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集合在亮了同一张清纯脱俗的美靥上,还配合着一份让人无法抗拒的迷人气质;乌黑柔顺的及腰长发此刻扎起了一条灵动的马尾辫,越发的衬托出美女的婀娜妩媚;雪藕般的柔软玉臂,优美浑圆的修长玉腿,舷耨细削光滑的小腿,晶莹洁白、光泽动人得如同皎月一般,一幅修长窕耨缮窈的好身材,以及那青春诱人、成熟芳香、饱满高耸的一双Ru房,配上细腻柔滑、娇嫩玉润的冰肌玉骨,真的是婷婷玉立。
随着她柔软腰肢的摆抖、酥胸那两团美好凸起的轻颤,几乎可以让人忘记呼吸,赵朴不觉呼吸紧张,上前抱住了佳人,伸手拍灭了灯火,轻轻的吻去。
赵朴压在王舞月身上,鼻息间嗅到一股特有的体香,也忍不住张开肆意妄为的手,在王舞月的身上游走,经过王舞月优美的玉颈,浑圆的双肩,隔着一层红色的纱质肚兜开始对着那一对娇软的翘挺揉捏起来。
赵朴的手开始肆无忌惮起来,轻轻抚摸着王舞月光滑的肌肤,感受着细嫩的肌肤,呼吸着想鲜花一样清新的体香,还有那黑夜中像清泉一般清澈动人的美眸,赵朴更是有些迫不及待。
“嗯……”王舞月火热的喘息,有心想拨开赵朴的手,却发现自己有十分的需要那种渴望的感觉。
赵朴见怀中的身体因紧张变得僵直,开始为王舞月宽衣解带,身体褪掉了一切的伪装,接着解开了王舞月的肚兜,手也随之伸向了触手可及的盈盈细腰,当赵朴的手轻轻按在王舞月滑嫩的地带后,王舞月的身体随之一颤,一颗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那只手一路的向下滑,分开茂密的丛林,王舞月忍不住发出一声火热干脆的娇呼,这一生清啼让王舞月的俊俏脸颊情不自禁的生出了娇艳的红晕,与此同时,赵朴的手开始在王舞月的小腹下,一点点的运动起来。
一切既兴奋又刺激,既痛苦又快乐。
感受着怀中的美好,一切都等待他尽情的采摘。
夜已经深了,趴在赵朴的胸口,王舞月面带潮红,神情中散发着红润的光泽。赵朴忍不住在王舞月的额头上亲吻了一下。
“军情司,传来消息,完颜宗望死了!“
“什么?谁死了!“
“完颜宗望死了!”
第152章宗望之死
“再说一遍?”
“完颜宗望死了!”
“真的死了!“赵朴站起身来,喃喃自语道,“完颜宗望,真的死了!完颜宗望死了…………“
王舞月心情紧张,皇帝陛下不会是又魔怔了吧!
“陛下醒一醒!“
这时,赵朴才回过神来,问道:“完颜宗望真的死了吗?”
“完颜宗望,真的死了。陛下,已经说了好几次!”
赵朴道:“他真的死了吗?”
“真的死了,不会又魔怔了吧!”王舞月心中怕怕的。
“我没有魔怔,只是惊讶,完颜宗望竟然死了!”赵朴此时还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军情司传来消息,他已经在十五天前死了!”王舞月道。
情报很重要,朝廷的兵部有专门的情报机构,枢密院也有专门的情报机构,即便是皇城司也算是情报机构,而一些军队也建立了情报机构。只不过,处于不信任,赵朴决定成立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于是军情司诞生了。
在八字军征战河东之地时,赵朴就抽动精干之人,成立了军情司,专门负责收集情报。只是军情司既缺少资金,又缺乏专门人才,几乎是一个空架子。
只能是负责收集、传递最为低级的情报。比如:金国内部重要人员的任命,还有一些重大事件等,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只要是个人,都可以做到。
而在完颜宗望死后十五天,军情司才将情报传送到达。
赵朴叹息道:“他就这样死了!“
“人士如灯灭,谁能不死!”王舞月平静道,“死了就死了很正常,每天都会有许多人死掉!”
