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还让一部分士兵接管了城门,似乎胆子太小了吧!也不知堂堂仪王殿下,为何会让你出使?莫非是以为我们会在宴会中,暗害使者!”
赵朴看去,立时看到一个黑面的男子,身影高大,粗大的胡子,眼神中闪着凶光,浑身上下都是带着杀气。一看,就是一个上过战场,拼杀的大将。
“住嘴,尊使岂能是你说的!“
“黑牛,休得放肆!”
“尊使原谅,这货喝下的猫尿多了!“
这个黑面男子刚刚开口,立刻遭到了四周各个义军首领的训斥,不过语气中却是带着异味。
听到质问之后,赵朴笑了,毫不在意道:“我只是一个书生,在汴梁城填词作诗还可以,在战场上拼杀,拿不起长枪,扛不动军粮,也拉不开强弓,上马疾奔都是问题,我本是书生,战场本就是陌生,自然怕死。夜黑风高,万一金军狗贼袭击而来,我的脑袋就没了!”
黑面男子立刻哑然了,他也没有料到,赵朴竟然会这样回答。
一般人,遇到这样刁难的问题,往往是不断的找理由,找借口,不断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可这位使者,倒是干脆的很,我是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打仗不行,自然怕死了。
人家已经是承认怕死了,你总不能咬着不放吧。况且一句,我是书生,一下子堵得没话说了。在这个时代,书生是有特权的。别的将士若是说怕死,会被军中嗤笑;可是书生说怕死,士卒多认为理所当然。
“黑牛还不坐下!”这时杨志厉声喝道,
黑牛惺惺的坐下。
这时,所有的菜肴也是上齐了,这时,再不动筷子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了,赵朴只能是动筷子,而筷子也只是随意的吃了几下,多是别的人动过的盘碟。
这时,一个义军首领拍了拍手掌,赵朴心中不由的一哆嗦,传说有摔杯为号,杀进刀斧手;这不会是拍手为号,刀斧手杀进来吧!
正在赵朴紧张时,从一旁的小门走进来十几个身穿薄纱的年轻女子,这些女子之中,有人捧着各种乐器,也有人空着双手,进入大厅之后,立刻向帐中之人行礼,顿时间让满是酒气的大厅鲜活了起来,充满了莺莺燕燕之声。
赵朴眼睛中,闪过一丝不满。这是河东,不是江南。在江南泡妞把妹,情有可原,可是河东处处战火,时刻面临死亡,却又闲心听歌舞,似乎有些过了。
军中还蓄养着歌姬,这可不是好兆头。果然这些这义军,刚刚有点家当,便开始染上了有钱人的毛病,连行军打仗的时候,都不忘了带着女人供他们狎玩,难怪他们军中纪律松懈,单单从这件事看来,后来的河东义军被金军灭了,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最为难以忍受的是,这是义军会盟,可是关系着河东生死的大事件,竟然招来歌姬娱乐,万一事情泄露,那就是万劫不复了。
很快大厅之中便乐声大作,几个身材曼妙,衣物轻薄的女子便随着乐声舞了起来,虽然他看不出她们的舞蹈演绎什么,但是也颇有赏心悦目的感觉,不觉间便多向那些女子看了几眼,不过他的眼神之中,除了欣赏之外,和其他人不同的是,绝无半点淫亵的意思。
没办法,赵朴的口味很挑,这些女子的歌舞比起汴梁的歌舞可是差了很多,当然有一个女子除外……
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赵朴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义军这些将领们抗金初期可能是被逼无奈,但是等他们有了一定实力之后,立即便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开始享受起了这种奢华的生活、
说白了,就是胸无大志,小富即安,不管是从低级士兵,还是高级将领,大多数都有这种思想,毕竟如汉高祖刘备、明太祖朱元璋那类,身居高位依旧简朴,依旧不忘本的太少了,或者是几乎没有。
当这些舞女一曲终了,一个义军首领随手一挥,这些女子便纷纷放下了手中的乐器,走到了两侧席地而坐的诸将身边,而且似乎每个人都有老熟人了,很快便各自找到了自己的熟人,坐在了他们的身边。
而这些诸将们也毫不客气,立即便将这些女子搂入到了怀中,一些人甚至对这些女人上下其手了起来。
而场中,只剩下了一个长的最漂亮的女子,没有纵身于帐中诸将的怀中,那位义军首领呵呵一笑,对赵朴指着那个最漂亮的女子说道:“尊使,这位姑娘可还算漂亮吗?”
