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腾-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锤谋湟恍┍砻嫔系亩鳌V劣诮徊降恼胃母铮诱鼍衩婷驳椒芍贫榷家徊讲阶呦蛎裰饔肟蒲В且蝗罩Γ嗖皇羌傅佬姓畋憧梢愿谋洹;啬逊担泄饨ㄉ缁岬搅嗣髑逯剩咽歉嘀谖餮Р⒚挥薪降接跋焓澜绲牡夭绞保ㄓ新焱几亩选

“陛下,陛下?”

罗汝才兴冲冲将人带回,却见张伟端坐椅中看书,并没有理他。他却不敢高声叫喊,只得小心翼翼凑到张伟耳边,小声叫唤。

轻声叫了几声,却见张伟仍做若有所思状,他便不敢再多嘴,只得垂手侍立一旁,等着张伟发话。过了半响,方听得张伟道:“石子明写论语正义,我来命人写一本海图国志。嘿嘿,把西洋和南洋各国的政治、宗教、文化全数写下来,再辅以地图,再加上有出海的商人们用报纸佐证,弄上一些趣闻花絮,用报纸连刊的形式,一年年坚持下来,总得教南北内地的人,都睁眼看世界才好。”

罗汝才并不明其所以然,却也只得凑趣道:“是是,海商报是陛下在台湾时命人创办,其中有不少海外趣闻,商情信息,很是有用。现下南方诸省的冲要大城,都有发行。若是再加上海图国志这样的好书,只要正常更新,一定可以令庶民百姓们喜欢。”

张伟翻他一眼,向他斥道:“你大字不识几个,也来说嘴!我告诉你,马上打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你等郧旧重臣若是以后还是粗鄙不文,亦很难立足!”

罗汝才额头上冷汗频频而下,他因贪图享乐,喜欢女色诸事,常被张伟训斥。他所呈的奏章密报,也只得让心腹的书办代写,此及此事,不如发奋向学,现下也能亲手写书呈的高杰受张伟的信重,若不是看他还有几分狡猾灵气,办事也很经心,只怕地位早就不保,回家做富家翁去了。

因向张伟连连点头,答道:“是是,臣下回去之后,立刻请先生教授,一定好生向学,不负陛下厚望。”

张伟也不管他,只问道:“人带来了么?”

“已在仪门外等候传召。”

“即刻叫进来。”

罗汝才如蒙大赦,立刻跑将出去,以张伟口谕敕令禁卫官兵,带那小童入内。张伟其实很少诛戮大臣,更别说他们这些从龙郧旧。只是这么些年积威下来,只需他轻轻一瞪眼,如罗汝才这样的亲信大将尚且汗流浃背,更别提那些较为疏远之人,更是害怕非常。这些属下每常自思,亦是深以为怪,不知是何原故。还是陈永华代他们解惑道:“尔等每常畏惧陛下,非为他故。乃是因陛下自入台湾起,遇事决断从无过错,凡事独立专行,竟从无疏漏错失,凡人安得如此?陛下料事之准,断事之狠,识人之明,使臣下每常与其独坐,皆是如坐针毡,惶恐之极。吾虽与陛下交好,亦每常有凛然惶怕之感,岂独汝辈!”

张伟因立时要接见前明太子,对方身份特殊,虽然是幼童年纪,想必自幼在宫中教养,很知道君臣礼仪,到不便让他一见面就挑礼的好。是以放下手中小说,凝神端坐,只待那太子进来。

待听到外间一阵悉悉索索声响,他便知道是禁卫将太子带到。因觐见规矩是必定要先报名,方才得见。他便高声道:“不必报名,着他进来。”

待罗汝才将那太子半拉半拽,强拖进来,张伟注目一看,却见这位原本钟鸣鼎食,自幼生长在王府宫中的前明太子此时已是狼狈之极。身着青布直缀,脚穿芒鞋,头戴一顶仆僮所着的小帽,满脸黑灰,两只眼睛目露惊慌之色,显然这些天来很受苦楚惊吓,比之当日在宫中生活,已是天差地远。

若是寻常的古代政客,只怕眼中看到的只是危胁和潜在的不安因子,对这太子亦殊无同情。而张伟熟知史书,知道这太子颇有些见地,声名亦好。若是崇祯放他先行南逃,即位为帝,而不是弘光帝那个白痴登位,或许明朝能够苟延残喘,亦未可知。而此人被亲外公献给满人,惨被杀死,其遭遇亦一直令张伟同情。

因见他此时委实怕的厉害,张伟便向他温言道:“你不必怕,好生说话,朕不会难为你。”

罗汝才因见太子懦懦不敢答话,只得向他喝道:“陛下与你说话,快些回话!”

