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断绝对河北,河东等地匪军粮饷支持,罢免勾结匪军的官吏,这是釜底抽薪;
第五,张所抗击我朝雄兵,请求斩杀张所,彻底伤了武将之心;
第六,宗翰元帅侄儿,无故在宋境消失,似乎被歹人所害,请求陛下捉拿凶手;这不是找八字军的不自在吗?谁不知道,这是八字军动手。动了八字军,就是动了陛下。
听完这六条,即便是最为坚定的议和派,这一刻也动摇了。
不管是有一千条理由,一万条理由,卖国就是卖国,即便是挂上曲线救国的名义,也掩饰不掉卖国的本质。谁若是签订下这六条,绝对是遗臭万年,名声烂到了大街上。
赵朴道:“各位卿家,可有话说!“
“陛下,为了江山社稷,还是签了和约吧!”这时,一个主张议和的大臣跪倒在地,呜呜的哭了起来,“这个罪名让臣等来背吧!”
赵朴神色厌恶,哭的泪水再多,也难以掩饰卖国的本质。
“和约六条,还是签了吧!”
好似骨米诺骨牌效应,随着一个臣子当出头鸟,其余各个大臣纷纷跪倒在地,脸上流着泪水,一副悲伤到了极点的样子。
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跪倒在地的大臣,一致要求签订和约六条,并述说着各种理由,似乎这是为了卧薪尝胆,为了委曲求全,为了等待时机,并搬出了刘邦的例子,李渊的例子。刘邦,不也有向异族献女求和的污点;李渊也不是向突厥成臣的屈辱吗?
屈辱不算什么?
不过是为了卧薪尝胆,日后找回场子。
赵朴心中恍然,恨意不断:这就是卖国的理由,卖国的借口,卖的理所当然,卖的理直气壮。卖国不叫卖国,是为了修生养息;卖国不叫卖国,是为了卧薪尝胆;卖国不叫卖国,是为了等待时机,在报复。
有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有志者,事竟成,卧荆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本是激励后人,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底,必然会胜利。而此刻,却成为了议和派主张议和,主张卖国的最好理由,真是一群淫才!!!
退后,是为了向前一跃。
然而此刻,已经是退无可退,再退下去,就是万丈深渊,就是万劫不复。
有一有二,但没有再三再四。
一次次推让,一次次屈辱,早已经是退无可退,再也没有签订屈辱条约的资格了。一旦签订,那就是汪精卫、那就是李鸿章。
赵朴握紧了手中的燧发枪,眼神中闪出狠戾,文人不靠谱,就靠我的燧发枪吧!
“不可,这六条,一条也不能签订。一旦签订,必然是国之不国,大宋不亡将亡!”这时赵鼎等人,再度组织起抗金派,坚决反对议和。而议和派们纷纷声讨,激烈的论战又开始了。只是主战派依旧是势单力薄。
而一旁的金军使者,兴致勃勃的看着这一切。
………………
赵朴看着吵闹的朝堂,心中知道:若是这样争吵下去,三五天搞定不了,可是金军会留给这么多时间吗?”
摆了摆手,一旁的太监走了过来,递过了一个字条。
太监匆匆离去。
赵朴心中松了一口气,一切还是要靠枪杆子决定。大臣们争吵不断,一时难以决定,那他就帮助他们决定吧!
争吵还在继续,赵朴还在等待着,心中有些着急。
这时,外面传来了铠甲响动的声音,一队队穿着甲衣的将士,快速的跑了进来,迅速的包围了大殿四周,刀枪林立。众多大臣立时惊呆了,不会是玩兵变吧!可是很快的摇了摇头,没有陛下的玉玺,没有枢密院的签发,根本难以调动一丝兵力。
即便是调动了兵力,也无法这样毫无声息的通过宫禁。
这时,一个穿着甲衣的战士快速向前,向赵朴施礼道:“陛下,幸不辱命!”
“好!”赵朴点点头,站起身来。
“陛下,这是怎么了,为何要近卫进入大殿!”
“莫非是……要诛杀我等!”