赵朴看了看,俏然侍立于场中的这个女子,点了点头笑答道:“天香国色,倾国倾城!”
这个女子的确是美丽,其姿色不压下汴梁的一等名妓。
“既然尊使满意,那高某就将此女作为谢礼,送给上使者好了!舞儿,还不过来给肖将军见礼?”这姓高的义军将领哈哈一笑,说着便招手叫那个女子过来。
赵朴楞了一下,想要回绝,可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这是送贿赂,不接受贿赂,接下来就不好谈了。
“舞儿可是太原大族女子,只是外出恰好躲过一劫,投靠了远方的叔叔,在离乱中流落到我军中,如今送给贵使,算是佳人配才子!”
那个站在一旁的的女子,款款走到了赵朴面前,非常优雅的对赵朴施了一个礼,低眉顺目的主动走到赵朴身边,为赵朴倒上了一杯酒。而此举立即招致了帐中不少人的嫉妒,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赵朴的身上。
“也是可怜之人!”赵朴开口道,看着眼前的美艳女子,对这个义军首领微微有些愧疚,不过怎么说这个义军首领,也是送了他一个美人。可是,他连这位义军首领的名字也没有记住,没办法,一些没前途的人,快要死掉的人,赵朴懒得记忆。
第103章进入主题
宴会,酒席,歌舞,这只是开场白。
在开场白之后,开始进入了主题。
赵朴开始点出目的所在,开口道:“金军入侵已经一年多了,处处失地,处处兵败,似乎我大宋就完了,似乎我大宋就是金军的猪样,可以任意宰割,其实错了。一次次胜利,只是走向失败的开始。金军即便是占领了汴梁,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汴梁之战,可能是金军胜利的最高峰,也是走下坡路的开始!“
“如今,仪王殿下,率领十万勤王之师南下,为的就是救援汴梁。河东义军总盟主,似乎有些不能当了!”
赵朴一开始就明确的拒绝了,义军总盟主的高帽子。
河东义军总盟主,看起来很高很高,可是带上这个帽子之后,就能指挥动这些义军吗?赵朴很是抱有怀疑态度。这些河东的义军首领,相信没有一个喜欢上面有一个爹存在,把他们的权力架空。
既然难以指挥,不如舍名而取利。
赵朴拒绝了义军总盟主的高帽子之后,又开始胡乱的说了起来,话的内容无疑是说,这些义军首领,心怀大宋,在大宋危亡的时刻,毅然的举起了抗金的大旗,因为他们的存在,客观的牵制了金军的一部分兵力,导致金军无力全军压下,客观的缓解了汴梁的压力。
总之一点,不断的给这些义军首领戴高帽子。
带完高帽子之后,赵朴又开始许诺官位,许诺封妻荫子,向皇帝哥哥请功。这些义军首领立时间,眼神散发出红光,好似野狼一般,立刻被赵朴虚构出来的美好前景所吸引,仿若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一般。
赵朴心中再度的感叹,中国果然是官本位的时代,官位的诱惑太大了。这些义军首领不傻,自然是知道他的许诺,带有夸张的成分,有些严重注水,可还是选择了相信。
虚的东西给了,也应该给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赵朴开口道:“我们八字军,崇尚的是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文臣死国,武将死战。没了钱,没了粮食怎么办?有人说向朝廷要,可是朝廷也紧张,也没钱呀;向百姓抢劫,百姓也是饿肚皮呀,况且那太缺德了!钱从何处来?粮食从何处来?兵器从何处来?”