“老天爷帮我呀!宋代版的皇太极挂了!”赵朴再度笑了出来,有大敌生死的喜悦,也有失去对手的惋惜。
王舞月不解道:“皇太极是谁?”
赵朴道:“一个伟大的人!”
这个时代,少数民族对于汉族,总是有着骨子里的自卑感。尽管金国大败宋朝,将汴梁都攻破了,可是这种自卑感却是没有消失。很多的女真贵族,习惯于将原来的女真名字,改为汉名。金国的第一位皇帝,金太宗完颜阿骨打,改汉名为完颜旻;第二位皇帝,金太宗吴乞买,该汉名为完颜晟。
金太祖的长子辽王完颜宗干,名斡本;二子宋王完颜宗望,名斡离不;三子金睿宗完颜宗尧,名讹里朵;四子梁王完颜宗弼,名兀术;五子嫡长子金徽宗完颜宗峻,名绳果;六子陈王完颜宗隽,名讹鲁观;七子丰王完颜宗朝,名乌烈(列蒲阳虎);八子卫王完颜宗强,名阿鲁;九子蜀王完颜宗敏,名阿鲁补;赵王完颜宗杰,名没里野。
都是用汉名取代了原来的你真名字。
“完颜宗望死了!”赵朴松了一口气,问道:“死时,他多大?”
“三十多岁!“
“他死了!“赵朴心中暗自庆幸。
传说,完颜宗望长得和宋太祖赵匡胤一模一样,率兵攻入北宋都城后,宋人认为是太祖转世为金将回来报仇杀尽宋太宗的子孙。
这个传说乍听荒谬,实际上暗藏着一个北宋初期的疑案。
宋史上有一个“金匮之盟”,宋朝官方对此的记载是宋太祖将自己的皇位传给弟弟太宗,而民间有另一种说法,即大哥传二哥,二哥传三弟,三弟传大哥的儿子。太祖转世的说法便是民间说法的后续延伸:因为太宗不守信用,逼死弟弟和侄子,让自己的儿子即位,所以他大哥转世为金人,灭他江山和子孙了。
赵朴自然不相信这个,他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
在金国的大营内,他见识过完颜宗望,见识过他的才干,气魄,心中既是敬佩,又是害怕。如今他总算是死了,而女真也失去了一位关键性人物。
“你知道吗?女真能攻破汴梁,不单单是军事力量强大,更是人才济济。文有完颜希尹、完颜宗干、高庆裔、萧庆等,武有完颜娄室、完颜银可术、宗翰、速离拔、挞懒、斜也、撒离喝、移刺古等名将。又有金国皇帝吴买其那样的枭雄,而完颜宗望更是可怕。而我朝呢?文官不是贪财,求和,就是武将怕死,或是屡战屡败。真正能打的将军,敢于死战的将军没有几个;敢于先金军交战,打了胜仗的更是少之又少。而文臣呢?诗词歌赋没有人能及,可是处理具体政务,解决民生问题的,没有几个!”
赵朴长吁短叹道。
在后世,一说起金国出名的人物,似乎只有一个金兀术(宗弼),似乎除了他之外,再也没有出名的人物。而一说起宋朝的名将,岳飞、韩世忠、吴阶、吴磷、刘琦等一大串。而金兀术在与宋军交战中,黄天荡被韩世忠大败,顺昌被刘琦大败,在和尚原、仙人关被吴氏兄弟完爆。
总之,金兀术很可怜,一圈圈轮着被挨打。
似乎金兀术就是三流将领,战五渣。
同样的衬托出金军也是战五渣!
可真的如此吗?