“完了,早知道如此,就不应该加入议和派!”
这时,议和派一方惶惶然,在他们看来,这是皇上要清算他们。
在不久之前,宋钦宗也是以诛杀六贼之名,大量的清洗了朝中大臣;如今,皇上也是要借着这个名义,清洗他们。不必流放,不必诛杀,只要摘去帽子,打入大牢,就是万劫不复。
这时,一直以来,置身事外,一直平静无语的汪伯彦道:‘陛下发生了什么,为何让近卫入殿?“
赵朴道:“岳飞,你说吧?”
这个青年将领,正是岳飞。
岳飞,此时也算是近卫军一名头目,负责宫禁安全。之前,在剿灭南下的那股女真军时,岳飞勇猛冲杀,率领的中队,战绩优秀。不过战斗中,岳飞身上有三处创伤,有一次差些射在心脏上,差点毙命。
这让赵朴心惊胆跳,他打算将岳飞培养为头号名将,杀敌的利器,若是在一场小战斗中,就阵亡了,那也太亏了。
此时的岳飞伤势已经好了,一副生龙活虎的样子。
岳飞道:“陛下,这次金军以议和为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已经派遣一万骑兵,一人三马,已经快速渡河,逼近了扬州,距离这里不足百里,可能下午,金军就会杀到扬州。那时我等早已经沦为金军俘虏!”
“轰!”
顿时间,将大臣们轰击得里焦外嫩。
他们在这里议和,金军却是袭击而至,不会是真的吧!这一刻,不论是议和派,还是抗金派,都再难以镇定,心神慌乱不断。都看向了金军使者,看他如何回答。
金军使者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慌,可很快的隐藏起来,“不会的,我朝诚心议和,那里会做这等背信弃义之事!“
可是,在场的大臣都是老油子,察言观色,揣摩人心都是一等一的高手,看着金军使者的表情,心中已经肯定了八九分。一切都是真实的,此时此刻,可能金军已经出发,已经时刻要兵临扬州,破城在即。
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
“和约有两种,一种是真心打算议和,从中捞取利益;一种是假装议和,提出苛刻要求,超越底线。这一种和约,根本不能答应,一答应了,就彻底玩完了。这种和约的目的,在于拖延时间,或是等待敌人主动抛弃议和,或是趁机修养,或是趁机袭击。在汴梁时,金军就多次提出议和,这种议和不是真正的议和,而是为了一步步的我朝实力,削减百姓抗金意志,最后好似杀猪一般,一刀砍了!我的父兄因而沉沦,但是我不会……”
赵朴悠然道:“人不会总是在一个坑里摔倒,摔倒的次数多了总会长记性。明处议和,暗处头偷袭,或是趁机积蓄力量,这类手段,玩了十几次还继续玩,你们不觉得累,我还觉得麻烦!”
说着,赵朴再也不废话,掏出燧发枪,砰的一声响声,打在了金军使者的胸口,顿时鲜血流了出来,一声惨叫传来,金军倒在了地上。
随着枪声,在场的大臣们不由的心中突突。
“暴君,你敢杀我!“
“我为何不敢杀你!“
“将军会血洗扬州,杀得鸡犬不留!‘
“可惜,你看不到了!‘
赵朴微微皱眉,这年头的燧发枪质量不咋地,一枪还秒杀不了他。
一枪不行,就两枪:两枪不行,就三枪;三枪不行,就四枪。不信就秒杀不了。
这时金军使者,再也顾不了多少,扭身就跑。可惜很快,宋兵一拥而上,在一番肉搏之后,这个金军使者被捆住了。这个金军使者,悲剧的成为来活靶子,被瞄准射击,被这个粗劣的火器虐待着。
这是纸壳子弹,弹丸与火药合在一起,少去了填装时间,赵朴添好子弹,瞄准射击,“啪”一枪又打中了,胸口又冒出了血。
“我李允,做鬼也不会放了你的!”