一连三问,各个义军首领立时发愣起来,是呀,不从百姓受中抢劫,没有朝廷支撑,如何撑起一只大军,别的不说,就是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巨大的。
“一句话,打仗。打了胜仗,粮食有了,从金军口中抢来粮食;没有兵器,砍了金军,就有了兵器;没有了马匹,剁了金军就有了马匹。总之一句话,缺什么,向金军要什么。”赵朴说道。
“哗!”
诸多的义军首领立时怒了,不抢劫百姓,如何滋养军队;没有朝廷财政援助,如何抗金。这个使者,竟然说向金军要,这不是找死吗?金军岂是那样好对付的,金军攻击而来,能守住山寨就不错了,缺什么,向金军要什么,这不是找死吗?
一个义军首领立刻道:“上使,我们都是穷人,要兵器没有兵器,要战马没有战马,如何抗金,不如让王爷支援一点!”
“上使,金军不是那么好打的,几十万宋军都败了,种家军,折家军都败了,种师中将军也被杀了。我们没兵没粮食,贸然出击,能打得过金军吗?”
“上使,说得好听,可是…………”
总之,一个个理由,从这些义军首领口子说出,只有一两个义军首领沉默着,似乎在思索着。
赵朴也不辩解,就这样静静的的听着,当所有人说完时,才开口道:“我大宋几十万大军败了,是我们无能吗?不是,是那些奸臣误国,不是将士无能。你们说打不过金军,我就不信了,金军也是一个脑袋,两条腿,两个胳膊,我们宋人也是一个脑袋,两条腿,两个胳膊,不比他们少多少零件,为何打不过他们。不是打不过他们,而是没有那股心气,只有有那股心气,照样打的金军落花流水!“
“我们八字军,本是种家军的一部,只是后来为了偷袭金军粮草分兵开来。分兵之后,我们首先是在野狐岭,七千士兵,对战金军三千骑兵,两千步卒的辎重队。最后金军全数覆没,缴获了大量的金军粮草,还有刀剑器械之类!再后来,完颜娄室率领一万大军,想要围剿了我们八字军,结果还不是被我们耍得好似猴子一般,死了两千多人,灰溜溜的滚蛋!”
赵朴觉得他很是苦逼,此刻义军内部悲观情绪太浓烈了,他又得扮演政委的角色,不断的做思想工作,不断打消恐金症,还要不断的灌输游击战,运动战思想,最后灌输的是爱民思想。大概的说了一会之后,赵朴总算是收尾了。
最后,赵朴说道:“金军并不可怕,只是纸老虎!这是王爷送给你们的礼物!“
说着,一本小册子递给了在座的各位将领。这个小册子名为《河东抗金路线总方针》,内容不足万字,是赵朴抽时间写出来的,是针对金军的情况,提出的抗金路线,分为几大块,有的是分析双方的实力对比;有的是描绘抗金的策略,游击战,运动战引用;还有的是描述民心与军心,重视军纪,培养强军方略;而花的最大篇幅是义军的经济建设,如何在战乱中,耕战结合。
总之林林总总很多,至于能领会多少,那就看各自的运气了。
发着小册子,赵朴有种干传销的感觉。
发完小册子之后,赵朴继续道:“我们王爷说过,既然各位诚心抗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打算资住各位一些小物品,权且算是礼物吧!”
说着,赵朴一拍手,一旁的侍卫从包中取出了一张纸,递交了过来,赵朴接过来,拿在手中念道:“我们八字军也不宽裕,这些都是从与金军战斗中,缴获的。五百匹战马,五百把神臂弩,三千强弓,一万把横刀,十万担粮食…………“
这些都是军事物资呀!