若是真的认为金军战斗力是战五渣,那就错了,那种人不是傻子,就是自欺欺人。
世人只知道,黄天荡大捷,韩世忠大败金兀术,却不知道在黄天荡大捷之前,韩世忠已经败了十几次;在黄天荡之后更是败了几次。世人只知道和尚原大捷,仙人关大捷,却不知道富平之战,宋军大败,丢失了关陕地区,吴阶也是在饶峰关大败,仓惶撤退。
那个时代的金军,是东亚最强大的军队,没有之一。十几万金军横扫八十万禁军,三十万西军,大量的宋朝将领阵亡,或是投降,好似摧古拉朽一般,横扫大半个宋朝。即便是后来内乱中,耗尽了太多的力量,那时依旧有着与宋军对峙的战力。
最后金军,没有灭了宋朝,不是金军战斗力不行,而是在政治上,在战略上,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
金国在政治上的错误,将军队胜利带来的优势一点点的抹消而去,甚至是转化为劣势。
“完颜宗望,死了就死了,陛下何必这样忧伤!”看着忧伤的样子,王舞月不禁劝说道。
“我跟他也算是有交情了。那时他是金国的二皇子,而我是宋朝的十三皇子。他年纪轻轻,却已经是一方元帅,统帅十万兵马;而我那时,仅仅是一个闲散的王爷,除了吃喝玩乐,眠花宿柳之外,什么也不会;那时他兵临汴梁气吞山河,我的皇帝老爹吓得跑了,而我的皇帝哥哥吓得惊慌失措;而我正在城墙上,看着外面的金军,除了恐惧之外,除了担忧之外,什么也做不到…………”
“那时,他要求一个皇子,一个丞相,到金军大营做人质;那时我叫舅舅不疼,爷爷不爱,好似一只耗子一般,被忽视冷淡。于是我到了金营,成了人质!”
赵朴说着,不断回忆着,渐渐的回忆道那个风雪交加的天气。
那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
这时,王舞月才想起来,在去年金军威逼汴梁时,完颜宗望正好是元帅,而这位皇帝陛下正好到了金军大营做人质。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两个原本没有一丝交接的人,短暂的相遇了。
第153章亲宋的金太祖
赵朴一边回忆着,一边说着:“金军中最敬佩的,莫过于完颜阿骨打!”
“女真原本是契丹的一个附属小族,需要向契丹上贡战马,又要随军出征;在辽帝狩猎时,要负责引诱猛兽。在交易中,更是低价索取北珠、人参、貂皮等,而一些铁器,盐巴等高价出售;又时常向女真索要海东青,往往是不堪其扰。而最令人厌恶的是,辽国派往的”银牌使者“,借机欺辱女真女子清白,这就是女真原本的状况。受着压迫,日子过得很苦。不过压迫的时间久了,也渐渐忘记了反抗,变得顺从,接受压迫!”
“直到完颜阿骨打出现,女真族崛起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女真这个不显于世间的小族,必然中载于史册,堪比匈奴、突厥、契丹。至少匈奴没有灭了汉朝,突厥也没有灭了唐朝,契丹也没有灭了我朝,而女真却是第一个灭了我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匈奴等!”
王舞月有些戚戚然道:“若不是他存在,女真也不会崛起,也不会有靖康之耻,我的父亲也不会死了,河东,河北、河南等地的百姓也不会流离失所了!“
“他若活着,自然不会做夹生饭!”
“夹生饭?”王舞月好奇的问道。
“宋金之战,难道不是夹生饭吗?”赵朴苦笑道,“金军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错误的战争,更是结下了弥天大仇恨。别看金军屡战屡胜,可是我真的不看好他们,即便是他们攻占了河南,关陕,山东、甚至是两淮、襄樊等地,他们也不会取得最后胜利。”
“宋金之战,不是一两年,三四年可以结束的,会断断续续的打上十几年,打的双方都厌倦无比。这不是夹生饭是什么?”
“若是完颜阿骨打活着,他不会做这样的错误事情。他看似十个武夫,其实极为心细,极为狡猾!
