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掌事-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吧?

“不要装着学什么后宅妇人。”萧维再开口,语气不好。

呃?墨紫让他说得莫名其妙,眯眼而笑,“萧将军什么意思?”

“你嫁给他如果就是管这些吃住的事,与嫁我又有何区别?”他自皇帝赐婚后,曾想过很多次她这般娴淑在家中等待自己的模样,但又不得不一遍遍告诉自己她不会是个甘于后宅的主母,哪怕长辈们责怪不满,也要给她一定的自由,甚至像三弟那样分出去单过。虽然祖父和爹都暗示敬王的位子要由他来接任,可他仍觉得忠厚顾家的大哥是当之无愧的。至于自己在朝廷的一席之位,当然由自己挣。

墨紫七巧玲珑心,很快明白他气什么,“萧将军还是不懂女人。一个女人在外再好强再能干,只要遇对了人,也能安于后宅,管客人吃住的事。我虽然觉得你多管闲事,不过你这样直接发脾气,比虚伪客套好。逃婚,对你而言,心里要爆炸了吧?”

他是因为她逃婚才发得脾气?萧维怔神,半晌后说道,“事情已经过了,我本不想再提。不——我想再提的。憋着口气,想当面问问清楚,我究竟哪里不好,你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羞辱我?”

这才是萧维,有什么说什么的贵族公子。

墨紫笑了,“我如果嫁给你,那才是羞辱你。萧维,我不止一次说过我们不是一路人。不是你不好,而是我们不适合彼此。你问问自己,是忍耐我多,还是喜欢我多?是想我改了性子好,还是保持原样好?如果都是前者,那我保证,嫁给你半年后,你就会受不了我,要到红罗绿碧,甚至卫六娘那儿去寻找温柔安慰了。我和你,与其当疙疙瘩瘩互相忍让的夫妻,不如当客客气气能聊些共同话题的朋友。”

“元澄呢?他适合你吗?”

“他啊,这么说吧,我拆了大周皇帝的祖庙,他都会一笑了之。”不是用适合来形容的了,“因为,他只付出,对我不求回报。”

第一卷 欺我 辱我 我不忍 第471章 创宋立业

收费章节(12点)

第471章 创宋立业

萧维终于承认,自己做不到。当然拆大周皇帝祖庙只是一个比方,但他明白墨紫的眼里心里从来没有皇权,在他看来大逆不道的话语和行为,她又说且做,胆大包天。而不可思议的是,元澄也是这样一个人。

墨紫说得其实不错。他既为她的特立独行而吸引,又为此而头疼不已。他能尽力去给她一个安适的家,尽力疼她宠她,可一定不可能什么都依着她。他在为她改变的同时,希望她也能为他改变,从而生活和谐。他付出,但他也求回报。

找到真正的差距,他望着她,她婚后的甜蜜现在愈发明亮的容颜,知道自己应该到此为止了,“恭喜你。”

能不能得到他的祝福,对墨紫而言根本不重要,但对萧维很重要,她笑了笑,“谢谢。”这样就行了。大方说今后做朋友什么的,不适合给这个棱角太硬的男人听吧。

萧维转身走了。今后,他对她再不会有非分之想,但她的名字将永远刻在心里。因为她,他懂了真正爱一个人的感觉可以如此强烈,甚至不惜颠覆他本来的认知。也许,这辈子他不会再遇到这样的女子。可是,不要紧,那份炽热会保留很久的,直到他需要尽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王十娘配萧维。墨紫走进工房时想,这鸳鸯谱没准点对了。两个不一般又都出自庞大家族的人,必有相通又相映之处,容易产生互敬互爱的感情,以后自然而然就离不开彼此了。就好像,她和元澄。

过了几日,元澄和金银联合向天下发了一篇宣文。文中如此说道:自百年盟约遭到破坏,人心不古,道德沦败,强横肆无忌惮,弱君贪婪无能,母国大周亦陷入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彷徨无措,难守安定生活。旧序不再,正是新秩建立的好时候。原玉陵二皇子楚毓,原南德宰相元澄,愿打破边界,共同率领天下有志之士,平乱世求太平。今,原玉陵军和义元军在宋县并合,统称宋军。凡加入宋军者,再无南德和玉陵人之分。从玉陵平州至南德泷州为宋地,凡有进犯者,视为贼子祸心,宋军决不姑息退让。

