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朴道:“为什么?”
秦桧道:“这是唯一选择!”
“唯一选择!?”赵朴道,“为什么?”
“历朝历代,但凡是定都建康,都是有着淮河屏障,北方混战不休,可以趁机窥视中原。而此刻,宋军失去了淮河防线,只要金军出兵,随时可以打到建康城下,不必攻城,只是在城下绕上几圈,就足以让百姓惶惶不安。而襄阳也不可以,孤悬于长江以北,一旦金军重兵围攻,切断四处联系,足以让全军覆没!“秦桧道:“襄阳,距离金军太近,朝夕可至,不利于防守;正所谓守江必守淮,如今淮河丢失,建康已在金军兵锋之下,不可守;唯有杭州适合,没有第二个选择!”
赵朴点点头,有些失落。
这不是多选题,而是必选题,除了选择杭州之外,找不到第二个适合的地方。
看着皇上失落的样子,秦桧不觉道:“陛下,以杭州为都城,进可以窥视淮河,夺取中原;退也可以划江而治,休养生息!“
“休养生息!“赵朴冷笑道,“不怕慢,就怕站,站下去,泄了气,一切都完了。修生养息,等于是躺下,固然有利于恢复大宋元气,只是修养时间长了,百姓忘记了仇恨,军队忘记了征战,君王忘记了耻辱,士大夫沉迷于酒色,过着好日子,谁还会北伐。不定都杭州则罢,一旦定都杭州,修生养息十载,血气弥消,再无一丝北伐胜利的可能!”
第309章宰执天下
“历朝历代,总是想着修生养息,兵精粮足之后,再次北伐,一雪耻辱。却是忘了,修生养息,会使社会相对安逸,太平时间久了,想要再打仗就难了。况且修生养息十几年,苦苦积累下的财富,只是一场战争,几个月的战斗,就消耗一空,有些不值当!“赵朴道,“定都杭州,不适合。只是不适合也只能凑合了!,卿家可有两全其美之法?”
秦桧道:“陛下,不如设立二京制!”
隋唐就是二京制度,长安是首都,洛阳也是首都,一个掌管着政治军事,一个是经济漕运。
赵朴道:“具体点?”
秦桧道:“以杭州为东都,襄阳为西都!”
赵朴点了点头道:“只能如此了!”
话锋一转,赵朴问道:“女真崛起于辽东,仅仅是十年时间,亡辽,败夏,破宋。我朝丢失了半壁山河,此战金军犯了兵家大忌,处处用兵,出出出手,分摊了兵力,使各处兵力不足,我大宋才侥幸获胜,战局有所好转。只是金强宋弱之势,依旧未扭转;在两淮一代,河南一带,多是平原,金军骑兵犀利,若是北上与金军争锋,必然要大败。不知卿家,可有破解之法?未来金军会如何?我朝将如何发展?“
一连三问,三问都是艰难的问题!
秦桧咬咬牙道:“此战,金军三路兵马南下,各路之间相距千里之遥,无法相互配合,又是客军,孤军深入。多不利于金军进攻,最后金军虽胜犹败。未来,金军可能会将兵力集中在一点,重点进攻,以便消灭我大宋精锐。从漫长的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
全面进攻不成功,只好转为重点进攻,有些老蒋的味道。
赵朴道:“那金军会如何进攻?”
“西攻东守!”秦桧道,“江南有大河阻止,两湖有湖泊、丘陵阻拦。而西北有崎岖山势阻拦。金军不论是从那一处进攻,都是不利。唯有从获利最大一处进攻,而攻略西北,彻底攻占关中,侵吞汉中,进而?攻取剑阁。下四川,顺流而下,直接袭击两湖,破灭江南!这也是历朝历代,北方灭绝南方,一统天下的必由之路!”
赵朴问道:“张浚镇守西北,可行吗?”
秦桧一时有些艰难。可还是说道:“张侍郎,言过其实,言胜于行,不可出任西北!”