那太子越发害怕,因见张伟和颜悦色,并不骂他,反而向那满脸络腮胡子的武将训斥了两句。他也不知道哪来的胆子,向着张伟一指,骂道:“篡位逆贼,有何面目同孤说话,要杀速杀便是!”

张伟大奇,眼见这小孩明明害怕,却不知道怎么颤抖着嗓子,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眼见他的童音里带着哭腔,显然是害怕之极,张伟心中一动,向着太子温言道:“这些话,是刘某人吩咐你说的么?”

那太子不过七岁,虽然崇祯注重皇子教养,五岁便开读认字,此时也读了一些论语,列传之类,只是小小年纪,哪里顾的上那么许多。强迫自已说出之后,却已是害怕之极,此时张伟并不发怒,仍然是温言相问,他便哇一声哭将出来,点头答道:“是刘老先生教导。当日拿我,他匆忙之间吩咐,汉后主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沦为千古笑柄。是以要我保住气节,斧钺加身亦要斥骂,这样千百年后,亦可有身后美名。”

张伟大笑道:“这个刘老头子,真是迂腐!他怎么能知道,刘阿斗那是保命的妙语啊。朕且问你,他有说朕必定会杀你么?”

“是,刘先生说,前朝帝王无有能活命者。月前,伪帝亲征亲,诛福王并福王世子、卫王、周王、德王等宗室亲王,将赵王等宗王关押南京,想必来日也会诛杀。我身为太子之尊,足矣号令天下臣民,与伪帝争雄,他怎么会放过你!所以让我就是死,也不可丢父皇和列祖列宗的脸。”

张伟忍不住斜眼看他,笑道:“你想与朕争天下么?”

朱慈烺迷惘半日,方老老实实答道:“想争,祖宗建基立功的辛苦,怎么就在我手里完了?不过,父皇都争不过你,我也肯定不成。”

“哈!虽然是黄口孺子,到也知道事非轻重,比刘老头子还清楚明白。”

虽然夸奖了这前明太子一句,张伟心中却仍是难断,心道:“依着古制,封其为王,虚礼尊之,这是一法。诛杀,亦是一法。到也好生难以决断。一杀了事,降臣或是隐在草野的明朝遗臣必定死心,再把前明王公宗室全数发配海外,那么日后少了许多麻烦。封他为王公,鄣示旧朝已灭,再用他的名义宣召安抚袁崇焕等人,必定是事半功倍。还有前明旧臣中的降者,亦是会称颂一番,拍上几句马屁。”

想到这里,张伟忍不住喃喃自语道:“老子纵横南北,天下都打了下来。皇太极一世英杰都败在老子手里,难道还要这小小孩儿为我去收拢人心不成?”

第三百一十七章 决战(十二)

“朱慈烺,杀你不祥,朕亦不忍。”

看着这小小孩童一脸惊奇欣喜神色,张伟沉吟片刻,又道:“用你做幌子,招降旧明大臣,朕也不屑为之。把你与放逐的旧明宗王及大臣们放在一起,徒生事端,与你也无益。台湾,日本,吕宋,你都去不得。吕宋东面有一小岛,方圆百里,前一阵子当地的水师方绘图过来,今派人送你过去,将那岛命名为关岛。你在岛上好生过活,去吧。”

