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激战中的撤离,很快的演化为溃败,金军溃败了。
参战的两万金军,最后仅仅有不足五千逃离而去。
宋军也仅仅是追杀了十里左右,就停了下来,主要是宋军骑兵损失惨重,想要追杀,扩大战果,也不可能了。
这一战宋军胜利了,是一场惨胜。
参战的宋军中,有三万多步兵,八千骑兵,几乎是动用了海军最大兵力。这一场拼杀下来,八千骑兵不足两千,伤筋动骨,再也无一战之力;而步兵则有一万多阵亡,更是损失了大量火器。
宋军战损远远高于金军,创敌一千,自损一千二。
从战术上说,宋军输了,因为伤亡数字超过金军。
可是从战略的角度上,宋军胜利了。
普通的士兵们,不懂得数学,也不懂得统计,也不懂得宋军死了多少人,只是知道战斗到最后,宋军追着金军打,金军亡命逃跑,宋军胜利了。
士兵们的胜败观念中,没有太多的花哨,考虑的东西也较少,只是知道输得一方跑路,赢得一方追杀。
从这个角度上,宋军胜利了,甚至是一场大捷。
而从金军的角度上,宋军也胜利了。
整个东北,人烟稀少,人口总计不过二百万人,女真拖家带口也不过五十万人。自从主力南下之后,整个东北兵力空虚,动用的兵力不足十万。而这十万中,仅仅有不到三万的女真兵,其余的多是契丹军、溪人军、汉人军等附属部队。
这一战拼杀下来,女真军损失惨重,机动兵力耗尽,只能是固守一些主要城池,还要全力压制一些蠢蠢欲动的异族军队,再也无力主动围剿登陆而上的宋军。
在金军前线主力没有回兵救援之前,宋军取得了战略主动权,可以随意在东北“打草谷”。
从这个角度上,宋军胜利了。
而这场胜利,更是让原本摇摆不定的高丽,做出了选择。
而这场胜利,代价也是惨重的。登陆的宋军骑兵,精锐耗尽,再也无法打草谷。而没有骑兵的掩护,在茫茫平原上,步兵处在极端不利条件下。而粮草供应不足,也成为了金军扩大战果,深入出击的最大障碍。
韩世忠多次想要,扬兵会宁城下,耀武扬威一方,哪怕是攻不破金军都城,也能吓一吓人,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吧!
最后全军退回船上,再次离开辽东。
整个辽东打草谷行动,宣告结束。
第387章天下震动
坐在船上,养着伤势,韩世忠的眼神有些恍惚。
大战结束,已经有十天了。
这些天,韩世忠一直在养伤,总算是修养了过来。
不久前,那场血战中,韩世忠九死一生,几次踏进了鬼门关,又艰难的走出,若是援军迟来一会,可能就死了。
而那场血战后,韩世忠身上受了十八处创伤,所幸的是没有伤及到要害,修养上一段日子就差不多好利索了。只是身体上的伤势,容易治疗,可是心理上的创伤却一丝半会好不了。
那场战斗,太惨烈了。
即便是韩世忠久经沙场,也觉得心神动荡,闭上眼睛都是尸体,睡梦中总是想到死去的袍泽。
曾经一起喝酒,一切逛青楼,一起赌骰子,如今一切都没有了,只变成了一具具尸体,阴阳两隔,再也见不到了。
韩世忠不断的提醒着自己,这就是战争,战争哪能不死人,只是想着想着,心情越发的沉重了起来,再也无一丝大捷之后的喜悦。只是他知道,一切还要继续打,在金国没有灭亡之前,在没有收回失地之前,必须要打下去。
与其儿孙一代向金军拼命,不如这一代将金军彻底摧毁,不要遗祸于后代。
“青州,我来了!”
