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兵西北,以西北为北伐重点,倒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估计两个问题!”赵朴说道,“第一。西北军富平之战,损耗严重,防守汉四川尚可,可要是出兵,力有不逮;第二,若是西夏出兵。合击我朝西北,那该如何?”
岳飞道:“据说,我朝已经与西辽联盟,那时可请西辽出兵,牵制西夏军。使其不能出兵西北。西北军攻击不足,可派兵马援助。出兵西北!”
赵朴沉默了,不知该说什么。
西北,真的不适合出兵。
西北军,连连打败仗,即便是打得胜仗,多是在守城时,取得的!此时调兵入蜀,倒是可以出征,只是宋军门户之见,很是厉害,内斗厉害,配合缺乏。单独的,各打各的,可能胜利,可是相互配合,绝对是打败仗。
还有靠西辽军,能牵制住西夏军不出击吗!
赵朴有些不相信。
将胜利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距离失败,没有多远了!
岳飞说得没错,他是站在武将的角度考虑,那里顺手从哪里打!
而赵朴是皇上,讲究全盘考虑,哪里利益最大,往哪里打。
“西北之路,走不通!”赵朴摇摇头说道,“西北军不能轻动,顶多是派出偏师牵制而已!”
“只是从山东出击,风险太大了。从山东出击,需要经历河北平原,那里没有地势仪仗,我军虽有骑兵掩护,但还是太少了。而运河有利于粮草运送,可千里运送粮食,粮道太漫长了,容易遭到金军伏击了。一旦断掉我朝后路,那时危险了!”
岳飞一向胆大,可是也不敢从山东出兵。
胜算太低了!
“胜算低,也要拼上一把!”赵朴道:“想要击败一个国家很容易,可是想要灭掉一个国家艰难十倍!只要不犯下大错误,我朝击败金军很是容易,但是越打到后期,越是艰难,可能先胜后败!”
“灭国之战,最怕拖下去,拖上三五年会变成不慎而胜,不败而败!”
“我朝拖不起!”说着,赵朴开始向岳飞诉苦。
岳飞是一个名将,打仗水平很高,只可惜政治水平很低,对于一些大事情,根本不知道。
打仗,不仅是需要前线将士敢于拼杀,取得战斗胜利,更是需要良好的后勤保障,官员及时接受城池,恢复再生产。仅仅是有名将,在前线打了胜仗还不行,还需要各个后续环节跟上,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错误,可能全局崩盘。
宋朝看似经济强大,国家富饶,可是摊也铺得很大,问题也很多。
此时,宋朝对金国有着战略优势,只是优势有限的很,一旦拖得时间太长,优势会化为劣势,最后崩盘。
“我朝此次北伐,需要动用各种战兵,辅兵至少五十万,还需要动用各类民夫壮丁等,多达二百万,每年需要至少耗费三千万贯钱财。若是战争,在两年之内结束,我朝还撑得住;打上三年我朝,也勉强能应付;可若是打上四五年,我朝必然财政崩盘,流民四起,国力为之耗尽,那时距离大败不远了。轻则是划江而治,重则是国家破灭!”
“此战必须速战速决,必须两年之内攻破幽云,占据长城一线,结束第二次北伐。一旦推延时间太长,为达到战略目标,我朝就败了,只能退兵。北伐取得再大的战果,也会化为虚无!”
最后,赵朴给出一个时间表。
这也是宫调查司,根据各种资料,统计出来的结果。不一定准确,但是却有一定的真实性。
“陛下,从山东出兵,进攻幽云,胜算不大,不足三层!”岳飞实话实说道。
这个时代,攻城战要比守城战,要艰难十倍。
守卫一个城池,只需要三四千兵马,可是围城进攻时,则需要两三万强攻。而三四万大军,只能是“蚁附”而上,需要死很多人。有时死亡很多人也未必能攻克。
很多时候,攻克一个城池,多是靠围困,困得城内粮食耗尽,才攻破。
围城战,是最难打的战,打上三五个月是正常事件。而河北、幽云等地大城池无数,若是一个个围攻,花去的时间,耗掉的精力,不可胜数,简直是成为噩梦也不为过!
