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红楼]彼岸繁花-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阵抵御明军大军的这些人; 仅仅比留在赫图阿拉城的那些老弱稍微好一点儿而已,他们留在迁徙的队伍最后,就是为了拦截追击的明军。
片刻之后; 对面的简陋战阵就在明军的炮火下化为齑粉。
他们前军把拦路的建奴清理了之后,朱由校由中军派来传令兵,命令他们今日不必再往前追击了,择地安营扎寨。
安顿好营地,将领们汇集到御帐里。仍由泰宁侯出面问为何不趁热打铁继续追击。
朱由校便道:“他们今儿留了人断后,明儿就还会留人断后。咱们只管每天把他断后的都除掉,慢慢磨去他们建奴的生机就好。”
“陛下,他们会不会加快速度或者分开逃啊?”
“很可能。他们分的越散,活命的机会就越大。以后朝廷派人来治理这一片的时候就越容易。咱们缀在主力的后面慢慢追就好。至于努/尔哈赤的那些子孙……”
朱由校摇头,结果方正化送上来的茶水,不肯再继续说下去。
杨麟看天子喝茶,替天子把话说了。
“那些狼崽子,一个都不能留。”
也怨怪不得这么发狠,那天他是要冲进赫图阿拉的。后来他又率领军卒进了赫图阿拉城,看城里是否还有人没出来投降的。虽然活人没搜查到,但是那些预备着与攻进城的明军同归于尽的炸/药,把他吓得连着几夜没睡好。
“陛下,爱新族这些人是一个都留不得的。咱们不能把他们清除干净,说不准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以后,又要整出什么七大恨八大怨来。”
这话说的一点儿也不错。
得知大明军队追上来的消息后,何和礼和安费扬古立即去与德格类商量,看怎么将大队旗人分开,使明军不好追击。
德格类便说:“何和礼,父汗用了三十年才有女真人如今统一起来的局面。咱们如今分开了容易,以后再想把女真人聚集到一起就难了。”
安费扬古就说:“大汗,咱们女真人丁少,先要活过目前的这一关,才能再谋划以后的。我的意思是你们兄弟分领各旗,分散开来的目标就不像现在这么大了,明军也不好追击了。”
德格类面色很难看,“各旗分散了去逃命,那还有大金吗?我怎么对得起父汗。”
何和礼也很难受,安费扬古更是这样了。
“大汗,我从少年时候就跟随父亲投了你父汗,几十年的征战了,镶蓝旗这些在辽阳折损近半,我一把年纪了,要不是覆育列国英明汗嘱咐我与何和礼辅佐你,我该留在赫图阿拉陪着他啊。”
安费扬古说着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德格类知道这两位老臣对父汗是忠心耿耿的,可恨自己接手大金国就要面临这样的艰难抉择。他也明白现在化整为零才是逃脱明军追击的正确选择,压抑住满心的苦痛和酸涩,深深吸一口气,努力把自己调整为正常状态。
“安费扬古、何和礼,你们都是好意,我也明白。就按你们说的去做。何和礼,你的正红旗人数折损有限,我就不添加人口进去了,可好?”