赵朴再次对秦桧刮目相看,抛却人品问题,秦桧用人识人,堪比第一。
赵朴再次问道:“那西北,谁适合?”
秦桧道:“镇守西北,可让西军将领出任!”
秦桧含糊的说着,没有说明具体哪一个人。可是赵朴却是有些领悟,这是鼓励军阀割据呀!在乱世,似乎也只有军阀割据,才能抗住金军入侵。仅仅是由朝廷派遣官员,必然会水土不服。不接地气,只有西军的当地将领统帅当地兵马,才能更好的保卫家乡,更好的将金军拦截住。
赵朴摇摇头道:“时机未到,时机未到,有时打败仗也是好事,不打败仗,那里能大胜仗!”
秦桧心中莫名的一寒!
赵朴问道:“如何北伐?”
秦桧道:“当以内政为主,内则政通人和,外者强军,积蓄粮草三五年,兵精粮足,一旦金国有变,可以伺机北伐!”
太笼统了!
老狐狸,还是不肯说实话!
赵朴不由的变着法子的问道:“若是卿家,主政中枢,宰执天下,将如何施政?”
轰!
秦桧的脑袋中,立时间翁翁直响,再也难以淡定。淡定,只因为事不关己,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那再也难以淡定。
世人都有梦想,若说武将的梦想是封侯封王,那文官的梦想就是宰执天下。
在大宋,一般都有几个宰相,有的宰相只有官位,不负责事情;有的宰相,只是凑数;有的则是为了奖励;能做到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宰执天下者,少之又少。
宰执天下,四个字!
好似闷雷,秦桧脸上不动声色,可是心中却是沸腾的难以抑制,不由道:“微臣若是入中枢,陛下委托权柄。当尽心尽力,为国尽忠!”
赵朴点了点头。
秦桧继续道:“为政者。当理财为主,军政为主,废繁为简,而国力自强!今天,宋金之战,不过半年,但是国库钱财已经耗尽,不足百万钱。而宋境之外,金军处处威胁,务必要重兵把守,然而若无充足财税,强军如无本之木;而境内,灾荒不断,湖北又招金军洗劫,多数田地荒芜,此时补种秋粮还来得及;而盗贼四起,百姓无以安稳。我朝此刻势如危卵,唯有理财为主,财税充足,才可强军,才能保证大宋安稳无忧!”
“我朝中央财政不足,地方窘迫。首先,当恢复经制钱。昔日,陈亨伯所创立经制钱,盖因方腊反;童贯讨之;亨伯为随军转运使。朝廷以其权轻;又重为经制使;患军用不足;创为此名;以收州县之财;当时大获其利,然立此制时明言军罢而止。此时兵戈再起,如今复起经制钱!”
赵朴心中想:这是家征战争税!
秦桧道:“其次,印造见钱钞以应急,钞法改革!”
赵朴心中想:这是印刷纸币,剥削百姓。
秦桧道:“第三,改革盐法;打击私盐!”
赵朴继续点点头,道:“卿家说得详细些?”
秦桧以这三点为基础,开始大力的阐述理财思想。
这个时代,理财思想很是简单。毕竟这是农耕文明时代,宋朝即便是商业发达,甚至是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本质上还是农耕为主。没有发达的农耕,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只是空中楼阁,白日做梦而已。
这个时代,没有金融,也没有所谓的经济战。有的只是粗浅的粮食战争,可以倒腾一些零花钱,大发一笔财,可想要靠经济战,干到一个国家,几乎是做梦。
而这个时代,政府搂钱的手段,无非是三大点:一个是加征税收;二是发行纸币;三是打击私盐。重点是从中产阶级,富商阶层,士绅阶层,剥削大量钱财。不论是哪个改革,哪个理财,都是从这三处着手。
即便是秦桧,也摆脱不出藩篱。
只是加征税收,容易触怒商人阶层、士绅阶层,让平民阶层苦不堪言,各类的起义暴动不断;而发行纸币,容易导致脆弱的城市经济奔溃,使朝廷信誉下降;而私盐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各个环节复杂的很,很难理清。
总之,这些理财措施,无疑是饮鸩止渴,明知不行,也要干一把!