“那时海上结盟,共同伐辽,最后一燕山长城一线为界,南方是我朝,北方是金国…………“赵朴开始向王舞月讲述那段历史。
当了皇帝之后,他就得扛起责任,而此时抗金为第一要务。
要想战胜敌人,就要了解敌人。
仅仅是靠着他混乱猜测,往往会出现偏差;而向那些大臣曾请教,也会出现偏差。只能是靠着自己,不断的翻阅书库中关于金国的资料,或是兵部、户部留下的档案,赵朴试图从这些一手资料中,了解到真实的金国,了解到真实的金军。
历史上,世人对海上之盟往往是抱有贬低,认为这是驱狼引虎,干倒一个弱小的邻居,引来更为强大的邻居,最后引来靖康之耻,这是宋朝外交上的重大失误。
赵朴过去也是这样认为。
可是看了户部,枢密院的那些档案之后,才知一切都是想当然。
宋朝高层都是精英阶层,蔡京、童贯之流,可能人品节操不行,可是本事却不容忽视。那时童贯就意识到了,金军的强盛,辽国的衰落,金军与辽国势不两立,必然有一个会倒下,而很可能金军胜利。
那时宋朝必然要与金国接触,可能友好,可能激战。
那时宋朝外交上,面临三个选择:一个是保持中立,既不与金国结盟,也不与辽国结盟,坐山观虎斗;二是联合辽国进攻金国,一起合力灭金;三是联合金国,一切灭辽。
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两头不得罪,最会两头得罪,此法最不可取。
与辽国联合,怎么联合?
派军队过去,辽军会答应吗?铁定不答应。
支援兵器,铠甲、粮草等,辽军也有,那时辽军的武器不比宋朝差,也能自己生产。况且,那时辽军军队数量,物资储备等,各个方面都是占据上风,根本不需要宋军帮忙。即便是帮助辽军覆灭了金国,辽军会感激吗?
铁定不会感激!
因而,联合辽国,灭金也不可取。
只能是联合金国,灭亡辽国,这是唯一一条路。
而宋朝打的如意算盘是,趁着辽金交战,快速的占领燕山至大同一段,依托险要的地势,构建防御体系,做到立于不败之地。就好像明朝末年,依靠着燕山—大同防线,挡住了金军铁骑的南下。
计划是美好的,只是执行起来,漏洞百出。
宋军的战斗力太逊色了,致使金军已经消灭了辽军主力,宋军还是没有攻占燕山以南地区,所谓的防御体系,只能是镜花水月,最后不得不出钱,雇佣金军攻占这些区域,然后用金钱赎买。
而那时金太祖竟然答应了!
“当时,以我朝未如约攻取燕京,金军有人欲止交还涿、易。阿骨打说:‘我与大宋结盟已定,不可失约,待我死后,熟由汝辈!’如约交还。我朝得以,赎回燕京六州。”
“只是金军多有不服,最后卷走户口百姓,财物而走。后来在大同一代交涉时,我朝愿意增加岁币,收回西京,完颜希尹等主张将西京土地交予我朝,而户口全部卷走,阿骨打则表示,愿意与宋朝永结友好,许西京武、应、朔、蔚等州,并土地民户,不另加代税钱,只需要支付一定军需费用,作为金兵收复西京的补偿!一切是美好的,只是几月后他病死了,这项协议未实现!”
赵朴有些叹息,就这样亲宋的阿骨打死了,于是宋金之间,经济与军事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这位金国的开国皇帝真是好人呐?”一向仇视金人,此时王舞月也对这位金太祖满是感激。
“好人,未必吧!”赵朴却是冷笑道:“无智者无畏,有智者多惧!完颜阿骨打是精明人,是智慧者,于是他选择亲宋;而金国如今那些当权者,因为无智,反而无畏!”
王舞月有些迷糊,“这个……“
“不论是亲宋的金太祖,还是如今主战的金国高层,以及后来可能出现的议和派,本质上是为了维护金国利益!”赵朴道,“战争的起因有多种,但是目的无非有四种,一是为了尊严而战,一时为了生存而战,三是为了金钱而战,四是统一之战。金辽之战,就是生死之战,必然是金存辽亡,或者是金亡辽存,此战是生存之战,女真人必须打,而且必须打赢。可是金军南下,又为的是什么?”