如今,金军在幽云、河北等地,聚集着大量兵力,一个个攻克,难度极大。想要两年之内,收复幽云,根本不可能!
况且,金军也不会坐视宋军围城,会派出骑兵骚扰,断掉粮道,或是袭击后方,防不胜防。
算说是三层,还是有些多!
还是从西线稳扎稳打为妙!
“不行!从西线出击,只会打成持久战,那时我朝只会陷入战争的泥潭,重蹈金军的覆辙!”赵朴坚定的说道,“破局在东线,在山东,而不是在西北!”
岳飞心叹了一口气,不知该说什么为好。
将主战场放在东路,放在山东北部,河北,幽云一带,怎么想,怎么不靠谱。
只是皇上下定了决心,即便是不能打,也要打!
“卿家,可愿作朕的刀剑,率东路军出征!”赵朴道。
“微臣愿意领命!”岳飞道。
“好!朕有个计划,可以破开东线的坚冰,若是计划胜利,可以轻易直捣幽云,辽东,破掉金军的根基之地。不过也危险至极,死一生。应当说十死无生!”
赵朴道,神色有些凝重。
北伐不好打呀!
仔细思考,不论是顺时针出击战略,还是逆时针战略,一个不好就是持久战,一个不好就是陷入战争泥潭,最后不败而败。
唯有出奇制胜,才能获胜!
只是,每一次出奇制胜,都意味着死一生!
计划如何周密,也免不了意外出现。
成与败皆靠运气!
“附耳过来!”赵朴低声的说出来作战计划。
第446章金军对策
当岳飞,走出宫门时,好似做梦一般!
世人都说他喜欢弄险,喜欢孤军深入,可若是条件允许,谁又愿意孤军深入,有愿意弄险!
弄险,多是没奈何!
在军部会议上,皇上说过,在绝对的实力面,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无用的!
又说,我朝北伐,不追求战略激进,不追求军事冒险,更不将胜利希望寄托在某次大捷,寄托在某个名将身上!
又说,要高筑墙,广积粮,练强兵,军民一心,提升综合国力,形成绝对的压倒之势。那时金国纵然有明君在世,纵然有孙武白起复生,也是难以挽回败局!
可实际上,宋朝一直难以取得绝对的优势!
尽管皇上登基,采取多项措施,编练新军,整顿朝政,财政改革,土地再分配等,一些列措施,宋朝国力快速回升。
尽管,金国一些列战败,一些列政策失当,又是内斗不断,致使国力下降。
此升彼消!
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却不是绝对优势。
没有绝对优势,无法形成辗压之势,只能是采取诡道,行险一搏。
回想着皇上的计划,岳飞只感觉到不靠谱!
那个计划真的行吗?
可不靠谱,也得执行!
当今皇上,对于军队的控制,对于武将的控制,也是超越了过去。
过去,军军饷多是由将军发放。而如今多是由皇上控制的银行发放,直接跨过了间环节。少去了将领们贪污的可能。而军三司,虽然听从将领的指挥,却是**与军。
过去武将多是世代为军,属于军事世家。可是当今皇上却是重视武备学堂,将领多是武备学堂出身,与皇上有师生之情。这些将领对于皇上极为忠心,根本不可能背叛。
在军,又是设立了军三司。牵制武将权利。
军三司与一方将领,相互对立又互相牵制,一方将领多是负责平时训练,战时作战指挥;而军三司,则是负责传送军情、纠察军纪、传达作战思想。
而朝廷对于军三司的权力限制,也极为严格,军将领统领三司。在战时。军三司不得干涉军将领指挥。一旦军错了错,将领与军三司官员一起负连带责任。
不过,想一想也正常!