只是,让商人阶层,士绅阶层愤怒,总胜过被金军砍杀;
让百姓苦不堪言,骂声连连,也总胜过被金军掳掠;
发行纸币,导致城市经济崩溃,也总胜过国家崩溃。况且这是农耕时代,经济崩溃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抗打击能力格外坚挺。
两利相较,权其重;两害相较,权其轻。
赵朴再次对秦桧评价道,书生理财,纸上谈兵,权术争斗上还行,可是理财上,真的不怎么样!
赵朴道:“我想要,民不加税,而国富饶,卿家可有法子?”
秦桧心中一冷,不由问道:“莫非陛下,要恢复王荆公之法?”
“不!不!”赵朴摇了摇头道,“王安石是失败者,因为他是书生!同样是变法,管仲变法,齐国强盛;商鞅变法,秦国强盛;为何偏偏王安石变法,大宋衰弱?卿家可想过为什么吗?”
秦桧道:“微臣愚钝!”
“卿家,岂会愚钝,只是不想说而已!”赵朴道:“王安石是书生,书生变法;就好似赵括纸上谈兵一般,说得比唱的好听,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屁事不顶。而管仲、商鞅,都是法家,他们读过书,可是更杀过人,几次差些死了,深知人心之恶,变法时,总是想到最坏处;而王安石则不同,他是儒生,信仰的是先王之法,变法时,总是想到最好的一面!”
“卿家,你可有民不加赋,国富饶之法?”赵朴再次问道。
而秦桧脸上,不由的冒出了冷汗。这位皇上,让他宰执天下,是要让他当王安石第二呀!只是王安石岂是那样好当的?新党,都是奸臣之列,名声在朝野很臭!
“微臣愚钝!”
“卿家还是太过拘谨了!”赵朴道,“我不会党同伐异,只要不卖国,只要不危害大宋,哪怕是与我作对,我也能忍受了。卿家有什么,但说无妨?”
秦桧抿着嘴,冷汗湿透了后背。
赵朴继续道:“民不加赋,而国富饶,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战争!管仲变法成功了,因为齐国对外战争胜利了;商鞅变法成功了,因为击败了强魏。国内不足,百姓不足,就从外面获取,为何金军屡屡南下,因为劫掠能够获取大量财富!”
“我大宋,苦了百姓,君王背上骂名,臣子遗臭万年,苦苦加征税收,打击私盐,一把汗水,一把泪,才征收下一点赋税;可是金军呢?只要铁骑一动,杀戮一方,什么都有了!”
“剥削百姓,获取钱财;不如对外一战,获取钱财!”
秦桧声音嘶哑道:“陛下,久战必亡!”
“不战,也是必亡!”赵朴道。
第310章公元1229年,赵朴十九岁
这个时代,思想太过束缚了,挣钱手段也比较单一。
政府缺钱了,不是增加税收,就是滥发纸币,或是在盐铁上做文章,这些招数都很不高明,使用多了,容易得内伤。
落在赵朴眼中,太过呆板了!
赵朴脑袋中,有无数招挣钱的手段,只要开动一下金手指,钱财哗啦而来。
他是皇帝,大权在握,只要不搞天怒人怨的事情,几乎是畅通无阻,若是耍流氓,玩国家资本主义,绝对是大宋最大的寡头,最大的托拉斯。
实际上,宋朝的皇帝们,总是耍赖,不耍赖似乎就不是皇帝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滥发纸币,宋朝时发行纸币交子,本来是跨时代的产物,只可惜出生的时间太早了,有些不合时宜,很快夭折了。
交子诞生,是为了弥补铜不足,替代铜钱的一部分功能,在早期相应的交子,可以兑换到相应的铜钱,购买力比较坚挺。只是可惜很快的,在准备金严重不足,又大量滥发,导致纸币贬值,信誉下降,最后名声烂到了大街上。
而秦桧提出再度发行纸币,的确可以缓解财政紧张,只是自身伤害太大了!
