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十八年-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爹万历皇帝亲自安排给他的,他自然是一直在信任这位李春李公公。没有经过什么培训,他这皇帝也是当上了。不过更多时候,魏刚倒是想把他当成猪一样的养着。现下要他坐在那里,只不过是为了遮掩一下,如果这家伙是个不安分的人,那早晚魏刚是要收拾他的。不过现下看来,这朱常洵还真是带了那种一门心思吃饱喝足玩乐了那种基因。这一年的功夫,竟然还真是对这政事不怎么感兴趣,却是对吃喝玩乐很是看重。一开始是把他以前没吃好过的好东西都是吃了一遍。后来又和他老爹一样,喜欢上了喝酒。好在他这酒品比他老爹能好上许多,还没闹出一喝酒就借酒劲鞭打宫女这事。另外他也好玩。李春摸清楚了他这个脾气后,也是想了好多办法。他老爹万历皇帝在的时候,就是跟宫里头的小太监们坐在一起打马吊,也就是麻将。现下李春从魏刚那里又是学来了很多新玩法。什么斗地主、斗鸡、打对子的,都是挨个给他玩了一遍。结果这位天启皇帝。竟然对这斗地主颇为感兴趣,每日里都是要和身边的小太监们斗上一下的,当然也是要有彩头的。宫里头的被李春选出来的几个太监,哪里敢赢这位皇上啊,都是想着法的让这位皇帝赢,且又要让他看不出这些人是在故意让着他。好在银子都是李春从旁边给他们,这些太监一看不用拿自己的份子钱来玩,也是乐的了陪着皇上玩。再说,这本身就是一个亲近皇上的机会,若是玩的好了。指不定以后就能得到什么重用呢。而司礼监那边。现下能帮着皇上办公的太监,已然没有多少了。秉笔太监现下便是这李公公,其他的太监,现下都是没有多少。其实这里边已然被魏刚塞进人来了,只不过是由李春领着进来的。然后只是在这里办公,其他太监也是没敢说什么。
玩物丧志,寻常人家的纨绔子弟,身边总还是有父母没事唠叨几句的,然后若是遇到什么大事,还有可能跟着反省的。可是这位天启皇帝,此时身边却是没有什么人来劝阻他,来呵斥他。他整个就是一个随性的玩家,想起什么来。那就玩什么。这要是把他打扮打扮,弄到京师里边,还真是不输给一些勋贵人家的纨绔子弟。他此时也是丝毫没有那种彻底堕落的觉悟,反而是向魏刚给他挖好的坑大踏步的前进了,就差没掉到那个坑里头了。
“吃喝嫖赌抽,嗯。你这家伙,一下子就占了三个了。这才十七岁。看来也是该让你尝尝女人的滋味了。不嫖不赌,这一辈子活着可就有点亏的慌了。”
魏刚坐在那里思虑着,看着他手中的情报,然后就自言自语的说了这么一段。若是有人在他身边,且是最开始跟他的那些人,怕是要以为他是个妖人了。这个年头,又有几个人敢怂恿皇上去嫖娼的。再说,这皇帝富有四海,要想找个女人,又怎么会跑到这勾栏院子里找。
可是事实却恰恰和众人想的不一样。魏刚在接下来给李春安排的任务就是让他领着在皇宫里早就呆够了的天启皇帝到宫外头走一走。若是他还想玩一些更刺激的,那就直接领着他去胡同瞧瞧。这样更有利于自己对这位小皇帝的控制。
李春很快就接到命令,然后马上就领着小皇帝出了皇宫。这一下子可算是让这朱常洵开了眼,其实这情况也不奇怪。别以为这皇帝一天到晚呆在皇宫里就是什么享福。这打从小出生就在这个大院子里,也不让你出去,是个人都能呆够了。不管这院子里有多大,各处有什么奇妙事物,只要是待的时间长了,那就是什么都没有意思了。
