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仅仅是靠着猜测,就盲目大军出动,太冒失了。
“最多只能是一万!”最后,文臣们集体拍板。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一味的防御,处处防御等于处处不防御。而最好的防御,就是积极进攻,消灭了敌人,敌人死光光了在,自然不需要防御了。不需要防御才是最好的防御。”
“若是出动两万兵马,我有九层信心,将金军一股重创金军;可若是仅仅一万,救援有余,追杀不及!”王守义道,“若是这一战,不能全歼这股金军,让它从容退去,必然大涨敌人士气,不利于我军防守!”
汪伯彦作为文臣之首,率先道:“王将军,此战不求胜敌,只求救回陛下!!”
“是!”王守义无奈道。
尽管不赞同这个提议,王守义也只能接受。他只是一个武夫,在士大夫盛行的大宋,他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若不是战事危急,若不是急于救援陛下,这些文臣们,未必能记起他这个低等的六品武官。
如今,没有盲目下达命令,找他商议,已经是给他面子了。
不要不识好歹。
只是,王守义感到很是可惜,一个歼灭金军精骑的机会,又要丢失了。
骑兵一旦不胜,可以从容撤离,想要狙杀骑兵,只能是守株待兔,在金军必经之处,进行伏击。而襄阳附近都是平原地形,想要伏击,人数必然众多,不然即便是敌人一头撞入口带着,也未必能扎紧口袋。
一万兵马,救援有余,重创不足,更不用说全歼了。
……………………
而此刻,在襄阳城内,也是暗流涌动。
在一个大户院落内,有几百的金军死士汇聚在一起。原本这些人分散在襄阳的各处,有的是农夫,有的是小商人,有的是道人,有的是江湖卖艺的,各类行业都有,混杂在偌大的襄阳城,根本察觉不出异端。
只是随着,一道命令的下达,这些隐藏在各处的金军密探,迅速的汇聚在一起。
而发出号令的,正是金军密探首领素衣。
“各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素衣开口道,“四皇子打到了襄阳城下,不久之后就有三万大军,就要围攻襄阳了,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开城门,接应四皇子进城。只要进了襄阳,那个宋朝皇帝就是丧家之犬,必死无疑!”
“现在,颁发武器!”
打开地下室,各种武器被拿出,迅速的武装起来。
很快,七百全副武装的金军士兵出现了,身上穿着宋人的铠甲。
“襄阳沦陷,就在这几天了!”素衣想着。
第241章懦夫的武器——神臂弩
战马隆隆,金军骑兵近在咫尺。
护卫的禁军排成圆阵,进行防御,外围是战车阵,靠里面是长矛手,在靠里面则是短刀手,弓箭手。而中心是大量的预备队,专门补漏洞。这是一个最为典型的步兵军阵,不需要太多花哨,也没有太多变化,只是一个乌龟壳,一个刺猬。
战车阵形成外围防线,防止骑兵冲进来;而长矛手做好补救工作,及时的刺杀闯进来的骑兵;而弓箭手负责远程打击,负责减缓战车阵、长矛阵的压力;而后面的短刀手,则是作为长矛手的补充。
这些军阵,只是占据着一半的士卒,而还有一半士卒充当预备队。
这次,金军有三千骑兵,都是金军的精锐,精于骑射;而宋军也是三千,是他的近卫,也是八字军最为精锐的战士。
“李破军,这一战,你指挥!“赵朴道。
“是,陛下!“李破军脸上闪过一丝红晕,似乎有些激动。参军以来,他也多次对战金军,而这次却是独立领兵。
第一次独立领兵,而且陛下将生死交给他,让他抗住金军攻击,这是何等荣耀。
“陛下,放心!某便是死了,也不会让金军踏入圆阵一步!“李破军脸色带红。神情激昂。
“老子英雄儿好汉,完颜阿骨打有十三个儿子。而宗干老成,宗望多谋,宗辅睿智,而金兀术不过是没有长大的小崽子而已,还不足畏惧!”赵朴平静道,“守住军阵,等襄阳城内的守军出动,我八字军兄弟出击。合围灭杀了金兀术。过去,我们杀过很多金军将领,但那都是小杂鱼;而这次是皇子,若是你杀了他,朕给你封侯!”