这篇宣文,被史上记载为创宋书,代表了三件事。一,楚毓作为玉陵皇子复国使命的终结。二,对南德腐败王朝的宣战。三,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王国。

这篇文一被送到三国国君的手中,虽然反应不尽相同,其震撼力是不言而喻的。

南德太后立刻发布斩国贼收失地的旨意,由吴太师亲率南德最后的五十万大军向泷州出发。

大求王则公然撕毁宣文,称楚毓荒唐卖国,要替玉陵皇族教训这个不屑子孙。然而,刚调动大军前往平州时,大周军突然从北境过江突袭,摧毁大求三座兵力和兵船最强的水寨,更劫走运输中的五万石粮草,令大求边境情势恶化。因此,大求王不得不先顾及大周那头,命端格狩的十五万兵马在平州外等待时机。

大周皇帝本来只想暗中派援兵相助元澄,结果宣文中一个母国之称就把大周拉到宋军那边,而且立刻有南德使者借求助的名头前来试探。以礼王为首的大多数朝官看到南德又是献城又是交贡,便主张帮,他们哪里知道皇帝已经成为“暴民的同伙”了?皇帝不好说,敷衍却过不了关,让一堆人追着,烦不胜烦。

这时民间突然起了桩大事,几大船帮火拼,弄乱了各个大小码头,造成水路滞怠,连南德使船都困在上都走不了。紧接着,工部侍郎江涛上书,说大周内里不安,外有强敌,难再分力解他国之乱。而被重金打点过的礼王临时也转了风向,在朝会上指摘南德暗中与大求勾结,如今来大周求助居心叵测。

江涛是元澄的知交,相帮自不用说。那学不乖的礼王却是因为刚刚得知自家的宝贝女儿在宋军手上,哪敢再唱对台戏。

南德使者被困了一个多月后,灰溜溜回去,却在途中让宋军逮住,这报信的活儿就由他们代劳了。

船帮经过这次一闹,与傅天徐九作对的帮派尽数清理。冯十人头落地之日,无忧为莫愁设了衣冠冢,焚香祭扫,以慰她孤苦芳魂。徐九和豹帮在这些清理的大小战中立功不计其数,江湖地位扶摇直上。不多久,傅天宣布三年内退隐江湖的计划,将大船联事务渐渐转给徐九接手。徐九成了船帮新传奇。

这日,闽松从平城送战船回来,还给墨紫捎来豆绿的一封信。

“臭鱼说想要开功立业,接了楚大人的锋船将印留在平城,让我跟你说一声。”宋军的最高领导权在元澄和金银手中。元相还是元相,但金银二皇子的称谓不复沿用。

“锋船?”墨紫皱眉,“打前锋太危险了,你去跟肥虾和水蛇说一声,让他们把他劝回来。他要开功立业,帮我调教舵手也一样能当将军。”跟着她,难得打一两仗,但贡献不小,将来少不了封赏。

“他说驾墨哥的船不怕冲在最前头,我也劝过了,他铁了心不肯回来。”闽松如今管着衡城船场,和卫庆所掌的神仙湾隔江呼应,加上对俘获战船的改造,每月能出三十船上下,“他说他大哥二哥都成了家安于现状,只有他能像他爹一样闯出一番名堂来,如今是时候了。我看他平日嘻嘻哈哈没正经,这回却是认真的。”

墨紫叹口气,“早知道就该给他找个媳妇。”

这时,男女差异就显出来了。

闽松道,“让他闯吧,我要不是没那么好的水性,也跟他一起。你不知道,嗜水嗜船的人,一上咱们的船就盼着打仗。”

墨紫可没他那么慷慨激昂,“配备再好,造得再坚固,也不过是一条木船而已。即便它就是铁的,一不小心都会沉。船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对方的船,而是水。那时候,就得听天由命。”

