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之帝国再起-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连前进百步后,终于只剩下了颜良和文丑两人,而两人也已经到了死亡前的最后一刻,而他们周围是重重包围的帕提亚王宫禁卫军,可是那些最前的士兵看着身上几乎没有一处完整地方的两人,却无一人敢上前。
背靠着背,颜良和文丑两人虽然看不到对方,可是脸上却同时露出了笑容,自从两人相遇的那一刻开始,也许就已注定了这一刻,还有什么能比和自己最好的兄弟一起战死沙场更好的结局。
“动手吧!”“动手吧!”同样的话语同时从两人口中说出,然后两人都是大笑了起来,然后两人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反手举起了自己的军刀,对准自己的胸膛狠狠地刺了下去,随着刀锋穿透衣甲的声音,两人的军刀将两人的身体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能和你死在一起,真好。”口中呛着血,颜良用尽最后一口气,说出了这低喃的话语。“是啊,真好。”文丑自语间,头颅垂下了,两人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死去。
似乎被血映红的天空下,两人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只有那面被他们紧紧握着的帝国军旗在风中鲜艳如血,永不褪色。
四周的帕提亚士兵直到两人死去一会后,才如梦初醒般地涌上前去,长矛刺入了两人的身体,方才确信这两个宛如魔神般的塞里斯军人已经彻底死了。
“不要侮辱他们的尸体,他们是真正的战士。”看着在短暂的平静后,几近癫狂地用长矛挑起那些塞里斯军人尸体的王宫禁卫军,萨珊看向了身旁的大臣们,他知道王宫禁卫军已经毁了,他们虽然赢得了战斗,可是近乎十比一的伤亡比例,彻底让他们失去了信心,现在这支王宫禁卫军充其量不过是只装备精良的普通部队而已。
恐惧,这或许是每个帕提亚大臣心中的感觉,塞里斯军人所展现出来的战斗意志和近乎怪物般的战力,都让东方帝国原本给他们模糊的威胁感觉变得无比清晰,不单王宫禁卫军被摧毁了信心,甚至连他们也被摧毁了信心。
国王被杀,王宫禁卫军伤亡惨重,这样的事情根本难以隐瞒,而随后展开的对城中塞里斯人的报复更是很快让泰西封的市民们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震惊,难以置信,种种复杂的心情在他们的心头萦绕,他们痛恨沃格吉斯四世,可是当这个暴君死在塞里斯人手里时,他们心中却又有些说不出的苦涩,难道他们的国家孱弱到了如此地步,居然让人可以在王宫里纵横,杀了国王不算,更是以百人对阵万人的王宫禁卫军,最后杀伤近千人。
而对于各地的帕提亚诸侯来说,他们看到了帕提亚的衰弱,原来曾经看上去依然强大的帕提亚帝国如此不堪一击,这几乎是每个没有亲身亲历广场之战的诸侯们心里的想法。而这也让帕提亚的局势走到了崩溃边缘,这时候只要有人登高一呼,恐怕叛乱便会席卷整个帕提亚,这时萨珊才明白那些塞里斯人为何要在广场上舍生忘死地奋战,而他又一次被那些塞里斯人算计了,可是他却恨不出来,从头到尾他就没有占过上风,要怪就只能怪自己无能。
第二百三十二章 霸权和荣光
帕提亚帝国,法尔斯地区边境,李肃穿着一袭传统的波斯长袍,站在旷野里眺望着天边渐渐落下的夕阳,如今帕提亚的局势已经变得比想象中更混乱,萨珊虽然将奥斯埃罗斯二世扶上了王位,可是各地的诸侯都保持了默契,除了寥寥几人表示了对新国王的臣服,其他人都是在观望着。
远方,穿着白色盔甲的法尔斯军队出现在了李肃的视线中,颜良和文丑还有那些忠勇的帝国军人,不管如何帝国都不会让他们埋骨异国他乡,而是要把他们的遗骸接回帝国安葬。
帕佩克看着越来越近的营地,心里也是佩服这些塞里斯人,王宫广场一战,他听他的父亲说了,从始至终,面对百倍于己的王宫禁卫军,那些东方帝国的军人都没有后退过。
当帕佩克看到那些东方帝国的军人的尸体时,也不由为之侧目,他依稀可以从那些开始腐烂的尸体上辨认出他们生前经历过如何惨烈的战斗,出于对这些东方帝国军人的敬佩,他亲自带领部下护送这些尸体交还给塞里斯人。
片刻之后,帕佩克见到了李肃,这个被父亲称赞的塞里斯人,“我很遗憾,因为那些帕提亚人,贵国军人的遗体已经很难辨认。”对帕佩克来说,他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帕提亚人,而是一个真正的波斯人,他矢志要恢复的是居鲁士,大流士时代波斯帝国的荣耀,而帕提亚人正是他所要打倒的。