“陛下,封侯似乎有些过了吧!”一旁的赵大道。
可能赵大也没有察觉到,此刻他有些妒忌了。或者说是八字军内部的山头主义,八字军内部的党争开始了。不过,赵朴不在乎,只有有他活着,党争就在他的控制内;适当的对党争,反而有利于他控制八字军。
若是八字军中高级将领。都是一条心,没有一丝龌龊,赵朴反而是担忧不已。
权力之争存在,党争就不休。
赵朴要做的是,合理引导党争。使党争不威胁国家利益,不损害君王利益。
赵朴神色平静道:“完颜阿骨打。也就那十几个小崽子。若是能用十几个侯爵,换来那十几个小崽子的命,最值当不过了!”
李破军道:“陛下,且等待!微臣必然砍了金兀术的脑袋,为儿孙挣下那个万户侯!”
…………
此刻,李破军出手挥军阵,指挥三千近卫的战斗。
而赵朴再度的悠闲了起来,似乎这一场战争与他无关一般。实际上,战争也的确与他无关,上前冲杀不需要他,近卫们的个体作战能力,团体配合作战等,都是远超过他,上前冲杀也是累赘;指挥作战也不需要他,在场的哪一个将领都比他指挥才能高。
而更为重要的是,之前的多次战役中,赵朴多次身临前线,鼓舞全军士气,却从来没有当过一线指挥。
专门人,干专门事!
赵朴觉得,他是皇上,在近卫们没有死光前,不需要他上前冲杀;而在近卫们死光的差不多时,他上阵冲杀也没有意义了。
此刻,他坐稳这里,临危不惧,就是对这些近卫们的最好支持。
…………
“进攻!”
潮水一般的金军骑兵,在外围城扇形运动,骑兵不断的接近着外围,没有盲目的去冲阵,而是一边驾着马,一边弯弓搭箭,向阵内抛射而出。主要是射向圆阵之内,长矛手、短刀手,造成宋军伤亡,从而造成恐慌。
只要宋军恐慌了,阵型乱了,金军会出动重骑兵凿穿敌阵,从而分割开大阵,瓦解军阵。
军阵乱了,宋军也就是放羊了,只需要挥刀砍杀,收割胜利果实。
“举盾!”这时,宋军的盾牌手,齐刷刷的举起盾牌,举过头顶,箭雨落在上面,发出叮当的响声,然后多数落地,只有极少的箭刺在身上。只是这点余力,根本无法洞穿宋军将士的铠甲,仅有十几人受轻伤,无一人重伤。
而在同一刻,后面的弓弩手躺在地上,借助腰力开弩,双脚蹬开机括,一只只弩箭上匣,然后齐齐射出,也是向空中抛射而出。
漫天的箭雨,还击而去。
而金军用的骑弓,是双臂开弓,射程较近;而宋军近卫却是借着腰力开弓弩,射程较远。
立时间,前排金军骑兵身上的铠甲被洞穿,纷纷倒毙,落下马来。
初次交锋,宋军轻伤几十人,金军伤亡几十人。
…………
“这是宋军的神臂弩!”远处的金兀术皱着眉道,如此的伤亡,让他有些心疼,“对我骑兵伤害极大!”
“宋军是懦夫,而神臂弩则是懦夫的武器!”韩常不屑道,“神臂弩,乃是神宗时代的利器,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有效射程为二百四十多步,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
“只是这种武器太烧钱了,制造一件神臂弩的价钱,可以制造十件良弓,也只有富有的宋人才能大量装备,而我朝无力装备;神臂弩内部结构复杂,容易损坏,是平常良弓的十倍有余;神臂弩好费箭枝太多,威力猛烈,但是难以持久,不过是吓唬人而已;而神臂弩,太过笨重,适合于步兵,却不适合于骑兵,对我朝无用!”
