大人升了,他们也会跟着升。魏刚自然也不会吝啬,把自己手下这几个连长都升到了千总这一职位。当然,这还是需要李家和辽镇总兵杨绍勋同意的。不过以现下自己获取的这般功绩,再加上李如梅暗中帮着使劲,给他们这几个升一个千总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七月,朝廷终于下了旨意,责令东征大军班师。魏刚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是高兴了一番。在这半岛呆了有一年了,自家老巢这么长时间空着可不是好事。好在辽镇那边有虎子和老李坐镇,这才不至于出乱子。
第120章 向南是大海
“驾、驾”官道上,由北向南疾驰来十来匹快马,马上的军士看上去很是意气风发。
这个时代的辽镇南边,几乎就没有多少人家,从辽阳出发,沿着官道经过鞍山卫、海州卫、盖州卫、复州卫,然后再过饽兰铺,接下来便是整个辽南最大的卫所金州卫了。刚才在官道上纵马疾驰的自然是刚从朝鲜归来的魏刚,他这么急着南下金州卫,是因为李大力派到南边海边的人,已经接到了那低地商人文森特上岸的消息。此时正值七月份,季风正好是从南往北吹,所以从南边往北边来的船也是顺当。
魏刚刚会到家里没几天,这文森特果然应约而来后,高兴的也不顾不得这所谓的久别胜新婚了,直接领着贴身的亲卫便骑马南下,反正这时候辽镇从朝鲜归来的军兵都在修整,也没事。
既然这犹太人能来,那这机会就不能失去。这买卖一旦做上了,魏刚便可以再多一条生财的路子,而且,发展这海上贸易,可不仅仅是为了做生意。这个时代的大海,那可是充满了无数的机遇的。魏刚现在还不清楚这东亚海面上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海老大,但是他,要想插足这海上贸易,首先是必须有一支舰队。一支能够纵横四海的舰队。
这个时候的官道自然是不能比后世的高速公路了,这个时代的马匹也是不能比那个时空的轿车了。魏刚等人花了两天,才从辽阳那头来到金州卫左近大蛎湾海边的一个渔村,那个文森特就在这渔村里边休息,还是老李派来的人招待的。
临近黄昏,魏刚等人才纵马来到这海边的渔村。这个时候的地貌和那个时空比根本就不一样,魏刚努力想回忆当时的大连海边是个样子,但是和现下他看到的对比,还是看不出。
“老爷,这里便是了,那番人已经在这等了好到三天了,也亏得老爷从朝鲜了,不然,俺们还真不该和这些番人说。”带路的一个李记商铺旗下的伙计跟魏刚说道。
“哦,这个村子叫名。”
“回老爷,叫青泥洼,那边那条小河同海,河床下都是青泥,便叫了这个名字。这村里也就是三四十户人家,都是靠海打渔为生。李老爷接到老爷的消息后,便在这村子边上找寻老爷所说的适合建码头的地方,然后在这里盖了几间客栈,算是有了个落脚的所在。前边就是了,那边都给老爷准备好了。”这伙计显然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见到魏刚也是不害怕,说起话来也有一股子自然的亲和力。
“哈哈,你这小子,叫名字,何方人士,现下在老李那边干活?”魏刚一看这伙计倒是激灵,还会跟人,心中自然是起了好奇的心思。
“回老爷,小的赵大满,鞍山卫那边的人,这要说这祖籍吗,那肯定是关内的,听俺爷爷说,小的家里之前是山东莱州府的,后来祖辈出了关,便在鞍山卫那边住下来了。到俺爷爷那辈子,怕是也有五六十年了。李老爷当初找俺来,便让俺跟着几个掌柜的学着这买卖如何做,平日里接人待物,这些也是顺道做了。”这赵大满倒是没隐瞒,一五一十的跟魏刚说起来。
“哈哈,好啊,你这小子看着倒是激灵,行了,先领我们,我记住你了。走,咱们去自家宅院休息去。”魏刚说完,用马鞭打了一个响,然后向自家那宅院奔去。
老李派人修好的这处宅院,占地也是不小。这要是在别的地方,怕是光买地就要不少钱,可是这里竟是一份钱不花。这里靠海边的地方土地大都是盐碱化比较厉害,也不值当种,荒地根本没有人理睬,对于出现在这里的这李记商铺,村里的人都是觉着纳闷。要他们平日里换取一些必须的一些生活物资,都是要跑到离着他们挺远的金州卫的。现下竟然有商铺把生意做到他们眼前了,他们自然是高兴。当然,这个小村子一共才这么点人,购买能力也是有限,老李也不指望这个商铺能赚多少钱,最主要的是他要完成魏刚给他的任务,在这里接人。
盖个房子,其实也花不了几个钱。辽东地方,大木有的是,就在这村里找了些木匠和泥瓦匠,同时又从辽阳那边带来一些人,离着那用木头修建起来的港口挺近的地方,很快便建起了这么一个大宅院。
魏刚领着众人进去一看,还真是不,竟然用了不少水泥,就连窗户也是按了玻璃。房屋的主体结构已经不是木头了,而是完全的石头和水泥。虽然只有两层,但是看上去也是颇为大气。