而他不需要走这些歪门邪道,只要凭借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可以获得巨大收益。
“陛下,慎之!”秦桧咬着牙道。
“穷则变,变则通,通者活!”赵朴淡淡道,“卿家,不久之后,将要办理迁都事宜,卿家为礼部尚书。要多多操心!”
秦桧道:“微臣记得!”
…………
次日,朝堂大会。
朝堂,是大臣对抗君王的舞台。在朝会上有人提出了迁都杭州,一些人反对,一些人支持,激烈的争吵开始了,连绵不绝。而赵朴也不动声色,静静的看着吵架,好似看耍猴一般。朝堂便是如此,给那些大臣发泄的机会。
而赵朴则开始打瞌睡。脑袋迷糊了起来。
当吵闹的差不多时,一些大佬出现了,开始定主调。
而这时,赵朴差不多醒了过来,开口说话。
“众位卿家。此战我等以鲜血,挡住了金军的进攻。自从之后又是一个南北朝。又是划江而治,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休息一下了!但是局势并不客观,金国强盛,我朝弱小,随时随地。,平衡局势就可能被打破,我等可能就沦为俘虏!”
“战事如此,局势危急。不容我等有一丝疏忽。如今唯有奋发图强,唯有坚定抗金,才是我们的出路…………“
朝会就是假大空。
似乎觉得文臣们争吵太无聊了,赵朴又开始发表长篇大论,宣传持久抗金思想,至于底下文臣们爱听爱听,领会了几分,这就不管他的事情了。
正所谓,大臣们用争吵,用鸡蛋里挑骨头,来折磨皇帝;而皇帝则是用言语,无上权势,折磨他们。
最后,在赵朴和一些大佬的刻意引导之下,大的基地总算是定下了,迁都杭州,实现二京制,杭州为东都,襄阳为西都。
然后,搬迁事宜,就开始进行了。
时间不足不觉,到了1229年,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而赵朴也是变为了十九岁。
宋金之战,已经打了四年之久。
新的纪元开启了!
…………
而此时,在边境上,还是发生着零星的战斗,只是这些战斗都是小打小闹。总体上,双方都是保持着克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金军无力南下,灭亡宋朝;而宋朝也无力北伐,灭了金国,只能是保持着对峙。
公元1229年,这是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
而在前线战局相对缓和时,一些平时隐而不露的矛盾激发而出,惨烈的内斗开始。
在金国,宗辅等皇子派、宗翰的功勋派、金国皇帝一派等,各个大小派系,激烈的博弈,争夺权利。此战中,宗翰的威名达到了巅峰,横扫东南,更是掠夺下大量的财富。而相对的其他几路将领,收获不是太巨大。
而宗翰性子上桀骜不驯,此次立下战功之后,更是张狂至极。其他几路派系,看到宗翰权势日渐扩大,开始联合在一切,合力对抗宗翰,剪除其枝叶。
而金国皇帝,为了压制宗翰的权势,也开始消减宗翰权力。
而与此同时,宋朝的内斗也开始了。
在战前,有各种的矛盾,只是都被皇帝陛下压下了,再加上金军兵临城下,一个不慎,脑袋就搬家了,也没有时间精力,去玩内耗,这些都是暂时搁置了。只是随着金军退去,战局缓和,矛盾剧烈爆发了。
一些人将矛头对准了汪伯彦,弹劾的奏章一大堆,“伯彦逾年在相位,专权自恣,不能有所经画”,说得是王伯博专权,行政不作为;“伯彦,为人骄横,结党私营!”说的是汪伯彦,心眼小;“伯彦,为人狭隘,贪财,少谋”…………
看着这些奏章,赵朴点点头,有些言过其实,但还是有些道理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只是有些言辞,说得有些过了,竟然将汪伯彦,称为奸臣,似乎有他当丞相,大宋必亡。
“汪伯彦,的确是不合格,当丞相了。只是又有谁适合呢?”赵朴自问道,又翻开了有些奏章,奏章中提议,李纲再回来,当丞相。在辽东一战中,李纲奇袭金军后方,大肆破坏,功勋显著,又有民望。
只是,赵鼎真的不适合!