宋朝最为忌惮武人造反,又岂会将所有权利交给武将,形成新的军阀割据。
为了防范武人作乱,或是人当监军。或是太监当监军,或是人为正职,武将为副职。而如今皇上,重用武将,扩大武将权利。没有采用太监或是人制约武将,也算是一种进步。
况且。入了军三司的官员,虽然多是读书人,可经过武备学堂培训,已经有了相当的军事才略,辅佐将领,也无不可。
一切不容他拒绝!
“罢了,拼上一把!”
岳飞默默道。
…………
岳飞已经离去了,偏殿内只剩下赵朴一人。
“他能行吗?”
赵朴有些怀疑,有些不相信。
那个计划太冒险了,可那个计划也是覆灭金国的最佳方案,一旦计划实现了,金国覆灭在即,不过失败的几率也不小。只能是寄托于运气,寄托与岳飞高超的才能。
只是到了此刻,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不拼不行了!
此刻,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
接下来,只需要等待了,等待计划成功,或是计划失败!
接下来,赵朴陆续的召见了各个武将,安排作战任务。
很快,整个作战计划,随着展开,西北三万大军出汉,向着关扑去,同时与在河东作战的完彦义军合力,攻取关河东等地;而路攻向汴梁,最后与西北军会师于河东;而东路军从山东发出,向着河北幽云等地挺进;而在朝鲜,韩世忠所部,也向辽东进攻。
四路宋军出击,全面进攻金国。
由于通讯不便,各路之间很难配合默契,只能是各打各的,有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情形。
不管金军战斗力如何强大,都是群殴而上,活活打死!
而此次作战任务,只有一个进攻,进攻,再进攻。
不追求收复多少失地,只是不断的进攻,尽量消灭金军主力,尽量牵制金军主力,使金军各部之间,不能首尾相应,不得不汇聚一起,防止流窜后方,或是向北方逃窜。
打仗,怕就怕背上包袱,被收复失地的喜悦,被虚假的胜利迷惑,忘记了战争的本质。
除了一些关键的城池之外,多数城池没必要派兵防守。若是消灭了金军主力,这些城池,即便是无兵或是少兵把守,也足够了;可若是金军主力未灭,即便是派兵守卫城池,也未必能守得住,极有可能别金军各个击破。
这一战,关键在于主动出击,不断寻找金军主力,即便是无法消灭金军,也要像狗皮膏药一般,黏住金军,不让金军没有相互增援的机会。
不要怕野战不足,被金军歼灭,就怕畏战惧战,失去了一次次机会!
这一战,赵朴已经做好了一些宋军野战不足,成建制的被金军歼灭的场景。不过,赵朴不在乎,死了就死了吧,至少要死得有价值。正所谓,宁可被打死,也不要被吓死!
呆在城池内,固然可以免掉被金军歼灭,可也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只能挨揍,只能不打败仗,永远取不得胜利。
…………
随着宋朝攻势的形成,金国上下也在剧烈的讨论着。
“此战,宋军四路围攻而来,气势汹汹,这是要灭了我朝的征兆呀!自从赵朴登基以来,我朝连连失利,多次处于下风,此战,宋军更是有五十万大军出动。”
“此战,是我朝生死危机的时刻!不如如何破敌?”
金兀术问道。
自从完颜亶当了皇帝以来,处处打压宗翰势力,不断架空,而宗翰军事才略出众,可是政治上却是小白的很,致使政治斗争,多次失利,最后活活被架空了权力,手下的臣武将都是被清洗一空。
宗翰心气不过,再加上年岁大了,身体有些毛病,各种因素叠加,最后病逝了!
而此刻在,主持大局等地则是金兀术。
“金军气势汹汹而来,我朝不如避开金军主力,诱敌深入歼灭其一路,打破宋军强势进攻!”