“混账,你还好意思叫李允,为何不叫完颜允!一个狗奴才,一个狗汉奸,老子毙了你!”赵朴装好子弹,又是一枪射出。
“啊!”金军使者惨叫传来。
随着金军使者的喊叫,在场的大臣们都是心中惶恐,这位陛下,也太暴力了,竟然在大殿之上,用“暗器”杀人。
“砰!”
“砰!”
连续打了五枪,这个金军使者才挂了。
赵朴暗自抱怨道,质量不给力呀,不过比起砍头,比起凌迟,枪毙算是文明许多了,这也算历史上第一次枪毙事件吧,开口对殿内大臣道:“屁股决定脑袋,关键是屁股坐在哪一边。屁股若是坐错了位置,会掉了脑袋的!”
第193章奇袭扬州
地上流淌着鲜血,还有金军使者的尸体。
而此时,赵朴正在握着燧发枪,脸色有些不满意,质量太不给力了,打了五枪,才灭了一个人,太差了。
“陛下,这是什么武器?”
“燧发枪!”赵朴扬扬得意。
杀鸡儆猴!
朝中的大臣都是精明之人,很快的了解了赵朴的意图,这是借助斩杀金军使者,威慑他们。
此时,鸦雀无声,众人心中砰砰乱跳,他们都是文人,平时连一只鸡也没有杀过,如今见着这位皇帝,活活杀死这个金军使者,心中早已是惶恐不安了。至于两军相争,不斩来使,这类话,早就忘记说了。
一些大臣心中暗自骇然,暗生悔意,宋朝建立以来,历代的皇帝都是温文尔雅,谦和礼让,只有这位皇上刚硬、暴力、血腥,更是用燧发枪,直接折磨死金军使者,太残暴了。为何当初脑袋抽了筋,竟然选这样人为皇帝,性格太过刚硬了
一些大臣却是暗自喜悦,只有这样刚硬的帝王,才能托起危亡的局面,
“作为一个男人,一定要保护四样东西——头顶的父母、身边的兄弟、怀里的女人、脚下的土地。父母生我,养我之人,谁辱我父母,我斩谁头颅。我的父亲遭遇靖康之耻,被掳到北方受苦,此乃是奇耻大辱,身为儿子,岂能不报仇;兄弟义,手足情,爱惜兄弟方能家和,方能国家昌盛。吾之兄弟皆是被金人,所掳走,半数死在了路上,这是切骨仇恨,只能忘怀;汴梁被破,宗翰残暴,离散万家之女,逞一人之**,掳走我大宋女子无数,宛若娼妓,备受屈辱,此仇岂能不报;石敬瑭割地,遗臭万年,我若割地,死难入祖坟!”赵朴最后喝道,“男人活着,要有骨气!”
众臣心中骇然,皇上这是明着说他们没有骨气。
“金军快来了,各位还是快速离去吧,什么都不要带,只要带上三天的干粮就足够了。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快快逃命吧!”赵朴神情有些疲惫,坐在椅子上,宣布退朝。
在太监的唱喝之下,众臣纷纷离去,开始收拾行李,快速的跑路。毕竟下午时,金军就要杀到了,时间有限,需要快速跑路,只有跑路才能有活路。
看着大臣们仓惶逃离的样子,赵朴眼神中满是轻蔑。
他刚刚说出,金军杀来,大臣们就惊慌不已;他让这群大臣们跑路,这群大臣们就跑路,真的太不够意思了。
不过这群垃圾滚蛋了,就滚蛋吧,省的呆在这里,丢人现眼,议和不断,搅乱人心。
总算还有两个大臣,没有离去,正是汪伯彦与赵鼎。
赵朴问道:“为何不走!”
“陛下,金军已经兵临城下,陛下打算如何抗敌?”这时,汪伯彦问道。
赵朴心中生出一丝感动,汪伯彦本事一般,理政才能一般般,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宰相,但是至少是一个合格的臣子。在这生死危亡的时刻,也惦记着他,没有率先跑路,叹了一口气道:“还能怎么样,只能是继续守城!跑路,只会死的更快!”
“陛下,臣等愿意与陛下共生死!”汪伯彦道。
“还是免了吧!”赵朴平静道,“打仗还是武人来干吧!”