后世的美国佬,为何那样牛逼,就是因为经济太强大了,可以随意的支援某一个势力。而这个时代的也是如此,朝廷为何在义军面前有巨大的优势感,主要是朝廷有钱,可以支援出大量的物资。
为何,他堂堂亲王的名号一散发,就立刻又河东近乎一半的义军汇聚在一起,召开所谓的义军联盟大会,不是他王气爆发,而是可以从中获得大量财物。
打仗,打的就是钱。
有钱的一方不一定胜利,但是有钱打起仗来就有底气。
这些军事物资,都是野狐岭激战,剿灭了五千金军之后的收获。赵朴也不得不感叹,难怪后世的八路总是喜欢打劫日军的辎重部队,因为付出太少,收获太大了。
这些物资说出来,在座的义军首领,立时间眼睛发亮了起来。打仗最不缺的是人,最缺的则是刀剑,尤其是弓弩极度奇缺。在大宋对于兵器的管制极为严格,只有一些军队武器很少流落在民间,这也致使一夜之间,崛起的河东各路义军,武器极度缺乏。
义军的武器,都是官军溃败时,一路上捡漏而得,而且武器都有损坏。
武器缺乏,粮草缺乏,一直是制约义军发展的最大瓶颈。赵朴资助的这些粮草和粮草,无疑是雪中送炭。
“武器就这些,粮草就这些,只是不知给如何分配?”赵朴介绍完毕之后,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Ps:下一章,在晚上七点。
第104章信使来到汴梁
资源一向带有稀缺性。
这些军事物资看起来不少,可是分配起来,就很少了。
如何分配,这是个大问题。
尽管,赵朴一再说这只是前期的军事物资,后续的朝廷陆续会支援而来,可是谁知道后续物资何时会送来?总之一句话,吃到嘴里的食物,才是真正的食物。
于是,原本和和气气的义军首领,开始了争吵起来,为物资的分配而争吵。有的打算按照人头算,谁的军队多,谁分配的多;有的打算是按照路数分,三十六路义军,平均分为三十六分。总之争吵了许多,最后拍板了,按照实力强弱分配,比武定分配。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这些物资只能是留给强大的义军。
三十六路义军都是同意了,比武定胜负,只是比武的规则,由赵朴决定。
比武的规则是,各路义军都挑选出十名精锐射箭,射箭的平均成绩,为这一路义军的实际成绩。比赛中,胜出的前三名,可以获得五层的军事物资,而身下的三十三路义军河里分配那剩下的五层。
于是,暂时撤下酒席,到了后面的校场开始演武射箭。
射程是一百二十步,太远来没有意义,太近了也没有意义,每个弓箭手只能是射一箭。
弓箭射动,剧烈的比拼开来了序幕。
唐朝重视刀,宋朝重视弓弩。射箭能力,几乎是评价一个士兵战斗力高低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有些偏僻,有些不合理,可是宋朝的规矩就是如此。而赵朴也只能用这个方式,测试各路义军的战斗力。
那些军事物资,毕竟是八字军辛辛苦苦缴获而来的,自然是不能白白送人。
好钢需要用在刀刃上,送军事物资,自然是要送给战斗力最强的义军。而如何评价义军的战斗力,他有许多的考核时间,只是这些考核需要花费时间太多,赵朴没有时间,没有闲心,只能是采取简单而粗糙的方式。
测试开始了,在火把之下,一箭一箭射出。
赵朴则是冷漠的看着这一切。
一番拼斗之后,角逐出了最后前三名。
而出奇相似的是,前三名都是西军出身,曾经打过西夏,平灭过方腊,讨伐过辽国,只是在河东不幸战败,成为溃军,接着摇身一变,变为了河东义军。
分配完物资之后,赵朴又开始充当和事老,让义军内部减少摩擦,较少分裂,相互团结,合力抗金。
说着,说着,赵朴也觉得自己是说废话,可废话还是要说。
最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该吃的已经吃完了,夜色已经深了,随着渐入情景中,赵朴也喝了不少酒,最后在侍卫的搀扶之下,进入一个豪华的房间,睡起了觉。
…………
