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奘匣垢蘩咸袅艘攀椤�
崔老太太一大把年纪边哭边磕头,血泪交纵,着实凄惨可怜,以至于感性的后宫娘娘们也皆都信了崔老太太几分。
崔老太太说道女儿被牛老太太害得没了孩子,和女婿躲到胶州避开牛老太太的刁难之类的事儿,京城贵妇还真信几分。要知道当时崔诗韵怀孕已经八个多月,突然流产,不留在京城养身,反而与林玉煊匆匆伤人,极为可疑。
牛老太太不甘示弱,也是哭诉,可怜巴巴,不敢辩驳的样子,反衬崔老太太恶毒。只是后宫妃嫔都是这般斗出来的,不大信牛老太太的做作,特别是她旁推侧引的说崔氏坏话时,京城贵妇皆不信,崔氏为人有口碑,且再恶毒的人,也不会恶毒了自己,还对自己半点好处都没有,让旁人得意。
这场口水战打了足足有三个月,春天过了,夏天都来了,崔老太太和牛老太太的口水战都没打完。
以至于抓到了当日林熙菡房里的杏秀如今改名心秀,牛老太太才棋差一招,丢了大脸面。
好在心秀也是个对国公府忠心不二的,咬死不承认受人指使勾结匪徒谋划主家的。最后在严刑下,撑不住,也只说自己贪财,勾结了外人偷东西,不曾想到是恶匪害人,导致于主家皆亡,又害怕事情爆发,露了马脚,才偷偷回了国公府,改了名。国公府主子是全然不知道此事。
杏秀的话,是人都不信的,要知道她家是国公府经年家生子,能差那点钱财,再者能做世代家生子的,都是极为忠心不二的,能害家里主子的唯有受当家掌权人指使,不然绝不会害了家里主子的。
只是没等旁人审问,她就咬断自己的经脉,流血而亡。
牛老太太也趁机大喊冤枉。
众人无奈,拿国公府无法,只能不了了之。
最后在崔老太太、牛老太太的各自哭诉下,太后老太太没办法,亲自下保证给林熙菡族姬指婚,给林熙菡查看嫁妆,才将两位都很是不满的老太太扫出皇宫,并下令,牛老太太身上有孝不要来宫里了,崔老太太路途遥远还是快回杭州吧。
这场官司算是了结了,可林熙菡的教养却无人提及。
林熙菡不能独自留在了姑苏自家园子,还是崔老太太回杭州路上接走了林熙菡,她得意说自家亲自教养,总比去牛老婆子手上受罪好多了。
第一百六章 入府
崔氏一脉在唐朝前就是山东有名的望族,可惜在唐末牵涉武氏案,族人遭受李唐疯狂屠杀,不得不隐姓埋名躲藏迁移,一直到女帝登基,才最后一批定居杭州的族人才得以保全。
到了酆矢王朝,更因先祖曾授恩于女帝,得到了女帝庇护,没落的崔氏一族才逐渐恢复世家地位,到了女哀帝末年崔氏俨然已经是和赵氏一族并列的八大宗族。
崔氏比土绅爬上来的林氏更具底蕴和威望,哪怕如今崔氏业已没落,族人皆平庸,不及林氏一族聪慧灵秀,也不及林氏一族势力大,影响广,受大胤两代帝皇重视。
林氏与崔氏争夺江南第一世家的位置已经超过百年了。
可提到江南第一望族,旁人还是第一个说到崔氏。
这也是牛老太太一直看不惯崔诗韵,林氏一族待崔诗韵冷淡的原因之一,除了牛老太太本身就不爱幼子一家,更有林崔两族的斗争。
崔老太太是个风趣健谈、天生乐观的老太太,带着林熙菡、白霜霜回崔府,一路说笑不停。
尽管京城牛老太太呕到了崔老太太,老太太还是不曾对林熙菡有半点迁怒,反而一路极为关照,让白霜霜吃醋不已。
林熙菡看了暗暗发笑,霜霜表姐太辛苦了,又要老太太面前保持善良乖巧的世家子形象,又要偷着空隙给林熙菡使绊子,还要拉着林熙菡在老太太面前作秀好姐姐,更要背地里死命踩、算计林熙菡。
最惨的是她那些子手段,一心将人往好处想的崔老太太根本没理解她的小手段,让白霜霜呕到不行。