想着皇上,先是辽东激战,后是登陆山东,出击青州的计划,不由得苦笑道,此刻海军已经伤筋动骨,想要深入敌后继续作战,似乎力有不怠。必须要休整一段时间了。
只是想要休整,似乎也没有时间。此次北伐还未获得全功。
皇上的计划中,此战保守计划,则是夺取淮北,为江南获得屏障;激进些,则是夺取山东。为袭扰幽云,破袭辽东,奠定基础。
此战已经达到了激烈的时刻,只能是继续拼杀,休息不得。
…………
在淮安,宗翰惊讶的看着战报。心中满是愤怒。
“可恶!整个辽东防线又被宋军攻破了,又被宋军海上登陆了,那些烽火台全是废物,一点预警效果也没有起到。还有宗朝也真是一个废物,宗磐也是无能,两万大军竟然被登陆的宋军击败了!”
“我女真野战从来没有打败过。这些废物竟然被打败!”
“竟然要让我撤兵,只是打倒了现在,哪里是那样容易撤兵的!”
看着千里传来的书信,宗翰就觉得压力巨大,有种喘不过来的感觉。
在金国刚刚建国,遭遇辽军强兵围困时,宗翰没有畏惧;在遭遇朝臣围攻。处境艰难时,宗翰没有畏惧。可是现在畏惧了,只觉得身上背负着巨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这时,宗翰有些怀念宗望。
宗望是他的死对头,两人不合,在朝政中,多有纠纷。
可是两人在合力对敌上,始终保持一致,不论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在他们的联合攻击之下,也是飞灰湮灭,取得了一个个胜利。
只是如今宗望已经死了,只剩下他一个独自撑着大局。
而此时,对峙的宋军。不论是战力,还是将领素质,都是远远的超过了昔日的宋军,打仗越发的难打了,此时宗翰使用了各种手段,还是能以击败对面的宋军。
可是此时后院失火了。
辽东被登陆的宋军打了一个稀巴烂,女真牧场,村落等被烧杀抢掠了一番。昔日间,金军引以为豪的打草谷,宋军也玩上了,而且比金军玩得更出色。
毕竟宋朝的城池高大而防备森严,想要攻克颇为耗费力气,金军又不善于攻城;可是辽东则是城池低矮,很多地区还没有城池,只是简单的篱笆圈了一圈,而宋军又是以善于攻城而出名,结果辽地损失惨重。
而留在辽东的金军,又连续败于宋军,整个金国上下,人心惶惶,一道道命令传来,是退兵的命令,或是将一部分主力,稳定局面。
而辽东,乃是金国的腹地,丢了河北、河东都是小事,可是辽东丢不得。
只是此刻,正是拼杀到了关键时刻,哪里能退让一步。
这不是添乱吗?
几天的时间,宗翰的头发白了很多,觉得心神疲惫。
而此刻更是得到密报,宋军要登陆山东,袭击青州,断掉金军的退路。
打仗打倒了这个份上,不得不退兵了。
“退兵吧!”
当说出这三个字时,宗翰只感觉到头晕目眩,整个人被抽空了精力。
…………
在西夏。
“什么金军大败,甚至是被打到了会宁城下!”
西夏皇帝惊呆了,没有想到无敌的金军,竟然打了败仗。
西夏与金国也曾经激战过一场,西夏大败了,从此以后,夏金之间就结盟了。
曾经,完颜娄室提出过,席卷西北,覆灭西夏,然后合西北铁骑强军,横扫四川,从而下江南,覆灭宋朝。只是这个计划,果断的被金国的高层们拒绝了。
其一,西夏多沙漠,人穷地穷,没有油水,哪里有南侵宋朝获得利润巨大;其二,西夏军战力也较为强大,覆灭起来,难度不小,耗费兵力众多;其三,西夏多沙漠,不能因粮于敌,反而要陷入漫长的后勤运输中。
利润小,征伐难,后勤苦难,这三大因素,致使金国讨伐西夏的计划,很快的被否决了。
而此时金国忙于南侵宋朝,宋朝忙于抵抗,都没有理会西夏,西夏得以过着舒服自在。
在宋金之间,没有对决出胜负前,西夏处在绝对安全状态。
而在混乱中,金国南下席卷大宋时,作为小弟的西夏,也是趁机捡便宜,大举的侵袭西北之地,上千里宋地再度丢失了。
在西夏看来,宋军对峙,一直打仗,一直拼杀,对西夏好处最大。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辽东竟然遭受了袭击,甚至是大败于宋军,让宋军纵横辽东,没有敌手。
这让一直坐山观虎斗的金国上下,一片愕然。
“宋金之战,出现了变局,我等该如何是好?”西夏皇帝,看着满朝文武,问道。
“陛下,着只是金国小败而已。金军主力多数在前方,致使后方兵力空虚,才给了宋军可趁之机,一旦金军回过神来,那时宋朝必败!”