“陛下,可有破敌之法?”
赵朴摇了摇头道:“那里有什么破敌之法,不过是病来将当,水来土掩,被金军打死,也不能被吓死!”
“陛下,你是何时知晓金军将要奇袭扬州,为何我枢密院不知?”赵鼎问道。身为枢密院使,掌管着军法的情报,各个探子密布在宋地各处要害,甚至连金军内部,也有密探。金军要奇袭扬州,必然露出蛛丝马迹,早已经知晓。可是各路探子,却是一点情报也没有送来。
赵朴道:“这是我猜的!”
“猜的!”汪伯彦、赵鼎等人立时有些无语,一惊一乍,原本以为是金军真的要杀到了扬州,那里想到是陛下随口一说。
赵朴有些失望,这些大臣真的不怎么样,只能继续道:“人心不足蛇吞象。金军已经占领了河南,山东,陕西大部,距离扬州咫尺之遥,金军会放弃吗?所谓的议和,也不过是骗一骗小孩子而已,若是我所料不错,金军将会借着议和的名义,袭击扬州!”
“不会吧,金军已经是疲惫之军,那里会袭击扬州。况且要奇袭扬州,必须避开沿路的各个光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汪伯彦还是有些不信。
而赵朴也没有太多的解释。
解释永远是多余的,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理解你的不需要解释。
“呜呜!”这时外面传来号角声,喊杀声,接连不断。赵朴心中不由的打了一个突突,不会就这样杀来了吧!
“不好了,金军杀到了!“这时传来了太监慌张而惊恐的声音。汪伯彦、赵鼎等人立时惊呆了,金军真的杀来了,而在惊讶之后,是惶恐,是畏惧,金军已经杀来了,他们还能活下去吗?顿时有种慌了手脚的感觉。
…………
一切都是这样快!
大臣们刚刚走回家,来不及收拾行李,就听到了呜呜声,听到了喊杀声。不由的心中暗骂,情报也太不准确了,说好的是下午,金军杀到,怎么这么快就杀到了。来不及收拾金银细软,想要跑路,已经是不可能了。
“不好了,金军杀进城了!”
“金军要屠城,快跑呀!”
“城门堵住了!”
原本繁华的扬州城,顿时炸开了锅,随着号角声的吹响,百姓纷纷仓惶逃窜,踩踏不断,被踩死的一大片。
可是悲剧的发觉,所有的城门都堵塞了,只有一个城门开着,可还是有大量的弓弩手守卫,外围设置了木桩,胆敢有冲击城门者,杀无赦。
一些百姓冲击,立时间被箭射杀,枪捅死。
…………
“哈哈!”
此刻,赵朴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没有一丝害怕,似乎金军兵临城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陛下,为何而发笑!”赵鼎问道。
“我猜到了金军会奇袭扬州,却是忽视了金军会来的这样快!”赵朴笑了,神色中满是从容自在,似乎一点也不将危机放在眼中,“一个大捷摆在我们眼前,金军旦夕之间,将要覆灭!”
“此次金军昼夜袭击而来,兵马不会太多,顶多是一万出头,太多了就做不到奇袭的效果。而我军靠着扬州坚固的城防,三万厢军,三万八字军,足以挫败金军的奇袭。奇袭,在出其不意,如今被我军察觉,已经失去了奇袭的效果!奇袭战,已经变成了攻坚战!”
“诸位若是有兴趣,不如陪我去城门楼观战!”
第194章密探首领
杀人诛心!
此时扬州城内,鸡飞狗跳,百姓惶惶然。由于慌乱,被踩踏而死的百姓上千;而冲击城门,被八字军射死射伤者有几百。城内抢劫事件,发生了十几起。而金军只是有几十个骑兵,在外面溜了几圈,就撤走了
金军自大,却没有自大到可以用几十骑,攻破扬州,主要是负责侦查敌情。
………………
夜晚到了,金军大部队也到了扬州城下。
金军人马比较少,仅仅是七千骑兵,一人三马。此时大部分驻扎在北城,虎视眈眈的兵临扬州。战马嘶叫,只是简单的布置来营寨,就歇息了下来。
“这一战,不好打呀!”