让李纲当一州知州,一路指挥使,可能最适合;可若是宰执天下,入住中枢,则是害人害已。
“李纲言过其实,汪伯彦无才无能,范宗尹太过圆滑,赵鼎耳根子软,张浚书生气太浓,秦桧倒是最适合,只可惜人品不行!”赵朴细细数落了一下,朝堂内各个宰相,还真的没有一个适合。
李纲、汪伯彦、范宗尹、赵鼎、秦桧等,都是有才能之人,只是掌控一方权柄,或是一部尚书还可以;可若是入住中枢,他们的才略、人品不适合。
“看来,将内阁正式化,代替中书省、政事堂势在必行了!”
过去,内阁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而现在要正规化收纳入体制中。(未完待续。。)
第311章功劳薄
一切处理差不多时,在浩浩荡荡船队的送回之下,赵朴向着江南出发。
襄阳作为重镇,又是西都,留下一半的兵马,还有四分之三的舰队,守卫襄阳。
王守义留了下来,作为最早跟谁赵朴的将领,可谓是嫡系亲信,又在多次做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刻升任为襄阳镇守使,负责襄阳附近的军务;而王德,则是留在南阳,还是负责守卫襄阳的北大门;而虞允文、李若水,则是负责襄阳水师;文官吴生,则是出任襄阳知州,负责相应的民政事务。
此时,船队正顺江而下,向着武昌附近前进。
而为了赶速度,除了路上的一些补给之外,多数都不会停息,加速的向着目的地出发。
这是第一次坐船,赵朴有些晕船,上吐下泻,十分不舒服。御医开了一些方子,喝了几次才见好。
“陛下,好些了吗?”一旁的王舞月问道。
赵朴道:“凑合!”
王舞月道:“此次功臣奖励,已经拟好!“
“那好,拿来让我一看!“赵朴道。
很快的,功臣奖励名单摆在了赵朴桌子前,上面写着此次战斗中,文武的功劳,按照功劳大小分为五等,并跟着相应的奖励。
这些都是礼部尚书秦桧,负责拟定好的,而内阁作了相应的修改,呈到桌案面前。
而这些将领,最后都是经过朝廷的几个大佬过目的,一般出不了大的差错。
而功劳簿上的名单,大部分赵朴都不认识,只是看着战绩,推演人物。
功劳是功劳。战绩是战绩,世间往往是下属立下了功劳,而上司冒领功劳;同样立下功劳,文官受到的奖励,要远远超过武将;而同样个人喜好,一些人才往往也会被降低,或是埋没;还有一些大臣私心,也会将一些人功劳埋没。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欺上瞒下之辈,也最不缺冒领功劳之辈。
这一份功劳簿。只是相对的标准,做不到绝对的公平。而赵朴要做得,是从功劳薄中,透过一个个数据,看到本质。发掘出其中的人才,给予相应的舞台。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一等功,主要是一些重要战役中,取得大胜利,如:张俊率领西军出击,很好的进行了反攻,收复城池十几座;而王守义。率军保卫襄阳,保住襄阳不失;而万俟卨为江陵知州,取得了江陵大捷;虞允文率领水师打破金军水师。
而二等功如下,一些大城保卫战中。取得胜利:岳飞率军阻击金军在浙东,保住了浙东,阻止来金军南侵入福建;李纲率领水师出击,袭扰了金军辽东、幽云等地;而王德守卫南阳,金军至始至终,没有攻克南阳,使金军无法全力南下;韩世忠在金军撤退时,水师狙击金军撤离;张俊在淮北大战金军,保住了淮北八城;刘光世在六安等地,大破金军。
三等功,主要是一些州县,保住了当地治所,不被金军袭击;
四等功,则是在前线拼杀的将士,最低也是六品;
而五等功,主要是前线拼杀的低级军官,主要是八品,九品官员。
而能上了功劳薄的,至少有官身,一般人边都沾不上。
“没有想到,江陵大捷,竟然是万俟卨指挥的!”赵朴深吸了一口气,又是一个大奸臣,而这个奸臣却得了令人震惊的江陵大捷。
不管后世如何评价襄阳大捷,总之这一战宋军胜利了,而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万俟,出自鲜卑族拓跋氏,北魏有十大贵族,“万俟”为其中之一。万俟本来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北魏朝是由道武帝拓跋珪创建,拓跋珪原是鲜卑君主的后代,在战乱中长大,他成年后,不失时机地召集父王的旧部,占地称王,扩展势力。