对于帕佩克所流露出的对帝国的好感,李肃用严谨的礼仪回应着,和他的父亲萨珊不同,帕佩克是个更倾向于军人的存在,虽然在政治上不如萨珊老道,可正因为如此他才是更值得拉拢的人选,只不过李肃看着那些黑色的棺木,却没有半点心思去谈其他事情,在稍微和帕佩克接触之后,他将事情交给了自己的副手。
“阁下,请跟我来。”为了从帕提亚人手里接回阵亡的帝国军人的遗骸,李肃在自己权限内,用一千套装备让萨珊办成了这件事,为此他并不感到后悔。
帕佩克看着面前神色不苟言笑的塞里斯人,知道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去提及那些战死的东方帝国军人事情比较好,于是他只是带着部下跟了上去。
从泰西封撤出的密谍司人员们,沉默着从法尔斯士兵手中接过了那些装着帝国军士兵的棺木,在一阵腐烂的尸体味道中,他们亲手抬起了棺木运回了自己的营地,这让那些法尔斯士兵都是有些难以理解,他们不明白这些塞里斯人为何不用他们的马车将棺木运回去,而是用双手抬回去。
李肃看着那些部下,知道他们现在憎恨着每一个安息人,即使那些法尔斯士兵和帕提亚人没有一点关系,但是有些事情是不需要理由的,比如仇恨。
尽管拿到了一千套装备,可是帕佩克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塞里斯营地里那种压抑的气氛让他感觉到即使法尔斯的每一个士兵都有这些强悍的兵甲,也难以成为和东方帝国军人一样的强大军队,这种感觉让他觉得灰心丧气。
帕佩克带着部下离开了,现在不是和那些塞里斯人谈事情的好机会,还是等以后再说,他记得父亲说过,塞里斯人是不会放弃和他们的关系的。
天入夜时,摆放在营地内的一百零二具棺木都被打开了,李肃的部下们为每一名帝国军士兵盖上了鲜艳如血的帝国军旗,这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干燥的木柴被堆放在了棺木边上,李肃他们只能带着这些帝国军士兵的骨灰回到帝国,虽然他们可以动用关系运送一千套兵甲来帕提亚,可是却无法带着那些已经开始腐烂,散发出浓重尸臭的帝国军士兵的遗骸返回。
李肃的部下们沉默着送上了火把,虽然他们只是密谍司的探子,可他们同样也是帝国的军人,“敬礼!”接过火把的李肃大声喊了起来,他身后的二百名部下一起站直了身子,用最肃穆的姿态行了帝国的军礼。
“颜将军,文将军,带兄弟们一路走好。”李肃低喃自语间,放下了手里的火把,刹那间巨大的火焰凭地而起,映红了天际,迅速地吞噬着四周的黑色棺木。
每一个人都静静地注视着这场大火,他们都笃信那些战死的同袍将随着这火焰升入天空,化作军魂永远看着他们,庇佑大汉,庇佑帝国。
“你们就在安息的天空看着吧,总有一天,帝国的军旗将在这里升起,那时候就请你们护卫帝国的霸权和荣光,直到永远。”抬头看向天空中不断升腾绽裂的火星,李儒低声自语,黑暗中,被火光映照的一侧脸庞看上去坚硬如铁石一般。
三个月后,李肃回到了帝国,此时西域都护府已经将军事力量延伸到了疏勒,沿途修建了二十六处的军事堡垒,而从并州,幽州这些北方边境地区征募的牧民则开始在这些新土地上扎根,他们将为驻扎的帝国军提供后勤补给,至于那些原住民,在帝国军的进攻下,除了归顺的三万人外,其余近五万人,要么死亡,要么作为奴隶在西域都护府各地和其他奴隶一起修筑道路,开挖河道。
“回来了就好。”看着李肃部下手中捧着的骨灰瓮,就算是吕布也不由有些伤感,在西域都护府,颜良和文丑是少有地能和他切磋的人,虽然两人打仗时只会冲锋陷阵,可是却是他一向佩服的真汉子,没想到他们两人就这么死在了安息,不过两人到死都没有给帝国军丢脸,在安息人的王宫,当场斩杀其大王,这份功业足以彪炳千古了。
“你不回去了。”看着李肃让部下将骨灰瓮交给自己带来的士兵,没有和自己一起回去的意思,吕布控着赤菟到了他身边问道。
“我们还有任务在身。”李肃的回答很简单,只是一句话,可是却让人难以忽视,没有再多说半句话,李肃带着他的部下依然转身离开了,再次向着来时的方向而去。
吕布看着李肃他们的背影,即使他一向性格桀骜,可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密谍司的人全都是一群真男人,他们明明可以回到帝国的土地上修整以后再回去,可是他们却始终没有踏上帝国的土地,只因为他们还有任务在身。
看着那些远去的身影,吕布的目光落在颜良,文丑的骨灰瓮上,忍不住仰天长啸,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他才能挥戟策马,横行天下,为帝国霸业立下不世功勋,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同袍在异国孤军战斗,直至最后战死。