“此言差异,先是洛水大败,如今又是大败,可见金国已经不似过去那般强大了。一旦宋军北伐成功,恢复宋朝旧土,那时必然对我朝出手。陛下不得不慎重!”
“慎重什么,宋军向来是偶有小胜,然后大败,纵观宋朝百年,兵力虚弱,这不过是偶尔胜利而已,不足道哉。”
“我朝曾经侵占了西北千里之地,一旦宋朝取胜,携大胜之势,那时还有我朝必然被进攻吗?”
很快的朝堂之上,分为两个派系,剧烈的争吵了起来。
而西夏皇帝苦笑着,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虽然是皇帝,可是朝中权力却被一些党项贵族把持着,朝中充满了内斗,充满了党争,他也无能为力。
…………
在西北,西军精锐正在与金军宗辅、宗弼等人对峙。
“我朝又败了,辽东等地被宋军袭扰不断!”宗辅放下战报,悠悠道。
“那又如何,远水解不了近渴!”宗弼道,“我等还是想着如何消灭宋军,打破僵局吧!”
完颜娄室道:“西北军指挥使张俊,为人张狂,志大才疏。此宋军先是在洛水取胜,又是在辽东取胜,而张俊自诩是谢安之才,又岂会无所作为,必然轻敌冒进,我军机会来了。只要击败张俊所部,进可以攻略汉中,四川等地;退一步,也可以缓解大金不利的局势!”
Ps:今天就一更
第388章 西北战局
西风瑟瑟,天色昏暗,狂沙席卷。
唐代之前,西北地区,草场丰盛、田地密集,又有密集的水渠灌溉,关中地区、河西走廊、河套等地,都是中原王朝重要的产粮区,也是重要的草场。
那时定都长安,不仅对中原地区,形成高屋建瓴的掌控,更有天子守国门的味道。
长安,距离北方草原民族距离很近,只要越过贺兰山,越过阴山,就会直达长安,威胁帝国生存。在汉代时刻,受到匈奴威胁;在唐代时,受到突厥威胁。
汉唐那时执着于解决边患,主要因为帝都时刻受着草原威胁,不得不战。
卧榻之旁,岂容猛虎沉睡。
因而,即便是付出惨重代价,甚至是创敌一千,自伤一千二,也要干到敌人。
不是汉唐好战,而是忧患意识更为强烈。
而自从唐末之后,西北地区大肆砍杀树木,黄河泛滥,水土流失,致使西北失去了粮仓的效果。反而因关中地区粮食不足,时刻要从东南转运,这不仅是加重了粮食压力,更是带来了安全上的威胁。
那时只要攻占洛阳,切断运河,断掉东南粮食来源,整个关中就会出现饥荒,长安就会被活活饿死。
为了把握主动权,为了不被活活饿死,五代时一些北方政权,或是定都洛阳,或是定都汴梁,再也没有人定都长安。
而在宋朝,长安。又称为京兆府,是西北军事重地,抗击西夏的前线指挥中心
而从金军南下以来。金军几次攻占长安,又几次退走,被宋军收复。为了争夺长安,宋金惨烈的拼杀着,战况极为激烈。而此时,长安落在了宋军手中,源于金军在西北兵力一直不足。
主要是西北太穷了。打草谷油水太少了,即便是大胜了,战利品也不多。而西北军又善于打仗。打起仗来难度大。
因而,许多金军将士,宁可去洗劫淮河一代,洗劫江南。也不愿意到西北打仗。
而攻略西北的金军。一直处在打酱油的角色,军队最少,装备最差,待遇最差,又是杂牌军为主。也亏得完颜娄室善于打仗,才能在一次次恶劣的环境中,屡屡击败敌人。
不过,即便是击败了敌人。也难以扩大战果。