实在太累,霜霜表姐。
林熙菡一路笑破肚皮,终于到了崔府。
崔府的奴仆早就候着。一下京杭大运河,府上马车就候着。
“表妹,你看长幼有序,这姐姐就不好意思了,占了第二辆马车。”一下船,白霜霜就急哄哄的让丫鬟占了第二辆马车,故作姿态的对林熙菡说道。
大胤朝马车位置代表家族身份,也代表世家地位,白霜霜顾不得好姐姐的脸面占了第二辆马车是要告诉崔府下人,这同样是外孙女儿。她是占第一位的,比林熙菡高的。
林熙菡笑笑,也不语。径自去了第三辆马车。
这地位不是靠这点子小手段才出来的,她是世家嫡女,白霜霜却是个身份不明的,哪怕占着第一位也无关紧要的。
倒是崔老太太身边的老嬷嬷见了悄悄耳语告诉了崔老太太,崔老太太叹息了一声。“原先老头子说三道四,我还不信,现在看来这霜霜怕是心思多了点,我这两外孙女在一处,怕是小的要吃亏的。”
“去去,把小九唤了来。”又想到要是如今就喊了林熙菡上她马车。不是变相的打霜霜的脸面,手心手背都是肉,又道。“算了,还是到崔家巷的时候,让两丫头到我马车上来,免得现在来了,和我老婆子挤在一处累得慌。”
崔氏的宅邸很具有先唐特色。色调简洁明快,门窗朴实无华。非常的庄重大气,让人一进就心胸开阔,心情舒畅。
而最让林熙菡喜欢的却是崔氏宅邸的莲花瓦和崔氏的围墙。
唐朝流行瓦当,唐朝的瓦当多是莲花纹的瓦当,而崔氏的莲花瓦与别处不同,更印有十二字祖训。
每当正午时分,阳光一照,祖训正好在大门空旷的院子上照映出十二字祖训,每到这个时候,崔氏一脉的人均会直立站起来,默背崔氏祖训。
林熙菡幼年听崔诗韵提及,就好奇不已。
而崔府的围墙,崔诗韵并不曾提及,是林熙菡自己发现。
从崔家巷经过,可以看到崔府的外墙壁,上面印满了各种壁画,有先贤图、问道图、求学图和徙迁图等表达崔氏一脉家族发展史的笔画,长达六十多尺,采用彩绘,形象逼着。
林熙菡和白霜霜被崔老太太领到她的马车上,就一直揭开帘子,一边看图,一边听崔老太太讲家族史,非常有意思。
林熙菡一行人一进崔府,就听崔大太太安排好了住所,让老太太一行人现在去梳洗一番,好松快些参加家宴。
崔老太太一听就眉开眼笑了,她老人家一路累得慌,骨头都坐散了,此时就想洗漱一下,小憩一下,遂道,“极好,我老婆子累得慌,要好好休息一下。你让老大家的别等了,好好安排一下家宴,最近吃的都是京华菜,吃得嘴都生疮了。”
崔家老例和林氏老例不同,讲究洁面见人,故为了表示尊重彼此,这个形象不雅,是双方都不得见面的。
所以崔老太太是崔府老祖宗,崔大太太也不曾似旁家一般在内院门外等候,反而要等老太太梳洗过了,才在老太太院门外候着。
崔老太太发话,那婆子应了一声,就笑着回禀了崔大太太。
另一穿着八宝褙子的仆妇给林熙菡鞠了一躬,和气地弯着腰笑道,“大太太给孙小姐安排了苦蚕斋,原先二姑奶奶的院子,还望孙小姐莫要嫌弃。”
林熙菡噙着泪点点头,崔老太太也是想到这个自幼早慧、心地善良的二女儿,心酸不已,又见林熙菡面容与幼女越发相似,心中怜爱大胜。
“我的乖孙女,快去看看吧,你娘的屋子是咱们家最清雅的地儿。”
白霜霜原先不屑的,她住的屋子亦是崔家大姑奶奶的旧址和林熙菡的一处并排位于正院,崔老太太屋后,是个极为精巧的绣楼,换做月华斋,比喻像月宫一样精美,可见屋子之精致。
现在听到名字难听的苦蚕斋比月华斋还清雅,心里就极为不舒服,露出一抹笑意,拉着崔老太太故作天真地问,“哦,外祖母,还有比月华斋精美的地方?”