闽松听了便说,“那怎么办?你还真要把臭鱼拽回来吗?将印都接了。”

墨紫想了想,“能怎么办?赶紧多造些船给他送去。真是,李老那边还在催呢。”原来在红萸的时候,一个月都造不成半条五千石的江船来,现在每个船台一个月至少要完成一条船的初模。为了提高效率,进攻型的巨弩掷弹器等配备全都在兵工厂里造,最后进行组装。

“他那边胜利节节,快打到南德都城,就摒着一口气,难怪催得紧。”闽松也是压力很大,但造大型战船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蹦跶出来的,赶工完毕还要慎重试水,几百条人命悬在这些木板上。

墨紫现在白天画船图研究新武器,晚上开班授课,讲述新型战舰理论。为了这场战争,已经不再藏私,全力培养新一代船匠。她很清楚,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应付大规模造船的。而集中了众多优秀匠人的智慧,她自己也获得更多灵感。新型的战船纷纷下水。百叶防护网,狼牙拍,犄角钻,火焰弹,迷烟弹,毒油水枪,各种武器装备杀得敌人哭爹喊娘。

在这时候,一个强大的娘家就给了墨紫很多便利。闽氏为她督造武器,船只,源源不断提供各种帮助,令她这后方支援省了很大力气。大周皇帝默许下,包括闽氏代为管理的红萸,日升各个船场为宋军暗中造船已达上百艘。

“现在两头都得顾。”元澄走进来,见到墨紫,在外的犀利便收了起来,温和笑着,“刚收到消息,大周军已经退离大求境,返回哈布泊罗北岸。大求王应该很快调兵南下,与端格狩会合。平城,有大仗要打了。”

“你要去平城?”墨紫看铭年跟进来为他收拾行装。

元澄道,“我去南德都城。这最后一仗,我不能不在。平城得由金银负责守。他和我之前一样,都需要亲自指挥一场胜仗,人们才能心服口服。魏佳已回云州调兵,我们在人数上不会吃亏,而大求疲于两线,军心不稳,内部分歧渐大,与我们有空隙可钻。”

又要分别了。墨紫习惯,也不习惯。

“我跟你去,不行吗?”她想去看看他曾经奢靡的世界。

“等我入都之后你再来,我尽量维持一个完整的都城让你过眼。”元澄哪能不知道她想什么,但在此之前,得扫掉危险麻烦。墨紫喜欢造船,但绝不意味着她喜欢打仗。不到必要时,他不会把她放到战场上去。她的心可以冷,但他不愿意让她冷。本就是个善良的女子,经历这么多,心仍温暖,令他爱不释手。杀人也好,放火也好,由他来吧。

闽松要走,却被元澄拦住,“就等我出发,不能多留。你们说你们的。还有,多顾着你妹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别烦她了。”

“是,妹夫。”妹妹是宝,妹夫是宝,唯有闽家男儿是草。

墨紫送元澄到院门口,回身拿过信,赶人,“船场很闲么?”

闽松也走了。

豆绿的信上只有四句话:鸣山有凤来,沙石听玉磬,手暖唤慈悲,心眼分宝镜。

第一卷 欺我 辱我 我不忍 第472章 分开宝镜

收费章节(12点)

第472章 分开宝镜

第二日,墨紫带着赞进悄悄出府。

不悄悄不行,作为元相夫人,她如今出门,大管家都会安排至少百名随护,就怕沿路遇到细作杀手之类的,弄丢她小命没法跟元相交待。

“我跟你好久没单独出来了。”穿了小厮的衣服,随赞进从大门光明正大混过,墨紫黑靴丁帽,一派悠然的神情。

赞进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兰衣也在。”

墨紫左看右看没见到蓝衣服,“他躲在什么地方,我为何总发现不了?”