军队和装备的短板,一直让完颜娄室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直到。二皇子宗辅、四皇子宗弼来到西北,局势才得到缓解。
“张浚,还是有些本事的,不论是统兵,还是民政上,都是出类拔萃之辈。没有才能,也压服不了骄横的西北军。在张俊出镇西北以来,西北的局势得到了最大的缓解,我军再进展缓慢。”
“只可惜,他的缺点也是致命的,那就是为人跳脱,缺乏稳重,缺乏百战的坚韧,总是幻想着一战天下闻名,总是幻想着成就乐毅、周瑜那样的泼天大功。”
完颜娄室淡淡笑道,眼神中有些不屑。
“人都有攀比之心,谁也不愿意低人一等。张俊,本身就是一个自傲之人,这样的文人本身就志大才疏,偶尔有小胜就得意洋洋。如今宋军在洛水大胜,又在辽东大胜;而迫于局势,东路军也会大胜。那时张俊坐得住吗?”
“此战该如何战?”宗弼问道。
完颜娄室道:“此战,张浚一急躁,必然露出破绽。那时我军机会就来了!”
“而为了引诱张俊轻敌冒进,最后牺牲一些仆从军,给宋军自信之感,我军要连续大踏步向后退去,不怕张浚不中计!诱饵足够大,哪怕是明知有危险,也会扑上来,咬住鱼饵!”
完颜娄室的计划很简单,甚至有些简陋,就是一个简单的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哪怕是文盲也知道。
只是很多人知道,却无法破解。
哪怕明知道是诱饵,明知道有陷阱,也会扑上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性如此。
况且,在一连串的胜利之下,会给人以节节胜利之感,那时一切劝阻,一切警惕心理,都会消失殆尽,直到最后彻底死亡。
…………
漫长的西北防线上,宋金之间兵力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局势变化莫测。
在西北一些将士中,时而投降金军,时而归顺宋军,很是没有节操。
站在富平上,张浚看着城外的金军,眼神闪烁着,似乎在思考。
张俊问道:“最近战况如何?”
“金军连连败北,丢失了五个城池,向后退了上百里!”一旁的将领吴璘道,“金军败得太蹊跷了,多是一触即溃,虚弱不堪。这可不是完颜娄室的风格!”
一想到完颜娄室,吴璘就心有余悸,他连连败于完颜娄室,对于完颜娄室有种恐惧之感。
实际上,整个西军将领多数与完颜娄室交锋,都是败战连连,区别也仅仅是有些将领输得太惨,被生擒活捉;而一些运气好,败而不溃,逃得了性命,保留下一些部队。
“那金军,此举意图是什么?”张浚问道。
“可能是诱敌出击!”吴璘思索着道:“金军强大,可也仅仅是强盛在野战上,若是论及守城,远远不如我军。若是我军固守城池,金军也没有办法。唯有将我军引诱出击,出城野战,那时才能将我军击败,全歼!”
“金军想要引诱我军野战,那我就成全了他!”张浚傲然道,“想要战,那就战吧!”
“不可,不可,皇上说过,唯有立于不败之地,方有取胜之机。西北之策,以固守为主。西北战局,关系全局稳定。唯有西北不失,才能更好牵制金军,才能从襄阳,扬州等地北伐金军,海军从容登陆辽东。哪怕是东路军、中路军,海军大败,依旧能保持对峙。而一旦西北有失去,四川有失去,整个战局都会逆转,大宋江山将会覆灭!”