何和礼站起来向德格类躬身回答:“臣听大汗吩咐。”
“安费扬古,你的镶蓝旗折损的人数多,把蒙古牛禄给你十个做补充。”
安费扬古心生欢喜,蒙古牛禄在这时候比汉人要好用啊。但他嘴上却说:“臣听从大汗安排。”
把这两个老臣安顿好了,德格类知道大金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就与何和礼和安费扬古初步商议旗民的分配,再把自己还活着的兄弟、子侄都召进汗帐,让何和礼、和安费扬古把事情与众兄弟说明了。
然后就是众兄弟分领旗民了。因为正黄旗和镶黄旗是大汗亲自统领,何和礼建议直接归德格类。
已经过世的诸英和代善、阿敏,他们的儿孙已经长大,就代替父亲领了该得的牛禄数。莽古尔泰所领的正蓝旗在沈阳折损了一部分,后来扈尔汉和额亦都又带走一部分,正蓝旗几乎不剩下多少人了,而他的儿子尚未成丁。德格类考虑化整为零的主旨,只说莽古尔泰的儿子归自己,正蓝旗剩余多少人就是多少了,不再补人,等他长大以后,自己会分牛禄给他。
德格类这样安排,不给正蓝旗补充人数,只说把蒙古的牛禄和汉人牛禄都分给其他能领兵的人,他的兄弟们自然是没有意见了。
轮到巴布泰了,德格类因为巴布泰的长子只有十一岁也未成丁,就把巴布泰的份额交给他的胞弟巴布海代掌。
到了黄太吉,他的长子豪格只有十二岁,德格类就有些发愁。
安费扬古站出来说道:“大汗,臣愿意照料豪格和他名下的牛禄,等他成年以后再交给他。”
有明白这时候分散开来不是人数越多越好的就不吱声,不明白的就怀疑安费扬古是不是要涂掉豪格的人马。
安费扬古指着长生天发毒誓,绝不吞黄太吉这一支的人马和奴隶,否则让自己断子绝孙,才算是让众人信了他。
等轮到阿济格了,他就站起来问德格类:“大汗,我们必须要分吗?”
德格类点点头:“我们这十几万人聚集在一起的目标太大了,咱们分开十几伙人,明军就不好追踪。”
何和礼补充道:“阿济格,这也是为了女真人不被大明灭族。”
阿济格知道何和礼一直对自己都很友善,自己要不是前几天找德格类闹腾要正黄旗,德格类对自己就是平淡一点儿,但是也算过得去 。
于是他就对德格类说:“大汗,既然要分散开了才安全,我已经十六岁了,也代父汗管过正黄旗,大汗让我带几个牛禄离开。”
对阿济格提出这样的要求,德格类一点儿也没有犹豫,立即就答应下来。
努/尔哈次十三子赖慕布,却表示愿意带着分给自己的牛禄,跟着舅家哈斯祜离开。
德格类派人去叫哈斯祜来,自己这里继续。
到了多尔衮这里了,他则说:“大汗,我想跟阿济格一起可以吗?”
德格类说道:“多尔衮,父汗把你交给我,你愿意跟着阿济格我也不会反对的。”
多铎一般是跟着多尔衮在一起的,这时候却对德格类说:“大汗,我跟着你。”
阿济格刚想张口说话,多尔衮拉住了他的衣袖。他知道自己的俩胞弟都比他心眼多,也就沉默地看着德格类不说话。
德格类却不想带那么多的旗民召眼。他对阿济格仨兄弟说:“多铎愿意跟着我可以,他的份额你们俩替他带走,等他长大了去找你们好了。”
阿济格和多尔衮点头应了此事,三兄弟分开在即,多尔衮一手紧抓阿济格一手紧抓多铎。看着德格类把所有旗民都分配下去以后,诸人开始商议各自的方向。等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已经过了子夜。
出了汗帐,阿济格带俩弟弟往自己的营地去。进了自己的帐子后说话。
“多铎,你为什么不跟我一起走?我十六岁了,比成吉思汗被驱逐的时候还大呢,我会照顾好你和多尔衮的。”
“我信你的。但我要留下来陪着额娘啊。”
多铎的话一下子让阿济格无话可说了。父汗把额娘给了德格类,他们是无法带走额娘的。阿济格摸着多铎的光脑门说:“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的。”