南太平洋上有很多荒凉之极的小岛,大的如关岛,方圆过百里,小的只有立锥之地。不少岛屿上都有土人,凶悍食人。此时寻常的汉人军民,都对这些岛屿视做畏途,并没有人敢上岛生活。旧明的宗室大臣很多,历史上被李自成与张献忠诛杀了不少,满人入关之后,又有不少宗室被满人屠戮。张伟治下所杀的宗室很少,放在内地看管起来很费精力,一个不好便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全数杀了却又太过残暴,张伟不取。这两年来已有不少被放逐到吕宋岛上,却又害怕他们心念故国,联结造反。幸好这几年海上航船甚多,已逐渐发现不少面积大小不一的小岛,此时都没有被欧洲殖民者发现,用来流放犯人,一则可以省心,二来百余年后,这些岛屿尽成中国人的天下,整个南太平洋,将成为中国之内海,这样的好事,张伟自然不肯放过。

于是自朱慈烺始,大半的前明宗室,郧旧贵戚都被流放荒岛,这些人带着家人僮仆,在关岛为中心,辐射周边,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岛屿上渐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原本一个个以西洋人命名的岛屿拥有了纯粹中国式的岛名。以张伟之计划,这股流放潮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占据新西兰、澳洲,夏威夷等全部的太平洋岛链为止。在工业革命和大规模的移民前,将罪犯放逐海外,是抢占海外领土的最佳办法。英国当年如此行事,张伟自然全盘学习过来,运用自如。

此事原是小事,却与张伟下决心大力开发南太平洋之事牵连上来,是以大操大办,弄的甚嚣尘上。前明宗室与郧旧一得知将被发配流放到南洋小岛之上,蛮荒无人之处,当真是只比合家抄斩略轻一些的惩罚。然则有太子在前,让这些人追随其后,却又有大义为先,不但不该拒绝,反道该一个个抢先效命,誓死追随方是。一时间各处港口均是这些面无人色,哭天嚎地的前明宗室,各人一想起要去家国万里之远,终生不得返回,身处荒岛,无可通信,当真是觉得天地为之变色,人生与死无异也。于是当场跳海者有之,举家在靖安司前来拿人时自焚者有之,服毒吞金上吊诸招频出,只是官府秉承张伟之命,只要有一口气的全数拿捕上船,驶向吕宋与日本周边海域中已被发现的小岛,给他们农具耔种耕牛等物,待到得目的地,便一股脑撵上岛去,由得岸上哭声震天,却是再也不加理会了。

张伟一心布置合围满人之事,自下了决定之后却是很少理会此事。无论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甚至有人以辞官为挟,却始终不改初衷,并不理会那些儒臣的所谓:太残,太苛,陛下求治太急,流放之刑酷烈惨过诛戮,有伤天和,非仁君圣王治世之道。这些人之所以敢如此跳脚攻讦,却是因张伟已有明谕,无论如何,不会因言罪人,所以上窜下跳,无所不用其极,除了不敢辱骂张伟,朝中大臣只要支持张伟此举的,多办被骂了个遍。

张伟每常阅览司闻曹送上来的这些报告,只是冷笑,心中知道,满人一灭,与旧儒及千多年积累下来的陈腐意识交战的时机便已成熟,到那时,却教这些人见识一下他的手段。他虽然不能以言罪人,不过这些人身上毛病太多,偏偏又喜欢多嘴,整治起来借口多多,并不需要张伟劳神。

飞骑并万骑自那日军议过后,连番出征,趁着畿辅一带空虚,斩杀了不少零星南下的八旗游骑,待北京方面知道厉害,便再也不敢派出小股骑兵出通州地界。自京师之南,半月间四府七十余县,全数落入汉军之手。而孔有德等近十万汉军,亦急入山西地界,驻防明军先是交战,继尔全数投降,半月间太原、大同等名城尽数归于汉军治下,自此,明朝所有的疆土不复存在,所有的宗王尽数落入汉朝手中,再也不复存在。

山西的旧明大臣,自然是以袁崇焕为首,自他而下,卢象升等数百名旧明大臣悉数投降,秦王、晋王、代王等宗王尽数被擒。与各路汉军高歌猛进不同,驻跸天津的张伟却统兵不动,虽然可以在十日内攻克通州,直逼京师,然而一心等着朝鲜军报,想着要关门打狗的张伟却并不打算此时太过逼近。此时京师情形不明,豪格败后皇太极对八旗的掌控必定削弱,那些八旗贵族如何打算亦不很清楚,若是正在首鼠两端,汉军往前一逼,朝鲜方面的军队尚未进入辽东,八旗全数退入关外,到时候却是麻烦之极。

两边僵持旬月,西路汉军已然逼近京师之北,只待张伟一声令下,便可以沿着明朝的长城防线,高歌猛进,切断蒙古草原与北京的联系。

“袁崇焕送到了么?快召他入城,我要见他!”