此时,完颜昌开口了,开始说着作战计划。
在完颜昌的计划,金军兵力分散,而一些附庸军更是人心惶惶才,此刻需要胜利,鼓舞士气。在黄河以北之地,除了大名府等一些重要城池之外,其他地区可以放弃,将金军主力集起来,步步引诱宋军深入,然后疲其师,歼灭其一路。
只要一路歼灭,其他几路就会为之震动,宋军就会裹足不前,那时金军反击的机会就来了。
“舍弃大量土地,不战而退,这是懦夫!”金兀术听后,有些不屑道,“如今,宋军强势,我朝势弱。若是向后退上一步,宋军就会进一步,那时局势不稳,契丹人、汉人、溪人等也会随之作乱。那时靠着我女真这点兵力,如何是好?”
“宋军强盛,赵朴用兵如神,手下悍将颇多,将士们个个勇猛向前,悍不畏死,好似虎狼。若是硬碰硬,我朝必然损失惨重!”完颜昌说道,“为今之计,只有诱敌深入,靠着我朝骑兵,突袭宋军后路!”
金兀术笑道:“何必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宋军虽强,可是我金军也不弱!打仗一开始,就弱了气势,那接下来如何大!”
第447章攘外必先安内!
“完颜昌真是欺人太甚,先是将河南,山东一些地区,卖给宋朝,如今又是出卖河北,出卖关!”
会议结束了,金兀术恨恨的想着,杀气越发的浓重!
回想着这些年的经历,金兀术就杀气腾腾。
天辅七年,金兵破燕京,父皇领兵回师,结果,在返回上京的路上得了病,久治不愈,病死。
五弟宗峻,是嫡长,在取京和救西京的战争只是受了小伤,结果不久后伤势发作,不治而亡。
二哥宗望大破宋军,刚刚返回,就打毬暑而亡。
父皇死了,死得不明不白;
五弟宗峻死了,死的不明不白;
二哥宗望死了,死的不明不白。
他们死了,都让一些人得到了好处。父皇死了,叔叔得以继承皇位;五弟死了,不会有人威胁叔叔的皇位;二哥死了,不会有人染指储君之位!
这些年来,金兀术越是回想,越是觉得愤怒!
他们极有可能,死于谋杀。
父皇死了,叔叔一脉大获其益;
五弟死了,宗磐等人获其益:
二哥死了,宗翰几乎掌控金军所有兵权。
这些都是他的仇人!
是诛杀之列!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根本查不到一丝蛛丝马迹,可这已经不重要了。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证据的,也没有办法找到证据。只要稍微有点智慧,就会将证据完全抹除,查不到一丝痕迹。
这些年来,他也是陆续开始报复,先是出手铲除了宗翰一系,宗翰被活活气死,而他的亲信,或是被调离。或是被清洗,这一派,彻底瓦解;后来又是出手解决了宗磐一派。
宗磐是太宗皇帝的长,也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只有铲除了他,侄儿才能坐稳皇位。
很快,宗磐以及一些兄弟们遭到诛杀。势力大损,太宗嗣一脉瓦解。
如今,留下的只是完颜昌一脉。
原本,想着宋金交战,金兀术想着先是击退了宋军,再诛杀完颜昌一脉。只是没有想到。完颜昌竟然给他唱起来反调。
“攘外必先安内,不灭完颜昌,内部不和,如何抵抗宋朝进攻!”
金兀术心已经下了诛杀完颜昌的决心。
…………
当了皇帝之后,完颜亶诚惶诚恐,极度缺乏安全感。
没有继承皇位的宗磐虎视眈眈,骄横的宗翰轻视他这个小皇帝。宗隽把持朝政,完颜昌跋扈难治,虽然为皇帝,却好似坐在火炉上,似乎随时要被烈火烧死。所幸还有几个皇叔支撑,才让他这个皇帝,没有完全被架空。
后来,四叔合纵连横。拉一方打一方,将朝敌对势力纷纷剪除,他的皇位才坐得安稳起来。
此刻,四叔金兀术坐在那里,神情凝重,说道:“陛下,攘外必先安内。不灭完颜昌,我朝内部不和,钩心斗角,如何破宋。唯有诛杀完颜昌,才能让朝安稳,合力抗击宋朝北伐!”