吴璘立刻道。
“此时,当以稳健为主,我军骑兵不如金军,而完颜娄室又堪比韩信,我军不如。唯有稳健为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将者,要善于揣摩上位者心思,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皇上,很少对西军直接干涉,给了西军较大的自由权,但是不代表西军可以游离于大宋的掌控之外。这次北伐,皇上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东攻西守,海上出击。
一旦违背了皇上意愿,冒然出击,会给皇上坏印象。
“不败之地!”张浚冷哼道,语气中有些自嘲,“想当年,我西军也是大宋强军,可是如今却是沦为二三流军队,此次北伐,唯有我西军是以静守为主。其他几路皆有大捷,皆有所斩获,唯有我军孤立无功,丢不丢人!”
吴璘神情有些尴尬。
从靖康元年,几十万西军惨败于河东,全军覆没以来,又有折家投降金军,致使西军地位越发尴尬,处在当酱油的角色。
西军需要一场大胜利,证明自身价值。
“那不知,元帅可有计划?”吴璘深吸了一口气,问道。
事到如今,只能是拼上一把了!
打仗,打到了这个份上,西军也的确需要一场畅快淋漓的战斗,证明自身。可能是错误的,可能遭受大败,但是吴璘必须义无反顾的支持。不能因为不赞同,而拆台,而拖后腿。
打了败仗,情有可原,皇上会理解,对于许多败军之将较为宽容;
可是对那些拆台的将领,拖后腿的将领,皇上可一点也不容。
“本帅要在富平城下,大战一场,将金军打出关中,收复旧土!”张浚道。
夜晚,在府邸中,西军将领汇聚在一起,召开大会。
张浚将大战一场的意图说了出来,立时间整个西军炸开了锅。
西军将领顿时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支持出战,一个则是反对出战。
反对者的理由,主要是太冒险了,一旦失败,整个西北的局势将会崩坏,而完颜娄室的强悍,给了西军将领深刻印象。不求有功,但求无功,以稳健为主。
而支持者的理由,主要是各路都有胜利,而西军岂能胆怯不前。
顿时间,西军分裂为两派,各说各的道理,一时间争吵不断。
而张俊仔细的听着,心中各种念头起伏,最后咳嗽了一声,在场的争吵才平静了下来。
“战吧!”张俊道,“完颜娄室屡屡击败我军,若是他掌权,此刻我也不会冒进。只可惜,完颜娄室遭人忌惮,不久前遭到了宗翰忌惮,罢去了兵权。而此次再次出任西北,可也多方受到制约,宗辅、宗弼二位皇子架空了他的权力,这才给了我们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战必须一战!”
在场西军将领听着这个理由,轻轻松了一口气。
完颜娄室失去了兵权,又多了一层胜算!
“末将遵令!”
在场的将领齐声道,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不得不战。
张俊微微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全军意见统一了。
很快西军上下,快速运转了起来,整装待发,准备全力一战。
而此时城外的金军,很快得到了西军出兵,决战一场消息。
完颜娄室笑道:“大事成矣!”