孔有德等人没有接到进军的命令,却接到张伟命他们迅速送袁崇焕至天津的手谕。几个统兵大将并不敢怠慢,立时调拨人马,将袁崇焕等人押送至天津。一到天津城下,带队的将军便立时派人入城禀报,张伟甫一得知,便立时命人将他们带入城来。

虽然与初至时不同,张伟已经没有追星似的收集名人的欲望,但是想到这个中国历史上可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可以加入到自已麾下,日后用来专镇一方,既可相信他的能力,亦可信任其人的品格,张伟心中高兴,心道:“此人成名于北方,却是南方人,南洋事起,用他来专任南洋之战,我当真是可以放心。海战有施琅,陆战中的攻守城池,此人实在是最佳人选。”

想到此处,张伟难耐心中欣喜,因向身边禁卫道:“摆架,我要亲自去迎!”

自他登基为帝之后,还从未有人享受过如此殊荣。各禁卫军官心中诧异,却是不敢怠慢,各人急忙召集禁卫士兵,肃清街道,摆出皇帝出征的全副仪仗,种种旗、仗铺陈数里,随着张伟亲至城门远迎。

“元素吾兄,自辽东一别后,恍惚间几年时光过去,看起来你健壮如故,弟欣喜之极。”

张伟甫一见到数百名逶逦而来的前明山西降官,因见到打头的便是黑口黑面的袁崇焕,立时跳下马去,迎上几步,向他拱手一礼,嘻笑问好。

随行而来的汉军乃是龙武与龙镶两卫的汉军士兵,自出征后已是近两年不见张伟之面,此时见到皇帝出城,各人哪里管张伟是来迎谁,当下心中激动,齐声高呼,万岁之声响彻云宵,张伟眼见袁崇焕开口答了几句,却听不清亮,只隐隐约约听到他亦提起自已相貌,相必是说比在辽东之时看老了不少。

张伟因见围观呼喊的汉军士兵越来越多,知道此时不能冷了众兵的心,因向袁崇焕等人无奈一笑,翻身上马,纵骑向各卫汉军挥手致意,绕行几圈之后,才命汉军就城暂歇,由着禁卫军将一众降官带入城内。张伟不便与袁崇焕等人说话,只得一马当先,先行返回城内居住,命人将袁、卢等人随后带到。

待禁卫们将袁崇焕等人带入,张伟也不令他们行礼,先是让几人落座,尔后又命人上茶,一切如同常人故旧对坐叙旧一般。

袁崇焕因见张伟如此相待,知道此人一是难却故人之情,二来是因欣赏自已才干,意欲招降。他心中虽然感动,却并不打算改变心意。

因向张伟欠身道:“志华吾弟,想不到当日一别,今日一见时,你我身份地位如同云泥之别,弟虽已故人待我,只是天下以然一统,愚兄如何克当。今日之后,再难见面矣。”

张伟笑道:“吾兄不必着急,纵不愿在汉朝为官,亦可返乡为民,安享太平之福。吾兄戎马多年,除在天启年间罢职归乡,这些年并未回过广东,到不如在这里歇息几日,回乡休息一阵子也好。我必定令地方官好生照料,决不敢勉强吾兄一定为新朝办事。”

又转头向卢象升道:“卢公亦可如此!”