完颜撤离和看着城墙上的布防,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这次奇袭扬州,本着是骑兵冲击到城下,趁着城门未开,然后一举攻陷城门。城门既然失去,城内百姓必然惊慌,士兵必然士气低下,最后弃城而逃,那时他只需要秋风扫落叶般追杀,就可以大获全胜了。
若是运气好,抓住宋朝皇帝大功一件;运气差,也可以抓住一些伪朝的臣子。
只是刚刚接近扬州附近,金军斥候就与宋军交战了,激战许久之后,情理了宋军斥侯,却留下的尾巴。一个宋军斥候临死之前,点燃了火箭,顿时间耀眼的火花,巨大的声响声惊动了百里,也让宋军发觉。
想要撤离,已经不可能了。
而兵临扬州城下,没有看到仓惶而逃的百姓,而是看到杀气腾腾的宋军士兵,已经失去了夺取城门,攻陷整个扬州城的最佳机会。
而更令他惊讶的是,城外有一座大营,耸立在城外。
金军兵临城下,这只宋军没有撤到城内,而是依旧驻扎在城外,这让他大吃一惊——金军所到之处,弃城而逃者大有人在,不战而降者大有人在,能够居城而守者很少。可是唯独这只宋军,极为奇葩,有城不入,大模大样的呆在城外,与金军对峙。
曾经派出一支部队,前去试探底细,结果是死伤百人,仓惶而去。
看似不大的营寨,内部设计极为严密,沟壑纵横,栅栏密集,一层套着一层,层层之间,相互衔接,没有一丝破绽。强攻之下,纵然是上万大军,也难以攻破。
这让完颜撤离和心生警惕,这是一只强军,实力很是强大,不容许一丝疏忽,一旦疏忽轻则是大败而回,重则是全军覆没。一想到完颜叶之死,完颜撤离和心中就愤怒不已,这是伐宋以来,阵亡的第一名金军大将。
夜色降临,在帅帐内,完颜撤离和坐在帅椅上,看着一旁坐着的素衣男子,问道:“素衣,扬州的情况如何?”
“很不好!此次我军南下,原本打算鼓动百姓逃亡,冲击守城士兵,使我军顺利进入扬州!只可惜宋军太过狡猾了,提前堵死了所有城门,只留下一个城门,又派遣弓弩手守卫,谁敢乱闯,杀无赦!我的计划落空了!”这个素衣男子,正是金国最高密探统领,对于扬州的情况最为熟悉,“扬州很难攻破!”
他身穿素衣,于是以素衣为号。真实的名字,除了仅有的几个高层,已经无人知晓。。此次金军南下,所有的情报都是素衣提供,从城防、军队布置、将领信息等,都是极为仔细的告知给金军,致使金军能够摧枯拉朽般,猛烈进攻。
他一直扮演着金军耳朵和眼睛的作用。
“很难攻破?”完颜撤离和道,“我大金国力薄弱,难以支撑太长时间得征伐,如今激战已经半年多了,攻陷城池我无数,获得粮食、金银众多,奈何美中不足,就是这个宋朝皇帝跑了。这次必然要擒拿那个宋国皇帝!”
“他可不是那样好擒拿的!”素衣脸色中闪出忧虑,“这个宋朝的新皇帝赵朴,不同于他的老爹的懦弱,也不同与他的兄长犹豫不决,他性格坚毅,敢于拼杀,面对强敌,从来不畏惧,总是能够勇往直前;而一旦情况不妙,他又能及时的撤离,迅速的保全性命。他可以为了原则而牺牲灵活性,也能为了灵活性牺牲原则!真的很难缠,靠着奇袭,根本难以奈何得了他。要想擒杀他,唯有集合中路大军,东路大军,合力出击,才能彻底消灭他!”
完颜撤离和道:“那个宋朝皇帝真的那么厉害吗?”