赞进指指屋顶,“若是走远路,我会留下暗记,他跟在后头。”当然不可能藏一路下去,“虽然这一带都在宋军的防线中,还是小心点好。”

墨紫点头,“安全问题交给你。”

赞进回一句,“若真交给我,最好还是别出衡城。”

“天气多好啊,适合踏青。我打赌,城郊一定很多年青人相约赏花。”没听见,走自己的路。

赞进无可奈何一笑,也知道她的主意一旦拿定,别人很难劝阻。

走官道,墨紫不急赶路。原本的遍地苦寒,不过数月就有了很大的不同。近处嫩黄新绿的稻田,远处的农庄冒起炊烟,虽然要恢复到从前的兴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春天欣欣向荣得令人愉快。

一大早出发,到宋县时三更天,也不找客栈,直奔栈桥。这日圆月挂空,千里银光,将山脉照得起起伏伏,犹如影子一般。墨紫掏出怀中的版画,仍在手中轻轻摩挲,最后目光定在面前的小山。没错了,就是这里。

“赞进,你说当爹娘的个个三头六臂似的,怎么这么厉害呢?”她对她老爹,还有老爹的老爹的老爹……崇拜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谁能想得到,宝山的入口就在自家门口。”

赞进吃惊诧异,“墨哥。”

墨紫所站的地方,就是闽五夫妇宅第被烧毁的林子前。她面对的,是一座小山。说小山都有点勉强,小山丘吧。

“此丘有名字。因为太小太不起眼的缘故,玉陵地图上县志上都不特别注明,但古版唐图地解上有。”她说道。

“鸣山?”墨紫不说,赞进是不会把它当作山来看的。

墨紫摇头,“凤鸣山。”

“凤鸣山?”赞进不解,“可是豆绿——”

“她记得不准确也好,或者是我娘故意错引也好,真正的地点隐藏在四句谣的第一句。”鸣山有凤来。凤鸣山。

“这——山没有洞。”不管多小的山,沙石洞总存在吧。

“有洞。不过,我们从这里看不见。走,上去看看。”墨紫往丘上走去。

即便是黑夜,只借火光就能看清四周。丘上无树木,地面铺软草。这个丘就好像有人挖土没地方放,随意堆砌出来的。丘顶一个圆,能站上十几个孩子玩游戏。

也许弄错了。赞进这么想,却没有这么说,因为墨紫做事一向有把握。

“果然啊。”墨紫说完,牵马下坡去了。

赞进看不出果然什么,但他的优点就是问得少做得多,照跟不误。

丘下是个小池塘,以前似乎养鱼的,还有几个旧浮漂。月光下,水面起圈,鱼吐泡泡。

“猜猜这池塘的名字。”墨紫的心情很久没这么悠闲了,好像来访名胜古迹,踩下散步的足印。

“不是鱼塘么?”赞进对武功秘籍之外的东西没啥想象力。

“宝镜潭。”墨紫轻笑,如铃悦耳,“有趣吧?一个小土丘取了山名,一个小池塘取了潭名,前人智慧,后人瞻仰。”

赞进觉得是有趣。

“直到豆绿把四句谣想全了,我才终于确定沙石洞的位置。”她把马背上的包袱卸下来,拿出一个橄榄形状的鼓皮囊,脱掉布服,背在鲨皮衣上。

赞进知道她这是要下水,“我也去。”他的水性在臭鱼的调教下好了很多。

“你当然要跟我去,我怕冒出水怪来。”带他来,就是拉他下水。她把鲨皮衣和鼓皮囊递过去,并嘱咐,“还要穿脚蹼。”池塘浅,秘密深,要备万一。

“不过,如果要下水,最好等白天。水塘混浊,恐怕看不清水里的情形。”赞进考虑到。

“最后一句心眼分宝镜,不是挺奥妙吗?”墨紫却比赞进考虑更多,“说不定越黑越好。记住,下去后紧着我。”