王舞月似乎有些明白:“宋金之间,没有仇恨,反而是有着帮助,不是尊严之战;宋金之间,没有你死我活的尖锐矛盾,也不是生存之战;而那时更是给了大量的赎辽费、岁币,也不是金钱之战;而金军实力不足以灭亡我朝,又不是统一之战。金军两次南下,不是为了四个目的中的任何一个。”
赵朴继续道:“我朝与金国没有仇恨,反而是在多有帮助。金军战力强大,但是物质匮缺,尤其是在弓弩,铠甲之类紧张至极,而那时我朝从山东发出,走海路将大量的物质运输到辽东,资助金军。金军有着丰厚的物质,才能够战胜辽军。”
“到了后来,辽国灭亡已经成为定局,那时赎买幽云十六州时,最大好处在金国,而不再我朝。辽金之战,不仅仅是双方军力的比拼,更是国力的碰撞,最后金军灭了辽国,可伤亡也不少,财政赤字严重,而那时在激烈的攻城战中,幽云十六州遭受战争破坏,早已经是一片白地。金军占据着幽云十六州,不仅难以从那里收取赋税,还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需要花费大量钱财赈济灾民。幽云十六州,对于金国可谓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那时我朝的赎辽费,再加上岁币,让金国既丢掉了包袱,又缓解金军的困境。于是在燕京六州,大同一代赎取时,完颜阿骨打痛快的答应了。因为他是君王,要为金国追求利益最大化!”
“那时一些臣子主张南下讨伐我朝,阿骨打拒绝了,并一再决绝主战派伐宋。因为他清晰的知道,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争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只有谈判得不到的,才出动军队。而此时谈判已经得到了好处,已经使金军利益最大化,不必进行战争了,而应该是修生养息为主!”
“而那时一旦南下,攻击河北、河东等地,宋金之战爆发了,除非能彻底灭掉我朝,彻底统治我朝广大区域。否则宋金之间,将会是连绵不断的战争,打出仇恨来,即便是双方想要停手也不可能了。那时失去岁币,失去了绝榷场,更是陷落在战争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最后可能是金军不败而败,我朝不胜而胜!”
Ps:悲催的成绩,悲催的写作,悲催的一切。
第154章金军由盛转衰的开始
“阿骨打是聪明人,聪明人不作夹生饭。即便是伐宋,也会是在准备妥当,处理好各种麻烦!”
“哪像如今的那些二货,灭了辽国,仅仅是几个月,金国大部分地区战争创伤还没有修复好,小股的叛乱此起彼伏,就悍然的发动了伐宋之战!结果呢,占领了我朝的许多地区,也惹下许多麻烦,太冲动,太缺乏远见了!”
“第一次伐宋,两路大军南下,看起来气势汹汹,结果却是不分主次,没有进攻重点。而在配合上,又缺乏默契,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宗翰更是为一己之私,滞留在太原城下,影响整体的布局,这是战略上的败笔。幸运的是金军战士的战斗力足够强大,而我军的战力又是特别低,再加上没有名将指挥,金军才侥幸获得胜利!”
“第二次伐宋,更是掳走我朝的两位皇帝,洗劫汴梁,接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宋金之间,仇恨如滔滔海水,再也难以化解!”