“魏大人,哦,你终于来了,我都在这里等了两天了。”还没等魏刚看完,就听到一个声音从屋子里传了出来。这声音一听就是个番人的,说的竟然是大明的官话,但是却带着一点广州口音,当然也是带着一些番人口音的。不用问,这个人自然是文森特了。
“哈哈,文森特,想不到你真的来了。样,这次我要求你带来的那些都带来了。若是没带的话,我有些货可是不能给你的。”对于和犹太人打交道,魏刚摆官架子是没有用的,还不如直接直奔主题,钱才是犹太人感兴趣的。
文森特显然在这半年的里很是下功夫学了一番汉语,所以他一看到魏刚来了,就高兴的迎出了屋子。用新学的汉语和魏刚打招呼,算是讨好对方的一种手段,同样,这也是他为了更多的了解这个商业上的伙伴才这么做的。毕竟,此时的低地商人,他们是非常务实的,只要有利益,他们都会不顾的名声或是别的的。
“如你所愿,我都带来了,不过他们现在并不在这里,他们还呆在船上,你,魏大人,这里的大明人对我们并不友好,而且充满敌意,要不是有你的人在这里跟我接应,我想我是不会来这里的。不过说实话,你的这栋建筑让我突然之间觉得应该从新认识东方了。”魏刚一听他这话,就这家伙大概是从那建筑中看到了商机。
想想也是,这建筑和此时大明任何地方的任何建筑都是不同,最起码,水泥这种,这些番人就没有。而且这屋子里还摆了一些玻璃制品,这让文森特这个低地商人一下子仿佛回到了欧洲。因为在他看来,欧洲是出产各种玻璃的最佳选地。而现在,他头脑当中的一切都被眼前的景物所颠覆。
“那咱们就进去,在外边站着并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魏刚说着便摆了一个“请”的手势。
文森特带来的那飞鱼号,此时就停在这大蛎湾里边,远远地就能看到。按理,这左近的渔民看到这样的大船,应该报备到金州卫所的官衙里的。可是因为老李早就让人给了这三十来户渔民好处了,他们便也不会生事。
不过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魏刚早就打算好了。因此在回到辽镇之后,便跟李如梅做了通融,提升了李虎为新的金州卫的千总。这次李虎也是跟了来,拿着的官身文书,已经在金州那边做了交接。现下李家因为李如松的原因,风头又是盛了起来,所以这辽镇大部分的事情,还都是李家说了算。
李虎当时还不太情愿,他有些不明白为自家大人要把他调到南边去。辽镇现下的格局,好地方都是在辽阳左近的,像南边金州卫左近,因为丘陵比较多,耕地便没有多少。这样的地方,在这个时代来看,那就是个穷地方,谁愿意去这地方当差啊。孤山堡子这边好歹现下能暗中和女真人进行物资的交换,而且离自家又近,李虎想不明白到了那南边金州卫那边能有好处。
魏刚当然李虎这想法了,不过他却没有明说,而只是笑着对李虎说了句向南是大海。
第121章 新的贸易路线
“看,这是香皂,想必欧洲也有这种,但是我敢说,在我这里,这种绝对要比欧洲的好。而且你可以闻一下,文森特,它确实很香。当然,这里还有比他更香的,香水,你们欧洲人应该更需要这些。可是,我觉得现在你可以把这些商品先运到倭国,这个航路很短,在季风没有变化之前,也就是十月份之前,我想你能从我这里做上三次这样的买卖了。”
魏刚此时正领着文森特看着老李早就送的货样,大部分都是魏刚建立的工坊里出产的货物。这其中,香皂、香水被列为了奢侈品,他们都是小宗的,大宗的则是玻璃制品和瓷器,再然后便是辽镇边墙之外女真人那边出产的山货了,类似木耳和蘑菇还有松子抑或是山参的都是不少,东珠和皮子也是有一些的。当然,这些辽镇李家经营的传统货物,魏刚并没有拿出更多。李家那些商人,可不是吃素的,一长,他们自然会这些出产于女真人领地的货物为会少了。
“魏大人,我不得不说,您真的适合做一名商人,而不是一位将军,我想如果您就是到了欧洲,也一定会出人头地的。”文森特不失时机的夸赞起魏刚来,当然,他说这些话的目的魏刚自然是了,那便是想要砍价。
“呵呵,谢谢你的赞美,好了,现在该说说我让你带来的了。不你带来了没有,质量又是如何。”
“大人您放心,作为一个合格的地底商人,对于商业承诺,我们并不比你们大明的商人差。人就在船上,不过可能要让你有些小小的失望,您,毕竟,很多人并不在大明的北方,能获得样的利益,所以,来到这里的工匠,包括您要的那些船匠,仅仅有一百来人。至于水手吗,如果您不嫌弃的话,可以用飞鱼号上的水手。价钱罗兰德船长会跟您谈的。”
文森特说道人数的时候,魏刚还以为人会很少,却是没想到他带来了一百多人。魏刚可没指望文森特带来的这些船匠马上就能给他造出大船来,他是存了让这些人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