因见卢象升轻轻摇头,张伟知道这两人来此之前必定已有定计,卢象升资历才干俱不如袁崇焕,必定是以袁崇焕马首是瞻。因又向袁崇焕笑道:“吾兄有何见教,不妨直说。你我二人交好,不必顾忌太多。”

袁崇焕微微颔首,向张伟道:“志华与我初见,并不以臣礼相逼,足见诚意。若不是明皇待我不薄,臣节私交难以两全,学生必定愿意报效,为新朝尽犬马之劳。”

他自座中起立,向张伟躬身一礼,笑道:“足下杀太子,我与卢公必定推举秦王入继大统,虽败而亡,亦是无悔。”

“暗中杀了,你们也不知道。”

“不然,长久不得太子与先皇诸子消息,吾等必定会推举秦王继位,入承大宗。纵是如此,得到太子消息后,秦王勾通将军曹文诏等起事,但因太子尚在,难以服众,也只得罢了。今既然太子被放逐海外,吾等共议,既然无法与足下争雄,且又不愿臣服汉朝,现下愿意与太子同往,侍奉左右,既为明朝尽忠,又可苟全性命,望志华成全。若是不然,吾等只得自尽,以为明朝全节。”

张伟心中又是讶异,又是痛惜。他知道这几人都是刚强忠烈之人,既然已有定计,很难改变他们的心思。此时若是自已再劝,除了激起几人的怒火,当场翻脸之外,决计没有别的结果。

因勉强一笑,站起身来,向袁卢几人道:“弟不才,不能使几位臣服,亦不敢相强诸位,只得从诸位之愿。几位放心,弟必定能地方官员多备物什,不使几位与太子委屈。”

袁崇焕等人大喜,实在想不道张伟答应的如此爽快,当下各人均站起身来,跪下施礼道:“陛下大恩,臣等没齿难忘。”

这些人因张伟答应条件,从此便成为大汉治下百姓,是以现下方肯跪下行礼,不再以明朝遗臣自居。张伟脸上苦笑,将他们一一扶起,感慨道:“前明宗室郧旧,一闻随太子出海,各人都是如丧考妣,如临末日。偏几位大才,朕很愿意重用,却并不肯为朕效力,当真是遗憾之至。”

袁卢二人相视一笑,同声答道:“新朝气象兴旺,陛下身边人才甚多。我等前明罪臣,重用伤新朝诸臣之心,陛下何苦。况且华夏子民百姓数以亿兆,只要留心选拔,又何必担心没有人才可用呢?”

说罢又是躬身一礼,齐道:“陛下军务繁忙,来日便要与鞑虏决战,臣等不能效力,不可再耽搁延误,这便请辞,请陛下差人召来臣等家人,齐集出海。”

张伟心中明白,这些人难忘旧朝,害怕自已不肯放过,再行劝说,是以如此要求。他自回明朝时起,对袁崇焕等明朝英才就很是仰慕,一心想让他们为自已效力。到了此时,却仍然不能使他们归心,当下只得掩面挥手,看着袁崇焕等人飘然而出,急步而出,不过片刻光景,已是踪影不见。

第三百一十八章 决战(十三)

送走袁崇焕等人,张伟为此事数日不悦。直待收到前方急报,得知京畿一带的八旗颇有不稳迹象。原本只是零星小股的八旗兵下乡四处劫掠,待到了此时,已是有大股过千一股的满兵四处抢掠,烧杀淫侮,无所不为。虽然派出的暗探并不敢进京打听,却听得京郊四乡的百姓传言,城内十几天来到处烽烟,百姓惨嚎奔走,商行关门闭户,通衢大街上很难见到人影,原本人口百万,永定河港口停船千万,贸易商旅不绝于途的大明京师,此时寂然萧条,已成鬼域。

他知道此时北京必有绝大变故。或是皇太极已然陨命身死,或是大权旁落,掌握不了全局。无论如何,此时已是进兵良机,若再拖延,京师一带百姓受难不提,就是满人也可能随时逃窜入关。是以连下手诏,谕令孔有德与刘国轩所部即刻北上,包抄满人后路,而飞骑与万骑合兵一处,与金吾、神策、神威三卫中调拨出来的兵马合兵一处,连同禁卫军,一起往击通州。而三卫主力即刻由塘沽下海,迅即海运至山海关,抢占关门,期于由朝鲜进兵的施琅所部全师,彻底截断满人后路。