完颜亶道:“四皇叔,完颜昌心议和,不忠于大金,必要诛杀,只是如今宋金交战,一旦动了他,恐造成军不稳!”
“陛下,多虑了!”金兀术道,“完颜昌先是议和,割让河南、山东、陕西一部,交予宋朝,已经让将士们愤恨。此刻诛杀了他,只能稳定军心,而不会乱了军心!”
完颜亶忧虑道:“只是,一旦完颜昌手下亲信党羽颇多,一旦难以斩草除根,恐不利于我朝!”
金兀术道:“长痛不如短痛,迟下手不如早下手!”
“好吧,四皇叔,一切交给了你!”
最后,完颜亶放心了各种顾虑,决心诛杀完颜昌,解决掉掌控政权的最后一个绊脚石。
…………
一股寒流,扑向了完颜昌,只是他还没有察觉。
次日,一些官员上书,弹劾完颜昌,主要是指责完颜昌谋反。完颜昌立刻反驳,只是有时候,道理不在他这一方,局势对他不利。
完颜昌愤然离去。
次日,又有人弹劾完颜昌,勾结宋朝,出卖金国,铺天盖地的攻击袭击而来。
此刻,完颜昌已经明白了。
这是有人要打击异己,有人要修理他。此时再多的争辩,也是无用的。
这时,圣旨下达,免去了他所有的官职。
完颜昌愤然出走,一些亲信跟随,带着三千亲军,到了这一刻只有抵到亲信部队的军营,才能获得安全。
只是他刚刚离开,就有人说他背叛了金国,要南下投降宋朝,派出大军追杀而去。一路上且战且退,血战不断,原本完颜昌指望沿路的一些城池,打开城门,放他入城,得到给养,可是都遭到了拒绝。
这些路过的城池,一些将领曾经在他麾下效力,不乏亲信将领,可此刻却形同陌路,坚决不放他入城,还进攻他。
一路上,完颜昌身边的人马越战越少,很多亲被杀死了。
穷途末路!
到了祁州时,完颜昌悲哀无比,身边的将士不足五百人,又困又饿,好似丧家之犬;而对面却是三千多精锐骑兵,死死咬住,再也没有一丝脱困的可能!
“我要死在这里了吗?”
完颜昌悲哀无比,他想过无数死亡的结局,就是没有想到会这样死。
“金兀术,你好狠!”完颜昌咬牙切齿道。
“完颜昌,你必死无疑。下马受死吧!”金兀术道,“我给你体面的死法!”
“罢了,老懒得跑了,再跑也跑不过了。”到了这一刻,完颜昌格外豁达,“死了就死了,可是老不愿意做饿死鬼。能不能让老吃饱了,再死,老不愿意做饿死鬼!”
“好,我满足你的要求!”金兀术道。
“这些都是勇士,死在自己人手,有些可惜,要死也是死在宋金战场上。”完颜昌深吸了一口气,乞求道,“老没有求过人,放过这些勇士吧!”
“我会向陛下请求的,能不能活下来,全靠陛下圣裁!”
金兀术说道。
完颜昌却冷笑道:“谁不知道,那个小娃娃,最听你这个四叔的话!”
说着,完颜昌下马,投降!
他的结局已经注定了,必死无疑,天上地下,没有人救得了他。到了此刻,完颜昌只想要吃上一顿饱饭,再美美的睡上一觉,然后安乐死去。这些天逃亡生涯,吃不饱,睡不好,折腾的他有些受不了。
金兀术没有失言,摆下了美味佳肴,美酒仙酿,甚至送上了一些美人。
只是此刻,完颜昌对于美女一丝兴趣也没有,挥挥手美女下去了。
完颜昌狼吞虎咽的吃着,直到肚满满的,打了饱嗝,才停了下来。
“我没有背叛金国,也没有谋反!”完颜昌辩解道。
金兀术点点头道:“你没有谋反,没有背叛金国!”