雒阳,西域都护府的军报早已到了,刘宏也知道了颜良和文丑还有那一百名帝国军士兵的死讯,尽管这一切都早是计划好的,可他还是有些难以释怀,让帝国走上争夺霸权这条道路,是他订立的,可是最后为此流血,为此牺牲,为此战斗的是那些全身心信仰他的帝国军人,而不是他这个天子。
“抚恤准备好了吗?”刘宏看向了身边的王越,这几年司马防,杨彪,荀彧这些人都被他外放出去做事了,现在在他身边的只剩下王越和当年几个老人。
“枢密院已经亲自派人去各地督办了。”王越回答道,他知道天子一向最重视军队,可以说在帝国的军政系统里,天子虽然赋予了内阁省远超枢密院和御史台的权力,可是其实在天子内心深处,最信任的却是一手建立的帝国军,也只有帝国军会为了天子的意志,不惜战斗到最后一人。
“让枢密院去把那些战死将士的后人带到雒阳,朕要亲自接见他们。”死者已矣,刘宏唯一能为死去的人做的就是厚待他们还活着的亲人,并且给予他们最大的荣耀。
当颜良,文丑他们的骨灰瓮被送回雒阳时,整个雒阳几乎万人空巷,刘宏虽然没有亲自出现,可是他却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迎灵,而帝国控制的舆论也大肆造势,自帝国收服北方,重新吞并西域以来,帝国军便一直显得寂寂无闻,那些在西域的小胜仗已经无法让有了国家民族意识的帝国百姓们满意,自先秦大一统以来,华夏先民们留在汉人骨子里对征服的渴望在蠢蠢欲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了每一个人耳熟能详的两句话。
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奴隶,更多的财富,这一切都让生活得到改善的帝国百姓为扩张而高歌赞美,而帝国内部的利益集团也为着丝绸之路的巨大利益也不介意发动一场战争,将所有阻挡帝国自由贸易的国家和势力消灭。
“报复。”这两个带着血腥味的字眼成了雒阳城内那些帝国大学的学生社团们自办的报纸上出现最多的字眼,而帝国军内部,高呼开战的声音也是不绝如缕,谁都渴望将安息这个大国打倒,建立属于帝国的霸权和汉人的新秩序。但是刘宏却依然没有开战的意思,他只是在让这股渴望战争的情绪变得更加热烈,同时压抑躁动的帝国军这台超越整个时代的战争机器,他不想要一场旷日持久,消耗帝国国力的战争,他要一战解决安息这个古典时代四大帝国中的一员。
第二百三十三章 黄河工程
帝国,山西地区,黄河沿途所经的地区和附近的河域如今都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经过三年时间的实地勘测,帝国最大的工程开始了,被刘宏委以重任的司马防和杨彪等一干心腹早已从幕僚成长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干练官僚。
或许对帝国的大多数利益集团来说,他们无法理解刘宏不惜巨大的代价来进行黄河工程究竟有什么意义,虽然黄河这几年也有过几次水灾,可是规模并不大,根本不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地去治理,要知道这个庞大的工程几乎涉及了帝国的整个北方,起码帝国在三到五年之内没有余力去关注帝国之外的事情。
不过对亲自和帝国水利方面的学者一起待了三年,在黄河,淮河所经过的地区实地勘察了三年的司马防和杨彪等人来说,黄河工程是帝国万世霸业的基础,一旦整个工程开辟的新河道贯通,那么黄河的水患将至此杜绝,同时还可以让凉州,并州至幽州等地的气候发生变化,同时也让土地更加肥沃,适宜耕种和放牧。
和大运河工程不同,因为大运河通行以后具有通航和商业利益,所以当初刘宏可以通过出让部分利益,让帝国的各个利益集团出资进行建设,但是黄河工程则不同,可以说这个浩大的工程对那些利益集团没有任何吸引力,尽管他名下的帝国商会已经统合了各个利益集团,但是他并不打算使用强硬的手段让他们出资,反正这个工程他并不急,即使修建上二十年,三十年也无妨,更何况帝国现在的周边环境极好,没有什么外患可以牵扯帝国的精力。
御书房内,刘宏看着司马防和杨彪在工程开始后送来的公文,神情轻松,看起来这些心腹很清楚自己想知道的东西,整个黄河工程被他们分成了三步骤,而第一步便是在益州和凉州分段式的建设水利,拓宽各大支流的河道,同时挖掘大型湖泊和水库,这样一来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主体工程量,因为地方水利本来就是帝国官吏考核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而且各地的百姓对于修建本地的水利和道路工程并不抵触,这可以为整个工程省去不少的花费。