这一出宫,小皇帝自然的欣喜起来。他长这么大,可是从来没有想过看过这皇宫外头是个什么样。京师很大,一天是逛不完的。李春便听了魏刚的建议,把各处都是划分好,计划好时间,今天逛哪里,明天逛哪里。京师当中此时的治安也是好,锦衣卫和顺天府的衙役,现下每日都是按时上岗执勤,原先在这街头巷尾玩猛人的,小偷乞丐什么的,现下早就是抓走了。这样一来,这朱常洵也是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何况暗中锦衣卫这边也是派了人手在盯着他,凡是想闹事的,都是被锦衣卫的人提起给处理掉了。
天启皇帝打从一出宫后,基本上就是在那宫里头再也呆不下去了。每日里都是要出来。遇到天气不好,下雨的话,他也是要打伞出来,下雪的话,则是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出来。在李春的帮忙下,他给自己换了一套行头,远远的看去,就是一个富家公子。他也是乐的穿着这身出去,他更能随便一些。
京师各处酒楼,现下都有了这位天启皇帝的身影,虽然是暗中来的,但也让这天启皇帝高兴。他发现这宫里头的厨子做饭做菜,竟然赶不上宫外的各家酒楼里里做的好吃。其实这多半是他因为前后对比过于强烈才想出来的结果。皇宫外头虽然一些酒楼饭菜比宫里头做的好吃,但是那就是那么几家,宫里头尚善监的厨子,也都是不输于外边的。
在宫里头他就养成了吃喝玩的习惯,到了这宫外头,这为小皇帝自然是要继续吃喝玩乐了。不过就在这一天的下午,领着他出来的李春李公公竟然把他领到了一处从来没有来过的胡同里。然后他就稀里糊涂的进到了一处大房子里。当他看到这里边不时有唱曲的姑娘走过来,还有就是那满脸涂得厚厚的脂粉的老鸨走过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了。这一下子,他就更加兴奋起来了。他又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是皇上,但是他又能想官宦子弟家的纨绔一样能来这里喝花酒,找女人,他自然是想试一下的了。李春也是没让他吃亏,给他找了个清倌人,算是这妓院里的头牌了。这种事情,也是不用教,这天启小皇帝,第一次竟然用了很长时间。李春他是个废人,自然是不知道这其中滋味的。但是他要把这一切都汇报给上边看,记录也是很详细。
到了这个时候,这位天启皇帝,已然被李春李公公培养的成了一个十足的富家纨绔子弟了。有时候他遇到其他富家子弟,竟然还跟那些人叫起劲来了,遇到他看上的姑娘,若是有人跟他抢,他也是一点不服输。好在锦衣卫这边早就交代过了,让这位小皇帝觉着自己还真是皇上,什么人都得让着他。
“什么,皇上又不上朝了,可是老夫刚刚递过去折子了,老夫可是等着皇上批红的。”
沈一贯这已经是不止一次听到宫里头的小太监跟他说皇上不上朝的事情了。这位皇帝,也就是刚开始那会儿比他老爹勤快一点吧,这到了后来,竟然和他老爹一个德行了。沈一贯也是没有办法,虽然他曾经是是帝师,但是现下皇帝面他都见不到,说什么也是不管用。好在司礼监那边批复的也是及时。沈一贯背后也是仔细品味了一下,但凡是对于这治理国家有用的折子,那边批复的都快。但要是为了某人升官,或是跟朝廷要钱的事情,那都是要慢上一些的。特别是关于增加吏员的事情,那边更是慢。他自己猜测这里头大概有那位国舅的原因。
第352章 秋赋
天空很蓝,一丝风儿出来,田野里的麦子跟着风波动起来,形成一片麦浪,一眼望过去,那是一片金色,金色的麦浪。
这样的情景,该是地里的庄稼人最愿意看到的。天启元年,天老爷竟然没有和头几年那样,降下大旱,而是风调雨顺起来。地方上的乡绅都说这是新帝登基,天降祥瑞了。这要是放到往常,这就是个笑话了。老天爷稍微风调雨顺一些,就成天将祥瑞,说起来这都是前几年天不下雨闹的。这个时代,更多的农人,都是靠着这老天来照应,这才能种好田地。至于那什么用汲水的工具灌溉田地的事情,整个大明,就是南方多一些了,在北边各处,虽然也有,但是因为地方上的吏治崩坏,也是没有人去管这些了。当官的,很多都是向着把自己送出去的银子捞回来,至于地方民生的,那就是次要的了。