崔老太太身边老仆从听了微皱眉头。倒是崔老太太不爱多想的,直接道,“呵呵,这满府的园子就只有大丫头你娘的屋子最是华贵的。苦蚕斋,论精巧是绝对比不上月华斋的,但是论清雅,那是天下一等一的。”
“哦,这有什么区别来着,外祖母,我可要去看看。”白霜霜听罢。心里越发不痛快,往日里她在崔府住的、吃的、用的、穿的都是头一份的,就连崔家正经大小姐崔明椘也是半点比不上的。没想到这林熙菡的院子竟然比她还好。
“你们小辈车马劳顿,还是各自先回屋子梳洗休息一下,等家宴后,霜霜,你有的是时间拜访小表妹。”崔老太太显然没听懂白霜霜的意思。她赶了几个月的路程了,累得半死,只想着洗洗睡一觉,不愿意拖着老身子骨去逛园子。
白霜霜暗想这等都进了屋子,还换的回来吗?
“苦蚕斋比月华斋好,我是做姐姐的。又不会抢了九娘的,外祖母,你偏心。一等一的好园子见都不让我见一面,难不成,我就是那等子眼皮子浅的吗?”
说罢,白霜霜竟然掩面哭了起来。
林熙菡看了也是目瞪口呆,至于吗。不就是一个住所,还是临时的。自己与白霜霜都是做客的,屋子再好,也是不相干的。
“霜霜,这有什么好看的?这满府的园子就你屋子最奢华,连我和你外祖父的屋子也是比不得。”
白霜霜口里的酸意,连崔老太太都听出来,皱了眉头,直接问,
“大家这么累,你何必打扰九娘来着,日后有的是机会逛园子。何况苦蚕斋有没什么景致可逛的,你要逛园子,不如逛月华斋来。”
崔老太太实在不理解白霜霜对逛苦蚕斋的兴致,在她想来逛苦蚕斋,不若逛庙堂。
白霜霜只当崔老太太偏心林熙菡,原是七八假装,现如今倒是真的哭起来了。
林熙菡倒是听出崔老太太的深意,“外祖母,怕是表姐好奇苦蚕斋的名号,要是老太太说了里面的深意,怕是表姐也不委屈了。”
林熙菡半讽半嘲,让崔老太太身后的老奴歪了歪嘴,崔老太太一听白霜霜哭诉的是好奇,不是让她要命的拖着半散的身子逛园子,就乐道,“这还真有来头,你娘啊,自小就是个精怪善良的,天生比旁人家孩子多了一份悲天悯人的心。一日,你外祖父带着几个孩子去农家玩,遇到了养蚕的,听养蚕的说了养蚕的辛苦,旁人都没多想,偏你娘心善,想到了老百姓苦,日日劳作,却穿不上一件新衣。回来就将园子改名苦蚕斋,将她月钱、首饰、新衣,包括园子的修缮费用均用来施舍穷苦百姓。”
“她这荒唐的念头,我还当她孩子心性来着,也就同意了,不曾想到真是十年如一日,到了她出嫁,她园子都不曾修缮过,,园子就光秃秃的没一朵花来,比爷们还爷们。”
“还有这丫头月钱还真不曾拿过,不曾做过一件新衣首饰,还真是倔强的坏丫头,老太爷也任由她不成体统。”崔老太太嘴上抱怨着,眼里却是疼惜骄傲。
白霜霜见了心里更是难受,不屑道,“那这苦蚕斋如此简陋,还是一等一的清雅,可见是内里装置一等一的好。”
崔老太太如今听白霜霜还是一副不罢休的,听出是攀比心态,想到她往日在崔府也是小动作不断的正对自己亲孙女,心里也有些不乐意了,“这屋子清不清雅 ,要看住的人雅不雅,我就两个女儿,屋子里的装置一模一样,没的偏心哪个的,就是偏心还是偏心大丫头多些。”
被崔老太太一刺,白霜霜瞬间又红了眼眶,委屈起来。
崔老太太边说边想到自己还真对大丫头偏心了些,小女儿懂事,大女儿让人愁,小女儿活着的时候,自己还真是关心大女儿多了些。
那时总想小女儿近一些,嫁的又好,大女儿是个命苦的,远嫁,又遇到个黑心肝的,自是想着多花些心思在大女儿那儿,日后等大女儿好些了,再多关心一下小女儿,没想到如今想关心都没机会了。