多铎点头,“我会的。”
三兄弟挤在一起睡了半宿。
第二日天刚亮,阿济格就带着俩弟弟去见乌拉那拉氏。把昨夜的事情说了以后,乌拉那拉氏对阿济格说:“你把多铎也带走,不用留下来陪我,不然我做事儿会束手束脚的,反而会被大汗的福晋辖制。”
多铎拉着母亲的手不肯放开。
母子三人正难分难舍的时候,德格类派人送信过来,告诉乌拉那拉氏可以跟阿济格一起走,还给了他们三兄弟半个正黄旗。
这对阿济格是天大的喜讯,他立即带着多尔衮去谢了德格类,然后点齐分给自己的旗民,匆匆北上。
作者有话要说: □□哈赤在万历四十三年,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其制规定:
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
据史籍记载,
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92400人),蒙古牛录76个(22800人),汉军牛录16个(4800人),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
第841章 木匠皇帝96
德格类的做法传遍了即将各奔东西的女真人耳朵里。阿济格才带着母亲和弟弟们离开宿营地; 乌拉那拉氏就派人去喊他三兄弟。
“阿济格; 额娘反复想过了,还是不能跟你走。”
多尔衮很吃惊地问:“为什么?大汗允了的啊。”
多铎扯着母亲的袖子不愿意松手,阿济格知道自己脑子不如俩弟弟好使,只望着乌拉那拉氏说:“额娘; 如今赶着要逃命的时候,你有什么直接告诉儿子。”
乌拉那拉氏闭了一下眼睛; 再睁开的时候就说:“你们还记得叶赫老女的事情不?她是咱们女真人的第一美女。额娘这些年顶着女真第二美女的名头,离了大汗跟你们走; 是给你们三兄弟招祸呢。”
阿济格的双拳立即握了起来,紧咬牙关吐不出一个字来。
多尔衮上前拉住乌拉那拉的另一只手说:“额娘是舍不得大汗吗?”
乌拉那拉氏泫然欲泣; “额娘只舍不得与你们兄弟分开。”
“那额娘舍得容貌吗?”
乌拉那拉氏愣了一下子; 立即明白了多尔衮的意思; 她点点头松开小儿子的手; 拔下头上的银簪子便往脸上用力划了几道。
鲜血淋漓的脸; 把多铎吓得都哭不出声音了。多尔衮一边扯着嗓子号哭; 一边踹了阿济格一脚,“快派人问大汗要巫医来。骑马喊着去。”
阿济格愣了一下才明白母亲和弟弟的意思; 赶紧派了几个旗民骑马返回去追德格类,向德格类讨要巫医的药膏。
德格类叫了人过来细问; 得知乌拉那拉氏自己把脸毁了; 且伤的很重,以后怕是不能在人前出现了。立即就将巫医都送给他们了,嘱咐巫医好好治疗乌拉那拉氏、尽量保住她的美丽容颜。
唉; 他在心里长叹一声,母妃败在乌拉那拉氏手下也不算太屈了。这女人够狠,居然舍得对自己的脸下手。
这招祸水东引看来是没用了。
诸英长子杜度曾经在代善传出与乌拉那拉氏有“私情”的时候,就说过乌拉那拉氏的美貌会令男人舍得为她做任何事。那时候虽有在父汗跟前火上浇油的意思,但是杜度对那半数正黄旗人马可能放过,但是再加上乌拉那拉氏这个第二美人,就未必会舍得放手了。
杜度的人马本来就是没太多损失的正白旗,他要是能把阿济格那万人吞并了,人数就原超过自己,明军要是按照人数和车辙痕迹追击的话,杜度就非常可能是第一选择。
可惜了!乌拉那拉氏的毁容之举,坏了自己的谋划。
乌拉那拉氏毁容的消息,比德格类允许她跟着阿济格离开传的更快。三传两传之后,变成了她毁容了、德格类才放她与阿济格一起走。
德格类刚刚把自己的人马带出宿营地,就听到了这样的传言,气恼之下恨不能把乌拉那拉氏抓回来。可形势迫人,不容许他再把乌拉那拉氏揪回来,向所有的兄弟分辨一二。他只能无奈地笑笑,率领自己的那万余人马加快速度往东而去。