在赵朴联络各路义军之时,赵朴派遣的信使总算是达到了汴梁。
“什么,我那个弟弟,还没有死!反而是打了胜仗。”宋钦宗惊讶道。
这个时代的通讯太落后了,再加上战乱,早已经让河东到汴梁的驿站断绝了消息,直到信使到来,此时才将赵朴的消息传到汴梁。
在完颜娄室退兵而回,赵朴就开始派遣几路信使南下,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还有快快迁都,还有南下救援汴梁等信息,让信使快速的转达给这位皇帝哥哥。到了这一刻赵朴依然在做着最后的努力,唯有迁都可以避免靖康之变发生。
几路信使出发,如今这一路信使最先达到汴梁。
如今,信使正在面见宋钦宗。
“仪王殿下,本来是在种将军帐下听命,只是后来出了变故,军中严重缺粮。种将军心中忧虑,那时仪王殿下,率然请命,愿意率领一只偏师,前往金军后方截取粮食,一则可以缓解军中粮食,二可以使金军缺粮。分兵之后,种将军遭受了金军袭击,全军覆没。而殿下率领的八千精兵,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直到不久之前,在忻州的某地出现,然后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快速的扑击而来,歼灭了五千金军!“
宋钦宗心中暗自点头,护送金军粮草辎重的,必然是金军精锐,以八千精兵灭掉护送粮草的金军,很是不错。除了宋太祖之外,宋室历代皇帝都是不知兵,往往是屡战屡败,很少打过胜仗。即便是胜仗,也往往是几倍于敌人,以优势兵力歼灭。
以八千这点微末的兵力,竟然取得了大胜,不简单呀!
“后来,因为粮草被劫走,金军震怒,派遣完颜娄室亲率三万大军围剿。殿下被迫转移,大战许久之下,损失惨重,这才脱离险境!如今金军南下,王爷愿意率领八字军守卫汴梁,抗击金军,血战到底,不死不休!”
“八字军,怎么十三弟又与八字军有了牵连!”宋钦宗皱起了眉头。
八字军,过去汴梁没有人听说过。可是如今,随着那篇檄文的流传,天下都是记住了八字军,记住了那只强悍的军队。在如今一片悲观,战势颓败的情形之下,八字军喊出了抗金的最强音。
“官家,那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檄文,就是殿下书写。八字军,本身是由负责劫走金军辎重的八千精兵,组合而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就是八个字吗。八个字为口号,故名为八字军!”
宋钦宗的脑袋里再度嗡嗡响动。
八字军的那篇檄文,几天前,他也看过,而且很是赞赏。
可是,他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位弟弟写的。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十三弟不简单呀!”宋钦宗说着,隐约间有些妒忌。平日本,这位十三弟多留恋在青楼之间,多是欺男霸女,或是做一些不法勾当,完全是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没有出奇之处。
可是自从金军南下以来,便是屡屡有出彩之处。首先是向着父亲提出了六胜六败论,又是劝阻太学生离去,后来更是出使金军,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接着又是率然请命出征河东,多次有出彩的表现。
如今河东各路皆是大败,唯有这位十三弟率领的八字军逍遥自在,完颜娄室无可奈何。
“这是,王爷递交于官家的书信!”说着,信使将信件取出,递交而上。
打开书信,宋钦宗看着书信,脸上阴晴不定,最后开口道:“十三弟打算南下救援汴梁,我看还是算了吧。汴梁的禁军足以保卫汴梁,上次破不了汴梁,这次也破不了汴梁。“