这一想,崔老太太对小女儿的愧疚疼爱之情越发深刻起来,尤其想到自家小外孙女没爹没娘的,还受牛老太太那个老妖婆算计,那个心都揉碎了。
一把抱住林熙菡,疼爱道,“我的乖孙女,来了崔家莫怕,你外祖父,外祖母,你舅舅舅妈,还有你表哥表姐都是疼你的。一定不让你受林家的糟糠气,你也不用像在林家那般小心翼翼,谁要是欺负了你,我祖母一定会替你做主的。”
林熙菡乖乖巧巧的不多说话,点点头,看着崔老太太一脸孺慕,让崔老太太见了又觉得性子和小女儿一般,心里越是移情了几分。
连连保证道,“我的好孙女,好孙女。外祖母一定让你成为崔家名门闺秀,一定给你找个好婆家,也一定不放过牛老太婆的。”
崔老太太没头没脑的咬牙切齿,让林熙菡又一愣,觉得自己外祖母还真不像自己娘的性格,可见是个真的,心思不多的。
倒是白霜霜心里见了又对林熙菡多了几分怨怼,这外祖母说是疼爱她,可是为何不替她娘和她找白家做主,反而愿意为了替林熙菡得罪国公府,告状告到了皇宫里,如今更是保证日后还帮林熙菡做主,让她情何以堪。
白霜霜心里对崔氏起了怨恨,怪崔氏不替他们做主,却不曾想到若是白崔氏,崔大姑奶奶要是在白府行得正,坐得端,会让崔氏族长受了白府肮脏气,崔老太爷不替女儿做主,气呼呼地大骂长女,将长女偷偷带回来,却送到乡下庄子上吗?
可人就这样,只看到旁人对她不好的,看不到旁人对她好的,只咬着旁人的短处,没看到自己短处。
崔老太太又搂着林熙菡说了好一会儿话儿,才神色倦怠的让仆从领着林熙菡去梳洗,又见白霜霜可怜巴巴地望着她,心里也是几分疼惜,又拉过白霜霜道,“霜霜,九娘是个命苦的,林家又是虎狼之地,她吃了好些苦头,你是姐姐,可要好好照顾妹妹啊。”
白霜霜暗想郡公女儿,国公孙女,她苦,我算什么,林家公侯世家还是虎狼之地,白家岂不是阎罗地狱,着实偏心太过了。
白霜霜这般想,面上却露出乖巧涩弱的神色,道,“我是姐姐,定会照顾好妹妹的。而且九娘可爱,正是霜霜最想要的妹妹了。”
崔老太太面露满意,两个寸丁大的孩子吃些小醋使些小性子也正常,小孩家家的就是有些不快,也是一夜就没了的,哪有什么心思来着。
这一想,崔老太太又觉得自己刚才对大外孙女态度恶劣了点,解释道,“你小姨的屋子是真真比不得你母亲的屋子的,她那屋子寡淡的很,只是她是个爱书的,满屋子的书比你外祖父还多,所以才叫做清雅地儿。”
崔老太太这般解释,自认为是解了外孙女心结,又见大外孙女面露笑意道,“啊,我也是爱看书,日后还要和表妹多借些书看看。”
“你若爱看,就去看吧,只是一点莫要弄坏了才好,这可是你小姨遗物。”崔老太太随意道。
白霜霜又露出极为乖巧可爱的笑容,撒娇道,“刚才霜霜还当外祖母不喜欢霜霜了呢”
崔老太太笑道,“我就两外孙女不喜欢你,喜欢谁。”
崔老太太见两外孙女都是好的,心里也乐呵起来,自己儿子女儿到孙子孙女都是好的,就连两个外孙女也是难道的好人品,真是自己的血脉啊。
这一想崔老太太就得意了几分,看白霜霜也是左看右看的好。
白霜霜也是拍马奉承了一段时间,又让崔老太太对她喜爱了几分,看老太太精神不济,才笑着辞别,回了月华斋。
第一百七章 姨妈
林熙菡一觉睡到近响午,不过大家也体谅她们旅途劳累,一直等到崔老太太、林熙菡、白霜霜全醒来才摆了家宴。
对比林府的人多,崔府的主子极少,除了崔老太爷两夫妻大家长,就只有崔大爷一家子。