张伟统率十万大军,并万余宿卫禁卫,近十一万大军连绵数十里,旬日间攻克霸州等处,前锋游骑已至通州郊外。通州乃是京师近畿,通州不保,汉军便可直入京师城下,况且地处平原,正适合八旗骑兵大举冲击,若如张伟所料,八旗主力大半齐集于此,若是此处做战不力,便可以迅即逃窜北京,烧杀抢掠一番之后,退往关外。张伟直入通州境内,与飞骑万骑会合一处,先破漷肥、武清、三河、玉田等县城,兵锋直薄通州府城。

通州府城乃是当年徐达北征时命燕山忠敏候孙兴祖所修,周长九里十三步,高四丈六尺有余,有城楼四座。汉军逼近通州府城近十里路,已可于高处看到通州城楼,只是城下满人连营处处,烽烟阵阵,看起来十余万满蒙汉大军聚集此处,准备在这华北平原之上,与汉军决一死战。

张伟自南京一役后,从未亲临战阵如此之近,此战过后,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完成,除了小规模的征讨之战外,再也不可能有如此规模的大战。因而小心谨慎,并没有即刻下令进击,而是排兵布阵,安插部队,以期一战而克全功。整队数日之后,对面的满人却也是全无动静,并没有以骑兵前来骚扰。张伟每天傍晚出营观看,只见对面炊烟凫凫,遮挡住半边天空,显然十数万满兵齐集此地,准备决战。只是心中奇怪,敌人为何让汉军从容部阵,而不是趁着汉军立足不稳,先行以大规模的骑兵冲杀。

“陛下,满人大阵中射来响箭,说是主帅求与陛下在阵前一会。”

“拿来我看。”

张伟驻于通州城外十余里的外的小镇之上,却想不到在初临通州城下便接到这封书子。他展信一看,其上并没有评书演义上的邀战话语,只是对方邀约他于通州城外两军阵中会唔,到也省了他批复:“来日决战”,四字。

览毕一笑,轻轻提笔写道:“可”,然后交与部下射回。他心中奇怪,心道:清军主帅定然不会是豪格,亦不可能是代善等人,该当是皇太极亲临通州,主持此次决战。心中微觉兴奋,当即便令人准备,决意明晨与皇太极在阵中相见。

待第二天天色微明,他便早早起身,在三百名禁卫骑兵的护卫下直穿过汉军阵营,过了最前卫的金吾卫阵时,却看到张瑞与契力何必各领数千人马,埋伏左右。张伟知道是众将害怕自已受编,是以如此。若是看到对方营中有兵马出动,便可以出动护卫。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张伟骑马立于汉军大阵之前,远远觑见对方烟尘扬起,待稍近,便可看到对方亦是二三百骑,往着两军阵中飞驰而来。张伟心中稍觉兴奋,立时打马向前,向着对面敌骑来处迎去。

甫至正中,张伟一眼瞄将过去,却见打头而来的正是皇太极本人。他远远立住战马,在强弓射程之外,命几个禁卫上前检视对方是否带有弓箭,满人骑射精妙,皇太极正是个中好手,张伟可不想莫名其妙在此处断送了性命。待禁卫们驰回,对方前来检视的侍卫亦是查验后返回,双方都是赤手空拳而来,张伟与皇太极这才驱马向前,相隔十数步说话。

张伟先在马上略一拱手,向皇太极大笑道:“大汗,暌违经年,大汗清减至此,这可全是张伟的罪过。”皇太极此时又岂是“清减”两字可以形容。他一入京师不久,因操劳过甚,劳心劳力,身体就已是很难支持。总因初入关内,又占据明朝京师,想着大军南下,先得北方,然后与张伟争雄天下,这才勉强支撑了下来。此时迭遭打击,对方兵锋已然逼至京师,自已已然失却主动,被这年纪远无小过自已的敌手打败。

他又是羞愧,又是着急,两月时光过来,已然是容颜憔悴,面色枯槁苍老,显然是时日无多。唯有两只眼睛还是目光炯炯,一张一合眼霍然有神,使人害怕。

此时听张伟讯问,语带讥嘲,他却也并不恼怒,只淡然一笑,提声向张伟答道:“辽东被袭,是我不防,此败于皇帝一也;二妃被擒,我方寸大乱,被皇帝从中利用,扰乱我大清内部,此乃我败于皇帝二也;占领明朝京师,低估汉军战力,致使八旗精兵覆亡三成,此乃我败于皇帝之三。”