当然那些连接段的工程就要靠奴隶和招募的人员来完成,不过这一切司马防和杨彪也都做了最细致的表格,最后整个第一步骤的工程花费只有大运河的六成,但是工程量却相当于整条大运河,可以说两人把预算压到了最低。
放下公文,刘宏开始计算起来,当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可没有那么好的财政状况和人力资源,而可还是在四年内开通了大运河,司马防和杨彪认为第一步骤的工程三年内可以完成,严格来说两人并没有夸口,只不过两人对奴隶的使用过于苛刻了些。
刘宏并不是什么善人,用于黄河工程的三十万奴隶他也并不在乎他们的死活,但是过于压迫必然会导致反抗和效率低下,这不是他愿意见到的,最后他给司马防和杨彪的预算追加了一成,用于改善奴隶的生活,同时对那些奴隶同样适用帝国的释奴令,只要他们安分地工作,其中勤快老实的可以成为帝国的平民,摆脱奴隶的身份。
从昭武七年开始,整个帝国进入了为期三年的水利集中建设期,作为一个有别于之前历代天子的统治者,刘宏并不拘泥于某种意识形态,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行的体制可以说让整个帝国得以处于高速的发展状态中。就好比他扶持了大批的中小地主,士族通过转入工商业从而获取了可以和传统豪强抗衡的财力以后,对市场进行了自由开放政策,但是在重要领域方面却奉行国家完全控制,比如水利,道路,钢铁,粮食这些行业,全都被他通过帝国商会牢牢地控制着,不许他人染指。
历代进行浩大工程而亡国的朝代,莫不是君主过于急功近利,试图在短时间内完成,又或者是同时进行其他战事,而又无法提高官吏的工作效率,导致贪腐侵吞了大批建设物资和资金,最后才导致帝国的崩溃,秦和隋这两个朝代的二世而亡几乎便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秦朝修长城,筑驰道,南吞百越,北逐匈奴,隋朝建大运河,三征高丽,但相比较而言秦朝却更加强悍,因为始皇帝在世时,帝国上下的官吏保持着廉洁和高效,才使得如此浩大繁重的工程下无人造反,而到了二世手里,既不能统御天下,又不能约束权臣,才导致了帝国的灭亡,由此可见一个高效的官吏系统是多么重要。
刘宏花了十几年时间,为帝国建立一个相对高效的官僚系统,可以说是他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至少内阁省的宰相们就认为本朝官吏的清廉就算是文景二帝时期也无法比较,如果非要拿来做比较,或许只有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才能比较,直接向天子负责的御史台虽然不像过去那样可以对政事指手画脚,但是无疑他们对官吏的监督力量却大大增强了,再加上在各地建立的报社和那些愣头青的年青主笔儒生,他们这些宰相也不得不严加约束家人,谁知道哪一天自家的子弟在外犯了事,被人捅了出来,让御史台的人盯上了,他们便会很被动。
虽然黄河工程刘宏无法从帝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山东地区获得来自民间的资金,但是在山西地区则不然,谁都知道黄河工程完成以后,天子就会还都长安,而由此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对山西地区的豪强,世家,地主和士族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当司马防和杨彪在各地开始巡视督办整个工程以后,山西地区的利益集团通过他们在帝国商会内的联合向刘宏提供了大批量的资金,而刘宏也是来者不拒,他当然知道这些山西的利益集团巴不得黄河工程越快建成越好,虽然这几年山西地区的经济稳步恢复,迟早能和山东地区平起平坐,不过有时候对这些豪强,世家,地主和士族来说,恐怕复仇的意味更大一些,要知道自从光武皇帝中兴,迁都雒阳,山西人就被山东人在头上压了两百多年,尤其是羌人叛乱时期,山东人弃保凉州和山西的言论让山西人记恨至今,凡是能狠狠地打击山东人的事情,山西人都会很乐意去做,在刘宏的帝国商会里来说,最大的两股地域性势力,山东和山西两方便因为世仇而彼此争锋相对,使得他手下从寒门转为新士族的派系得以轻松掌握主导权,行使他的意志。