崔大爷比崔大姑奶奶小一岁,比崔诗韵长一岁,上面一姐姐,下面一弟弟,一妹妹,姐妹已出嫁,弟弟已分家,日子过得极为舒心。
娶的妻子乃是与崔氏同为唐代十大世家的天水赵氏,非出女帝的开封赵氏,自唐代业已没落了,若不是如此崔大爷还真是娶不上赵氏宗正嫡长女,何况崔大爷妻赵氏还是少有贤名的。
据说当年赵氏一族根本看不上崔氏一脉,就连崔氏族长家的大公子也不曾求娶到,盖因崔老太爷耍了见不得人的手段,死皮赖脸的给懦弱的儿子求了这么个面面俱到,明事理,擅持家的媳妇。
不过赵氏也不负崔老太爷下的血本,不仅持家有方,还给小姑子崔诗韵找个贤婿,夫妻恩爱多年,哪怕是崔诗韵夫妇没了,崔老太爷也是感激她的。
当然不仅崔老太爷、崔大爷感激信服她,就连婆婆,小叔子也是多听她的话的,小叔子的妻子明慧帝姬也是赵氏谋划来的。
明慧帝姬夫妇现如今住在京城,隔三差五的就给赵氏赏赐东西,明慧帝姬更是赵氏为心腹,没事就求教嫂子出谋划策。
除了白霜霜母女,整个崔府就没有不喜欢赵氏的,林熙菡常常听崔诗韵说她的长嫂怎么的,怎么的,以至于林熙菡没见到大舅母就信服不已,后来大些随着崔诗韵去崔府拜年更是喜欢得不行。
崔赵氏也对林熙菡极为疼爱,只是为人喜好按规矩办事。轻易不破规矩,林熙菡去林府,她就念叨着接回崔府来教养,只是公公婆婆没发话,她也不好做主。
后来杏秀的事儿也皆是她遣人调查来的,又是她谋划了崔老太太上京告状的事儿,才替林熙菡争取来一些嫁妆自主权,更是捅了牛老太太一刀,给小姑子报了仇。
林熙菡随着丫鬟一进大厅,第一眼就看向崔赵氏。含着眼泪冲进了崔赵氏怀里,唤了一声,“舅母——”
崔大太太样貌不是最精致灵秀的。她样子只能算中等,鹅蛋脸,柳叶眉,略圆的鼻头,眼睛不大但是很明亮。神情温柔可亲,抿嘴一笑,眼角有细细的纹路,总得来说很端庄,符合世家媳妇的标准,但是真心不美。
尤其是站在满屋子美人间。越发显得她长相平庸。
可林熙菡却觉得她是满屋子最醒目的,盖因她气质慈和亲切,好似全身上下飘着淡淡的光。就连她膝下的几个子女也沾了她的光,有着难以言说的亲切感。
林熙菡抱着崔赵氏总有种温暖的感觉。
“九娘来了,快给舅母看看,有没有长高些。”
崔赵氏也心疼小姑娘,想到和自己关系亲密的小姑子。心里就说不出的难受,又见林熙菡成熟了不少。一丁点大就少了娇憨,着实吃了不少苦。
她抱住林熙菡,颠了颠,“我家九娘吃了不少苦,都瘦了。”
旁边的表哥崔明源仔细打量了肥肥的表妹,奇怪道,“哪有瘦掉啊,还是那个汤圆子,滚一圈都起不来。”
一句话羞得林熙菡越发不敢露脸,整个头都埋到崔赵氏怀里,惹得众人忍笑不已。
崔明源是崔赵氏嫡次子,性子有些直憨,和崔老太太有几分相似,最讨崔老太太欢心,往日被老太太宠着,越发憨直,让崔赵氏头疼不已。
崔赵氏横了他一眼,吓得他莫名其妙的摸摸头,又朝哥哥崔明渊望去,赵氏长子也是掩袖子一笑,妹妹崔明椘眨巴眼,偷笑。
崔明源越发不能理解,又见亲娘板着脸,大哥比了二,才想到元宵节,小表妹随姑妈来玩,自己说她胖,她给自己汤圆包辣子的事儿,嘴里仿佛麻了麻,缩着脑袋,连连解释道,“嗯嗯,是比原先瘦多了,原先是大汤圆,现在都成了小汤圆。”
这哪壶不该提哪壶,林熙菡忍不住朝崔明源翻了个白眼,黑白分明的眼,圆圆脸做这个动作就像松鼠般精灵可爱,让众人萌笑不已。
更让林熙菡害羞的埋在崔赵氏胸前,像个松鼠埋在树洞里只露出个大尾巴,可崔赵氏是女眷,体力不足,抱着林熙菡这个小肉弹,实在累得慌,有些支撑不住的,又怕林熙菡摔着。