听到,赵朴要率领十万大军,援救汴梁后,宋钦宗第一反应就是恐惧。
十万大军进入汴梁,那时是他是皇帝,还是这位十三弟是皇帝。一旦这位十三弟要发生兵变,那时必然皇位不保,他必然退位而去。
外患不足惧,内患最可危。金军再厉害,只要送一些钱币,自然离开;可是这位十三弟若是率兵南下,一切休矣。
一想到其中的利害冲突,宋钦宗毅然拒绝了赵朴南下救援汴梁的主张,而是任命赵朴为河北宣抚使,移师大名府,侧面袭击金军。
隐约间,宋钦宗对这位弟弟升起了忌惮之心,没有那个皇帝希望有一个聪明至极,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弟弟。
而在宋钦宗拒绝了赵朴,救援汴梁的同时,金军快速的行动着,合围向汴梁。
而此时种师道也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忧愤而死。
第105章二围汴梁
在汴梁朝廷高层依旧在勾心斗角之时,金军南下,第二次围困汴梁开始了
在太原失守之后,经过休整,西路完颜宗翰1126年11月18日自太原向汴京进攻,1126年11月22日攻下威胜军(今山西沁县),29日克隆德府(今山西长治),渡盟津(今河南孟津)。宋西京(今河南洛阳)、永安军(今河南偃师东)、郑州(今河南省会)皆投降。1126年12月4日,完颜宗翰克泽州(今山西晋城市)。东路完颜宗望1126年11月20日自真定向汴京进攻;1126年12月4日宗望诸军渡河1126年,随后攻下临河县(今河南浚县东北临河村南)、大名县(今在河北)、德清军(今河南清丰)、开德府(今河南濮阳);于12月10日克怀州(今河南沁阳)并到达汴京城下。1126年12月16日,宋出兵拒战,被完颜宗望等击败。1126年12月17日,完颜宗翰才到达汴京城下、
而此时东路军,完颜斡不离已经兵临汴梁城。
太原在失守后,完颜娄室的这部分军队南渡黄河,西趋洛阳,封锁了潼关,把宋朝最精锐的西军关在潼关以内,断绝了其东来的勤王之师。说是阻断勤王之师,其实在陕西一带,已经没有了勤王之师。
两次河东救援战,彻底的耗尽了宋军的正规军有生力量。此时的宋朝,正规军已经是损失了八层以上。川陕一带留下的军队,都是老弱病残,或是入伍时间较短的新兵,根本无力救援汴梁。
与其说是阻挡勤王之师东来,但不如说是阻止宋钦宗跑路。
在辽金之战中,辽国的战力脆弱,可是辽帝的逃跑能力却是惊人的,不断从辽国东面逃跑到西面,金军连连追赶,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才逮住。而这次,金军汲取了教训,锁住了潼关,锁住了西逃的路线,为的就是防止宋钦宗向西跑路。一旦跑到京兆,或是入蜀,那时就不好抓了。
此刻,大势已成,已经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彻底的围困住了汴梁。
在第一次汴梁之围时,只有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到达开封城下,兵力有限,不过是七万多金军,攻城的活动限于西、北两隅,有时蔓延到东北角,南面诸门则始终未受攻击。
而在这次围城时,金军东西两路合攻,东路军全军六万人,这次增加到八万人,主要将领完颜斡不离、完颜阇母、完颜昌、刘彦宗等仍在军中,只有郭药师以燕京留守的名义,留驻燕京。西路军仍以完颜宗翰、完颜希尹、完颜娄室三大将为主副帅,完颜银术可等战将都属麾下,汉人高庆裔,时立爱为谋主,有七八万人参加第二次开封围城。东西两路金军的兵力已超过十五万人。此刻金军四面四面合围,陷东京于彻底孤立。