山西地区的资金使得刘宏的财政状况大为好转,虽然内阁省里就这笔资金跟他打了一次嘴仗,可最后还是以他的胜利告终,帝国的财政预算在接下来的五年都将是赤字,而内阁省得继续向他这个皇帝借钱,尽管这事情听上去很匪夷所思,不过对于在刘宏手下任事近十年,经历了刘宏登基以后所有改革的七名宰相来说一点也不惊奇,要知道这几年帝国军的军费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天子自己出的,算起来他们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更何况他们自己也不是一条心,尤其是杨赐这个正宗的山西宰相,在这件事上他是怎么也不会去反对天子的决定的。
充裕的资金,让刘宏有底气在整个帝国都大肆建设水利,从南方到北方,不管是传统的农业区,还是新开辟的地区,总之整个帝国的中下级官吏都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这几年天子着力要建设的就是水利工程。
当然对各地官吏来说,让他们得以庆幸的是,天子改革的赋役法,使得本地百姓可以留在本地服役,这样的话因为不需要去遥远的外地,本地百姓对于修建水利的热情都很高,反正最多也就是在本县范围之内调动,一些宽裕的家庭甚至自备了工具,而那些农业改革后得利的大庄园豪强也是积极参与,对于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的他们来说,他们才是可以从大型水利工程中得到最大利益的人,对于普通的自耕农来说,水利工程最多保证他们在灾年也可以保证自己的温饱,但是对这些大庄园豪强主来说,水利工程是保证他们可以赚钱的根本,自然是愿意出钱出力了,虽然不肯出太多,但是加起来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对于各地兴建水利工程,刘宏自然不会放松对吏治的管制,要知道越是这种工程建设,官吏可以从中下手的贪墨机会越多,要是不在一开始就狠抓狠管的话,事情就会变得相当麻烦,为此他特意让程昱这个刑部尚书和御史台的阳球亲自带着巡查御史在各地巡视,并且派遣了枢密院的参谋跟随,并且赐予了他们可以调动三千人以下规模帝国军的权利,当程昱和阳球秘密离开雒阳时,各大报社都是将这则消息登在了头条,然后旬月之内,传遍天下,吓住了一批起了心思的官吏,虽然这几年因为吏治总体状况的好转,程昱和阳球的名字甚少上报纸,可是一旦出现,每次都是血雨腥风,没有一个犯事的人能在他们手下善终,可以说两人是整个帝国官僚系统内最被惧怕的两人,现在天子派了这两人巡视地方,还给了他们调兵和临机处置的权利,哪个不怕。
第二百三十四章 帝国之鞭
帝国,三韩郡,帝国北冰洋舰队第三分舰队常驻港口,来自幽州,青州和徐州等地的运输船队将一车车的铁矿,铜矿运上了船,自从赵云带兵打下三韩后,发现三韩对帝国军的抵抗并不强后,便直接向枢密院递交了吞并三韩置郡的奏章,然后在昭武七年被正式批准,不过此时整个三韩已经损失了超过四成的青壮人口,现在辽东地区的奴工队伍便是以三韩人为主,而原本的那些游牧民族奴隶则因为表现良好,获释成为平民,不过他们大多数都被送往了帝国的南方,去开垦新土地,而这样做也是内阁省在听了刘宏的建议后深思熟虑作出的决定,辽东地区对帝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地区之一,那些游牧民族必须大量迁走,从内地迁入汉人以保证整个辽东完全汉化,其次对于那些游牧民族,让他们继续生活在适宜放牧的地区,要改变他们的某些习俗比较缓慢,而将他们迁到适宜耕种的帝国南方,只需要二十年他们就会被彻底汉化。
整个帝国北方边境地区,除了南匈奴,乌桓以外,其他游牧民族大多数都被如此安排,而南匈奴和乌桓,也只是一部分汉化比较深的人继续留在了并州,幽州等地,从事畜牧业的生产。而曾经为祸帝国数百年的草原边患在这几年彻底消除了,自从帝国军沿长城防线进行封锁和主动进攻的策略以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中的大部都被收服,剩下的则远走极北之地,从昭武四年开始,草原的气候便越趋寒冷,对刘宏来说,他自然知道这是二世纪末长达十余年的欧亚草原气候异常,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因为帝国的崩溃,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南迁,作为北方政权的雇佣军而进入河北等地,但是现在他提前用武力彻底征服了这些游牧民族,同时利用长城这一屏障,迫使草原上剩余的游牧民族提前向西迁移。