“那为什么要杀我!”完颜昌愤然道,心愤恨至极,他对金国忠心耿耿,可是却被挂上叛国、谋反的帽,心极度不爽。
看着完颜昌愤怒的样,金兀术觉得他有些可怜,有时很聪明,可有时却傻得可爱,杀人就杀人,那里需要那么多理由,只要挡了路,就动手杀了。
“汉人的皇上,至高无上,权力至高无上;而我朝皇上,却是有名无实,处处受到制约。为了集权,必然要踢开绊脚石,而你就是绊脚石!”金兀术道,“你是绊脚石,必须踢开!”
“原本我想着,宋金大战,留你一条活路,可是你时刻想着议和,对宋朝已经没有了胆气。留下你,只会动摇军心,只会让我朝士气低下。不杀你,我大金又如何能抵抗住宋军”
“攘外必先安内。没有稳定的内部,如何外侵。宋朝皇帝赵朴诛杀秦桧,打压议和派,平灭流民叛乱,为的就是稳定内部,以便没有后顾之忧,从容北伐。而我朝想要抵抗住宋军,唯有诛杀了你,打压了议和派,上下一心,方能抗击宋军!”
第448章完颜昌之死
“我不甘心呀!”完颜昌恨恨道,“昔日,我待那些将士也不薄,可是如今落难,谁也不帮我!”
“那点情分早就尽了!”金兀术冷笑道,“在你走向议和时,就走向了全军将士的对立面!你聪明有余,奈何不懂将士们的心!”
“宋金之战,我朝真的打不起了。这样打下去,对我朝不利,唯有退后一步,才能获胜!”完颜昌有些痛心疾首道,“这一战,我朝凶多吉少,一个不慎,就是国破家亡!”
没有反驳,金兀术点点头道:“你说得很对。只是忽略了,将士们的心。有时,明知必败,也要拼上一把。你太聪明了,结果万劫不复!”
完颜昌不甘道:“我不服!”
“不服也得服!”金兀术道,“聪明人不懂治国之道!”
“你死吧!”金兀术抽出宝剑,一挥而去。
寒光闪过,星星点点,完颜昌的身子倒下了,有些不甘!
“拉下去,厚葬!”金兀术说道,有些叹息。
不管怎么说,曾经都是好兄弟,都是在战场上拼杀过,交情算是不错。此刻挥剑砍杀,心情隐隐有些难过。
“下一辈子,不要耍聪明了!”金兀术道。
完颜昌,死于太聪明了!
就好似战场上,聪明的战马,总是偷奸耍滑,避开刀剑,畏惧艰险,结果死的快;而一些驽马,有些傻乎乎,只知道勇往直前,反而是受人喜欢,反而是能活到最后。
完颜昌死了,而他的亲信部下也是受到牵连,被诛杀者不下千人!
…………
“什么,完颜昌死了!”
当得到完颜昌死了的消息后,赵朴先是吃惊。而后是叹息,“议和派总是没有好下场,可能显赫一时,但是不久之后,却会遭到清算!”
宋朝也罢,金国也罢,都有议和派。主要是双方激战七八年,伤亡太大了,都有些吃不消了,这是滋生议和派诞生的客观因素。
只是议和派,一个不好就会沦为投降派,就会遭到清洗。就会万劫不复!
“完颜昌,怎么会这样容易被搞定了。他不是军中大将,手下嫡系将领无数,掌控十万大军吗?怎么就这样死了!”一旁的王舞月满是不解。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金国内部纠纷,内部权力倾轧,王舞月也知道。只是没有想到。金兀术竟然提前出手,解决了完颜昌。而更没有想到的是,完颜昌出手后,就这样轻易被解决了,他的叛乱只是引起一点风浪,没有造成太大的波折。
原本,还想着完颜昌叛乱,可能波及较多地区。花费金军较多力量,让宋朝有机可乘,可是一切变成了虚无了!