而宋朝这边,第一次围城时,开封原来的禁军加上西北陆续开来的勤王军,再加上临时拼凑出来的士兵,总数达几十万人。解围后,严重的经济苦难,无以维持庞大的军队数量,只能是一部分被遣送复员回西北,一部分参加太原解围战而遭到损失,一部分在黄河南岸溃散,还有一部分被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经济上的理由遣散,此时汴梁城内守军不满七万。
不是不想招募军队,而是没钱。
各地的勤王之师,数量已经是很多,只是多是新招募的士卒,没有经过太长的训练,战斗力低下,可能金军一个冲锋就溃败了。而此时,让这些新兵去碰撞汴梁的虎狼之师,除了找死之外,再也没有第条路可走了。
这种情形之下,勤王之师多是徘徊在汴梁附近的州县,却是难以再进一步。
此刻汴梁城内慌乱一片,宋钦宗也是慌乱了,想要援兵,想要跑路。可是援兵被外面的金军骑兵阻挡,来了多少死多少,根本无法进入汴梁;而想要跑路,退路却被堵住,想要跑路也不可能了。
此时宋钦宗才知道面子不重要,跑路最重要,只是可惜已经迟了,有钱难买后悔药。
………………
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来,又是一个好天气。
当赵朴苏醒过来时,感觉舒服了很多。
这处房间豪华别致,揉了揉晕呼呼的太阳穴,赵朴回头一看,身旁还睡着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她静静地躺在一旁,一头乌发如云铺散,熟睡时仍抹不掉眉眼间拢着的云雾般的忧愁。赵朴的目光划过她蝴蝶微憩般的睫毛,红润如海棠唇,最后落在不慎裸露在外的香肩,呼吸一紧,洁白的肌肤,微微凌乱的绫罗。
这位美女还在海棠春睡,雪白的玉体,处处透着清纯的气息,应高则高,应小则小,胸前的玉兔则在呼吸中起伏,那一刻的美景令人窒息,果然是国色天香。
“她是谁?”赵朴脑袋中立时闪过一个问号。
赵朴摇了摇脑袋,这才响起昨天发生的一切。似乎昨天喝得有些高了,最后搀扶的进入了这个房间中,迷迷糊糊的睡着了。而这个名叫舞儿的女子,似乎昨天帮他脱的衣服,接着推到了这位名叫舞儿的美女,圈圈叉叉不断。
昨天醉了,也仅仅是醉了。醉了之后,也仅仅是头脑发昏而已,没有失去理智,只是借着酒意,将这几个月来的恐惧和烦恼发泄而出。在那种半睡半醒之间,推到一个美女,干着禽兽事件。
“果然是大小姐出身!”赵朴看着近在咫尺的美人儿,心中微微感叹。
这位名为舞儿的女子,很显然出身高贵,是大小姐出身,五指不沾春水。此时已经是太阳高高挂,可还在睡觉,要知道如今她只是被送人的奴婢。身为奴婢,应该先于主人醒来,准备洗漱之物,而不是懒床不起。
至少在这方面,就是书香门第出身的舒文绣也比他强。
“该起床了!”赵朴开始起床,穿戴衣物。
人生失败源于两点:一是晚上睡不着,二是白天起不了床。
赵朴穿戴衣物时,这个名为舞儿的女子也苏醒了过来。只是苏醒之后,神色之间有些慌张,显然也意识到了错误,慌张起身,却是牵扯到下体,隐约发痛,眉头皱了起来,神色有些痛苦。
“你的全名叫什么?”赵朴看着舞儿慌张的样子,笑着问答。
“回大人,奴婢全名王舞月!”
“你怎么沦落到了贼……义军手中!”
“我父母在太原被困在太原城内,可能此刻已经死了吧,我意外逃离出来…………”舞儿开始说着悲惨经历,而赵朴则是平静的听着,看不出悲喜。
战争除了少数人,可以得利外,大多数人都是深受其害。舞儿本是太原城的官宦家族,典型的大小姐,本来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战争出现了,而她运气好,正好在外拜访亲戚,才躲过一劫。如今太原城被攻破,百姓被屠杀一空,她的父母已经死了。
而姑父作也加入了义军,在一次与金军交战中阵亡,而她失去依靠之后。义军中一些将领盯着他,不断的打她的主意。这样待下去也不行,干脆将他送人。
于是借助这次机会,把她送给了这个使者,为的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