在昭武四年到昭武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长城防线的帝国军做的最多的时期便是拒绝那些请求内附的游牧民族,同时将枢密院下拨的西行简陋地图给那些游牧民族,告诉他们往西面走就可以活命,从而使得原本被西方世界称为上帝之鞭的东方蛮族入侵提早了数百年。
对于内阁省来说,太多的游牧民族奴隶并不符合帝国在北方的利益,相对来说,他们更愿意从三韩,高句丽这些农耕国家获取奴隶,因此那些草原上剩余的游牧民族最后只能带着从帝国军手中得到的简陋地图,踏上向西迁移的路途,他们中的一些小部落甚至被帝国军进行统合,有帝国军的将官指挥。
一共三千七百五十名驻守长城防线的帝国军士兵,各级军官和参谋成为了这支特别的‘联军’的一员,他们将被归入阵亡名单,没人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又将止步于何处,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支在枢密院绝密档案内被称为‘帝国之鞭’的军队,如果他们最终失败,那么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牺牲,也得不到他们应得的光荣。
昭武七年的春末,这支大约十万人的‘联军’在长城极北处一处并不起眼的地方出发了,董卓,高览,张绣这些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的武将们踏上了属于他们的征服之路,对帝国的世界霸权而言,他们只是整个战略中的一支偏师,但是对董卓,高览,张绣来说,这却是他们这辈子建立不世功业的唯一机会,因此他们不惜抛妻弃子,只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能够成为天下传颂的人物,让自己的子女为自己骄傲。
“我们一定会再回来的。”遥望着渐远的长城和东方,董卓看着身边的众人大声道,“那时候,我们的子女已经长大成人,而我们将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他们将以我们为荣。”
随着董卓豪迈的话语,高览,张绣他们都是高呼起来,是的,他们一定回再回来的,作为帝国的英雄回来,带着出征的兄弟一起回来。
骄阳之下,这支庞大的队伍中,将自己作为死士出征的帝国军人们带着手下的游牧民族战士,一面教导着他们汉话汉字,一面对他们进行着忠于帝国的灌输,他们将在漫长的路途上,统合向西迁徙的部落,然后将汉文明扩张到他们所能到达的每一个地方,直至他们死去。
昭武七年,对帝国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只是有很多事情却是普通的百姓所不知道的,比如‘帝国之鞭’的开拔。
当帝国在昭武七年,全面转入各地水利工程的建设时,孙坚带着帝国的大西洋舰队从罗马归来了,此时刘宏已经确立了帝国四大舰队的编制,北冰洋舰队将负责帝国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获取奴隶和各种矿产资源,而太平洋舰队负责整个南洋地区,震旦洋舰队将在南亚次大陆建立帝国对南天竺各国的新秩序,至于大西洋舰队则是帝国霸权在西方的体现。
这个庞大的舰队计划目前只有一个雏形,而在目前阶段,帝国将最先保证大西洋舰队的各种武备,因为在其他三大舰队所在的地区,没有可以威胁到帝国海军的存在。
大西洋舰队的满载而归,让在这次海上贸易中获利的帝国各大利益集团都是转向支持帝国海上霸权的发展,从而使得海上霸权的地位和陆上霸权摆在了同一地位,而且对他们来说,目前帝国的陆上霸权已经达到一个极限,西域,南洋,朝鲜半岛,这些地区帝国起码需要五十年以上的时间消化,而帝国在陆上唯一的进攻方向只有沿丝绸之路,击溃贵霜人,安息人,将丝绸之路置于帝国军的保护下,但是想做到这一点恐怕花费的军费不会比全面建设海军少,虽然丝绸之路的利益巨大,但是海上贸易的前景却更加广阔,对于帝国内部的利益集团来说,两相比较之下,似乎优先建设海军更值得,更何况一旦四大舰队的体系成形以后,帝国将拥有稳固的海上通道,可以通过强大的舰队将陆军投送到任何地区,保证帝国的利益。
刘宏虽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独裁者,可是他并不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