尽管今年的收成看上去不错,但是仍旧有好多人家趁着还没有收秋赋的时候,把自家田地挂靠在了当地有名的乡绅家名下。打从太祖那时候起,朝廷为了鼓励读书,就规定了读书人,具体是指中了举人的家里,可以不用交税。不管这个人家里原来有多少田地,只要有一个人中了举人,那他名下的田产,便不用再交朝廷的赋税了。几百年下来,便使得这些读书人家业越来越大。因为不用交税,他们可以把自家的粮食以更低的价格往外出售,因为不用交税。很多交不起税的农民,为了活命,只得把自家的田地挂靠在这些举人家名下,最后成了这举人家的佃户。田地里的产出,可以不用交给朝廷,但是却要交给举人家。太祖当时绝没有想到,他想到的这个养士的法子,最后却成了挖空他一手创建的大明的祸根。最后天下的有钱人根本就不必为这个国家但什么责任了,他们有的只是权利,然后这责任却是要那些略有田产的自耕农来负担。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这个朝廷垮台。万历朝的首辅张居正也不是个糊涂人。他也是看出来这个弊端来,便琢磨出了那一条鞭法,然后下了很大功夫清理了那些“诡计”在乡绅举人家里的田地,最后又统一以现银为税。不再征收丝帛或是粮食。这样一来倒是省事了,但是他也是没有想到这以后的结局。等到他死了之后,他那变革,自然是人死政息的。
就想现下,田地里的麦子虽然长得很好。但是种田的人都是知道,今年怕是要比去年还难过了。为什么呀,很简单,赋税增加了。这可是朝廷新下来的命令。谁不交税,那就等着去官府吃板子吧。
田老五此时便是这样绝望的看着这片麦田。原本他以为今年总算能缓过来了。谁知道到了这秋天,官府竟然下发了告示。说是这秋赋要增加了。原本他还指望着自己今年打完这些粮食,能换上春天借的债,然后交完朝廷的赋税,过个好年。哪里知道,这秋赋竟然加了一倍。而且官府现下也是不收粮食了,要收银元。你若是有银元,那就直接交银元,若是没有银元,可以交银子,但是要去掉火耗。至于铜钱,现下则是根本不收了,也是要去换成银元的。天见可怜,田老五就是一个农夫,他哪里见过什么银元啊,就是银子,他一年都不曾见过几次。零星铜钱,他倒是有点,但是那都是往年的事情了。这要是真到了交税的时候,那就得把自家产的粮食卖给那些乡绅地主家里,从他们家里换回银元或者银子,然后用来交税。他到现在依然知道,他这地里产出的这些粮食,出了交税还债外,估计都不够他一家几口过这个冬天的。他这个当家的,此时却是越来越发愁了。蹲在地头上,看着这满地的麦子,仿佛是在嘲笑他了。
“五哥,怎么了,这又是愁上了吧,这还真是怪事了,守着一片好庄稼,这还愁上了。这天底下去哪里去说理去。”
“去去去,你个生蛋子,你可到好,自己一个人吃饱,全家就不饿了,你可知道我这可要顾着全家老小七口人的。这天老爷不难为咱们,这朝廷反倒是要难为咱们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原以为今年就能把去年的债还上了呢,这谁想到竟然是这个结果。这可怎么办啊,我这一看到这麦子,就越发的愁上了,这就是作孽啊。”