向东去女真人的发源地白山黑水,藏匿在密林中……
德格类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因为既往是努/尔哈赤直属的,所以这两旗的实力最强。德格类在分给阿济格半个正黄旗的时候又留了心眼,把正黄旗里相对弱一些的牛录分了过去。所以他这支队伍基本上是人人有马骑、什物也都有车拉,出发的不算早,动起来却是走的最快的,很快就在众人的视线里消失了。
何和礼与安费扬古站在一起看着努/尔哈赤的儿子们领了分得的旗民各奔东西,心里都明白今日一别,此生再无相见之日了,免不了有些伤感地互道珍重。他俩一起跟着努/尔哈赤并肩征伐了三十多年,以为大金会更加辉煌下去呢,哪里会想到一次南下就把三十年的奋战成果都填了进去。
“唉,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多多保重。”
俩人挥手告别,各自率领着自己的队伍向北、向西北快速奔逃而去。
女真人的宿营地闹哄哄到快巳时了,那些徒步跟着的汉人奴才,被马鞭抽打着、跟着各自的主人也离开了。谁都知道大明的军队就在几十里之外的地方,第一是要赶紧离开,第二就是祈祷长生天,让大明的军队不要朝自己的方向追了。
终于清静下来的宿营地,残留下来的是已经被踩成污糟狼藉的一片垃圾场。与周围山石、树木枝条上覆盖的皑皑白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阿济格与舅家简单商议后,决定回去乌拉部南迁之前的地方。那里是距离大明最远的地方,虽比赫图阿拉冷了很多,但却是相对安全的所在。所以他们这一支人马是直接向北而行。
这一支队伍,男女老少加起来也有近万人了,但只有不到半数的人有马。多尔衮将多铎赶去陪额娘坐车,自己与阿济格并辔而行。
“十二哥,咱们这队半数是走路的,一旦被明军追上可能要跑不掉的。”
“你想怎么做?”阿济格直接问父汗总是夸其聪明的多尔衮。
“咱们用父汗讲的行军之法,将这万人队伍,按前、中、后军分派一下可好?前军、中军都是骑马的,后军就是步行的,这样才能够最快地脱离险地。”
现在多尔衮提出的前中后三军的建议,潜在的意思就有放弃步行那一半的打算。
阿济格皱皱眉,“那是不是丢下的人太多了?那些汉人奴才都是没有马的。”
“十二哥,这时候哪里还能顾得上带汉人的奴才。所有人都带着我们就没可能逃掉了,再说了更重要的事情是咱们分到的粮草也有限,不够我们这么多人抵达乌拉部的。”
提到粮草,阿济格立即是醒悟过来。虽然汉人奴才也是财产,但逃命的时候该舍得什么,他还是能够分清的。他立即去找舅舅商议。未等到巳时呢,他这一部的人马便在小憩的时候分出了前中后三军。
前军二千人,由阿济格的乌拉舅舅领着,中军三千人由阿济格他们兄弟俩领着,后军则全是步行者。也有家里大人舍不得半大孩子落到步行里面,就宁可双人一骑跟着中军往前走。
阿济格便要呵斥那些双人一骑的,多尔衮拽着他不肯让他说话。
“十二哥,咱们只管往前赶路,他们跟不上自会想办法的。咱们顾不得那么多的细微处,护住额娘跟上舅舅们就好。”
阿济格看看归到后军中显得有些惊慌的族人,没有马匹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命令他们一定要加快速度,然后狠狠心下令中军启程。
他要赶紧护着额娘、带着弟弟们逃命的。
朱由校他们今天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整顿好大军预备出发了。巳时末,泰宁侯带着前锋军到了乱糟糟的建奴宿营地,西面、北面、东面皆有车辙痕迹,他立即派人往中军送信问天子往哪个方向追?