一口气,韩常总结出神臂弩的诸多缺点,烧钱、复杂、损坏率高、耗箭,笨重等
金兀术点点头,心中称赞。
战场上,多使用最实用的武器,而不是最厉害的武器。
神臂弩,结构复杂,可是想要缴获上一件,进行仿造也不不是难事。可是不论是西夏、契丹,还是女真,都没有大量装备神臂弩,因为很是鸡肋,不适合。
于是,神臂弩一直是宋朝这支懦夫军队的武器。
第242章精密武器的不足
这只是初次交锋,主要在试探彼此的实力。
在初次试探之后,金兀术敏锐的发觉,这股宋军的战斗力很强,战斗意志坚定,不是随意攻击几下,就会轻易崩溃的。唯有不断的水磨一般打击,一步步让敌人增加伤亡,才能让宋军奔溃。
而金兀术号令之下,外围的金军分为两股,从东到西,不断的精确射杀,主要是射杀长矛手,和短刀手。意图很是明显,消灭了这两个军阵,圆阵就彻底的变为了皮薄馅大,那时更容易攻破。
箭雨如下,密密麻麻。
抛射而下,接着重力的作用,箭羽落下时力道极大,可以造成极大杀伤力,专门攻击阵内士兵。
而骑射中,再次显示出这股金军骑射的精悍,远隔着二百步,箭雨大量的倾泻在长矛手和短刀手身上。
射击之精确,就连赵朴也是感慨,精锐就是精锐,有几把刷子。
这一点上,宋军就差了很多,宋军多是步射,多是神臂弩射击,射程较远,弩箭射击数量也较多,只是精确性太差了。金军依靠着骑术的巧妙,提前骑马避开了弩箭。一扑弩箭射下去,好似雨点一般,数量倒是很多,只是射杀的没有几个。
赵朴远远看着,暗自可惜。
这就是差距!
这些八字军将士,虽说是精锐,可是参军时间还是较短,上战场的时间还是较短,毕竟不是这些打了十年之久的女真精锐可比。
唯一庆幸的。就是八字军的武器很给力。
宋朝的科技水平高于金国,作坊制造出的武器也比金军要先进一代;只是宋朝的作坊。腐败问题太严重,偷工减料,致使宋朝的武器质量不给力。一些远程打击武器,如投石机,神臂弩之类的,质量还能凑合;可是在长枪、长刀、铠甲之类的近身肉搏武器上,则是渣渣,不碰则已。一碰就断。
赵朴当了皇帝之后,对于军械制造极为严格,减少了一些腐败,使铠甲、长刀、长枪等制式武器质量大为提升;而作为保护他的近卫,更是装备有质量最好的铠甲,此次总算是用到了实处。
八字军的步兵,都是身穿两层铠甲。一层是较薄的鱼鳞甲,一层是昂贵的锁子甲,两层铠甲穿在身上,而脸上带着厚厚的面甲,浑身上下,密不透风。防御力极强。而短刀手,长矛手等更是从背后取出圆盾,顶在头上。
虽然在排军阵时,一些士卒成了长矛手,短刀手等。成为大阵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意味着长矛手。仅仅是拿着长矛;而短刀搜也仅仅是短刀。
实际上,身为近卫,身为保护他安全的部队,赵朴恨不得武装到牙齿,十八般兵器,全是准备到近卫身上。只是考虑到重量的问题,携带不便的问题,赵朴才免去了那种想法。但是一些轻便的,一些易于携带的,还是让近卫们携带。
比如,每人腿上别着一把三尺长的短刀,锋利异常,既可以近身肉搏;也可以打开机括,就可以变为一把一米三的长刀。
又比如,每人身上携带着圆盾,只有脸盆大小,主要是放在头顶,防备天上抛射而下。
而此刻,暴雨一般的箭头倾斜而下,可是却纷纷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不是落在铠甲上滑落,就是被圆盾挡住,落在地上。但也有少数力道较大的箭,一举贯穿了盾牌,射穿了铠甲,对八字军造成较大身亡。
而此刻,一队五百人的金军,开始向前冲击,冲击战车,想要将战车冲开一个豁口,然后大量的骑兵鱼贯而入,要凿穿大阵。