“哎呀,五哥,你可不能这么说话。你可不要怪俺说话直啊,要俺说,你这就是个锅底坑汉子,没能耐的怂人。这活人能叫尿憋死?实话告诉你吧,五哥,人家杨二现下已经是地主了。杨二知道不,那年大旱,他家那几亩地还让顾家给占了的那个。这家伙后来就不知道哪里去了。现在人家回来了,现在就在县城里。人家可是在那里现身说法,说是去了塞外,开了田地,自己当地主了。哦,这家伙在县城里可是宣传着呐,说是只要跟他那个什么商铺签了合同,就能到北边自己开地去,开多少都算是自己的,前三年不用交税,之后交的税也都是很少。他说了,塞外的地虽然一年只能种一茬,但是好在没有人跟俺们征税啊,而且那边听说多是上好的黑土地,都不用怎么上粪,种子种下去,就能有好收成。开始俺还不信,以为这杨二是跑到外边干什么害人勾当然后回来骗人的。可是官府在那里帮着他说啊,官府都说这是真的,你说还能有假吗。所以啊,五哥,俺回来就是特意告诉你这件事的,好让你别为这田地发愁了。反正俺是决定跟着那杨二出去闯荡了。就是不知道五哥你是怎么想的。俺也是没读过书,俺爹妈死的也早,俺能活到现在,五哥你帮了俺不少,俺可是记得的,俺是个有良心的人,不会忘了五哥你对俺的好的。可是啊,五哥,这人要是老想不开,老对着自己这点东西不放,那可就越混越差了。反正俺是看明白了,与其在这里给顾家当长工,还不如直接跟那杨二走,去关外闯荡一下,看看能不能闯出一番天地来。俺爹当年死的时候,俺虽然小,可是俺记得俺爹跟俺说过,这人要是没有胆量,那这辈子都要受穷。俺读书是不行了,但是这次这个机会俺就决定要抓住了。俺反正就是光棍一条,也不怕输什么。我不知道你,五哥,反正我觉得我要是你,就喝上了,反正今年你就是收了麦子,也过不了这个冬天了。与其在跟顾家借,还不如跟那什么商铺走上一走,人家可是说了,这一路上可是管吃管睡的。”
能跟田老五这般说话,自然是跟他关系极为好的了。这个光棍便是和他同村的孙二狗。这孙二狗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在他十二岁那年,父母双双亡故。家里的田地因为他还小,又是为了发丧他的父母,便都卖了当丧葬费了。他就是这田老武帮着拉扯大的,现下已然十八了,一天到晚的就在本乡大地主顾家当长工。别看这孙二狗岁数比田老五小,但是看事却是比这田老五明白果断的多。
“你说的这可都是真的?你不是在蒙我,要不你不是看错了,这天底下能有这样的好事?该不是遇到什么骗子了吧,这杨二现下真的出息了?”
“你看你,五哥,要不说他们不让我跟你说呢,你看你,看来胡三那家伙说的还真对,你还真的会想这么多。哎,这胡三对你可真是了解啊,比俺都了解你。俺都说了,这官府的人都是在一边上,这要是有骗人的,那官府能跟着骗俺们啊。再说了,俺们还有啥能值得人骗的。俺就是光棍一个,五哥,你家除了嫂子外,也就是五个娃,还都是小子,连个女娃都没有,你说那些人骗俺们什么。”
“呵呵,你个臭小子,叫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头头是道咧。那俺就真的这么干?可是俺祖上留下这地俺可是舍不得啊。哎,二狗,俺问你,你说俺对你咋样吧?”
“五哥,你这是啥意思吗,俺从小是你拉扯俺长大,嫂子那可以说就是俺的亲娘。你那五个小子,那可以说就是俺的兄弟,你能对俺怎么样,你还非得让俺说出来吗。”
“嘿嘿,俺就知道你这小子有良心,要不这样,你看既然你要跟着那些人出关,要不你就把你那几个兄弟带出去吧,哦,不全带,就带大娃、二娃和三娃,这边的地我实在是不舍得扔下,我琢磨着,这要是去掉三口人,剩下这四口,我还能凑合过了这个冬天。等到来年秋天,这要是还这样,那我就领着你嫂子,带着你剩下的两个兄弟,再出关不迟。哦,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到时候我便把这田地卖了,然后给你补偿些银两,你看如何?”