这个松鼠没找个支撑得主她的树洞。
众人见了这滑稽场景越发啼笑皆非。
特别是崔明源一向神经大条,看到好笑的场景,不似众人忍着笑意,反而夸张的哈哈大笑。
让崔大太太气打一处,放下林熙菡,拉住林熙菡的手,冷笑一声,“小二,昨天听夫子说,你又没完全功课,我看日日罚你打手心,也不是事儿。尤其表妹来了,你做哥哥的总要带着耍玩来着,这般罚是不好的。”
“娘,你要让呆夫子不罚我。”
崔明源面露惊喜,直保证道,“娘只要不在挨打手心,莫说陪表妹玩了,就是上山下地,挨棍棒都行,那玩意儿打在手上疼不说,还着实不方便,还不如打了腿,好歹还有手耍玩。”
崔明源呆直的样子,就连反应最慢的崔老太太都看不下去,连连翻白眼,捂住脸装作没看到,随着崔老太爷坐到席位上。
“是啊,不罚你了,我一向觉得打骂是不管事儿的。这要罚要罚到益处,不若这样,小二,你以后犯了错。就抄书,功课没完成,少一个字就抄一遍中庸,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出门玩。犯了错,错小,抄祖训。错大抄族规。”
崔赵氏笑眯眯的吩咐道,然后又抱着林熙菡坐到她旁边,让丫鬟给林熙菡端了盆子,亲自给林熙菡擦擦手。
崔明源哀叹,“还不如直接打手心来的痛快,这怕是抄到我孙子长大了还没抄完。”
众人又一笑。
崔老太太看满屋子的都齐了,就差白霜霜母子未到,就问道,“大姑娘难不成来没从庄子上回来。”
“前几天就回来了,怕是有事耽搁了。我让去催催。”崔大太太没发话,崔大爷老实的答道。
“快人催催……”崔老太太也是不多想的,直接吩咐。
“催什么催。她一个大人还不及小孩子家懂事,不知道早点来啊,成日里折腾幺蛾子,从回了家,崔府就安稳过。”
崔老太爷对崔大姑奶奶意见很大。以至于听到崔大姑奶奶的名字就来气,崔老太太有些怕老头子,但心里不服气,疼女儿心占上头,“这不是一家人的聚餐,哪能少一个来着。”
“哼——。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谁和她没脸没皮的一家人。赏她碗饭吃就是看情分来着。”
崔老太爷嘴上凶狠,口气却松了几分,音量也小了几分,一看林熙菡大眼直盯着他看,就露出一抹笑意。“来来,我的乖孙女。好久没见外祖父了,有没有相念来着。”
“可想外公了,想得慌了,每每吃饭就想着外公家的西湖醋鱼,叫花鸡,龙井虾……”林熙菡一听崔老太爷发话问,就竖起手指一一数着撒娇。
乐得崔老太爷直问,“你是想外公家的吃食,还是想外公人来着。”
林熙菡皱眉想了一会儿,答道,“都想。”
一下子逗乐了众人,也缓解了刚才的气氛,林熙菡也松了一口气。
崔老太爷也笑眯着眼,亲自给林熙菡夹了鱼肉放在碗里,让丫鬟给林熙菡送去,“喜欢吃就多吃一点,在外公家,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直接和你舅母,和你外婆要,要是她们没有,直接找我要来着。”
崔老太爷宠溺的话让崔赵氏松了口气,自己公公对崔大姑奶奶的态度,让崔赵氏怕崔老太爷因为林家和崔家的间隙,对林熙菡没个好脸色,没想到倒是对这个外孙女还是一样的疼爱。
只是为何同样是外孙女,同样是女儿,同样在两府让老太爷受了气,丢了脸,老太爷态度不同来着。