只是他们低估了车阵的艰难,战车高高竖着两米高的挡板,上面都是刺角,冲击上去,就是血葫芦,而在战车的缝隙之间,一个个全是铁制的长矛伸出,扎向了战马。战车之间又有铁链连着,坚固无比。
在死伤十几个骑兵后,冲开了一个豁口。但是很快这个豁口被更多的士兵赌上,十几杆长矛从四面刺杀而来,一些斩马刀斩向了马腿,一些金军骑兵很快被刺翻在地。
金军骑兵越是冲击,数量越少;而后面的豁口也是随之堵住。
最后。冲进去的金军【。52dzs。】,尽数阵亡。
外围的金军,又是试图从其他方位凿穿,只是豁开很难出现,即便是出现也很快被堵住。
一方拼命的攻击,一方拼命的守卫,双方都是一步不让,战斗打得如火如荼。
攻难守易,攻击一方的损失,也是永远大于防守一方,此刻金军的伤亡惨重。若是没有意外,这场保卫战,八字军将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
只是此刻,赵朴的脸色却是阴沉了起来。
站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又是弓弩射程之外,赵朴借着千里眼可以清晰的看到双方的交战,对于双方的战术、战斗力、兵种配合等。
双方的战斗意志,都很是坚定,都是勇猛向前,悍不畏死。只是女真兵,胜在战斗经验丰富;而八字军,胜在武器装备精良;女真兵胜在骑兵快速突击,可以从四面八方,袭击而来;而八字军胜在防守严密,守得滴水不漏。
而战斗中,八字军不是战车阵出现了漏洞,也不是短刀手,长矛手出现了漏洞,而恰恰是弓弩手出现了了漏洞。
不得不说,宋军的射箭技术很差,因为射箭技术差,只能靠着精良的武器弥补射箭的差距。
便诞生了神臂弩,神臂弩使用简单,可以使力气小的士兵,都能射很远的距离;又可以几只箭一齐射,形成密集的火力打击。而在射程上,神臂弩更是完爆游牧民族的弓箭。唯一的缺点,就是神臂弩花钱多。
可是大宋,什么都缺,就是不差钱。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神臂弩大量装备在军中,成为了宋军步射的制式武器。
而近卫中,也大量的装备了神臂弩。
之前,赵朴还没有发觉神臂弩的缺点,只是随着这场小规模的战斗,发觉了神臂弩的几个致命缺点。
一开始交战时,神臂弩齐射之下,好似下雨一般,只是射了几轮之后,箭支竟然罄空了。于是,射击速度,还有射击密度,都是降低了下来,要节省着使用。
而更为糟糕的是,神臂弩报废率太高了。
冷兵器时代,武器都是极为耐用,一把刀,一把剑,一把弓,一把枪,能使用好几年。战场上有些损伤,只要是修修补补,就能继续使用。
可是神臂弩不行,神臂弩内部由机括,齿轮等组成,结构复杂,相对于其他傻大粗的冷兵器而言,是精密兵器。精密武器固然威力巨大,但是出故障率也太高了,容易报废。
而报废了,除了专门人士之外,一般士兵根本不会维修。
报废了,无法维修,只能是丢在一旁。
于是开战刚刚半个时辰,就有一半的神臂弩报废了,退出了战场,士兵们只能是拿着强弓去射击。
“看来,军中还是欠缺维修兵!”赵朴看着战场,分析道。
宋军在战斗力上,必然是逊色于金军,只能是靠着精良的武器去弥补。于是有了神臂弩,在战场上,神臂弩的确是威力巨大,只是对于后勤和维修,极为要求要。没有强大的后勤,提供大量的弩箭,根本玩不起神臂弩;同样的没有强大的维修能力,及时的修补损坏的神臂弩,战场上作用也是大受制约。
“这大概,就是精密武器的缺点吧!”