朱由校没有犹豫便下令“向东追击。”
德格类带着他的那队人马往东跑的很快,他的后面还紧紧地跟了两队人马,是阿拜和汤古代。他们俩是听着努/尔哈赤的神女、白山、仙池长大的,他俩的生母都是庶妃,出身分别是钮祜禄氏、和兆佳氏。他们也是与各自的母族汇合到一起,目的也是奔着女真人的、传说中发源地白山而去。
不等日落呢,大明的先锋军就与他们衔尾相接了。
明军作为追击的一方,往日的“拒马四棱钢锥”就起不到作用了。但是泰宁侯在追到火炮的射程之后,只放了几炮就停了下来,命令军卒结阵,等待前军的到来。
马世龙到的很快,见泰宁侯停下来便笑着说:“你这也追的太紧了,搞不好咱们今晚就没的好觉可睡了。”
泰宁侯笑着回他,“我就怕他们夜里不来袭营,还令人放了几炮呢。”
等到中军和后军赶到,宿营地周围已经做好了安排。跟着天子出征了这么久,防备夜袭已经有了固定的规律可循。
可是明军所有人都没想到夜里不仅没人来袭,快天亮的时候,在营地的不远处,聚集了不少偷偷从建奴那边跑出来的汉人奴隶。
原来阿拜和汤古代见明军追近了,便只带有马的族人继续向东逃了,这些汉人奴隶则被他们抛下了。
这是早在预料之中的事情,朱由校便留了一些粮食与他们,让他们觅地而居,等待朝廷派官员在进行造册编户。
第842章 木匠皇帝97
这时候熊廷弼已经带人到了抚顺。很快他又得了消息:天子拿下了赫图阿拉城; 擒获了努/尔哈赤并将其送往沈阳、然后要将其再送去京师。天子要求他派人去接管空置的赫图阿拉城,还有必须保证永陵不被毁损; 这是天子应允了□□哈赤的。
熊廷弼在震惊之余; 忙按着天子的吩咐行事。
英国公世子和刘渠带着天子的诏书和虎符,去了沈阳。在把圣旨和虎符给了周永春、王安看过以后; 周永春将沈阳、奉集、辽阳的几个总兵都召集到一起; 宣读天子的诏书; 让他们立即将集合队伍,由英国公世子和刘渠统领; 带着京师补充过来的火炮、炮弹等,五六万的人马往铁岭而去。
他们这一支临时组成的队伍要趁着铁岭、开原等地的旗民被抽调出去的真空,收复在过去几年里,被建奴占据的地方。
周永春为英国公世子和刘渠捏了一把汗。杨镐为什么败了,不就是因为几路调的兵将,不能如臂使指,一路败拖累了路路败。
思及此,周永春赶紧请了王安过去; 把这里的道道仔细讲给他听。
最后又对王安说:“王内相; 沈阳、辽阳、奉集的兵被英国公世子抽调了十成七; 你是天子派来做监军的,你要跟着他们一起走的,不然没事儿,就是你失职;有事儿了,就是你渎职了。”
王安被周永春说的吓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抓住周永春的胳膊说:“谢谢孟泰提醒咱家。怪不得在知道了圣旨内容后,咱家怎么总坐卧不安呢,原来根脚在这里呢。看来咱家必须得跟着英国公世子出征了。”
周永春连连点头。
“内相此去是代表天子的,只要能弹压住那些总兵、让他们服从了英国公世子和刘渠的调遣,就是大功一件。”
王安这人,才学有、忠心有,但就是没有经过官场的这些弯弯绕绕的磨练。但他这人也是足够聪明的,在周永泰的点拨下,立即明白了关节所在,还想到深一层,自己要把这里面的事情写给皇爷知道的。
王安作为监军参与进去,让所有的总兵都收起了那点儿面对刘渠的桀骜不逊。王安的身份可不同以往的那些太监,他在天子面前说话的份量太重,而且沈阳几位总兵把他不贪财、不吃请等看了一冬行为说了出来以后,柴国柱和侯世禄等人就明白,王安就是一个心里只有天子的忠心奴才。