“如今,宋国皇帝赵朴不过十七岁,还没有成年,但是为政却是极为老道,最为恐怖的是,他建立了一只强大的军队…………”素衣开始讲述八字军的成军经历,与战斗力。“此时的八字军成军时间还短,战斗力还有限,不是我女真军对手。但是一旦赵朴将八字军扩展到十万,二十万,那时就是我女真的噩梦了!”
“那时,八字军仅仅有八千人,就敢于昼伏夜行,千里急行军,出现在我军大后方,袭击了运粮队,那是第一战!”
“其二,娄室将军,为了剿灭他亲自出手,只是被他拖住,进退不得,最后只能是退兵!”
“后来,我军为攻汴梁,那时十五万大军粮草消耗巨大。而他却是率领八字军,袭击我军的运粮队,致使我军粮草短缺,不得不从汴梁撤离!”
“而最近更是,算计了我军,完颜叶将军被他坑害,身陨,五千精锐骑兵阵亡!”
“此刻,攻破扬州,已经是不可能了,最好是袭击扬州附近的州县,牵制八字军。一旦八字军撤离扬州,或是救援其他州县,那时我军的机会就来了,最好是将他歼灭于郊外。我军善于骑战,骑射,而宋军善于弓弩,善于守城,只要是离开了扬州,那时足以将之歼灭!”
完颜撤离和道:“我军孤军深入,一旦被宋军合围,那时情况不妙了。况且宋军坚壁清野,我军缴获有限,长久僵持下去对我军不利!”
这是一场奇袭战,要在短时间内结束,而不是打一场僵持战。
此刻在宋军腹地作战,短时间内根本不会有援军,注定是孤军,面对四面合围而来的宋军,很是危险。
第195章血战
这一夜,完颜撤离和失眠了。
他没有读过孙子兵法,没有读过司马法,没有读过尉缭子,也没有读过武经总要,但是长达十几年的战斗经历,从辽东,打倒河北,河南,又打倒淮河,早已将他磨练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
此刻,看着扬州城,完颜撤离和不断的计较着,不断的思索着,权衡着。
…………
而这一夜,赵朴的心情也不平静。
金军兵临城下,在经过初始的混乱之后,全城上下开始稳定。
行走在大街上,赵朴随意能闻到淡淡的血腥味。
人性是自私的,在金军兵临城下的时刻,人性的丑陋暴露无疑。踩踏事不断,抢劫事件不断,还有冲击城门,一切都是乱糟糟的。
一些大臣更是想凭着官位,闯出城外逃命。可是迎来的却是无情的弩箭,这都是赵朴提前叮嘱好的,谁若是敢于硬闯城门,格杀勿论。这再一次说明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在乱世有刀的,还是比没有刀的更厉害。
扬州城内有二十万百姓,一旦城破,就是二十万头待宰的牛羊。为了扬州百姓,赵朴必须坚持下去,不能在逃跑了,再逃跑下去,就是遗臭万年了,他丢不起这个人。
不过如何守住,这是一个大问题。
城内仅有五千的八字军战士,两万五千正驻扎在城外;还有接近三万的辅兵,战斗力低下,不过守城还是足够了。金军若是攻城,他反倒是不怕,可以将金军引入城内,进行巷战,靠着鸳鸯阵近战无敌的特色,赵朴有足够的自信,将这七千的金军坑杀在扬州。
可是,金军将领会这样吗?
赵朴摇了摇头,金军将领不傻,只要不是脑袋抽筋了,就不会犯下这样二货的错误。
如今金军只会围点打援,一步步消灭勤王之师,或是到其他城池劫掠。一旦围点打援,靠着宋军那点野战能力,几乎是来多少,死了多少;靠着骑兵的犀利,可以一步步消灭援军,缴获物资,以战养战。
若是金军金军劫掠扬州附近的州县,也是一场大劫难,那时若是救援必然陷于野战,若是不救援必然失去人心。
真是一个纠结的问题。
赵朴叹息道:“上次,一举歼灭五千金军骑兵的战列,注定是无法再次上演了!这次如何对敌!”