第243章击退金军
历史上,神臂弩的命运很是悲剧。
在宋神宗时代发明,大量装备在军中,可是到了元朝开始失传。善于骑射的蒙古人,看不上神臂弩。而到了朱元璋时代,神臂弩彻底失传,仅仅是在《永乐大典》上,描述而已,权当是艺术品,而不是战斗工具。
从此之后,神臂弩彻底消失了。
神臂弩的消失,总是让后人扼腕不已。
这时,赵朴隐约有些明白,神臂弩为何会消失。武器太先进了,也未必是好事情。
神臂弩,制造耗钱多,不适合骑兵,破碎率高,缺乏完善的修理,注定是悲剧。
由此及彼,赵朴想到了秘密武器——火绳枪,燧发枪。
这些武器,命运与神臂弩有些相似。神臂弩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但是真正起得作用不大,至少辽国、西夏、女真,以及后来的蒙古,就没有大量装备神臂弩;
而火绳枪,燧发枪,也是大量装备在军中,只是起到的作用不大,经常扮演着烧火棍的角色,将士们宁愿使用刀枪,也不愿意使用火绳枪,燧发枪。而清军,也没有大量装备火绳枪。
宋朝、明朝都是重视先进武器的装备,却是忽视了后勤,忽视了实用性,注定了先进的武器,还不如落后的武器实用。
“看来,火绳枪,燧发枪,至少在很长时间内,只能是我的玩具,而不是战场上制式武器!”赵朴不由的想到。“因为后勤跟不上,制造业跟不敢。维修人员跟不上……这些问题不解决,新武器更多是扮演着奇技淫巧!”
今天这场交战,让他明白了很多。
………………
在赵朴胡思乱想的时刻,战场已经激烈化了。
金军骑兵反复冲杀,悍不畏死,一波接着一波,好似潮水冲击,连绵不断。战车大阵摇摇欲坠。一次次面临崩溃的边缘,可八字军战士还是顽强的抵抗着,不断的用人命抵挡着。
这一刻,所谓的战略、战术,一点用处也没有,唯有顽强的意志,看谁坚持住了。谁就是最后的胜利。
在剧烈的战斗中,神臂弩发射频率太高了,导致大部分的神臂弩走向了报废。战士们不得已只能是使用硬弓,还击金军,在射击频率上大为降低,导致远程打击不足。前线的压力加大。好似乌龟壳一般的圆阵,渐渐被敲开来大洞。
短刀手,长枪手,与冲击而来的骑兵,剧烈的碰撞在了一起。骑兵的冲击速度很快。借着战马的力道,将挡在身前的兵卒撞飞。立时骨断筋折。而在撞飞的那一刻,长矛手毫不犹豫的刺出了手中的长枪,将战马扎上一个血窟窿。
而短刀手,更是向战马马腿下钻,可能会被金军的战马踩死,可能会被劈下来的刀剑砍死,但是他们没有选择,还是义无返顾的向马肚子下面钻,然后砍向了马腿,刺向了马的肚子。
战斗分为残酷,血淋淋的!