这样的太监来做监军,他们除了听从英国公世子和刘渠的调遣,是没有别的可耍小手段的余地。
英国公世子见周永春出面说服王安能跟着大军,喜出望外。自己只有世子的名头,实际作战能力和指挥能力都不如刘渠,而那些与刘渠同等级的武将,因戍边日久、功劳累积甚多,是不怎么把刘渠放在眼里的,对自己也就是面子上的尊敬。
有了王安,好多事情做起来就便利多了。
不过两日的功夫,沈阳、辽阳、奉集只留下少部分老弱兵卒还有养伤的,其余人迅速集结起来整兵北上。
周永春去给王安等人送行。
“王内相,咱们俩联名的那份捷报,现在应该到京师了。我在这里预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功成,顺利收复铁岭等地。”
王安笑着谢过周永春,跟着中军离开了沈阳。
那份捷报的内容是天子在收复了抚顺之后、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赫图阿拉城,努/尔哈赤抵达沈阳的时候,由周永春和王安联名用八百里加急送去京师的。
王安盼着自己这一路能够顺利拿下铁岭等地,给皇爷的北征锦上添花、再往京师送去几份捷报。
向东追赶建奴的大军却在当日的傍晚时分,就赶上了阿拜和汤古代的纠缠在一起的两伙人马。
阿拜和汤古代这哥俩,属于都不怎么得努/尔哈赤待见的阿哥。女真人的习俗“子以母贵”,在俩人身上得到最明显的体现。身为第三子和第四子,前面有努/尔哈赤的元妃所出的嫡长子诸英、嫡次子代善,后面跟着有被努/尔哈赤倚重的大妃富察。衮布所出的莽古尔泰,俩人从小就是被忽视的,长大以后论武不及诸英、代善,论智不及黄太吉和德格类,更别说讨得了努/尔哈赤欢心的乌拉那拉氏所生的阿济格兄弟了。
所以他们手里原来分得的牛录人数就少的可怜,而且还比较穷,能置备起家当、拥有好马的就更少。这就导致了努/尔哈赤带军出征的时候,他俩手下的旗民无论是自备的刀枪、弓箭,还是粮草、马匹的,都远远不如其他几个兄弟。冲锋陷阵的时候,这俩也没法带着自己的牛录冒头,累计下来自然是越来越不如其他兄弟了。
这样的半斤八两、劣势相同的二人,他们前后脚地向东奔,不可避免地出现互不相让的局面,纠缠到一起,谁也快不起来,就被后面的明军捡了便宜给追上了。
明军上来就是一通火炮,把阿拜和汤古代兄弟的人马消灭了近半,然后是骑兵一面倒的追杀。当天色完全黑下来了,后军燃起了篝火,指引追杀的大明将士回营。在胜利的欢声笑语中,朱由校得知了前面向东领跑的就是建奴新任的大汗德格类。
不用朱由校做动员,所有将士都知道这次北征的重头戏来了。
次日一早,全军的动作整齐划一,天刚蒙蒙亮呢,用罢早膳的前锋军、先军就依次出发了。
中军和后军的行动也非常迅速,等到天黑的时候,明军就超出了德格类前一日宿营的距离有二十里了。
马世龙算算自己带的前军这一日的行程,对要在上半夜里值守的杨麟提醒到:“夜里还是小心一点儿好。”
杨麟也是领军日久的人了,他明白马世龙提醒的用意,他和定国公世子又去仔细检查了一番“拒马”的布置。到了子时换马世龙和泰宁侯来接下半夜。
德格类在他们的前面只有几十里,但是德格类根本就没想袭营这回事儿。在后面追击他们的明军战斗力之强,要不是父汗亲口告诉他,他都不敢相信的。
当初代善领着三万旗兵袭营,结果全军覆灭,又搭上了黄太吉领过去查探的那一万人马。算上自己胞兄莽古尔泰、阿尔岱他们那过一万的旗兵,这是多少填在了这支大明援军的手里了?!