他面色从容,侃侃而谈,神色如常,并没有激动发怒模样。只是张伟却是心知肚明,对面的这个女真大汗手中若是有弓,只怕立时就会掏将出来,将自已一箭穿心。

只听得对方中气不足,说话间累次咳嗽,张伟因道:“大汗不必着急,慢慢讲来。我听大汗说话,观大汗神色,只怕在重病在身,还望保重。”

“嘿,皇帝是巴不得我立刻就死,然后八旗大乱,就能省好多力气了。”

见他虽然连声咳嗽,张伟亦是稍觉悲凉。此人英雄末路,此战绝无胜理。以后世人眼光看来,满族亦是华夏民族的一份子,然而当时之世,满汉不通,语言衣冠完全不同,乃是敌国之体。是以无论如何,打败此人,灭其族属,乃是张伟的第一大任务,是以虽然略觉心软,张伟却又笑道:“大汗今日约见,欲请降乎?朕可使大汗知之,方今京师四周,有汉朝汉军三十余万,厢军二十余万,八旗前次遭遇大败,实力大损,军无战意。我师以五击一,火器犀利,满人擅长之弓箭殊无用处,此次接战,满兵必败,大汗以为然否?”

以为皇太极必定会反唇相讥,却不料他猛咳几声,象张伟勉强一笑,点头道:“正面与汉军接战,我八旗固然勇猛,不过依豪格等人的描述,咱们是打不过你们的。”

张伟奇道:“那大汗战又不敢战,退又不退,难道当真是要请降么?”他又不禁大笑道:“想不到大汗一世雄杰,要来寻我这后生小辈哀恳求饶么?”

皇太极嘿然道:“你不必如此相讥,这等把戏何苦用在我的身上。今日请见,一来是要见见故人。当日看走了眼,以为你只是寻常重利海盗,却不料六七年时光过来,竟成为我满人死敌。阁下无论是眼光见识,心肠手段,不但远在崇祯皇帝之上,便是我,亦是远远不及。”

说到此时,他不禁在马背上略挺一挺身,舒展筋骨。张伟远远看了,突觉此人雄风犹在,如同病虎虽卧,却是不容轻侮。又听皇太极接道:“你起事之初,不过二十来岁年纪,哪来的眼光,哪来的那么多深沉?

我搜罗情报,仔细研究,总觉得你行事如同算好了下一步,绝无错漏。人无完人,我随父汗戎马一生,开初也很有出错的时候,偏你却一步不错?你是人,还是鬼神!”

张伟被他的厉声大叫吓了一跳,却又不能告诉他自已是来自几百年后,对这段历史发展知之甚详,自然是算无遗策,远远强过同时之人。只是这话却无论如何说不出口,只得干笑两声,向他道:“皇天景命于我,是以运气特别好吧。说起来,大汗才能远过于我,我是服气的。只是你时命不济,徒乎奈何?”

皇太极黯然点头,轻抚爱马头颅,听得它轻轻嘶吼,向张伟断然道:“今日一见之后,必定是你死我活之局。再难相见,未知阁下若是得胜,将如何处置我满人全族?”

张伟略一沉吟,便答道:“虚言矫饰,甚或是欺诈大汗,都非识英雄敬英雄之举。此战过后,汉军必定得胜。战阵之上,绝不容情,便是有投降被俘者,亦全数诛杀。待将来平定辽东,揣毁满人村庄,徒徙满人入内分散居住,称关内汉人出关居辽东。自此之后,满族老幼容入汉人之中,而辽东热土,永为中国治下。”

“辽西深入,黑水之北,非汉人所能至。深山密林,猛兽众多,汉人能深入其内,并安居乐业?皇帝所思,未免太过容易了。”

“大汗不知,辽东之处盛产东珠、毛皮、人参等货。这些都是南方急需之物,深山密林处不便农耕,却可以建筑军堡和民居,鼓励人入林寻参采珠,慢慢儿将密林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