但是这一刻,双方都没有退缩,都没有向后跑路,都是勇猛的砍杀向敌人,不是被敌人杀死,就是杀死敌人。
八字军战士,在拼死战斗着,为保护皇上而战;而金军战士,也在拼死战斗着,为元帅的赏识而战斗。
战斗到了最后,双方的阵型早已尽混乱了,战车兵也拿起手中的长刀战斗;而长矛手也是几人一伙,围攻向一个金军骑兵;弓箭手早已尽丢掉了弓箭,操起长枪,或是战刀,砍杀向敌人。而金军在冲进阵内后,战马的速度下降了下来,失去了速度,威力也随着大减,战马不再是助力,而是累赘。一些金军骑兵,干脆跳下了马,挥舞着陌刀,或是狼牙棒,砍杀向了八字军士兵。
金军没有明显的步兵与骑兵区别,上马就是步兵,下马就是骑兵;有马就是骑兵,没有马就是步兵;需要马战斗时,就是骑兵,不需要马作战时,就是步兵。在骑兵与步兵的转化中,运转灵活自如。
虽然是混战,双方阵型大乱,可八字军还保持着以小队为主的战斗单位,这都是鸳鸯阵影响所致。整个八字军,以小队长和副队长为核心,进行冲杀,小队长阵亡了,副队长顶替,整个小队凝聚为一起,纵横拼杀。
而这一方面,金军就差了很多,金军是天生的将士,在战斗中磨练出的强军,战斗力当之无愧的强大,可是纪律上就差了很多,在战斗中好似散沙一般战斗,即便是一些金军士兵组合起来战斗,也多是无意识的,没有形成模式。
“杀呀!”
“冲呀!”
双方都在拼杀,都在死战,都已经杀红了眼睛,只看衣服不看人,看见衣服不符,就上前砍杀。
在混战中,唯有中央高台一带,还是保持着队形,有着二百多的近卫,护佑在赵朴身旁,还有五百多的武备学堂学员护卫外围。
这些武备学堂学员,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血淋淋的厮杀,惨不忍睹的残肢断臂,狰狞尸体。
一些武备学员,多是书生,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血战。在书本上,打仗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仗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好似苏东坡的诗词一般,浪漫唯美;可是此刻的场景,彻底颠覆了他们的是世界观,那位指挥作战的将军下达的命令很是简单,直接,死板,一点玄机也没有,一点奥妙也没有,没有一丝的艺术性可言,没有一点唯美之感。
一切都没有,唯有厮杀,唯有血战,一批人死光,另一批人顶上去,直到全部死光,或是击退敌人。
他们是武备学堂学员,也是战士。也是保卫皇上的卫士,不断斩杀者冲击向高台的金军士兵。以生涩的手段,杀戮着金军。
战斗波及到了高台之下,众多的侍卫都是脸色苍白,而只有赵朴神色依旧,依旧在胡思乱想,依旧着思考着使用火绳枪、燧发枪的利弊。
似乎一切,都与他无关;
或者是坚信,死不了。
“嗖!”一只利箭射向了赵朴。立刻被身边的侍卫用盾牌挡下,四周散乱的箭支,零散射来,都被四周的侍卫挡住,一点也伤害不了他。
这时,一个金军捍卒,冲向了高台。杀掉赵朴,灭掉这个宋朝皇帝。只是迎接而来的,是锋利的长矛,犀利的陌刀,而这个金军捍卒的功夫很高,手中的狼牙棒挥动。将招呼向身上的各种武器砸开。然后狼牙棒一挥动,砸在了一个近卫上,这个近卫被活活打死。
而这时一些刀枪刺杀在金军捍卒上,都是被身上的铠甲挡住,难以伤及。
这个金军捍卒继续向前冲杀。所到之处,无人可当。好似一个人形坦克,不断的辗压着前方,不断前进着。
捍卒一步步上前,距离高台越来越近,似乎泼天功劳近在眼前。
而这时轰的一声巨响,一个鸽子蛋一般的铜丸打出,穿透力极为强悍,瞬间洞穿了三层铠甲,将金军捍卒内脏轰成了一个稀巴烂。
“这是什么?”