赵朴评论道,眼神中满是失望。两次伐宋,世人都是看到金军屡战屡胜,一次次取得胜利。赵朴却在一次次胜利背后,分析到金军的致命缺点。
“金国以女真人为主,民众较少,多数都是荒凉地区,只有少数区域农业较为发达。人少兵少,一直走着精兵战略,二围汴梁,东西两路大军合计也不过才十五万。因为贫弱的经济,只能是支撑起这些军队。”
“一旦军队数量太大,金国财政会吃不消。而一旦金军的数量扩充太大,军队战斗力也会锐减。因而,金军的优势是精锐,每每破敌制胜,缺点是数量太少,很多时刻是以少战多。”
“又因为是骑兵为主,金军呈现着半年攻势,秋天开始进攻,次年夏季到来之前退兵。也就是说必须要半年的时间,有所斩获,一旦我军守住半年时间,金军耗不起,就必须退去。”
“进攻时间,仅仅有半年,时间太短了,致使金军无法扩大战果,屡屡战胜我朝军队,却难以彻底摧毁我军主力。宋军一次次战败,一次次失地丢城,可是很快的重新组织起军队,对抗金军,使金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只能是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战术上,金军胜利了;可是在战略上,金军败了。”
越是分析金国,金军,赵朴越是惋惜。金军人少,国力弱,注定了只能是速战速决。可是在战争中,却是一次次的违背了速战速决的方针,结果只能是一次次的军事优势,没有转化为政治优势,白白损耗了国力,甚至有向劣势转化的形态。
“最佩服完颜阿骨打,因为他是一位优秀的君王,他时刻的保持着冷静,在弱小时,不被弱小的表象迷惑,看到了女真强盛达到未来;在灭亡辽国,军事力量达到巅峰时,看到了金国内部弊端,没有轻易开启战端。”
“他是智者,清晰的看到盛衰之道,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只在一步之间。而从金军鼎盛到衰落,也在一步之间,从金军伐宋的时刻开始,金军内部的矛盾就开始爆发了,金军也开始由强盛走向了衰落!”
王舞月听着,有些目瞪口呆,这位皇帝陛下太过了吧!
如今的局势是,金军强盛到巅峰,两位皇帝被掳走,汴梁被洗劫一空,河东,河北等地丢了,未来很多地方还会丢了。不管是抗战派,还是议和派,骨子里都是惶惶然,可是这位皇帝陛下倒是好,开口就说金军开始由胜转衰。
赵朴也看出了王舞月的不相信,道:“这些都是有根据的!”
“因人成事,因人败事!完颜阿骨打死后,兄死弟及,吴其买当了皇帝。兄死弟及,若是兄长没有儿子,那不会出现问题,可是完颜阿骨打有一大群儿子,这是取祸之道。若是完颜阿骨打几个儿子,都是废物,也不会有麻烦,可是偏偏他的几个儿子都是很出色,这又是取祸之道;若是出色也没有什么,只有没有掌兵权,就不会出了大乱子,可问题是他的几个儿子都掌控着大军,又是取祸之道。三个取祸之道叠加,金军不出乱子才怪呢!”
“每次完颜阿骨打出征时,吴买其负责后方,坐镇后方官吏军政事务;好似我朝的太宗皇帝。这段经历,让这位金国皇帝,善于权术,善于平衡,有他活着,金军的各种矛盾会压制着,不会总的爆发,使金国高层保持了相对的平稳,这是他最大的优点!却也是他最大的缺点,若是他生在治世,绝对是一位盛世名君,将开启金国百年盛世;只可惜,他生在乱世,又是攻伐我朝的节骨眼上,他不是一位好的君王!”
“治世君王,讲究的是虚怀纳建,协调臣子权力,做到各个派系平衡,以民主为主;可是在乱世,则必须要独断专行,在为了整体利益的情况下,甚至牺牲一部分派系的利益。而吴其买太讲究平衡了,因为平衡失掉了许多战机!有他的存在,注定无法使用最有效的战略进攻我朝,只能是采取最为平衡各派势力的战略进攻我朝!”