在灯光下,赵朴再度失眠了。
“陛下,可是心烦金军袭扰!”王舞月道,“扬州经过修缮,城墙坚固,滚木礌石又放在城墙上,金军必然难以攻破扬州!陛下,可以高枕无忧!”
赵朴道:“我不担心金军攻破扬州,就怕金军不进攻扬州,一旦围点打援,或者是四处袭扰,或是干脆逃跑而去,那就麻烦了。想要守住扬州很容易,难的是击溃这股金军,乃至是彻底消灭!”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这种被动防守的感觉,让赵朴心中极度的不爽,却又无可奈何。
八字军训练了一段时间,战斗力有所提升,可还是战力欠缺,守之有余,而攻之不足。一旦野战,胜率不足三层,让八字军前去冒险一战,太危险了。一旦全军覆没,或是损失巨大,那时他必然陷入险境。
在后世,为何宋高宗要消藩,剥夺各个将领的权力,甚至是诛杀岳飞。就是因为宋高宗是一个文人,他没有直接掌控军权,没有值得信赖的嫡系军队。只能是靠着大义之名,削去各个藩镇兵权,不然一旦兵变,必死无疑。削藩固然稳定了局势,消除了兵变的可能性,但是代价是惨重的,自废武功,将国防力量削弱到了极点,更是流下来“兔未死,狗已烹“的千古骂名。
未来,他既想要稳定局势,又免去之自废武功,唯一的出路就是建立一只强大的中央军。
有着强大的中央军,可以震慑其他的藩镇,让那些武将心存忌惮,不敢妄为,又同时能够稳定住局势。
只是如今的局势,逼迫他不得不战。
赵朴纠结了!
…………
第二天,期望中的攻城战,并没有发生。
这让赵朴大失所望,金军选择进攻的重点是城外的八字军大营。
铁骑在纵横,各种攻城器械,轮番上场,喊杀声不断,号角声呜呜不休,战斗开始了。一队队金军士兵开始在破城车的掩护之下,进攻八字军的营寨,填平了一道道壕沟,推到了一道栅栏,似乎破营在即。
这时一直沉稳的八字军,开始反击。
在抛石机的抛射下,一坛坛的猛火油轮番砸出,顿时将攻城车起火了,好似一个巨大的火炬。这时八字军开始反冲杀,远处是弓弩掩护,射击;近处则是一排排的标枪抛出,在标枪之后,是一根根长矛,还有刀斧手掩护出击,盾牌手左右策应。
一番冲杀之后,金军战死者众多。
而这时金军骑兵出动了,试图想要冲垮步兵,这时一个个巨大的盾牌手出现了,把大盾牌倾斜放在地上,形成一个个路障,然后躲在盾牌后面出击。
这时的金军骑兵也学聪明了,没有杀入盾牌阵内,而是抛出一个个皮囊,皮囊内装有火油,扔向了盾牌大阵,然后是火箭射出,顿时间火油燃烧起来,盾牌阵变成了火焰阵,烧死烧伤者宋军无数。
遇到这种绝境,若是换做一般的宋军早已经是崩溃来,向后逃窜,可是八字军没有这样的规矩。
在八字军将士眼睛中,士兵者有进无退,只有向前杀死敌人,或是被敌人杀死,此外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陷入绝望中的八字军士兵,不顾身上燃烧的火焰,扑向了金军骑兵,选择同归于尽,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这一刻,远处观战的完颜撤离和震惊了,这还是那群好似绵羊一般的宋军吗,简直是一群虎狼之师。
世界上没有无法破解的阵法,却有无法破解的坚强意志。
盾牌阵被破解了,而骑兵也失去的引以为傲的速度。一个个鸳鸯阵出现,狼筅出击,一个横扫,就能够将一个骑兵打落马下,落马后的骑兵来不及反抗,七八件武器就扎来,砍来,砸击而来,不是被刺成了血窟窿,就是砸成来肉泥。
即便是有一些骑兵,躲过了狼筅的横扫,也没有躲过斩马刀斩马腿。
而战斗到了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