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跋氏进入中原,后来就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北魏君位传六王后,由献文帝拓跋弘继承,他的三弟之后,就是万俟氏的始祖。据《魏书》记载,头一个以“万俟”为姓的是万俟丑奴,是高平镇(宁夏固原)人。
万俟卨,是大奸臣,至今浙江杭州岳王庙前尚有四个铁铸的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人。跪像的背后墓门上有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可是,此时此刻,万俟卨却看不出一丝奸臣的形象,而是以名臣的身份出现,取得了江陵大捷,成为了抗金英雄。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况且人是不断变化的。**叛乱,逃亡苏联时,谁也没有想到昔日的副主席,一代名帅,会成为国贼!而至少此刻,万俟卨是以正能量出现的!”
赵朴心中微微叹息。
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还是废渣,战斗检验出成果。
而此次金军南下中,出彩者众多。在前期,由于敌强我弱,岳飞屡屡战败,直到浙东战役时,才扳回一局,利用太湖水泊,成功的阻击了金军,防止了金军侵入福建。名将就是名将,可能会打败仗,但是却有坚定的信念,越战越勇,越挫越强,快速的成长。
而岳飞,无疑是一个成长性将领,从前期遭遇金军大败,到后期的游刃有余,无不显示着他惊人的天赋。
而韩世忠,则是一个老成的将领,他作战少奇谋,多是以稳住为主,可能很少会出现一些惊天大捷,但是也很少打败仗。面对这样的敌人,很难击败。
而张俊,则是土匪出身,似乎继承了土匪的野性,在作战中,也是以疯狂为主。
而刘光世,则是西军的老牌将领,他没有太多出奇之处,却是以稳为主,至少他守护的十几个城池,没有被金军攻克。
看着功劳薄,赵朴心中欣慰,宋军的战斗力在一步步恢复,一些抗金名将也陆续出现,这些名将很是稚嫩,败仗依旧不少,但是至少不是一触即溃,至少不是兵败如云,降将如雨,总算是有了与金军一拼之力。
当然了,他们的缺点也不少,首先军纪很差,其中多有冒功之处,至于劫掠百姓,更是常有事件;其次他们的战斗力,真的不怎么样,全是靠着感觉打仗,打输了打赢了,全靠运气;再次,他们成分太复杂了,土匪、西军将领、厢军出身等,忠诚有限。
而随着他们的崛起,隐约间形成一个个大小军阀,他们固然抗金,可是也违背中央命令,或是与当地官员勾结,或是大肆侵占田地。
而此刻,为了抗金,赵朴也只能是容忍这些大小军阀的存在。文人小说下载
而不管怎么说,此时大宋的国防力量,是初步构建而成。以八字军为近卫军,其他的大小军阀为地方军,形成了一道道抗金防线,金军想要再次南下,困难度加大,对峙之势已经初步形成,又是一个南北朝。
只是这个南北朝,很是脆弱,一个不慎就可能彻底失衡,再度被金军灭了。
而要想加强中央集权,必须要消除藩镇割据,不然又是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孙恩卢循之乱。而杯酒释兵权,罢黜兵权,太过粗糙了,也虚弱自身国防力量,赵朴不能玩这些。只能是采取更为高明的手段,比如:训练八字军,使其成为中央军,战斗力最强,威慑诸多藩镇,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加强财权控制,抓紧后勤,使其无割据的基础;加强武备学堂培训,做到洗脑,加强思想控制。(未完待续。。)
第312章 赵鼎请罪
“扬州,我又回来的了!”