临死的时刻,这个金军捍卒有些不甘心,只是再不甘心,也只是死人了。
他死在了大号的燧发枪下。
早期制造的燧发枪极为不成功,赵朴本打算制造燧发枪,却是造出了抬枪。无法装备骑兵,装备步兵又不划算,只能是装备在近卫军,专门对付那些武艺高强的高手。
不论是武艺如何高强,一抬枪打下去,鸽子蛋般的铜丸飞出,打在身上,管你是九阳神功,铁布衫,还是金刚不坏之身,全是毙命的料。
而这个金军捍卒死了,光荣的成为第一个死在抬枪之下的金军士兵。
…………
这个金军捍卒死后,又有一些金军捍卒冲向高台,也是陆续被抬枪秒了。
十米的距离,五门抬枪一起发射,近乎是百发百中,必死无疑。
善战的金军很多,勇猛的也很多,都是百人敌,是战场上的猛将,正常情况下,想要杀死他们,需要费一些劲,可是在抬枪无耻的围攻下,纷纷倒下,至始至终,无一人冲上高台。
血战在继续,身边一些大臣,却是心惊胆战,有些吓尿了。
“陛下,请速速移驾,免被刀剑所伤!”这时,一个臣子跪倒在地,大哭了起来。
这时,赵朴才回过神来,心中暗道:移驾,移到哪里去?一动不如一静,在这里不动一下,未必死的了;可是一移动,嘿嘿!”
“卿家放心,吾死不了!”赵朴神情平静,似乎胜利在握。
他的从容,无疑给四周的大臣,侍卫们,下了一份定心丸。
“看,金军不是退了吗?”赵朴道。
众人望去,才发觉金军正在缓缓退去;而在撤退时,也是井然有序,一点慌张也没有。
…………
金军退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一战,主要是打士气;这一战,主要是打突袭。
金军远道而来,本身就是疲惫不堪,就是靠着一股气,靠着必胜的信念,才坚持进攻;在这股士气之下,金军屡屡冲垮敌军,击败一股又一股敌人,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除了这次例外。
骑兵善于远程奔袭,奔袭而来,一些宋军往往是没有来得及摆好军阵,就遭到了骑兵的距离冲击,被凿穿,切割为好几块。接着宋军四处奔逃,金军就可以骑马斩杀,挥刀收割胜利果实了,只是这次也是例外。
连续激战了一个时辰,换了两次战马,骑兵损失近乎一千多,可是还没有攻克。
久攻不克,金军士兵已经疲惫,士气大损,全军隐约间不愿意再战下去。
而最为主要的是,金军仅仅三千人,而宋军也是三千人,以三千金军进攻三千宋军,攻击一方的死亡率高于防守一方,可能战斗到最后,金军拼光了,可是宋军还活着。
在战斗下去,胜利机会渺茫。
“罢战吧!”金兀术神色黯然,“原本想要擒住宋朝皇帝,那时宋军群龙无首,江淮,江南等地,唾手可得。只可惜,天不佑大金,一时间难以攻克!”
距离是那样的近,一些金军士兵已经接近了高台,似乎就要冲杀上去,杀了宋朝皇帝,似乎胜利就在眼前,似乎触手可得,可就是差着临门一脚,迟迟难以进入。
“殿下此言甚好!”韩常点头道,心中早不愿意开始这场战斗。骑兵善于奔袭,却不善于进攻;若是敌军军阵未摆好,可以快速冲击,冲杀敌军;只是如今,军阵已经严密,再冲击,那是找死。
号角声吹起,金军骑兵缓缓退去!
第244章围点打援
在在场的将士们却是欢呼了起来:“我们胜利了!”
“金军也不过如此!”
“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全是吹的!”
“那个四皇子,也是废物一个!”
这一战,算是平局,金军伤亡上千人,宋军也是伤亡上千人。可是在另一种意义上,宋军却是打了胜仗。各种奚落声,各种嘲笑声,从宋军将士口中传出,似乎金军也不过如此。只有奚落金军,只有贬低金军的无能,才能缓解激战后的紧张,生死一线时的恐惧。
在短暂的欢呼之后,八字军上下开始收拾战场,一些受伤的袍泽及时的救治,一些重伤无望的及时补刀;而遇到来不及撤退,重伤倒地的金军,则是上前补刀,结果了性命。一些散落的刀剑要捡起,战利品也要收割,还有必要的警戒。
激战后,战士们疲惫不堪,可兴致很是高昂。
赵朴也是微微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活了下来。外人看来,赵朴从容镇定,即便是金军杀到台下,也是脸色依旧,有雄主之风;可是赵朴知道,一切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