崔赵氏知道崔老太爷不是个偏心的,崔大姑奶奶白家的事儿怕是有隐情,让老太爷这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才那般不满。
崔老太爷给林熙菡夹菜,崔老太太见了又想起外孙女往日来崔府爱吃的,又让人上了几道芙蓉水晶虾、蒜香怪鳝等河鲜。
崔老太爷见给林熙菡夹菜,林熙菡也不吃,就问,“小九,不饿吗,还是不和胃口。”
“我等大姨和表姐一起吃。”林熙菡早就发现崔大太太一家都没敢吃菜,唯有老太爷自己是吃喝起来。崔外公、崔外婆是长辈他们能够不等,林熙菡是晚辈不能不等。
崔老太爷深深看了林熙菡一眼,叹了口气,道,“到底是吃了苦头的孩子,比往日懂事多了。”
想到小女儿,老头子也心疼起来,对崔大爷道,“我就你们兄弟几个,都是一个母亲出来的,你可要好好对待弟弟妹妹,还有他们的孩子。特别是你小妹没了,独了这一个。”
崔大爷老实的连连点头,崔大太太更是恳切道,“小妹的孩子也就是咱们家的孩子,老太爷您放心。”
崔老太爷看媳妇保证,放心了些,不是他说,他这儿子还真不行,是个老实本分过头,容易被亲情糊弄的,他放心的说,“你是个好的媳妇,这个家多亏你啊。”
崔大太太也知道老太爷的意思,淡淡一笑,也不谦虚。
崔老太爷满意点头,吩咐道,“快去,快去催催,吃个饭都像公鸡生蛋让人等着,你去问问大姑奶奶,让老子娘等她,是个什么理儿。没看见我孙子、孙女的都饿坏了吗。”
下人又出去催了一下,还没见崔大姑奶奶来,崔老太爷真的生气了,发火道,“吃吧,吃吧,再不吃就凉了。”
吩咐下人给孙子孙女、外孙夹菜吃饭。
崔老太太想说大女儿还没来。崔老太爷瞪了眼,“你要是不想吃,就出去,简直无法无天了,我在我家,吃个饭还吃不安稳,还要饿肚皮,简直是笑话。”
崔老太太不敢说话,崔大爷也不敢说话,他也知道大妹让老爷子等了她一个时辰简直有违孝道。
遂。崔大爷,崔老太太两个最能发话的不说话,下面的小辈自然面露笑意大口吃了起来。
特别是崔明渊、崔明源正是半大小子饿死老子的时候。早就饿得慌,崔明渊年长还好些,吃得快,但看着文雅。
崔明源就顾不得了,吃得越发欢快。
崔老太太看了也不多说起来。一时宴席上宾主尽欢起来。
崔赵氏一边给林熙菡夹菜,一边眼光八方,让人丫鬟伺候各个主子吃菜,很是体贴周道。
快要吃完了,白大奶奶崔大姑奶奶才领着白霜霜姗姗来迟,一见众人都吃完。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红着眼,委屈的拉着白霜霜哭了起来。
“哭什么。哭,你爹我,还没死呢。”崔老太爷正火大,现在看到大女儿这副晦气样,一肚子闷火。“吃个饭,拖拖拉拉。母鸡下蛋。还有脸哭。”
崔大姑奶奶一副委屈中想说不敢说的样子,让崔老太心疼不已,“老头子,发什么火,大女儿必是有什么缘由才晚着的。”
崔老太爷不说话,崔老太太示意崔大姑奶奶,崔大姑奶奶崔诗琴才抽抽搭搭地说起来,“我是给侄女,给妹妹女儿准备些东西。”
林熙菡一听到提到自己也抬头看了起来,她吃完口中的最后一口菜,细细打量起崔大姑奶奶,看着和崔诗韵长得很像,却不会让人看错,崔诗韵气质清华,崔诗琴却娇柔可爱,一眼看不去根本想不到是一家人。
崔老太爷脸色稍缓,“你还是有些长进的,什么东西拿出来吧。”
崔诗琴一拍手,后面丫鬟拿出一个食盒,里面摆着两盘菜,一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