赞进不再多说,到隐蔽处换了衣服,做完热身,在口上套密软皮罩,便跳入塘中。

春水仍冷,墨紫穿着鲨皮衣微微哆嗦了一下,翻身潜进水里。皮囊挂着的装备帮她下沉,张眼却是徒劳,月光只浸在水的最浅层,除了身旁赞进的模糊身影,还有被他们惊动的鱼,丈外就一团漆黑。她掏出指南针,在冷蓝的夜明珠光下找方向。四句中没有任何方向词,但古人以东南为尊,而分宝镜的话,可能有机关。机关必须贴墙或底而建,这个池塘不大,鼓皮囊的空气可供一刻左右的呼吸,可以慢慢找。

她示意赞进跟上,往南游去。大约游出五六米,突然,发现指南针产生了奇怪的变化。本来一直指着南字,现在却颤微微偏向西南。她几乎立刻明白这是指南针感应到了另一个磁场的缘故,毫不犹豫拉着赞进转了方向,直到指针坚定指在西面,伸手可摸到泥壁为止。

墨紫扒了块土下来,又让赞进用拳头敲。不多工夫,壁面露出光滑的一片,就连赞进的功夫都动摇不了分毫。她不急反笑,应该就是这儿没错了。摸索了一会儿,大致确认这个入口为直径一米的圆。

这时赞进拉她一把,似乎有所发现。

原来,在离圆壁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凸出的,手掌大小的石头,赞进往旁边用力推,那石头就动了。在墨紫指南针的荧荧光下,照出一面铜镜。铜镜中间有个黑黝黝的小洞。

墨紫连忙从怀中掏出一颗珠子,在赞进睁着老大的眼时,送进那洞里去。

一开始,什么动静也没有。

等墨紫感觉氧气快耗尽,对赞进指指上面,示意先上去的瞬间,突然,一股水流涌动,圆壁挪了。

宝镜分开

墨紫在水中的敏锐度很高,察觉水涌的力量不大,就知道这个洞口是向上设计的,洞里本身就有水,多半和池塘齐平。这样的设计,也能避免池塘的水线下沉和水面波动。

她想清楚后,就直接朝洞里游。进去一看,果然是上升的直筒型,向上再游七八米,就冲出了水面,呼吸到寒湿气。手脚并用,她一跃而起,从皮囊下挂的包包里拿出火折子点亮一支火把,用干布擦皮衣,外套一件青衫。动作灵活,一气呵成。

赞进上来后,无限惊奇得看着顶上狭长的通道。

墨紫看了一圈,找到启动的机关,将之前放进的水净珠收起来。

水下的石壁重新封没。

“水净珠不是地图吗?怎么能开启石门?”赞进对眼前的一切都有疑问。

“这十颗珠子中,有一颗不是闽珍制的,而是闽珍的爹制的,也是观音中唯一没有柳枝的。真正的钥匙就是它,与版画没有半点关系。”在十颗珠子无论如何摆不对时,墨紫进行了大胆推理,“闽珍所制的九颗水净珠,如果按照观音柳枝的叶片数目,正好形成三三排列。观音佛衣上的褶纹,我把它们画下来,就是一幅迷宫图。这迷宫之中,只有一条路通到宝藏处。”

“墨哥真厉害。”这一个接一个的秘密,都让她破解了,赞进佩服得要命。

“厉不厉害,看了才知道。”墨紫背上包包。

“你不是已经知道了?”赞进有点迷惘。

“到目前为止,我猜得都中了。这样的好运能不能坚持到最后,那可不敢说。”版画她也带着。俗话说,有备无患。

赞进咧嘴一笑,“墨哥一定十猜十中。”

墨紫拍拍他的肩,“但愿如此,不然你我可就惨了,在这里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我不怕。”赞进多豪气。

两人在甬道里走了一段上坡路,又走了一段下坡路,同时说道,“到了。”

因为,有微风。

“居然没有门了?”赞进顺口一说。

墨紫这么认为,“宝藏最隐秘的就是位置,一旦进了入口,再造相同的阻碍也没意思了。”她说到最后时,居然能听到回音。

赞进率先往黑暗里踏,火把一摇,嗖——顿然滑了下去。

墨紫大惊,伸手去抓赞进,却只触到他的衣角。

“赞进”她一边喊一边拿火照,才发现原本的木梯一个个侧成斜板,成了滑滑梯。

“我没事,墨哥只管滑下来吧。”赞进在下面说。

墨紫小心翼翼坐下,心里纳闷,机关的话,有点滑稽。儿童乐园?想着自己都好笑了。

等她脚踩到地,赞进已经找到了壁上的火盆,全部点着后,再回头一看,嘴有些合不上,“好大的洞。”