ps:晚上九点第二章
第389章 富平之战(一)
能够上了战场上,拼杀的,成为一方将领的,没有人是傻子。
史书以成败论英雄,输了就是脑残,输了就是智缺。
输者是没有发言权的,也注定是沦为脑残、智缺。
小说中会出现脑残,智缺,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中,不会出现。
张浚在策划着,算计着敌我的力量对比,不断的扩大着胜算。在他看来,这一战,还是胜算极大的。
第一,完颜娄室是不世名将,只是多次遭宗翰等人忌惮,前一年更是被罢免,若不是西北局势紧张,又无人愿意西北征战,他只会继续被罢免。而在此回到西北后,由元帅的位置,变为了副元帅,宗辅、宗弼二人开始架空他的权力。
金国内部纠纷不断,给了宋军可乘之机。
第二,连续的征战,金军有些疲惫了,战力开始下滑,再也不复过去所向披靡。在完颜娄室初次入侵西北时,率领着总计一万的金军,纵横西北,二十多万宋军被击败;可是如今金军在西北,囤积了近十万兵马,却再也难以复制过去辉煌的战果。
第三,西北军这些年连续作战,战力快速恢复快,已经具有较强的攻击力。
这些因素,导致张俊决定与金军大战一场,即便是违背皇上命令也在所不惜。
当然了,张俊可让西北军继续对峙下去,西北军有着四川为基地,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可以继续耗下去;而金军粮草缺乏,河东之地有不稳。若是耗上一两年,金军必败。即便是不败,也得退兵。
可是看着其他金军连连取得胜利,而西北军却在耗着,寸功未立,脸上无光,决定冒险一战。
张浚拒绝一些将领按兵据险,先行防御。待一、二年后再进行反攻的正确建策,选将治兵,调整部署。自献黄金万两,预借川陕地区五年民赋,集中大量粮草钱帛,以供军需。决心大举反攻。准备先分兵攻取同州、麟州、延州,然后与金军决战。
而金军解除宋朝对河东地区侧翼武力威胁,决心集结重兵先攻取陕西地区,企图先攻陕西,尔后入川东下,迂回灭宋。以右副元帅完颜宗辅替代陕西都统完颜娄室为攻陕主帅,宗弼为策应。
西北地区大战的序幕已经拉开了。
八月,张浚发布攻金檄文。命权永兴军路经略使吴玠收复长安;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收复麟州、延州,初战告捷。使张浚更加轻视金军。金朝闻宋军反攻,急命完颜宗弼率精骑2万由洛阳驰援陕西;命完颜娄室率军数万由河东进至绥德军,阻遏宋军东进。
各路之间,犬牙交错,战势激烈。
张浚认为决战时机已到,遂以熙河路经略使刘锡为都统制,率泾原路经略使刘锜、秦凤路经略使孙渥,及赵哲、吴玠等5路大军,步、骑18万人,号称40万,向地处关中平原的耀州(今陕西耀县)富平地区集结,他亲自坐镇邠州(今陕西彬县)督战。
九月,刘锡率5路宋军进抵富平地区,完颜宗辅率金军进至富平东下部县;两军相距80余里。宋军以一片芦苇丛生的沼泽作为屏障,扎营列阵,诸路运送辎重的乡民,在宋营外围设寨。
大军营寨密集,布置得当,巡视着大营,张俊意气飞扬,觉得建立大功的时刻来了,扬名立万的时刻来了。
“对面的金军如何?”
“对面金军大约有三万多人,统帅是宗弼!”
“宗弼,一个纨绔小儿而已!”张俊对于宗弼很不屑,能够引起他重视的,也只有完颜娄室一人。
“敲鼓,聚将!”
很快隆隆的战鼓声响起,众将汇聚在中军帐内。
一个巨大的沙盘,摆在了桌子上,富平地区的地形、地势等,摆设了出来,宋金兵力部署清晰显现而出。
张俊开始询问众将,主要是兵源是否齐备,粮草是否充足,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问完一圈之后,张俊的脸色有些阴沉,挺进富平,让宋军粮草运输线陡然变长了,致使粮草运输困难,而更为忧虑的是,一些将士士气不好,对于这一战怀疑十足。
打仗,重要的是信心,信心不足,还如何打仗?
看来,要打一场小胜,提升全军士气。
“元帅,如今金军兵力分散,在富平仅仅有宗弼一支兵马,不过三万多人。在金军未汇合前,不如趁金军分散,先破宗弼之军,再破娄室!”一个将领提议道。
“不可,此刻宗弼之军,有三万多人,营寨高垒,攻克极难。若是久攻不下,士卒伤亡惨重。那时,娄室军又前来。前后合击,我军必败无疑!”另一个将领反对道。
“若是两股金军汇合,我军取胜更难!”