“这哪里行啊,五哥,那头人家还不知道要不要娃子来。再说我一个光棍,连个婆娘都没有找,怎么好意思带着三个娃子出去吗。”
“咦,你看你,刚才还说的好好的,说是俺拉扯你长大的,这一转眼功夫,这就不认了。亏了俺还觉得你是个不错的人呢。什么娃子,那就是你兄弟。”
“哎呀,五哥,你可别说了好不好,你可别说了,好歹这边上没人,这要是让别人听到了,这还不得把俺爹和俺娘给臊出来,从坟里头估计就能爬出来骂俺哩。行了行了,俺带着不就成了吗,俺带着不就成了吗。”
第353章 成本太大
京师户部的暖阁中,负责清理秋赋的办事官员正在忙着核算这天启元年的赋税。户部尚书方从哲此时也是呆在里边,看着今年收上来的赋税,看看到底有多少。
若是去年这个时候,方从哲大概是要着急的。毕竟,那个时候,他还是想着和沈一贯左右这朝局的。而想要干成事情,这没有钱那是不行的。当时他们跟那泰和钱庄借了银子,若是早一点收上赋税,那就能早一点还上那债务,这样利息就会少一些。那泰和钱庄也是有背景,他们若是想耍赖,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那是郑国舅家的产业。
可是现下,方从哲却是不着急了。他来到这里,多半就是充个样子,或是看看到底收上多少,回头好跟和他做买卖的辽镇商贩说一声,或者直接就是跟那泰和号里的人说,这样好让那郑国舅知道他借款的这朝廷有多少银钱。这要是让沈一贯知道这些,估计就能跟方从哲决裂了。可惜,沈一贯到现在都是不知道,当初他们三个临危受难的阁臣,现下竟然只剩下他自己在跟郑国舅周旋了,这方从哲,人家早就背地里成了郑国舅的人了。打从方从哲从辽镇回来,他家的管事就跟辽镇的很多商铺做上了买卖。其实他在跟辽镇商贩做买卖的时候,更多的都是跟那李记商铺。后来他才慢慢弄明白,闹了半天这李记商铺竟然是现下那镇国公魏刚的。这样一个消息让他知道后,他自然是要想的。他直接就把魏刚彻底的归为郑国泰一党了。而现下,他也俨然是那一党中的一员了,只不过他一直没有和郑国舅当面说透。他自己也是觉着,这样的事最好不要说。只要心照不宣就可以了。他骨子里还有有一种文人对这个时代其他阶层的轻视,特别是外戚和武将。
分在方从哲手下干活的。倒是有不少去年秋试后新增加进来的人。还别说,这些小吏,办事倒是痛快,不似以往朝廷实授官员,侃侃而谈比较在行,真要干实事了,还要找师爷。
因为都是用银元结算,这账目也是好算。过了一会儿,那边终于有官员直起身子了,方从哲知道。这就是差不多了。
今年春天那会儿就收了双倍的赋税。现下这秋赋,仍旧是双倍,这样一来,把这些赋税赔给泰和钱庄后,朝廷户部还能剩上一些。再抛去发给官员们的银饷。各处的摊派,估计也不会剩下多少了。这里头还要说那铁路没有用朝廷的银子来修的缘故。若是修这铁路是用户部拨出的银子,那现下剩下这点银子,铁定不够。而且今年官员增加的还不多,这要是多了,那可就不知道是个什么结局了。这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好在方从哲现下却是丝毫没有当这个家的觉悟了。都暗中跟着郑国舅一条绳了,他哪里还会管这赋税能不能收齐的事情呢。