“这才是真正的沙石洞。”墨紫也睁大了眼睛。

层层叠叠,如云在天上,如水在地上,到处伸展着沙色的岩石,或浅或深。其中有些薄片状的,光下就隐约现出乳白色的玉芯。

尚未走进深处,瑰宝已在眼前。

第一卷 欺我 辱我 我不忍 第473章 追思过了

收费章节(12点)

第473章 追思过了

“墨哥,这里有字。”赞进叫她。

墨紫绕过去一看,两块已经凿出来的玉,足有桌面大小,一碰到手温,玉色就淡了下去。玉石上各刻一篇文。一篇说得是武则天的密诏和藏宝过程的概况,比如何时开始工程,又何时工程结束。最后一段就有点意思,是武则天作为母亲留给李唐子孙的心里话。

她念给赞进听,又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惜,时机已过。即便金银身上还有李氏的血,连玉陵他都不愿复,更不可能复百多年前的大唐。”

说实话,元澄和金银以宋立名,她心里咯噔了一下,最终历史还是要顺着唐宋元明清走么?但再一想,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不到,顺应历史也好,巧合也好,她是管不着了。

另一篇则是闽珍刻给闽氏子孙的。他说父亲为人清正,虽忠于女皇,但也怜惜百姓。武帝延周,天下初泰,人们好不容易能过上太平日子。宝藏一出,势必战乱再起,所以父亲决定将这个秘密封起。不过老人家临终前,将宝藏的事告诉他,传给他水净珠,迷宫图和版画三样东西,让他自己琢磨。闽珍借游历离开家,其实就是寻找宝藏。他解开秘密之后,就成为第一个踏足宝洞的人。据他了解,这是罕见的地下山脉,与宋县的山群相呼应,在地底下隐藏了迷宫一样的洞穴,是个天然藏宝地。闽珍又说,宝藏巨大,引人贪婪心,不希望后世子孙坐享其成,或败坏或野心,于是他毁去了原来的迷宫图,将它藏在水净珠中。在民间留下了真真假假的线索,等有缘子孙来开启秘密。他还说,他取了制作水净珠的玉石外,还拿了宝藏中的六件物,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

“按王阳所说,闽家财富呈不正常的增长速度,可闽珍老爷子说只拿了六件。心理不平衡的时候,看别人好就都不正常。闽珍九艺冠绝天下,又岂是这宝藏给的?”努力勤奋才最重要。

“还要往里走吗?”赞进认为墨紫既然已经找到藏宝地点,又解出迷宫的路,可以回转了。

“不想亲眼看看武则天到底收了多少宝贝在这里?”心中其实还有个很大的疑问要证实,她摸了摸堆放在一边的木头,又看过储油的大缸,“足够照明用的,我也带了三天的干粮。咱们不久待,看过藏宝处就立刻返回。”

赞进想了想,“不能待三天,铭年会急死的。他要是通知大公子,这仗就没法打了。”简直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用三天,干粮当然要多带些了。咱们下来的时候是晚上,出去的时候最好也是晚上,就一天。”墨紫做了几支火把,手一挥,一点怯意没有,“走了。”

沙石洞后有一条往上走的窄道。穿过窄道,又是一个大洞。大洞顶上垂下各形各状的钟乳石,滴滴答答往下滴水,形成大小不一的潭。壁上有不少洞口,这其中只有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生路。两块石碑上说,这地下迷宫有千洞千岔以及各种陷阱,没有图的指引,必死无疑。

赞进见墨紫不拿地图却四下张望,便问,“在看什么?”