“这很正常!”赵朴倒是一点也不意外,“世人都说,乱世当中,武将权利最大,担忧叛乱。引起军阀割据。其实差了,军阀割据,多是王朝末期,多是君王缺乏掌控。而在王朝初期。根本不会出现军阀割据。”
“至于武将乱朝,那更不可能。武将权利大,那是来自皇上;一旦叛乱,一旦失去了名分,什么也没有。没有人会跟着叛将造反,这没有前途!”
“这一次,金兀术能够迅速平叛,一是占据大义的名分,二是掌控了军队,三是巧妙的离间架空了完颜昌,四是出手快,根本没有给完颜昌留下反击的机会。完颜昌是议和派,几乎是站在全军将士的对立面,注定了败亡的局面!”
“不过,金兀术能够如此快出手,迅速击败完颜昌,也不简单!”赵朴有些忧虑,“金兀术不好对付,是未来的大敌!”
小说演义中,总是将金兀术写出废物渣,写成屡战屡败,其实这不过是意淫而已。
其实金兀术很是厉害,在宋金之战的后期,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在危难中,撑起了大金艰险的局面,让金国渡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完颜昌就这样死了,死得很是平静,没有引起大波折,宋朝依旧紧张的筹备着,各路兵马整装待发,随时等待出征。
…………
而此刻,赵朴来到火器研发所。诸多侍卫保护在身边,而岳飞也是跟谁而来。
从赵朴登基,到如今,八年的时间内,不断的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火器研究,原本粗糙的火器,渐渐有了一丝规模,开始向着精细化,大规模化,实用化转变。
此时已能量产燧发枪,燧发枪的价格由之前的二千贯降低到了一千贯,由原来的五十发报废,变为了二百发才报废,重量上由原来的三十斤重,变为十斤。
火绳枪价格比较便宜,一杆枪三百贯,报废率与燧发枪差距不大,重量也差不多。
一贯钱,等于三百人民币,一千贯等于三十万人民币,也就是说一杆燧发枪等于三十万人民币,一杆火绳枪等于九万元。
而一杆能打到二百步的精准线镗枪,大约一万贯,也就是一百万人民币。
尽管价格下降了,可是依旧很离谱。
主要是炼钢技术不合格,火药质量差,而工匠们水平有限。虽然在之前,提出了流水化作业的方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产量偏低,一月顶多量产二百杆火绳枪,一百杆燧发枪,还有少量的青铜火炮,没良心炮等。
赵朴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发展步枪有些超前。超前的代价,就是质量低、报废率高、价格离谱,故障率高。
根本无法大规模的装备到军中,只是在少量部队中装备。
只是在近卫军中,大约五千彻底部队中配备了火药武器。
火器有很多的缺点,根本无力单独成军,只能是火枪队、炮兵对,长枪队,骑兵队,战车队等,几个冷然兵种相互配合。
尽管缺点不少,可是优点还是很恐怖的。
在火药武器面前,所谓的骑兵,好似纸糊的一般,脆弱不堪。没有特殊的骑兵战术,在火药武器加冷兵器的群殴之下,只是被虐杀的料。
而火药武器,只是在战场上出现了几次,就隐藏了起来,金军根本摸不到底线,想要模仿根本不可能。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登基以来,每年耗去五十万贯钱,用来研发火药武器,又是组建了五千火器兵。为的就是今日一战,大破金军!”
赵朴有些自豪,更有些炫耀。
“卿家是第一个光临此地。接下来,要让卿家见识一下火药武器的厉害!”
在百步外,一个个靶子被树立起来,靶子是用稻草人扎成,上面披着三层铠甲。
而这时,十个火枪手开始发射,先是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火药残渣阻塞引火孔,这是火枪常出现的毛病
接着,将弹丸从枪口装入,从枪管下抽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