大明的吏治,到了万历朝之后。基本上已经是崩坏的差不多了。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他还能用自己的一些人干点实事,下边办事不利的官员,他还能清理一下。可是等到他死后,这天下便又恢复到了之前的情形,甚至比他整出那一条鞭法之前更加的不堪。朝廷说是加收一份赋税。可是这命令到了地方,那就是更要加上一些了。地方上的官员和办事人员,总是要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多捞一些好处的。倒霉的只有那些交税的百姓了,他们就像奶牛一样,不断的为这些寄生虫挤出鲜奶。至于他们的死活,大概只有到了他们垂死反抗的时候,那些寄生虫才会注意到吧。因此,当初方从哲出的这馊主意,一经皇上和司礼监批准,地方上的官员就加快开始执行了,这可比当初贯彻那一条鞭法积极的多。也因此,那看着满地麦子的田老五才在这丰收的情况下,还要让人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带出口外逃生。这样的生存方式,绝不是才有的。之前大明边墙之内的穷苦百姓,若是实在活不下去了的,都是会从关口出去,逃到临近的草原上讨活路的。他们也是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跑到鞑子那边。
魏刚在去年年初的时候,以雷霆之势平了归化城附近的俺达汗的部落,自然是收降了不少当初从关内逃出来的汉人。这些人都是被魏刚当成了他在规划这边开发的主力。让他们从奴隶变成了主人,然后拥有了牧场和田地,他们自然是要死心塌地的跟着魏刚干的了。那回了老家负责宣传的杨二,便是这其中一人。
方从哲这边在看着秋赋,京师李记商铺的赵大满也在进行着成本核算。这次李记商铺从大明各处收人,都是打着买卖奴仆的旗号,然后把那些穷困潦倒的,是在活不下去的人收在一起,然后经由他们的商队,往关外运送。北直隶左近还有河南山东那边的,就直接用马队运到京师,然后坐上火车往关外运送。而山西陕西那边的,则是靠着马队运送到口外,然后集中到归化城那边。那边已然开出一些田地了,不过按照魏刚的意思,田地是不打算多开的,还是以牧场为主,且要把牧场固定下来,不再仿效草原上的蒙古人进行游牧。这样每年春天,只要把各处草场的牧草割下来,然后用火车运送到这牧场里头,那就全结了。铁路现下已然从归化城往北边修了,现下已经修到了戈壁沙漠边上了。等到女真营和那座山雕的马贼队伍把漠北各处蒙古部落清理干净后,估计这铁路就能继续往北修。按照魏刚的意思,这铁路是要修到那什么北海的,按照魏刚自己的说法,那就是贝加尔湖。
若是全程都是火车的话,这运人的成本就小了。可惜这一路上有一半的路程都是要马队来运的。速度慢了不说,运的这些人吃的粮食便要多了。这些人中,可还是有小孩和女人,甚至还有老人的。这也就是李记商铺在做这件事,若是别人家,怕是马上就要被扣上一个帽子了。朝廷在各个地方的官员,又怎么可能让他们这么大举动的迁移人口。要知道在太祖当朝的时候,可是不允许地方上的民众随便迁移的。
赵大满让商铺里的会计核算完之后,便把这单子拿着去见魏刚了。从纯商业的角度讲,他是不赞成这么干的。要说买奴仆,朝鲜和倭国那边现下有的是便宜劳力,便是南洋那边,也是有那昆仑奴可以买来用的,而且一点也不照现下这大明内陆的人差。那些人可是既便宜又好用的。不过自家老爷让他办的事情,他是不会在那里瞎指挥的。
“老爷,这是打从春天开始,咱们商铺运人所有的耗费。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到现下十月份,咱们商铺从河南山东还有山西陕西这边一共征召了三万五千四百七十八人,其中壮丁有两万七千四百二十人,小孩则是有七千八百人,剩下的便是老人和女人了。按照老爷的吩咐,下边的伙计们尽量都是征召一些光棍,不过也有带着老人和孩子的,带女人的也有,则是要少上许多。”
赵大满这些年独自在京师这边撑起李记商铺,各种事情也是办的到位。他跟着魏刚的时间也是长,自然是知道自家老爷什么脾气的。这个时候,他只是把基本情况说了,至于最后的决定,则是要老爷来拿的。