“越看越不像入口,却像后门。”墨紫说道,“这里滴水,就离水源不远。又是地下山脉,很有可能和地面上的山相连。而且,宝藏怎么运进来的?不可能每次都跳到池塘里,一个接一个往里搬。”

赞进想想也对,“还有别的入口?”

“只有这种解释。”墨紫选好洞,一边往里走,一边开玩笑,“说不准等咱们到里面一看,除了死人骨头,什么都没有了。天下盗墓挖宝的人何其多,说不准误打误撞,从哪个洞掉下来,正坐在宝藏上头。”

“糁人。”赞进听着诡异。

墨紫笑道,“这算什么糁人?更糁人的,是我第一次见元澄,以为自己看到个恶鬼。”现在想想,水净珠自始自终围着他和自己,倒跟牵红线似的。

迷宫有图,一路就没什么意外了。只不过走到后面,墨紫和赞进都不得不承认,没有图,就算一开始知道是哪个洞进去哪个洞出来也没用,因为分岔的洞实在太多了。

路上吃了顿干粮,休息了半个时辰,脚步就没停过。赞进要背墨紫走,她硬没好意思,走入最后一洞时,只觉脚底又疼又烧,腿重得太不起来了。

“地图没标例尺,早知道这么远,就听你的话回去了。”她对藏宝地离池塘的距离估计显然不足。

赞进突然蹲下身来,将火把摁熄,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前面有光。火光。”

墨紫吃惊,一看果然,“我刚才只是开玩笑的。”有人可能会无意间掉在宝藏上头的那些话。

“你在这儿等一等,我去看看。”脚下无声,赞进已轻轻走过去。

就在墨紫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回来仍低语,“有人。”

墨紫屏住呼吸。

“我们认识的。肃王和王阳。好像就他们两个。”赞进语气沉静。

墨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他们还活着?”祸害遗千年,阴魂不散,她算是见识了。

墨紫拿出地图和迷宫图对照,然后苦笑,“这也是闽家老祖宗的匠心独具,还是老天爷为这缜密的藏宝计划添上一笔讽刺呢?岷山极可能就在我们脑袋顶上,而假洞和真洞大概也是上下层的关系。”经过这么漫长的过程,土质石质也许出现了变化,再加上机关引起的山洞塌方,无意中打通了也说不定。

赞进显然也想到了这点,“会不会就是当初真正的入口?”

墨紫点头,“很有可能。而且,就他们至今还在这里的情形来看,他们找不到出路,多半入口又封没了。等等,这么多天了,他们俩随身带那么多食物吗?”莫名打个寒颤。

赞进犹豫一下,还是说实话,“地上有死人骨头,其中几具还算新鲜的。”

他们吃人墨紫倒抽口气,“赞进,我们回去。”

赞进望着她,“肃王如果逃出去怎么办?”

墨紫身形一顿。肃王如果逃出去,军中新收的五万人,不说人人会动摇,至少也会有一部分。而且,宝藏归谁就难说了。

迷宫说是说不可能找到出路,但从一开始就有人琢磨出了通路,谁能保证再没人走得出来了呢?据说王阳天赋异秉,天动地摇时没准就是他开启了入口,那么他也许有法子走出迷宫。她爹爹的水净珠虽然没有迷宫图,但却用了一样的材质。尤其作为钥匙的那一颗,仿成了一模一样未尝可知,说不定也能打开池塘下的门。

赞进仿佛听到她的心声,说道,“肃王不能活着出去。墨哥,你先往回走,我去解决他们。”这个他们,当然包括了王阳。

“我不走。”她不可能留赞进一人,“但你放心,我也不会强出头。我在这里等,确定你得手,我们一起走。”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即使对赞进这样的高手而言。

“那你千万不要出声。”赞进叮嘱。

“你先别急着动手,让我看上一眼。”她需要独立判断究竟如何进退。

墨紫匍匐前进到洞口。虽有火光,更多的却是金光银光珠光宝光,仅凭一支火把就把山洞照得金碧辉煌。不说中央随意堆起的宝山和信手放的古玩珍藏,沿山壁一圈,自上往下,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