走下船只,赵朴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十几天的船行之后,终于再度回到了扬州。那次来扬州时,扬州繁华不断,城内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好似天堂一般,文人在醉生梦死,士大夫在泡妞把妹,战争似乎很遥远。
而此刻,扬州却是经历了一场浩劫,仅仅是攻打了十一天,扬州就破城了,很不坚挺!
在纸醉金迷中,能指望有多高的战斗力。
而在扬州陷落后,惨景开始了,战后收敛尸体,大约有二十万具。
而鲜血,就是最好的教训。在经历了噩梦之后,扬州开始发生蜕变,此刻少了华而不实,多了一丝实在。若是金军再次南下,可能会支撑的时间长一些。
而扬州,昔日的南北枢纽。随着战争爆发,随着运河中断,成为战争前线,再也难以恢复繁华了,除非天下一统,除非再度恢复到太平盛世,不然扬州只能继续沦落为二流城市。
“陛下,微臣请罪!”赵鼎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呜咽。
文人守城,屁事不顶。至少战国时,赵括中了埋伏了,还打了四十九天,才弹尽援绝,才死了;而赵鼎守扬州,之前多方准备,多方筹措,花费了诸多心思,可仅仅是守了十天就失守了,真是废物渣。
前者有李纲,后者有赵鼎,后来还会有许多人。
赵朴也懒得理会,扭头就走。
“陛下……!”赵鼎痛哭流涕。
丢失扬州的罪名,仅仅是守了十天,罪名之大,虽然不至死。但是贬官是必然的,李纲就是他的榜样!
…………
在行宫中,赵朴暂时休息在这里!
“陛下,此战非是赵大人的过错……”一旁的岳飞求情道。
“败了,就是败了,敌人不会给你理由!”赵朴平静道,“失败者不需要理由的!”
“陛下,不如给赵大人一个机会?”岳飞道。
“机会?”赵朴摇了摇头道,“机会只有一次,丢掉之后。再也没有了!”
岳飞还想要说什么,可是被赵朴阻止住了,最后只能退去。
坐在椅子上,赵朴忽然感到疲惫,不觉靠在椅子上。神情有些恍惚。当皇帝太疲劳了,文臣嘴炮居多。武将废物居多。大宋的问题很多,需要一一梳理,这些都不能急躁,需要慢慢解决。此次到了江南,江南将是北伐的根据地,他将仿造朱元璋。行北伐之举。
只是这一条路,失败率太高了。
喊着北伐,进行北伐的者,太多了。只是多数失败。成功的唯有朱元璋一人而已,他能够成功吗?
此次到了江南,好似进行一场科考,成功了则北伐有望,失败了万劫不复,尸骨无存。
心情有些烦闷,有些抑郁,不觉间很是瞌睡,渐渐的躺在了床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当再次醒来时,看到王舞月站在一旁,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王舞月道:“陛下,你醒了!“
赵朴道:“醒了,有什么事情吗?”
王舞月道:“赵大人,跪在殿前,向陛下请罪!“
“请罪!“赵朴冷笑道,”他请罪容易,可是二十万扬州死难百姓,复活难呀!“
王舞月道:‘赵大人,已经在殿前,长跪了一个时辰!“
“让他进来吧!”
当赵鼎进来时,神情有些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