立时间,营帐内争吵了起来,因为是否进攻金军营寨,发生了剧烈争吵。
自古是攻难守易,强攻三万大军的营寨,不知要死多少将士,才能攻破。怕就怕,死了许多宋军将士之后,依旧没有攻破宋军营寨,那时士气一衰,完颜娄室又率军汇合而来,那时局势更加不妙。
而一旦金军守不住营寨,可以撤离而去。
金军有强悍的骑兵,一旦跑路,看着宋军这点骑兵,想要趁机追杀,胜算不大。
张俊思考了许久,摇摇头,拒绝了强攻金军营寨的计划。
攻取金军营寨,胜利了,战果不大;可若是攻击金军营寨受挫了,却是大挫士气。
“下战书,明日与四太子一战!”
张俊道。
…………
下战书会战,这是古代很多正战的必备程序。
说不上迂腐,只是打仗的习惯而已。
“明天会战!”
看着战书,宗弼笑了。
“此时,我不过是三万大军,而张浚所部至少也二十多万。这二十多万中,又有近乎两万骑兵。三万与二十万大军打正战,你傻,还很我傻?”
宗弼随手一挥,将战书丢在了火盆中。
火焰冒起,将战书烧掉。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那时在太祖皇帝时,在宗翰、宗望、娄室等这些名将手中,才有这个称号;在宋军战斗力极度垃圾,一触即败,才会出现的情况。
而西北军战斗力不弱,而宗翰也有自知之明,他不是千古名将,只是一般般而已。
三万打二十万,胜算不大,败机倒是很大。
既然如此,我为何要出营一战!(未完待续。。)
ps:看看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富平之战。
有些史书,太过偏颇了,一点也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第390章 富平之战(二)——骂阵
张浚下了战书,可是宗弼没有回信,就这样石沉大海了。
张俊又是连续下了战书,战书中语气多有侮辱之处,话语极为难听,试图用激将法,激怒宗弼;使宗弼愤然出动大军,决一死战。
只可惜,他小瞧了宗弼。
宗弼,乃是金兀术,是金国年青一代的顶尖人才。
可能军事不及二哥宗望,也不及宗翰,可是论及心性却是远远超过了这两位。哪里会被战书中的语言挑动,仓惶出战。
宗弼只是随意一笑,又将战书丢在火盆中烧掉了。
打仗,不求意气之争,只求胜利。
“可恶,宗弼太不要脸了,堂堂元帅,竟然不接招!”张浚很是愤怒,连连写了十几分信,可是金兀术一封信也没有回,似乎有些不屑。这让张浚怒气冲天
“想要拒战,你能忍住,不知手下众将能不能忍住?”
次日,在金军大营面前,几十个宋军战士开始骂阵。
“金兀术小儿,胆小如鼠!”
“金兀术小儿,你的爹妈是乌龟吗?缩在龟壳内,为何动也不动一下!”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当年你爹,你二哥,何等英雄了得,为何生下了你这个脓包废物!”
“金兀术,想当年你二哥宗望是何等英雄了得,三千铁骑纵横天下,为何有你这个脓包弟弟。三万兵马,为何动弹一下也不敢。我家元帅说了。你若是胆小,可以拒绝会战,小玩一下。五千大军对决如何?”
“金兀术小儿,男人要有骨气,不要学小娘们,磨磨蹭蹭!”
“金兀术小儿,你老爹被害死了,你也忍受了;你二哥被人活活害死了,你也忍受了;皇帝位置被人夺走了。也是忍了。真是缩头乌龟一个!”
“可怜呀,金兀术小儿,用兵太烂。三万金军就要死在了西北!”
“可惜呀,完颜娄室何等英雄来哦的,只可惜被宗弼小儿忌惮,免去了兵权。金军战斗力越来越差了!”
叫骂的士兵骂得越来越难听。其中不乏挑拨离间,煽风点火,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