如今他想的怎么甩开这如附骨之疽的大明追兵。
带的人多目标大,但若是人马太少的话,对以后的发展壮大不利。德格类反复算着怎么能取得一个最佳的数值,最后果断地决定,只带三千人马离。天刚蒙蒙亮呢,他就把自己所率的万余人马分成了四分,向东、东北、东南、北四个方向分开走,最后的目的仍是到白山神池。他记得族里的萨满曾经叨叨过,从那里可以过去朝鲜的。
德格类要去朝鲜,爱新族的祖先在被大明招抚前是在朝鲜做将领的。
后面追击的先锋今天是定国公世子,杨麟领着前军,没多久就跑到了德格类的前夜宿营处,然后就比较懵了。赶紧打发人把建奴分成四个方向逃窜的消息往中军送去。
朱由校犹豫了一下才说:“继续向东追击。”
对于明军来说是跟在前面雪地里留下的痕迹往前跑,但是对于从来没有往白山这面来的德格类来说,所有的道路都是陌生的、未知的。跑到天快黑的时候,他不得不令所率的人马停下来歇歇,再跑下去不仅人受不了,就是战马也受不了了。
德格类休息,明军也在休息。朱由校第二日黎明,就点了万名最强健的军卒,一人双马,标配是百门的火炮,由马世龙和泰宁侯率领前军向东追击。这样的配置。不用天子多说什么,马世龙也明白了天子的意图,那就是今儿要拿下正东这一路了。
刚过午时,泰宁侯就得了在前面做前锋的马世龙报信,建奴只在他们前面不到十里的地方了。泰宁侯立即敦促将士们加快速度。
跟随德格类的这些正黄旗骑兵,是建奴数一数二的好手,见两次分兵都没有摆脱得了明军的追击,不少人挟着对明军懦弱的旧识、血气上涌开始叫着要回头冲杀。
德格类狠狠心同意了这些人的要求,留下了两千多人,自己只带着三五百人继续向东而去。
哪怕冲回来的建奴只有两千多人,马世龙和后面赶上来的泰宁侯也不敢丝毫托大。可是他们没想到结束战斗后,发现建奴再次分兵了。
“操。”
马世龙禁不住爆了粗口,这半个时辰的路程,不知道他们今儿还能不能追得上呢。他与泰宁侯略作商议,便带了三千健卒和几十门火炮在前,泰宁侯留了千人打扫战场、率领其余的六千军卒,跟在马世龙的后面做策应。
德格类有了那二千多旗民做断后,带着长子和继福晋以及剩余的几百人向前挣命。他这时候也明白了,明军是奔着他这个继任的大汗身份而来的。但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明军如何在他二次分兵后还能确认自己的这个方向有“汗王”的。
这个问题要是到了朱由校那里,他也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他蒙对了罢了。
第843章 木匠皇帝98
马世龙带着的那三千人都是禁军中身手最出色的军卒了; 驭双马奔驰对他们不是什么难事,可那几十个火炮手就没有这么大的能耐骑一匹马再牵一匹; 只能靠骑术高绝者再多带一匹。即便是这样; 在追击这一路上,始终也得有骑兵分神关照那些火炮手。六千匹战马狂奔的气势惊人; 总算是快到傍晚的时候; 远远望见了前面建奴的三五百人的背影; 禁军这些军卒简直要欢呼起来了。
跟随德格类的那些人,是再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被大明军卒骑马追上。他们没有轮换的战马; 跑到现在有些人已经渐渐地跟不上大队,这些人越跑越慢,脱离队伍后就准备以一己之死、用弓箭阻拦明军,哪怕射中几个,有一个大明军卒落马就会阻碍了后面的速度。
马世龙可是明白天子对军卒的珍惜,他立即让军卒分散开来,从两侧往前包抄,还把跟在队列后面的炮手揪下马几个; 让他们往正中拦路的建奴开炮。
几声炮响之后; 路上再无想阻拦明军的女真旗兵。
天色渐暗; 终于从两侧包抄的禁军拦住了德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