“而宗翰,是金国名将,可惜他不懂政治。军人不得干政,干政必然害人害已。但是军人必须要懂政治,只有这样军事上才不会受拖累。只可惜他不懂政治,却喜欢干政,再加上私心很重,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完颜宗翰,这位金军名将,西路军元帅,赵朴有些看不起,对他的评价是:这货脾气暴躁,容易发怒,缺乏全局观,有勇无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一次伐宋时,为了一个小小的太原,滞留了太多的时间,使东路军变成了孤军深入。若是理智的将领,将绕城而走,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围点打援,歼灭宋军有生力量;或是南下会师于汴梁。可是这货倒是好,用女真战士放弃野战优势,而是去攻城,白白死了很多金军。
后来,更是为了一己之私利,置全局利益于不顾,拒绝与宗望会师于汴梁,致使第一次围攻汴梁,功败垂成。若是东路军也是南下,攻占潼关,切断西军救援,围攻汴梁,可能汴梁在第一次时,就破城了,那里需要第二次伐宋。
在第二次攻陷汴梁,宗望并不希望灭宋改朝换代,可以留下徽钦二帝在汴京继续当宋帝,只是要受金国节制,这样一来尚可和汉人相处。宗翰、宗磐一定要灭宋改朝换代,掳徽钦二帝到北方,“更立异姓”,让张邦昌、刘豫这些非赵姓的建立伪楚伪齐政权去节制汉人,“国势易动”,把汉地搞乱一点,“徐图混一”,能浑水摸鱼,慢慢被女真并吞。
最后僵持不下时,把身份更高斜也等搬了出来,终于压倒了宗望,使其“怒”,“悻悻而去”。徽钦二帝被掳北方,1127年以宋之“靖康耻”落幕,从此金宋成为世仇关系,比辽宋争夺燕云十六州的敌对关系更坏。
历史也证明,这是金国战略上的最大败笔。
“宗望倒是懂得政治,只可惜聪明人没有好下场,往往英年早逝。打毬中暑而死,谁相信?一定是一场谋杀,赤裸裸的谋杀。宗望活着,挡住了太多人的利益,给某些人带来了不便,他若是不死,某些人心不安!”
宗望是将军出身,自幼身强体壮,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的身体很好,也很年轻,若是没有意外,再货上,十几年,二十几年也是正常事件。可是就这样打毬中暑二死,若是没有一丝的猫腻,赵朴一点也不相信。
按照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宫廷斗争的阴暗性,再加上他是二皇子,是东路军元帅,可以轻易的推演出,宗望是被害死了。
赵朴可以相信一下,宗望打毬时,的确是中了暑了。夏天中暑,本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只要是喝上点冰水,或是喝上一些下火的药汤,就可以轻轻松松治愈。可是一些人发动了阴谋,在他的药汤中加上了“佐料”。
于是,本来微不足道的中暑,变成了致人死命,完颜宗望挂了!
第155章哭灵
“宗望挂了,凶手可能是金国皇帝,也可能是宗翰,也可能是斜也,还可能是其他人。”
“宗望手握兵权,又是皇帝的二儿子,被成为“二太子”,可谓是要有实力有实力,要有名份有名份。金国皇帝不忌惮他才怪,可能下黑手害了他。”
“而宗望是右路军元帅,宗翰是左路军元帅,两人多有矛盾,宗翰又心胸狭窄,气量太小,极有可能出手害了这位政敌。”
“斜也是储君,而宗望则是储君的最大威胁者,不出手灭了他,灭谁!“
“总之宗望死了,有很多人有嫌疑。”
“宗望死了,可是他的势力却没有瓦解。大哥宗干,三弟宗辅、四弟兀术等必然隐忍,最后报复,乃至是清洗。日后,阿骨打的这几个儿子,必然会为争夺皇位而战,与宗翰一派、吴乞买子孙一派争斗不休!”
“金国日后有乐子可看了!”赵朴不由笑道。
………………
宗望死了,赵朴正在幸灾乐祸时,金国的会宁城,此时正在为完颜宗望发丧。
“二哥你就这样走了!”跪在灵位前,一个男子脸上满是悲切,泪水流行,神情悲伤。
他叫完颜宗弼。
在后世,宗弼之名可能无人知晓,可是金兀术之名却是响彻天地,几乎是金军的代名词。
不过此时的金兀术还是一个英气勃发的少年,刚刚二十出头。在名将辈出,强者如云的金军将领中,他只是一个起眼的小人物而已,名声不显,战绩一般,若不是有着先帝四皇子的名声,几乎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