“嗯,看来这成本是有点大了一些。不过这些人运过去,便能替咱们家开上许多地,吉林和黑龙江那边,可是有大片田地要人中的,还有外兴安岭那边,虽然一年只能种一茬,但是也好过他们在这关内受人盘剥。只要地开出来了,那咱们就不算赔。呵呵,大满,你是不是觉着咱们有点亏?”魏刚看完之后,笑着对赵大满说道。
“老爷,小的斗胆,这买卖还真是不怎么赚钱。老爷若是想招人干活,直接在朝鲜那边买奴仆不就得了吗,便是倭国那边,也是有的是人,且还便宜,这边的这些人,虽然也不花钱,但是这运费实在是高了点。若是从朝鲜那边运人,咱们可是有火车的,一趟车就能拉上很多,还不费事。这可倒好,驮马队是一笔损耗,路上还要有护卫的,好在各处官府都是有老爷从郑国泰那里讨要的印信过去。要不然,这过路的费用再一算上,那可就是彻底赔了。”
“呵呵,大满,这个我也知道。但是有时候,咱们做买卖,却不是单单看眼前的利益的,以后,咱们要往长远看,这个你不懂,所以啊,你就照着我说的做,错不了。”
“小的这个自然知道,小的只是想给老爷提个醒。既然老爷都算计到了,那小的照做就是。”
第354章 裁撤边镇
九月的京师,满地烟尘,树叶子早就落了一地,这满地灰黑中夹杂着这么一些枯黄,仿佛在昭示世人,即将到来的冬天,将会格外的阴冷。
平民百姓现下都是满大街的忙碌,想着各种方法刨食,然后好度过这个即将来到的寒冷冬天。而富人们,则是一如既往的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东直门左近新开了一家酒楼,里边的格局和京师各处酒楼都是不一样,里边的菜式和服务,那都是独树一帜的。富家纨绔和勋贵自然是要赶这风潮的,都要来到这里吃上一顿,然后彰显出自己生活上的奢华。
这一日,不到中午时分,一辆四轮马车停在了这酒楼的门口。门口的小厮早就等在一边上了。那马车是能直接停在那大门口的,那大门可是用很大块的玻璃做成的玻璃门,四边上使用上好的檀木包裹着的,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颜色却是那种略显沉重的黑胡桃。小厮见马车停稳,马上就是满脸堆笑着迎上前去,然后很是恭敬的把车门打开。
四轮马车现下已然成为京师各个勋贵们公认的出门的代步工具了。以往还有文官坐轿子,现下都是改成这四轮马车了。即快速,又舒服。若是天冷,便可以在这马车里生上了小炉子,借以取暖。自从辽镇那边开始往京师发卖那自行车后,这京师中的四轮马车,也是都跟着改成了那胶轮了,这可是比以往更舒服了。这个变革倒是让那些原先在勋贵家里负责抬轿子的轿夫一时间没了活干。好在这赶车也并非太难的事,很多人都是会做。
车门一开,便出现了一个中年士子。这人一身道袍,但是从衣服却是看不出这人是个什么身份。但是他这马车却是足够让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了。
“贵客临门。客官请进,客官可有自己的停车位,若是没有,小的这就找人给您安排。”
“不用了,我家老爷有自己的车位,你自去引领就是,哪,这是给你的赏赐。”那贵客没有说话,那车前排下来的人却是直接拦住了这看门小厮,扔给他一块银元后。便直接引领那中年士子往这酒店屋子里去。跟着这士子身后的是两个看似家丁的下人,但是以这酒楼小厮的识人本事,却是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两个保镖了。不用说了,这位爷那肯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如若不然,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